生蛇疫苗除了在曾感染水痘病毒但未曾生蛇的人身上有效外,在曾生蛇的人士身上,亦能減低復發機會。 帶狀疱疹 (shingles) 俗稱「生蛇」,是由水痘病毒所造成的。 生過水痘的人士,雖然已經對水痘有免疫力,但水痘病毒仍會終身潛伏在身體的神經節裡。
- 由於會得帶狀皰疹的人都已經有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基礎免疫力,但在這種保護下帶狀皰疹仍會發作,意味著要壓制帶狀皰疹需要更強大的免疫力。
- 生蛇常於40至50歲後發生,壓力大、情緒不穩、飲食不均、身體過勞都是發病誘因。
- 臨床試驗結果顯示,SHINGRIX在第一劑和最後一劑(兩劑之間間隔時間為2到6個月) 注射完成後7年內有效。
- 上述調查的34%受訪患者指出,若以十級代表最痛,「生蛇」所經歷的痛楚可高達八至十級。
- 而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研究顯示,即使曾經生蛇,也有機會復發。
- 有時候皮膚症狀在二到四週痊癒後,神經可能會疼痛數月到數年之久,又稱為「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病程拉長而影響生活品質。
- 以往香港較常見的帶狀疱疹疫苗為MSD推出的Zostavax,近年由英國藥廠GSK生產的Shingrix,為需要接種疫苗的人士提供多一個選擇。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US CDC) 建議60歲或以後才打蛇針,以達到最佳預防效果。 帶狀疱疹俗稱「生蛇」,患者身體上長出分布成帶狀的紅疹,形態有點像蛇附在身體上,會令患者感覺相當痛楚。 雖然發病者以長者居多,但引起這病的病原早在孩童時期已種下。 「生蛇」和兒童常見的水痘有關,都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 感染過水痘的人士,身體會自動產生免疫力,不會再患上水痘,然而病毒可潛伏於體內,在患者免疫力欠佳時再復發而引致生蛇。
蛇針副作用: 預防生蛇有疫苗
打針後如出現嚴重副作用,請即時聯絡醫生。 婦科疾病評估及治療 備注:以上只列舉出部分常見疾病及手術,對於一些較複雜或罕見手術,本中心的專科醫生均可處理,詳情請向本中心查詢。 骨科病症評估及治療 骨質疏鬆治療
罹患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發生率,與年齡有密切關係。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說,愈年輕罹患帶狀疱疹,神經疼痛愈輕;年紀愈大,神經疼痛機率就愈高。 據統計,60歲至80歲的患者出現神經痛的機率是15%,80歲以上出現神經疼痛的機率更高,可達30%以上。
蛇針副作用: 帶狀皰疹(生蛇)是甚麼?
據臨床研究,96%“生蛇”患者曾經歷急性痛症,當中42%患者形容痛楚為恐怖或行刑的煎熬! “生蛇”可在任何時間發病,在你最不經意時,突然偷襲,影響日常工作及生活。 不想經歷“生蛇”劇痛及不適,請及早接種疫苗!
雖然身體在50歲以後免疫力退化,「生蛇」風險較高,惟50歲以下人士,亦須留意患有此病的機會。 50歲以上「生蛇」高危人士可接種預防疫苗,由於預防功效達七成;即使患上此症,也可減輕痛楚及減少持續時間。 此事讓人驚覺原來不只長者會生蛇,原來只要曾經感染過水痘就有機會生蛇。 生蛇跟免疫力減弱有直接關係,而近年年輕一族的發病數字更有上升跡象,因此醫生建議出過水痘的人士接種帶狀皰疹疫苗,保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蛇針副作用: 帶狀皰疹疫苗(蛇針)
不論是曾經生蛇或未曾生蛇的人士、曾經接種過舊一代疫苗的人士都適合接種。 年過50、三高人士(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更應盡快接種。 治癒後神經痛 和年紀大有關係
- 帶狀疱疹讓很多人難以承受,難道沒辦法預防?
- 自2006年推出預防疫苗至今,歐、美等地已出售超過1,400萬劑「生蛇」預防疫苗,香港亦於2014年年初引入。
- 最常出現的病症,是受影響部位會有刺痛、灼熱及痕癢感覺;其餘則是出水疱及紅腫等。
- 據美國臨床試驗報告指出,疫苗預防效果因年齡而異,50至59歲民眾可降低7成發生風險,60至69歲可降低6成5,70歲以上可降低4成5的風險。
心理上,“生蛇”引起的紅疹及水泡影響儀容,使患者感到自卑、消極焦慮。 新一代帶狀疱疹疫苗(蛇針)SHINGRIX,預防帶狀疱疹有效率超過90% ,獲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 推薦之首選。 常見的蛇針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疼痛/腫脹、頭痛、發燒、肌肉痛或疲勞。
蛇針副作用: 免疫力下降增風險 50歲以上屬高危人士 更會傳染小朋友
除了養成規律良好的生活習慣、維持自身的免疫力讓病毒不容易發作之外,也有疫苗可以選擇,增強身體對於帶狀皰疹病毒的抵抗力。 蛇針副作用 蛇針副作用 生蛇常於40至50歲後發生,壓力大、情緒不穩、飲食不均、身體過勞都是發病誘因。 免疫力較低人士如長者,因年老體弱,生蛇的風險更比年輕者高8-10倍;糖尿病和高血壓等長期病患者,生蛇風險亦高2至4倍。
蛇針副作用: 水痘疫苗
當中包括難以入睡、食慾下降、情緒低落,以及因患處劇痛而常須請病假,影響工作表現等。 雖然成年「生蛇」的風險高,但上述調查指出,當中只有15%受訪者認爲自己有機會「生蛇」,反映港人嚴重低估相關疾病的風險。 此外,該調查中64%受訪者,不知道甚至誤解「生蛇」的病症,誤以爲與皮膚敏感、個人衛生,或是傳染病等有關。 最誤謬的是,有部分人誤以爲「生蛇」的範圍,若紅腫患處圍繞身體一圈可引致死亡。
蛇針副作用: 服務項目:
接種疫苗能減少帶狀疱疹的風險,並減少一旦生蛇出現併發症如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等的可能性。 在原發性水痘感染期間,VZV會進入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再遷移到脊髓神經節,並在其中潛伏。 帶狀疱疹病毒可在任何年齡階段再度活化,但在50歲以後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當中較為常見。 小於50歲的人其實也沒說不能打,只是這些人因為長帶狀皰疹的機率甚低,打了效益有限,如果沒有特別的身體狀況,建議可以50歲以後再行施打。 而疫苗主要針對未罹患過帶狀皰疹的族群保護力最好,但無法治療正在發作中的帶狀皰疹。 如果是已經得過帶狀皰疹的人,日後還是可能復發,但復發的機率約在6%至7%左右,因此可自行斟酌,要不要施打。
蛇針副作用: 疫苗注射服务
阿昔洛韋(Acyclovir)、伐昔洛韋(Valacyclovir)和泛昔洛韋(Famciclovir)是一線藥物。 有醫學期刊研究指出,在50歲或以上的生蛇患者中,估計有12.5%人會出現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即生蛇引致的後遺神經痛症。 痛症可斷斷續續維持幾個月至數年,不時產生如閃電、針刺、火灼般的神經痛,患者甚至穿衣服時輕輕觸碰到皮膚,都可能引發某處皮膚劇痛。 生蛇痊癒後,身體對付水痘病毒的免疫力會再度提高。 蛇針副作用 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如患者健康轉差或免疫力再度下降,生蛇或會在同一或另一位置復發。 一旦發病,病毒會從脊髓神經到達皮膚表面,形成紅疹,即是生蛇。
蛇針副作用: 香港心母乳顧問及疫苗醫療中心:
至於最常出現紅腫水疱的位置,腰佔39%;身軀佔28%;其餘則是手及腳等。 另有兩成患處,是位於患者無法靠衣物遮掩的位置,如面及頸部。 蛇針副作用 很多病人和家屬都會問,生蛇是否需要戒口? 其實一般西醫未有生蛇戒口的概念,但由於生蛇期間免疫力會降低,所以病人不宜進食過份刺激及生冷食物,以免影響腸胃。 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如有良好飲食習慣,有助病情加快康復,減低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而配合解毒去濕和提升免疫力的食品,均有助減低生蛇的影響。
蛇針副作用: 帶狀皰疹疫苗(蛇針)
「帶狀疱疹」俗稱「生蛇」,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 患者身上會出現一種令人痛楚而呈帶狀的紅疹,並有水泡。 凡感染過水痘的人都有機會「生蛇」,如病毒上眼或入耳,什至有機會引致眼盲或耳聾。 據估計約有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可能罹患帶狀疱疹,常見於年長者或兒童中。 帶狀疱疹疫苗 (蛇針疫苗) 能預防帶狀疱疹有效率超過90%,長達7年有效保護。
蛇針副作用: 香港心母乳顧問及疫苗中心熱線: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至今未有建議注射加強劑。 雖然在生蛇初期會先出紅疹、然後出水泡,而水泡過一段時間會結痂及脫落。 這個自癒過程只限於皮膚表面,更重要的是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致的神經痛,是沒法自行痊癒的。 生蛇原因主要是水痘病毒引發,而非經接觸傳染,「生蛇傳染」這說法並不成立。 雖然生蛇傳染性為零,但導致生蛇的水痘病毒是會傳染的。
「到底生蛇幾耐好?」許多患者難耐痕癢刺痛,療程才剛開始已忍不住如此追問醫生。 特效藥雖有效,但亦需7至10天才可完成療程,期間亦可能引起全身乏力等副作用。 醫生每每只能苦口婆心勸籲病人「唔駛急,最緊要快」。 對付生蛇,醫生和病人都需要耐心護理,不能急進。 患者只需在發現病徵後盡快求醫,然後一切放心交由醫生處理。
蛇針副作用: 預防皮蛇上身,帶狀皰疹疫苗正夯!小心這6類人不宜施打
在家休息了3個星期,但病情反覆,未能頻繁現身。 據美國臨床試驗報告指出,疫苗預防效果因年齡而異,50至59歲民眾可降低7成發生風險,60至69歲可降低6成5,70歲以上可降低4成5的風險。 醫師表示,帶狀疱疹經飛沫或直接接觸而傳染可能性不大;不過,得過水痘的人要注意,可能因為水痘病毒再度活化而惹上皮蛇。
蛇針副作用: 保護率較高 – Shingrix疫苗(基因重組疫苗)
南韓統計指,該國有三分之一人,會一生中「生蛇」一次,其風險更是按年齡增加。 「生蛇」是俗稱,其學名是帶狀疱疹,患者皮膚底部會有紅腫且刺痛的水疱,通常會成群出現。 目前在醫學上仍無法根治「生蛇」病症,惟從預防著手,療效較佳,本港於2014年早已引入預防疫苗。 疫苗成功預防率達七成,建議50歲以上人士注射。 此外,帶狀皰疹病毒具有傳染性,未曾接種水痘疫苗人士一旦接觸到患者的患處或受污染的物件,便有機會受到感染。
蛇針副作用: 香港接種蛇針的優惠及價錢參考
即使兩邊神經線同時生蛇,也不代表情況嚴重到足以致命。 免疫力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下降,因此長者「生蛇」的機會較高,然而「生蛇」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原因是年輕人的工作壓大,作息亦不定時,容易令免疫力下降而「生蛇」。 蛇針副作用 因此建議所有 50 歲或以上人士接種蛇針。 目前美國、澳洲及加拿大等國家會因應國民選用的醫療保險計劃類別,為年長人士提供帶狀疱疹疫苗相關的資助。
備注:以上只列舉出部分常見疾病及手術,對於一些較複雜或罕見手術,本中心的專科醫生均可處理,詳情請向本中心查詢。 由於內含毒性較低的活病毒,對正常人多半沒有傷害,但對免疫力不全的人還是有危險性。 蛇針副作用 據資料顯示,在接種兩劑疫苗後的有效保護期為至少四年,預防有效率超過90%。 蛇針副作用2025 生蛇的正式名稱是帶狀疱疹,病發時,患者身體會出現呈帶狀的紅疹、伴隨著水泡。 由於紅疹的分佈形態好像一條蛇纏繞著身體,故此俗稱生蛇。 蛇針副作用 大部份患者生蛇後均於2-4星期內自行痊癒。
打针后如出现严重副作用,例如面部或喉咙肿胀、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请即时求医。 据资料显示,在接种两剂疫苗后的有效保护期为至少四年,预防有效率超过90%。 生蛇的正式名称是带状疱疹,病发时,患者身体会出现呈带状的红疹、伴随著水泡。 由于红疹的分布形态好像一条蛇缠绕著身体,故此俗称生蛇。
蛇針副作用: 健康情報
但有時一些疫苗能不能同時施打也困擾許多民眾。 以年長者最建議施打的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為例,帶狀皰疹疫苗可以跟流感疫苗一起打,但不可跟肺炎鏈球菌疫苗(Pneumovax 23)一起,以免效果減弱。 由於會得帶狀皰疹的人都已經有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基礎免疫力,但在這種保護下帶狀皰疹仍會發作,意味著要壓制帶狀皰疹需要更強大的免疫力。 因此光憑水痘疫苗較弱的免疫生成力,還不足以產生足夠的免疫力,要靠免疫生成力強上許多倍的帶狀皰疹疫苗才能勝任。 患者服用特效藥期間,醫生通常亦會處方口服及外用的抗敏感藥和止痕藥,針對減輕不同程度的痛楚。 如病情嚴重至導致失眠,可能需要處方幫助睡眠藥物,減少對患者的生活影響。
適應症很簡單:50至79歲的人都可以打。 小於50歲的人其實也沒說不能打,只是這些人因為長帶狀皰疹的機率甚低,打了效益有限。 以上項目只適用於醫思健康(EC Healthcare)旗下品牌並年滿18歲或以上的會員。 以上項目只適用於1人享用及只可享用1次,亦不可兌換成現金及不可轉換爲其他產品及服務。 客戶於享用療程前,必須出示有效身份證明文件以作登記。 客戶於享用療程前,應清楚並同意本公司所安排之療程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