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聞多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布施貧乏,則皆大歡喜諸天眾增益,阿修羅眾減損。 大澳侯王廟2025 大澳侯王廟 又若多修德精進不怠者,則敕伺命增壽益算,反之,則不復營護之,或奪其命。 釋尊成道後,帝釋天成為釋尊之守護神。 佛陀升於忉利天為母說法時,帝釋天手持寶蓋,任佛陀之侍從。
大澳楊侯古廟係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直轄打理。 亦叫作「豐隆」、「雷師」、「雷神」,世稱「雷公」。 道教有多名雷公,皆稱天君,有王、馬、謝、周、龐、劉、荀、畢、鄧、辛、張等數十個神將,通稱天君,皆屬於雷祖(雷聲普化天尊)所轄,常與司掌閃電之神的「電母」一起被提起。 大澳侯王廟2025 雷公,屬陽,故稱公;電母,屬陰,故稱母。 一般只在祈求雨雪時才奉祀電母,但專門奉祀雷公的較常見。 在漢傳佛教中、此神的形象與婆羅門教的迦樓羅的形象融合、一相是半人半鳥兽、左手结印、右手举锤、左脚踏鼓、右脚击鼓。
大澳侯王廟: 香港區廟宇
相傳鄭和等人下西洋,就是依靠著對摩利支天、媽祖、北帝等神靈的信仰,平安航海。 由於祈禱靈應,道教信徒尊之為斗母元君,視為眾星之母,納入道教神譜[38]。 源自於婆罗门教,梵名 Hārītī。 本為惡神之妻,生子五百,因前生發願,食王舍城所有兒子,由其邪願,命終遂生為藥叉,故至王舍城,專門竊食他人幼兒。 佛陀欲訓誡之,遂藏其愛子,鬼子母神因而悲嘆痛傷。
- 在主殿內有一對對聯,於光緒三年(1877年) 刻製。
- 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根據佛光山定義:提倡把佛教帶入生活,讓眾生能夠在日常與佛接心,這就是人間佛教。
- 又若多修德精進不怠者,則敕伺命增壽益算,反之,則不復營護之,或奪其命。
- 楊亮節生時封侯、歿後封王,故有侯王之稱。
- 然諸龍皆為金翅鳥所食,僅娑竭羅龍王、難陀龍王等十六龍王倖免此難。
- 兩地居民每年慶祝侯王誕,但日期不同,分別在農曆六月初六和八月十八日。
- 大澳楊侯古廟於2017年10月被列為法定古蹟。
海龍王經、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等諸經,皆為佛對此龍王所說之法。 [39] 有形象為青色、骑着乌龟。 大澳侯王廟2025 佛陀紀念館位於總本山隔壁,2003年舉行安基典禮,2011年12月25日落成。
大澳侯王廟: 廟宇漫遊
據稱,南宗末代皇帝(宋帝昺)曾在楊亮節的襄助下南逃至九龍,楊護駕有功,世人敬其忠義,故建廟以紀念。 大澳楊侯古廟位於大澳寶珠潭,廟內有一口鑄於清朝康熙38年(1699年)的鐵鐘,因此相信古廟建於1699年或以前。 由於年代久遠,該廟古物特多,如鑄於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的古鐘、以錫鑄於咸豐十年(一八六零年)的香案及刻於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年)的碑文等等。 大澳侯王廟2025 本名楊亮節,南宋國舅,宋益王(帝昰)母楊淑妃之弟。
- 佛光山在這數十年來創立了大學、佛教學院、圖書館、出版社、翻譯中心、藝文中心、茶館,並且也積極推動行動式的義診。
- 源自於婆罗门教、梵名 Surya,音譯作蘇利耶,修利,修野、又稱為阿彌怛(Aditra)、即日天子。
- 亦叫作「豐隆」、「雷師」、「雷神」,世稱「雷公」。
- 而楊侯王古廟內的鐘,刻有「康熙三十八年」字樣,藉以推測此廟建成之年份。
古廟主要供奉著名侯王,即南宋忠臣楊亮節,為南宗宋年的國舅,封為侯。 當時,南宋受到元朝攻打,蒙古人追殺宋帝,楊亮節為保護宋端宗及宋帝昺輾轉逃至今日的香港。 大澳侯王廟2025 楊亮節死後被封為楊侯王,人民為記念他染病期間仍忠心護駕抗敵,建立廟宇供奉祭祀。
大澳侯王廟: 佛光山
白脸、红色胸膛、肌肉鼓起、手持金刚杵。 密跡金剛為名叫密跡的金剛力士[17],是欲界天中的夜叉神,現忿怒相,手持金剛杵,[18][19]職責是擁護佛法[18]、降伏外道[20],以及降伏鬼神[21]。 有說居住在曠野城中[22],亦有說居於須彌山頂四角山峰[23]。 祂的位階低於帝釋天與毗沙門天,手下率領有五百名金剛力士,他們也被統稱為密跡金剛,主要的工作是防守天界的入口。 [26]這些不為人知的教法,後來傳承給一些有神通的修行者,形成了大乘佛教中的許多經典。 大乘佛教相信密跡金剛及其眷屬皆為菩薩化身[27],漢傳佛教認為祂是樓至佛化身[28][29]。
源自於婆罗门教、梵名 Śakra Devānām-indra。 並有因陀羅、憍尸迦、娑婆婆、千眼等異稱。 本為印度教之神,於古印度時,稱因陀羅;入佛教後,稱為帝釋天。
大澳侯王廟: 建築格局
源自於婆罗门教,梵名 Prthivī,音譯比里底毘、鉢羅體吠、畢哩體微。 又稱為堅牢、堅固地神、堅牢地神、地神天、堅牢地祇、持地神、地天。 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載,釋迦牟尼佛成道時,第一地神由地湧出,降伏諸魔,第二地神再出,為佛明證。 大澳侯王廟 方廣大莊嚴經卷九降魔品亦載,佛剛成道,地神為作證明,從地湧出,曲躬恭敬,捧盛滿香花之七寶瓶供養。
大澳侯王廟: 歷史文物
[36] 形象為二膝盖上各一孩子、左手抱着一孩子、右手拿吉祥果。 源自於婆罗门教、梵名 Surya,音譯作蘇利耶,修利,修野、又稱為阿彌怛(Aditra)、即日天子。 在印度,將「創造力」神格化,稱為日天。
大澳侯王廟: 二十四诸天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七時至下午五時公共交通於中環港外線碼頭乘渡輪往梅窩(請先查閱渡輪航班時間表),轉一號巴士到大澳巴士總站,步行約十分鐘。 由東涌乘十一號巴士到大澳巴士總站,步行約十分鐘。 第一站帶大家到已經超過三百年歷史的楊侯古廟。 楊侯古廟建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比大家較為認識、位於九龍城的侯王廟還早三十一年建成,現為法定古蹟。 大澳楊侯古廟,又稱大澳侯王廟,是香港一所侯王廟,位於大嶼山大澳寶珠潭側,現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大澳侯王廟: 相聲
據大日經真言藏品所載,其真言為:南摩(皈命)鉢羅闍(prajā,一切生)鉢多曳(pataye,主)娑縛訶。 [9] 形象為四面四臂、手裡拿着莲花、念珠、玉净瓶、结印、坐骑是鹅。 源自於婆罗门教,梵名 Marīci。 或稱末利支提婆(梵 Marīci-deva)、摩利支天菩薩。 此天具有大神通自在力,擅於隱身,能為人消除障難,增進利益。 此天之形像,有末利支提婆華鬘經所說之天女形,及大摩里支菩薩經卷一所說三面六臂乘豬像等。
大澳侯王廟: 九龍城侯王廟
楊侯古廟為一座兩進三開間式建築,以青磚、麻石及木材建成。 古廟主要分為主建築及左右偏殿,以小巷隔開。 最吸引人注目的就有造工精巧的石灣陶塑公仔,於前殿屋脊、天井旁兩廊外圍的矮牆均可見到。 大澳侯王廟 大澳侯王廟2025 它們形象多以粵劇戲曲或神話中的瑞獸及人物為主,如龍及彩鷥等。 前脊有雙龍定火珠及有關於宋太祖趙匡胤的陶塑,天井旁的陶塑則是取材自封神榜及鍾無豔的故事。
大澳侯王廟: 廟宇介紹
佛遂謂(大五四‧二○九中):「汝有子五百,今僅取汝一子,汝已悲痛若是,然汝食他人之子,其父母之悲又將如何慟乎!」鬼子母神聞而皈佛,立誓為安產與幼兒之保護神。 據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受齋軌則載,西方諸寺祭鬼子母,於門屋處或食廚邊,塑畫母形抱一兒子,於其膝下,或五或三,以表其像,每日於前盛陳供食。 若有疾病無兒息者,饗食薦之,咸皆遂願。
大澳侯王廟: 二十四天護法
廟內還有一對於光緒三年以銅打造的對聯,廟內有鯨魚骨、舊龍船頭,約有百多年歷史,為當時漁民所供奉。 大澳侯王廟 廟內亦存有一塊在光緒十四年由一位居住於二涌棚之漁民敬送侯王爺的「藉賴恩光」牌匾。 廟外大門石聯則刻上「擁鵲嶺以為屏靈鍾秀毓,控鳳山而作鎮物阜民康」,表述了侯王廟之地勢。
廟脊上見石灣公仔、雙龍定火珠及簾板木雕。 廟中除了主神楊侯王外,亦有供奉關帝、北帝及洪聖四大人神。 大澳楊侯古廟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直轄管理。
源自於婆罗门教、梵名 Mahābrahmā-deva,巴利名同。 又稱梵天王、梵天、梵王、大梵、梵童子(梵 Brahmā 大澳侯王廟2025 sanajkumāra)、世主天、娑婆世界主(梵 Brahmā sahājpati)。 大梵天以自主獨存,謂己為眾生之父,乃自然而有,無人能造之,後世一切眾生皆其化生;並謂已盡知諸典義理,統領大千世界,以最富貴尊豪自居。
而除了侯王外,廟內亦有供奉北帝、關帝及洪聖。 本廟建於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比九龍聯合道的侯王廟早三十一年。 大澳楊侯古廟於2017年10月被列為法定古蹟。 門聯寫著“擁鵲嶺以為屏靈鍾秀毓,控鳳山而作鐃為阜民康”。 門聯寫着「擁鵲嶺以為屏靈鍾秀毓,控鳳山而作鐃為阜民康」。 侯王廟內就存有康熙38年建廟時所鑄造之洪鐘,另有純錫所鑄造之香案。
古廟亦與大澳端午遊涌關係密切而聞名,每年端午節,古廟的楊侯神像都會被請出,參與遊涌和相關的祭祀儀式。
密宗稱密跡金剛為密跡、秘密主、夜叉王、金剛手秘密主等,[19][30]以其為大日如來之內眷屬,如釋迦佛與其弟子間的關係,[18]是密宗的傳承來源。 大澳侯王廟2025 九龍城侯王廟是香港九龍的侯王廟,位於黃大仙區[1]近九龍城的聯合道與東頭村道交界,昔日白鶴山南麓。 自1928年開始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於2014年獲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定爲香港法定古蹟。 大澳楊侯古廟建於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供奉南宋名臣楊亮節[1]。 門聯寫著「擁鵲嶺以為屏靈鍾秀毓,控鳳山而作鐃為阜民康」。
大澳侯王廟: 二十四诸天
九龍城侯王廟早於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已存在,為一座茅屋,以紀念南宋忠臣楊亮節。 現存的侯王廟則建於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並曾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年(1822年)及光緒五年(1879年)進行修繕。 大澳侯王廟 另一說法認爲侯王是一位曾爲宋帝昺治癒失眠症的楊姓村民。 還有人認爲侯王是曾協助宋兵抗元的楊姓人家祖先。
佛教中本就有雷神、為千手觀音護法二十八部眾之一。 大澳侯王廟2025 大澳侯王廟 源自於婆罗门教,梵名 Sāgara-nāgarāja。 龍宮居大海底,縱廣八萬由旬,七重宮牆,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皆以七寶嚴飾,無數眾鳥和鳴。 然諸龍皆為金翅鳥所食,僅娑竭羅龍王、難陀龍王等十六龍王倖免此難。 大澳侯王廟2025 此龍為降雨龍神,古來祈雨皆以之為本尊。
大澳侯王廟: 歷史文物
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根據佛光山定義:提倡把佛教帶入生活,讓眾生能夠在日常與佛接心,這就是人間佛教。 從佛光山開山以來,數十個別分院以及組織在全世界各大洲建立起來;同時,孕育了超過1,300名的出家眾。 佛光山特別強調以教育及服務來弘法。 佛光山在這數十年來創立了大學、佛教學院、圖書館、出版社、翻譯中心、藝文中心、茶館,並且也積極推動行動式的義診。 同時也創辦了育幼院、老人之家、高級中學、報紙及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