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宇署最近亦推出「窗安無事」流動應用程式,方便樓宇業主搜尋及委任合資格人士,及早遵辦強制驗窗通知。 市民可透過App Store/Google Play/AppGallery免費下載「窗安無事App」。 另外,任何人如無合理辯解,拒絕分擔其大廈有關公用部分的檢驗、勘測、工程或其他行動的費用,即屬違法。
業主收到「強制驗窗」令後,須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在指定限期內進行檢驗,確定窗戶是否變得危險或可變得危險。 所謂「合資格人士」,就是會親自進行窗戶訂明檢驗、提供監督修葺工程、確保修葺物料符合條例及標準、確保窗戶修葺工程安全、就任何有關窗戶緊急情況,通知建築事務監督和業主、向建築事務監督和業主呈交文件。 由於他們的身份會受法例所約束,政府有規定「合資格人士」身份,必須是「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檢驗人員」、「註冊一般建築承建商」、關乎窗戶小型工程級別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其中之一。 強制驗窗計劃規定樓齡達 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不高於三層的住用樓宇除外)的業主, 如接獲屋宇署送達法定通知,須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就樓宇的所有窗戶進行訂明檢驗,並負責監督檢驗後認為需要進行的訂明修葺工程。 如需進行訂明修葺,有關業主須委任一名註冊承建商,在一名合資格人士的監督下進行所需的訂明修葺。 屋宇署日前公布,近日一名業主由於沒有遵從根據《建築物條例》(第123章)向其住宅單位發出的強制驗窗法定通知,本月於沙田裁判法院被定罪及判罰款逾10,000元。
強制驗窗計劃: 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
如果負責檢驗的人士同時為註冊承建商,亦可選擇委任他進行修葺。 屋宇署亦可安排其委任的顧問公司及承建商進行所需的檢驗和修葺工程,然後向業主/業主立案法團追討檢驗及修葺工程的費用和監督費,以及徵收不超過有關費用20% 的附加費。 若果合資格人士檢驗後認為需修葺的話,業主須委任一名註册一般建築承建商或註册小型工程承建商,在一名合資格人士監督下進行修葺。
- 例如粉嶺高爾夫球場的未來用途,基本上是一個規劃與及公共行政管理的問題,卻被扭曲成搶地起屋的問題。
- 所以香港危樓式管治必須進行強制檢測,並應該切切實實有改革的藍圖和時間表。
- 屋宇署日前公布,近日一名業主由於沒有遵從根據《建築物條例》(第123章)向其住宅單位發出的強制驗窗法定通知,本月於沙田裁判法院被定罪及判罰款逾10,000元。
- 4.
- 驗窗價錢並沒有一定的公價參考,住戶可以參考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簽署人協會提供的不同合資格人仕強制驗窗價錢。
- 就此,合資格人士應告知業主哪些修葺項目因關乎窗戶安全而屬於在強制驗窗計劃下必須進行的,以及哪些修葺項目是他建議進行的。
屋宇署會向選定的目標樓宇的業主送達法定通知,規定業主在指定限期內對樓宇的窗戶進行訂明檢驗及檢驗後認為需要的訂明修葺工程。 樓宇業主如接獲根據強制驗窗計劃送達的法定通知,須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在指定期限內進行所需的訂明檢驗。 在發出法定通知約一至兩個月前,屋宇署會向被選定為目標樓宇的法團發出預先知會函件,或將有關函件張貼在樓宇的顯眼位置,預先通知業主須進行所需的訂明檢驗及訂明修葺工程。 如果合資格人士的檢驗結果認為窗戶需進行修葺,業主就須委任註冊承建商,並在合資格人士的監督下,進行所需的修葺。
強制驗窗計劃: 屋宇署新推「窗安無事App」
屋宇署會向選定的目標樓宇的業主發出通知,規定業主在指定限期內對樓宇的窗户進行檢驗,以及檢驗後認為需要的修葺工程。 業主接獲通知後,須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在限期內親自進行檢驗,以確定窗户是否已變得危險或可變得危險。 如果「合資格人士」認為需要進行修葺,業主須委任一名註冊「一般建築承建商」或「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需就「窗戶小型工程」獲得註冊資格),在「合資格人士」的監督下進行修葺。 此時業主有兩個選擇:一、如果「合資格人士」本身同時具有「註冊承建商」資格,業主可以委任其協助進行修葺。
如果業主決定另聘註冊承建商進行修葺,則「合資格人士」需於完成檢驗後的七日內,把檢驗報告及填妥表格「MWI_2」證明書交回屋宇署及業主。 業主需在文件檢驗報告送交屋宇署後的一個月內尋找註冊承建商進行修葺。 第二,如果業主決定另外尋找「註冊承建商」進行修葺,則「合資格人士」需於完成檢驗後的七日內,把檢驗報告及填妥表格「MWI_2」證明書交回屋宇署、以及同時送交業主。
強制驗窗計劃: 強制驗樓及驗窗計劃(MBIS/MWIS)
本公司之鋁窗檢驗人員均為屋宇署及房屋署強制驗窗計劃下之合資格人士, 專責提供鋁窗安全檢驗, 及鋁窗維修服務(如有須要)。 「香港鋁窗工程有限公司」是一所專業的驗窗公司, 如鋁窗檢驗後須進行維修, 我們會代為申報法定要求之小型工程, 確保施工之步驟, 用料及規格合乎屋宇署之要求。 所有工程完工後會發回經屋宇署確認之驗窗文件副本給業主, 以作記錄, 方便日後作參考之用。
須委任一名註冊一般建築承建商或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此承建商須就關乎窗戶的小型工程獲得註冊資格)在一名合資格人士的監督下進行所需的訂明修葺。 為了確保業主定期履行維修樓宇的責任,以策安全,政府修訂《建築條例》(香港法例第123章)及制訂《《建築物(檢驗及修葺)規例》(香港法例第123P章),引入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 屋宇署亦可能會安排其委任的顧問公司及承建商,進行所需的檢驗和修葺工程,然後向業主/法團追討檢驗及修葺工程的費用和監督費,以及徵收不超過有關費用20%的附加費。 如客戶不打算進行窗戶提升工程, 除非業主額外提出更換/維修鋁窗要求, 卓譽鋁窗公司的持牌合資格人士只會按照強制驗窗計劃的基本要求進行驗窗服務. 檢查鋁窗後會詳細向業主解釋窗戶狀況, 並提供鋁窗檢驗報告, 及維修方案(如須維修).
強制驗窗計劃: 屋宇署強制驗窗 房屋署強制驗窗
如果需換受損的「四桿式窗鉸」,「四桿式窗鉸」的長度,最少應為側掩式窗扇闊度的60%。 屋宇署發出的《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作業守則2012(2023年修訂版)》已詳列檢驗所須的範圍、方法、標準、樓宇損壞的類別及所須的修葺等。 強制驗窗計劃 當局已成立選取目標樓宇諮詢委員會,成員包括區議會、香港房屋協會、香港房屋委員會及獨立審查組的專業人士,就強制驗樓/驗窗計劃的目標樓宇事宜向獨立審查組提供意見。 自2012年起,屋宇署便實施「強制驗樓」及「強制驗窗」計劃。 簡單來說,前者指凡樓宇的樓齡達30年或以上,便需每10年聘請合資格的專業人士驗樓一次。 而後者則指凡樓宇的樓齡達10年或以上,便需每5年聘請合資格的專業人士驗窗一次,以證明樓宇符合安全標準。
強制驗窗計劃: 第5步:委任「註冊承建商」進行修葺工作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不是完全否定,需要把好的留下來,把落後不足的更新。 人要更新、制度要更新、法律要更新、體制要更新。 當然這些更新要有藍圖、要有佈局,一步一步去執行,而不是急就章。
強制驗窗計劃: 政府體制需要接受強制檢測
由於驗窗過程涉及兩個工序,一就是合資格人士驗窗、另一就是註冊承建商進行維修,程序中也會出現一些收費陷阱。 對個別小業主來說,最關心都是「強制驗窗」中要檢驗什麼範圍? 根據條例,單位內的所有窗戶及玻璃百葉窗,連單位內及公家地方的玻璃牆也計算在內。 但若玻璃是在室內的間隔嵌板、或地下舖面的櫥窗則不是在「強制驗窗」範圍之列。 時下很多新盤都採用「幕牆」,跌入「強制驗樓」計劃,而不屬於「強制驗窗」計劃內。 屋宇署會抽樣審查合資格人士提交的檢驗及以指明表格填寫的證明書,以確定有關的檢驗及修葺已按照法例及屋宇署發出的指引進行。
強制驗窗計劃: 委任合資格人士檢驗及修葺
業主需於在文件檢驗報告送交屋宇署後的一個月內,再尋找「註冊承建商」進行修葺。 對業主來說,在接通知日期起計6個月內,需委任合資格人士,完成訂明檢驗及訂明修葺;至於大廈公用部份,則需在接獲通知起計9個月內完成。 當完成所有驗窗過程後,則屋宇署最快會在5年後才再需要進行下一次「強制驗窗」。
強制驗窗計劃: 相關人士
如持卡人已從有關名冊內刪除、或已辭職或不再獲委任為註冊承建商的獲授權簽署人,須立即交還驗窗卡予屋宇署。 政府只是肯用心思去「管」而沒有「理」,官員們着重於不得罪既得利益者,分配資源像「太公分豬肉」,人人分到一些便完成工作。 絕對依賴地產產業,發展什麼產業都是以地產模式做基礎,試問地產模式如何能夠發展創科? 強制驗窗計劃2025 強制驗窗計劃2025 發展新田科技城其實很簡單,一步到位,找一家大型企業,例如華為或者小米、甚至乎像上海邀請Tesla合作,開設一個大區,就真的有創科了。
強制驗窗計劃: 窗戶的修葺
業主/業主立案法團如無合理辯解而不遵從強制驗窗的法定通知,當局可送達定額罰款港幣1,500元的罰款通知書。 業主/業主立案法團如無合理辯解而不遵從強制驗樓的法定通知,可被檢控,一經定罪,可被判罰款港幣5萬元及監禁1年。 用於窗玉及窗框四周, 有防水防風, 及輕微隔音作用, 但並不影響鋁窗結構安全, 所以絕非強制驗窗計劃下需要維修的項目. 提供鋁窗維修報價後, 業主可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鋁窗維修項目, 提早預約工程時間. 所有經我司更換的鋁窗配件均享有三年免費保養及維修服務.
強制驗窗計劃: 相關人員
驗窗卡載有合資格人士的姓名及近照、簽發日期、屆滿日期及承建商名稱。 假如閣下居住舊樓,並收到政府「強制驗窗」的通知,應該怎樣做呢? 《香港財經時報》會在以下幾方面詳解這個計劃:驗窗屋苑準則、程序、拒絕執行「強制驗窗令」的罰則、驗窗價錢等,以供參考。 由「目標樓宇諮詢委員會」決定,並揀選「目標樓宇」進行強制驗窗計劃。 當中考慮窗戶狀況、維修記錄、窗戶失修舉報記錄、鑑於樓宇出現整體窗戶欠妥或失修狀況,及對公眾構成較高的潛在風險,而決定優先次序。 有關註冊一般建築承建商及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請分別參考《註冊承建商作業備考》38及《註冊承建商作業備考》69。
完成訂明檢驗及訂明修葺工程後,獲委任的註冊檢驗人員,須向建築事務監督分別呈交檢驗報告和完工報告,連同以指明表格填寫的證明書,以供記錄及抽樣審查之用。 大廈業主收到屋宇署的「強制驗窗令」後,必須要在指定限期內完成完成所有窗戶的檢驗及修葺。 如有需要,亦可以書面形式向屋宇署提出延期申請。 此外,屋宇署會評估上述樓宇的風險,調配人手以無人機為風險較高的樓宇外牆進行特別勘察,盡早確認其狀況。 如有需要,部門會安排先由政府承建商代業主進行緊急維修工程,再向業主追討相關費用。
就是因為香港行政程序負荷過重,構成發展創新科產業寸步難行;行政負荷過重帶來沉重的行政程序負擔。 行政主導英文是Executive-led,其實香港不是行政主導,是程序主導Procedure-driven。 若果真是Executive-led,就要像上海、深圳,領導是有真正的「領」和真正的「導」。 強制驗窗計劃2025 但是現在香港官員們的skill set不是在領導,而是在開會,做政治公關,頂層建築圍爐取暖,大家happy。 例如粉嶺高爾夫球場的未來用途,基本上是一個規劃與及公共行政管理的問題,卻被扭曲成搶地起屋的問題。
強制驗窗計劃: 是否必須由業主立案法團提出申請?
因為創科是「以大帶小」,一定要有龍頭大型企業主導,才能帶動起周邊中小企業;深圳便是奉行這個模式。 大家到深圳看看,目前很多音響品牌,由骨傳導耳機,到沉浸式音響,已經落戶在深圳,又例如深圳的dji大疆創新已經是一個國際品牌。 香港管治特色就是「只准政府僭建政府架構,不許市民僭建」,好像「只准官府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但只要我們細心分析,便發現香港的管治生態真的像一幢日久失修、缺乏維修保養的危樓。 危樓式管治生態就是由底到頂,由地區行政、政策研究、官員培訓、局署分工和問責等,均是架床疊屋的畫鬼腳模式。
在發出預先知會函件的6個月後,屋宇署會向目標樓宇的業主發出法定通知,規定業主在指定期限內對樓宇的公用部分、外牆及伸出物或招牌進行訂明檢驗,檢驗後認為有需要,則要進行訂明修葺工程。 在發出法定通知後,有關樓宇名單會上載到屋宇署網站。 使用者可以透過”通知/指示編號”,”地址”或”樓宇名稱”搜尋驗樓或驗窗通知及指示的發出或遵從記錄。
強制驗窗計劃: 強制驗窗|拒絕執行「強制驗窗」的後果
在2012年6月30日在全面實施,規定樓齡達10年或以上私樓的業主,當接獲屋宇署通知後,需要委託合資格人士驗窗,負責監督檢驗,並在認為有需進行修葺工程時,再委任一名註冊承建商,在合資格人士監督下進行修葺。 基於很多香港樓宇日久失修,導致跌窗落街意外頻生,政府2012年6月起推出「強制驗窗」,規定樓齡達10年或以上的私樓業主需驗窗,並在有需要時需進行修葺。 強制驗窗計劃 由於無論由委託「合資格人士」檢查、或是「註冊承建商」修葺,背後也涉及業主自掏荷包開支,也間接被視業界視為「掠水」大生意。 作為小業主,當我們收到屋宇署驗窗通知,我們該怎樣處理? 強制驗窗計劃 在挑選「合資格人士」及「註冊承建商」時,又怎樣避免中伏?
強制驗窗計劃: 強制驗樓驗窗,關人鬼事?
驗窗卡載有合資格人士的姓名及近照、簽發日期、屆滿日期及承建商名稱(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檢驗人員除外)。 難怪多名議員質疑屋宇署辦事不力,令到檢控數字嚴重偏低,導致計劃成效存疑。 強制驗窗計劃2025 強制驗窗計劃2025 尚未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的樓宇,該等樓宇的業主應舉行業主大會,以通過決議申請公用地方維修免息貸款,並授權其代表簽署有關的文件。
如果負責檢驗人士亦是註册承建商,亦可委任他做修葺工程。 強制驗窗計劃2025 強制驗窗計劃2025 在強制驗窗計劃下,獲委任進行所需糾正及修葺工程的註冊承建商,須是名列於建築事務監督所備存的相關名冊內的註冊一般建築承建商或符合資格進行糾正及修葺工程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 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只有資格進行屬於其獲註冊級別、類型及項目的小型工程。
資助款項 資助上限會根據有關樓宇的同一份大廈公契內列明的所有住用及商用單位數目計算。 若屋宇署/獨立審查組沒有將同一份大廈公契內的所有樓宇同時納入同一期強制驗樓名單內,資助上限則根據該期已收到屋宇署/獨立審查組所發出的「強制驗樓法定通知」的樓宇所涵蓋的單位數目計算。 必須聘任一名根據《建築物條例》下註冊的檢驗人員負責強制驗樓的訂明檢驗工作及在未展開招標聘請上述有關人士前遞交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