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沿山脊而行,便到達山脊之頂,彷彿被三百六十度的景觀圍繞,在景觀台更可看到紅山半島及赤柱一帶。 沿路前行,更可看見新界中部的群山峻嶺,包括金山、孖指徑和走私凹、大帽山、針山及草山等等。 遠足沿途經過的沙螺洞是一個盆地,被九龍坑山和八仙嶺包圍。
- 征服了漫長的下山石級,便到達郊遊徑終點門牌,然後過對面入賞蝶園休息,續下行接自然教育徑出城門水塘菠蘿壩,這裡有專線小巴往荃灣兆和街。
- Mandy提議行山前適合進食適量的複雜性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食物。
- 如果體力許可及有豐富行山經驗,可攀上大金鐘山峰,從頂峰俯瞰西貢,下山上麥理浩徑第四段往水浪窩。
- 而且鹹田灣絕對是水清沙幼,又有小橋流水,令人難忘。
在魔鬼山除了欣賞維港景色外,更可在山頂參觀多個於在1915年建成的歷史軍事遺跡,包括魔鬼山棱堡、歌賦炮台等。 紅香爐峰位於北角寶馬山約228米的小山峰,是著名日落打卡的熱門位置,由寶馬山巴士總站走到巨石位只需要約半小時,非常適合行山新手。 續前行,樹蔭頓失,原來此處去年發生山火,燒死了不少樹木,幸好部分樹木又長出新葉,再次生機勃勃了。 短行山路線2025 短行山路線2025 短行山路線 少了高大樹木,景觀也更開揚了,這裡可俯瞰荃灣及青衣一帶景色,遠眺西面的青馬大橋及東面的獅子山,北面是大帽山陡直的山坡,山溝間長滿黛綠的叢林。
短行山路線: 市區行山路線【7】紅香爐峰
裝備不能掉以輕心,如難度較高,切忌以布鞋波鞋或文青打扮出發,必穿行山鞋,亦要有防曬準備及充足糧水。 03.自己垃圾 自己帶走 要知道沒有人奉旨幫你執走垃圾,自己製造的、不屬於郊外的東西,就要記得帶走,愛護環境,亦不要喧嘩製造無謂噪音,愛打卡的朋友請謹記勿阻礙他人前行。 鹿頸位於新界東北粉嶺,約兩小時就能行完,除了往鳳坑村一段需要略略上落斜,整體路線皆以平路為主,而且交通方便。 而在路線終點站有蘆葦田,在陽光襯更可媲美大東山芒草。 如何前往:港鐵東涌站B出口的巴士總站搭乘3M、11、23或34號巴士至下嶺皮站,再跟隨路牌指示步行至東涌炮台。
下山走向稔灣路,左往是下白泥,路程其實不短,需花個多小時,到下白泥影日落,抓住夕陽餘暉下海面粼光閃閃,甚是浪漫。 ~需時:約2小時(不連拍照)~新手難度評級:2/10~靚景:7/10~補給:海傍街士多及海鮮酒家,出名海膽炒飯、海膽煎蛋三文治及炸墨魚丸。 塔門南面為人工路徑,北面登茅平山路段崎嶇難行。 如近距離欣賞呂字疊石,需走下石灘,岸邊石頭較濕滑。
短行山路線: 灣仔自然徑 香港仔水塘
大家坐南港島綫去海洋公園去得多, 短行山路線 但其背後的南朗山 短行山路線 ,很多人也未踏足過。 南朗山只有 284 米高,又稱海洋公園山,雖然山上沒有郊野公園,但勝在路程短,短短 45 分鐘步程已見盡港島南岸風景,是當年黃竹坑村童的後花園。 九龍灣平山是位於東九龍的一個小山丘,又名「大灣山」,由於以前可以眺望啟德機場,故此又俗稱為機場山。 過去數十年間,平山西面原是平山石礦場,後來石礦場因建造地鐵隧道(來往九龍灣站至彩虹站)而關閉,直到2001年才重新發展。 平山位於彩德邨後方,山高188米, 短行山路線2025 以樓梯為主,輕鬆易行,所以成為附近居民晨運或飯後散步嘅地方。 短行山路線2025 由起點到指定打卡位到也只需要10分鐘左右,是一個可以極速「快閃」行山嘅好地方。
通常行山人士會由引水道路入澗,沿中狗牙坑上溯,途中需要攀爬石壁,這段路都需要手腳並用。 短行山路線 因為石河頂端左右有崖壁高起,好似有兩隻老虎對峙,因此有「虎吼石河」之稱。 登上大金鐘山峰後可盡覽西貢及馬鞍山景色,景色都比昂平高原看更加壯觀。 下山時治路走,再接上麥理浩徑,選擇往馬鞍山方向,或返回昂平再原路折返。 短行山路線 相傳紅香爐峰是因為銅鑼灣天后廟本以紅香爐命名,而紅香爐峰就位於銅鑼灣天后廟的後方,因此有了紅香爐峰的名字。
短行山路線: 行山好去處2023|7.西貢破邊洲一日遊
位於樂富市區嘅格仔山,原名九龍仔山,係九龍一座海拔只有98米嘅山丘,路程只需30分鐘! 景色相當開揚,可以遠眺九龍仔一帶風景,飯後去散吓步都係唔錯嘅選擇。 小編今次為你推介五條香港行山路線;新手可選擇較輕鬆既初級行山路線,而想挑戰較高難度既行山經驗者,則可選擇中級行山路線;一齊脫離城市既繁華,走到簡樸既郊外,欣賞香港既絕佳美景。 要睇壯觀的紅葉,相信一定會想起元朗大棠的楓香林啦! 元朗大欖郊野公園的大棠每年年底秋季就有紅葉盛況,成為一個輕鬆行山路線、影相的好去處!
- 行城門水塘的路徑很簡單,一般由城門道的紅色城門出發(明末有將軍在此抵禦清兵,故曰城門),環塘而遊,行經城門主壩及菠蘿霸,途中風景最美的是湖畔茂密的「白千層」樹林!
- 九龍灣平山是位於東九龍的一個小山丘,又名「大灣山」,由於以前可以眺望啟德機場,故此又俗稱為機場山。
- 由於山路都是浮沙碎石路,建議大家上山最好穿上行山鞋及行山仗,有時更需要手足並用攀登,上山時要多加小心。
- 郊遊徑全程5公里,蜿蜓於約三百多米高的大帽山山腰,途中會跨過多條大小不一的溪澗,仿似漫步於溪澗走廊。
- 由於沿途樹蔭不多,建議行山人士如由紅香爐峰再前行去其他山峰,就要準備更多行山時間和裝備,比如帶備足夠的飲用水及防曬用品。
- 登上龍脊後可以看到香港島美麗的海岸風景和小島嶼,最後以水清沙幼的大浪灣作終點,連CNN旅遊網站都大力推薦龍脊是「香港島五大新手遠足路線」之一。
由於山路都是浮沙碎石路,建議大家上山最好穿上行山鞋及行山仗,有時更需要手足並用攀登,上山時要多加小心。 大金鐘外形像一個金字塔,好似一個大金鐘,因而得了此名。 它位於在昂平高原上,行上昂平高原難度不高,是親子郊遊的好去處。 如果你經常行山,想挑戰一點高難度的山峰,不妨在昂平高原再上大金鐘頂峰,不過,如發現不夠裝備就不用勉強,可以停在昂平高原欣賞風景亦可以。 路上比較斜,而且路徑不明顯,不過山路已被前人開闢,只要小心低頭上山就可以了,兩邊叢林密,部分地方很滑 ,建議大家穿著長褲。
短行山路線: 初級新手行山路線13. 慈沙古道
出發去紅香爐峰,大家可以在天后搭小巴上山,去到寶馬山總站下車。 由小巴站開始步行到紅香爐峰標高處,最多只是需時30分鐘左右,真是十分適合行山超新手人士。 簡易版的路線會由飛鵝道的馬路出發,上山沿途的景色比另外一條在井欄樹起步中級難度行山路線較為遜色一點,不過如果你只是為看芒草而行,上到山頂一樣有美麗定芒草影相。 除了影芒草,沙頭角谷埔的金黃色蘆葦田也是秋天行山熱門打卡路線! 由粉嶺乘小巴到鹿頸,走入輕鬆平坦的沿海山徑,既可以欣賞紅樹林生態,既可以享受無敵的海景,途中的鳳坑村和谷埔村的一大遍蘆葦田,在斜陽照耀下,顯得金黃閃閃,打卡影相非常靚!
短行山路線: 初級行山路線推介|5大簡易行山路線:東涌/西貢/下白泥 新手都行到
通常行針山都會從城門水塘主壩起步,沿麥徑登山,開瑞水塘一段都是十分輕鬆,行1.6公里左右,就會到達針山的山腳。 歌連臣角位於香港島東區,大家可以從小西灣出發,到達小西灣海濱花園往右邊行直到見到梯級,就是龍躍徑的起點。 再行上斜路,往樓梯行就會到達「歌連臣角道」,之後就向下斜方向繼續行。 簡易版起點:在德福花園或港鐵彩虹站乘1號小巴,你亦可在采頤花園乘1A號小巴,在飛鵝山道路口下車。 中級版起步:牛池灣上巴士(91/ 91P/ 91M);牛池灣上小巴(11/ 1A),在井欄樹下車。 ~需時:約4小時(不連拍照)~新手難度評級:7/10~靚景:8/10~補給:沒有~注意:1.防曬裝備,用於中段及後段。
短行山路線: 市區行山路線【9】香港仔上下水塘
特色:石澳的民房小屋富異地風情,又充滿度假的氣氛。 短行山路線2025 在矮小的大頭洲上可盡覽海岸風光,更可遠眺香港第一座燈塔,也是本港現存五座戰前燈塔之一的鶴咀燈塔。 站在清水灣半島東陲,外形如饅頭般的青洲、清水灣鄉村俱樂部,以至遠處的果洲群島盡皆入目;該處的郊遊設施充足,包括燒烤場、士多、洗手間及免費停車場等等,適合一家大小郊遊。 短行山路線2025 值得一提的是全程會遇上四項被列為法定古蹟的設施,分別是上水塘的石橋、水壩、水掣房和下水塘的水壩,通通都有80多年的高齡,真是不可小看。 若嫌路線太短,可參考下文由太古出發,鰂魚涌樹木研習徑接英軍二戰遺址戰時爐灶、登金督馳馬徑、寶馬山觀景台,行程更豐富。 疫情嚴峻,如果想去郊外鬆一鬆,可以揀少人的地方,保持社交距離,避免人群聚集。
短行山路線: 初級行山路線推介2. 周末人氣之選城門水塘
提到市區行山路線,或是1小時內的短程行山地點,不少人都會說起位於深水埗的嘉頓山。 嘉頓山坐落嘉頓麵包廠後方,沿美荷樓旁邊的樓梯行上山,只需約15分鐘就可以登頂,是不是老人家晨運地點。 上山後可以飽覽九龍的景色,於黃昏時候更可以看到日落,是IG打卡的熱門地點。 西貢離島橋咀洲因連島沙洲而著名,在橋咀洲與橋頭島之間有一條天然形成的沙石堤,橋咀島地質步道更隱藏「菠蘿包」石。 新手1小時左右就能完成橋咀郊野公園去半月灣的行山路線。 半月灣因水清沙幼、景色優美而聞名,整個沙灘呈現半月的形狀,不但水質長期被評為一級,更可飽覽西貢無敵海景。
短行山路線: 市區行山路線【1】嘉頓山
龍脊是指打爛埕頂山至雲枕山之間的一段山路,橫跨鶴咀半島,是連海外旅客都慕名前來的著名行山路線。 龍脊路段山巒高低起伏有致,遠觀儼如一條露出骨脊、匍匐在山上的飛龍。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環繞鷹巢山(又稱尖山)山麓一周而行,途中可欣賞鄰近的湖光山色。 鷹巢山,是俗稱麻鷹的黑鳶棲息之所,又因其山形尖削而稱為尖山。 去程:東涌市中心乘搭新大嶼山巴士3M,於伯公坳站下車 回程:昂坪乘搭新大嶼山巴士23,前往東涌市中心。
短行山路線: 短途行山路線 4. 最方便:中環 – 山頂
華山行山路線是新界北其中一條冷門,但易行的行山路線。 網上經常形容此路線是「港版萬里長城」,其實這條行山線原本是前駐港英軍管轄的邊防要塞,可以欣賞梧桐河、深圳邊境一帶的景色。 香港仔水塘分為上、下水塘,在香港仔市中心出發,沿香港仔水塘道前行,約一個多小時即可看盡兩大清幽水塘。 路段初時是又長又斜的大直路,漫步約10分鐘即可看到下水塘,只見水壩那碧水粼粼,山嶺青翠,倒影水面,一身暑氣頓消。 隨後接上石塊與水泥混合的路段,穿梭於林蔭山道,不消半小時,即可到達港仔上水塘的水壩。 藍天白雲,清幽蒼木,流水淙淙,美景得來全不費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