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这场战斗的惨重伤亡,使得美军开始对登陆日本本土产生疑虑,并最终决定对日本启动原子弹。 22万美军进攻2万日军,一天仅前进180米 今年是2021年,距离二战结束已经过去了76年,和平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 但是把时钟倒拨回1945年2月份,当时全世界人民都不知道,胜利将来得如此之快。
- 躲在坑道里面的日军非常机灵,只要有战机,就给美军以迎头棒喝,吓得美军在坑道里WO-WO地叫喊着。
- 1944年2月,当美军收复马绍尔群岛以及1944年1月对加罗林群岛的特鲁克发动毁灭性的空中打击后,日军大本营开始重新评估情势。
- 见日军只有零星的轻武器射击,特纳甚至认为照此发展,只需五天就可占领全岛。
- 日本人是崇尚玉碎精神的,自杀只有在非常绝望的时候,才会进行。
- 1941年12月日美開戰時,小笠原群島中只有父島有駐軍;硫磺島的地位是在開戰後才逐漸提高,日軍駐島最早的原因為鞏固往南太平洋的空中航線,因此由日本帝國海軍派兵在島上開設機場。
- 编队自身还以多艘驱逐舰在编队前方组成搜索幕,同时以舰载机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反潜警戒。
当地的火山灰和水泥混合可以成为非常良好的混凝土,日军用此建成许多非常坚固的地下工事,为了防止人员被围困,每个工事都有许多出口,四通八达,通风良好,大的暗堡甚至可以容下300到400人。 日军还准备建成27,000米的地下通道,连接所有的地下工事,美军登陆时已经完成了18,000米。 但海军守备部队仍坚持歼敌于滩头,最后栗林做出了折中的方案,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进行前沿防御;陆军主力则集中在折钵山和元山地区,实施纵深防御。 硫磺岛战役也成了太平洋战争中唯一一场美军登陆部队伤亡人数大于日军守军伤亡人数的战役,也是太平洋战争中最残酷的两栖登陆战,被称为“太平洋的绞肉机”。 由于硫磺岛重要的地理位置,对此后美军的军事行动产生巨大的作用。
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战役有多惨烈?美军占据绝对优势,结果死伤比日军总数还多
当日本战败硫磺岛之后,日本国内再一次陷入了低迷,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战争的前景持悲观态度。 硫磺岛战役2025 美军不仅借助硫磺岛为跳板,对日本本土进行了先前规模一倍以上程度的轰炸,还额外”送”给了广岛和长崎两颗原子弹。 首先,硫磺岛在太平洋战争开始之后就得到了日军的精心建设,岛上不仅有坚固且数量众多的防御工事,还有一座机场。 这座机场起初只停有20架飞机,到了公元1944年则增加到了80架。
- 原因有二,一是火焰喷射器被大量装备了美军,以至于美军都把它当作了常规武器;二是美军用火焰喷射器对付了大量的日军,以至于后来不用它就攻不下日军的碉堡。
- 美军必须逐一消灭侧翼的日军的阵地,解除侧翼威胁,才有可能向前推进,所以战斗异常残酷、激烈,直到1945年3月2日,24团才攻上了高地,但所付出的伤亡是巨大的,有好几个连的官兵非死即伤,几乎全连覆没。
- 战士们就把雷达“化整为零”,一块一块地抬,一块一块地背,硬是把20多吨的雷达装备抬到阵地。
- 格外一提的是,有两位名为山荫光福、松户利喜夫的日军士兵直到1949年才投降。
- 3,日军在硫磺岛南部标高169米的摺钵山地区,修建了400多个蜂窝一样密集的火力点和地堡,构筑起钢筋混凝土重火力掩蔽阵地。
1945年2月16日,美军航母编队出动舰载机1000余架次,分成数个攻击波对东京湾各机场进行攻击,由于天空中阴云低垂,攻击效果并不理想。 驻扎在朝鲜釜山的第26战车联队28辆坦克和600士兵向硫磺岛进发,虽然中途受到美国潜艇USS 硫磺岛战役2025 Cobia(SS-245)的鱼雷袭击,仍然有22辆坦克到达,安置到战略要点,半埋在土中,以防止空袭。 原因在于收殓基本是由战殁者遗属自发进行,但老龄化使收殓人手严重不足,再加上硫磺岛战役的惨烈,遗骨早已经散乱难辨,收敛效率极其缓慢。 后来应民间团体的诉求,日本厚生劳动省才开始通过招募志愿者加入收殓行动中,但即便如此,如今十年过去了,收殓仍在进行中。
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战役战役影响
這火山灰無法讓美軍隱藏他們的行動且無法構築散兵坑來保護自己。 然而這些火山灰也能吸收部份來自日軍火炮的破片殺傷。 駐紮在朝鮮釜山的第26战车联队28辆坦克和600士兵向硫磺岛进发,虽然中途受到美国潜艇USS Cobia(SS-245)的魚雷袭击,仍然有22辆坦克到达,安置到战略要点,半埋在土中,以防止空袭。 当美军占领马绍尔群岛后,日军加强了硫磺島的军事力量,在硫磺岛上的军事力量达到5,000人,13门火炮,200挺轻重机枪,4,551枝步槍,12架高射炮,30挺25毫米双管高射机炮,此外防禦工事还有120毫米口径的火炮。 1944年3月,日軍由小畑英良中將指揮的第31軍進駐了此防線內,以父島作為軍部駐地。 在美軍攻下馬裡亞納群島後,美軍開始頻繁派出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硫磺島成為向日本本土發出預警的基地,這讓日本人得以做出更多防空措施。
而一些进入坑道追击日军的陆战队员,也稀里糊涂的被日军从背后干掉了。 对于美国人来说,只要能够用飞机大炮解决的问题,就一定不会多投入一名士兵。 不难发现,二战战场上的美军往往都有猛烈的炮火支援,但是单兵作战能力却不及当时许多国家的军队。 然而即便如此,盟军依旧想要夺取硫磺岛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从而可以对日本进行更高强度的打击。 同样,日本一旦失去硫磺岛,那么本土的安全将会受到致命威胁,因此双方必然会在此进行新的战斗,硫磺岛战役注定会成为一场极为血腥和惨烈的战役。
硫磺岛战役: 二战中,美军真的会把飞机开上天只为了做冰激凌?
1945年2月16日硫磺岛战役爆发,美军出动11万大军,在占据全面海空优势的情况下,向硫磺岛呼啸而来。 抛开战争的对错不谈,客观地说,美军一定程度上是赢在了人力和武器装备上,如果是在实力相等的情况下,恐怕战局又是另外一种结果了。 修建这样规模庞大的地下工事,士兵们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再加之在最高可达49℃的高温下,还得同时忍受浓烈的硫磺味,即使士兵们戴着防毒面具作业,但每班作业时间最多只能维持在60分钟左右。 1,根据主要战略,日军将司令部设在硫磺岛北部小丘的地下室内,距离地面深约20米,再往下深约45米的地下室为主要通讯室,可以容纳20台无线电机。
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战役美军获胜
由于栗林大将冲锋前扯去了军衔章,因此无法确认尸体。 摺鉢山独立守备队由日军第312大队和速射炮第10大队组成。 日军防守顽强寸土必争,美军用火焰噴射器和手榴彈進攻地堡,摺鉢山独立守备队队长厚地兼彦大佐战死。 1944年7月底,日军将所有非战斗人员撤出硫磺岛,修建了地下工事,将主要火力集中到山脚,射程覆盖到滩头。 我就想问一句,在明知道大势已去之后,驻岛的日本军官粟林依旧组织了300多人的小队,在凌晨对美军实施玉碎攻击,失败后的残余部队一直战斗到了4月底,这样的历史现状,实在让人不能将它同反战情绪蔓延的哀兵联系在一起。 硫磺岛战役美军打得太过瘾,直到今天,日本还在搜寻日军的遗骸 美军把硫磺岛大大小小的日军洞口都一一封死。
硫磺岛战役: 中国核潜艇首次长航,反应堆连续5次停摆,被外军声呐敲击艇壳
虽然这场血腥的较量也造就了许多美国英雄,但是,这种英雄的塑造模式是悲剧性的。 日军硫磺岛战役,守备部队阵亡22,703人,被俘1,083人,共计23,786人。 同日美军的航母编队在硫磺岛以东海域与海上勤务大队会合,接受海上补给,当晚再次向日本本土进发,以压制日本本土可能对硫磺岛的支援。
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战役玉碎
见日军只有零星的轻武器射击,特纳甚至认为照此发展,只需五天就可占领全岛。 1945年2月16日清晨,布兰迪的火力支援编队到达硫磺岛海域,开始实施预先火力准备。 所有战列舰、巡洋舰都被划分了地段,对已查明的目标逐一摧毁。 硫磺岛战役 为确保炮击的准确,有几艘战列舰甚至在距岸边仅3000米处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 但由于天气不佳,岛上又是硝烟弥漫,预定的750个目标只摧毁了17个,炮击效果很不理想。 日军只以部分中小口径火炮进行反击,击伤战列舰、巡洋舰各一艘,大口径火炮出于隐蔽考虑,一炮未发。
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战役有多诡异?11万美军被2万日军耍得团团转!这是为何?
1944年6月,栗林忠道被任命為負責硫磺島防禦的指揮官。 栗林知道日軍不可能贏得戰鬥,但他仍希望日軍可以盡可能地給美軍帶來大量傷亡,以拖延美軍與英軍對日本本土的進攻。 栗林忠道中将借鉴日軍在貝里琉戰役的戰術,以及塞班岛戰役日军反登陆战3天内损失3万人的战例后,主张对美军抢滩采取不抵抗战术。 美军本来计划五天拿下硫磺岛,但结果整整打了一个月的硬仗。 3月26日,美军宣布占领硫磺岛,但在这前一天,即25日,隐藏的日军还跑出洞穴进行最后一次进攻。
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战役
美军高层也给陆战队每个营都配备了专门的舰炮支援,只要营长一通电话,就能在抢滩登陆时唤来炮击掩护。 ”早在发动进攻之前,美国侦察机就拍摄了大量硫磺岛的俯瞰图,以供美军高层策划进攻。 但不巧的是,由于专业的照片分析员被调走,美军参谋们对硫磺岛的工事估计错误,导致预估情况与硫磺岛的真实防备情况相差甚远。
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战役为什么易守难攻?
日军还准备建成27,000公尺的地下通道,连接所有的地下工事。 硫磺岛战役 真实的情况我们查一下硫磺岛战役就会明白本片在与真实历史结合的道路上是有点想当然的。 美国人认为他们之所以胜利,原因很简单,就是日本士兵的士气不高,日本人厌战的情绪铺天盖地。 当然,这仅仅是美国人眼中的日本人的情绪,实际上,这是客观的吗? 首先来看本片的大基调,这个大基调当然是为什么美国人能胜利,日本人固守自己的领土的时候,厌战情绪非常的严重,从士兵到军官以及到平民,他们都是反战的。
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战役战役评价
因此美军取消原本在1945年2月底3月初登陆吕宋岛或台湾的作战计划,改为抢占硫磺岛后直接攻击冲绳及日本本土。 对日军来说,自从中途岛海战的失败,就丧失了制海制空权,菲律宾战役后,日本的海空军主力基本损失殆尽,可以说美军掌握了完全的海空优势。 粟林忠道深知美军攻势的强大,所以坚决放弃了死拼战术,实施纵深防御,将日本陆军主力集中在折钵山和元山地区,将坚持滩头防御的海军守备队放置在可能登陆的南部海滩进行前沿防御,并配备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 美军进行无差别轰炸时,他们就躲在坑道里,美军一旦登陆,这些日军便抱起炸药桶冲进美军阵地,以此来减缓美军的进攻速度。 这种自杀式袭击的战术,给美军带来极大的伤亡,但是最终硫磺岛还是被美军所占领,但是这场战斗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因此,在1944年10月,美军拟定了一份登陆作战计划。
硫磺岛战役: 美媒称韩式部队锅是”美军剩菜” 许多韩国人开始反思
舰队拉响汽笛,向这几位在硫磺岛战役中冲锋陷阵的陆战队员致敬。 这一感人的历史场面也被镜头留下来,后人们将其制成雕像甚至拍成电影,把硫磺岛战役的惨烈和艰难向世人展示。 硫磺岛战役 期间,美军的6名士兵把国旗插在硫磺岛最上端,刚赶到硫磺岛视察的美国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看到后激动地说:“折钵山上升起的国旗意味着海军陆战队此后五百年的荣誉! 日军全部躲到了地下工事里面,由于工事建造得非常牢固,炸弹没有几颗能钻进去,但这场持续了两个半小时的轰炸却严重打击了日本士兵的心理,起到了涣散军心的作用。 3,日军在硫磺岛南部标高169米的摺钵山地区,修建了400多个蜂窝一样密集的火力点和地堡,构筑起钢筋混凝土重火力掩蔽阵地。
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现状孤悬海外的太平洋火山岛,1.2万具尸骨未收敛成为坟场
折钵山以北有一片比较宽阔平整的高地,称为中部高地,再往北,地形逐渐起伏,并有数座山峰,被称为元山地区,可伏重兵。 另外,日军粮食储备量虽然可以坚持75天,但是蔬菜供应不足,再加上严重缺水,士兵们多数营养不良,得痢疾的人占20%左右。 结果,日军看着头上飞来飞去、乱丢炸弹的美国空军,感到异常心烦意乱,随后便在汪洋战火中哭爹喊娘似的到处寻找藏身之地。
硫磺岛战役: 美国“离间计”宣告失败,中国仅用两招,轻松化解白宫的三个计谋
斯普鲁恩斯计划16日抵达日本外海,以16日、17日两天时间对日本本土关东地区的机场进行压制性的空袭,然后再南下参加硫磺岛作战。 他特别担心日军神风敢死队的威胁,所以每艘航母上只30架轰炸机和鱼雷机,其余全部搭载战斗机。 为了尽量减少被日军发现的可能,出动多艘潜艇在编队航道前方担任侦察搜索,而塞班岛的岸基航空兵则以B-24和B-29对编队经过的海域上空进行巡逻警戒。 编队自身还以多艘驱逐舰在编队前方组成搜索幕,同时以舰载机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反潜警戒。 正是由于采取了上述严密的防范措施,加上恶劣天气的掩护,美军航母编队于16日拂晓一直到达距东京东南125海里海域,此地距最近的日本本土海岸仅60海里,仍没被日军发现。
藏匿在折钵山和元山高地的日军主力利用天然岩洞、矿穴以及人工挖制的坑道,将混凝土工事与天然洞穴相结合,并通过交通壕相互连接。 硫磺岛战役 整个折钵山几乎被掏空,坑道工事达九层之多,尽管牺牲了射界,却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轰击下的生存能力,再配合在海滩登陆场埋设的大量地雷,以及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给抢滩登陆的美军最大限度的杀伤。 当时负责守卫硫磺岛的日方将领是栗林忠道,这位日军将领具备非常清晰的头脑,他很清楚与美军相比,日军在兵力和装备上面没有任何优势,如果进行传统的滩头作战,日军绝对不可能抵挡住美军的登陆。
这种办法果然非常奏效,大量日军被封死在坑道里,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硫磺岛战役 直到现在,日本还经常出动大量搜索队,在硫磺岛上搜索被掩盖住的坑道,搜寻里面的日军遗骸。 号称要玉碎的日本守军,面对美军的火焰喷射器,也下跪投降了 火焰喷射器在二战中是一种特种武器,但是美军则把它拿来当作常规武器使用,为什么? 原因有二,一是火焰喷射器被大量装备了美军,以至于美军都把它当作了常规武器;二是美军用火焰喷射器对付了大量的日军,以至于后来不用它就攻不下日军的碉堡。 毫无疑问,由于在这期间的情报失误使美军为攻占硫磺岛这一小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硫磺岛战役: 日本为什么能在硫磺岛坚守这么久(为何日美两国会不惜一切代价)
此时,日军士兵从掩体里钻出来,与美军展开白刃战,美军显然不适应这种打法,开始时损失惨重。 眼见美军登陆在即,岛上的日军指挥官按捺不住,向这些登陆舰艇发起炮击,直接将美军的9艘舰艇击沉,造成了200多人伤亡。 1945年2月,美军舰队抵达硫磺岛海域,开始进行预先火力准备。 不仅如此,美军还派遣出了水下突击队员,对水底埋设的地雷进行拆除。 不单如此,美军还派出了30余艘潜艇,潜伏在硫磺岛周围海域,一旦有日本船只靠近,立马击毁。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硫磺岛上战死的士兵遗骨至今仅收集8638名,至少还有1.2万具尸骨尚未得到收殓,这其中主要是日军遗骸,也有小部分美军的,这使得硫磺岛变成了一个巨大坟场。 这让我蓦然想到一句从正义的立场看并不恰当的一句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当然,战争有正义非正义之分,但对于家庭、个人而言,悲剧都是一样的。 日本拿回硫磺岛后,由于岛上仍然有超过一万枚未爆弹,所以原来的岛上居民根本无法重返居住,只是举行纪念活动时才会有较多人来到岛上。 也有传闻说美国曾在硫磺岛储存有核武器,但将发射装置存放于邻近的美军舰船上,以回避美军不得于日本领土储放核武器的协议。
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栗林在海滩前沿地带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美军。 不足的是,原计划元山地区将修筑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长,由于时间不够,当美军发动进攻时只完成了70%,约18公里,而且折钵山与元山之间也没有坑道连接。 美军战斗机部队进驻硫磺岛后,其作战半径就覆盖了日本本土,能有效掩护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使对日轰炸愈加频繁和激烈,并将轰炸效果提高了一倍以上,大大加速了日本的崩溃。 硫磺岛上应急备降场至战争结束,累计共有2.4万架次受伤或耗尽燃料的B—29在此紧急降落,从而挽救了这些飞机上2.7万名空勤人员。 美军自从1944年7月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就开始建立航空基地,出动B-29重型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
两天里,美军在空战中击落日机332架,在地面上击毁日机177架,给一些机场、飞机制造厂造成了一定破坏,这次空袭的效果不是很大,但却极大吸引了日军注意力。 当天下午,美军航母编队离开日本外海南下,参加硫磺岛作战。 虽然受到美国舰艇的拦截,日军仍然源源不断地向岛上运送,截止1945年2月,日军在岛上陆军约1.5万余人,海军约7000余人,共约2.3万人,飞机30余架,食品储备足够坚持两个半月,由栗林统一指挥。 日军在岛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区各建有一个机场,分别叫做千岛机场和元山机场,也叫一号机场和二号机场,并在二号机场以北建造第三个机场。
该片荣获第64届金球奖年最佳外语片奖、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奖等。 美军从1945年2月19日至1945年3月26日,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 1945年2月26日,到达硫磺岛海域的伊-368号和吕-43号被美军舰载机击沉,伊-370号则被美军的驱逐舰击沉。 伊-44号多次向美舰接近,都受到美军反潜舰只的有力压制,无法占据人操鱼雷的出发阵位,只好返航,回日本后艇长因未完成任务而被撤职。 从16日美军宣布占领硫磺岛后又经过整整一周的激战,24日美军才将残余的日军压缩在岛北部约2100平方米的狭小范围里。
格外一提的是,有两位名为山荫光福、松户利喜夫的日军士兵直到1949年才投降。 他们躲藏在硫磺岛航空基地附近的防空壕内,靠螃蟹、老鼠和窃取美军的粮食维生,后来偶然在美军丢弃的杂志上发现了美军士兵与日本女人在东京的合影照,才知道战争已经结束,之后才向驻守硫磺岛的美军投降,然后被遣送回了日本。 之后1951年山荫光福曾借机回到硫磺岛,试图找出埋藏的日记却无果,最终在绝望中从折钵山上投海自杀。 但他的日记在1968年硫磺岛航空基地扩建施工中被偶然发现。 更不可思议的是,美军还有一艘护航航母被击沉,航母、登陆兵运输舰、快速运输舰、中型登陆舰、扫雷舰、运输船各一艘、坦克登陆舰两艘被击伤。
但如果日本当初并未进行殊死抵抗,或许日本本土要更早面对来自盟军的打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有可能会更早一些到来。 对于日本来说,硫磺岛可以被称得上是防御本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御工事”。 此时日本的海军力量已经再也无法掀起大的风浪,就算美军占领了硫磺岛也不必担心会被日军轻易夺回。 只要能够巩固这一前沿阵地,那么日本本土随时都会受到盟军军事力量的威胁。 1944年6月,硫磺岛上还驻有80架战斗机,但到了7月仅剩下4架,美国海军到达硫磺岛目视范围内,并用一次全面的轰炸炸毁了硫磺岛上所有的建筑物和仅存的4架飞机。 熟悉二战日军编制的应该清楚,这几乎是四到五个野战重炮旅团的配置,所以岛上的日军火力非常强大,举个对比的例子,冈村宁次1939年打一个南昌战役,面对20多万国军才纠集了200多门大口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