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根據《交通運輸資料月報》,將軍澳隧道平均每日雙程合計架次由2006年的6.9萬,先後增至2016年的9.1萬和2021年的9.6萬。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運輸及物流局日前宣布,「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以及連接隧道的將軍澳跨灣大橋工程已進入最後階段,將藍隧道及多座大樓已告完工,預計今年12月通車。 運輸及物流局日前宣布,「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以及連接隧道的將軍澳跨灣大橋工程已進入最後階段,將藍隧道及多座大樓已告完工,預計今年12月通車。 此外,將藍隧道將採用全面自動電子收費系統,亦是香港首條全自動不停車收費隧道。 陳帆交代有關的發展,坦言未必能在甫通車就能使用系統,因全面不停車收費涉及立法工作,「現屆立法會任期延續一年,我哋會睇下可唔可以喺呢段時間完成有關工作。」去年《施政報告》提及將藍隧道在啟用後,將豁免新隧道及將軍澳隧道收費。 現時,土木工程拓展署及其承建商正進行最後階段的工作,包括進行系統最後測試及相關演練工作,以及將軍澳隧道豁免收費的安排。
當局於2009年完成第一階段公眾參與及設計概念徵集活動,於2010年初制訂了6個大橋設計方案,其中4個為斜拉橋,其餘2個則為拱橋。 經過詳細分析公眾參與活動結果及技術評估,當局選定「活力無限」為跨灣連接路大橋的基礎設計方案,指出橋上主跨兩個向外傾斜的橋拱設計,呈現出代表無限的數學符號「∞」。 新地旗下Ocean PopWalk 海天晉滙引入日系文青單車品牌「tokyobike」,特設週末日系單車租賃服務,讓你輕輕鬆鬆到場即可享受單車郊遊樂趣,於跨海大橋影靚相、睇日落,最適合喜愛文青活動的情侶浪漫出行。 期間限定店更特設小朋友單車,貼心為一家大細提供親子單車自駕遊好去處,邊享受海風邊欣賞沿海美景,悠閒歡渡週末。 商場更貼心為租借單車人士提供星級泊車優惠,自駕到場即可出遊,十分方便。
將藍隧道完工: 車輛貼標籤 自動識別扣款
於立法會上,議員關注新隧道造價上升,或會推高隧道費而削弱分流效果;亦有議員指香港隧道電子收費僅得快易通服務,關注隧道全面採用電子收費,令駕駛人士沒有選擇。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指,現時無法提供新隧道收費水平,電子收費方式亦有待研究,但承諾有方案後會諮詢立法會意見。 當局期望趕及在會期內將撥款申請轉交財委會審議,並於七月展開工程。 將軍澳西岸公路的設計有兩條主要定線供予選擇,分別為「隧道定線」和「海岸定線」。 然而,踏進2010年代,香港填海工程備受爭議,因此有關計劃連同附屬填海計劃均需檢討。
- 若汽車無貼標籤,車主就要在寬限期內(建議例如7天內)補交隧道費。
- 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日(8日)宣布,因應工程投標者要求,會延長將藍隧道不停車繳費系統工程招標時間,至12月13日中午12時。
- 畢竟想要完全發揮道路網絡硬件效果、真正便利普羅市民出行,公共交通工具路線設計必須也得配合做好,否則就會因為它們的固定路線而浪費了基建原有作用。
- 有茶果嶺村居民控訴在該村後山進行的隧道爆破工程,破壞他們多間寮屋,但工程公司均以監測數字正常和公證行的報告,推卸責任,投訴無門。
- 2018年2月,運輸及房屋局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連接將藍隧道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造價約56億元,較政府2008年初步估算的22億元升1倍半。
- 2013年初,香港政府將會向香港立法會申請撥款,就將軍澳-藍田隧道作出詳細設計、走線及勘探等,預計工程最快於2016年啟動。
由12月10日起,一連4個月日系文青單車品牌「tokyobike」將於將軍澳Ocean PopWalk 設週末期間限定店,為大家帶來日系復古單車,只需到場繳付指定租金,即可租借單車出遊! 12月17日及18日更將與商場聯手推出將軍澳單車導賞遊,由專業單車導遊帶大家遊覽將軍澳及欣賞大橋海天一色美景。 接通港九新界 96線途經大老山隧道轉車站,乘客可以優惠價轉乘逾35條九巴路線,前往沙田市中心、大圍、馬鞍山及北區,範圍遍及整個新界東;而290E線途徑的黃大仙轉車站和新設立的彩虹‧牛池灣轉車站和大窩口轉車站,接駁合共逾70條九巴及龍運路線,前往新界及大嶼山。 持「九巴月票」的乘客更可以每日搭十程,靈活使用轉車站,輕鬆接通港九新界。
將藍隧道完工: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
多數人對松菸的印象僅僅停留在「古蹟轉型的文青場域」,產業人士更指出,夏日炎炎無遮蔽、晚上照明不足安全堪慮,以及因大巨蛋工地而需繞路的交通不便,成為該園區發展文化觀光的「3大硬傷」。 星空下做露天瑜珈、穿梭古蹟賞花燈,松菸愈夜愈美麗,加上大巨蛋完工在即,與周邊景點將串起台北最大的文化觀光廊道,松山文創園區總監陳玉秀說,一個「文化生活遊樂園」的願景已然成形。 還記得去年2月16日,長達200米的主跨雙拱鋼橋經水路由內地運抵將軍澳灣。 隨後五個月,大橋中央的三段鋼橋面,和前後九段鋼筋混凝土橋面,如「砌積木」般陸續在海面上架起,全長一公里的海上高架橋亦逐步呈現眼前。 有茶果嶺村居民控訴在該村後山進行的隧道爆破工程,破壞他們多間寮屋,但工程公司均以監測數字正常和公證行的報告,推卸責任,投訴無門。 2021年2月16日,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其中一節的雙拱鋼橋於南通市製造,從常熟經海路運抵香港,進行安裝。
工程團隊現正全速推展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後續工序,以期兩項基建能在今年同步開通,提供更便捷的道路聯繫,直接往來將軍澳和觀塘,以及東區海底隧道。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與將軍澳—藍田隧道連接工程完成,該連接路將成為本港首條兼具行車道路、單車徑和行人路的海上高架橋。 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昨日(11日)通車後,今日(12日)迎來首個工作日,運輸署「事先張揚」預料可能有駕駛者未必熟悉,路面或較平日混亂,強調署方交通控制中心將會監察情況,疏導交通。 土木工程拓展署聯同運輸署及警務處會於明日(十一月十五日)作進一步介紹,包括將藍隧道及跨灣連接路的工程資訊、通車的交通及公共運輸安排等。 跨灣連接路全長約1.8公里,其中約1公里為海上高架橋,連接將藍隧道與日出康城旁的環保大道。 跨灣連接路是香港首條同時具備行車道、單車徑及行人路的海上高架橋。
將藍隧道完工: 工程範圍簡介:
2022年6月,運輸署把相關新路線經營權批給九巴,編號為「96」,並建議於隧道通車翌日投入服務。 不過,這種設計思維似乎僅限於路面交通與道路網絡,並未顧及交通工具的種類或路線。 政府表示會在通車翌日開設五條行經新隧道的繁忙時段巴士路線,可是當中沒有包含任何過海路段。
將藍隧道完工: 將軍澳藍田隧道不停車繳費系統工程 延長截標期至下月13日
運輸及物流局數據顯示,將軍澳隧道自通車日至12月31日,平均車流量較再之前30日最多減34%,最少的時段僅減8%,以平日返工及放工的繁忙時段計算,將軍澳隧道僅平均車流量僅減少9%至22%。 較之前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明有信心將藍田隧道可分流將軍澳隧道3至4成車流量,有一定差距。 特區政府早前宣布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將於下月11日通車,並且安排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到場參觀。 西貢區議員何民傑則指,將藍隧道落成需時,未能即時解決現時往來將軍澳的嚴重交通擠塞問題,促請政府提早在將軍澳隧道裝設擬於將藍隧道採用的無線射頻收費技術系統,縮短將軍澳隧道收費亭的等候時間,紓緩擠塞情況。 跨灣連接路將會是香港首條同時具備行車道路、單車徑及行人路功能的海上高架橋。 屆時,除了駕駛者可以更快捷地往返將軍澳東南部及將軍澳市中心,喜愛單車及跑步的市民亦多一段可飽覽美景的運動路徑選擇。
將藍隧道完工: 將軍澳藍田隧道及跨灣大橋詳情
工程在二○一六年七月展開,運輸及房屋局當時已預計二○二一年才能完工,較原先預計的二○二○年延遲了一年。 2018年10月26日,利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標將軍澳跨灣連接路-D9路及相關工程,合約總額約7.57億元,工程包括興建D9路及進行相關的土木、結構、環境美化及環境保護與緩解工程。 2018年7月12日,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標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主橋及相關工程,合約總額25億元,工程包括興建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主橋及附屬高架道路,以及進行相關的土木、結構、海事、機電、環境美化及環境保護與緩解工程。 不過,文件又提到,因地理限制,將藍隧道無法設置收費廣場,所以政府會引入電子道路收費,局方擬斥資3.3億元,以興建不停車收費系統。 主隧道全長2200米的將藍隧道,造價151億元,是因應將軍澳區新發展陸續落成,人口持續增長,因而興建以應付因人口增長帶來的交通需求。 將藍隧道落成後,部分現時往返將軍澳和東區海底隧道的交通可選行將藍隧道,而毋須經過觀塘區的將軍澳道及鯉魚門道。
將藍隧道完工: 將軍澳連接路與將藍隧道成功連接
未來可穩定水源調度,大幅降低竹科面臨缺水風險,並增加產業投資意願,促進產業發展。 新竹縣長楊文科則表示,為穩定用水,桃竹備援管線目前每天可跨區調度新竹最高20萬噸用水,未來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工程計畫啟用後還可再增加每天30萬噸。 位於藍田交匯處西端的茶果嶺段,將會以隧道形式於茶果嶺村地底下的岩層中通過。 此外,該段隧道於觀塘海濱與啟德發展計劃的T2主幹路相連,而整段隧道將遠離茶果嶺天后廟。
將藍隧道完工: 圖片
署方辯稱有關安排建基於數據顯示將軍澳居民多用港鐵過海,但考慮到不久前荃灣線事故正好影響到市民過海,當局理應盡力提供多元過海服務,才稱得上妥善準備應對突發意外。 當局亦計劃分階段擴展「不停車繳費系統」至其他政府收費隧道及道路,初步預計在將藍隧道通車後約兩至三年內完成,運輸署會與相關部門合作,預計今年開始籌備工作,包括臨時及永久交通管理計劃的詳細設計,及移除收費亭等,預計所需建設費用近九億五千萬元。 由於全面設置新系統後,將不會再需要收費員,署方會要求隧道承辦商重新調配。
將藍隧道完工: 將軍澳藍田隧道|日系復古單車租賃
將軍澳區的規劃人口達45萬,惟現時對外往來的交通途徑只有三種,包括港鐵將軍澳綫、經將軍澳隧道出入和由寶琳北兜山走,以致繁忙時間不時出現交通擠塞情况。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強調,「明白民生無小事」,承諾會力追進度,內部仍爭取明年底前竣工。 (二)將軍澳隧道擠塞的主因,是使用隧道的車流量高於隧道管道設計的容車量。 根據二○二一年的交通數據,在平日早上及傍晚繁忙時間,使用隧道的車輛數目已超出隧道管道的設計容量達四至五成,反映隧道擠塞情況的相片載於附件。 以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為例,將軍澳隧道往九龍方向,即使在將軍澳入口沒有收費設施,仍不時出現擠塞情況(見附件中的圖片一),車龍可從隧道入口延伸約1.6公里至環保大道近香港單車館,影響區內道路交通;但隧道管道九龍出口至收費廣場之間的交通則非常暢順(見圖片二)。 將藍隧道完工2025 至於平日傍晚繁忙時間,九龍往將軍澳方向,在收費廣場和隧道入口之間的路段會出現擠塞,部分車龍延伸至超過收費設施(見圖片三及四)。
將藍隧道完工: 將軍澳-藍田隧道
因此,當將藍隧道落成,將來往來將軍澳的交通得以分流,而且,政府亦會隨即豁免將軍澳隧道的收費。 將軍澳-藍田隧道擬定為香港6號幹線的一部分,向西連接東南九龍T2主幹道前往中九龍幹線。 將軍澳-藍田隧道預計造價151億元,2016年12月9日動工,2022年12月11日正式通車。
將藍隧道完工: 設計概念
而南橋是長約150米的行人天橋,連接將軍澳海濱公園及將軍澳南海濱長廊,可提升兩岸海濱的連繫。 2023年2月,運輸署聯同巴士公司向西貢區議員交代暫訂增設2條新過海路線在3月試行,分別為往坑口(北)及中環(交易廣場)的690S線和來往調景嶺站及小西灣邨的694S線。 由於該隧道位於將軍澳的南部,而且「南」與「藍」音近,所以該隧道亦經常被各大媒體,甚至是在區議會文件誤寫為「將南隧道」。 [NOWnews今日新聞]有民眾在228連假期間與家人一同到某間蔥多餅店消費,結帳時拿300元鈔票給老闆娘,不料對方在接過鈔票的瞬間使出「魔術手法」,讓手中的300元立刻變200元,接著表示少了一張百… 新北市新科議員李宇翔是第二選區唯一民進黨籍議員,他表示,除了要兌現政見,還希望協助五股、泰山和林口地區均衡發展,上任後在… 「雖然彼此的場域互連,剛開始卻有隱形的藩籬」,陳玉秀表示,畢竟原本就是有各自KPI(經營績效)的獨立個體,但松菸發揮「利他互惠精神」號召各方讓利,把民眾利益當做彼此的最大公約數,例如松山文創園區就匯集整個大松菸基地的展演資訊,成為一本方便民眾參觀的攻略。
但是,政府在2019年10月16日發表的施政報告當中,宣佈將軍澳-藍田隧道通車時將不會收費。 將藍隧道為現有的將軍澳隧道提供替代路線,開通後可分流往來將軍澳的交通。 除了有助應付將軍澳持續發展帶來的交通需求,亦為豁免將軍澳隧道收費提供契機。
將藍隧道完工: 相關文章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工程早在2018年開展,將軍澳跨灣大橋落成後,將成為全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行人路、單車徑及觀景台的跨灣大橋,而且大橋上的單車徑將與沿將軍澳灣的單車徑連接組成5公里長的沿海單車徑,勢將成為全新踩單車好去處。 當局又指,日後調整各種車輛的隧道費時,考慮引入「效率優先」、「擠塞收費」概念,以提升道路使用效率。 運輸署會展開研究,檢視所有政府收費隧道、青馬管制區、青沙管制區的收費層級,例如支持經濟活動或載客效率高的車輛,如專營巴士和貨車,可享較低收費,而載客量低的車輛,例如私家車就要付較高隧道費。 2020年下旬,正值COVID-19疫情第四波爆發,將藍隧道地盤先後兩度因爆發感染群組而停工,工友連同相關密切接觸者共79人確診。
有意見認為,停車繳費亦是引致將軍澳隧道擠塞的原因,但從剛才的解釋和圖片反映的現場情況可以理解,將軍澳隧道擠塞的主因是由於繁忙時間使用隧道的車輛數目高於隧道管道的容量所引致。 現時,在將軍澳隧道使用現金或「停車拍卡」的電子方式繳費,每輛車繳費時間大約需時數秒至十數秒;停車繳費並不是繁忙時間擠塞的主因。 為了提供更便捷的道路往來將軍澳和觀塘以及東區海底隧道,並且讓將軍澳區內交通更加暢順,政府正緊密推展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以及接駁其東面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建造工程。 項目落成後,在繁忙時間往來將軍澳和東九龍將可減省約20分鐘車程。 另一方面,正如二○一九年《施政報告》所公布,政府會在交通情況許可下,減輕市民、公共交通營辦商及運輸業界使用政府收費隧道和管制區的費用。
將藍隧道完工: 將軍澳藍田隧道料2021年落成通車 建議車輛劃一收費$3
新隧道及新路開通後首日雖然為星期天,但茶果嶺迴旋處已經出現塞車情況。 立法會議員李世榮指早上到該處視察後,批評政在設計該迴旋處未有考慮附近違泊和汽車流量的問題。 而《明報》記者下午1時半起發現在觀塘往隧道方向開始出現車龍,龍尾到下午2時更延長至偉業街。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致辭時表示,隧道預計於2021年落成,將可紓緩將軍澳隧道、將軍澳道和鯉魚門道的擠塞狀況。 郭耀程指出,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工程計畫中的輸水隧道預計3月起發包,而6、7月起陸續發包台3線沿線道路埋管工程標,預定會在2026年竣工,屆時石門水庫每天可供應寶二水庫30萬噸原水,總工程費68億元。
(一)目前,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所有主結構組件已經完成安裝,而將藍隧道的行政與通風大樓、隧道及多條橋樑的結構工程亦已大致完成。 土拓署向西貢區區議會提交的最新文件指出,將藍隧道及相關連接工程因去年中社會事件影響,包括工程車輛因堵路,未能按計劃將工地所需物料送至地盤及完成混凝土灌注工序,而工人亦因堵路及港鐵服務受阻延誤及未能上班,再加上臨時交通安排的工程不斷受破壞。 連接將軍澳及東九龍的「將軍澳—藍田隧道」全長約四點二公里,屬雙程雙線行車,透過藍田交匯處(毗鄰東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接駁啟德發展計劃的T2主幹路、東區海底隧道以及觀塘區內的道路網絡。
將藍隧道完工: 隧道歷史
在考慮合適的方案時,運輸署會審視個別巴士路線改道後能否節省乘客的乘車時間和對乘客的其他影響,並參考地區人士的意見。 將藍隧道完工2025 陳帆表示,目前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所有主結構組件已經完成安裝,而將藍隧道的行政與通風大樓、隧道及多條橋樑的結構工程亦已大致完成。 將藍隧道完工2025 工程團隊現正全力推展其他相關後續工程,包括機電設備、通風與消防設施、連接道路、隔音屏障、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和公用設施等,以期兩個項目可以於今年內同步開通。 2012年5月,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耗資三億元興建新的行人路開通,由調景嶺港鐵站接駁到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路程約需20分鐘,大大縮短掃墓者的登山時間。 將藍隧道完工2025 但新行人路卻因要讓路予將軍澳—藍田隧道走線,當中約公引的新路段在啟用兩年後或被迫改道。
將藍隧道完工: 將軍澳藍田隧道2021年竣工 全港首採全自動電子收費 劃一收3元
2018年2月,運輸及房屋局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連接將藍隧道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造價約56億元,較政府2008年初步估算的22億元升1倍半。 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及連接隧道的將軍澳跨灣大橋已在2022年12月11日通車,為將軍澳開創一個全新景象! 運輸及房局屋今年1月初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指,將藍隧道受到地限制所限,未能設置收費廣場,故會引入電子道路收費,並斥資3.3億元興建不停車收費系統。 2016年5月21日,香港立法會工務小組通過隧道工程撥款申請,當局寄望新隧道可以分流現時幾近飽和的將軍澳隧道。
將藍隧道完工: 相關新聞
未來隨著場域擴大、商家進駐,勢必湧入更多人潮,屆時唯有各方「共好」,才能把「大松菸」的新願景發揚光大。 事實上,過去近3年的疫情讓松山文創園區備極艱辛,不只印花樂、蘑菇等品牌退租,2020年也因數千萬租金短收,差點因現金流用罄斷炊,陳玉秀與團隊使出渾身解術、各出奇招才挺過疫情。 不過,隨著台北燈會落幕,身為展區之一的松山文創園區迎來滾滾人潮,19天的展期內湧入破百萬人次,創2011年開園以來單月新高,加上去年夏季開啟多個夜間主題活動,以及完工在即的大巨蛋商場將拉長夜間營運,都讓這塊座落於高樓城市中的綠洲「愈夜愈美麗」。 松菸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捲菸工廠,今年邁入84歲,1998年松山菸廠停產,經整理修復保留歷史空間後蛻變為松山文創園區,13年來扶植多個文創品牌壯大,更與台北文創大樓、台北大巨蛋兩大BOT案串連成總共18公頃的台北文化體育園區。 這項嶄新技術配合S690級高強度鋼材的應用,讓鋼材結構部件變得更輕巧,減少橋墩及地基的規模,從而提高工程的成本效益及降低碳足印,體現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合龍」工程是要安裝重量超過800公噸的最後一段預製混凝土橋樑。
土木工程拓展署原訂於2021年底完工,但受到疫情影響,須研究多項緩解措施,避免工程再度延誤。 將軍澳-藍田隧道在西端以地面連接路連接2號幹線東區海底隧道、茶果嶺道和同屬6號幹線的T2主幹道,然後進入全長2.2公里的弧形隧道,穿過照鏡環山地底,離開隧道後接駁將軍澳跨灣大橋及與寶順路之連接路。 將軍澳跨灣大橋落成後,將成為全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行人路、單車徑及觀景台的跨灣大橋,全長約1.8公里長,而大橋上的單車徑將與沿將軍澳灣的單車徑連接組成5公里長的沿海單車徑,將軍澳跨灣大橋或成為全新踩單車好去處。 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跨灣連接路)將於十二月十一日(星期日)通車,以完善運輸網絡,便利市民出行。 【本報訊】因應將軍澳人口不斷增長,港府早於二○○九年展開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初步研究及勘測工作,以紓緩將軍澳隧道、將軍澳道和鯉魚門道的塞車狀況。
政府會於將藍隧道及跨灣連接路通車當日起,豁免使用將藍隧道及將軍澳隧道的收費,方便市民出行。 全長4.2公里的將藍隧道,是一條連接九龍觀塘區茶果嶺及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照鏡環山東面的公路隧道,其出口接駁1.8公里長的將軍澳跨灣大橋至日出康城一帶。 往來將軍澳和東九龍,繁忙時間車程節省20分鐘,政府曾指,當將藍隧道通車後,將軍澳隧道便可豁免收費。 陳表示,在將藍隧道開通後,運輸署會進一步檢視將軍澳區內道路及兩條隧道的實際交通情況、相關巴士路線的運作、將軍澳隧道轉車站的使用情況等相關因素,以探討將部分現行巴士路線分流至將藍隧道的可行性。
將藍隧道完工: 將軍澳藍田隧道跨灣大橋通車!同時設單車徑行人路 附巴士路線
今次將藍隧道與跨灣連接路竣工,對於疏導同區交通流量肯定會有一定助益。 將藍隧道完工 運輸署助理署長何偉基指開通將藍隧道會「減少因將軍澳隧道擠塞所帶來的等候時間」,並且初步估算它可以分流約三至四成行車流量。 他還認為通車可以「提升整個將軍澳及觀塘區處理路面突發事故的能力」,亦即透過兩條主幹線來防止進出市區交通因為一方意外完全停頓。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本周五將討論將藍隧道收費及「不停車繳費系統」。 運房局指,將藍隧道將成為將軍澳隧道的替代路線,亦屬六號幹線一部分,是支援九龍西部和東部新發展項目的重要公路基礎設施,建議收費與將軍澳隧道看齊,即所有車輛無分類別,收費劃一為三元。 運輸及房屋局建議該隧道收費與將軍澳隧道看齊,即劃一收費三元,以達分流之效。
將藍隧道完工: 疫情影響建造進度 將藍隧道延至2022年通車
此外,運輸署亦正擬定更多行經將藍隧道的新巴士路線,並會在落實方案前,適時諮詢相關區議會。 根據今年初運房局遞交至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建議將藍隧道為劃一收取3元。 將藍隧道完工 將藍隧道完工2025 但2019年《施政報告》當中提及,政府建議將藍隧道於2021年年底啟用時,能夠豁免隧道收費,以減輕市民、公共交通營辦商及運輸業界使用政府收費隧道的費用。 為配合將藍隧道日後啓用,運輸署正研究優化鄰近的專營巴士服務網絡,為市民提供更多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務選擇。 運輸及房屋局今(14日)日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指,將軍澳和觀塘的交通需求日益增加,現時預計於2021年完工的將軍澳藍田隧道,可有效分流將軍澳隧道的交通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