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 禁止任何人入口、出口和管有未獲許可證或未獲豁免的瀕危物種(或其部分)。 《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禁止任何人在港狩獵野生動物。 與此同時,法例規定任何人不得滋擾或帶走受保護野生動物。 受保護的野生動物物種名單,已詳列於法例 附表二 之內。 如租戶涉及兩宗有關寵物發出滋擾的投訴並證明屬實,或是被屋�管理人員發現觸犯扣分制下構成滋擾的違例事項,則可能被撤銷寵物登記,甚至被終止租約。 然而,如有視障或聽障租戶需飼養已受訓的引路犬,或個別租戶獲醫生或心理學家證明需以狗隻為伴作精神支柱而需要飼養的伴侶犬,在不造成滋擾的原則下,房委會會考慮酌情批准租戶飼養這些服務犬。
漁護署在網站列出 公屋養狗方法2025 公屋養狗方法 持牌動物售賣商名單 ,任何人如將寵物留在美容院或店舖,可先透過網站查閱相關場所是否安全。 如懷疑有人虐待動物,請即向警方或漁護署舉報,由當局調查或檢控。 網上買賣限制了買家查核動物的晶片、牌照、防疫注射或其父母的健康/群居生活狀況。
公屋養狗方法: 毛孩天天開心 健康機能配方升級吃出無憂好心情
周女士的丈夫後來通知大廈管理處,表示狗已被送走,並簽署證明信證明單位內再無狗隻,土地審裁處才撤銷控告。 但周女士指管理員從未有親眼看過Coco在單位內,也沒有核實狗隻是否已搬走,就展開法律程序,顯示程序有漏洞。 「家庭小寵物」包括時下寵物市場供應的小寵物,而且一般養在籠、展示箱、水族箱或其他特製容器內,例如貓、雀鳥 (鴿子除外)、倉鼠、龍貓、葵鼠、兔子、烏龜、水生動物等。 須注意,租戶高空拋擲可造成嚴重危險或人身傷害的物件的話,便會被終止租約,房委會將引用房屋條例發出遷出通知書,終止其租約,住戶會面臨公屋被收回的情況。 為保持公共屋邨居住環境雅潔及寧靜,我們自 2009 年以來已
若飼養的大型犬隻未能有效受控或繫上合適的狗帶,狗主將觸犯法例,可被罰款25,000元或監禁3個月( 《危險狗隻規例》 第9(3)條 )。 房屋署在二零零三年實施公屋扣分制,住戶養狗會被扣五分,兩年內扣滿十六分即被解除租約。 但房署過去一直被指執法不嚴,導致多年來有不少住戶違規偷養。 公屋養狗方法2025 不過有住戶反映,自今年三月起,房署加強巡查,派人大力拍門、播放狗吠錄音及以鐵通敲閘,令屋內狗隻受驚亂吠,房署一旦發現狗蹤便扣分處理,甚至有公屋業主面臨釘契。 唯一被容許在公屋養狗方法是經過房屋署的「可暫准原則」。 根據有關原則,在2003年8月1日前已在公屋飼養的小型狗隻 (即體重少於20公斤的狗隻),租戶必須事先獲得一次過批准,才可繼續飼養狗隻。
公屋養狗方法: 放寬公屋養狗 有醫生紙可申養「伴侶犬」
當以為事件告一段落,同一座新搬來的外國住客養了一隻唐狗,有次進入電梯因沒有拖繩而嚇怕小孩。 兩次事件於現屆法團眼中猶如警號—屋苑需要管理狗主及狗隻的行為,繼而收集5%的業主簽名(即約50名)召開業主大會,討論能否修改大廈規則15(a)。 可惜數月後,不幸遇到房屋處「洗樓」抽查,被發現單位有狗隻後,她已即時將狗帶離單位。 樓主無奈表示既無法負擔狗酒店的租金,「朋友屋企擺唔到咁耐」,雖然已經不斷尋求方法,但都因為這件事令情緒變差,影響睡眠,更稱情緒失控時曾想過輕生。 她續指,和男友將準備結婚,之後便會在公屋「加名」,以及申請狗隻陪伴,但就猶豫「究竟我係應該去睇私家,定係去政府排街症,同時擔憂會「有排等」。 其他小寵物,如雀鳥(不包括鴿子)、倉鼠、兔子、龜和觀賞魚等則毋須登記。
- 周女士說,竹園北邨有很多住戶養狗,單是她居住的樓層已有四戶,當中兩隻近期都被狗主送走,相信與管理處突然嚴厲執法有關。
- 有關輸入雀鳥所需的特別許可證,可參考 漁護署網頁 。
- 若要從外地入口寵物貓狗來港,須先向漁護署申請許可。
- 支持公屋禁止養狗的理由眾多,包括動物不適合在擠迫環境飼養,愛護動物人士也或抱有此想法。
- 她因事件飽受情緒困擾,更曾有輕生念頭,故發文詢問他人,若然將和男友結婚,考慮領醫生紙再申請飼養「陪伴犬」方法是否可行。
- 「佢(房署職員)專登用筆整我個鐵閘,又拍門引隻狗叫,我畀佢逼到淨係識匿喺個廚房喊。」患有情緒病的許女士,六年前搬到大圍的公屋單位與家人同住。
不過,從這七個國家入口的寵物,抵港時應附有特定的動物健康證明書。 根據 《危險狗隻規例》 第10條 ,如有任何人受到狗隻襲擊而導致死亡或身體嚴重受傷(須留院接受治療),裁判官可下令把相關狗隻分類為「已知危險狗隻」。 若狗隻咬傷另一隻家養動物,令該動物死亡或身體嚴重受傷(須由獸醫麻醉進行手術),除非能證明該狗隻是受到挑釁而作出襲擊,否則裁判官亦可頒令將牠分類為「已知危險狗隻」。 根據 《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 第3(1)(e)條 ,任何人若促使或挑惹動物打鬥(或身處相關的處所中,容許上述活動發生)都是刑事罪行,即使動物沒有受過痛苦,相關人士亦要負上刑責。 當有動物被遺棄,根據 《狂犬病條例》 第22(1)條 ,當局毋須證明該動物受過苦,即可對相關人士作出檢控。
公屋養狗方法: 相關內容
不過,若私人屋苑住戶因飼養寵物而其他住客構成嚴重滋擾,即使大廈公契批准飼養寵物,該寵物主人亦要就滋擾負上責任。 在此情況下,業主立案法團可向有關住客採取法律行動。 公屋養狗方法 服務犬包括視障租戶所養的引路犬,以及有強烈特殊需要以
- 雖然小孩最具風險,但任何年紀的人也可能在家中或公眾地方被狗隻咬傷。
- 受扣分制約束下的不當行為還包括製造噪音(如狗吠聲)或讓狗隻在公共地方隨處便溺等。
- 無牌經營會被罰款2,000元( 《公眾衛生(動物)(寄養所)規例》 第4條 )。
- 漁護署已詳細列出已獲審批的爬蟲類動物名單,倘若有爬蟲類動物不在名單之列,或許未能獲准進口。
- 在飼養動物方面,公屋不准養狗惟容許租戶飼養不會危害健康及造成滋擾的細小家庭寵物 。
此外,現時房委會容許公屋租戶飼養不會危害健康和造成滋擾的家庭小寵物,例如已絕育的貓、雀鳥(鴿子除外)、兔子、龜等。 飼養這類動物無須事先向房屋署作出登記,但租戶須妥善照顧牠們,若動物對環境及鄰居造成滋擾,有關原則上批准便會被撤銷。 公屋養狗方法 公屋租戶違規養狗會被扣分,但如果住戶已購買公屋,在單位內養狗屬違反公契,業主需要負上法律責任,甚至會被釘契。
公屋養狗方法: A. 動物售賣商牌照
屠宰狗隻或貓隻以作食用或將牠們的肉當作食物出售,都是嚴重罪行( 《貓狗規例》 第22條 ),最高罰款5,000元或入獄六個月( 第23條 )。 必須正確訓練你的狗隻以確保你能妥善控制牠,並且牠會回應你的指令。 由於幼兒的身高與狗隻相約,他們的面部、頭部和頸部較容易被狗隻咬傷。 被狗隻咬傷可帶來永久性疤痕和引致毀容,傷口亦可能會受感染。
公屋養狗方法: B. 私人樓宇與寵物
任何人違反上述指引,根據 《狂犬病條例》 公屋養狗方法2025 第24(2)條 ,可被罰款10,000元。 第25(1)條 列明,狗主如未能採取所有合理措施避免狗隻咬人,等同干犯刑事罪行,可處罰款10,000元。 然而, 第25(2)條 列明,狗主如能證明狗隻是受到被咬者或第三者蓄意激怒而作出襲擊,便能作抗辯理由。 任何人如發現危險狗隻,也可以向裁判官投訴,根據 第167章《貓狗條例》 第5條 ,裁判官會考慮是否需要頒下命令,安排狗隻人道毀滅或接受更有效的控制。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2003年決定維持不准在公屋飼養狗隻的限制,如事主個案,屬於「未經業主書面同意在出租單位內飼養動物」,將可被扣5分。 不過就容許租戶飼養不會危害健康及造成滋擾的細小家庭寵物,如已絕育的貓、倉鼠、兔子、龜等等;而野生或入口動物和馴養農畜一律嚴禁飼養。
公屋養狗方法: 寵物動物熱門新聞
即使管理者製造多種規條隔離人與狗,但難以壓制部分人喜愛狗隻,繼而導致愛狗與非愛狗人士出現極大的矛盾。 報告沒有闡釋狗隻「離開」的原因,當中有多少是自然死亡,多少是遭遺棄? 「公屋禁養狗」措施出台前後兩年,愛護動物協會處理的棄養狗隻多達約1.2萬隻,漁護署捕獲的流浪狗數字亦有2.4萬多隻。 「公屋養狗」的議題猶如雙面刃,措施一方面讓政府易於管理,快捷地改善公屋的環境衞生,但另一方面則要居民於公屋與狗隻之間作選擇。 若閣下飼養的狗咬人,作為狗主,閣下必須即時向警署舉報,並將狗隻隔離,等候警署主管人員進一步指示(基於狂犬病風險)。
公屋養狗方法: 浴室裝修完找不到貓! 主人驚覺不妙「報警挖地板」冒出淡定毛頭
海外國家對進口寵物有個別要求,不少國家會要求飼主提前安排及為動物注射疫苗。 在香港,數間商業公司能提供物流安排,協助把寵物運到海外。 如飼主真的未能帶同寵物離港,或是將會永久移居海外,他便需要更仔細地與在港的親友商討,為寵物安排新居。 由於寵物已習慣居於私人家中,建立了安全感,選擇將寵物送往過份擠逼的動物庇護所,通常不是對寵物的最佳選擇。 若把寵物交到網上認識的陌生人手中,最終有機會導致寵物被遺棄或被囚禁在貓狗繁殖場。
公屋養狗方法: 發現喵生剋星!齊瀏海虎斑「眼神死透」 絕望表情笑翻千人
只要證明一般合理人士意識到該行為可能會為動物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會因此調整自己的行為,便足以入罪。 若動物飼主沒有合理地履行照顧寵物的責任,任由他人殘酷對待其寵物而不保護牠,飼主亦屬違法。 現時,本港沒有個別發牌措施規管寵物美容院或店舖,但任何提供寵物寄養服務的寵物美容院或店舖,都須持有寵物寄養所牌照(詳情參考 D. 寵物寄養設施 )。 不少寵物美容院亦兼售動物,經營寵物店生意,此類店舖須為處所領取動物售賣商牌照(詳情參考 A. 動物售賣商牌照 )。
公屋養狗方法: 公屋養狗方法
但房署職員知悉後,多次向許發出警告,指她違規養狗,需接受扣分懲罰,「佢(房署)當時扣咗我分,仲要打電話嚟叫我放棄隻狗」,事件引致許一度情緒崩潰,更曾自殘入院。 假如漁護署認為入口雀鳥沒有感染禽流感的風險,署方會簽發特別入口許可證。 否則雀鳥在輸入香港之前,須先接受21天隔離和進行禽流感病毒測試,並且在抵港至少五天前,獲出口地的獸醫簽發健康證明書。 有關輸入雀鳥所需的特別許可證,可參考 漁護署網頁 。 公屋養狗方法2025 任何人如發現危險狗隻,而讓狗隻沒有受到合適控制,可以向裁判官投訴。
公屋養狗方法: 訓練
根據《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第169章,殘酷對待動物或讓動物受到任何不必要的痛苦,均屬違法。 如你發現任何虐待動物個案,請向就近警署報案,或致電1823舉報。 如你須從外地進口寵物,必須向漁護署申請特別許可證。 申請要求因應不同的動物種類及來源地,可能有所不同。 漁護署已詳細列出已獲審批的爬蟲類動物名單,倘若有爬蟲類動物不在名單之列,或許未能獲准進口。 所以,輸入任何物種之前,必須向署方申請許可;申請人欲進口蛇類動物,或需額外支付費用,聘請捉蛇專家協助進行檢驗。
公屋養狗方法: B. 危險狗隻的管制
若飼養的狗隻沒有領牌,狗主便會觸犯法例,可被罰款10,000元( 《狂犬病規例》 第20(2)條 )。 公屋養狗方法 然而,某些野生動物是受到香港法例 第170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或香港法例 第586章《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 所保護,若飼養這些受保護的野生動物,便屬違法。 上述兩項條例是為實施《瀕臨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公約」)的規定而制定。
公屋養狗方法: 寵物相關法例
按規定,新加坡組屋每戶只可養一隻狗,更有身形限制,星政府列出62種體形較小、較易飼養的狗隻品種,要養狗只能從中挑選,違規會被罰款。 不過,這只是從方便管理角度出發,當公屋容許飼養貓、龜等寵物,爭取「公屋養狗權」人士心裏頭的不甘心,也可以理解。 趁狗隻年幼時開始進行訓練,並透過獎勵激發恰當行為。 請確保你有訓練狗隻在狗帶牽引下行走,並遵守一些基本命令。 如此一來,你可時刻妥善管束你的狗隻,尤其是在公眾地方時。
公屋養狗方法: 租戶可向上訴房委會提出上訴
如果大廈禁止飼養寵物,公契必須明確指出;若有住戶因為飼養寵物而違反公契守則,業主立案法團可對違規者興訟追究。 然而,即使公契禁止住戶飼養寵物,業主立案法團亦有權酌情處理。 當他們收到住戶飼養寵物的申請時,有責任避免無理地拒絕對方。 公屋養狗方法 房屋署發言人澄清指,有關伴侶犬申請沒有規定必須有政府醫生的證明,只要有註冊醫生證明須與狗為伴,以獲得精神上的支持,便可向所屬屋邨辦事處提交申請。
公屋養狗方法: 相關新聞
上述證明書須要獸醫作出證明,入口寵物在過去一年是否已接種防止犬病毒性出血性腸炎、犬瘟熱,犬病毒性肝炎或貓瘟及貓流行性感冒的疫苗。 而該入口寵物通常都需要在原居地住上至少六個月(或從出生日計起)才運送來港。 公屋養狗方法 若要從外地入口寵物貓狗來港,須先向漁護署申請許可。
於現行的屋邨管理扣分制下,若住戶違反有關規定將會被扣分。 然而,租戶在特殊情況下需要飼養服務犬,例如飼養引路犬以協助視障及聽障人士或住戶獲醫生推薦,須以狗為伴作精神支柱,而須向房委會申請飼養服務犬,才會考慮作有條件批准。 公屋養狗方法2025 在私人樓宇內,只要沒有違反大廈公契,飼養寵物均屬合法。
公屋養狗方法: D. 寵物寄養設施
新北動保處也呼籲,飼主要留意飼養環境,確保有足夠的能力照顧毛寶貝,並應避免讓牠們處於不安全的環境。 公屋養狗方法2025 為了愛護毛寶貝,飼主應該提前進行絕育手術,以減少性腺相關的疾病及維持良好飼養狀況,同時遵守動物保護法,保障寵物的福祉。 許表示,入院後,通過駐院社工才得悉公屋可申請伴侶犬,及後她透過社工幫助,要求醫生開出相關醫生證明,並向房署申請,惟職員接獲申請後,以主管正在處理為由,事件拖拉一年才獲批。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由於飼主因事出國,委託他人打掃及照顧家中29隻貓。 結果照顧者第一天打開房門時,卻驚見地板上留有許多血跡,貓屋內更有母貓啃食新生幼貓的慘狀。 動保處偕同警方一同到場,現場稽查顯示,飼主提供了飲水和飼料,且環境相對清潔,但因未實施絕育,導致幼貓慘死。 依動保法第22條第3項規定,寵物飼主應實施絕育,違者可依動保法第27條,處以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的罰鍰。
公屋養狗方法: 業主與租客
房委會公屋扣分制涵蓋以下28項不當行為,違規者將按其行為的嚴重性被扣3、5、7或15分。 如公屋或中轉屋住戶在兩年內被扣除的分數累計達16分,其租約/暫准證將被終止。 對於房署今次的回應,「動物友善房屋政策大聯盟」發言人李淑芬不表驚訝。 「我個人並不認為是一個進步。」她解釋,多年來一直有公屋戶以「精神需要」為由成功申請養狗的例子,而是次房署一如以往,並無公開審批豁免的準則。 她提醒房署的豁免只可視作已養狗住戶的最後一道防線,但並非「免死金牌」。 她重申,要爭取為動物友善房屋政策進行全面檢討,平衡「棄養」、「領養」、「流浪動物」等各方考慮,為「動物友善政策」爭取最妥善的方案。
日前有港女發文表示,因為經濟問題無法承擔租金,偷偷攜帶愛犬暫住男友的公屋單位,卻不幸遇上房署職員巡樓被「斷正」,只好帶愛犬搬離。 她因事件飽受情緒困擾,更曾有輕生念頭,故發文詢問他人,若然將和男友結婚,考慮領醫生紙再申請飼養「陪伴犬」方法是否可行。 有網民指出曾經歷同樣情況,即使她已經備妥文件,「都搞咗差唔多一年」,認為樓主未來「有排(搞)」;亦有人建議她可以先租住劏房,惟樓主慨嘆大部份劏房同樣都是不准飼養狗隻。 若有飼養的狗隻咬人,根據 《狂犬病條例》 第24(1)條 ,狗主必須即時向警署舉報,並將狗隻隔離,等候警署主管人員進一步指示(基於狂犬病風險)。
按法例規定,凡飼養五個月大或以上的狗隻,狗主必須申領牌照。 你可於為狗隻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或植入微型晶片時一併辦理有關申請。 狗主可於漁護署轄下的任何一間動物管理中心及發牌中心領取牌照,亦可透過已註冊的私人獸醫診所或愛護動物協會代為申請。 如狗隻易手或畜養人的住址有變,狗主須在五天內通知漁護署。 「佢(房署職員)專登用筆整我個鐵閘,又拍門引隻狗叫,我畀佢逼到淨係識匿喺個廚房喊。」患有情緒病的許女士,六年前搬到大圍的公屋單位與家人同住。 她表示,與她生活多年的小狗為其精神安慰,雖知公屋禁止養狗,考慮到實際需要只能一直偷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