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舊生會海外分會更舉辦聯誼活動配合, 讓不同年代之師生聚首一堂。 中文辯論隊曾於1988年贏得香港電台與北角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聯合主辦之第13屆全港青年學藝辯論比賽 (雄辯擂台) 華仁2025 冠軍。 創校於1919年的香港華仁書院,多年來都是政商名人的搖籃, 2013年10月,舊生蘇英麟受命「回家」接掌校長之位,還看 這間老牌名校如何延續盛世。
學校鼓勵同學透過在課堂與活動中的經驗,從做中學習,在每次經驗上適時反思,加以改進,讓自己不斷進步。 為輔助同學的學習發展,學校設學術委員會及課程發展委員會,以完善課程發展、推廣跨學科專題研習及照顧學習多樣性。 此外,學校的教學團隊均已完成師資培訓,相關科目由專科老師任教,為同學設計合適的課業及活動。 為迎合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學校特意在初中推行專題研討及STEM教育,讓同學及早運用自主學習的能力,並把所學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高中課程編排著重文中有理,理中有文,讓同學的認知層面更廣泛,以應付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及需要。
華仁: 華仁書院小堂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香港華仁書院的資訊。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灣仔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香港南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幾乎全部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1932年,5位耶穌會愛爾蘭籍神父應邀任教,同年9月並以相鄰的羅便臣道8號前聖若瑟書院南座校舍作擴充(即樂信臺現址)。 徐仁壽鑑於私人辦學很難實現教育最高理想,遂於同年12月22日將學校轉交耶穌會愛爾蘭籍神父接辦,繼而轉往北婆羅洲經營樹膠業,晚年於粉嶺崇謙堂村石廬定居。 1941年日軍侵略香港,學校停課,華仁書院地牢改為紅十字會站。
-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番禺會所華仁小學的資訊。
- 徐仁壽更邀得聖若瑟舊同事林海瀾先生一同辦學,由於學校成績卓著,教育司批准華仁成為政府補助之華籍私人辦理之學校。
-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香港華仁書院的資訊。
- 「統一派位」在四月辦理選校手續,其中10%的學位不受學校網限制,其餘約90%則按學校網分配,派位按學生的派位組別、家長選校意願和學生被分派的隨機編號決定,結果在七月初公佈。
- [26]
中一級設圖書館學習課,讓同學學習善用圖書館資源進行思考與閱讀,促進學習。 華仁 另外,為鼓勵同學在課餘時間多閱讀,中文、英文及各科均設有閱讀計劃。 鑑於電子學習已成為學習的新形態,學校自中一級開始,推行自攜裝置計劃(BYOD),透過資訊與通信科技,藉此讓同學培養自學的能力,也提升同學的電子素養、解難能力及溝通協助技巧等。
華仁: 耶穌會中華省中學
2018年開始,圖書館獲得優質教育基金資助約一百二十萬,以優化圖書館學習環境及設施,包括設立小型互動教室及添置大量電子學習工具等,大力推行電子閱讀,運用電子圖書館管理系統管理借還書,旨於將圖書館發展為電子化學習資源中心。 辦學宗旨:學校是在學習團體的氛圍中,提供學生和教職員工一個全人發展、思維開放和不斷成長的天主教教育:培育他們逐漸成為卓越能幹、犧牲奉獻、充滿熱忱、富於靈性和具備倫理分辨能力的人,同時擁有一顆胸懷普世的心。 以下列出過去數年的派位數據(自行分配學額及暫定統一派位學額是教育局公布的數字,小一派位總學額是推算出來的)。 華仁 學習和教學策略:辦學宗旨除令學生認識基督信仰外,還著重建立學生完整的人格及獨立思考能力,亦教導學生尊重和愛惜中國傳統文化,將所學服務他人(Wearemenforandwithothers。)。
- 辦學宗旨:根據天主教信仰對主的愛和中華文化,學校矢志:一、做一位具同理心的模範,感染學生成為負責任和富仁心的社會一員;二、啟廸學生勇猛精進,以致君子;三、培育備具愛心、靈性、道德與智慧的領袖。
- 全校語文政策:除中文、中國歷史、普通話外,各科均以英語為授課語言。
- 辦學宗旨:學校是在學習團體的氛圍中,提供學生和教職員工一個全人發展、思維開放和不斷成長的天主教教育:培育他們逐漸成為卓越能幹、犧牲奉獻、充滿熱忱、富於靈性和具備倫理分辨能力的人,同時擁有一顆胸懷普世的心。
- 學校面積約為22000平方米,校園綠樹環繞,綠意盎然。
- 學校按本身的辦學理念和特色,根據預先公布收生準則及比重,預留不多於30%的中一學位,自行取錄適合的學生。
- 參選內閣會在競選大會中發表演說介紹內閣,並回答對閣及學生的質問,並會有辯論的環節。
- 學校設施方面,校園中心是一座聖堂,旁邊是最近啟用的禮堂大樓 (包括天台花園、天空教室、伍絜宜廣場、室內籃球場、羽毛球場等)。
學校面積約為22000平方米,校園綠樹環繞,綠意盎然。 華仁2025 學校設施方面,校園中心是一座聖堂,旁邊是最近啟用的禮堂大樓 (包括天台花園、天空教室、伍絜宜廣場、室內籃球場、羽毛球場等)。 校園有4個球場,健身室,圖書館,2間電腦教室,4所實驗室,校園電台製作中心,音樂中心,美術中心,綜合人文科學中心,祈禱室,學生活動中心和飯堂。
華仁: 相關小學
為照顧學習的多樣性,學校已在各級推行資優教育,從而發掘同學不同的潛能。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番禺會所華仁小學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華仁: 學校設施
總結而言,校園設施齊全,可供學生盡情使用,發展興趣和潛能。 全港有大約 545 間小學,當中有 65%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9%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26% 中英並重,雙語教學。 有 25% 的學校會使用普通話教學,他們當中大部分同時是中英並重。 創校近一個世紀的九龍華仁書院,以自由、開明校風著稱,秉持耶穌會教學理念,在學業成績以外,更重視給予學生成長空間及關懷,培育他們成為具才幹、有承擔、富愛心、明辨是非、與仁同行的領袖。
華仁: 學生成就及獎項
耶穌會於1971年和旅港番禺會所達成協議於灣仔肇輝台的番禺會所學校校舍合辦小學,番禺會所學校改名為番禺會所華仁小學並成為香港華仁書院的直屬小學。 學生亦可申請自行分配學位,但須與其他學校學生競爭,須具有超卓學業成績或體藝才華和通過面試。 此外,香港華仁書院屬於津貼中學, 中一收生須按照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分兩個階段收生:「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 「自行分配學位」在一月底舉行,家長可為子女揀選兩間不受住址地區和學網限制的中學。 學校按本身的辦學理念和特色,根據預先公布收生準則及比重,預留不多於30%的中一學位,自行取錄適合的學生。 「統一派位」在四月辦理選校手續,其中10%的學位不受學校網限制,其餘約90%則按學校網分配,派位按學生的派位組別、家長選校意願和學生被分派的隨機編號決定,結果在七月初公佈。
華仁: 資助中學
香港華仁書院,又稱「港華」,其學生人稱「華仁仔」,一向予人文武雙全的印象。 筆者在Tutor Circle尋補和大家分享香港華仁書院的吸引之處。 華仁2025 華仁書院小堂(英語:Wah Yan College Chapel)位於皇后大道東281號(華仁書院)。 在1988年開始在主日舉行彌撒,並屬於跑馬地聖瑪加利大堂區。 由於山泥傾瀉導致地基不穩,屋宇地政署曾於1989年及1992年查封部份校舍並加建護土牆以鞏固山坡及地基, 施工期間飯堂、物理和化學之實驗室及演講廳須暫時關閉,此兩科之實驗課須移師生物科實驗室進行, 午膳由校外供應商提供。 2022年12月10日及11日, 港九兩校聯合舉行《無國界兄弟情》網上聚會,現居世界各地的舊師生透過視像會議與在港之師長暢談近況。
華仁: 香港公開考試狀元名單
消息指被捕者是前線勇武派「屠龍小隊」及「V小隊」成員。 [24][25] 涉案疑犯其後於2020年8月保釋候審期間與另外十一人乘坐快艇潛逃往台灣, 於果洲羣島對開內地水域被中國公安截獲, 其中十人被控非法越境罪,在同年12月30日被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法院判監七個月至三年。 [26] 另外兩人因未成年即時獲釋返港,現因在港所犯罪行等候法院審訊。 [27] 嚴與其他犯人於2021年3月22日在內地服刑完畢被移送返港,隨即因在港所犯罪行被香港警方拘捕,4月5日在沙田裁判法院提堂,所有被告不准保釋,還押候審。 辦學宗旨:根據天主教信仰對主的愛和中華文化,學校矢志:一、做一位具同理心的模範,感染學生成為負責任和富仁心的社會一員;二、啟廸學生勇猛精進,以致君子;三、培育備具愛心、靈性、道德與智慧的領袖。
華仁: 教學情況
全校語文政策:除中文、中國歷史、普通話外,各科均以英語為授課語言。 自2009年度開始,學校增聘普通話老師,進行小班教學,並通過課後活動及練習加強學生聽、說普通話的能力。 由於連串反政府示威引發之保安問題以及因對抗COVID-19病毒的廣泛傳播而實施的人群管制措施,因此許多活動,包括原定於2019年12月1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大型晚宴,宣告取消。 2019年12月16日,學校舉行了一個小型派對以慶祝其創校100週年, 許多現任和前任教師以及在世的耶穌會神父都參加了此次活動。 華仁2025 華仁 校方亦設立獎項獎勵於校內試、中學文憑試或課外活動取得優異成績之學生,華仁舊生會亦頒發獎學金予成績優異或清貧學生,供他們完成本地或海外大學課程。
華仁: 香港華仁書院
徐仁壽更邀得聖若瑟舊同事林海瀾先生一同辦學,由於學校成績卓著,教育司批准華仁成為政府補助之華籍私人辦理之學校。 香港華仁書院(Wah Yan College Hong Kong),是位於灣仔區的一間資助學校,屬於男校,成立於1919年12月16日,是香港第一間由華人管理的英文中學。 香港華仁書院校訓為「在這徽號下,汝可克敵」,校風崇尚自由純樸,鼓勵學生組織,參與各種課外活動,使學生得到均衡的發展及培訓領導才能。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華仁書院(九龍)的資訊。
華仁: 直屬小學升中學額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香港華仁書院是香港首間由華人開辦的英文學校,創辦人徐仁壽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畢業於聖若瑟書院,並曾任教於英華書院及聖若瑟書院。 徐仁壽毅然於1919年12月16日創立華仁書院,校名中的「仁」字取其創辦人名字而來。 第一代校舍位於荷李活道60號三樓和四樓(卑利街與荷李活道交界)創校,舊校舍建築物至今依然整座完整保存,即公利真料竹蔗水位處的建築物,建築風格為戰前歐洲式建築,建築物被列入香港二級歷史建築,開學時有4位學生。 1920年,另再租用卑利街54號A擴班,暑假改在摩囉廟街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