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專綫小巴發牌條件所限,即使滿載及沒有乘客要求前往錦上路站,此路線亦須繞經該處,營辦商更在車廂內張貼告示提醒司機及乘客,惟部分司機仍然直駛錦上路。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 圍繞河背水塘走一圈只需1小時路程,而且環塘的路況平坦,十分適合一家大細郊遊。
-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6輛小巴提供服務。
- 雖然本路線途經九龍市區的心臟地帶,但行車路線沿線多為舊區(且上述地區為人口老化地區,當時新填地街入夜後治安亦較差),因此人口變化不大,除繁忙時間外,客量只是一般,唯一優勢是本線的分段收費比起巴士及港鐵便宜。
- 另外,由於紅色小巴行嘅路線唔固定,收費亦有可能睇路線長短而變,因此搭客坐紅色小巴去到落車先至車錢,車錢按上車嗰時,標出來價錢牌為準(延長目的地嗰時,如果繼續搭,就要以原本嘅車費,另加新標示車費為準);不過亦有少數路線,紅色小巴係要搭客上車畀錢。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與39A線共需使用12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1輛為19座位小巴;於39A服務時間會從中抽調3輛小巴行駛該線。 喺香港,公共小型巴士,又叫小巴,Van仔,係可以載最多19人嘅客車。 自1976年起,香港法例第374章《道路交通條例》第23(1)條規定,政府可以用指令方式刊憲,規定全香港行駛嘅Van仔數目只得4,350架[1]。 71號小巴 71號小巴2025 2006年,有小巴商為咗推翻呢條法例,曾經入稟高等法院司法覆核(案件編號:HCAL 93/06)[2][3],高等法院最後判小巴商輸官司[4]。 新興運同時承辦醫院管理局職員專車服務,只於繁忙時間來往港鐵太子站及九龍醫院康復大樓,輔助此路線之服務。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以九龍醫院為起訖站,折返點為港鐵太子站;日常營運卻正好相反,乘客抵達港鐵太子站須全部下車,本條目內容均以實際營運狀況為準。
71號小巴: 全程車費
有啲紅色小巴路線係24小時營業,好似大埔到旺角、荃灣到觀塘、觀塘到旺角、元朗到佐敦道、青山道到土瓜灣等等。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6輛小巴提供服務。 71與71A線於最繁忙一小時每方向合共載客量不少於64人。
警方最後喺元朗將小巴截停,以危險駕駛罪名拉咗個司機。 另外,由於紅色小巴行嘅路線唔固定,收費亦有可能睇路線長短而變,因此搭客坐紅色小巴去到落車先至車錢,車錢按上車嗰時,標出來價錢牌為準(延長目的地嗰時,如果繼續搭,就要以原本嘅車費,另加新標示車費為準);不過亦有少數路線,紅色小巴係要搭客上車畀錢。 而紅色小巴一般只係收現錢,車錢直接交畀司機,司機會喺有需要就找錢,但亦有部份紅色小巴受八達通畀車錢,例如西環到旺角、觀塘到西貢、大埔到荃灣(已停辦)同埋觀塘到荃灣。 響八十年代中小巴轉用冷氣車之前,唔少紅色小巴嘅價錢牌重係用花碼標示[5]。 運輸署官方小巴路線資料所示的「石湖塘(河背村)」實際是兩個不同地方,石湖塘在錦上路、八鄉路以北,河背村則在馬鞍崗山腳,靠近河背水塘,附近地方可看到大欖隧道元朗出入口,總站則在村公所旁。 香港島專線小巴5號線為一條來往香港仔至銅鑼灣的小巴路線,與4系線不同的就是本線經黃泥涌峽、壽臣山,而不經香港仔隧道,而且收費較高。
71號小巴: 小巴路線
紅色小巴係最初一類公共小巴,原本車身中間髹條紅帶(所以行內俗稱紅色小巴為紅帶)以資識別。 到咗1990年代,為咗畀車身多啲位賣廣告,運輸署將色帶改髹車頂,「紅頂」呢個俗稱亦由此而嚟。 但實際上,紅色小巴經營範圍已經畀政府用禁區大幅限制。
- 由元朗泰衡街乘 71號小巴(車費$7.8)到河背村總站下車(約需1小時)。
- 而71B線於2001年1月31日起投入服務,以配合秀茂坪重建第5期落成入伙,主要方便秀茂坪東部居民往來港鐵藍田站轉乘港鐵或其他交通工具。
- 2018年9月23日,配合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通車,來回方向增設繞經匯民道高鐵西九龍站上落客區的特別班次。
- 五十、六十年代,香港曾經流行一種9人白牌車,喺新界行。
- 呢啲冧巴嘅出現多數同歷史有關,例如17、18號線同以前九巴同一冧巴嘅巴士路線(而家嘅76K同埋77K線)競爭,為方便乘客記認而設。
2010年代,因應社會對無障礙公共交通嘅需求,小巴公司開始研究引入低地台公共小巴嘅可行性。 結果第一架低地台公共小巴喺2018年1月投入服務[6]。 小巴以往以柴油做燃料,政府為減少污染,曾經考慮要求小巴改用汽油做燃料,結果因為燃油費同埋維修成本高而受到小巴營辦商強烈反對。 後來政府試驗引入電能同埋石油氣小巴,結果石油氣小巴試驗成功,成為現時小巴嘅主要燃料,截至2006年6月,超過一半嘅公共小巴係石油氣小巴。
71號小巴: 服務時間、班次及收費
運輸署官方小巴路線資料所示的「石湖塘(河背村)」實際是兩個不同地方,麗瑤一帶專線小巴線(往返美孚,石湖塘在錦上路,再轉乘巴士離開。 乘客於45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乘客於75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乘客於9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乘客於6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乘客於95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71號小巴除了可於元朗泰衡街總站乘坐外,亦可於錦上路西鐵站C出口對出的小巴站上車,但天氣好的日子,人多時,較大機會上不到車。 由元朗泰衡街乘 71號小巴(車費$7.8)到河背村總站下車(約需1小時)。 此組路線共有32輛豐田Coaster柴油小巴行走,部分曾裝有多媒體資訊電視動感傳播(已全數拆除),當中14輛為採用外推式車門的第七代19座位小巴(全數行走8/8S線)。 2018年9月23日,配合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通車,來回方向增設繞經匯民道高鐵西九龍站上落客區的特別班次。 2000年代末營辦商才將路線編號由「18」改為「18M」。 現時所有小巴的路線牌及部份站牌仍會顯示「18」而非「18M」,惟兩者實屬同一路線。
71號小巴: 服務時間及班次
現時服務範圍一般只限舊市區,好多新發展嘅新市鎮都唔准紅色小巴駛入。 紅色小巴嘅服務路線、服務時間、班次同埋收費並唔受政府監管。 雖然係噉,隨住行業發展,唔少紅色小巴路線由商會或小型公司統籌,有固定嘅路線、服務時間、班次同埋收費,但會睇情況而變,例如塞車嗰時可以改行暢順啲嘅路線。 乘客於180分鐘內,以同一張成人八達通或「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九巴/九巴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71號小巴: 路線 7 ( 西貢碼頭 – 海下 )
早期小巴用車多數係歐洲牌子,好似金馬(英文:Commer)、柯士甸(英文:Austin Motor Company)、摩利士(英文:Morris Motors)、福士同埋福特等等,亦有日本大發同埋五十鈴。 喺八十年代中,專線小巴經營商開始從日本引入新款冷氣小巴豐田Coaster、三菱Rosa、日產Civilian,日本小巴就成為香港最常見嘅車款。 1978年,各小巴陸續安裝車頭頂地點牌箱,以便更清楚顯示行車目的地。 而部分小巴商會曾經要求政府放寬座位數目到20座,但廿幾年嚟政府認為小巴為輔助性交通工具而唔接受,直到2017年中至刊憲放寬座位數目到19座。 五十、六十年代,香港曾經流行一種9人白牌車,喺新界行。
71號小巴: 綠色專線小巴
而大部分綠色小巴都收八達通,部份重有分段收費,要喺畀車錢之前單聲畀司機,等司機較八達通收費機較啱價錢。 落車之前要大聲話畀司機知喺邊度落車,或者撳鐘(如果有,但只適用於固定車站),司機遞手作實。 乘客於西貢乘搭路線1A往九龍方向,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在45分鐘內於清水灣道 (彩虹港鐵站 / 坪石) 可免費轉乘路線1前往九龍灣德福花園。 乘客於西貢乘搭路線1A往九龍方向,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在45分鐘內於清水灣道 (彩虹港鐵站 / 坪石) 可免費轉乘轉乘路線1前往九龍灣德福花園。 專線小巴嘅服務目的,主要係同社區接駁去大型運輸系統服務,好似鐵路、巴士咁。 全部綠色小巴都有固定路線、服務時間、班次同埋收費,大部份路線設有固定車站,兼且要接受政府監管,唔可以隨便改。
71號小巴: 西貢(1,2號)專線小巴有限公司 Sai Kung P.L.B. (Maxicab) (No. 1 & Company Limited
另外,由於大部份紅色小巴司機都係自僱人士,收入同載乘客人次有關,如果車上乘客唔多,一般紅色小巴都會停車等客,拖延唔少時間,例如紅磡-青山道線。 352條路線,即係69條喺港島、82條喺九龍同埋201條喺新界。 佢哋大部分路線係由有限公司經營,當中包括一啲集團嘅多間子公司。 專線小巴大部份路線都有固定車站,可以喺固定車站等車,或者喺路線途經嘅非禁區位置截車。 71號小巴2025 乘客上車要畀錢先,現金入落錢箱(冇得找錢),唔係交畀司機。
71號小巴: 新界區專線小巴71線
乘客於3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而紅色小巴有一個最大問題,就係冇固定路線、班次同埋收費,因此車費波幅可以好大,某啲路線為求搶客,可以收極低車費嚟打「割喉戰」,但一加車費,收費又可以去到「天價」程度。 例如以前香港紅色小巴每逢打風,隨便加車費,曾經有來往香港仔至華富邨由原本嘅港幣3蚊加到港幣30蚊,另外來往新界至佐敦道更曾經加到去80蚊,呢個做法曾經俾市民投訴。
71號小巴: 路線資訊
查看 上的所有 31 行 71號小巴 河背村 乘搭71號小巴到總站河背村村公所下車,來往元朗(元朗泰衡街)及河背村, 射手不讀不回 「是忙還是拒絕?」已讀不回的12星 車費更平,既要難度適中, 小巴營辦商可因應交通情況而隨時變更行車路線. 本路線的出現, evernote 網頁 welcome 大家可以和小朋友踏踏青! 【溫馨提示】郊遊時,青山公路(元朗),凹頭迴旋處,往返錦上路站及長莆村。
71號小巴: 香港巴士大典
新界專線小巴71線是由棉記汽車營運的一條元朗區專線小巴線,來往元朗(元朗泰衡街)及河背村,經凹頭、錦田、錦上路站及石湖塘。 而71A線則屬71線的短途班次,往返錦上路站及長莆村。 運輸署官方小巴路線資料所示的「石湖塘(河背村)」所指的是兩個不同地方。
政府曾經採取多項措施加強小巴乘客安全,好似加裝乘客安全帶、向乘客顯示嘅速度計[8]等等。 不過甚少有小巴乘客會扣安全帶,而向乘客顯示嘅速度計更有唔少俾紅色小巴司機改裝過,以減少超速嗰時所發出嘅嗶嗶聲。 鑒於速度計成效唔好,政府卒之要公共小巴裝限速等裝置,另外又修改道路交通條例。 2012年4月13號開始生效嘅《2012年道路交通(修訂)條例》訂明公共小巴最高時速係80公里、公共小巴要裝限速裝置、新車要有行車記錄儀、揸公共小巴之前要讀職前課程同埋公共小巴司機要展示公共小巴司機證[9]。 因為小巴經營模式問題[7],衝紅燈同埋超速嘅情況幾常見,尤其係紅色小巴。 例如2004年10月22號(重陽節),兩架紅色小巴喺香港北角英皇道互相搶客而超速撞車,釀成2死17傷意外,結果兩名司機喺2005年年尾被判罪名成立坐監。
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巴士司機罷工,部分路線因此暫停服務,交通癱瘓,政府容許小巴進入市區,白牌車越嚟越受市民歡迎,數目係噉升。 1969年,小巴由9座位增至14座位,從此14座就成為小巴嘅另一個稱呼。 最後,政府喺1970年推出白牌車合法化政策,由政府發牌,可以喺港九新界各地行,即係而家嘅紅色小巴。 小巴因為載得少啲人,故此較適合作為班次要求密嘅短途接駁線,或者為人口疏落嘅偏遠地區服務,呢個亦係政府對綠色小巴嘅定位。 但因為受政府監管,行車路線冇紅色小巴咁靈活,路線唔受歡迎唔可以以改變營運方法挽救,部份綠色專線小巴非常殘舊,有時甚至導致小巴營辦商私自取消路線。 雖然本路線途經九龍市區的心臟地帶,但行車路線沿線多為舊區(且上述地區為人口老化地區,當時新填地街入夜後治安亦較差),因此人口變化不大,除繁忙時間外,客量只是一般,唯一優勢是本線的分段收費比起巴士及港鐵便宜。
而71B線於2001年1月31日起投入服務,以配合秀茂坪重建第5期落成入伙,主要方便秀茂坪東部居民往來港鐵藍田站轉乘港鐵或其他交通工具。 九龍區專線小巴71A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寶達邨和藍田站的小巴路線,而九龍區專線小巴71B線則一條來往秀茂坪邨秀緻樓和藍田站的小巴路線,兩線均由寶明貿易有限公司營運[1][2]。 由於綠色小巴受政府監管,政府為加強對公共交通嘅管理,歷年都鼓勵紅色小巴轉為綠色小巴經營。 一般嚟講,公共小巴要有車輛登記同埋客運營業證,至可以載客賺錢;紅色小巴嘅車輛登記人同埋客運營業證持有人,往往係同一人,但由於綠色小巴營辦商可以租人哋嘅小巴經營,所以同一架綠色小巴,可以有唔同嘅車輛登記人同埋客運營運證持有人。 雖然公共小巴嘅車主可以申請將小巴由紅色轉為綠色(例如618),或者由綠色轉為紅色(只可以同另一架小巴互換牌照,唔可以就噉由綠轉紅;但由紅轉綠就唔使同另一架小巴互換),但從歷年嘅小巴分佈數字睇,綠色小巴嘅數目持續上升。 以上資料僅屬常規服務細節,可能與實際運作有所出入,並以營辦商決定為準。
石湖塘位於八鄉路以北,河背村則在八鄉路以南,鄰近大欖隧道元朗出入口。 此路線平日和假日的班次頻率分別為30分鐘和20分鐘一班。 新界區專線小巴7號線是由西貢專線小巴營辦的一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由西貢往來海下[1],方便往來海下灣海岸公園旅遊的市民及遊客。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與8M及8S線共需使用30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19部為19座位小巴),三線最繁忙一小時每方向載客量不少於256人。 沙田坳邨人口不多;竹園北邨則有班次頻密的38M線提供服務,故此路線客源來自聖母醫院及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方便求醫或探病,客量遠遠不及途經慈雲山中心的19M線。
河背水塘是香港面積最細的灌溉水塘,亦是香港少有的 71號小巴2025 S形堤壩水塘。 71號小巴 圍繞河背水塘走一圈只需1小時路程,而且環塘的路況平坦,十分適合一家大細郊遊。
71號小巴: 服務時間
其實,石油氣小巴佔有率超過一半除咗因為得到政府資助之外,重有就係由2002年開始,豐田Coaster嘅柴油版小巴淨係得長陣,普通短陣淨係得石油氣版,對於注重車輛靈活性嘅業內人士有所局限。 豐田Coaster短陣柴油版小巴最終都喺2008年中再度來港。 2017年公共小巴載客量加到19人之後,小巴公司就冇再引入普通短陣小巴。 # 註:八鄉路盡頭路及錦河路盡頭路均於未客滿或有乘客要求落車方繞經,惟無論任何情況下,司機均須繞經錦上路站。 此路線目前使用44部豐田Coaster及8輛廈門金旅XML6701J18,並與1、1A、1S、2、9及9A線共用車隊。 紅色小巴啲車所標示嘅目的地,有可能係舊名或者係已經冇咗嘅建築物,例如「官塘」(觀塘嘅另一種寫法)同埋「大丸」(即係前日資大丸百貨公司,位置係現時銅鑼灣記利佐治街同百德新街交界嘅名店廊,以及銅鑼灣京士頓街9至11號,1998年結業)。
71號小巴: 路線 1 ( 西貢碼頭 – 九龍灣德福花園 )
紅色小巴路線唔受規管,路線比較有彈性,往往可以用更暢順嘅路線,更快去到目的地,對於乘客同埋經營者嚟講,「靈活」係紅色小巴嘅優點。 但因應城市發展,唔少小巴路線一般都已經固定咗,重加埋站牌。 呢啲冧巴嘅出現多數同歷史有關,例如17、18號線同以前九巴同一冧巴嘅巴士路線(而家嘅76K同埋77K線)競爭,為方便乘客記認而設。 71號小巴2025 時至今日,豐田Coaster已經成為全部紅色小巴同埋大部分綠色專線小巴嘅車款,但亦有少量三菱Rosa、金旅XML6701J18、GMI Gemini(混能)、Optare 71號小巴2025 Solo SR(低地台)同埋平治Sprinter(低地台)小巴行駛。
71號小巴: 途經
此路線的全程收費為$13.1,並設有兩段收取$7.4的雙向分段收費(北潭涌往來海下、西貢)和一段收取$4.6的單向分段收費(大網仔往西貢)。 71號小巴 現時合安旗下新界39及39A線合共使用19輛豐田Coaster石油氣小巴行走,包括17輛16座位小巴及2輛19座位小巴,大部分用車均向東南車行租用。 2017年,本線換入第7代長陣柴油小巴(可載19座乘客),以取代原313線的二手4代小巴,成為「曬命線」。 本線投入服務後,完全取代九龍巴士13M線的接駁港鐵任務,因此客量相當高,平日上午時段於秀茂坪及下午至晚上時段於藍田站,經常出現排長龍等候本線的情況。
呢啲白牌車嘅收費比巴士高一啲,車程亦短過巴士,但因為佢哋唔係合法經營,警方曾經大力掃蕩。 同紅色小巴類似,綠色小巴車身中間髹條綠帶(所以行內俗稱綠色小巴為綠帶),以及喺1990年代改喺車頂髹上綠色。 由於紅色小巴叫「紅頂」,綠色專線小巴就叫「綠頂」,不過一般都叫綠色小巴或者專線小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