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型血小板明顯減少,多在20×109/L以下。 2、慢性者,血小板多在30-80×109/L,常見巨大畸型的血小板。 3、血小板平均容積(MPV)增大;4、血小板分布寬度(PDW)改變顯著;5、血小板形態異常,可見大型血小板、顆粒減少和染色過深。 緩解期出血不明顯,僅有血小板計數減少。 本病需要排除假性血小板減少症及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遺傳性血小板減少症、肝病和(或)脾功能亢進、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白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藥物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微血管病變過程等。
目前单纯性紫癜的病因尚不清楚,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等均是正常的,部分患者压脉带试验是阳性的,说明血管脆性升高。 该病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而且皮疹可以自行消退,所以一般不需要治疗。 本病需要与单纯皮肤型过敏性紫癜进行鉴别。
出血性紫斑: 紫斑症中的狠角色:免疫性血小板過低紫斑症
以上这些疾病只是众多紫癜性疾病中的一部分,把它们列出来是因为它们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比如它们均可累及青少年和儿童,系统检查都没有明显异常,但是紫癜皮疹反复出现,虽有各自特点,但是稍不注意就容易误诊。 它们虽然发病率高低不一,但提示我们,并不是只有过敏性紫癜才是紫癜,紫癜也不等于过敏性紫癜。 紫癜作为一种常见的皮损类型,凝血功能、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或者血管炎症变化等,都可以出现紫癜。 当我们接诊到主诉为反复出现紫癜或者紫癜样皮疹的患者时,要注意紫癜皮疹的特点,详细追问病史,了解紫癜的病因和诱因。
不仅发生于皮肤,粘膜或内脏亦可出现严重出血。 出血性紫斑2025 该类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很多均可累及儿童及青少年。 其临床表现为皮肤或黏膜表面的毛细血管、细动脉或静脉呈持续性点状、细丝状、星状或蜘蛛状扩张,形成红色或紫色斑点状皮损表现。
出血性紫斑: 临床诊断
对于成人,ITP 出血性紫斑2025 可能由 HIV 感染、肝炎或幽门螺杆菌(导致胃溃疡的细菌)引发。 对于大多数 ITP 出血性紫斑 儿童患者,该疾病常伴随病毒性疾病,例如流行性腮腺炎或流感。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有任何令您担忧的症状,请与医务人员约诊。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发生出血且无法通过常规急救措施控制,请立即寻求帮助。
紫癜多见于下肢伸侧及臀部、关节周围。 出血性紫斑2025 为高出皮肤的鲜红色至深红色丘疹、红斑或荨麻疹,大小不一,多呈对称性,分批出现,压之不退色。 可伴有腹痛、呕吐、血便等消化道症状,游走性大关节肿痛及血尿、蛋白尿等。 血小板计数,出血、凝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均正常。 应注意定期复查尿常规,常有镜下血尿、蛋白尿。 紫癜亦称紫斑,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其临床特征,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出血性紫斑: 治療及預防
紫斑症,醫學上又稱為紫癜,是皮下出血的表現,引起皮膚青瘀、紫紅斑點或斑塊。 受影響部位一般不會高出皮膚,按壓紫斑不褪色,以手撫之平滑不礙手。 出血性紫斑2025 老年性紫瘢症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皮膚在自然老化的過程中,真皮層的結締組織(包括膠原蛋白、彈力纖維等)漸漸萎縮,使得穿梭其中的血管漸漸失去有力的支撐。 加上血管壁本身也變得較脆弱,因此稍微一點小碰撞,不管病人本身知不知道,紅血球就會從破裂的血管,漏出來到組織中,而產生的瘀青(紫瘢;purpura)。 臨床表現是小片或大片的出血(ecchymosis),分佈於手臂外側及手背。
- 上述是紫斑的典型証候,實際臨床表現往往多種多樣,証候間經常相互轉化,單獨或混合兼併。
- 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齦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
- 不仅发生于皮肤,粘膜或内脏亦可出现严重出血。
- 如春夏感冒,應選食桑菊薄荷飲、荷葉粥等辛涼食品;秋冬感冒,又應選食生薑紅糖茶、蔥豉粥等辛溫解表食品,所以食療應適應氣候,因時制宜。
- 不過,目前尚未有較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來驗証Purpurex的效果。
- 嬰幼兒及兒童:生機旺盛,稚陰稚陽,飲食應健脾消食,選擇山藥粥、蜜餞山楂等為宜,要慎食溫熱峻補食物;老年人:生機減退,氣血不足,陰陽漸衰,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選食瓊玉膏等,要慎食難以消化及寒涼等食物。
皮膚莫名出現點狀瘀斑、鼻血流不止、牙齦易出血,可能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紫斑症)! 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懿峰說,台灣民眾對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認識有限,患者初見皮膚瘀血、牙齦流血,會先找皮膚科或牙科,增加診斷難度。 因此,多數病人流連各科才能得到確切治療,建議民眾若出現疑似紫斑症狀,應及早找血液腫瘤科看診,才能盡早對症下藥,控制病情。 慢性型較為常見,占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 80 %,多為 10~40 歲,女性為男性的 3~4 倍。 患者可有持續性出血或反覆發作,有的表現為局部的出血傾向,如反覆鼻衄或月經過多。
出血性紫斑: 症状
不過在擦藥的時候,記得動作要輕柔,不要想說要讓藥物快速吸收,就用力搓揉,這樣反而又會造成組織的傷害,讓原本的瘀青更惡化。 出血性紫斑 证候: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对称分布,色泽鲜红,大小不一,或伴痒感,可有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中華民國紫斑症病友會理事陳佳美提到,紫斑症(ITP)病友因為容易瘀青、體內出血,影響工作與人際社交關係,例如月經來血流不止而頻頻跑廁所換衛生棉,曾被主管認為工作偷懶而被資遣。 ITP孩童容易瘀青,在求學期間與同學相處需要更多協助,才不會容易被排擠。 一碰就瘀青,月經量大到要成人紙尿布才能避免外漏。
出血性紫斑: 皮膚現紫斑、瘀青別大意!「紫斑症」上身體內恐已內出血
婦女月經期、孕期、產期、乳期間,會血氣不足,應食以補血為主的膳食,慎食莧菜粥、當歸、生薑及羊肉湯等食物。 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對於疾病辨證施食時,也應注意季節、氣候特點。 出血性紫斑2025 如春夏感冒,應選食桑菊薄荷飲、荷葉粥等辛涼食品;秋冬感冒,又應選食生薑紅糖茶、蔥豉粥等辛溫解表食品,所以食療應適應氣候,因時制宜。
出血性紫斑: 症狀查詢 查症狀
紫癜(purpura)又稱紫瘢[1]、紫斑是皮肤或黏膜出现的紫色血塊,其定义大小为 出血性紫斑2025 3毫米~ 10毫米[2];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 小于 3毫米大小的紅色或紫色血塊為瘀點(petechia)或出血点[3],大于10毫米的為瘀斑(ecchymosis)或出血斑[4][5]。 本病的预后一般良好,不会对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若为新病,属正盛邪实,通过正确的治疗,一般在1个月左右可获治愈。 但本病多呈反复发作的过程,病程长,虚实夹杂,脏腑功能失调,故应积极治疗,以免日久产生变证。
出血性紫斑: 瘀点
如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管内压增高性紫癜等。 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疾病迁延日久,耗气伤阴,均可致气虚阴伤,病情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 出血性紫斑2025 气虚则统摄无权,气不摄血,血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阴虚火炎,血随火动,渗于脉外,均可致紫癜反复发作。
出血性紫斑: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以筆者患者的經驗來說,在每天口服500~1000mg的維他命C約二至三個月後,皮膚出血的狀況,多數會有顯著的改善。 在治療上,這些瘀青大約一至三週就會自動退去。 退瘀青的藥膏,包括喜療妥或喜療瘀(Hirudoid、Heparinoid;含粘多糖體)凝膠或乳膏,維他命K等,加上熱敷,可加速瘀青散去。
出血性紫斑: 治疗原则
目前的治療新趨勢是以血小板生成素治療,邱宗傑補充,血小板生成素能在骨髓中製造更多血小板,當患者血管受傷時,能和血液中凝集因子合作,及時幫助止血,讓患者減少紫斑跟瘀青、血小板穩定 ,提升生活品質。 但部分患者也需留意頭痛、疲倦、嘔吐等副作用。 目前台灣有超過3000位ITP患者,有些患者出現症狀卻不知求診管道。 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宗傑說明,ITP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會讓自身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攻擊血小板,除了阻礙血小板的生成,也加速破壞的速度,造成血液中血小板含量過低。 患者體內「ADAMTS13酶」活性低落,無法正常切斷凝血蛋白溫韋伯氏因子,就會導致全身血管中,出現多處血小板過度聚集造成的血栓,疾病來勢洶洶,需要緊急血漿置換救命。 一、急性型 多為10歲以下兒童,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風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種後。
出血性紫斑: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
感染與紫癜間的潛伏期多在1-3周內。 出血性紫斑 主要為皮膚、粘膜出血,往往較嚴重,皮膚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點,分布不均,以四肢為多。 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齦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
出血性紫斑: 這隻吻仔魚王原來是「月尾兔頭魨」 全身有毒吃了恐沒命
急性期对腹痛和关节痛可予缓解,但不能预防肾脏损害的发生,亦不能影响预后。 泼尼松每日1~2mg/kg,分次口服,或用地塞米松、甲基泼尼松龙每日(5~10mg/kg)静脉滴注,症状缓解后即可停用。 出血性紫斑2025 重症过敏性紫癜肾炎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或雷公藤多苷片。
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 本病属血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 本病包括西医学的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发病年龄多为3-14岁,尤以学龄儿童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春季发病较多。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年龄多为2-5岁,男女发病无差异,其死亡率约1%,主要致死原因为颅内出血。 单纯性紫癜(PurPura SimPlex)是指无其他病症,自发地在皮肤、尤其在两下肢反复出现紫癜,不经治疗可以自行消退的一种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紫斑: 皮膚血管炎從“紫斑”談起
免疫性TTP的致病原因,除了ADAMTS13酶活性小於10%,另外一個主要致病原因為體內產生ADAMTS13酶的抗體,影響ADAMTS13酶體內濃度及活性。 因此,致病原因除了不明原因產生ADAMTS13抗體及ADAMTS13活性小於10%以下。 急性型多為 出血性紫斑2025 10 歲以下兒童,兩性無差異。
其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排除血小板減少症的其他可能原因以及確定可能導致繼發性ITP的疾病。 應從病史,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三個方向進行判斷,若未顯示出血小板減少症的其他潛在病因時,可以做出原發性ITP的推定診斷。 重要的是,對於輕度血小板減少症且無臨床出血的患者,ITP的診斷並不意味著需要治療。 過敏性紫斑症(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是兒童中最常見的系統性小血管炎,但其致病機制尚未完全確定。
紫癜作为一种皮损表现,并不是某个特定疾病才有的表现,很多疾病都可有紫癜皮损。 包括血液系统、凝血系统和血管本身等病变异常都可以出现紫癜的表现。 因此针对紫癜性疾病,需要完善详细的检查进行排查。 在紫癜性疾病中,最常见也是大部分医生和患者最熟悉的就是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表现为双下肢为主的紫癜损害,可伴有腹痛、关节痛或者肾脏受累,其临床表现一般比较典型,容易与其他紫癜性疾病相鉴别。
其束臂试验阳性,其他止血功能均正常。 因为本病有性别倾向性,并主要在月经期前出现,可能与内分泌有关。 另外,也有人提出部分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异常,也是导致本病的机制之一。 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亦即为免疫性血管性疾病。
出血性紫斑: 治療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英語:Idiopathic 出血性紫斑2025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壞,導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減少的出血性疾病。 是最常見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它是一種由複雜的多種機制共同參與的獲得性自體免疫性疾病,其特徵是孤立的血小板減少症,而沒有臨床上明顯的情況導致血小板計數低;沒有可靠的實驗室檢測來確認診斷。 本病也稱為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英語: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自體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a,ATP)。 可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泡。
疾病的發生和演變,歸根結底是陰陽的相對平衡受到破壞。 「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陰虛則熱、陽虛則寒」是疾病發生的基本病機。 出血性紫斑 食療採用補偏救弊,損其餘補其不足的方法調整陰陽,恢復機體陰陽的動態平衡。 如陰熱亢盛易於耗傷陰液的病證,食療採用清熱保津法,選食五汁飲、芹菜粥、綠豆粥等,是瀉陽以和陰。
出血性紫斑: 臨床表現
(3)风湿性紫癜 两下肢出现略微隆起的大米粒大小瘀斑,也可出现瘀点,风团或水肿性红斑。 同时可有关节肿胀疼痛,也可有发热、四肢无力等全身症状。 (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此病又名出血性紫癜,原因不明。 但在有些病人的血液中可找到抗血小板因子,这种因子能对抗血小板,使血小板减少而出血。 紫癜(purpura) 皮肤和粘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
出血性紫斑: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中醫概論
通常病人會描述說,這種情形,好了又來,來了又好。 证候:发病缓慢,病程迁延,紫癜反复出现,瘀斑、瘀点颜色淡紫,常有鼻衄、齿衄,面色苍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慌,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证候: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伴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 同时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有发热,舌红,脉数有力。
出血性紫斑: 皮膚現紫斑、瘀青別大意!「紫斑症」上身體內恐已內出血
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 出血性紫斑 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 出血性紫斑 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 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出血性紫斑: 瘀点
皮损初起为群集的针尖大小红色瘀点,后密集成形态不规则的斑片,新的皮损不断出现,新旧皮疹混合存在,一般好发于小腿和踝关节、也可见于大腿、臀部、躯干和手臂。 这些紫癜皮损一般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可以反复持续数年,最后自然痊愈。 皮疹可以反复出现,持续数年,有自愈倾向。 这些色素性紫癜性皮病一般没有系统器官受累,相关实验室检查也均是正常的。 出血性紫斑 紫癜皮疹对任何治疗都无明显的效果,大部分可自行缓解消退,所以一般也不需要特殊的处理。 亦称紫斑,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其临床特征,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唐容《血证论》中提出治血四大步骤,指出:“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 血止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故以消瘀为第二法。 出血性紫斑2025 止吐、消瘀以后,又恐血再潮动,则需用药安之,故以宁血为第三法。 去血既多,阴无有不虚,故又以补虚为收功之法。
不经治疗,瘀斑可自行消退,留下青黄色色素沉着斑块,以后逐渐消失。 粘膜出血少见,有时牙龈少量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拔牙、手术、创伤、分娩时出血量可稍多,但不会造成严重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