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祀除玄天上帝外,仍供奉十八王公,陪祀地藏王菩薩、福德正神、註生娘娘、中壇元帥、虎爺。 安葬之後,鄉民合建一所低矮祠堂於現今西子灣附近的山麓上供奉,稱「十八人公」。 由於顯靈保佑百姓事蹟,地方由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奏請玉皇上帝敕封為「十八王公」。 源於康熙廿三年(1684年),一艘自唐山而來的漁船,在西子灣海灘處沉沒,十八位船員最後脫險在西子灣岸上登陸,並在西子灣地區開墾,但後來卻被臺灣府鳳山縣官吏誤為海賊,而遭集體格殺。 附近居民念其平日敦親睦鄰,樂善好施卻慘遭冤殺,於是就收殮他們的遺體加以安葬。 大家樂風行時,台2線淡金公路旁的舊十八王公廟香火鼎盛,入夜後往往造成大塞車[1]。
肉粽店极盛时期约有50多间[13],至2006年时仍有20多家,贩卖对象以游客为主[3],甚至有发展为得来速、24小时营业者[18],不过部分店家仍有传承问题[13];石门农会则着重口味开发、开拓行销通路[3]。 此外2008年起老梅社区也动员居民开发素食养生粽供民众预订,并于2015年与区公所合作,由志工包了100多颗养生粽送给区内65户独居长者食用[18]。 十八王公廟是人狗合祀,民間對狗的印象,大多是忠誠的、有益於人類的,因此許多人相信,只要誠心祭祀狗,必能贏得狗的忠心相待,就因為這樣,許多人千里迢迢去拜十八王公廟,就為了那隻義犬。 以往較偏愛南部粽,但這粒十八王公肉粽算是少數喜歡的北部粽,不會有像在吃油飯的感覺。 軟黏的糯米吸附著豬肉、香菇等食材香氣,比起餡料,這入味的糯米香更吸引我。 說到有名的陰廟,那就要提到「擺接義塚大墓公廟」和「十八王公廟」了。
十八王公: 十八王公廟肉粽評比|劉家、俞家、王家、江家、阿勇、林蜂哪一家才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
至於基隆市的海安堂有祭祀以「十八王公」為名的神像,但其中沒有犬[8]。 1985年时有电影公司拍摄电影《十八王公》大发利市[20],引起《民生报》批判与其拍摄虚假的故事,大可拍更有戏剧效果的湖南忠义公、树林十三公、嘉义忠义十九公、永靖十三义民等[21]。 由于《十八王公》成本不高却相当卖座,因而引起仿效现象,让描绘传统台湾民间信仰的电影当道,圣公妈庙也在同年(1985年)被拍成电影[20]。 当时适逢大家乐、六合彩风潮席卷全台湾[13],有许多中南部观光客包车北上求明牌,亦有许多特种行业女子前来膜拜[3],又夏季时来石门戏水的观光客也会造访该庙[14],使香火络绎不绝、酬神戏可连续演出数月[13]。 十八王公 刘家肉粽老板刘国胜回忆鼎盛时期,周末假日从白沙湾开车到十八王公庙短短六公里,塞车就须耗费两小时[13]。
- 大家樂風行時,台2線淡金公路旁的舊十八王公廟香火鼎盛,入夜後往往造成大塞車[1]。
- 加上求明牌風氣退燒、淡金公路拓寬等因素,店家生意遂下跌,紛紛移往台二線中央路上。
- 最有趣的是,传说十八王公嗜烟,所以香客多以香烟代替香烛供献,於是一枝枝竖立在神像前的白色「长寿烟」,便成了该庙独特的景观。
- 民國60年初,當時的「十八王公廟」香火逐漸興盛,很多民眾來「十八王公」為祭拜海難亡者,而信徒間相傳,膜拜時須以熱食作為祭品會比較靈驗。
- 十八王公廟原先僅奉祀十八王公,後來廟方改為主祀鎮海之神玄天上帝,因此不該視為陰廟。
- 因民眾認為這大狼犬像可保護棄犬,因此順道將不想養的寵物狗帶到石門祭拜後,就地棄養,造成當地曾野狗為患[9]。
大家樂風行的那幾年,這一段公路不論白天黑夜始終燈火通明,金爐裊裊香煙與鍋爐滾滾蒸氣,漫散成北海岸獨有的氣味。 十八王公2025 阿勝的「粽子奇跡」在此發散,訂單應接不暇,索性在石門大街設店,讓「十八王公-劉家肉粽」的金字招牌躋身為石門最具代表性的土產美食之一。 十八王公廟位於半山腰,最著名的就是第十八忠犬王公,如同台臺灣版的忠犬小八,新十八王公廟離舊十八王公廟不遠,其中最大特色是,廟旁蹲坐一隻約有十層樓高的「黑龍義犬」塑像。 在「大家樂」、「六合彩」仍風行的年代,十八王公廟的靈驗明牌在當時吸引了全台玩家蜂擁而至,至今香客仍絡繹不絕。
十八王公: 新北北海岸吃肉粽路線「乾華新十八王公廟」打卡台版石門忠犬小八
练姓居民又回身岸上,找了一些当地居民帮忙,将17人合葬于山脚下。 据传,在清朝同治年间,有17位福州商人带着一只狗乘坐一艘帆船,准备前往浙江普陀山进香还愿,帆船启航不久就遭遇大风,不幸翻覆。 最有趣的是,传说十八王公嗜烟,所以香客多以香烟代替香烛供献,於是一枝枝竖立在神像前的白色「长寿烟」,便成了该庙独特的景观。
見張慧中,〈香油錢何去何從系列追蹤個案篇(五)十八王公廟廟小名大收入多〉,《民生報》(台北:1985年10月4日),版6。 「十八王公」之信仰的主體為十八尊神祇,由十七位「人」(十七王公)與一隻「狗」(第十八王公)所構成,但「義犬」的「犬神」似有喧賓奪主,成為該信仰的「主祀」對象,這可以從「義犬」的塑象被獨立出祭拜,甚而建立巨大「義犬」銅像、並引為標誌看出端倪。 台中縣大里市有座七將軍廟,是供奉六名因公殉職的戰士及一隻忠勇的義犬,合稱七將軍,不但香火鼎盛,更有不少有關義犬顯靈的傳說。 傳說自此以後,在地人討海遇到危難時,經常會碰到十八王公顯靈相救,於是集資建廟奉祀,小祠建成之後,顯靈的事蹟愈多,信眾也慢慢擴及整個北海岸,終而成為北台灣相當具有知名度的有應公廟。 遊客到此還可以從大面玻璃窗,觀看同仁們從備料到包裹粽子的辛勞身影,從而瞭解十八王公肉粽背後的動人事蹟。
十八王公: 十八王公故事: 十八王公庙简介
对于建庙年代,学者瞿海源表示该庙可能在二战前即已存在,但查遍地方志,却无记载有关该庙起源的任何文字,这显示十八王公庙发迹是后来的事[2]。 近年來,由於前來朝拜的善男信女日益增多,不但造成淡金公路的交通不便,也使得乾華村的「十八王公」本廟顯得擁擠不堪,於是又在白沙灣附近蓋了一座新廟,民國74年農曆10月落成,廟堂寬敞舒適,交通更為便利,並闢有大型的停車場,供信徒們順利停車。 由於香火愈來愈旺,現在的廟宇已經無法容納更多信徒膜拜,所以又有再遷廟的建議。 「十八王公」的靈驗事蹟大家都耳熟能詳,而且據說「十八王公」算是邪神,所以風塵女郎和特殊行業的信徒比一般人多,入夜後人潮比白天更洶湧,加上攤位密集,宛如一個市集,景觀非常奇特,而廟後供奉的一頭高達30多公尺的大狗塑像,更是非同尋常。 信眾認為王公們在海中遇難因此畏寒,需以油飯、麻油雞供奉去寒氣。 1968年,退伍返鄉的劉家肉粽老闆劉國勝來此廟作小吃生意,見別人賣麻油雞,他就改賣用蘿蔔乾加瘦肉的小肉粽,現包現賣,拜完即可當點心食用,外人稱為「十八王公肉粽」。
- 1970年代,興建核一廠時的墳墓遷移事件讓此廟名聲遠播[5]。
- 廟公練瑞煙表示,當年施工未做鷹架,工人從高處摔下卻沒事;他還說新廟和青銅犬像的興建工程時若遭遇困難,在工地旁小睡就立刻有解決的靈感,認為因為十八王公暗中保佑[2]。
- 传说清同治年间,一艘乘坐十七人[a]和一只狗的船发生海难,乘客全数罹难而狗存活。
- 這些信眾相傳膜拜十八王公時,要以熟食當作供品才會靈驗,因為信眾認為王公們因遭遇海難,需要以熱食來幫祂們去寒氣。
- 1985年底,附近白沙灣興建一座十八王公廟,建廟者表示原先的十八王公廟太商業化,藉以移風易俗。
- 位於新北市石門區乾華村的十八王公廟,設有正殿,地下室為十八王公墳塚,殿旁供奉著名的忠犬青銅像。
- 大家樂風行的那幾年,這一段公路不論白天黑夜始終燈火通明,金爐裊裊香煙與鍋爐滾滾蒸氣,漫散成北海岸獨有的氣味。
位於台北木柵的指南宮,香火鼎盛、景色優美,吸引不少信徒與遊客造訪。 不過指南宮主為八仙中的純陽始祖呂洞賓,相傳他曾經追求八仙中的何仙姑不成,從此只要看到情侶走進指南宮,嫉妒心油然而生,將會拆散,成了情人分手的「第一名」景點。 據說當時流行報明牌、找明牌,而十八王公就是頗靈驗〝給〞明牌廟宇之一,所以每日一到入夜…不僅是香火最盛的時刻,來自各地的〝香客〞,簡直將十八王公廟擠得水洩不通,送往迎來的人潮將淡金公路上的車隊大排長龍,交通嚴重受阻。
十八王公: 十八王公的图片
打響名號後多由在地鄉民跟著經營,每家店名都取姓為「『某』家肉粽」,形成在石門「一路上都可以看到肉粽店」的特殊景象,且因。 十八王公 十八王公2025 肉粽店極盛時期約有50多間,至2006年時仍有20多家,販賣對象以遊客為主,甚至有發展為得來速、24小時營業者,不過部分店家仍有傳承問題;石門農會則著重口味開發、開拓行銷通路。 此外2008年起老梅社區也動員居民開發素食養生粽供民眾預訂,並於2015年與區公所合作,由志工包了100多顆養生粽送給區內65戶獨居長者食用。
十八王公: 十八王公故事: 十八王公庙
從此以後這位董事長成了十八王公的信徒,每一年都會回來還願,而且還幫忙蓋新廟。 十八王公 往金山的北海岸公路上;從淡金公路一路走來過了石門,可抵達一座跨越海邊的嶄新紅橋-王公橋,在這座新橋內側的舊路旁,是北海岸香火最鼎盛的十八公廟。 還有位於西子灣的十八王公廟居高臨下看海景,是情侶談心聖地,供俸的18位先祖因為被誤認成叛民遭誤殺,坊間流傳如果情侶亂講話,好兄弟就會拆散2人緣分,廟方認為是無稽之談。 龍虎雙塔加上蓮池潭形成的絕美景致,明明是到高雄不能錯過的景點,不過民間卻流傳情侶同遊龍虎塔就會分手,還是有情侶不在意。 註2.傳說曾有一欲輕生的風塵女子,向十八王公求籤後得到好的歸宿,因此有不少特種營業者來參拜。
十八王公: 十八王公庙乘车指南
熱潮消退後,有些手上拿著金紙、香與紅繩墜子的小販,見到遊客下遊覽車就強迫推銷祭祀品,亦為民眾所詬病。 十八王公2025 根据台湾民间故事改编,由两个故事组成,前半部分是风尘女姗姗欠债轻生,遇到贵人阿凯相助,而阿凯自从拜了十八王公之后,手气很旺,赢了不少钱帮姗姗赎身。 而马沙在电影后半部分才出现,主要是讲冤鬼报仇的故事,恐怖气氛烘托很到位,尤其厕所出现女鬼的镜头,很让人留下阴影,结局是十八王公大战女鬼。 十八王公2025 乾華新十八王公廟,或稱新乾華十八王公廟,是位於台灣新北市石門區茂林里的十八王公廟,旁有一巨犬像。 信眾認為王公們在海中遇難因此畏寒,需以油飯、麻油雞供奉去寒氣[c][3]。 打響名號後多由在地鄉民跟著經營,每家店名都取姓為「『某』家肉粽」[13],形成在石門「一路上都可以看到肉粽店」的特殊景象[16],且因。
十八王公: 十八王公
而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對生命的愛護與體貼也有著神似的特質,只是容易被遺忘與忽略。 你的瀏覽器並未啟動 Javascript,請啟動瀏覽器的 JavaScript 或是升級成可執行 JavaScript 的瀏覽器,以便正常使用網頁功能。 記得有機會來到十八王公廟,一定要摸摸義犬公雕像,然後一邊跟著以台語念口訣,義犬公就會保佑你平安發大財。 十八王公廟原先僅奉祀十八王公,後來廟方改為主祀鎮海之神玄天上帝,因此不該視為陰廟。
十八王公: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臺灣(中國)民間居於敬畏的心理,擔心鬼厲作祟侵擾陽世,同時也受到儒家文化「人溺己溺」、「悲天憫人」的思想影響,遂在官府、寺廟、鄰里、或鄉黨的主持下,以群葬的方式將這些無主遺骸收埋,建立小祠奉祀。 但由於十八王公廟離市區遙遠,熱食取得不易,所以香客在前往祭拜途中會購買路上攤販的肉粽,意外的讓肉粽稱為北海岸當地名產之一。 十八王公 狗兒見主人皆亡,而後也隨之跳入墓穴中,因而殉難,居民也將其一併合葬。 嘉義市忠義十九公廟[5]、大里七將軍廟[7]也有狗殉主的傳說。
十八王公: 旅遊資訊
據傳,在清朝同治年間,有17位福州商人帶著一隻狗乘坐一艘帆船,準備前往浙江普陀山進香還願,帆船啟航不久就遭遇大風,不幸翻覆。 MovieCool 十八王公 的願景在於推廣華文電影,網站使用的資料以及圖片都來自於公開網路資源之合理使用;若有不慎使用版權資料,請接受我們誠摰的歉意並麻煩來信提醒,我們會立即移除以確保您的權益。 2014年,廟方斥資5000萬元重建舊廟,將十八王公神像暫時移往新乾華十八王公廟安置,直到2017年才返回舊址[5]。
十八王公: 故事
臺灣沿海或是沿河岸之處這類「水流公」祠廟與信仰並不罕見,不過大部分的「水流公」之祠廟及祭祀,都僅限於小範圍之地方村落,亦常因日久而湮沒,僅有少數能歷久而不衰,如「十八王公」形成頗具規模者,實為鳳毛麟角。 通常香客都會以麻油雞及油飯祭拜,據說比較靈,據管理委員會表示,以前討海的人生活雖清苦,但來廟裡拜拜時就會帶比較補的麻油雞及油飯,以示敬神,沿襲以久,就成了不成文的習例。 十八王公屬於「有應公廟」一類的陰廟,台灣民間相信,受到冤屈、意外、戰亂、械鬥而枉死的生靈,死後如果無人祭祀,將會禍亂人間,帶來不幸,所以興建廟宇祭祀這些無主冤魂,稱「有應公」、「萬善爺」等。 十八王公就是這類的信仰,但由於十八王公廟香火鼎盛,神蹟頗多,後來也有部分民眾認為,十八王公已經升格為守護地方的正神。
肉粽店極盛時期約有50多間[13],至2006年時仍有20多家,販賣對象以遊客為主[3],甚至有發展為得來速、24小時營業者[18],不過部分店家仍有傳承問題[13];石門農會則著重口味開發、開拓行銷通路[3]。 此外2008年起老梅社區也動員居民開發素食養生粽供民眾預訂,並於2015年與區公所合作,由志工包了100多顆養生粽送給區內65戶獨居長者食用[18]。 當時適逢大家樂、六合彩風潮席捲全台灣[13],有許多中南部觀光客包車北上求明牌,亦有許多特種行業女子前來膜拜[3],又夏季時來石門戲水的觀光客也會造訪該廟[14],使香火絡繹不絕、酬神戲可連續演出數月[13]。 劉家肉粽老闆劉國勝回憶鼎盛時期,周末假日從白沙灣開車到十八王公廟短短六公里,塞車就須耗費兩小時[13]。 十八王公2025 1970年代,興建核一廠時的墳墓遷移事件讓此廟名聲遠播[5]。
放下沉重的生活包袱, 讓我們一起用自在愜意的步調,輕旅北海岸, 感受北海岸豐富多彩的人文與地理盛景。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人們尋聲而來,為探傳奇,也或者為求靈驗與庇佑,當然還有人是聞香而來,熱騰騰香味四溢的粽子,是石門特色美食之一。 據說,當時的船家在海中航行時,為求平安,就是以攜帶方便的粽子祭拜。
花生、菜脯,加上香菇與魯肉,平凡的組合卻是出奇的好味道,旅遊北海岸必買好伴手。 1986年因應台2線拓寬,廟方決議搬遷廟至茂林里的山腰位置,於1994年竣工[2]。 廟稱為「乾華新十八王公廟」[1]、「新乾華十八王公廟」[3][4]。 1995年11月,由基隆雕刻師王明夫與其兒子們所雕刻的十八王公神像完工[4]。 十八王公 大殿內除供奉十八王公外,兩旁另有文武財神,大殿二樓則是供奉名義上的主神觀世音菩薩及天公、佛祖[1]。 後來王公橋的興建,紓解了台2線交通,舊廟因此未遷來此,兩廟共存[2]。
信众认为王公们在海中遇难因此畏寒,需以油饭、麻油鸡供奉去寒气[c][3]。 1968年,退伍返乡的刘家肉粽老板刘国胜来此庙作小吃生意,见别人卖麻油鸡,他就改卖用萝卜乾加瘦肉的小肉粽,现包现卖,拜完即可当点心食用,外人称为“十八王公肉粽”。 打响名号后多由在地乡民跟着经营,每家店名都取姓为“‘某’家肉粽”[13],形成在石门“一路上都可以看到肉粽店”的特殊景象[16],且因。
全盛時期廟前約上百家攤販進駐,販賣肉粽等傳統小吃,還包含遊戲、童玩等娛樂性商家[14]。
十八王公: 石門風力發電站
整排肉粽攤看過去,隔壁林峰肉粽的生意最好,最多人買,我也去吃了,其實好像差不多耶,江家肉粽的鹹蛋黃比較大顆。 上次平日來十八王公,江家肉粽都沒開,假日來就有營業,平日這裡真的沒什麼客人,來了幾次,雖然整排幾乎都在賣肉粽,但是每次開的店家都不太一樣。 1989年10月25日發生雲林縣褒忠鄉陳姓民眾企圖鑿開十八王公墓的事件,他聲稱受濟公禪師指示才進行,後被判刑五個月[28]。 十八王公2025 1985年華視上映的台語戲劇《十八王公傳奇》則把十八王公改成反清復明人士,最後被清兵追殺、自殺或互刺作結局[22],該劇演員包括馬如龍、龍劭華、范鴻軒、上官鳴、蘇金龍、晨鐘、蔡岳宏等人[23]。 劉國烈擔任石門鄉鄉長時,廟前的海邊規劃成停車場和攤販區,由鄉公所向國有財產局承租,再由居民經營[15]。
十八王公: 美食人生
官兵因屍首難認,擬予就地埋葬,但靈犬緊抱主人屍體不放,府尊洞悉犬意,允予運回故里,適諸羅求援的軍情經由府城傳來,方知十八首級是諸羅義民,此時靈犬竟就地撞頭自盡以示與主人共生死。 民間相傳嘉慶君遊台灣,途經諸羅夜宿東門城內土地公廟,翌日見城外墓碑祭祀眾者,經垂詢知其緣由後,乃於原名十九公之上敕封「忠義」二字,從此名曰「忠義十九公」。 當地居民對傳奇性的忠狗護主相當感動,在烏溪旁邊興建一座簡陋的小廟,供奉忠狗和師傅,取名為七將軍廟。 南投農田水利會為了紀念前人興建北投新圳的犧牲,每年農曆七月,都在七將軍廟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 在台灣的寺廟門邊,常可見到豎立兩尊石獅子,在草屯鎮七將軍廟的門口,卻是豎立著一條銅雕的土狗。 很多人路過,都以為是虔誠的信徒所捐贈,用來裝飾或象徵看門的意思。
十八王公: 十八王公, 18 Princes
嘉义市忠义十九公庙[5]、大里七将军庙[7]也有狗殉主的传说。 至于基隆市的海安堂有祭祀以“十八王公”为名的神像,但其中没有犬[8]。 不過假日人潮較多容易停滿,再往前一點可將車輛停至「石門洞停車場」計次收費每次60元。 有趣的是,相傳「十八王公」嗜菸,因此香客在焚香祈禱之餘,總不忘會點上一支香菸立於神像前,形成少見的景觀。
據傳,當行政院院長孫運璿行經台2線時,座車被困在淡水、三芝交接處,經隨扈轉述才知是乾華十八王公廟參拜的人潮[2]。 1985年時有電影公司拍攝電影《十八王公》大發利市[20],引起《民生報》批判與其拍攝虛假的故事,大可拍更有戲劇效果的湖南忠義公、樹林十三公、嘉義忠義十九公、永靖十三義民等[21]。 由於《十八王公》成本不高卻相當賣座,因而引起仿效現象,讓描繪傳統臺灣民間信仰的電影當道,聖公媽廟也在同年(1985年)被拍成電影[20]。 假日來十八王公比較熱鬧一些,不然平日真的都沒人,很多人買了就直接在停車場海堤旁邊吃,邊看海邊吃肉粽。 十八王公十七個義士和一條忠狗,本片元素也頗多,不僅有奇幻和神話,還融入了女鬼復仇,假道士阿水撞人逃逸,女鬼前來復仇,在劇中馬沙的身上想到了那句“年輕人,你越不信邪就越容易撞鬼”的話。 據傳說,大約在這次事故前五年,17人中的一位老人,當時正準備去海邊買魚,忽然一隻小狗朝他不停地吼叫,並叼著他的褲腿拖著。
十八王公: 景點介紹
1989年10月25日发生云林县褒忠乡陈姓民众企图凿开十八王公墓的事件,他声称受济公禅师指示才进行,后被判刑五个月[28]。 1985年华视上映的台语戏剧《十八王公传奇》则把十八王公改成反清复明人士,最后被清兵追杀、自杀或互刺作结局[22],该剧演员包括马如龙、龙劭华、范鸿轩、上官鸣、苏金龙、晨钟、蔡岳宏等人[23]。 十八王公2025 十八王公 內餡有菜脯、豬肉、香菇以及鹹蛋黃,一度以為鹹蛋黃是整顆的,看了下側面其實是半顆再多一些,總之就頗大顆。 肉粽的口感偏乾一些, 吃起來就是味道比較淡味道的油飯,總之我是不愛啦,陳家肉粽比較好吃。
十八王公: 十八王公廟
民國60年初,當時的「十八王公廟」香火逐漸興盛,很多民眾來「十八王公」為祭拜海難亡者,而信徒間相傳,膜拜時須以熱食作為祭品會比較靈驗。 位於新北石門的十八王公劉家肉粽,是北海岸超人氣的肉粽名店;鄰近風景名勝石門洞、老梅石槽海岸等著名景點,在往來東北角一日遊途中,旅客大多會中途停靠劉家肉粽買幾顆美味肉粽品嘗一番。 十八王公肉粽走的是古樸傳統口味,雖然沒有浮誇華麗的食材,餡料只有簡單的豬肉、香菇、菜脯和花生,但味道實在,每一口都很入味。 「田媽媽北海驛站石農肉粽」這個品牌是民國 92 年石門農會和家政媽媽合作成立的,家政媽媽都有中餐烹調丙級的證照,擁有一身好手藝做出美味肉粽。
该庙为石门肉粽的起源地、旺旺集团名称的由来,曾由此分香的庙宇包含乾华新十八王公庙、龙门太白殿、马来西亚槟城清珠寺等。 简家肉粽简姓妇女则回忆,当时传言十八王公庙的黑狗公晚上会跑出来散步,天一暗,没人敢靠近庙,香火逐渐没落。 加上求明牌风气退烧、淡金公路拓宽等因素,店家生意遂下跌,纷纷移往台二线中央路上[13]。 热潮消退后,有些手上拿着金纸、香与红绳坠子的小贩,见到游客下游览车就强迫推销祭祀品,亦为民众所诟病[4]。
传说曾有渔民十七人出海埔鱼遇难,其中有一人所养的忠犬,见主人未归,日夜的守在渔港等候,饭茶不食,最后竟投海而追随主人而去,为纪念这感人的事件,当地居民特兴一冢,取名为十八王公庙。 在所有史籍资料中,并没有关於十八王公庙起源的任何记载,据专家指出,十八王公庙可能在台湾光复以前就有,但发迹应是近几年的事。 十八王公故事 「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相信讀者都聽過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燒肉粽」,以前台灣社會許多人都會來賣燒肉粽賺錢,但多把燒肉粽作為一種暫時的工作,並不會當成正業來好好經營。
十八王公: 番茄天生長絨毛 還分黑黃青紅 台灣番茄園果味飄香
祭拜的信眾中不少是風塵女郎、理髮小姐、演藝人員及其他特殊行業的從業人員,均是為了求財或求姻緣; 註2.更多的香客是來求發財,諸如祈求大家樂、六合彩等明牌,或是賭博贏錢。 由於「陰廟」本身的靈驗性質及特殊的信眾屬性,「十八王公」香火是愈晚愈盛,甚至民國七十年代香火極盛時,更有近子夜時人潮方大量湧現,廟外交通為車潮所阻,非得到凌晨三點以後,人潮才開始散去。 相傳在清朝同治年間,一艘船乘載著17位福州商人及一隻狗不幸翻覆遇難,漂流至石門的乾華里。 十八王公故事 17人皆已溺斃,唯獨狗兒幸運存活,經當地居民發現之後,將人合葬於山腳下,而狗兒見主人皆亡也隨之殉難,居民也將其一併合葬。 石門洞也是著名的觀光景點,若您喜歡釣魚,舊十八王公廟旁核一廠出水口,是北部著名釣點,但來此作釣要注意安全,救生衣跟釘鞋不可不穿。 在「大家樂」與「六合彩」風行的民國七十年代,「十八王公廟」可是赫赫有名,十八王公開出的明牌據說特別靈驗,吸引全省玩家蜂擁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