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現時海濱花園居民一般習慣乘238M或徒步經荃灣公園前往楊屋道街市購物,皆因食材價格較便宜和齊全。 海濱街市在經歷多年變遷後現只餘下一條「上」字形的走廊,設有少量店舖售賣小食、蔬菜、肉類、鮮花及祭祀用品。 惟由於街市屬於私人經營,在經歷管理公司交替及營運模式的轉變,海濱街市的規模在過去20年間不斷萎縮。
- 惟由於街市屬於私人經營,在經歷管理公司交替及營運模式的轉變,海濱街市的規模在過去20年間不斷萎縮。
- 案發後三日,警方在大角咀搜索案中被劫鑽石及派水鬼隊到大角咀碼頭附近海底搜尋兇刀,但無所獲。
- 住客要先輸入正確密碼打開第一對大閘,再以整座大廈通用的大閘鑰匙插入設於大閘旁的匙孔打開第二對大閘[4],方能進入平台電梯大堂。
- 果然,新世界在1993年把商場賣給自己的附屬公司,並加入附屬公契,再次寫明商場的擁有人可以利用剩餘地積比率再發展。
- 死者周台娟(Cecilia)生前居於淺水灣,是翁靜晶六嬸[12]。
-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8,000,年齡中位數為 42.9歲。
- 倘若商廈最終建成,估計景觀最受影響是第1、2、17、18、21以及22座[7][8]。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海濱大廈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段位於位於香港島西環豐物道8號,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旁,連接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和豐物道海濱。 此段臨海用地長約400米,為4個閒置碼頭活化而成的公眾休憩用地,但不開放給寵物內進。 騰訊濱海大廈由38層的北塔及50層的南塔組成,分別高194.8米及245.8米。 兩座大樓在3-5樓、22-25樓及35-37樓連接,並分別命名為「文化連接層」、「健康連接層」及「知識連接層」,以容納員工共享工作及消遣空間。
海濱大廈: 海濱大廈 #2711887 租盤樓盤詳細資料
2007年,屋宇署批准在海濱廣場上蓋加建樓高24層、總樓面面積近25萬呎的商廈。 海濱大廈 倘若商廈最終建成,估計景觀最受影響是第1、2、17、18、21以及22座[7][8]。 海濱花園曾設有一大型購物商場,名為海濱廣場,於1990年11月開幕,商場樓高9層(地下及1-8樓)和設有2層地庫。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5,800,年齡中位數為 45.9歲。 海濱節舉辦的目的是為了慶祝海濱花園落成,活動從1992年開始舉辦,每年於七月最後的星期日開始一連七日舉行。 活動中屋苑內商戶需合繳一筆費用作為部分活動經費,亦有部分機構及商戶主辦一系列活動,讓海濱花園居民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享受與眾同樂的社區生活。
海濱大廈: 海濱大廈的交通站點
案發後三日,警方在大角咀搜索案中被劫鑽石及派水鬼隊到大角咀碼頭附近海底搜尋兇刀,但無所獲。
海濱花園在規劃之時已將D平台基座的2層空間預留作為街市之用,由於屋苑位置較遠離荃灣市中心,設立街市原意是供海濱花園居民在不離開屋苑時亦能自給自足。 海濱大廈 原規劃中海濱街市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乾貨區,售賣家禽類及雜貨等;下層則為濕貨區,主要售賣魚類。 海濱大廈 街市亦設有卸貨區於下層街市背後的D停車場中,兩層街市以巴士總站旁的樓梯以及卸貨區的升降機連接。
海濱大廈: 濱海大廈的交通站點
海濱花園位於海葵閣至海裕閣的P4平台樓層,在海濱花園建成初期設有一私人經營住客會所,大門分別設於地下(設有專用升降機)以及P4平台。 內裡設施眾多,除了位於毗連平台的露天泳池(1.1米深),桌球室、卡啦OK室、中西餐廳等設施應有盡有。 居民欲享用,便須先付三千元手續費成為會員,且會員資格不可註銷,只能連同住戶資格轉讓他人。
- 海濱花園前身是德士古(現稱加德士)石油公司的油庫。
-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珠城大廈,伊利莎伯大廈,維景花園,樂聲大廈,百德大廈。
- 街市亦設有卸貨區於下層街市背後的D停車場中,兩層街市以巴士總站旁的樓梯以及卸貨區的升降機連接。
-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 主要街道包括駱克道(銅鑼灣段)、軒尼詩道(銅鑼灣段)、禮頓道(銅鑼灣段)、謝斐道(銅鑼灣段)。
消防及救護員接報趕至現場,發現大廈電梯大堂一大遍牆磚突然全數剝落,幸無人受傷;消防員在現場視察,認為並無即時危險,交由大廈管理處自行處理。 塌下的牆磚面積約2米半高乘8米長,與保安員的崗位僅相距1、2米,據知事發時保安員突然聽到巨響,即發現牆磚連環塌下,雖然與保安員相距甚近,幸沒有被擊中。 海濱大廈 據街坊稱,上址大廈做大維修約10年前,較早時已發現部份牆磚有鬆脫。 在環保設計方面,除了按照附近微氣候設計以減少冷氣使用,大樓內電腦機房產生的餘熱亦被加以運用,用作加熱「健康連接層」內恆溫游泳池的池水。
海濱大廈: 海濱大廈 筍盤推介
康樂文化事務署於2014年5月20日至8月19日進行「藝綻公園2014」公共創意藝術計劃,展示13組由本地大專院校設計學系學生創作的互動裝置和公園家具。 上環段位於中港道中環(港澳碼頭)巴士總站旁,海濱長廊附設寵物角、卵石路步行徑和太極角等設施[3]。 上環段所在地原為巴士總站旁的空地,曾經為停車場。 2003年SARS事件打擊香港經濟,香港政府曾經在該地重辦上環大笪地,由香港遊樂場協會管理。
海濱大廈: 大廈資料:航天科技中心
泳池的開放月份為五月至九月,其中每天開放時段分為四節。 居民如需使用,便須先攜帶住戶證前往位於泳池側的海濱花園管業處購買入場券,入場券分為兩種:普通票和月票。 普通票亦分為成人票及兒童票,成人票票價22元,兒童票則收取半價。 月票價格較普通票昂貴,住戶可於購票後的一個月內無限次進入泳池。
海濱大廈: 大廈資料:海裕工業中心
海濱街市原設有多個入口,部分入口與平台連接,方便居民前往購物,其中由巴士總站通往平台的主要通道亦與街市共用部分空間。 海濱花園(英語:Riviera Gardens)是一個位於香港荃灣區南部的私人屋苑,環顧藍巴勒海峽[1]。 項目由加德士及新世界發展聯營的荃灣地產有限公司(1982年成立)發展,王董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協興建築及金門建築承建。 海濱花園前身是德士古(現稱加德士)石油公司的油庫。 油庫於1983年遷往青衣後,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油庫所在地皮重新劃作住宅發展之用(亦即海濱花園),首批單位於1988年入伙,第二期亦於1990年之前陸續入伙。
海濱大廈: 海濱大廈 近期成交
海濱花園特別之處為其設於第一期大廈平台的平台住宅單位。 平台住宅單位大門設於大廈平台電梯大堂側的三級樓梯之上,每座的平台單位數量基於平台通道、商舖的阻隔而有所不同,最多設有4個單位,最少則只有1個單位。 平台住宅單位內設有落地玻璃睡房窗台,但部分單位間隔和大小有別於上層的標準尺寸單位。 海濱大廈2025 基於保安理由,第一期所有大廈的平台入口均設有兩對大閘。 住客要先輸入正確密碼打開第一對大閘,再以整座大廈通用的大閘鑰匙插入設於大閘旁的匙孔打開第二對大閘[4],方能進入平台電梯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