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5月11日上午5時許完成全綫巡軌作業,確認軌道及各項系統正常,6時各頭班車準點發車,全綫已正常營運[48]。 2009年3月6日,臺中市政府交通局召開推動專案小組會議協商;該專案小組係由臺中縣市政府及彰化縣政府組成,並於5月到6月間於彰化、臺中市北區、西區、太平、大里舉辦五場公聽會[19]。 目前僅綠綫已通車營運,藍綫綜合規劃提報中央政府審查中;綠綫延伸(往大坑、彰化)和機場捷運(橙綫)、藍綫延伸(往太平)和大平霧綫可行性研究提報中央政府審查中。
屯馬線(英語:Tuen Ma 屯馬線 Line)[2]是港鐵營運中的通勤鐵路線之一,路線色為啡色。 屯馬線 屯馬線全線共27個車站,全程約75分鐘,連接位於屯門區的屯門站及沙田區的烏溪沙站,途經新界及九龍多個地區,大致呈東西走向,全長約56.4公里,是全港最長及最多車站的本地鐵路線,同時亦是唯一設有兩個機廠的本地鐵路線。 [3]屯馬線27個車站中有6個站內轉乘站,分別為美孚站、南昌站、紅磡站、何文田站、鑽石山站及大圍站,可以轉乘荃灣線、東涌線、東鐵線及觀塘線4條路線;同時設有4個站外轉乘站,屯門站、兆康站、天水圍站及元朗站均可以轉乘輕鐵;另外可從尖東站前往尖沙咀站轉乘荃灣線以及從柯士甸站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乘搭高速鐵路。
屯馬線: 服務時間
近期在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台中港風電產業園區、關連工業區、台中港物流園區迅速發展,來自梧棲、清水的新就業移民也首選該區域,主因就是看中生活機能便利,與交通建設齊備。 臺中市政府交通局將其列為屯區捷運路網第一階段,目前辦理可行性研究中。 為避免遇上人潮,旅客在起程之前,應預早計劃行程及透過不同渠道 (例如電台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了解最新的交通及公共運輸服務情況。 來自沿油麻地佐敦道及尖沙咀廣東道的行人,可使用附近的行人隧道經柯士甸站前往香港西九龍站,而由近九龍站的佐敦道及柯士甸道西前往香港西九龍站的行人,則可使用附近的行人路或行人天橋。 屯門南延綫將南面社區和屯門碼頭與區內鐵路網絡連繫起來,屯門友穿梭各區將可更安全、更可靠、更方便、更舒適,預計由屯門站至屯門碼頭附近的屯門南站車程少於5分鐘。
惟近年九巴多次削減城隧綫班次,加上城隧綫在繁忙時間經常供不應求,使不少新界西來往沙田及馬鞍山乘客仍然轉投屯馬綫。 西鐵「節日通」於2004年12月20日推出,售價為港幣20元,適用於購票當天無限次乘搭西鐵(現時為屯馬綫(往來屯門至南昌站))、輕鐵、各新界西北的九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K16綫、以及於推廣期間內推出的其他免費接駁服務。 「自悠通」曾經有免費乘搭專綫小巴81K綫的優惠,於2005年2月1日生效,但已於2007年1月1日起取消。 另外曾經有新巴701綫、702綫及專綫小巴95K綫之轉乘優惠亦於同日取消。 事實上新界西來往沙田及馬鞍山,只須乘搭263(屯門)及269D(天水圍及元朗),在城門隧道轉車站轉乘40X、43X(大水坑至烏溪沙)、46X(大圍及顯徑)、47X(沙田圍及車公廟)及49X(第一城及石門),無論走線上及所需時間均比屯馬線更直接,更有優勢。 惟近年九巴多次削減城隧線班次,加上城隧線在繁忙時間經常供不應求,使不少新界西來往沙田及馬鞍山乘客仍然轉投屯馬綫。
屯馬線: 車站及接駁路綫
中鐵綫(英語:Central Rail Link)[2],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2022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所提議的鐵路發展項目[3],由元朗錦田途經曹公潭、梨木樹邨[4]、石蔭/石籬[4],連接九龍塘[2],以紓緩屯馬綫以及北環線未來北部都會區人口增長的運輸壓力。 設施方面,採用單側式月台的土瓜灣站設有四個出入口,接駁至落山道、江蘇街等不同方向,當中大部分均設有升降機方便有需要人士,車站大堂付費區亦設有洗手間及育嬰間,同宋皇臺站一樣,新站亦設有四款機械人,提供客務查詢、清潔、電梯安全提示等服務。 屯馬線2025 位於啟德發展區西南面的宋皇臺站,毗鄰九龍城區世運道及宋王臺花園,由於興建時發現大量宋朝遺蹟,以黃色為主調的車站,設計上也揉合了考古元素,像站內便加入了本地陶藝家黃麗貞女士的陶瓷藝作《歷史的忠實守護者》,作品利用陶瓷浮雕重新詮釋宋代畫作,以銘誌着中華文明一個輝煌時代。 此外,車站興建時發現的宋元時代古井文物,站方已暫時妥為封存,並計劃會原址重置,乘客日後將可在車站大堂仰觀古井底部。 設施方面,宋皇臺站大堂將設有智能客務中心及設多個輕觸式屏幕,供乘客查詢行程及車站資訊,車站付費區內亦設有洗手間及育嬰間,而新車站更會設有四款機械人,提供客務查詢、清潔、電梯安全提示等服務。 轉線車站: 6個轉線站為大圍、鑽石山、何文田、紅磡、南昌及美孚站,分別接駁至東鐵線、觀塘線、東涌線及荃灣線。
全線貫穿大田市中心,並連結舊市區屯山洞(卡努里语:둔산동 (대전))和老隱洞(卡努里语:노은동)等地區,行駛全程約40分鐘。 2023年6月9日,彰化縣議會通過由交通處提案之「彰化縣大眾捷運系統彰南線可行性研究」,後續將報請交通部審議[15]。 林飛帆說,蔡銘軒是南投縣第一選區立委參選人,是最在地的年輕人,而他的對手馬文君,這一段時間以來,將潛艦國造機密洩露給別的國家,而且持續擋國防預算,這樣的立委應該下架,讓最在地也最有服務熱誠的年輕人代表蔡銘軒進國會,為國防安全把關,也為地方爭取經費和建設,讓南投縣更有發展。 剛需自住房市首重商圈生活機能,囊跨沙鹿、梧棲、龍井、清水、大肚、大甲、大安的台中大海線,自古就以沙鹿區為工商集散重鎮與主要進出門戶,知名的食品、紡織、服飾大廠如味丹、福壽、盛香珍等企業都自沙鹿發跡而聞名全台。 活絡的工商業經濟活動與沙鹿區的交通發展密不可分,得天獨厚擁有陸、海、空三大交通工具匯集的沙鹿區,逐漸發展成沙鹿火車站前與鹿寮中山路商圈、可直通台中航空城的家樂福商圈,以及台灣大道上的靜宜北勢商圈,商圈條件位置各擁其重,區域新案之間不但沒有爭搶市場大餅,反而購屋來源出現分流、拓源的特殊情形。 這篇文章報導了台中海線地區,尤其是沙鹿區,作為投資與定居首選的地方。
屯馬線: 延伸屯馬綫
除該些指定路線外,使用「全月通」的乘客不可享有其他接駁服務的轉乘優惠。 除該些指定路綫外,使用「全月通」的乘客不可享有其他接駁服務的轉乘優惠。 1970年,顧問公司完成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進一步研究,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其中原有沙田線被「東九龍線」取代,沙田段被取消,北端終站改為鑽石山;南端終站則由尖沙咀(此報告書中稱「馬連拿站」,接近現尖東站)延伸至香港島上環的林士站。 屯馬線 屯馬線 在興建修正早期系統鑽石山站及港島線上環站之時,地鐵公司亦同時興建了預留位置供未來發展東九龍線使用。
- 2016年1月2日,西鐵線為配合未來東西走廊運轉,開始更換運轉車隊編組,將原有7卡編組逐漸更換為8卡編組行駛,期間採取混合運轉模式,7卡及8卡編組同時用於運作中。
- 然而,有關房地產市場的分流現象值得關注,開發商和房地產業者應密切關注市場變化並作出適當的調整。
- 除此之外,港鐵亦有購入來自中車長春軌道客車的列車以應付需求,這也是港鐵首次在前九鐵路綫中使用中國大陸製造的列車。
- 而媒體更發現雖然港鐵指出屯馬線一小時單方向最多可以開到28班列車,不過於錦上路站現場考察後發現,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一小時只有22班列車[42]。
- 2012年5月17日[24]、7月19日[25],臺中市交通局兩度舉辦臺中大眾捷運系統後續路網研究案專家學者座談會。
- 陳帆今日向傳媒表示,屯馬線全長56公里,是香港最長的鐵路線,從東面烏溪沙站至西面屯門站共有27個車站,為沿線居民提供便捷服務,貫通新界東、九龍以至新界西北,也為土瓜灣、九龍城一帶引入高效便捷的鐵路服務。
我們委託的顧問公司就屯門南延綫項目的建造工程及鐵路營運進行了環境影響評估研究,包括噪音、空氣質素、視覺和景觀等各方面,以及相關的緩解措施,盡量減低工程對鄰近社區及環境可能構成的影響。 屯馬線 同時,由於路綫相當冗長,令不少乘搭兩綫往返目的地的乘客卻步;月台與海底隧道巴士站的出入口的距離亦有所增加,因此不少轉乘過海巴士的乘客改於宋皇臺或土瓜灣站轉車[71],甚至直接乘搭取道紅磡海底隧道的巴士,令部份過海巴士的客量有所上升。 屯馬線2025 2020年5月,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呈交屯門南延綫報告,提到港鐵建議在屯門站和屯門南站之間的第16區(粵語:第16區站)加設一個車站,並預留向龍鼓灘延伸的條件,以配合未來的屯門西發展[51]。
屯馬線: 通車日期
列車到達紅磡站及啟德站後將在原來停靠的月台折返,而乘客到達紅磡站及啟德站後,需下車到對面月台轉乘另一班列車以繼續行程,事件於當天車務運作完結後完成修復並於翌日回復正常。 1999年7月,因臺灣省政府進行組織精簡方案(精省),「臺中都會區捷運路網細部規劃」轉由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高鐵局)接手辦理[30];該規劃最初因經費龐大、預估效益不佳及無法配合高鐵通車期程,因而周旋多年。 2021年6月28日(即屯馬綫全綫通車後第二天) ,位於紅磡站與何文田站之間的架空電纜故障,屯馬綫列車班次大受影響。 為維持列車服務,屯馬綫服務斷開為三部分,分別是每10分鐘一班的紅磡站至屯門站和啟德站至烏溪沙站,及每20分鐘一班的紅磡站至啟德站。 隨西鐵綫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原有西鐵綫全日通被屯門-南昌全日通取代。
屯馬線: 營運協議
沙田線建議於沙田的禾寮坑、下禾輋、沙田中、山下圍、紅梅谷(接近現大圍站)、慈雲山、鑽石山、啟德、馬頭圍(接近現宋皇臺站)、土瓜灣、何文田、紅磡及尖沙咀設站。 屯馬線 有別於過往港鐵網路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融資方式,本線的新建路段由香港政府撥款興建,工程由港鐵監工,完工後交由九廣鐵路公司持有並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2009年3月6日,臺中市政府交通局召開推動專案小組會議協商,由台中市政府、台中縣政府、彰化縣政府組成,並委託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進行《臺中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路網檢討規劃》專案;10月完成專案。
屯馬線: 月台職務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沙鹿區發展的各種區域新案增加,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了競爭和分流的情況。 屯馬線 這可能對當地的房價走勢產生一定的影響,也可能對購屋者的選擇造成一定的困惑。 屯馬線2025 因此,開發商和房地產業者應該密切關注市場需求和供應的變化,以適應這種特殊的情況。
屯馬線: 車站數目
惟何文田站L3層一個環境控制系統房門外的名牌,曾顯示「東西綫」來稱呼屯馬綫,該字句現已被刪去,但英文簡稱「EWL」則未有移除。 根據港鐵向立法會提交的2021年統計數字[39],2019年上半年大圍至鳥溪沙段以每平方米六人站立密度計算的最高可載客量為45.9萬人次,而最繁忙的路段為大圍站至車公廟站,載客率以每平方米四人站立密度計算為52%。 另外,港鐵提供屯馬綫通車八達通車資優惠,由一期通車日(2020年2月14日)至2022年1月1日止,在啟德站及/或顯徑站及/或宋皇臺站及/或土瓜灣站入閘/出閘,均享有成人HK$1及小童HK$0.5優惠[30]。 2018年5月25日,港鐵宣布東西走廊正式命名為「屯馬綫」[15],然而該名稱在網上受到批評,鐵路愛好者Facebook專頁「Riders」曾進行網上投票,收集了2,270份問卷,結果顯示「屯馬綫」僅有12%支持,相對之下「東西綫」的支持度高達62%。 2020年1月17日,陳帆於記者會中透露屯馬線大圍至啟德段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並稱「希望港鐵當天有些安排讓乘客有驚喜」[19]。 文字側為中英文「單程票」字樣,另一面則為台中市政府府徽,代幣外圈只在 LOGO 側有「Taichung MRT」及「台中捷運」凹陷字樣。
屯馬線: 臺中捷運綠綫鋼樑墜落事故
同年2月14日,通車特別首班車於清晨約5時45分由啟德站開出,馬鞍山綫正式併入屯馬綫一期運作。 因為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路綫最終由香港政府興建,將原屬兩鐵的網絡整合,並以綜合車站規劃轉綫車站以更妥善安排不同路綫的換乘,建成後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同時,由於路線相當冗長,令不少乘搭兩線往返目的地的乘客卻步;月台與海底隧道巴士站的出入口的距離亦有所增加,因此不少轉乘過海巴士的乘客改於宋皇臺或土瓜灣站轉車[71],甚至直接乘搭取道紅磡海底隧道的巴士,令部份過海巴士的客量有所上升。 屯馬線所使用的列車共有兩種,分別是近畿川崎列車(IKK-Train)以及屯馬線中國製列車(TML C-Train)。
屯馬線: 港鐵路綫圖
由屯馬綫全綫通車日(2021年6月27日)起,港鐵公司獲得屯馬綫營運及服務經營權,為期兩年[17]。 現時屯馬綫共使用62列8卡列車,包括45列近畿川崎列車及17列中國製列車。 屯馬線 屯馬線 前者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於兩鐵合併後租予港鐵使用;後者則由港鐵購買及擁有。 當餘下3列近畿川崎列車完成重編後的測試工序後,全綫用車數量將增加至65列。 屯馬綫一期大圍至啟德段於2020年2月14日正式通車,港鐵當日安排特別列車(用車為D397/D398)於清晨5時45分由啟德站開出前往烏溪沙站;而烏溪沙往啟德方向則按正常服務時間開出(5時38分;用車為D413/D414)。 同時,啟德站D出口亦在清晨5時20分率先開放予市民使用[12][13][14]。
屯馬線: 屯馬線:一文看清屯馬全線資訊及屯馬線好去處
港鐵公司分別於柯士甸站以及前九廣西鐵沿綫的屯門站、朗屏站、元朗站、錦上路站、八鄉車廠、荃灣西站及南昌站已發展物業(除柯士甸站外,原九廣西鐵沿綫的物業的發展權及擁有權不屬於港鐵公司)。 屯馬線 除此之外,港鐵亦有購入來自中車長春軌道客車的列車以應付需求,這也是港鐵首次在前九鐵路綫中使用中國大陸製造的列車。 港鐵公司與政府及九廣鐵路公司簽訂了規管屯馬綫營運及服務經營權的四項主要協議。
屯馬線: 屯門游泳池
港鐵除了沿用原本分別在東鐵線、西鐵線和馬鞍山線上行駛過的近畿川崎列車之外,亦有購入新的近畿川崎列車車廂以擴充車隊。 其中原本在東鐵線上行駛的列車在經過改裝後,已全數退出東鐵線的服務並全部改行屯馬線。 屯馬線 除此之外,港鐵亦有購入來自中車長春軌道客車的列車以應付需求,這也是港鐵首次在前九鐵路線中使用中國大陸製造的列車。
屯馬線: 通車歷史
西鐵線全日通的使用方式、發售地點、售價和使用範圍與西鐵自悠通一樣,於購買車票當天可無限次乘搭港鐵西鐵線、所有輕鐵路線、所有港鐵巴士線及港鐵接駁巴士K16線。 6月20日起,西鐵線及屯馬線一期合併運作,為通車前的過渡作最後準備,紅磡站屯馬線月台率先啟用。 屯馬線一期列車將會全日使用啟德站1號月台清客,以不載客駛經新路段後到紅磡站新3號月台以西鐵線的名義繼續載客前往尖東至屯門沿途各站。 至於西鐵線列車將會到紅磡站新2號月台清客,以不載客駛經新路段,最後駛到啟德站2號月台以屯馬線一期的名義繼續載客前往鑽石山至烏溪沙沿途各站。 同年2月14日,通車特別首班車於清晨約5時45分由啟德站開出,馬鞍山線正式併入屯馬線一期運作。 時任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總經理鄭群興及常務總監劉天成在啟德站派發「驚喜紀念品」予乘搭頭班車的乘客,包括免費車票一張、港鐵吉祥物「鐵仔」零錢包一個及「鐵仔」巧克力一個(因為首日通車當天是情人節而派發巧克力)[21]。
在地鐵公司及九鐵公司2001年提交給香港政府的投標計劃書中,分別建議以獨立路綫及馬鞍山鐵路延綫的形式興建沙中綫,走綫基本與現有屯馬綫大圍至紅磡段及東鐵綫過海段重合。 為協助屯馬線的乘客更便捷地使用鐵路服務,港鐵公司於在大圍站3號月台通道入口增設乘客資訊顯示螢幕,讓乘客得悉屯馬線未來四班往屯門方向列車的抵站時間;此外,港鐵公司亦於美孚站轉車通道增設乘客資訊顯示螢幕,讓乘客得悉屯馬線及荃灣線各方向未來兩班列車的抵站時間。 由於馬鞍山線沿線大多是住宅區,只有石門站和第一城站附近是工商業區及校區,本線客量穩定,通車初期擠逼情況在本線列車並不常見,但近年因多個位處馬鞍山新市鎮的住宅計畫落成,所以在早上及晚上繁忙時間,恆安至大圍段也會有擠逼情況出現。 屯馬線2025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馬鞍山線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同為80%(以車廂每平方公尺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車公廟站至大圍站之間[40]。 因為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路線最終由香港政府興建,將原屬兩鐵的網路整合,並以綜合車站規劃轉線車站以更妥善安排不同路線的轉乘,建成後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屯馬線 1967年,英國的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發表了《香港集體運輸研究》,提議香港興建地底集體運輸都市軌道運輸系統,其中一條被建議路線為「沙田線」,為當時建議興建的四條路線之一。
有了新鐵路延綫,區內的路面交通擠塞情況將得以紓緩,廢氣、噪音和碳排放也可以減少一點。 屯門南延綫以「社區鐵路」為定位,全長約2.4公里,將屯馬綫由屯門站向南延伸至屯門碼頭附近的新終點站-屯門南站,途經第16區站,透過鐵路延綫連接屯門南社區,屯門友日後出行就可以更輕鬆。 TWW 荃灣西站並唔係接駁荃灣綫荃灣站嘅車站,但可以用八達通免費轉專線小巴95K或者行大概15至20分鐘去車站。 NOL 北環綫將會連接錦上路站同古洞站,預計喺2025年動工,2034年通車;原本連接錦上路站同落馬洲站嘅支線將暫緩興建,等到跨境運輸需求有增加嗰陣先起。 然而,即使全綫貫通後,民間仍有不少人用通車前的網絡(分成西鐵、馬鐵及沙中綫三段)稱呼本路綫的不同部分。 屯馬綫繼承原有九廣西鐵/西鐵綫及馬鞍山鐵路/馬鞍山綫車長執行月台職務的傳統。
屯馬線: 臺中捷運
2023年8月,無綫新聞節目《時事多面睇》表示形容屯馬綫已經非常擠逼,其中於早上繁忙時間,有在錦上路站或元朗站上車的乘客表示平時須等待至少兩、三班車才能夠登車;另外亦有在元朗站上車的乘客表示登車後亦不容易有空座位。 而媒體更發現雖然港鐵指出屯馬綫一小時單方向最多可以開到28班列車,不過於錦上路站現場考察後發現,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一小時只有22班列車[42]。 根據九龍城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在2023年3月的文件,於早上繁忙時段,屯馬綫土瓜灣站與啟德站之間的載客率約為四成(往屯門方向)和兩成(往烏溪沙方向)[21]。 政府在「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二階段公眾參與的咨詢文件中提出[50],建議屯馬綫由屯門站起向南延伸,到達屯門碼頭一帶,此段車程約需4分鐘,預計2030年落成。
改善車站附近的行人道路網絡, 包括將橫跨湖景路近湖月街的 行人天橋(湖月橋)改為更直接 方便的地面行人過路設施。
屯馬線: 路線
隨西鐵線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原有西鐵線全日通被屯門-南昌全日通取代。 屯門-南昌全日通的使用方式、發售地點、售價和使用範圍與西鐵全日通大致一樣,於購買車票當天可無限次乘搭港鐵屯馬線(往來屯門至南昌站)、所有輕鐵路線及所有港鐵西北接駁巴士線。 西鐵「節日通」於2004年12月20日推出,售價為港幣20元,適用於購票當天無限次乘搭西鐵(現時為屯馬線(往來屯門至南昌站))、輕鐵、各新界西北的九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K16線、以及於推廣期間內推出的其他免費接駁服務。
屯馬線: 乘客量
經過多月嚴謹驗收和檢測,機電工程署今早已向港鐵公司確認屯馬線建設已達到安全和良好狀態,可投入服務。 陳帆今日向傳媒表示,屯馬線全長56公里,是香港最長的鐵路線,從東面烏溪沙站至西面屯門站共有27個車站,為沿線居民提供便捷服務,貫通新界東、九龍以至新界西北,也為土瓜灣、九龍城一帶引入高效便捷的鐵路服務。 「自悠通」原定優惠期至2007年12月31日,但兩鐵合併時被西鐵綫全日通取代。 西鐵綫全日通的使用方式、發售地點、售價和使用範圍與西鐵自悠通一樣,於購買車票當天可無限次乘搭港鐵西鐵綫、所有輕鐵路綫、所有港鐵巴士綫及港鐵接駁巴士K16綫。 屯馬綫由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的新建路段與原有的西鐵綫以及馬鞍山綫連接而成,在規劃及建築時稱為東西走廊(East West Corridor)或東西綫(East West Line)[4]。 2020年1月17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宣佈屯馬綫一期於同年2月14日通車,取代原有馬鞍山綫,並由大圍延長至啟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