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持有風險管理理學碩士及劍橋大學應用犯罪學與警務管理研究碩士學位。 陳先生曾先後於內地及海外不同院校受訓,包括上海浦東幹部學院、澳洲警察管理學院及劍橋大學。 他持有兩個碩士學位,分別是輔導學和應用犯罪學及警務研究。 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六年期間,江先生被借調到保安局先後擔任緊急事故支援組助理秘書長及跨部門反恐演習策劃主任。 在職期間,簡先生於內地及海外多所院校受訓,包括上海浦東幹部學院、北京大學、蘇格蘭警察學院及英國皇家國防學院。
- 2019年《逃犯條例》草案修訂爭議期間,警方的處理手法備受爭議,亦有聲音批評警隊高層靠攏中國大陸當局,不再維持政治中立[123][9]。
-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世界各地均面對多項挑戰,當中包括新興犯罪趨勢,全球性的恐襲威脅和不可預知的天災人禍。
- 事件中910人被拘捕,做成包括61名人員在內的141人受傷。
- 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六年期間,江先生被借調到保安局先後擔任緊急事故支援組助理秘書長及跨部門反恐演習策劃主任。
- 於二零二一年一月,周先生晉升警務處高級助理處長,獲委任為人事及訓練處處長。
- 時任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於同日下午親身前往香港警察總部高度讚揚參與行動的警務人員[68][69][70];事件被比喻為最平安的平安夜,提早給香港的聖誕禮物[71][72][73][74][75]。
二零二二年三月,王先生晉升警務處助理處長,接任警察學院院長一職。 二零二三年四月,他調任警務處助理處長 ( 國家安全2 )。 曾女士曾於北京清華大學、上海浦東幹部學院、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及美國麻省哈佛商學院接受培訓。 她自二零一五年起獲歐洲優質管理基準協會認證為首席評審人員;二零一七年,更修讀香港理工大學的知識管理專家課程。
警務處處長官邸: 香港警務處
2007年四次調查的滿意淨值皆達75%以上,為歷年首次。 2008年探員在旺角警署強姦報案少女案轟動社會,年底的滿意淨值僅47%。 警務處處長官邸2025 香港主權移交初期,香港警隊一度被視為是世界上最專業及優秀的警察機構之一,市民對警察普遍有良好評價。
- 馮女士在警隊服務期間曾負責不同範疇職務,包括前線指揮、刑事及保安情報、聯絡事務及人事管理。
- 2006年,刑事部偵緝部門將制式手槍更換為SIG P250 DCc手槍以取代停產的曲特點三八警探型左輪手槍。
- 香港警察在執行防暴任務時,有特有的警告制度,在對示威者廣播的同時,會高舉旗幟進行預警。
- 2020年7月1日起,新增雙面雙語的紫色警告旗幟,提醒示威者可能觸犯《港區國安法》。
- 陳先生曾先後於內地及海外不同院校受訓,包括上海浦東幹部學院、澳洲警察管理學院及劍橋大學。
其後,鍾女士調任刑事總部,並在二零二二年四月晉升後出任助理處長(刑事)。 在其警務生涯中,她主要在刑偵單位服務,包括前線及警察總部各調查、情報及政策制定部門。 在警隊服務期間曾擔任多種職務,包括前線指揮、刑事調查及保安情報等工作。 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期間,國際組織人权观察評價香港警察「明知故犯,反而不断增强使用武力」,認為他們應停止過度使用武力,並應自我克制[196][197]。 警務處處長官邸 另一方面,在中國政府角度,「人權監察」屬於中國實施制裁的5個非政府組織之一,其他包括「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自由之家」等,批評這些組織「表現惡劣」[198]。 香港警察在1950至60年代由於港英政府奉行放任自由政策且管治政策偏向「以華制華」,導致警隊「流氓化」,貪污受賄之風盛行,市民對警隊的印象甚差。
警務處處長官邸: 香港反高鐵撥款衝突
1935年,警察隊正式定名為香港警務處,同時使用香港警察隊、香港警察及香港警隊為副名。 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1月18日,香港經歷三年零八個月日佔時期,期間警務處被改名為香港憲兵隊(Hong 警務處處長官邸2025 Kong Kempeitai),直至香港重光為止。 關女士曾先後於內地及海外多所院校受訓,包括加拿大警察學院、蘇格蘭警察學院、國家行政學院、上海浦東幹部學院及清華大學。
於二零一七年,陳先生晉升為總警司並調任警察學院副院長,及後於二零一九年初至二零二零年末,獲委任為九龍東總區副指揮官。 馮女士曾先後於內地和海外多所機構受訓,包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澳洲警察管理學院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江先生曾於內地和海外多所院校受訓,包括北京清華大學、上海浦東幹部學院、加拿大警察學院、澳洲警察管理學院及美國亞太安全研究中心。 陳先生曾於上海浦東幹部學院、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及英國皇家國防學院接受培訓,並持有科技管理碩士和國際安全及策略碩士學位。 於二零一七年,周先生任職油尖警區的區指揮官,及後,於二零一九年初,獲委任為九龍西總區副指揮官。
警務處處長官邸: 投考難度
蕭先生於二零零七年晉升為高級警司,先後任職葵青警區副指揮官和機場警區指揮官。 蕭澤頤父親是退休警長蕭漢澄,受其影響,自小便把警察當作「我的志願」。 在香港的余振強紀念中學就讀至中三後,中四便前往英國讀書[2]。 本來他期待在中學畢業後回港投考警察,惟在父親反對下改於英國繼續留學,入讀伯明翰大学並選修中學最優良的化學學科[2]。 1988年,他在英國伯明翰大学畢業後,就立即回港投考見習督察[2][3][4]。 蕭澤頤,PDSM(英語:Raymond Siu Chak-yee,1966年4月2日—),香港警務人員,現任警務處處長和港區國安委成員。
警務處處長官邸: 部門
在警隊服務期間曾駐守多個前線及總部單位,對保安及刑事情報工作均擁有豐富經驗。 警務處處長官邸2025 他於1987年投身香港警隊,任職督察,2019年獲任命為警務處處長。 鄧先生曾於內地和海外多所學院受訓,包括上海浦東幹部學院、英國皇家國防學院,以及北京國家行政學院。
警務處處長官邸: 香港便覽:警務
於二零一三年,周先生晉升為高級警司並出掌刑事情報科的副指揮官。 如果在香港以外地方致電的話,請在電話號碼之前加撥地區號碼「852」(不適用於駐海外辦事處)。 本網站的所有資料均由有關決策局/部門及有關機構提供和更新。 國防部全動署物力動員處處長沈威志說,國防部於去年4月公布「全民國防手冊(範本)」,之後參酌相關新聞評論、專家學者及立法委員等建議編修手冊,同時將名稱修正為「全民國防應變手冊」,手冊提供民眾面臨各種嚴峻景況下所需之緊急應變資訊,以做好安全準備及生存自助。 「一哥」官邸位於馬己仙峽道50號,面積約4,000方呎,另設有大花園。
警務處處長官邸: 市民滿意度
鬥委會在新華社香港分社及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員會的支持下[29],由最初的罷工、示威、縱火,得不到普羅市民響應後,卻將暴力提升為暗殺、炸彈襲擊、搶槍及槍戰。 在事件中,所有人員取消休假候命,多次與暴徒對峙,作出驅散、鎮壓和拘捕行動,左派組織將暴力升級為無差別炸彈襲擊,左派報紙則辱罵香港警察是白皮豬[30]、黃皮狗[31]。 7月起,左派陣營開始在香港、九龍及新界街頭到處放置真假土製炸彈[32],又驅使左派學校的學生參與製造及放置真假炸彈[33]。 六七暴動期間,合共發現8,074個懷疑爆炸品[35],當中有1,167枚真炸彈,兇徒更在炸彈中加入大量鐵釘及玻璃碎加強殺傷力[36]。 1967年的炸彈恐怖襲擊浪潮造成包括1名駐港英軍軍人、1名消防隊長和2名警務人員殉職──包括了華籍警員杜雄光和英籍高級督察麥基雲(Ronald John McEwen),他們分別於香港島告士打道及怡和街處理炸彈期間被炸死。
警務處處長官邸: 保安局局長 鄧炳強, GBS, PDSM, JP
2014年7月7日,警務處對內公佈一份備忘錄,要求人員將全部於入職後所考獲而未申請及報告之持有學歷資格接受學歷認證。 如果相關學歷資格並非由已知的認可機構發出,則必須自費向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申報,才可能輸入在入事資訊系統之內;部份銜接學士不被承認資格[209]。 根據警務處的官方統計,2008年至2011年3年間,40%投考人為滿足招募基本成績要求的香港中學會考(包括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在內的5科E級或以上成績)或者香港中學文憑考試(5科第2級或以上成績)學歷,其餘均為更高學歷的持有者。 第三代指揮及控制通訊系統於2004年12月8日起分階段啟用,為資訊系統部近年最為突出的資訊及通訊科技進展,就是設計、發展和持續地分階段推出新系統。
警務處處長官邸: 相關內容
7月1日,示威者衝擊立法會,在香港立法會內進行破壞,然而不少市民在認為他們別無他法,是政府一直不肯對話或讓步,該次衝擊得到較多公眾意見同情示威者[102]。 警務人員需要擴大封鎖範圍至周圍約200公尺,不准任何途人接近。 晚上7時46分,爆炸品處理課於坑內進行引爆;其後爆炸品處理課繼續挖掘,及以化學品鎂燃燒坑內已經被引爆的爆炸品所遺留下來的殘餘火藥,隨後移走572枚炸彈,帶返爆炸品處理課基地化驗[83][84]。 六七暴動期間,最少造成包括10名人員殉職(其中5人殉於沙頭角槍戰中、2人殉於炸彈、3人被殺害,是有紀錄以來,香港社會衝突中最多名警務人員殉職之一次)在內的52人死亡,包括212名人員在內的802人受傷,1,936人被檢控。
警務處處長官邸: 香港特別行政區
而在2020年12月,香港警隊行動部和資訊系統部分三個階段推出第四代通訊機(CC4通訊機),而最新一代的CC4通訊機較上一代輕巧、電池更耐用,亦新增了不同功能,如語音查核警務處姓名索引電腦系統功能,人員可直接透過人工智慧系統作查核。 1974年,皇家香港警務處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開始在地區派出所,以求與居民建立夥伴的關係,加強巡邏及迅速地對求助採取行動。 警務處處長官邸 馬笑虹女士於一九八六年加入政府成為行政主任,曾先後服務於政府多個政策局和部門,包括前政務總署、運輸署、前中央政策組、房屋署、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公務員事務局及選舉事務處。 在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出任警察政務秘書前,馬女士為民政事務總署助理署長(專責事務)。
警務處處長官邸: 香港反對世貿遊行衝突
於二零二零年二月,陶輝先生擢升為助理處長,隨即接管西九龍總區指揮官一職。 他於二零一八年擢升為總警司,先後任職人事部服務條件及紀律科和警察公共關係科。 趙女士曾先後於內地及海外多所院校受訓,包括北京清華大學、上海浦東幹部學院、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及澳洲警察管理學院。 在職期間,陳先生於內地及海外多所院校受訓,包括上海浦東幹部學院、北京外交大學、英國前中央警察訓練及發展局及美國哈佛大學等。
期後葉繼歡被列為頭號通緝犯,香港警務處懸紅100萬港元將其通緝。 首批香港官員的車輛車牌號碼可以參考到各人的重要性排列位置。 當時,香港車輛註冊號牌由警察司(即現今的警務處處長)負責登記。 除非有特別原因令政府特別批准,否則警務處處長的退休年齡和一般警察一樣都是57歲。 香港警察為旗下的人員提供休閒遊樂設施,例如位於太子界限街的警察體育遊樂會及為高級人員而設,位於銅鑼灣鴻興道的警官會所。
警務處處長官邸: 國際人權監察組織評價
在2017年晉升助理處長(人事),2018年晉升為高級助理處長,接管行動處處長,2019年獲委任為副處長(行動)。 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警方被指與黑社會勾結,且有警員濫用私刑,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2014年進行的民調,香港市民對警隊的滿意度創1997年7月以來新低[158]。 此外,政府聲稱現行監督機制運作良好,故無需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然而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監警會)主席梁定邦已指出,向監警會投訴者可能反被警方檢控,市民也因為警方以往的濫捕表現而難以信任和運用這一監督機制。 如2016年旺角衝突期間發生的明報記者被香港警察毆打事件,在擁有視頻證據、目擊證人及毆打時表明身份的情況下,等待3年的處理結果依然是「無法追查」和「無法完全證明屬實」。
香港新任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稱,警方在行刺者家中找到相信令他「受到分化和激化」的電腦和物件,初步定義為「孤狼式本土恐怖襲擊」[12]。 根據警隊網上資料,在職期間,蕭澤頤於多所院校修讀外地發展課程,當中包括清華大學、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及國家行政學院。 2023年2月,政府宣布為便利警隊管理層順利交接,在同年4月達57歲警務處處長退休年齡的蕭澤頤,獲延任兩年至2025年4月1日[6]。 2021年6月23日,根据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提名和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印发《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李家超等4人职务任免的通知》(国人字〔2021〕159号),任命萧泽颐為警務處處長[1]。
警務處處長官邸: 相關統計
但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2020年5月4日至6日(2019年3月起發生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電話訪問1,004名香港居民,對香港警隊的滿意度達四年來新低為36.8,逾四成市民評0分,評分亦繼續為9個紀律部隊中最低[10][11]。 曾服務於多個政府決策局及部門,包括前政務總署、前規劃環境地政科、元朗民政事務處、前房屋局、房屋署、投資推廣署、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以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等。 近年,曾女士被委任工業貿易署副署長(二零一八至二零二一)。 曾女士於二零二一年九月接任香港警務處財務、政務及策劃處處長的職務。 而在2020年12月,香港警隊行動部和資訊系統部分三個階段推出第四代通訊機(CC4通訊機),而最新一代的CC4通訊機較上一代輕巧、電池更耐用,亦新增了不同功能,如語音查核警務處姓名索引電腦系統功能,人員可直接透過人工智能系統作查核。 有關系統亦新增通話群組,使人員跨區工作時能使用該區的通話群組,提升溝通及行動效率。
於2013年至2014年年度在148個受統計地區中,香港警務處排名第4[178]。 香港反高鐵撥款警民衝突發生於2010年1月16日,約1,700名反高鐵運動示威者包圍立法會,要求與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直接對話,最終演變成為警民衝突,造成5名警務人員受傷。 不過鄧炳強近年以租住單位為住,例如仍任警務處副處長時,租住九龍塘廣播道寶能閣複式單位,天台被揭發有僭建,業主於2017年接獲屋宇署通知,但一直至鄧炳強在2019年6月搬離,業主一直都無處理。 警務處處長同樣有官邸,位於半山馬己仙峽道50號,為兩層高的英式設計獨立屋,佔地逾1.5萬方呎,並有大花園,坐落屬街道盡頭,被譽為整條街的最佳地點。 「一哥」官邸還有實際功用,被指在港英時期,已可作為策劃行動指揮的地點。 港府高層大換班,李家超、鄧炳強、蕭澤頤分別升任政務司司長、保安局局長、警務處處長。
2010年至2011年年度,警務處的整體流失率(包括退休以及辭職)為4.86%。 警務處處長官邸2025 另外,督察級的退休年齡前流失率為1.43%[213][214];當中不少本來就擁有相關專業學歷、牌照或資格的人員於擁有10年年資後辭職,轉投法律、銀行、醫學及航空等業界發展[215]。 分析指香港問題上被美國制裁者除了美國資產會被凍結外,其海外及香港銀行服務亦極可能會被取消[200]。 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警察的形象急劇惡化,在曾偉雄任職警務處處長期間尤甚,亦出現「香港警察公安化」的問題[192][193][194]。 天星小輪加價事件發生於1966年,事件源於天星小輪有限公司增加票價,香港市民上街抗議,後來演變成為騷亂,包括針對警察的暴行。 警察訓練分遣隊需要施放催淚彈、木彈及實彈鎮壓,駐港英軍介入,最終平息事件。
警務處處長官邸: 市民對警察的稱呼
後來因應香港人口遷移和犯罪模式等等香港社會的改變,派出所系統於1984年6月起取消及更改為警察社區聯絡辦事處[23]。 警務處處長官邸2025 於實行派出所系統年代,各派出所由一名警署警長領導,由一名警長帶領4名警員組成一支小隊,人員分為3個更份當值。 2006年,撲滅罪行委員會委託政府統計處進行2005年在香港發生的罪案及罪案事主的獨立統計調查,調查結果反映了香港市民對警務處的表現高度滿意。 同年,香港大學犯罪學及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和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合辦的聯合國國際罪案受害人調查,結果顯示公眾對警務處的表現極為滿意,滿意度高達近95%[152]。
警務處處長官邸: 香港反高鐵撥款衝突
據悉,港英政府管治時期,警務處處長官邸除作住宅用途外,亦具實際功用,因官邸是策劃行動時的指揮地點。 及後數日,接連有不同市民前往事發地點,獻花悼念事件中自我了斷而身亡的刺客,亦有網民在網上稱涉事行刺者為「烈士」、「義士」等。 蕭澤頤在2021年7月3日接受《東周刊》專訪期間,表示:「呢啲美化暴力、英雄化恐怖分子嘅行為,完全有違道德倫理,令人心寒。呢啲到底係乜嘢價值觀?呢個唔係政見問題,係人性問題!」[13]。 2021年7月1日香港回归紀念日晚,一名28歲男警員(阿祖)在銅鑼灣SOGO門口駐守期間,被一名50歲姓梁的男子從後面持利刀襲擊,刺客之後用刀刺向自己胸口,及後被警方制服,送院後正式不治身亡。
第三代指揮及控制通訊系統包含無線電波、999 (緊急電話號碼)、指揮及控制電腦和手提電腦和自動車輛位置顯示系統,造價為5億4千萬港元。 此系統為警務人員提供多個創新的資訊及通訊科技應用系統、容易使用的器材及無縫運作模式,提高了警務處回應香港市民的緊急求助電話的效率[131]。 不少警隊高層退休後轉投商界或非政府機構如機場保安有限公司,當中不乏新鴻基地產旗下公司(如帝國集團、載通國際)或港協暨奧委會。 雙十暴動事發於1956年10月10日至12日間,事發源於徙置事務處的職員移走一面中華民國國旗所致,警務處派出防暴警察及出動裝甲車,並且施放催淚彈鎮壓,最終於駐港英軍的協助下,事件才告平息。 事件造成59人死亡,逾300人受傷,逾1,000人被拘捕,是香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高的暴動,亦因此促成了警察訓練分遣隊的成立。 王先生持有法律學位及公共行政碩士學位,曾受訓於浦東幹部學院、國家行政學院、加拿大警察學院、英國倫敦警察廳刑偵學院和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
警務處處長官邸: 香港警務處
刑事情報科相信季炳雄集團正在策劃一連串的持械行劫罪行,於是聯同多個部門先發制人[57]。 凌晨3時半,A隊以幾秒鐘時間,對12樓29室進行爆破及強攻進入[58]。 A隊先以定向炸藥炸開鐵閘[59],再以霰彈槍發射一粒重鋼珠擊毀門鎖,然後以大鐵鎚擊毀木門。 事件中起獲了近30年來最大批的軍火,包括1支AK-47突擊步槍、兩支霰彈槍、一支0.45口徑手槍、6支54式手槍、882發子彈及7個手雷[62][63][64]。 警務處處長官邸 整件案件中特別任務連不費一彈、無人傷亡,疑犯亦被活捉[65],備受讚賞[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