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和興樓樓高28層,是眾多第七型徙置大廈中(也是1970年代落成的資助房屋)最高的一幢。 興華(二)邨於1972年動工,1976年落成,佔地逾5.64公頃,先後由前徙置事務處及香港房屋委員會,按徙置區與政府廉租屋共用的第七型徙置大廈規格及標準興建,所以富有前徙置事務處和政府廉租屋邨的建築設計特色。 觀塘的樂華南邨,有一個粉藍色的圓狀打卡位,但屋邨本身也有著很多有趣的歷史,等待有心人發掘。 樂華南邨是 80 年代建成的樂華邨的分支,另外還有樂華北邨,而有趣的地方是同屬一個屋邨之下,南邨是 Y 形建築,而北邨卻是 I 形建築,完全體現了南轅北轍的概念。 站在打卡的天井平台,抬頭看到的是「受到建築限制的長方形藍天」,除了遊人打卡之外,這裡平常則是住客街坊一起搬出麻將枱打麻雀,或是聊天休憩的地方。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回應傳媒就樂華巴士總站設置車長休息室的查詢〉[新聞公報],2017年8月11日。
- 到2017年6月,樂華南邨管理諮詢委員會通過增設站長室建議,但仍需經領展的同意。
- 但是,當他們只有短短一兩天的周末空檔的時候,這便是繼上班放午飯時問:「我們今天吃什麼」後,另一個讓人感到煩惱的問題。
- 人生第一次認識樂華邨,應該是在數年前我做雜誌記者的時候。
- 所以慢慢我們迷上了去不同的香港居住地方拍照打卡,不用花費一分一毫,只需穿得美美的,然後準備一部手機、一個腳架,我們就可以拍下網美照,接著放上社交平台增加讚好的數量。
- 九巴早在2001年向房屋署申請更換新式站長室與加裝冷氣,房屋署於2002年4月轉交申請予運輸署,於2002年5月運輸署回覆不反對計畫,但房屋署卻表示因資料散失無法翻查,致更換計劃沒有進行。
惟如選擇停泊於樂華邨的流動郵車領件,則需指明領件日期,以便作出安排。 香港郵政決定明年4月關閉觀塘樂華郵政局,改以流動郵車為區內居民服務。 香港郵政指,樂華郵政局過去十年營運累計虧損超過1千萬元,在剛過去的2013/14年度亦虧損142萬元,平均每日櫃枱服務量持續下跌至283宗,今年4至9月再降至263宗,故決定關閉該郵局。 彩虹邨於 1962 至 1964 年間分段落成,是香港早期建成的公共屋邨之一。 除了大廈的外牆,就連屋邨內的停車場上蓋的籃球場和羽毛球場的地下,也塗上了搶眼的紅、黃、藍色調,隨著媒體報導增加,現在除了本地人會到彩虹邨打卡之外,台灣、大陸、韓國甚至歐美的遊客,都會憑著網路的資訊來到此地拍照留念。 所以慢慢我們迷上了去不同的香港居住地方拍照打卡,不用花費一分一毫,只需穿得美美的,然後準備一部手機、一個腳架,我們就可以拍下網美照,接著放上社交平台增加讚好的數量。
樂華邨停車場: 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大樓由60年代開始興建,它們原本應該是同屬一個屋苑,卻因發展商突然失蹤,無奈之下分拆出售。 樂華邨停車場 香港這個彈丸之地,上班族長期處於高壓窒息的環境和工作之中,大部分香港人只要有超過三天的假期,都會選擇「逃離」。 對他們來說,旅遊便像是久困於密室,然後突然看到短暫光的感覺。 但是,當他們只有短短一兩天的周末空檔的時候,這便是繼上班放午飯時問:「我們今天吃什麼」後,另一個讓人感到煩惱的問題。 另外,議員鄧家彪與當邨居民組織「樂華家園」及居民代表向領展請願。 鄧家彪批評領展,為追逐更高的估值,多次改變民生街市或商場的用途,對居民生活造成深遠影響,促請領展履行社會責任保障民生,並保留樂華街市。
當中樓齡最久的是位於南邨,1982年就落成的展華樓及輝華樓;他們採用的是 1950 年至 1980 年代流行的舊長形大廈,即係中央走廊式,連接 E+ 連接 E。 實不相暪,首次有意識地日間走訪樂華邨,當然是受到網上「打卡」潮流影響,看到不少人到樂華邨的藍色時光隧道及 Pantone 粉紅色外牆拍照,於是想一賭其廬山真面目。 在香港最繁華熱鬧的中環和上環一帶,這裡除了是餐廳、酒吧和設計小店的聚集地,更藏有許許多多的「轉角驚喜」,等著路過的人發掘! 香港塗鴉藝術組織HKwalls在近年陸續與中上環的店家和住戶合作,將一道道平凡不起眼的牆面,透過藝術家的巧手變身成一幅幅精彩的畫作。 在經過香港和台灣媒體大肆報導後,西環鐘聲泳棚相信大家已經不陌生,這個連計程車司機都沒聽過的地方,現在可成了IG上最紅的打卡點! 西環泳棚位在香港島西環的山腰,這個沒有明顯指標的看海秘境,如果不是特別前往一般人很難會發現它。
樂華邨停車場: 觀塘樂華邨
彩虹邨是香港早期興建的公共屋邨,共11座大廈均髹上七種顏色,繽紛的外牆及鮮豔的籃球場充滿清新氣息。 至善活動中心將會於2023年2月6日(星期一)重新開放。 申請人可於2023年1月13日早上9時起申請預訂2月至3月未經分配的時段,該等申請將以「先到先得」方式處理。 申請運輸署停車場泊車季票 (2023年4月至6月) 由2月23日起至3月5日,您可於網上申請荃灣、葵芳及天后運輸署多層停車場4月至6月之泊車季票。
- 當你很快樂地跟朋友去打卡地拍照的時候,你會注意到當地居民對於大聲喧嘩的不耐煩和不便嗎?
- 2008年12月17日:凌晨三時十分,兩輛停泊於樂華總站的九龍專綫小巴22M線小巴遭縱火,火勢波及另外四輛同線小巴,期間更曾多次發生爆炸,火警約在30分鐘後救熄。
- 由於我從 11 歲開始就是住在公屋長大,對公屋多少有些情意結,而且一直對公屋發展歷史有興趣,自然而然,當時跟受訪者以及協助我們的長春社古蹟資源中心職員姐姐有着共同的話題。
- 有意租賃人士可致電或親臨所屬屋邨 / 屋苑 / 商場 / 工廠大廈辦事處查詢及索取申請表格。
- 對他們來說,旅遊便像是久困於密室,然後突然看到短暫光的感覺。
離市中心約30分鐘車程的石澳是個「很不香港」的小村落,村子裡的房子幾乎每一棟都漆上了不同的顏色,粉的、黃的、藍的和紫的,將每條小路點綴得五彩繽紛。 香港有不少特式酒店,除了可以來個 Staycation 鬆一鬆,還可盡情打卡影相,特別推介香港美利酒店。 孫中山紀念館位於中環半山,屬於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分館,是香港現存極少數的20世紀初建築物。 建築外牆充滿英式古典味,圓拱形陽台亦採用了僅存的希臘式巨柱承托,內裏裝潢瑰麗堂皇,別具氣質!
樂華邨停車場: 藍灣半島 藍灣廣場 停車場
村內有色彩繽紛的壁畫,由村民和小朋友義工一同創作,因此有「香港彩虹眷村」之稱。 壁畫的畫風可愛,刻劃了村民生活的點滴,充滿童趣和藝術感。 香港人或多或少都聽過嘉頓 的名字又或食過嘉頓麵包,但並不是很多人曾去過嘉頓中心或者嘉頓山。 想要看到香港璀燦的夜景,除了上太平山山頂外,其實深水埗嘉頓山也是一個一個不錯的選擇呢~只需約半小時的路程,即可飽覽香港的景色,是最親民的行山路線,不少攝影發燒友亦會特地來這裡拍攝黃昏夕陽或璀璨夜景。 當中,巴士會途經11個公共屋邨,如蘇屋邨、李鄭屋邨、元州邨、長沙灣邨、麗閣邨、真善美村、東頭邨、坪石邨、啟業邨、牛頭角下邨及樂華南邨。
樂華邨停車場: 樂華邨停車場
人生第一次認識樂華邨,應該是在數年前我做雜誌記者的時候。 由於編輯要求,曾有段時間要定期寫香港公屋專題(同時間接造就這個網站的出現)。 在採訪有關公屋前,需做好資料搜集,或是預先尋找相關的受訪者,如居住當地的街坊、專門研究公屋發展的專家等。 而當時就尋找了搵長春社古蹟資源中心的職員穿針引線,由他們介紹同尋找合適的受訪者。 搭上小巴走一趟香港的「小地中海」,用如異國般的彩色小屋繽紛你的相簿吧!
樂華邨停車場: 觀塘影相 – 樂華南邨時光隧道
故此想到拍攝打卡照當然少不了(笑),但不如試着同時分享打卡小貼士以及更多有關屋邨的小故事知識等等,讓讀者可從中了解更多屋邨背後的歷史及發展種種等。 這座位在九龍觀塘區偉業街的天橋,和香港一般的陸橋有著不太相同的設計,Z字形狀的外型和一格格的方窗,讓天橋內產生了視覺上的無限延伸感,搭配橋身的粉色調塗漆,製造出時下年輕人最喜歡的簡約文青風格,怎麼拍都不會出錯。 九龍東部飛鵝山下,除了市民稱為「四順」的順天邨,順安邨,順利邨,順緻苑外,介紹一下擁有一條被稱為時光隧道的樂華邨。 記者曾多次到場視察,目睹不少居民沿馬路直接往樂華邨停車場,路程只需時半分鐘,但途中須不時閃避車輛,不但威脅自身安全,亦對駕駛人士造成影響。 樂華邨停車場 記者亦曾沿房署建議的路線前往,發現不但需「兜大圈」,即使急步行走也要花上逾三分鐘才抵達達華樓,而且途經商場商戶上落貨區,需閃避往來不斷的送貨手推車。
樂華邨停車場: 巴士總站
本報日前報道,有多條已出售商場及停車場的公屋,因公共地方業權分散,遲遲未能興建升降機、扶手電梯及行人通道上蓋等利民設施,但原來亦有成功例子。 觀塘樂華邨現正在領展擁有業權的公共地方興建小巴站及行人上蓋,讓居民日後候車時毋須日曬雨淋,成功原因是該邨的屋邨諮詢管理委員會(邨管會)願意獨力承擔工程開支。 事件反映只要政府或房委會肯出錢為居民興建利民設施,業權問題即能解決。 位於樂華南邨公共停車場頂樓的幾個圓洞型的拱門,成就了大家口中的“時空隧道”,彷彿穿越時空一般的神奇視覺效果。
樂華邨停車場: 觀塘區仲有咩好玩?
彩虹邨、「怪獸大廈」海山樓、樂富樂華南邨、銅鑼灣圓形屋邨勵德邨等等,這些都是近年著地的打卡地點,它們的外觀都已為人熟知,但拍照打卡的背後,我們其實也可以花一點時間,了解它們的歷史,深入欣賞這些建築背後的人文價值。 觀塘區議員蘇冠聰指出,大部分街坊都認為應翻新街市「做好啲」,計劃改建成安老院舍可謂本末倒置,又指領展事前並無諮詢居民,希望領展向居民交代。 他認為領展作為負責管理民生設施的機構,在改變民生設施前有必要諮詢街坊意見,不能一意孤行。 顧客於UNY (元朗店) 消費滿 $500或以上 ,可獲兩小時免費泊車優惠。 顧客於UNY (樂富店) 消費滿指定金額,可獲兩小時免費泊車優惠。 TOPick今次帶大家跟著九巴去旅行,搭上九巴2A路線,從美孚巴士總站出發,目的地是牛頭角樂華邨。
樂華邨停車場: 觀塘エリア
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舊式香港鄰里間關係緊密的情懷,而在這個小小的區域,彷彿把舊香港的時間定格,保留著一絲絲的古老人情味。 在香港,想找個喝一杯咖啡的地方、想吃好吃料理的地方,或是逛街購物的 mall 都很容易找到,但這些全都是需要消費的活動,如果每個週末都要「購買」休閒時間,這不禁成為了一種壓力。 【記者林彥汛報道】領展計劃將牛頭角樂華邨唯一的街市,改變用途為安老院舍,並向地政署提出申請,然而計劃卻遭到許多居民的反對,指該街市為他們的「唯一選擇」,失去街市他們將難以買餸。 相信是繼藍色時光隧道後,另一個極為熱門的「打卡點」:pantone 粉紅的方形內十字圓形的外牆。 但後來再經網上翻查更多與樂華邨的資料,才發現樂華邨極具特色的設計,其實背後亦有多個小故事,而不少都值得大家知道和留意。
樂華邨停車場: 泊車優惠
樂華邨於1985年開幕,開幕牌匾位於商場地下的噴水池後方之護土牆之上。 牛頭角道體育館位於觀塘牛頭角道183號牛頭角市政大廈2樓至4樓,佔地4 058平方米,於1981年啟用。 體育館設施齊全,為區內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康樂設施,是理想的康樂活動場地。 此外,體育館每月均舉辦不同類型的康樂體育活動,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順利邨體育館位於觀塘順利邨道33號(對面為順利邨及順安邨),佔地33 000平方米,於2000年2月1日啟用。 瑞和街體育館位於觀塘瑞和街9號瑞和街市政大廈8樓至9樓,佔地1 700平方米,於1988年5月14日啟用。
樂華邨停車場: 別再只拍彩虹邨!街頭塗鴉到夢幻隧道 香港6處必拍打卡點
香港郵政稱,樂華邨居民可使用牛頭角郵政局的服務,並會安排一部配備「綜合郵務系統」的全新流動郵車,為居民提供繳費通及郵政服務。 郵車停泊於樂華南邨奐華樓與樂華停車場之間,逢星期一、三、五(公眾假期除外)上午9時至中午12時半運作;並於樂華邨巴士總站附近增設一個街道郵箱,方便巿民投寄。 樂華邨停車場2025 鯉魚門體育館位於油塘鯉魚門市政大廈2樓至5樓,佔地2 328平方米,於2000年9月5日啟用。 體育館環境舒適及景致開揚,市民可在此遠眺鯉魚門海峽的景色。
屋邨是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發展觀塘北時規劃,前身為復華村平房區,於1951年落成,為當時在剛發展的觀塘工業區工作的人提供臨時居所。 樂華邨停車場 樂華邨停車場 港府於1978年著手清拆復華村平房區,計劃原稱「新牛頭角邨」或「牛頭角東邨」,原址重建後的樂華邨於1982年至1985年分4期落成。 第一期為A及B座的舊長型、聖公會基樂學校、樂華巴士總站及樂華街市、第二期為樂雅苑及振華道體育館、第三期為樂華商場及H型大廈、第四期為Y1型大廈、樂善堂楊仲明學校、熟食亭及樂華社區中心。
樂華邨停車場: 巴士總站員工休息室爭議
在1984年分拆為樂華南邨、樂華北邨及樂雅苑方便管理,從1985年起,兩邨一苑各有各自的房屋署辦事處管理。 而原本設於展華樓地下的房屋署樂華邨辦事處亦於1985年起分拆,並把樂華北邨及樂雅苑辦事處一併遷到秉華樓地下,而樂華南邨辦事處則遷往奐華樓地下,繼續為居民服務。 相信是不少人最為熟悉樂華邨的打卡點:位於停車場頂層的藍色時光隧道。 身為公屋膠如港女我,當然少不了要講講香港公屋,個人認為是極能反映本地歷史及社區變化的代表。
屋邨管理諮詢委員會早於2012年提出在小巴總站建造候車亭,但由於涉及公共地方,房委會須先取得只有約一成業權的領展同意;領展關注工程開支及日後維修責任,加上候車亭無助增加商場人流,拒絕分攤費用。 早在2013年3月,九巴向房委會提出在樂華巴士總站設置站長休息室,不過房委會以需得到業權人領展批准為由,一直進展緩慢。 到2017年6月,樂華南邨管理諮詢委員會通過增設站長室建議,但仍需經領展的同意。 到2017年8月,領展同意增建站長室,不過房署於8月10日貼出告示,指休息室屬公眾地方,要求九巴於兩日內移走,事件令部份車長相當不滿。 另外,原位於興華(二)邨的部份商店及街市至今仍由房委會持有,沒有隨上述的興華廣場一同售予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相關零售面積接近3,500平方米,大部份商店在安興樓及和興樓平台。 有5幢建於山上,另外2座大廈(裕興樓及豐興樓)則依山而建,設有大型升降機、架空走廊及天台通道,分別連接環翠道及柴灣道,方便居民出入,建築設計上與同期的葵盛西邨十分相似。
樂華邨已有三十六年歷史,邨內小巴站非常繁忙,採訪當天所見,早上短短十五分鐘內,已有約十輛小巴上滿客駛走,惟小巴站及附近地方都沒有上蓋,僅靠一把太陽傘為極少數候車居民遮風擋雨。 位於興華(一)邨的興華廣場(前稱興華商場)在1999年落成,惟2005年被售予領展,故商場現由領展管理,提升工程於2009年4月開展,並於2010年第一季完成。 除了鮮活街市外,亦有麵包店、水果店、超級市場、快餐店、文具店、玩具店等。 當你很快樂地跟朋友去打卡地拍照的時候,你會注意到當地居民對於大聲喧嘩的不耐煩和不便嗎? 一般遊客來這裡都是為了在益昌大廈的天井平台拍照,但其實怪獸大廈是由五座互相相連的大廈造成:分別是:海景樓、福昌樓、海山樓、益發大廈和益昌大廈。
樂華邨停車場: 九龍灣
商場內曾設有樂華郵政局,惟因不敵租金壓力,已於2015年4月11日關閉,改以流動郵政局服務站於逢星期一、三、五上午停靠欣華樓側取代。 由於混凝土強度遠低於標準令樓宇結構有問題,承力牆結構不足以承受樓宇負荷,興華(一)邨被安排按照整體重建計劃下於1995年拆卸重建。 而興華(二)邨相關大廈需要作大型維修工程更換鋼筋及混凝土。 由於原擬作徙置區的九龍順利邨項目後來不按第七型標準興建,因此興華(二)邨是香港僅有由前徙置事務處策劃興建的第七型徙置大廈(而其他項目初時均為政府廉租屋)。 位於鰂魚涌的海山樓,又有「怪獸大廈」之稱,俗稱源自其呈U型、密密麻麻的房子,其引起的高度壓迫感使人感覺像要被怪獸吞噬般無法喘息。 原本也沒有人發現到這個打卡地標,卻自從國外著名電影《變形金剛》到此取景後,成為來香港必定要「到此一遊」的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