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屋苑往往被劃入上水的選區範圍內,故現時以上水所包括的區議會議席亦包括部分原屬周邊鄉村的範圍。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主要以掃管埔路、馬適路以北至雙魚河及梧桐河以南的地區為範圍。 冒師傅視麒麟紮作為一門藝術,任何工序都一絲不苟。 相對國內流水線式製作,冒師傅一般需要多一倍時間才能完成,然而他卻不因此而苦,相反他卻很高興地說:「能由零到有,一手一腳地紮起一頭麒麟,我感到很有滿足感」。
- 而這條隱逸、自給自足的村落裡,也有不少被人遺忘的歷史建築,見證著古洞過往的歷史。
- 難度:★★★☆☆ 時間:3.5 hours 路線: 伯公坳 ➢鳳凰山➢ 昂坪 路徑:鳳凰徑3段 簡介:鳳凰徑三段全長大約6-7公里, 而鳯凰山是本港第二高山,高935米。
- 山頂可眺落馬洲及古洞風景,甚為宜人,有似抹茶山景可觀。
- 經過大片草地後,未幾便會見到一座橋,轉右再繼續行就到目的地。
由於圍內村立於梧桐河之上,廖氏族人便稱其為「上水鄉」,漸漸「上水」便成了附近一帶地方的名稱。 上水與粉嶺、打鼓嶺和沙頭角同屬於1979年成立的北區行政區。 上水發展主要是在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由附近屋邨前往鐵路車站一般都在15分鐘步行時間內。 雖然現在上水已經發展成為新市鎮,但由於石湖墟鄰近鐵路車站及巴士總站,所以並沒有因為發展而衰落,人流反而更多。 尤其自由行政策後,經常有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往來上水及深圳購買日用品和走運水貨。 本路線提供麒麟村、青山公路(白石凹、古洞)往來石湖墟及港鐵上水站的專線小巴服務,原本是1990年2月16日運輸署公開招標的11組共15條專線小巴新線之一,當時為獨立招標路線,往來上水7B區(即港鐵上水站一帶)至麒麟村,但未能成功開辦。
上水古洞麒麟村: 上水大頭嶺-金錢-古洞水塘-麒麟山-獅子嶺-古洞
古洞大馬路附近居民歷經的首次大變革,源於1985年港英政府建設新界環迴公路(又稱九號幹線),這條公路可串連大埔、粉嶺、上水、新田、錦田、元朗、屯門、荃灣等新市鎮及鄉郊地區。 冒卓祺講述,原來古洞大馬路沿途的民居和店舖遭到清拆,受影響的村民被遷移到上水最早期的公共屋邨彩園邨。 隨著九號幹線和行人天橋的建成,過去的舊市鎮格局被打破,在八十年代末於古洞南田心區附近建成兩層高的古洞街市購物中心,形成了「新街市」。 牛潭坳是玩越野電單車的熱點,加上連續兩天下過大雨,泥徑上有很清晰的車轍,遇上泥濘就少下了。
- 理論上,行山人士可以在這裏等605專線小巴回上水,但尚有餘力的話可以轉左,沿馬路行向麒麟村的方向。
- 用餐期間,時不時都有食客、店員走來與冒卓祺打招呼,閒話家常,讓人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
- 天色稍暗,原來深圳福田一帶正在下雨,但位置與雨帶移動方向相反,頭上仍是一片藍天,所以問題暫時不大。
- 而傳說由孔子刪定的《詩經》,紀錄了首篇麒麟詩歌——《麟之趾》,奠定了麒麟「有足不踶」、「有額不抵」、「有角不觸」的「仁獸」形象。
- 相對國內流水線式製作,冒師傅一般需要多一倍時間才能完成,然而他卻不因此而苦,相反他卻很高興地說:「能由零到有,一手一腳地紮起一頭麒麟,我感到很有滿足感」。
- 一個人坐擁整個山頭,360度無敵山水景就在我的腳下,有點像一個人在外國旅行登山的感覺。
還有更「離譜」近乎輕蔑的叫法,根據香港大學羅香林教授的研究,古時直至近代,「山居者謂之猺人,舟居謂之蜑人,島上謂之黎人」。 「秦漢稱蠻,曰越,字或作粵,又作繇」,「越東多猺,猺名輋客,古八蠻之種」之表述,充斥各類史書及地方誌。 筆者日前獲邀出席「古洞煙寮土地廟安神進火慶典」。 但見鑼鼓喧天,一眾鄉紳、名流、學者、明星到賀,可謂「大陣仗」。 原來這是新界傳統習俗,旨在尊天地、敬鬼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難度:★★☆☆☆ 時間:3 hours 路線:貝澳➢鳳徑12段 ➢十塱坳 上水古洞麒麟村 ➢白富田➢ 梅窩 簡介:鳳凰徑第十二段風景優美,先由貝澳開始行,沿途可見貝澳泳灘、芝麻灣、二東、蓮花山脈、喜靈洲、銀礦灣,而路段起伏不大,相當輕鬆。
上水古洞麒麟村: 麒麟村位於上水新田區 環境寬敞寧靜
您只須填妥姓名及電郵,便可取得香港地方志中心有限公司(「香港地方志中心」)舉辦或安排的活動的新聞及/或宣傳推廣通訊資料或促銷資訊。 元朗十八鄉大棠村今年製作全新金龍,邀請冒卓祺製作。 歷經兩個多月辛苦製作完成後,冒卓祺獲邀參與點睛行鄉活動,在烈日下擔任指揮,完成歷時三小時的行鄉活動。 每到一條村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冒卓祺跟當地的村民熱情打招呼,閒話家常。 從小在鄉村長大的他,傳統民俗活動伴隨著他的成長,能夠看到自己的作品成為連結村民感情的紐帶,他感到無論多麼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踏入上水古洞全新落成的「紮作技藝展示館」,色彩繽紛的花炮映入眼簾,環顧四周,華光廟、麒麟、醒獅、金龍、貔貅、大士王、花燈……三十多件紮作藝術品華麗展現,在每一件作品的背後,都凝聚香港紮作業聯會主席冒卓祺師傅和他的恩師、學生們的心血。
用餐期間,時不時都有食客、店員走來與冒卓祺打招呼,閒話家常,讓人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 歷經多次香港新市鎮的發展衝擊,居民搬遷,今日的古洞已不再是昔日的模樣。 古洞(Kwu Tung)喺香港新界北面,響麒麟山北,河上鄉西南,雙魚河一帶。 上水古洞麒麟村2025 原本只係一條細村來,喺青山公路南、麒麟山北同雙魚河西之間,家下歐意花園嘅地方,而家下主要講係雙魚河以西(近青山公路一小段河東),河上鄉以西南,馬草壟以南,西到白石凹嘅平地,同埋麒麟山北同東北一帶。 由於香港政府將青山公路,古洞可愛忠實之家到粉錦公路尾,上水彩園邨對角一段,叫做古洞段,搞到連帶雙魚河東到上水都畀人誤以為係古洞,所以有時金錢、燕崗、松柏塱、丙崗都當埋入古洞。
上水古洞麒麟村: 香港志
冒卓祺身體力行參與各類節慶、民俗、藝術展示、教育活動,認為紮作是一項活著的藝術,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展示館雖然只有三百多呎,展品卻涵蓋了多種不同的香港典型紮作工藝展品,分為「過去」、「現在」、「將來」三大主題。 冒卓祺師傅除了精選自己的作品外,更加著重展示恩師、學生的作品。 「那時候有很多知名的粵劇老倌都曾經在古洞表演,比如任劍輝、白雪仙、李香琴、關海山、新馬師曾⋯⋯好多啦!」他表示,潮劇神功戲屬於另一個戲會主辦,搭建另一個戲台,一般是3日2夜,為錯開與粵劇表演的時間,在黃曆二月二十二日開演。
上水古洞麒麟村: 新界專綫小巴605線
由山頂盧吉道起步,到香港仔、黃泥涌峽、大潭水塘到龍脊,像是通往香港歷史的旅程。 香港島打卡、郊遊以外,同時了解一下未認識的香港。 接麒麟山坳重返柏油路,左轉小巴站,前赴麒麟村公廁同樣可等小巴。
上水古洞麒麟村: 麒麟山.古洞水塘
麒麟村及古洞水塘一帶沒有路牌,行山前要細閱地圖及路線介紹,在山上也要隨時拿紙本地圖或手機地圖出來看看,確保沒有行錯路。 上水古洞麒麟村2025 大石磨則成為行山愛好者新興線性行程的途經地點,可往來落馬洲、河上鄉、上水華山、打鼓嶺等地。 上水古洞麒麟村2025 麒麟山內有座名為古洞水塘的小型農用水庫,約有三個北區中央公園一期人工湖的面積,曾經發生溺斃或投塘自盡事件,可由古洞街市十字路口(九巴76K巴士站)進入古洞南路前往。 經過長瀝(長壢)村與雙魚河畔,可從西北方觀望位於麒麟山內的古洞水塘水壩(天朗氣清時候,亦可從上水市中心向西南方眺望)。 古洞水塘近年因香港版心形湖(又稱心形水塘)之名,成為行山打卡熱點。
上水古洞麒麟村: 服務時間
與冒卓祺交情頗深的崇正新村三喜堂,今年邀請冒卓祺製作一對全新麒麟。 麒麟的「開光儀式」在深夜11時(子時),冒卓祺也親身參與其中,主持儀式。 見證著一對麒麟從無到有的誕生過程,冒卓祺也很感恩,認為紮作不僅僅是一份工作,透過這一藝術品的誕生,他與村民的關係也更進一步加深了。 在展示館中,一件件精美製作的巨型獨角麒麟、北麒麟、龍頭、大士王等在「現在」展區中十分奪目,這些紮作藝術品多數出自冒卓祺之手。
上水古洞麒麟村: 麒麟山行山路線|搵啱角度古洞水塘變心形湖 登頂珍惜此刻新界北
同年8月31日運輸署公開招標的14組共27條專線小巴新線,本路線與另外五條元朗區路線601, 602, 603, 604, 606S獲列作同一組招標,最終由瑞明服務投得,於1992年3月26日起投入服務。 以本路線行走的路線,除麒麟村以外與九巴76K線及紅色公共小巴重疊,因此客量只屬一般,客源主要是麒麟村及鹿尾村的村民。 上水古洞村位於新界東北部雙魚河以西,本由約15個村落組成,包括煙寮區、田心村、聯生南及聯生北、水塘、鐵坑、東方區、菠蘿路區、鳳崗區、聯和區、鳳崗山路、馬草壟等,現被粉嶺公路從中穿過,分為南北兩村。
上水古洞麒麟村: 古洞坑頭 位置地圖
客家人常說「田頭田尾土地公」,可見祭祀土地融入日常的耕種生活。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聚居山地的客家人對慷慨的土地更是感恩戴德。 難度:★★☆☆☆ 時間:4 hours 路線:水浪窩➢榕樹澳 ➢深涌 ➢白沙澳➢海下路 簡介:深涌、榕樹澳位於西貢西郊野公園,大部份路段沿海邊而行,優美寧靜得黎又易於前往,係條唔錯既休閒路線。
上水古洞麒麟村: 河背水塘 | 荃錦坳 | 元朗清幽寧靜易行路線
可是同行朋友認為,古洞水塘看來更像食鬼,而非心形,真的是見仁見智! 這是最佳的賞「心」位置,跟住繼續上麒麟山,角度有變,水塘將會愈來愈不像心形。 的乘客)於指定港鐵車站乘搭港鐵並不能享有此項優惠;若全月通加強版、迪士尼綫月票或機場快綫旅遊票乘客乘搭上述指定港鐵車站以外的付費車程,優惠則仍然適用。 這路線沓無人煙:由登山起,再由麒麟山山頂一直下降至麒麟山坳,才遇上一名村民。 旅程的唯一的聲音是來自禽畜場裡殺豬般的嘶叫。 麒麟山上可鳥瞰形狀甚美的古洞水塘,也可遠眺米埔魚塘,以及大羅天及雞公嶺等山嶺。
上水古洞麒麟村: 古洞水塘 & 麒麟山 & 牛潭山 【古洞南路~蕉徑路】
每年中秋不少人專程從香港、九龍揸車到來買月餅。 老字號餅店又何只月餅受歡迎,傳統餅食如嫁女餅、皮蛋酥、忌廉奶油筒都在此找到,還有可能只有圍村老一輩才認識的「大肚餅」白餅。 平民價的唐餅材料簡單,例如白餅只用麵粉、水、糖、鹼水及酒餅,但從發酵到搓成麵餅,就要兩日時間,每一件都是大師傳經驗心機和手藝之作。 2003年「沙士」一疫後內地開放來港「自由行」,上水由香港邊界,被變成中港「水貨中心」,閒日都旺過旺角。
上水古洞麒麟村: 中原地產新界北豪宅譚秀琼團隊抓緊旺市機遇 1月業績約240萬元
1949年前後,從大陸南下的難民在古洞建立了多個寮屋村落。 八十年代,粉嶺、上水發展迅速,八方雲集的古洞墟市逐漸式微,傳統村落人口加速流失。 古洞早在1819年的《新安縣誌》已有記載,當年行政上歸官富司管轄。 大英帝國強租新界之後,在1899年駱克的新界報告中,古洞僅有50名本地人的紀錄。 上水古洞麒麟村 古村早已消失,而其位置大概在古洞土地伯公神社東南方附近,現在的上水鄉事委員會。 提到古洞,聯想到最多的是政府收地發展新市鎮,尤其是相關工程在2019年展開之後。
一個人行山,能專注地感受環境的聲音和自己的心情,想停多久就停多久,自由多了。 坐在麒麟山頂的大石上,吹著風飽覽上水和深圳的全景,腦袋放空,讓自己全心融入群山的懷抱,享受大自然的和諧。 兩年前,我在沒有計劃下第一次獨自勇闖大刀屻。 兩年後,我已經懂得計劃路線了,這算是我在香港第二次一個人行山。
上水古洞麒麟村: 路線全長
冒卓祺跟着關多師傅邊學邊做,到了1997年,他在大埔開了第一間紮作店 ─ 麒麟店,主要做紙紮麒麟,工場搬遷了三次,最後搬到白沙村白沙貨倉,經營至今,專門做舞獅、麒麟、花炮等工藝品。 他指紮作手藝沒有統一的好壞標準,也不像武館授徒般有拜師這回事,技術的承傳很看個人的素質和努力,看師傅怎樣做是一種啟蒙,但最後還得靠自己。 2) 必須於指定時限內完成轉乘,期間乘客不可以用同一張八達通卡乘搭其他交通工具,否則轉乘優惠將被取消;惟以該八達通卡進行與乘車無關的交易,如增值、購買汽水、使用公共電話、即影即有照片不多於九次則不受影響。 古洞在二戰之前別稱「七鄉」(Seven Villages)。
上水古洞麒麟村: 上水古洞村屋獨立套房 連小花園
由於山腳處有古洞水塘,消防處於中午派出蛙人潛入水底尋找,惜塘底充滿淤泥,且能見度低,搜索範圍有限,至傍晚蛙人始收隊,暫無發現,料今日繼續搜救。 四十二歲女子黃煒琳,上周六獨自到上水麒麟山行山失蹤,至昨天已踏入第三日,搜救人員展開海陸空大搜索,蛙人潛入古洞水塘尋找,警方更出動本港民用最頂級的航拍機在山頭盤旋搜尋,惜入夜仍未有結果。 事主移居澳洲的胞妹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憂心忡忡,希望胞姊吉人天相。 上水古洞麒麟村2025 不過,無論色調、風格如何,三地的麒麟都會繪上吉祥的圖案,寓意麒麟能為人們帶來好運。 「紮作麒麟的材料不多,最重要的當然是支撐整頭麒麟的竹。最上佳的是楠篾。它堅硬且韌性強,舞動時回彈力特佳,除了手感好外,更能讓麒麟帶有一種動感」,冒師傅堅持使用楠篾,而且必須親自到供應商處挑選,務求取得最好的原材料。 與舞龍舞獅一樣,麒麟舞最重要的道具一定是紙紮麒麟頭。
譬如除了食品,也可以贈送一些有客家特色的小禮品。 既可帶動精神層面的追求,又可為家鄉的文創產業創造一些商機。 筆者的朋友、麒麟製作師傅冒卓祺回憶,「外曾祖父同隔籬屋的溫姓人家,都幫何東家族種煙草,所以這裡叫煙寮區」。 另據「煙寮第五代」、年近九旬的溫伯憶述,他爺爺那一輩是從惠州遷徙而來的,一直為何東家族打工,在煙寮區種煙草,將煙葉曬乾、切絲、包裝,出口外銷。
香港最古老墟市之一的上水石湖墟,墟內的民生小店、涼茶鋪、匹頭布行換成了淘金的藥房、金舖、水貨店。 2020年,同是疫情,邊境關閉近一年,水貨店關門大吉,竟令上水回復舊模樣。 售賣本地產品、手作甚至傳統製作的小店回歸,陶瓷工藝工作坊、社區共享空間亦落戶於此。 古洞,位於上水以西、落馬洲以東南,一個遠離城市的地方。 或許不是早些年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大家也未必聽過這條歷史悠久的村落。 而這條隱逸、自給自足的村落裡,也有不少被人遺忘的歷史建築,見證著古洞過往的歷史。
上水古洞麒麟村: 香港版心形湖|古洞水塘登麒麟山
水壩上有些家庭在垂釣,十分悠閒,我就循著車路慢慢地離開了。 上水古洞麒麟村 後來有3個山友也來了,我就把最佳位置讓給他們。 沒想到他們還問我下山的路怎麼走,難道我的樣子像很有行山經驗? 不過當他們知道我也是第一次來,就沒有再詳細追問了。 下山的路鋪滿了碎石,而且斜度很大,只好如履薄冰地撐著行山杖慢慢走下去。
新界圍村似是有一股不可侵的霸氣,三個90後男孩竟然敢從市區搬到入上水圍村,還租下一整棟村屋,上居下舖。 店外掛着的三角招牌,寫着「ATMA」,這是梵文靈魂、靈性的意思。 村屋二、三樓像是半私人半開放的空間,不時舉辦工作坊、放映會,地下一層是咖啡店,門前室外空間置了幾張枱,一旁種滿花草小樹,鄉村氣息甚濃,轉身卻見一座比人還要高的巨型高達矗立,如守門神般但又帶點傻氣。 物陶瓷器皿,陶瓷師有時更來到 ATMA 當起兼職咖啡師,有時由舉辦市集。
上水古洞麒麟村: 新界東北發展進行時 村民憶述昔日上水古洞村文化
隨着人口增多,經濟活動增加,煙寮區商鋪林立,發展成為古洞地區的市集。 八十年代,政府因興建環迴公路,收回市集所在的土地,居民搬遷,煙寮區人口開始減少。 出口出發,穿過彩園村,往大頭嶺方向一直行,沿途道路寬闊且有單車徑。
隨着新界東北發展規劃,古洞北未來將會被清拆。 香港地方志中心編輯特意走訪古洞煙寮區,記錄其歷史面貌。 與冒卓祺會面,最常到訪的就是位於青山公路古洞段、古洞村公所旁的錦益茶樓,古樸的裝潢彷彿讓人回到了八十年代,點心、碟頭飯、小菜應有盡有。
上水古洞麒麟村: 麒麟山
要欣賞心形湖需登麒麟山,惟最佳觀賞位置不是山頂。 麒麟山山頂有芒草,不過曾發生行山致命意外,非新手行山路線。 除了紮作傳統款式的麒麟外,冒師傅也會替客人紮作「特製」麒麟。 去年,西貢相思灣村就請冒師傅仿製一頭相思灣村獨有的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