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車站上蓋原定計劃設立會議及商業設施,高度不超過主水平基準上50米,將在車站落成後興建;而在車站西北面設佔地約14,000平方呎的公共休憩空間,有最少30%綠化空間,並由營運商負責管理及維修,全日對外免費開放[20]。 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前身為香港展覽業協會,於1990年5月由當時10家主要展覽會主辦機構創立作為行業的喉舌,與政府及法定機構協商,促進會員的商業利益。 每年在會展中心舉行的活動近千個,當中包括世界最大規模和最享負盛名的重要展覽和會議,例如全球最大的珠寶、鐘錶和禮品展、全球第二兼亞洲最大型的玩具展、還有亞洲最大規模的家品、美酒、時裝、影視娛樂及授權展覽等,卓越成就有目共暏。 2010年代,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投資了約4千萬港元將所有燈泡、光管、冷氣及水龍頭等陸續更換成為新一代的節約能源產品,又聘請了兩間環境保護公司回收用以展覽用的建築廢料[15]。
二期的新設施中,包括擁有30米高玻璃幕牆、180度海景的會議前廳;和可以容納4,300人進行大型會議、大型宴會、展覽及特別項目的大禮堂。 就香港特區政府在最新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再次肯定會議展覽業是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重要一環,並宣布支援香港會議展覽業的措施,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簡稱「協會」)表示歡迎。 政府在施政報告中宣布將進一步延長「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有效期六個月至2022年12月31日,以回應會議展覽業的訴求。 政府並會在計劃下撥出款項,向有清楚紀錄曾在香港舉行展覽的私人主辦機構提供一筆過的即時支援款項,協助他們應對疫情下展覽持續延期或取消的衝擊。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歡迎 2020 年施政報告 落實增加會議展覽空間
會展供予租用總面積為63,580平方公尺,每天訪客流量可達140,000人。 會展有架空行人道連鄰近的灣仔商業區,附近的公共運輸工具包括有巴士、渡輪、港鐵等。 我們的活動餐飲服務又能針對不同主辦機構和參加者的喜好,度身制定適合不同場合的菜譜,無論大型宴會、公司酒會、展覽會的慶祝晚宴以至午餐例會等,所有食物皆由獲獎團隊和專業員工在設備齊全的廚房中烹調炮製,讓賓客吃得安心又回味,令活動事半功倍。
- 香港政府最近提倡「新型工業化」,目標是為香港的經濟尋找新的增長點。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致力為主辦機構提供專業意見和卓越服務,各專業團隊一絲不苟籌劃保安編配、人流管理、技術支援以至場地清潔等每項細節,確保活動成功圓滿。
- 縮短酒店檢疫日數將有助於減少本港市民回港及海外旅客來港的障礙。
- 1994年至1997年,會展耗資48億港元進行第2期(通稱「新翼」)擴建,將建築面積加倍。
- 除高增值生產工序外,開發高增值軟件、大數據及人工智能亦關乎實現此願景。
- 鐵路迷羅哲琛亦有現身,並被數名港鐵職員跟隨護送,吸引不少鐵路迷包圍並要求合照。
- 新翼「展覽廳3」、舊翼「展覽廳7」及中庭擴建部份合併為「展覽廳5」,佔地5,000平方公尺。
- 政府在2018年9月28日深夜出稿,公布在大幅放寬121個監測點的沉降上限,由原本10至25毫米,放寬至最高95毫米的前題下,同意港鐵在29日起恢復「會展站及西面連接隧道」挖掘工程。
除高增值生產工序外,開發高增值軟件、大數據及人工智能亦關乎實現此願景。 餐廳及宴會場地網站獨立於主網站,但採用相似的設計和用戶體驗,讓個別網站能夠有不同功能的同時,仍能保持會展的統一形象。 會展站在2018年6月被傳媒揭發在施工期間曾出現工程問題,不過港鐵早在2016年已就此事向總承建商「禮頓-中建聯營」發出不合格通知書,連同在2018年5-6月先後於同一地盤兩次因未按施工圖則搭建臨時鋼支撐架,總承建商已有3次不合格紀錄[47]。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2025 然而後來政府在《2020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提及因涉及多重技術困難、不確定的施工日期及不合乎成本效益的考慮,決定將相關用地會轉作其他用途[21]。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展覽廳1
另外,有記者乘扶手電梯往月台期間,扶手電梯一度突然停下[39]。 而鐵路迷羅哲琛在車站接受記者採訪時,有線新聞記者於遞上麥克風時亦遭無綫新聞記者以手勢拒絕,引起在場有線記者與攝影師不滿[40]。 其後港鐵表示截至當日晚上8時,會展站共有超過51,900名乘客人次出入[41]。
不過,根據港鐵在2009年6月公佈的方案,會展站將會採用跨月台轉乘設計[18][19][note 2],而在啟用時港鐵會先把北港島綫預留月台部分以圍板分隔。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在2004年2月提交的沙中綫最終方案擬稿[16],九鐵(沙中綫)的會展站獨立於地鐵(北港島綫)的車站,位於港灣道地底,將為一個三層結構,設有兩個車站月台供沙中綫使用,以一組兩層的側疊式月台方式排列。 沙中綫車站並以長約100米的行人通道連接位於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地底的北港島綫車站。 直至2007年7月,沙中綫的合併方案才提出將兩個車站綜合發展。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月台
2011年7月,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開始與志願團體惜食堂合作,每日收集未上枱的食物,經過嚴格處理後,再經由惜食堂捐贈予低收入人士,合作一年來合共派發了446公斤食物。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是香港首個為會議及展覽而建的場地,因應不同時期而擴建,但每次擴建均不為之前的一期工程的考慮之列。 另外,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係分唔同時期去擴建,所以每次擴建都冇為之前嗰一期工程嚟考慮。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歡迎 2021年施政報告 宣布進一步延長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至2022年12月31日 同時提供一筆過的即時支援款項
會展中心能提供多達91,500平方米可租用面積,當中包括6個合共佔地66,000平方米的多用途展覽廳,可舉行各類大型展覽,靈活實用,優越過人。 因為灣仔發展計劃第2期受阻的關係,擴建部分並沒有填海,需採用反傳統的由上而下「倒吊」式興建,並需採用相等於興建中環國金二期的2.8萬噸鋼鐵以確保負重;由於工程不能影響會展日常運作,故要興建臨時天橋連接一期及二期。 1994年至1997年,會展耗資48億港元進行第2期擴建,嚮維多利亞港上一個面積6.5公頃嘅人工島起會展新翼,建築面積因而加倍。 會展新翼有30米高玻璃幕牆、重有新設嘅180度海景嘅會議前廳;同埋可以容納4,300人進行大型會議嘅大禮堂。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活動策劃
新翼的「展覽廳2」、舊翼「展覽廳5」及中庭擴建部份合併為「展覽廳3」,最多可放1386個標準展位。 新翼「展覽廳3」、舊翼「展覽廳7」及中庭擴建部份合併為「展覽廳5」,佔地5,000平方米。 由2008年8月6日至2008年9月14日連接新翼舊翼的室內行人通道因擴建工程關係暫停開放。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歡迎《施政報告》支持會展業的措施 期望香港儘快全面放寬防疫政策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於2003年向政府提議興建第3期,建議在未來的灣仔填海區擴建。 香港政府一直有研究擴建會展,選址除了位於灣仔的兩幢政府大樓、灣仔碼頭巴士總站,還有一直被灣仔區議會反對的灣仔運動場。 為應付日後需求,會展喺2006年開始將第一期同第二期之間擴建,提供額外19,400平方米展覽場地。 因為受到灣仔發展計劃第2期受阻嘅關係,擴建部分並冇填海,而係以反傳統由上而下「倒吊」式興建,重要用相等於興建中環國金二期嘅2.8萬噸鋼鐵以確保負重;由於工程唔可以影響會展日常運作,所以要整條臨時天橋連接一期同二期。 《2020年施政報告》宣佈會落實把灣仔北三座政府大樓和港灣消防局用地重建為會展設施、酒店和甲級寫字樓的計劃,預計2026年底前完成遷出,並於7年內建成新中心新會展中心預料可提供3萬平方米租用面積[12]。 《2020年施政報告》宣佈會落實把灣仔北三座政府大樓和港灣消防局用地重建為會展設施、酒店和甲級寫字樓的計劃,預計2026年底前完成遷出,並於7年內建成新中心新會展中心預料可提供3萬平方公尺租用面積[12]。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香港The Barn (D2 Place 二期)
為了確保不同的活動可順利進行,所有會議室均連接WiFi網絡、高速互聯網及設有光纖接入,各種視像會議設備等,並內置顯示螢幕和投影器,以及燈光、視聽及多媒體器材,同時我們的專業的技術支援團隊亦會提供所需要的協助。 此外,我們的會議及展覽部團隊亦會協助聯絡園區內超過20家食肆,安排餐飲及飲宴服務。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位於景致迷人、聞名中外的維多利亞港上,於1988年開幕。 展會展的總面積達306,000平方米,多年來共接待逾9千2百萬訪客。 新翼展覽廳1A-1E被擴建後係會展入面最大嘅展館,佔地19,890平方米。 新翼嘅展覽廳二、舊翼展覽廳五同中庭擴建嘅部份合併為展覽廳3,展覽廳3B-3E佔地14,982平方米,展覽廳3F-3G佔地8,917平方米。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場地租用
現時會展中心共有五間常規及兩間於展會期間才啟用的餐廳,為訪客提供一系列的美食佳餚和用膳選擇。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於大型展覽期間,又有不同類型的小食亭為參展商和訪客提供可堂食或外賣的餐飲服務,快捷方便。 2012年9月,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與獻愛長者慈善社合作,將未食用的麵包捐贈予老人院和有需要人士[14]。 所有在香港科學園,創新中心和數據技術中心 (DT Hub)舉行的活動必須在活動開始前按照所需程序進行申請。 同年5月11日凌晨,警方聯同港鐵在站內舉行聯合反恐演習,模擬有恐怖份子於大堂及月台內發動恐怖襲擊,出席的包括鐵路應變部隊、反恐特勤隊、港島總區衝鋒隊、港島總區機動部隊、灣仔警區及鐵路警區[32]。 2016年5月,因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車站地盤須停工4日,加上中環灣仔繞道在金鐘至灣仔的地盤也被下令停工,估計工程損失達數百萬元,時任港鐵主席馬時亨指停工而造成的損失要由政府支付損失金額[23][24][25]。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工程結構
位於車站A出口外設有會展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該交匯處於2022年5月14日啟用,取代原本位於鴻興道的灣仔北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 展覽館位於行政大樓四樓,二百八十七平方米的展覽空間可作不同的間隔組合配置。 除展覽用的射燈和間板外,展覽館亦設有音響與投射器材及桌椅等,作班組、茶會、會議、現場示範、工作坊、頒獎禮等多種用途。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設施
我們的會員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創新中心內先進的會議及展覽場地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2025 (合共3,500平方米),舉辦以設計為主題的展覽會、會議及研討會,與志同道合的人、業界專家、天使投資者、傳媒及風險投資者展示他們的作品。 2022年6月30日,港鐵表示因應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週年」及相關活動,車站由當日清晨起關閉,所有東鐵綫列車不停會展站,直到翌日(2022年7月1日)下午2時許才重開[46]。 協會表示,本地展覽會議業界在疫情影響下正處於生死存亡邊緣,強烈要求政府提供即時財政支援。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2025 初步估計,新增的相連會展設施面積約23,000平方公尺,設施上層可建酒店,作為會展相關設施,亦可建甲級辦公大樓,增補市場不足[11]。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展覽館
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簡稱「協會」)歡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簡稱「政府」)將抵港人士的酒店強制檢疫時間由七天縮短至三天,其後四天接受家居醫學監察。 縮短酒店檢疫日數將有助於減少本港市民回港及海外旅客來港的障礙。 2011年7月,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開始與志願團體惜食堂合作,每日收集未上檯的食物,經過嚴格處理後,再經由惜食堂捐贈予低收入人士,合作一年來合共派發了446公斤食物。 11月,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斥資26萬港元購買了一部廚餘處理機,每日可以將100公斤廚餘轉化為肥料,轉送予香港農業及學校需要。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場地導覽
當時會展向維港一面更設全世界面積最大的玻璃幕牆,唯經歷1997年第1次擴建及於2007年至2009年進行的第2次擴建,玻璃幕牆的範圍缩小了很多。 數據技術中心 (DT Hub),支持香港邁進數據時代,推動產業升級轉型。 香港政府最近提倡「新型工業化」,目標是為香港的經濟尋找新的增長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香港寵物節2023
為應付需求的增長,會展在2006年中展開工程,擴建在第一至第二期之間的中庭,提供額外19,200平方公尺展覽面積。 香港是匯聚全球參展商和買家的理想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展中心)更是主辦機構首選的展覽場地。 憑藉享譽國際的基建設施與效率,香港是通往亞洲各國的理想門戶,作為亞太區的主要採購中心,每年吸引數以百萬計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務旅客訪港。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餐飲服務不單純是一種為客戶和訪客而設的延伸服務,我們擁有各式各樣高水平的餐飲配套設施,包括得獎場地、精英廚師、優秀的服務員和餐廳,能時刻為客戶帶來一流的餐飲體驗,讓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引以為傲。
而隨著中環灣仔繞道落成和會議道連接至龍和道,兩條灣仔北的主要公路在中庭地下穿過。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於當年對沙田至中環綫的原建議[3],東鐵綫將接駁第四條過海鐵路到達港島區的灣仔北,最終以中環南部為終點站;而北港島綫「交匯」方案中,北港島綫將由北角站延長至銅鑼灣北站、會展站及添馬站。 換言之,此站屆時會成為東鐵綫與北港島綫的中途站及轉車站[3],而北港島綫和東鐵綫月台將以上下兩組島式月台分佈,但不會提供跨月台轉乘[17]。
新翼嘅展覽廳三、舊翼展覽廳七同中庭擴建部份合併為展覽廳5,展覽廳5BC、5D、5E、5F-5G全部佔地23,582平方米。 由2008年8月6號至2008年9月14號連接新翼舊翼嘅室內行人通道因擴建工程關係暫停開放。 我們的會議及展覽部團隊將會與你一同構思難忘的活動,助你強化業務聯繫、提升業績。 創新斗室的多功能活動室以及演講廳設有完備的影音設備、屏幕和投影器等聚會裝置,適合舉辦36人或40人的活動,讓緊密團結的團隊聚焦於業務發展。 創新斗室每一個活動空間都會引領與會者全情投入我們的「Work. Live. Play. Learn. Gather」文化。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香港灣仔會展店
會展站與港島綫的灣仔站並非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單程車票或車票二維條碼,均會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 會展站設有一組兩層的側疊式月台,位於上層的月台(L4層)為2號月台(往金鐘);而下層月台(L5層)則為1號月台(往羅湖/落馬洲),兩個月台在啟用時均已裝設月台幕門。 (香港,2020年12月14日) 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協會)於1990年成立,一直是代表香港展覽及會議業的權威組織。 會展2期向海一面對開為灣仔臨時海濱花園、香港動漫海濱樂園、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及金紫荊廣場,放有象徵香港主權移交的金紫荊雕像,亦是每天舉行升旗儀式的地方。 喺會展搞嘅活動唔單止有維多利亞港景色襯托,更因為佢鄰近市中心嘅位置畀到參與活動嘅人士近距離感受國際大都會嘅魅力。 會展中心鄰近兩間五星級酒店,包括君悅酒店同萬麗海景酒店,同區內亦有接近六千間酒店客房,所以令旅客來往會展好方便。
就香港特區政府最新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肯定了繼續支持和發展香港會議展覽業的重要性並擴展香港的活動空間,協會表示歡迎。 協會支持政府落實把灣仔北三座政府大樓和港灣消防局用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對面)建設會展設施、酒店和甲級寫字樓的計劃,機管局亦會投資興建亞博館第二期。 這兩項計劃曾於2017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將合共增加本港的展覽及會議場地面積超過40%。 至2012年,落成逾2年的中庭範圍使用率飽和;於2011年,11個展覽檔期及所有場地均被全數租用,令到一些展覽需要使用停車場或者於會議室舉行,影響了招攬其他大型會議,全年被逼推掉了50個展覽及150個會議[8]。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空間名
北港島綫的會展站的定址最初設在現時的灣仔碼頭巴士總站地下,後來又因應灣仔填海區的發展而北移至第三期填海區上[15]。 自從灣仔第三期填海被否決後,至合併方案提出之前,車站的具體選址未有定案。 車站設有6個出入口,分別位於現有車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及港灣道體育館,而其中兩個出入口並接駁現有的灣仔北行人天橋系統[10][11]。 惟在四天家居醫學監察期間,相關人士不得參與在活動場所舉行的任何活動,例如商貿展覽、展覽會、會議等。 2012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CEI Asia magazine》,第10度榮膺亞洲最佳會議展覽中心殊榮。 [1][2]同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第23屆TTG旅遊業大獎中,第4度獲選為最佳會議及展覽中心殊榮[3]。
2018年6月19日,《蘋果日報》報道會展站早在2016年建造連續牆時已出錯,港鐵向禮頓中建發出的不合格報告指,工程人員因用詞不一而畫錯圖則,分判商三寶建設將連續牆的鋼筋鐵籠正反面調轉,承建商最終要更改原有的施工圖則設計。 同月20日,港鐵工程總監黃唯銘在電台節目證實早在2016年中已發現事件,已向承建商發出不及格報告[50]。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2025 2018年6月17日,明報報道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接獲消息指,承建商「禮頓—中建聯營」在挖掘工程期間未有為垂直隔牆做足夠支撐,港鐵勒令暫停挖掘。 2022年5月14日,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儀式在會展站舉行,出席通車儀式的包括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運房局局長陳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港鐵主席歐陽伯權以及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等[33][34]。 2017年11月,因應沙中綫項目車站建造進度,港鐵將三個車站易名,其中會展站英文名稱由「Exhibition Station」改為「Exhibition Centre Station」,中文名稱則維持不變[26]。 當時會展向維港一面更設全世界面積最大的玻璃幕牆,唯經歷1997年第1次擴建及於2007年至2009年進行的第2次擴建,玻璃幕牆的範圍縮小了很多。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車站結構
數據技術中心 (DT Hub)內更設有會議及展覽場地可供租用。 2022年5月16日為車站啟用後首個工作日,在當日早上繁忙時間使用車站的乘客不多,有在灣仔北上班的乘客亦表示由車站出入口步行前往其工作地點無須約2分鐘便已抵達,較以往在灣仔站須露天步行約7-8分鐘方便[43]。 同日港鐵公布當日截至下午5時,車站共有超過25,800名乘客人次出入[44]。 根據1994年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北港島綫設於會展附近的車站乃一中型鐵路車站,名為會展中心站,並同時作為南港島綫的終站。 至2000年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會展站的名稱和發展細節才與現時相似。 會展站大堂設於車站L2層,而大堂內提供8間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另外亦設有自助服務設施以及洗手間與育嬰室。
2022年2月1日,包括會展站在內的東鐵綫過海段正式完工,並交付港鐵車務部,以進行全面試營運。 同年5月9日,車站在上午10時至晚上7時15分舉行開放日,名額共5,600人。 港鐵亦要求參觀人士必須完成政府「疫苗通行證」的要求以及使用智能手機掃描「安心出行」[30][31]。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平面圖: 香港灣仔會展店
2018年,林鄭月娥上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上,提出將灣仔三座政府大樓拆卸,即灣仔政府大樓、稅務大樓及入境事務大樓及港灣消防局用地,並將之改建與會展連結成為可互相通達和連成一體的「會展新翼」。 初步估計,新增的相連會展設施面積約23,000平方米,設施上層可建酒店,作為會展相關設施,亦可建甲級辦公大樓,增補市場不足[11]。 2007年1月,香港政府重新規劃第3期的工程,由於選址必須與第1期及第2期相連,所以預料第3期的選址會是灣仔運動場,而且面積亦夠大[6];預計於2015年或者之前可以落成啟用,而原先的灣仔運動場擬於銅鑼灣掃桿埔重新設置。 2010年代,基於啟德體育城落實於2021年前落成,屆時香港大球場將會取代灣仔運動場成為灣仔區公眾及學界運動會場地,意味著灣仔運動場有機會騰空作為擴建用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