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噪音管制條例》,無論何時,上訴委員會均不得由公職人員佔過半數席位。 消減噪音通知書可規定業主或佔用人在指定日期前把噪音減低至規定的程度。 如果公屋租戶/中轉房屋持證人在兩年內被扣滿16分,其租約會被終止。
如有違反,狗隻的畜養人及任何促使、任由或准許該狗隻在該地方出現的人,均屬犯罪,可處罰款10,000元。 有些多層式大廈不容許業主或住客在處所飼養動物,大廈公契會列明業主或住客是否可以飼養動物,有時物業經理可批准個別業主或住客飼養動物,有些情況則訂明大廈完全禁止飼養動物。 任何人於下午11時至翌日上午7時,或於公眾假日的任何時間,在住所或公眾地方發出或促使發出擾人的噪音,即屬犯罪( 《噪音管制條例》 第4(1)條 )。 由於小額錢債審裁處無權發出禁制令,強制停止您的鄰居繼續作出干擾行為,因此,如滋擾持續,小額錢債審裁處便可能不再適合解決紛爭;屆時,區域法院或原訟法庭(視乎申索金額而定)便可能較為適合。 如受影響單位屬出租單位,租客便是興訟的正確訴訟人,但如果有關干擾造成永久損害而非短暫滋擾,業主便可就此提出訴訟。 儘管干擾在社區存在已久,而閣下理應要接受一定程度的不方便或不舒適,但干擾情況一旦急劇惡化,便可被視為滋擾。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管理處不受法例監管
一般而言,當鄰居以友善態度加以提醒、勸告後,情況都會有所改善。 如果鄰居有飼養寵物,而寵物經常不受控地不斷吠叫,的確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不少人以為寵物只有在夜間吠叫才可以作出投訴,其實不然。 不過若只是使用手提機械用具的小型工程,包括用電鑽鑽牆等,就只受第4條的一般「住宅噪音」所限,因此時間限制較寬鬆,只要在晚上11時前完工,都不屬違法。 不論是甚麼類型,只要是由往所發出,並對他人造成滋擾,例如鄰居在深夜的說話聲、踏步聲等,都會受《噪音管制條例》第4條管制。
在任何時間,只要因進行任何遊戲或消而發出擾人的噪音,均有機會遭受檢控。 一般而言,所有的家居噪音投訴由警務處負責,市民可以直接致電各區警署,或透過警方的電子報案室進行投訴。 聖誕、新年、周末等假日期間,不少人都喜歡邀請大班朋友到家中相聚,開 party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談笑風生、睇戲,又或者是進行播歌、打牌、卡拉OK等消遣活動,並且發出喧鬧聲。 然而,在任何時間,只要因進行任何娛樂活動而發出擾人的噪音,均有機會遭受檢控。 「開機」進行大型裝修,如全屋裝修時要進行的「全爆裝修」工程,產生的噪音分貝較高,故可進行的時間會較短。 只要用對方法,都可以提高管理處理投訴的積極性,令投訴更有效。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第三類】公眾地方噪音罰則 + 投訴方法
如你受到噪音滋擾,應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向大廈管理處尋求協助,他們可與所涉人士洽談,務求直接解決問題。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2025 不過,如問題未得以解決,則可把事件轉交警方,以便即時採取執法行動。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由住用處所及一般公眾地方所發出的噪音,主要由警方進行執法。 環保署在收到相關噪音投訴後,會向投訴人了解情況及解釋《噪音管制條例》的管制安排,並會適當轉介警方跟進執法。 管理公司會先評估有否違反公契,一經證實,管理公司就有權向有關住戶客採取法律行動,甚至追討賠償。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即使公契默許飼養寵物,但如果寵物對鄰居構成嚴重滋擾,有住客就寵物噪音作出投訴,管理公司亦可向法庭申請禁制令。
- 當時聽完事主就一頭霧水,因為佢哋啱啱搬入嚟唔夠兩年,點樣嘈幾年。
- 由2003年11月1日開始,租戶未經業主書面同意,在租住單位飼養狗隻或被禁止的動物,將會按扣分制被扣分。
- 雖然噪音滋擾可構成刑事罪行,不過訴訟過程需時長、手續繁瑣,因此如果鄰居屬初犯、或只是間中發出噪音,建議可先循民事途徑嘗試解決。
- 在 胡偉欣訴馬鴻榮 一案中,法庭便裁定案中被告因燒香而產生的煙霧及氣味構成滋擾。
- 房屋署會採取「可暫准原則」,處理在扣分制實施前已在公屋飼養的狗隻。
- 香港房屋委員會早前通過加強「屋邨管理扣分制」,將於12月18日起實施。
寵物噪音屬於特定噪音,受《噪音管制條例》第5條管制,任何時間下只要住所內的動物發出擾人的噪音,即屬違法。 換言之,寵物噪音是不受時間限制的,只要鄰居的寵物對你造成滋擾,就可以進行起訴。 如食環署信納法例訂明的妨擾事故確切或有可能發生,不論滋擾者是故意或疏忽而構成滋擾,署方仍可向滋擾者發出通知,要求他在通知訂明的期限內將妨擾減低,及/或採取行動預防有關妨擾再次發生。 如食環署認為適當,亦有可能在通知指明為達致上述目的而須進行的工作。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裝修噪音管制
事實上,公屋戶申請調遷的原因五花八門,包括信奉穆斯林或觀音的信徒,因單位樓下有屠房和大十字架,繼而以宗教原因向署方申調。 對於申請人以間隔相同,憂引起家人不安而兩度拒絕調遷,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則表示較少耳聞類似個案,認為現時輪候公屋的申請數目龐大,房署難百分百滿足申請人的所有要求。 在住用處所日常活動產生的噪音,如果沒有提供適當的緩解措施,有可能透過牆壁或樓板從一個單位傳播到另一個單位,對鄰居造成滋擾。 食物及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和屋宇署的聯合辦事處編印了 《DIY家居滲水簡易測試》小冊子 ,介紹偵測滲水源頭的方法,業主可參考此小冊子的檢測方法,與鄰居協力解決問題。
註一:除扣分制的相關措施外,《噪音管制條例》亦規管任何時間發出的噪音。 違反有關條例的租戶,若在單位內製造噪音,一經定罪便會被扣分。 當有住戶提出對管理公司或管理處的不滿時,法團就有權監查或要求管理公司提供合理回應,作出改善等。 如果住戶投訴管理公司對有問題的住戶視若無睹,或在有合理證據下,仍消極處理投訴,就表示管理公司未有盡其職責,法團都有權要求公開資料,甚至罷免相關職員。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既然管理處有這麼大的權力,為什麼仍然有這麼多住戶表示投訴無用?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裝修計算器今天已有 1107 位業主獲取裝修預算
如滲水發生在私人物業,業主應先查出原因,如情況許可,便應與相關住戶和業主合作,進行維修。 社區噪音一般受滋擾的人數不少,至少左鄰右里都會有相同的感受。 假如以個人身份作出噪音投訴,未能得到管理處或警方的關注,不妨聯同其他住戶和居民,以業主立案法團的身份,向涉事住戶發律師信。 當居所附近出現噪音滋擾問題,市民應先以錄音、錄影等方式記錄證據,並抄下時間、懷疑噪音發出處等資料,以供後續跟進參考。 法例並沒有管制周六不可進行裝修,但有些大廈的管理公司,會按照大廈公契的條文和賦予之權力,就屋苑內的裝修工程進行指引,譬如規定周六下午不可進行裝修。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干擾的範圍、程度及持續時間
減除安排對犯錯者及其他無辜人士所造成的影響,必須減至最低;如有減除以外的其他方法處理問題,則必須選擇及採取對犯錯者損害最低的該種方法。 除了「私人滋擾」,部分滋擾亦屬法例訂明的滋擾,即是以法例條文明確訂明滋擾,或透過條文隱含的意思界定滋擾。 如閣下的鄰居作出法例訂明的滋擾行為,您可向相關政府部門投訴,當局可向您的鄰居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要求他減少或停止作出滋擾行為;如情況沒有改善,滋擾者便觸犯刑事罪行。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香港居住環境狹窄,與左右鄰居的距離有限,少少事都可能會造成對方的滋擾或不滿。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管理處的職權
最有效的投訴方式,就是以書面形式向管理公司提出正式的投訴。 因為有白紙黑字的投訴,公司必須按程序處理及正面回覆,比起口頭投訴更有效率。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2025 同時,亦可在投訴信中寫下期限,要求管理處在限期前給出確實回覆及採取行動,確保公司及時跟進。 管理處了解到問題、找出製造問題的單位後,一般會先進行口頭勸喻,提醒住戶。 如果未有改善問題,就會發出通知書,書面警告住戶如果在限期內未有改善,就會採取法律行動。 周六裝修雖然不受法例規管,不過物管公司在大廈公契中,有就屋苑內的裝修工程列明指引。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方法1|錄下證據
最常見的就有鄰居的噪音滋擾、樓上漏水、衛生問題等,不過為避免正面衝突、日後尷尬,通常住戶都不會當面向鄰居投訴,反而第一時間先向樓下管理處提出投訴。 一旦投訴成立,屋邨職員會向造成滋擾的住戶作出口頭勸諭或發信警告。 不過若因違反《噪音管制條例》而被起訴,房署就會不予警告,直接扣分。 理論上,管理公司有權對違反大廈公契的住戶採取進一步的法律行動,但大家都明白訴訟過程昂貴而耗時,家居裝修又並非恆常噪音,絕大部分的大廈和鄰居,都會選擇忍讓。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F. 法庭的司法管轄權
該人即屬違法,最高可被判處罰款10,000元及就妨擾持續的每一天罰款200元( 第132章《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 第127(3)條 及 附表9 )。 如閣下因鄰居的滋擾而蒙受損失,而申索金額不超過港幣50,000元,便可在小額錢債審裁處向滋擾者追討。 工商業噪音泛指工業、商用處所等地方,在日常營運中發出的噪音,例如食肆通風系統、水泵系統、車房維修汽車工作、酒吧音樂聲、演唱會音響等。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干擾者的用意
閣下或閣下的鄰居或許會基於保安理由,考慮在家門外安裝閉路電視,甚至已經安裝閉路電視,以監視門外情況。 不過,假如閉路電視攝錄過量個別影像或有關個人的資料,使用閉路電視便可能觸犯香港法例 第486章《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 除非已取得有效的建築噪音許可證,否則任何人均不可於下午7時至翌日上午7時,或於公眾假日的任何時間,使用機動設備進行裝修工程( 《噪音管制條例》 第6(1)條 )。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重要:2 方法觀察居民素質
如果鄰居有飼養寵物,而寵物經常不受控地不斷吠叫,根據法例規定,只要住所內的動物發出擾人的噪音,不論白晝夜間,即屬違法,鄰居或遭檢控。 被鄰居家的噪音滋擾是不少人的經歷,但很多人怕麻煩,寧願啞忍,卻不了解其實《噪音管制條例》對鄰居和地盤噪音有明確指引,違例者可遭檢控。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2025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2025 精英師傅今日為大家整理出常見的噪音滋擾及噪音投訴方法,教你如何正確處理噪音滋擾,盤點最有效的噪音投訴方法,令你耳根重拾清靜。 如住戶亦感問題未見改善,應向業主立案法團反映,透過法團向管理公司施加壓力。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業主與租客
以噪音滋擾為例,會先派管理員到受影響單位查看,了解問題的嚴重性,並找出發出噪音的單位。 家居裝修如果涉及大型裝修工程,需動用到機動設備,例如「全爆裝修」工程等,因為噪音較大,因此屬於「工程噪音」類別,會受《噪音管制條例》的第6條管制。 條例規定晚上7時至翌日早上7時,及公眾假日的任何時間內,任何人都不可使用機動設備進行大型裝修,違者即屬犯法。 不過「住宅噪音」只針對獨立住所及住戶單位,而並非指全幢大廈,因為大廈有機會商住兩用,如果涉及非住宅地方造成的噪音,就由其他條例管制。 樓上樓下裝修、寵物吠叫,作為鄰居除了啞忍可以如何處理?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第二步:聯絡管理處 / 房屋署
根據香港法例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2025 第132章《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 ,從任何處所內的通風系統(如冷氣機)排放廢水,不論是否污水,其方式足以構成法例訂明的妨擾事故。 只有確立被告人對滲漏有實質認知或推定認知,以及沒有在合理時間內採取補救行動,被告人才須賠償原告人。 如您的鄰居延遲告知您的單位可能是滲水源頭,除非您對滲水有實質或推定認知,否則只有在他投訴後,您才有責任賠償滲水導致的損失。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鄰居噪音投訴方法
噪音滋擾是不少人的經歷,很多時住戶都怕噪音投訴無用,寧願啞忍,殊不知其實《噪音管制條例》對鄰居和地盤噪音有明確指引,違例者可遭檢控! 千居整理出香港最常見的噪音滋擾及噪音投訴方法,教你精明處理噪音滋擾,盤點最有效的噪音投訴方法,讓你的耳根重拾清靜。 租戶對扣分提出的投訴/上訴,會先由有關的房屋事務經理處理。 如投訴人/上訴人不滿房屋事務經理的決定,其個案便會交由有關的高級房屋事務經理處理。 倘若作出投訴/上訴仍未能解決有關問題,該個案將會進一步提交予區域物業管理總經理處理。
房屋署表示「波子聲」原來與居民開關那些舊式水掣有關,如果水掣遭突然扭開或關上,水管內的水壓會令喉管震動,震動聲傳到大廈牆身時,便會產生啲啲嗒嗒的「波子聲」。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2025 試過有一次凌晨五點畀人係咁喺度敲玻璃,又係咁撳門鐘,大聲話事主屋企人嘈。 事主有諗過裝cctv之後攞證據,但查完房署條例又話唔畀裝,唔知可以點設訴。 警方表示,涉及路人的致命交通意外,成因多數是因為不當使用、甚至無使用過路設施;分心用手機,或者無使用行人路所致,再次提醒行人應該善用「行人四寶」,即是行人過路燈、斑馬線 、行人隧道或者天橋。 等候近三年終獲安排調遷 房署分別於2015年的4月及10月,安排投訴人一家調往同邨另一單位,惟對方因間隔與現居單位相同,會勾起家人不安情緒為由拒絕,直至去年9月仍未能搬遷,於是向公署投訴。
「善用公屋資源分組」除處理懷疑濫用個案外,並會嚴格審查公屋租戶及各類資助房屋計劃申請人士的入息和資產申報,以防止公屋資源被濫用。 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直接向鄰居表達受滋擾的問題。 很多時候,鄰居或者未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滋擾,例如聽力較差的長者,經常會將電視音量調得過大,卻不自覺對鄰里造成困擾。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住宅噪音定義
以一般住宅起樓、拆樓工程而言,平日須限於 75 分貝內而限制時段則視乎事發地點本身環境噪音多與否,以市中心為例,因為鬧市本身就比較嘈吵,分貝限制會較寬鬆,一般上限為 45 – 70 分貝。 晚上可以看看當地居民、社區鄰居大多何時回家,可以簡單判斷當地入住率高不高,通常入住率較高的社區當然是相對安全一點。 另外也可以觀察入夜後,周遭是否會有不良份子聚集或有飆車族,以免未來入住後被吵到睡不著,卻還要費盡心思找解決之道,歡喜入住新家卻傷財又勞心。 香港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二○二三年五月二十四日通過以下一系列新措施,以加強打擊濫用公屋和優化「富戶政策」,確保善用公屋資源。 建築身以鋼筋、水泥、混凝土組合而成,在夜間遇冷儲出現收縮情況,而發出聲音。
擾亂秩序的行為可包括偷拍另一名女子的裙底、企圖偷拍裙底或偷窺他人如廁等。 原告人有舉證責任,在可能性的權衡下,證明滲漏源自被告的物業;被告人則不用證明滲漏源頭不在其單位,亦不用證明他沒有做成滋擾。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2025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如有關業主或住戶願意合作,調查通常可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並將結果通知投訴人。
公屋投訴鄰居方法: 要求單位不同隔間較少見
噪音滋擾屬刑事罪行,檢控權由警方和環保署所擁有,除非事發嚴重,一般而言,警方和環保署多數用協調、勸喻的方法,以達致減噪的目的。 工商業噪音由「環境保護署」管制,當局會量度受調查的噪音,倘發出的噪音超逾法定標準,則當局會向有關人士或機構發出一份「消減噪音通知書」,要求他們於指定限期內,將噪音消減至法定標準之內。 法例對地盤噪音設有明確的時限和分貝管制,環保署會採取防範行動,預測地盤噪音是否標準,因而決定是否簽發「建築噪音許可證」。 不過,如事出突發,有必要緊急地盤工程處理,例如爆水渠等,只要工程獲得環保署簽發的「建築噪音許可證」,便有機會可於限制時段內進行。 不過,如果有關人士屢勸不改,或者管理公司希望息事寧人,態度不夠強硬,導致問題無法改善,就需要採取最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