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積比率(Plot 土瓜灣收購價 Ratio)是指樓宇准許發展的總建築面積與地盤面積的比例,比率愈高,可興建的樓宇面積愈高,換言之可提供伙數亦較多,故也較有機會成為收購的目標。 相反,如果舊樓夾在新建高樓大廈之間,地盤面積細,發展商再起,也只能夠起到單幢樓,除非所在地段非常搶手,否則都未必會是地產商的首選。 根據法例,地產商提出的「收購價」不能低單位的現殼價,為吸引一眾業主放售業權,以盡快完成收購程序,地產商一般都會開出可觀的價錢。 物業成交價之高低,由自由市場根據供求來定奪;那麼「收購價」又是如何決定?
不過,有關注組認為,現時市建局要求全部合作社要先解散才收購重建,會令賠償金額較低,建議應將合作社作為單一業主列入收購對象之一,以及提倡賠償金額毋須扣減補地價金額,又指出市建局要求受影響居民支付評估土地補價的行政費是不合理。 土瓜灣收購價2025 關注組今日(5日)表示,由於與發展局溝通後未獲得滿意答覆,故要求於11月以前與政府直接對話表達訴求,並到政府總部遞交請願信。 市建局去年公布啟動2個公務員合作社重建項目,分別是土瓜灣靠背壟道/浙江街發展項目,以及馬頭圍盛德街/馬頭涌道發展項目。 其中的「土瓜灣十三街重建項目」,香港政府提議撥出10億港元協助,惟只資助區內已經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的樓宇,故此引發其餘業主不滿意。 市建局表示,向「土瓜灣道/榮光街」發展計劃內的物業業主發出收購物業建議,受影響的住宅物業合資格業主,其收購物業建議呎價為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7,798元,有關呎價是假定為同一地區七年樓齡的假設重置單位的呎價。
土瓜灣收購價: 地盤面積
市區重建局早前宣布啟動九龍城重建項目,有關注團體批評當局選擇向樓齡較輕,結構較安全的九龍城區「開刀」,卻未就危機重重的土瓜灣「十三街」重建交代時間表。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12日)在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表示,重建土瓜灣「五街」和「十三街」的收購成本達400億元,惟當局的流動資金僅約收購成本的一半,故要「儲夠錢」才可啟動相關大型重建項目。 2013年3月,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經過研究後,提出將現有屬於「綜合發展區」的十三街分拆成為3個地段進行重建,而「五街」則可能分拆為「南北」用地,並且建議將南面用地的地積比率由5倍增至6.5倍,以增加重建的誘因及動力。 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於3月25日通過初稿後,將會於4月月底展開第二階段諮詢,期間會舉行社區工作坊、專題討論、公眾論壇、簡介會、巡迴及流動展覽等。 重建十三街多年來俱有熱烈的討論,地產商、居民、市區重建局及香港房屋協會等,一直對問題爭議不下。 土瓜灣收購價 由於區內多有夕陽行業,例如車房及少量殯儀業服務的店鋪,市區重建局曾經表示,整體重建十三街及鄰近的馬頭圍舊區有困難。
- 銅鑼「彎」(陽平、陽平、陰平)也有人讀,比長沙「彎」更可接受,不過遠不及銅鑼「環」(陽平、陽平、陽平)多。
- 市建局續指,會重新規劃玉成街、部份鴻福街和啟明街,提供更多地面空間予行人享用及舉辦活動,成為社區聚腳點。
- 恒地發言人表示,項目位處市區核心地段,集團對該區相當熟悉,包括旗下已發展的啟岸,以及數個舊樓重建項目,對區內發展潛力很有信心,期待跟市建局攜手合作,為東九龍舊區帶來新氣象,推動可持續發展。
- 受惠屯馬線開通,土瓜灣區內舊樓物業遂成為發展商的收購目標,連市建局亦在區內展開多項收購。
- 靠背壟道/浙江街項目地盤總面積達17.65萬平方呎,提供2,500個單位,當中南面約三分之一樓面面積會預留作興建公營房屋,並會重新規劃部分美善同道及江蘇街,地面設步行街,地下則設購物街,貫通沙中線日後啟用土瓜灣站的2個出入口。
資料顯示,市建局對上一次錄得的「天價」收購紀錄,是2015年8月在大角咀槐樹街需求主導重建項目,提出以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3614元收購。 今次在土瓜灣三個重建項目提出的「天價」收購建議,較舊紀錄上升近13%,也較市建局去年在同區春田街/崇志街項目提出的11349元收購呎價,高出近36%。 地產商收購舊樓重建,原因主要是看中所在地段,然而地段能夠批出的地皮不多,只好向現有舊樓著手,一些交通便利、社區發展成熟的舊區,如深水埗、土瓜灣等地般,便偶有地產商收購舊樓,發展新穎的單幢住宅物業。
土瓜灣收購價: 黃浩明:息口增加拉高成本 收購價將減少
至於是次財團在今年5月份,曾向業主提出每呎收購價約1.6萬元,當時已集齊約70%業權。 以該廈一伙實用面積450平方呎的單位計算,收購額高達720萬元。 參考美景樓第二期近月成交,實用面積450平方呎的單位造價介乎438萬至480萬元,呎價約1萬元,反映發展商出價較市價高約50%至64%。
而市建局在九龍區收購價最高紀錄,為去年8月出價的九龍城「盛德街/馬頭涌道」的首個公務員建屋合作社重建項目,呎價高達19,848元。 市區重建局去年初宣布啟動「土瓜灣道/榮光街」發展計劃,將收回53個街號的舊樓,涉830伙家庭,以興建約900個單位。 「只希望沙中線的那個站,可以起得更慢,再貴的租我已不能負擔」,由本地樂隊My Little Airport寫的《土瓜灣情歌》或許寫出土瓜灣住戶及商戶的心聲。 屯馬線將於周日(27日)全線通車,在新設的土瓜灣站附近,市區重建局早在13年前已在區內布局,在土瓜灣及九龍城陸續展開12個重建計劃,有已落成的新樓盤項目呎價高達近3萬元,透過市區更新,舊區即將搖身一變成為鐵路沿線的中產社區。
土瓜灣收購價: 土瓜灣蛻變 市區重建重鎮
市場消息指出,由紀寶持有的土瓜灣北帝街21至25號匯川大廈地下A至J鋪、地庫及一樓全層,總樓面8220方呎,以約8000萬易手,呎價約9732元,買家為本地廠家。 仲量聯行近月曾指,以往土瓜灣區居民倚賴其他陸上交通工具進出,屯馬綫 (土瓜灣站及宋皇臺站) 實為期待已久的鐵路交通服務。 尤其至明年沙中綫全面落成,現有東鐵綫延伸過海至灣仔及金鐘,預期將帶動區內住屋需求,因此土瓜灣住宅樓價將可望進一步上升,甚至跑贏大市。 2007年1月16日《都市日報》專欄《中國名堂:灣轉讀環》:「長沙灣」和「土瓜灣」的「灣」字,香港人口語都讀作「長沙『環』」和「土瓜『環』」,而不讀「長沙『彎』」和「土瓜『彎』」;但「筲箕灣」和「淺水灣」又不一樣。 灣是陰平聲,環是陽平聲,三字詞的音樂感與兩字詞不同,兩字的如馬(陽上)灣、柴(陽平)灣、深(陰平)灣都沒有變讀。
土瓜灣收購價: 發展商舊樓收購價
「有條件收購建議」的其中一個條件為市建局發出「有條件收購建議」日期起計的75日內 (即2014年9月8日或之前),重建地盤內的每個地段有不少於80% 的不分割份數業權的業主簽署有關買賣合約。 除市建局外,私人財團發展商亦會物色舊樓,進行併購,拆樓重建新式物業,藉此獲利。 近期比較有知名度的例子,就是尖沙咀香檳大廈一址,被地產商成功收購,未來或搖身一變,成為高檔商廈或商場。 另外,他指出,市場普遍預期香港將會加息,息口是影響樓市的因素之一,但對於已開展收購的項目,發展商自然想盡快完成發展。
土瓜灣收購價: 收購重建熱點【漆馬大廈】唐樓分契一房一廳
韋志成表示,重建土瓜灣「五街」和「十三街」的收購成本達400億元,遠超現時市建局的260億元資金,故要「儲夠錢」才可啟動重建「超巨型項目」,當局將會在適當時候啟動重建相關區域的舊樓群。 土瓜灣收購價 但由於地底有東九龍幹線工程,日後發展商入則基建的成本,亦有機會較其他項目為高。 資深投資者伍冠流表示,其持有位於土瓜灣環發街的唐樓單位,剛收到市建局出價約705萬元收購(連津貼),以單位實用面積520方呎計,呎價約13,558元。
土瓜灣收購價: 土瓜灣道 / 榮光街發展計劃 (KC-
該集團指出,該項目可建樓面面積約31,330方呎,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0,214元,計劃興建一幢低層設有商舖的住宅大樓。 佳明集團控股成功收購土瓜灣炮仗街41、43及45號商住重建項目,作價3.2億元。 如果舊樓的地積比高,但使用率低,大廈伙數少,所牽涉的業主也較少,收購過程應該比較輕鬆,收購後用盡地積比,利潤空間更大,故也較為發展商的垂青。 如地產商和落釘炒家談判久持不下,互相角力,一眾小業主基本上是「肉隨砧板上」,難以憑一人之力,開出其心目中所想的收購價,最終還是要視乎兩邊財團最終的洽商結果,單位的價值才得以定奪,可謂是任人魚肉。 投資私人財團有意收購的舊樓,方法不僅限於純粹的個別單位買賣,有投資人士更會大筆購入多個舊樓單位,以圖進行所謂的「落釘」。
土瓜灣收購價: 馬頭角十三街
截至昨日,三個項目都有約四成業權人同意收購建議,其中爆發收購戰的「庇利街/榮光街發展項目」,昨日有四名業主已完成買賣合約,並收取相當於三成樓價的訂金。 市建局建議在該項目內提供約750個中小型住宅單位及平台低層用作商業 / 零售,並設地下停車場提供泊車位、上落客貨處和旅遊車泊位,以輔助周邊範圍於銀漢街、土瓜灣道、榮光街及崇安街的發展及 / 或重建。 資料顯示,該集團今年以2.068億元向鄧成波家族購入鐵路大廈街舖,並已全數持有該大廈地下連地庫,以及一樓商舖,總樓面約3.05萬方呎,另集團總部亦設於同廈的18、19及22樓,連同上述的商舖面積,合計總樓面約6.29萬方呎。 此外,該公司於去年以1.4億元收購的聯發街1號重建地盤,最新亦提出作分層住宅發展,提供120伙住宅。 有已退休業主表示,居住的大廈雖然早年已進行維修,但仍然十分殘舊。 他透露,雖然是收購價未必可以購回同區物業,但不想放棄被收購機會,故同意出售單位。
土瓜灣收購價: 項目發展資料
市建局於2016年3月宣佈為土瓜灣庇利街/榮光街(即俗稱「環字八街」部分範圍)展開大型重建項目,初步估計涉及約二千伙,數目為歷來最多。 估計收購及重建過程長達10年,最快預料2025至26年完工,提供約1150個中小型單位。 項目亦採用「小區重建」原則,不建大型商場,反利用地面空間作有街舖的「行人街」,營造社區特色。
土瓜灣收購價: 收購版圖擴至土瓜灣
同場推拍旺角花園街108號高層連租約單位,實用面積約633方呎,開價320萬元,呎價約5,055元。 另大角咀頌賢花園1座低層G室,屬遺產承辦人物業,不提供樓契,推拍價280萬元,呎價約7,843元。 市建局表示,明倫街/馬頭角道項目共有約110個街號的樓宇,樓齡超過60年,樓高8層無電梯,普遍失修,涉及約1400個家庭、100間地舖。 )為十三街街區南面外圍的主要道路,亦為馬頭角的最主要交通樞紐之一,西起馬頭圍邨,為一條雙線單程的掘頭路,終望維港。 該公司營業及市務總監顏景鳳表示,項目屬市區優質發展,鄰近屯馬綫土瓜灣港鐵站,由於地皮屬舊契項目,不受預售樓花同意書規限,目標最快明年中推出市場,集團希望繼續以不同方式吸納土儲。
土瓜灣收購價: 市建局啟動土瓜灣兩重建項目 提供約2200個住宅單位 料2033年落成
局方亦指啟明街╱榮光街項目將與毗連的榮光街項目(KC—012)合併發展,為區內帶來更大規劃及社區裨益,例如提供更有效率的道路網絡,預計可在二六至二七年度年完成。 至於春田街╱崇志街及鴻福街╱銀漢街項目,則會分開發展,預計於二五至二六年度完成。 四個項目合共的地盤總面積約一萬〇四百三十三平方米,將可提供約六萬五千平方米的住宅樓面面積及約一萬三千平方米的商業或零售樓面面積。
不過由於息口增加,收購成本也相對增加,發展商向小業主提出的收購價也會減少,有機會影響小業主買入其他單位的可行性,認為目前市況「難做」。 2016年6月市建局宣佈在土瓜灣推出3個以小區重建發展概念的項目,涉及鴻福街、銀漢街、啟明街及榮光街合共97個街號。 地盤總面積約8840平方米,樓齡逾50年,估計發展成本需100億港元。 預計2025/26年完成後,會提供1360個中小型單位,設12,200多平方米商業/零售樓面面積,市建局聲稱日後不會引入大型商場,將以小店為主,同時優化區內交通。 當中最為街坊不捨的是有20年歷史被稱為「街坊食堂」 土瓜灣收購價2025 的潮汕美食。
土瓜灣收購價: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據悉,截至昨日,市建局已收到逾四成業權人同意收購建議,換言之,田生未必能達到至少六成業權的重建啟動門檻。 市建局去年拍板落實土瓜灣「庇利街/榮光街發展項目」,選址涵蓋環達街、環發街、環興街及環樂街等,並在上月提出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5383元的收購價,創市建局收購價新高。 在該項目的發展計劃草圖得到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後,市建局會向合資格的住宅自住業主提供「樓換樓」選擇,作為現金補償的額外選擇。 市建局早前宣布會整體規劃,並會興建一條橫跨土瓜灣道的行人天橋,連接土瓜灣站,亦提供地面空間予行人享用。 由於未能在75日有條件收購建議有效期內達到規定的80% 不分割份數業權的業主接受收購建議,此項目不會繼續落實進行。
土瓜灣收購價: 網民:公司開萬6一呎幾佛心
另有業主沒有參與是次收購,涉及8.88%業權份數或67.5個單位,餘下5%業主則決定不賣或屬失蹤人口。 除提供住宅單位,市建局亦會將建築物從海濱後移,提供約20米闊海濱長廊,與比鄰啟德發展區連接,日後可經海濱步行至啟德體育園;2個發展計劃之間,亦會預留25米闊走廊作海濱廣場,方便市民經土瓜灣道行到海濱。 土瓜灣收購價2025 為配合道路擴闊工程,建築物亦會從土瓜灣道後移,日後土瓜灣道將由4綫行車改為6綫。
不過在10月10日,負責為發展商進行收購的地產代理在大廈貼出公告,指截至9月30日止,美景樓第一期全幢共760份業權份數之中,經發展商點算已簽合約僅共有593.5份業權,佔全幢大廈業權份收78.09%,意味該宗舊樓收購未能達到強拍門檻。 據了解,美景樓舊樓收購活動至今已持續了逾八年,期間有多家財團曾沾手又退場,始終未能成功集齊業權。 土瓜灣收購價2025 土瓜灣收購價 市傳曾「插旗」的發展商包括恒地(0012)及九龍建業(0034)等。
街上的建築與附近其他街區一樣,有過50至60年的樓齡,更出現大量因樓宇嚴重失修而導致的問題,包括:外牆混凝土剝落、鋼筋外露等,故區內居民要求重建的聲音愈加廣泛。 市建局亦會在今次項目原址興建的新樓或啟德煥然壹居,為受影響業主提供「樓換樓」選項,作為現金補償以外的選擇。 當局將會透過網上簡介會,向受影響的業主、住戶和商戶解釋收購、特惠津貼,以及安置的準則及安排。 位於炮仗街的裕德餅店亦開業23年,老闆娘謝女士與丈夫於1998年到現址開舖,在百多呎的小舖位見證土瓜灣變遷,看着對面5層高舊樓,被市建局收購,建成名為「喜築」的28層新住宅大廈。 謝說,區內小店隨市區更新越來越少,「邊到夠啲大舖做,你租金太貴邊有得做」。 裕德餅屋約100多平方呎的舖位,每隔兩年加租,現時月租約2.4萬元。
土瓜灣收購價: 財團高市價五成誘小業主沽貨不果 土瓜灣舊樓收購宣告失敗
今日強拍的土瓜灣道68A至70C號舊樓項目,地盤面積約12,290平方呎,現為一幢1960年落成、樓高9層的商住物業,若以9倍地積比率重建,可建樓面面積約10.4萬平方呎,以成交價計算,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17萬元。 另一邊廂,仲量聯行大中華研究部主管黃志輝表示,土瓜灣屬早期發展的舊區,新鐵路支綫將進一步釋放土瓜灣的重建潛力,增加吸引力。 據了解,土瓜灣區舊樓群更曾爆發收購戰,像環字八街西側,市建局就曾經與財團爭持不下,最後由市建局完成收購,上月並已完成招標程序,仍待公布花落誰家。 1950年代初土瓜灣仍較為荒蕪,區內主要為工廠,直至六十年代才漸漸發展起來。 商舖主要集中在土瓜灣道,工廠大廈和住宅式工場則於九龍城道與馬頭圍道,後因工業轉營,工廠慢慢搬遷,部份工廠大廈演變成現在內地旅行團購物的地方。
土瓜灣收購價: 土瓜灣道/榮光街重建 市建局收購價每呎近1.8萬元 九龍區第三高
根據沙中線土瓜灣站的考古發掘,證實唐宋年間土瓜灣地區已經有村落和墟鎮,清朝起與紅磡、鶴園角創立「紅磡三約公所」。 相對紅磡、九龍城等地而言,土瓜灣早年發展較慢,村落至1920年代才隨市區的擴展而消失,同一時期拆卸的還有附近九龍寨的馬頭圍、馬頭角和二王殿村等。 二次大戰之後的 年代,九龍城區的土瓜灣更被發展成為一個工業區。 其中香港元興電機織染廠就是其中一例,另外是製造燈塔牌手電筒的香港捷和製造廠(1947)有限公司、專業漂染各種布匹的禎昌染布廠、製造火水燈的立泰製造廠有限公司和製造機器的新聯機器廠等等。
土瓜灣收購價: 土瓜灣公務員樓業主不滿收購方案 要求與政府直接對話
物業投資不一定只有買樓放租,有聽過舊樓收購的話,都知道回報也可以很可觀,這一類投資者專注物色舊區物業,然後等發展商或市建局提出收購。 整個重建範圍包括土瓜灣土瓜灣道68A至76B號、落山道58至76號、下鄉道14至20號、麗華街1至7號,及美華街1至9號與2至8號,屆時共組成一個4.25萬平方呎地盤,預計可建總樓面面積涉約37.4萬平方呎。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已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第25條的規定,於2021年3月5日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呈交該項目的發展計劃草圖(草圖)供城規會考慮。 發展局局長(局長)在考慮該項目及有關資料後,在2017年10月9日決定在不對該項目作出任何修訂的情況下,授權市區重建局著手進行該項目。 大華物業透露,是次收購涉及約624個住宅單位(當中未計算分契單位),至而內街屬住宅契的單位則有約56個(部分為地下單位),另外亦有約28個舖位。
土瓜灣收購價: 土瓜灣美景樓收購失敗!地產商見財化水疑似發爛渣 貼通告指責「業主貪心」
香港各區散落不少舊式樓宇,但部分大廈日久失修,石屎下塌、招牌倒冧的事件時有發生,反映市區重建的必要性。 事實上,近年多個舊區如觀塘、土瓜灣或西環都正在加快市區重建速度,大型屋苑或單幢項目相繼落成,部分舊樓則獲「天價」接洽收購,如能看準個別物業博收購,說不定會帶來豐厚投資回報。 受惠屯馬線開通,土瓜灣區內舊樓物業遂成為發展商的收購目標,連市建局亦在區內展開多項收購。 土瓜灣收購價2025 上述土瓜灣美景樓第一期位於美景樓2號,為一幢1964年落成的住宅物業,現提供701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