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亦採用了高清空載激光掃描技術和地理資訊系統所收集的數據,計算全港樓宇頂部或天台的可用面積,從而估算在樓宇頂部設置太陽能光伏系統的潛力。 可用面積2025 有學者認為,實用面積,英文稱為SALALBE AREA並不準確。 建議發展商要提供可鋪地毯面積(CARPET AREA)。 綠置居2019項目年底發售時,房委會也會在售樓書上列明單位實用面積,此為過往推售資助房屋項目的一貫做法。
- 道瓊斯指數跌穿32000點關口,最多跌逾470點,低見31783點,收市報31909點,跌345點,跌幅近1.1%,連跌4日,是近3個月以來最長跌浪,是逾4個月收市新低。
-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 2011年4月起,新入則興建的住宅,可豁免樓面面積上限,不超過批准面積的10%。
- 耶倫較早時在國會委員會表示,財政部非常關注矽谷銀行和其他機構的近期發展,她認為當銀行面臨財務損失時,是令人擔憂的問題。
- House730搵樓大本營是香港的搵樓平台/租屋網,齊集香港樓盤及樓市資訊,網羅業主及各大中小型地產代理的樓盤,助用戶找到心水香港樓盤,網上搵樓買樓更輕鬆。
房委會於今年底發售「綠置居2019」項目時,將在售樓書上列明該3 696個單位的「實用面積」。 為了避免都市過度發展,造成人口擁擠與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於是政府訂定各種土地使用分區的建蔽率與容積率,規範土地開發密度,以維護環境品質。 不管您是買預售屋還是中古屋,即使同樣大小的土地,也會因為每個區域的建蔽率與容積率不同,影響到房子的寬度與高度,甚至連土地價格也會受到影響。 另外,運輸及房屋局轄下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專責小組)於2020年6月設立50億元資助計劃以支援非政府機構的過渡性房屋項目,促成非政府機構推行值得支持的過渡性房屋項目。
可用面積: 可用面積實用面積10大優點
所以, 城市花園向海的一排住宅, 室內的客廳是比飯廳高兩級樓梯, 因為客廳當成露台, 亦令城市花園變成第一代屏風樓. 經統一定義後的實用面積,泛指單位的主體面積,包括露台及工作平台的面積,其他地方的面積如平台、天台、花園、閣樓、天井、台階、窗台、冷氣機房、車位等,不包括在實用面積內,但需要逐一列出。 由今日起,地產代理監管局要求代理,於租售二手住宅物業時,均需向準買家或租客清晰表述單位實用面積,並以此統一計價,冀能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實用面積計價的好處是在於確實計算單位面積,杜絕因「發水」而多付的額外費用。 目前,賣方在出售須獲得地政總署署長同意才可出售的未建成住宅物業時,必須遵守地政總署的「預售樓花同意方案」的各項規定。 香港地產建設商會(下稱「商會」)亦鼓勵其會員在出售未建成住宅物業時遵守商會的指引。
在沒有興建「露台」及「工作平台」下,發展商在該10%發水框架下也獲取了超過30,000呎的寬免,當中佔比最多同樣是「住宅康樂設施」的15,409呎、其次為「非結構預製外牆」12,503呎。 由於針對發展商透過「建築面積」,將非單位獨立空間納入單位面積,誇大單位的空間,政府於2013年落實了《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規定新盤必需劃一採用「實用面積」。 而政府對於「實用面積」的定義則是,從圍封單位的圍封牆的外部開始計算,即是連單位內的間隔牆、主力牆、柱的面積也需要計算,面積也包括單位的露台和工作平台的空間。 二○一六年「綠置居」先導計劃推出的新蒲崗景泰苑,面積最小的單位的「室內樓面面積」為14平方米,而售樓書上所載的「實用面積」為17.8平方米。 至於「綠置居2018」的長沙灣麗翠苑,面積最小的單位「室內樓面面積」為14.2平方米,而售樓書上所載的「實用面積」為17.1平方米。
可用面積: 使用面積怎麼算 計算房子使用面積方法介紹
「樓面平面圖」顯示的層與層之間高度距離,不等同單位的樓底高度。 因為「樓書平面圖」所顯示層與層之間的高度距離,是指該樓層的石屎的地台面與上一層之石屎地台面之高度距離。 工作平台外延伸的一幅牆身,這部份稱為「隔音鯺」,同樣需計入實用面積。 實用面積是指可供單位獨立使用的樓面面積,訂立實用面積是為了以統一量度標準,讓置業人士更清楚實際可用面積。 反之﹐可用面積不會將其他額外的位置計算在內﹐只計算單位的內攏面積。
只需要輸入想測量土地的長度和寬度,此工具將會快速計算出準確的結果。 透過計算1英畝作為範例,以及與其他面積單位進行轉換,下表結果提供給你作參考。 可用面積2025 曾經有谷友跟我們反映,在購入新盤樓花後,他根據樓書平面圖標示的空間面積訂造傢俬,由於房間空間狹小,所以傢俬的擺位也只能用盡整個房間的闊度。 然而,當入伙後要組裝傢俬,卻發現實際闊度較樓書標示的少一至兩吋,最終要委託裝修師傅將傢俬木板削平。 換言之,在查看新盤售樓說明書的平面圖,我們也能得悉甚麼面積是要付費購買,卻用不到的空間,當中包括現時新盤長見的厚柱與厚厚的主力牆。
可用面積: 香港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可用面積 事實上,樓書中「樓面平面圖」顯示的尺寸,未必等同在單位內量度所得的尺寸。 因為「樓面平面圖」內所標示的尺寸,不會把批盪和裝修物料包括在內。
可用面積: 可用面積實用面積: 二手樓實用面積資料
若露台、工作平台或陽台構成該物業一部分的範圍,它們的樓面面積亦須包括在實用面積之內。 至於空調機房、窗台、閣樓、平台、花園、停車位、天台、梯屋、前庭或庭院的面積,即使它們構成該物業一部分的範圍,並不能包括在實用面積之內。 由於部分土地用途分類的定義和方法不時更新,所以年內的數字未必能與往年直接比較。 於2008年,香港政府規管住宅實用面積定義為是單位的面積,以及露台及工作平台面積的總和;物業的其他地方,如窗台、空調機房面積,不包括在實用面積內,並須逐項列出。 在香港,「實用面積」原指以外牆起量度的私人擁有部份的範圍,但由於發展商的種種利益關係,現時的「實用面積」亦包括了一些以往不被納入的範圍,如「私人會所」等。 根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實用面積包括樓面面積,如工作平台、陽台及露台,即是指工作平台同樣計算在內。
可用面積: 工作平台定義
相反,新樓的情況則比較兩極,主要參考項目規模,以及發展商開價水平,對於一些開價進取的新盤,在3年額外印花稅期限完結後,不時出現蝕讓個案。 以往買樓,我們會留意「實用率」,但在「建築面積」早已廢除的今時今日,大家有否留意,即使標明同樣的「實用面積」,總覺得舊樓會比新樓「見使」,或間隔比較人性化? 打個比喻,個別期數樓齡達40年的沙田第一城,450呎實用面積已能提供「細三房」單位;但不少新樓的400餘呎單位卻僅能提供一房戶、廚房只是開放式而不是梗廚,甚至間中出現「奇則」,大減單位實用性。 發展商為了賺盡豁免,同時又要符合現有規例,所以即使單位面積不大,也設有「工作平台」及「露台」的怪象。
可用面積: 二手房墻體翻新注意事項解析
新盤的付款方法五花八門,最近位於長沙灣新盤的發展商更新付款辦法,推出九成按揭計劃及第二按揭計劃,兩個計劃分別享有首年「免息供本」及「免息免供… 近日多個新盤無懼疫情開售,除了為首置及換樓人士提供折扣優惠,發展商更會提供不同的即供及建期付款計劃予置業人士選擇。 我發覺好多人唔知,例如公屋個可用面積係320呎,就等同於居屋實用面積380呎左右,因為居屋實際面積係包埋牆身厚度。 直至約2000年左右, 屋宇署更改法例, 如露台面積不多於20平方尺, 可不用計算建築面積, 環保露台才重建天日. 另外,大家會否發現家中都會有天井, 因為根據建築法例廚房的窗需向外街, 廁所的窗不用向外街, 可向天井但要與對面牆有2.3米的距離, 因此早期的住宅如美孚新村、太古城等都是井形則, 行內稱十字則或井形則. 好處令房和廳都四四方方,但壞處是廳望廳, 所以有鑽石廳則出現如麗港城、海怡半島般.
可用面積: 使用面積定義
地產代理監管局規定,自明年1月1日起,持牌地產代理向客戶提供住宅物業面積,須以實用面積為先。 而政府已經通過法例,發展商銷售一手樓盤時,只可以向客戶提供實用面積,不可以提供建築面積,並於明年4月1日起執行。 現時香港大部分樓盤都包含工作平台或露台,它們的大小也會計算於實用面積內。 而大多數平台設計都很小,非常不實用,使單位的可用面積比實際少。
可用面積: 可用面積實用面積: 香港置業 Facebook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可用面積: 【買樓實戰】露台‧平台‧主力牆 「樓面面積」vs「實用面積」你要知
今日,千居就為你打破這個迷思,帶你探討不同面積的定義,與實際空間的差距。 大家會否發覺美孚新村的露台很大, 但為何太古城等屋村沒有露台? 其實是怪城市花園所置, 以往屋宇署其實是鼓勵發展商加設環保露台, 所以露台的面積是不用當作建築面積, 因此美孚新村有很大的露台. 但城市花園的則師把整個客廳當作露台, 這樣整個客廳都不用計算建築面積.
可用面積: 使用面積
本署亦建議公眾到該處所實地視察,以便更了解該處所的實際狀況和附近環境。 圖則方面,原則間隔令每個空間都很小,特別是廚房和廁所,所以設計師來個大執位。 原則一入門右手邊是洗手間,也是全屋最細的空間,左手邊是廚房,設計師將廚、廁對調,廁所空間就會大了,而廚房變為開放式,實際上儲物量也增加了,這個改動令空間更好用。 其餘一房及兩房單位格局則與居屋類近,大門入口處設1米乘1米玄關,但對正廁所門口;客飯廳長逾5米、闊近3米。 一房單位的睡房面積逾76平方呎,足以擺放一張雙人床及衣櫃;而兩房單位除了76平方呎的主人房外,另有一個66平方呎的細房,該房可放下一張雙人床及小衣櫃。 另外,由於景泰苑受太子道交通噪音影響,每層28伙逾65%要裝隔音窗。
可用面積: 露台與工作平台分別
搞地產要睇長線,當發展商積極去庫存、待批預售項目達19486伙之時,長和已部署「製造」新社區,將青衣聯合船塢發展為大型公私型住宅項目,提供1.5萬伙單位。 重要的是,露台與工作平台不大,僅可企一至兩個人,連曬晾衣物也成問題。 根據樓書,這一個單位的買家買入的實用面積210多呎,但減去工作平台及其他位置,實際可用面積大打折扣。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客席講師姚松炎指,現時本地商業樓宇買賣,普遍已提供這個面積,要引入一、二手住宅市場,相信不會太難。
可用面積: 露台及工作平台計入實用面積
換言之,單位內的露台與工作平台都需要計入實用面積,賣給小業主,相比部分舊樓不設露台與工作平台,多出的面積隨時等同一個房間。 可用面積 如果以影片中的「弦海」單位為例,除了主體面積之外,客飯廳外接的22呎露台、睡房外接16呎工作平台,前後合共38呎,也需要計入實用面積,所以會佔據一定空間。 例如南昌站匯璽II一個349呎高層海景戶最近以1,003萬元沽出,竟較三年多前的購入價貶值近106萬元,跑輸大市。
現時公屋單位共有四種標準設計,以「室內樓面面積」計算,分別為一至二人的約14平方米,二至三人的約21平方米,三至四人的約31平方米,以及四至五人的約35平方米。 自二○○六年起,房委會所有公屋項目的單位均採用這些標準設計。 根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所有一手住宅物業的售樓說明書、價單和廣告,只可以以「實用面積」標示呎價。 更多關於實用面積的詳情,可以參考以下文章—【買樓必讀】實用面積的7個必備知識。 其實根據建築法例第123F章 第24條, 由樓面量度至天花板的高度須不少於2.5米, 但為何香港那麼多的住宅樓底都不夠2.5米? 因為當只做好樓板後, 則師便邀請屋宇署來驗樓, 由於還未做地台、地板, 天花還未做批盪、油漆時,樓底便有2.5米, 但做完後樓底便沒有2.5米高,可能只得2.3米高.
本周四(13日)開始派發申請表的首個「綠置居」項目新蒲崗景泰苑,打着5萬港元首期可以「上車」的旗號,為無殼蝸牛帶來一絲希望,但有意購樓者要格外留神! 率先曝光的疑似單位平面圖顯示,單位可用面積原來較實用面積大幅縮水逾20%,最小的開放式單位更儼如私樓的「劏盤」,加上3個門口對正客廳,家具擺位考創意之餘,公屋戶更隨時要「大屋搬細屋」。 💡Junto貼士:差估署亦有提供各類型物業的統計資料,包括物業的售價及租金指數,物業的總存量、 落成量、 可用面積2025 使用量、入住量、 空置量、 未來兩年的預測落成量,按實用面積、地區或樓齡分類,入市前可作參考。 有部分獨立屋, 如其中設有私人的車房及電梯大堂, 會否被計算入實用面積, 就會視乎是否有法律文件列明這些設施只提供予該物業的業主使用,如果法律文件證明這些設施只供業主私人使用, 就有可能會計算入實用面積。
然而,本港97%的二氧化碳排放的源頭來自發電,可見發展不會帶來環境污染的再生能源刻不容緩。 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黃文聲博士和屋宇設備工程學系呂琳博士對香港採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並分析其研究結果。 可用面積2025 使用面積是指住宅中以户(套)為單位的分户(套)門內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間面積。
可用面積: 使用面積計算
此外,近年流行的單幢納米新盤、如北角尚譽和西營盤瑧蓺亦頻現蝕讓,其中後者有單位於三年間勁蝕「兩球」,某程度上反映當年開售時存在溢價,以及市場對這類單位的需求減低,買家宜因應情況選擇。 為配合新世代專業人士的生活節拍和對智能生活的要求,項目以商業級Wi-Fi覆蓋室內外,會所及花園各處亦配備USB充電插座,打印機、影印機等設備一應俱全。 共享空間更獨設具隔音功能的會議商談廂座電話間,靈活照顧住客私隱;另外亦擺放大量工作長桌、梳化等,迎合「在家工作」和閱讀的趨勢。
重置貨櫃碼頭後,更有望進一步釋放鄰近約100公頃港口後勤用地,合共約380公頃土地,相當於20個維園。 可用面積 即使撇除100公頃後勤用地,相比面積約為560公頃、相當於貨櫃碼頭兩倍的元朗新市鎮,現時人口有16.8萬,未來可容納18.5萬人口。 可用面積 不過坊間有質疑指政府故意壓低數字,其中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認為政府明顯「篤細」建屋數量,因據政府計算,高球場平均一公頃只建77個單位,批評規劃署是否打算只建低密度豪宅。 他舉例指附近的清河邨佔地8.6公頃,已興建了7200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