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本第3節的不保事項並不適用於因性侵犯、醫療援助、器官移植、輸血或捐血、或出生時受HIV感染所引致的傷病,有關賠償將按本條款及保障內其他條款處理。 受養人指《稅務條例》(第 112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2025 章)所界定的「指明親屬」,惟受制於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永明金融 」)當其時的核保及行政規則。 宏利自願醫保計劃,俾您有得揀去私營醫院,仲可揀醫生,唔使等。 以本港為例,現行我們擁有一個雙軌制的醫療系統:公營醫療及私營醫療。
不過,大家需要留意兩點:一、有些產品的SMM未必涵蓋「非手術癌症治療」保額。 換言之,化療、標靶治療等非手術癌症治療時所產生,並且超出細項限額上限的醫療費用,SMM幫不上忙。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二、不同計劃的SMM之賠償上限有異,而且SMM設共同保險,客戶一般要與保險公司攤分部份超出細項限額的開支(一般為20%)。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2025 自願醫保及危疾保險定位不同,各有用途,同時購買可涵蓋更多醫療需要。 正如前述,自願醫保提供住院醫療保障,危疾保險給予的賠償可支援治療期間的生活開支,在不同方面減輕投保人的負擔。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保險方案
投資產品有很多種,牛熊證是其中一種比較受歡迎的衍生工具,不過,牛熊證的投資玩法並不同於股票,對於新手來說或許有一點複雜。 本文將講解牛熊證的操作原理,並對分佈圖、街貨、重貨區、剩餘價值、行使價、「打靶」等牛熊證術語一一解釋,務求令大家了解牛熊證的「玩法」。 ▲家居保險為物業、家居財物、個人物品以及第三者責任賠償等提供保障,萬一造成其他人人命及財物損失,都會對業主及租客構成巨大金錢損失,所以家居保險極其重要。
- 內地的短期健康保險的保障年期一般是在1年或以下。
- 在必要及緊急的情況下,一份醫保能夠在財政上給予莫大的支持,助長者渡過難關。
- 稅項扣減適用於2019年4月1日起生效的認可產品,不包括其他自選保障。
- 自2019年4月1日起,《稅務條例》(第112 章)在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方面,新設一項特惠稅務扣除。
- 如果此產品概要與認可產品樣本內容不符,則以認可產品樣本為準。
- 詳細比較過後,除了要看清楚保障及價錢,在選擇購買「自願醫保」或「一般醫保」前,最緊要是想想自己真正需要哪些保障,做個精明消費者。
- 「靈活計劃」的保單持有人可於保單續保時,在無需重新核保的情況下,選擇轉移至「標準計劃」。
全數保障只適用於指定保障項目,而其他保障項目並不獲全數保障及受限於相關項目的賠償限額。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自願醫保靈活計劃的保障範圍較廣,除了涵蓋標準計劃的保障外,亦會提供額外保障(例如更高的保障額,或更大的保障範圍)以切合不同人士的需要。 此外,各間保險公司亦能夠自行設計不同的計劃項目供消費者選購,例如意外緊急門診、善終療養、牙科護理、門診洗腎、康復治療以及家居看護等,但仍然需要經食衛局批准。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計劃文件
自願醫保計劃(英語:Voluntary Health Insurance Scheme)是香港政府醫療主管機關(該計劃首次推出當時為食物及衞生局,今為醫務衞生局)所核准的一項自願性醫療保險計劃。 該計劃旨在吸引香港居民投保,長遠減低香港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所有受到認可的自願醫保計劃都提供稅務扣減優惠,每個課稅年度每名受保人可申索的最高保費扣除額為 8,000 港元。 #產品及優惠均受其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Blue網站。 免責聲明: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Blue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
至於「緊急意外門診」保障,大部分一般醫保都有提供每年約 HK$6,400 至 HK$6,500 的保障額,自願醫保「標準計劃」未有包括這項保障。 反觀「靈活計劃」,以 Bowtie 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基本)為例,此項目每年度的保障額就有 HK$8,000,貼近一般醫保保額最高標準。 根據《稅務條例》,納稅人為自己或指明親屬購買自願醫保認可產品的已繳交保費可以申請稅務扣除,每課稅年度每名受保人保費支出扣除上限為 HK$8,000。 本計劃乃合資格的自願醫保計劃,保單持有人可享稅務優惠。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有關稅務扣除之詳情,請參閱香港稅務局網頁,並向您的稅務及會計顧問徵詢稅務意見。 即使成功投保本計劃,亦不代表您符合資格就已支付的合資格自願醫保保費享有稅務扣減。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保證續保至受保人100歲(實際年齡):
有關自願醫保計劃下的稅務扣減詳情,請向稅務局查詢。 我們不能為您提供任何稅務上的諮詢,如有任何疑問,請尋求專業諮詢。 我們有權於每個保單周年日檢討並相應劃一調整計劃下特定風險級別的保費率,但不會向任何個別客戶作出檢討和調整保費率。 保費率的調整將適用於所有同一類別保單,並基於不同因素,如我們的索償及續保經驗、醫療費用通脹、預期未來醫療費用及任何適用之保障修訂。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需要產品建議?
由於政府基於市場競爭的原則,沒有限制保費定價,所以即使是保障範圍相近的計劃,保費也可能有明顯分別。 我們建議你查清楚不同保險計劃的保費,以保障你的權益。 自願醫保計劃由食物及衛生局推出,其目的有二,一方面是為了規管香港市面上的個人住院保險,提高醫保保障;另一方面是鼓勵更多香港市民購買醫保,從而減低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自願醫保計劃保單可由各大保險公司出售,但產品內容、保障額等都必需符合食物及衛生局對自願醫保計劃的最低要求。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自願醫保計劃之下「未知的已有疾病」及「先天性疾病」都受保?
自願醫保本質上是醫療保障,為大家在有需要的時候,提供適切的私家醫院醫療服務。 隨著公共醫療體系負荷與日俱增,可負擔的私家醫院醫療保障自然變得更加重要。 信諾自願醫保系列靈活計劃(優越)提供四個自付費選項,由$0到$50,000不等。 合資格保費是指為簽訂或續訂保單而須向保險人繳付的淨款額,但以關乎經醫務衞生局局長核證為符合政府自願醫保計劃所規定的保險計劃的淨款額為限。 3 以一名18 歲非吸煙人士以年繳模式投保終生賠償總額為$330萬的保柏危疾全禦保計劃的危疾基本保障計算。 2 以終生賠償總額為$330萬的A3計劃計算,包括嚴重危疾保障$150萬,額外癌症保障$150萬,以及早期危疾保障$30萬。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服務更新
家長可以透過自願醫保,向保險公司索償私家醫院開支。 總括而言,自願醫保計劃下的保單比起市面上其他醫保產品的確有優勝之處,但是否適合自己,則仍然考慮年齡、經濟能力、健康狀況、本身是否有購置任何保險計劃等因素再作決定。 自願醫保的扣稅優惠雖然吸引,不過額度不算多,每個投保人每年最多可享8,000元扣減額。 如果是年輕人投保,並且只為自己購置,保費可能不足3,000元,未必明顯幫助減輕稅務負擔。 平均來說每年的保費約4,800元,比市面上同類的醫保計劃還要貴約15%。 保險公司推出的靈活計劃雖然能涵蓋基礎計劃的所有責任,而且保障額會較高,但同時保費亦會更貴。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標準計劃最高和最低保費相差近2倍
若想投保「全數保障」的自願醫保,又想減輕支付保費的壓力,其實大家可留意設有自付費的計劃。 所謂自付費,意思是客戶需自付部分合資格的醫療開支,往後的醫療開支才可向保險公司索償。 另外,由於自願醫保市場競爭激烈,部分保險公司更會推出限時折扣優惠,消費者投保時可留意一下,首年保費可望更低。 以上資料由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金融」)提供,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市場上不同保險產品的保障範圍、條款及細則、不保事項和產品風險各有不同,除了在投保前瞭解清楚自身需要和負擔能力外,還要仔細閱讀保單檔以清楚瞭解保障內容及條款和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富衛金融為富衛人壽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富衛人壽」)委任的保險代理商。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加入 「AIA Vitality 健康程式」即享保費9折
所以同時添置自願醫保可以有助減低公司醫保的保障缺口。 近月,內地推出新政策,規管短期健康保險產品使用「自動續保」、「承諾續保」等字眼,結果令不少短期健康保險紛紛下架。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針對續保,中港兩地不少保險產品,均會用到類近的字眼,讓客戶以為可以得到長期保障。 事實上,所謂「自動續保」、「承諾續保」、或者香港醫療保險常表述的「保證續保」,有沒有鮮為人知的魔鬼細節?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自願醫保包不包「新冠肺炎」?
醫療網絡服務、「出院免找數服務」及「醫療費用預先批核服務」均為額外保障,並非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產品的保障內容。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2025 而不符合《通知》要求的產品更須於2021年5月1日前停止銷售。 另外,保險公司被要求披露短期健康保險的綜合賠付率指標,讓客戶衡量產品會否長期銷售。 自願醫保標準計劃產品的條款及保障,按政府規定的最低要求而定,各間保險公司的標準計劃條款及保障非常相似。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個人工具
如果嬰兒不幸地天生體弱,或者較大機會患上長期病患而承擔長期醫療費用,選擇自願性醫保則更為合適。 香港公立醫院資源緊絀,部分專科門診及手術輪候時間長達數個月至數年。 對於有一定財政負擔能力的市民而言,一份醫保可以幫自己或家人省卻公院輪候時間,又可獲得質素更高的私院醫療服務。
此文件僅旨在香港派發,並不能詮釋為保誠在香港境外提供、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如在香港境外之任何司法管轄區的法律下提供或出售任何保險產品屬於違法,保誠不會在該司法管轄區提供或出售該保險產品。 先天性疾病治療- 即投保人年滿8歲或以後的先天性疾病的檢測及治療。 生活易會員於本網站內所發表的全部內容為即時更新,因此生活易不會預先審查任何內容,並不會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質量。 獲北美精算師協會認可的資深精算師(FSA),亦是香港精算學會(ASHK)會員,曾在多間跨國保險公司任職,擁有逾十年保險相關行業經驗,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精算系工商管理學士課程。 市場上大部分一般醫保都將投保年齡上限設於 70 歲,只有少數接受 75 歲以下人士投保。
但是,當客戶患上癌症、中風、或接受通波仔手術等大病,年度保障額高的「全數保障」醫療保險就發揮顯著的作用,扣除自付費後,醫療保險對餘下的索償額預計幾乎賠足(見圖表2)。 重點是,這些大病的治療費用十分昂貴,1年花費幾十萬元亦不出奇,如果沒有醫療保險,普羅大眾在私家醫院醫大病可能要耗盡積蓄。 自願醫保主要保障未知的已有病症、日間手術、訂明診斷成像檢測、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精神科治療,賠償全部或部分住院及手術費用。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2025 投保人的年齡由15天至80歳不等,並保證續保至100歲。 信諾自願醫保系列─靈活計劃﹝優越﹞更會於保單生效第1天起保障未知的已有病症,為受保人提供額外保障。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產品特點
若受保人之醫療服務與某一項指定危疾有關,但其病症之呈現、相關診斷或手術於保單生效日起計90日內發生,富衛將不會豁免收取任何餘下的自付費差額。 有關詳情及指定危疾的定義,請參閱相關產品的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 有別於傳統的醫療保險為每個項目(如外科醫生費、手術室費、及雜費等)各設賠償上限,「全數保障」的計劃於多個項目皆全數賠償,主要受年度及終身保障額所限,若索償符合「醫療所需」、費用「合理及慣常」便可。 10Life向多名專科醫生諮詢多個常見、程度不同、消費者關注的傷病個案,了解它們的預計醫療開支,藉此計算醫療保險的預計保障率。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 自願醫保vs危疾保險,只能二揀一?
保險公司可開始籌備醫保產品,待有關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後,由食物及衞生局進行認證。 自願醫保計劃 vs 醫療保險2025 自願醫保計劃係由保險公司提供符合要求嘅個人償款住院保險產品,經食物及衞生局認可後,就可以銷售畀香港市民。 如納税人為同一名受保人購買多於一份自願醫保計劃保單,相關的合資格保費都可申請税務扣除,總扣除額的上限為8,000元。 如自願醫保計劃保單有多於一名保單持有人,則根據該保單而繳付的合資格保費,須視為由所有保單持有人以相等份額繳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