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約75%有性生活的人在一生中會受到HPV病毒感染,而接種HPV疫苗便是其中一種有效的方法,世界衞生組織(WHO)建議,9歲至14歲未有性經驗、未曾接觸HPV病毒的時候,是接種HPV疫苗最有效的黃金時期,皆因愈早接種,抗體水平愈高。 沒有性經驗的女性,往往因有「處女」情結,有時出現月經不規則,或有出血情況時,卻不敢或不願意接受侵入性的婦科檢查,例如一般常見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因此,當出血、腹脹、腹痛等症狀嚴重時,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罹患末期子宮頸癌,為時已晚。 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對象應該是有過性經驗的女性,不限年紀、目前有無性生活與否,都應接受每年一次的抹片及內診檢查;若病人有過癌前病變的病史,或不正常抹片的病史,其間隔可縮短。 對於因其他良性疾病〔如肌瘤〕切除子宮的婦女,只要確定子宮頸已完全切除,同時手術後作一次抹片檢查確定是正常,即可不必再接受一年一次的抹片檢查,但是在有子宮頸癌前病變、外陰癌前病變,或是免疫機能障礙的婦女,即使作了子宮切除也必須作定期的抹片追蹤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對於無性經驗的女人或者女同性戀者,他們發生子宮頸癌的機會可說相當少,但是只要她們要求,也可作抹片檢查。
子宮頸抹片(也稱為柏氏抹片)是一種簡單、快速的子宮頸細胞檢驗,可於早期驗出可能演變成癌症的子宮頸異常細胞,過程只需幾分鐘。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2025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2025 透過將窺器放入女性的陰道並提取子宮頸表面的一些細胞樣本,繼而送至實驗室進行檢測。 反觀台灣,衛生福利部於1995年開始提供免費篩檢子宮頸抹片,確實達成一部分的效果。 25年來,子宮頸癌每年發生人數從 1995 年的 2136 人,降至 2017 年 1418 人。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健康網》天冷慎防高血壓! 營養師推「這」飲食:降三酸甘油酯
此外,若要避免子宮內膜癌,則可靠觀察月經情況,若發現異常快就醫,也不要排斥侵入性檢查,「儘早發現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所有曾經有性經驗的婦女應該從 25 歲開始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 如果第一次子宮頸細胞檢驗結果正常,你應在一年之後進行第二次檢驗。 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有助及早察覺子宮頸細胞病變,卻經常被女士忽略其重要性。 因疫苗無法預防所有類型的HPV病毒,亦無法清除已感染的病毒;儘管已接種疫苗,仍須定期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防患未然。 雖然子宮頸癌疫苗可預防高危的致癌HPV病毒型號,但並未做到全面防護的效果,切勿以為注射HPV疫苗後,就毋須再定期進行柏氏抹片檢查。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56歲的張太太連續幾個月陰道都有微量出血,以為只是更年期、月經不穩定而未予理會。 在朋友揪團下,她參加子宮頸抹片篩檢活動,檢查結果竟顯示異常,才趕緊至醫院婦產科就醫,經切片檢查診斷為子宮頸癌初期。 田怡文表示,做抹片檢查的好處,提早發現有沒有癌前病變,趁病變細胞在轉化為癌症之前,趕快做治療,這個邏輯從抹片普及率開始上升後,子宮頸癌發生率呈現下降,獲得驗證,就預防醫學的角度,曾有過性行為,就要做抹片檢查,跟有無性行為或停經都沒關係。 此外,雖然台灣目前還沒有大力推廣,不過以美國陰道鏡及子宮頸病理學會共識準則來說,人類乳突病毒的結果,其實也會大大影響我們如何替病人規劃追蹤及檢查的計畫。 因為抹片結果若是落在高度惡性跟良性之間的灰色地帶,若HPV結果為陰性或是低風險的病毒型,我們的追蹤時間可以拉長;但若是同時驗出有高風險的HPV病毒型態(16、18跟台灣人較常見的52、58型),則可以考慮更密集追蹤或是直接陰道鏡做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子宮頸抹片檢查前,不能做這些事
而子宮頸癌亦同時是本港女性癌症的第八號殺手,佔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2.6%。 答案是:只要曾有性經驗的婦女,即使已久無性行為,仍須定期做抹片檢查。 日前收治一對38歲和33歲的姐妹花,兩人皆未曾有過性經驗,也無家族癌症史,卻罕見分別罹患晚期子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 這對台灣婦女而言絕對是一大警惕,因現代人普遍晚婚,台灣又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風險更高。
- 田怡文表示,做抹片檢查的好處,提早發現有沒有癌前病變,趁病變細胞在轉化為癌症之前,趕快做治療,這個邏輯從抹片普及率開始上升後,子宮頸癌發生率呈現下降,獲得驗證,就預防醫學的角度,曾有過性行為,就要做抹片檢查,跟有無性行為或停經都沒關係。
- 所有曾經有性經驗的婦女應該從 25 歲開始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
- 最後,劉偉民提醒,性行為雖然會導致婦癌的發生,「但絕對不能劃上等號」。
- 利用陰道鏡放大子宮頸位置,檢查病變部位有否不正常血管增生或病變位置的變化,有需要時會切取組織作進一步化驗。
- 大象醫師不是在危言聳聽,根據婦產科醫師人人必讀的教科書Williams內文(編按:Williams Obstetrics)提到,若18~65歲的女性定期做抹片預防子宮頸癌,平均壽命可以增加2~3個月。
劉偉民表示,「月經是女人的健康的一面鏡子」,若發生行房後出血、月經長期不來、來了2~3個月還不停就要特別留意。 子宮內膜癌患者與多合併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許多人都還沒有結婚、生小孩,有的人甚至未有性經驗,停經後出血也要特別小心。 此外,從未做過抹片檢查者,罹患子宮頸侵襲癌的風險為3年內曾經做抹片檢查者的3.6倍,屬於高危險群。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六分鐘護一生」 八成女性曾接受「子宮頸抹片」
國民健康署分析105年子宮頸抹片檢查及癌症登記資料發現,子宮頸抹片檢查可發現97.3%的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第0期及第1期)子宮頸癌個案;如果沒有接受篩檢,發現子宮頸癌早期的比例明顯較低,降為50.5%,也就是一半已到晚期。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研究證實,大多數子宮頸癌患者係因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早期大多沒有症狀。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2025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提醒,就算已經停經,以及很少或很久未有性行為的女性,均應接受抹片篩檢,別輕忽子宮頸癌的威脅。
- 這邊再次呼籲,抹片檢查不分年齡大小、停經與否,只要妳有過性行為,一定要定期接受檢查。
- 醫護人員會於子宮頸表面輕輕地刮取足夠的樣本,檢查期間不會感到明顯痛楚。
- 目前已知的人類乳突病毒高達上百種,雖然大多數的人病毒會在2年內自行清除,但仍有1成左右的患者,病毒會持續存留在體內,並在5~10年左右產生癌變,有99%的人則會在15年後變為侵襲性的癌症。
- 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是每十萬例3.2人,年齡中位數為58歲,死亡率在女性十大癌症中占第七位。
- 25年來,子宮頸癌每年發生人數從 1995 年的 2136 人,降至 2017 年 1418 人。
目前政府給付30歲以上婦女每年都可以免費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是連續三年檢查結果都正常,則可考慮拉長頻率每3年接受一次檢查;若已知有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或有上述其他危險因子者應每年接受檢查。 世界衛生組織於2020年啟動「消除子宮頸癌倡議計劃」,推動HPV疫苗接種、宮頸癌篩查及治癒等方法,訂下2030年目標,包括90%女性接種疫苗、70%婦女接受癌前期病變篩查及90%有需要人士獲得治療機會,於2050年前將新症數量減少至40%以上。 相達生物科技、香港單親協會、新家園協會等多個社區協會今年7月合作,邀請1000名婦女參加尿液檢測HPV社區體驗計劃,於963個有效臨床數據,結果顯示超過5成婦女沒有接受過任何子宮頸癌篩查,只有2成女性在過去3年曾接受過篩查。 相達生物科技創辦人招彥燾表示,不少女性認為子宮頸癌篩查過程尷尬而卻步,尿液檢測是最好方法鼓勵她們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健康情報
據資料,1000名婦女當中194名參加者在尿液檢測對HPV病毒呈陽性,當中95名女性感染較高風險的HPV病毒,包括HPV52、HPV16、HPV18等。 大部分陽性的女性接受柏氏抺片檢測,24名婦女發現不同程度宮頸細胞異常,8名變異情況較高。 於計劃發現感染高危HPV52及細胞變異的林女士接受訪問時表示,以前從未接受過子宮頸癌檢查,因為工作忙及沒有想過感染,結果發現細胞變異,自己都好擔心。 另一個案的女士一年前曾接受柏氏抺片檢測,結果呈陰性,但於尿液檢測驗出高危HPV66 ,抹片檢測發現LSIL變異。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子宮頸癌高危險群
在女性十大癌發生率中,子宮頸癌自每 10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2025 萬婦女 27 人下降至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2025 7.9 人,但跟歐美比起來,台灣既已躋身已開發國家,我們的抹片檢查實施狀況又是如何呢? 子宮頸細胞檢驗過程快捷簡單,可檢測出子宮頸細胞的異常病變,特別是表面沒有任何症狀的女士亦適合。 醫護人員會於子宮頸表面輕輕地刮取足夠的樣本,檢查期間不會感到明顯痛楚。 假如檢查後發現有不正常細胞,便須作進一步測試,以確定病變的嚴重程度。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檢查頻率
曾志仁說明,子宮頸癌早期(第0期及第1期)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第2期為67.3%、第3期為57.3%,到了第4期,驟降至僅21.1%。 這張是我們子宮的示意圖,我們抹片主要就是用圖中的白色刷子做檢查,會在子宮頸附近以旋轉方式拿取細胞,所以這裡的第一大重點就是,我們抹片結果是看「細胞型態的異常」,而不是像一般手術切下來比較大塊的標本看的是「病理標本」。 進行子宮頸篩查的時候,醫生或護士會將一個窺器放進女性的陰道內,然後用刷子於子宮頸的表面位置抽取樣本,再送到化驗室檢驗。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婦科腫瘤疾病或婦癌已非結婚婦女或有性經驗女性才會罹患的疾病,門診迄今診治過300多例子宮內膜癌個案,就有四分之一沒有過性經驗。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沒有性經驗就不用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醫護人員會先用儀器張開陰道壁,利用膠掃刮取子宮頸細胞,並將膠掃浸在裝有護液的獨立容器,將細胞樣本送交化驗室檢驗。 醫師會用陰道擴張器來擴大受檢者陰道,以採樣棒刮下宮頸或陰道壁的表面細胞,將樣本抹在玻片上送至病理科進行細胞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2025 劉偉民提到,他在同一天收治的2名處女罹癌案例,分別為37歲與58歲女性,前者罹患「子宮內膜癌」,後者則為「子宮頸鱗狀上皮癌」。 癌症術後兼顧身心乳房重建紋乳頭…【明報專訊】10月是國際乳癌關注月。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異常該怎麼辦?
女士們如果定期進行柏氏抹片檢查,同時亦有接種HPV疫苗的話,患上子宮頸癌的風險確實會大大減低,雖然本文側重強調柏氏抹片的重要性,亦不可忽略HPV疫苗這個預防子宮頸癌的好拍檔。 若檢驗結果顯示細胞有病變,一般會作進一步檢查(例如陰道鏡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2025 經比對子宮頸抹片篩檢資料和癌症登記資料後顯示,從未做過抹片檢查者,罹患子宮頸侵襲癌的風險,是3年內曾經做抹片檢查者的3.6倍,屬於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沒有性經驗也可以做子宮頸抹片嗎?
本地有研究顯示,定期接受子宮頸檢查,患上子宮頸癌風險會較未有接受篩查的人減少90.4%。 曾志仁表示,抹片檢查之前,應避免盆浴、不要沖洗陰道、勿放置塞劑、前一夜不要有性行為及避開月經期間。 檢查時,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至健保特約提供抹片檢查的醫療院所,即可接受篩檢服務。 為了提高女性長者年年都做抹片檢查,衛生局經由各地衛生所人員從社區婆婆媽媽幫忙揪團,大家一起來,安排女醫師進駐巡迴點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列車,由女醫師為婦女朋友進行抹片檢查,降低排斥和害怕。 此階段的患者一般沒有任何症狀,只須接受簡單的門診治療,便能有效阻止癌症形成,治療成功率也較高。 根據衞生署公布的2018年統計數字顯示,子宮頸癌為香港女性第七位最常見的癌症,新症共有582宗。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抹片檢查如何進行?
而且子宮頸癌早期(第0期及第1期)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第2期為67.3%、第3期為57.3%,到第4期則驟降至僅21.1%。 現時,醫學界建議所有年齡介乎25歲至64歲、曾有性經驗的女性,每一至三年定期做一次子宮頸細胞檢驗。 之前談到為甚麼不論男女也有必要接種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詳情可見 《 男性要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嗎?》】雖然接種疫苗有效預防感染HPV(人類乳頭瘤病毒),但要全面預防患上子宮頸癌,女士應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建議,符合篩檢資格的女性至少每3年做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如為結果異常者,務必遵循醫囑接受後續追蹤及治療。 彰化縣每年巡迴26鄉鎮市為民眾做健檢,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是重點項目,根據衛生局統計,105年全縣子宮頸癌抹片篩檢人數共30843人,有419人篩檢出異常,比率約1.36%,這些人經轉介做進一步檢查,有141人確診罹患子宮頸癌。 大象醫師不是在危言聳聽,根據婦產科醫師人人必讀的教科書Williams內文(編按:Williams Obstetrics)提到,若18~65歲的女性定期做抹片預防子宮頸癌,平均壽命可以增加2~3個月。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月經不正常必看!何時需要就醫?5大「自我檢測」問題一次看
子宮頸檢查又稱為柏氏抹片檢查,是一種檢查程序十分簡單的子宮頸癌篩檢方法。 由於子宮頸癌在形成前數年,子宮頸細胞便會出現變異,因此醫生可從柏氏抹片檢查中發現病變,及早為病人安排詳細檢查或作出治療,防止子宮頸癌形成。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2025 根據調查,一般健康婦女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盛行率約在9-20%,推估婦女終其一生約有50%機會感染此病毒。 雖然大部分的婦女可自行清除此病毒,但持續性的HPV感染,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因,建議只要曾有性經驗之婦女,即使已久無性行為,仍須定期做抹片檢查。
劉偉民醫師呼籲,門診發現90%罹患子宮頸癌的患者在前3年均未做抹片檢查,以致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時機,實在非常可惜,所以,無性經驗的女性也不可疏忽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的重要性,如果有不正常的出血情況,或月經不規則的情形,就應該至婦產科求診,並接受必要的檢查。 妹妹自今年4月起,下體不正常流血,看了幾家醫院,婦產科醫師皆認為患者沒有性經驗,還是處女,所以皆開立黃體素及避孕藥等荷爾蒙類藥物治療,所以無效。 後來患者嚴重腹痛至北醫求治,劉偉民表示,經過詢問患者同意先做陰道內診和子宮頸抹片後,才確認罹患子宮頸癌,切開處女膜一看,癌細胞更已多處擴散,不但「吃」掉幾乎一半的肝臟,更一路蔓延到肺、腦部和骨頭,進入子宮頸癌的最末期─第四期下,目前病人正接受電療及化療中。 子宮頸癌是一種發生在子宮頸細胞的病變,最大成因是病人感染了人類乳突病毒(HPV)的第16或18型,導致子宮頸細胞不正常增生,發展成子宮頸癌。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每年新增超過550宗!子宮頸癌成因及症狀
絕大部分的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導致的,有性行為的女性一生中感染到HPV的機率是80%,雖然大部分的人會自動痊癒,但仍有少部分的人會有持續性的感染,長時間的發炎加上其他的致癌因子刺激,最後轉變成子宮頸癌。 衛生署推出全港性「子宮頸普查計劃」,鼓勵女性定期進行子宮頸癌檢查。 大家可到網址完成免費登記,便可於「子宮頸普查資訊系統」查閱檢驗紀錄和定期收到覆檢提示。 目前已知的人類乳突病毒高達上百種,雖然大多數的人病毒會在2年內自行清除,但仍有1成左右的患者,病毒會持續存留在體內,並在5~10年左右產生癌變,有99%的人則會在15年後變為侵襲性的癌症。 劉偉民收治的另一位「子宮頸鱗狀上皮癌」屬於腺癌的一種,在流行病學中多為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大多數都是透過性行為傳染,但由於環境中存在許多病毒,「只要有接觸一定有感染」,有些寶寶是透過自然生產感染,有些女生則可能透過自慰染病。 根據劉偉民臨床觀察,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無性經驗者佔了10~20%,由於患者年齡發病年齡輕,加上多數自述未曾發生過性行為,醫師不敢做侵入性的檢查有關,許多人確診狀況都不樂觀,建議民眾若懷疑自己有問題,還是要聽醫師的建議,將處女膜拆開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子宮頸抹片檢查前需知
62歲的L女士,過去不曾接受過子宮頸抹片檢查,雖然曾接過衛生所的電話通知受檢的必要,但是對於要在內診檯上接受檢查還是覺得害怕。 直到兩年前,得知好友C女士被診斷出子宮頸癌,L女士才因此強迫自己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而在兩周後收到檢查結果為異常須儘快回診通知,她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到婦產部門診做進一步評估,醫師告知她的檢查結果為高度鱗狀表皮病變(HSIL),需藉由子宮頸切片來確診;其切片病理報告顯示為中度癌前病變(CIN2),建議進行子宮頸圓錐狀切除術。 子宮頸抹片檢查通常在兩星期內就能知道檢查的結果,萬一檢查結果有異常狀況的話,醫生會建議安排接受陰道鏡檢查,並同時進行子宮頸組織切片化驗,以進一步確定診斷結果,瞭解到底是不是真的罹患了子宮頸癌。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預防失智症─健康飲食吃出好腦力
2020年子宮頸癌新症共有556宗,佔女性癌症新症總數3.2%,子宮頸癌疫苗及柏氏抺片檢查重要性每個女性都知道,但不是每位女性願意接受柏氏抺片檢查。 本地生物科技公司今年7月一項社區體驗計劃顯示,超過5成香港婦女從未接受過子宮頸癌,而其中10% 的女性於尿液HPV檢測陽性,感染高風險致癌HPV。 最後,劉偉民提醒,性行為雖然會導致婦癌的發生,「但絕對不能劃上等號」。 若想避免子宮頸癌的發生,可打子宮頸癌疫苗預防,9~26歲為黃金期,若未發生性行為者施打,產生的抗體也會比較純正,保護力自然會提高。
子宮頸癌為婦女常見的癌症之一,但妳知道嗎,只要透過無痛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就可以早期揪出子宮頸癌前病變。 這邊再次呼籲,抹片檢查不分年齡大小、停經與否,只要妳有過性行為,一定要定期接受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2025 蘇若荃補充,這樣的過程大約費時10到20年,因此就算將來已無性生活或停經,仍須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子宮肌瘤要少碰雞蛋、豆漿?
若抹片檢查結果為陰性,代表子宮頸內沒有發現不正常的細胞,可其後定期接受篩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若抹片結果為陽性,則表示子宮頸細胞出現變化,並不一定代表確診子宮頸癌。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大部分不正常的細胞是由於感染 HPV 病毒所致,若發現有癌前細胞病變而需要接受治療,醫生會建議下一步檢查或跟進。 大約 90%的子宮頸細胞檢驗結果是「陰性」(正常),表示你的子宮頸沒有發現不正常的細胞,但你仍須定期接受篩查。 「陽性」或「不正常」的結果表示子宮頸細胞出現一些變化,但不一定代表你已患上癌症。 市面上有不少自我檢測包,包括INDICAID™妥析™ HPV 尿液樣本測試。
因病人已接受多種賀爾蒙製劑治療無效,因此建議切開處女膜進行「子宮擴刮手術」,切片報告證實是子宮內膜癌,由於已經無法保全子宮,所以於日前為患者進行達文西立體腹腔鏡手術切除子宮。 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蘇若荃表示,子宮頸癌為婦女常見的癌症之一。 根據研究,子宮頸癌的發生大多與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有關,其他的危險因子還包括免疫不全、多重性伴侶、吸菸等。 田怡文說,子宮頸抹片檢查一定要1年做1次,降低沒有發現偽陰性異常的部分,每年定期「抹」才不會延誤採取適當處理的時機。 這裡做個小結,大象醫師在此呼籲,21~29歲的女性可以考慮自費做抹片,若正常就每3年一次追蹤;同時,任何年齡層的女性,若抹片結果有異常,皆可以考慮做HPV的自費病毒篩檢,幫助臨床醫師做更好的判斷。 利用陰道鏡放大子宮頸位置,檢查病變部位有否不正常血管增生或病變位置的變化,有需要時會切取組織作進一步化驗。
研究證實,子宮頸癌大多是因為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致,早期大多沒有症狀,就算是已經停經、很少或很久未有性行為的女性,也千萬別輕忽子宮頸癌的威脅。 招彥燾強調香港是富裕城市,對健康意識較其他地方高,但參與子宮頸癌普查的積極度較低,基於以往方法是入侵性,計劃發現85%HPV尿液檢測高風險陽性的患者,更願意接受抹片細胞檢查,了解宮頸情況。 他表示,政府過往投放資源,為合資格女童接種子宮頸癌疫苗,預防子宮頸癌,今年衛生署建議婦女可採用HPV DNA作為篩查方法,期望政府以同等力度呼籲及資助婦女進行子宮頸癌篩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健康的人突猝死?醫曝「6致命習慣」快改:不是有穿暖就能防
政府一向有推行「子宮頸普查計劃」鼓勵女士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及早發現子宮頸細胞早期癌前病變,增加治癒率,而當中子宮頸細胞檢驗(又稱柏氏抹片檢查)是常見的子宮頸篩查方法之一。 HPV 檢測是檢測子宮頸細胞有否受高風險類型的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2025 HPV感染的檢測。 對HPV檢測呈陽性反應的婦女必須接受進一步的分流測試,實際情況將根據服務提供者的安排。 統計資料充分顯示透過篩檢早期發現癌前病變並提早處理能夠成功下降子宮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子宮頸癌是婦女癌症中最容易早期發現的疾病,而子宮頸抹片,則被公認為簡便又有效的篩檢方法;在台灣推廣已15年的「六分鐘、護一生,三點不漏」,更建立民眾抹片檢查觀念。
如女性檢測出高風險 HPV 病毒,INDICAID更會主動聯絡並提供一次免費柏氏抹片檢查,進一步了解子宮頸細胞有否出現變異。 國民健康署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每年約215萬名婦女接受檢查,自84年起至今,已有8成2以上的女性曾經接受過子宮頸抹片檢查。 依據國民健康署分析105年子宮頸抹片檢查及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發現97.3%的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0-1期)子宮頸癌個案;若未篩檢者,其發現子宮頸癌早期的比例降為50.5%,證實篩檢有助於發現早期子宮頸癌。
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性經驗: 子宮頸細胞檢驗結果代表什麼?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台灣地區婦女子宮頸癌的年發生率約為每十萬名女性7.9例,每年含原位癌約有3,900名新確診個案。 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是每十萬例3.2人,年齡中位數為58歲,死亡率在女性十大癌症中占第七位。 子宮頸癌初期大多沒有先兆,由於較難及早發現,患者往往在患病中至晚期或癌細胞擴散後,才會出現症狀,若出現以下症狀應盡早求醫。 許多人將性與不潔劃上等號,認為無性經驗者較不易罹患婦科疾病,但台北醫學大學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他曾在一天內同時收治2名婦癌患者,無獨有偶皆為「處女」,其中一位還是非常罕見的「子宮頸鱗狀上皮癌」,從醫至今只看過2位。 他提醒,婦科疾病多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除了性行為外,環境中也存在大量病毒,「有時自慰也會感染」。 前面提過的Papanicolaou及Traut博士自1943年開創了子宮頸抹片這個篩檢方式之後,時間已經倏忽過了50年;在歐美國家,因為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廣泛應用,使得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在30年之間降低了70%。
視乎患者情況,醫生會建議患者接受體外或體內放射治療手術,以高能量放射線殺死癌細胞。 ※本文由大象醫師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大象醫師】每年做一次抹片,一輩子可能就多活三個月! 最後,大象醫師親身看過很多因為子宮頸癌而離世的婦女,包含剛生完孩子不久的年輕媽媽,深知子宮頸癌有多恐怖,也衷心感謝Papanicolaou醫師當年的貢獻。 兵法家孫武說的好,「不戰而屈人之兵」,從預防的概念來講,如果我們能更早期的發現癌前病變,並予以治療,比起實行上述的大型手術,以及考量開刀完還有後續的ㄧ系列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或另一個能否治癒的議題相比,實在是利遠大於弊。
Hello 醫師期待成為您最值得信任的專業醫療訊息平台,我們提供您完整豐富且正確之醫療新訊,協助您時刻在健康保健的道路做出最佳決定,擁有富足美好的健康人生。 綜觀來說,台灣65歲以上族群的篩檢率較低,除了行動較為不便、衛教相關知識較為不足外,加上看病需要人陪同等多重因素,都影響了篩檢意願。 衛生局長葉彥伯指出,臨床衛生統計資料,102年到104年全國不同年齡層3年受檢率,30歲到40歲約50%到60%,40歲到65歲約在60%左右,而65歲到75歲下降到只有40%,顯然長者受檢意願較低。 我們都是在不知不覺中變成大人的,沒有太多機會回顧過往,也沒有人陪著我們修復傷痕,在許多碰撞與激盪中,長成了現在的樣貌,現在你可以給自己回顧過往的時刻,重新陪伴自己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