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九龍巴士設立若干停車場及加油站,包括月輪街車廠、大埔車廠、天水圍車廠、屯門南車廠和火炭車廠。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九龍巴士總共營運401條路線,當中包括九龍區路線、新界區路線、過海路線、馬場路線、通宵路線及墳場特別路線。 2019年8月6日,早上10時起,手機應用程式「App1933」、九龍巴士官網和巴士站顯示屏,開始提供所有聯營過海路線的新世界第一巴士與城巴到站時間預報資料。 2019年3月22日,九龍巴士首部配Wright Eclipse Gemini 3和MCV EvoSeti車身歐盟六型雙層巴士出牌,型號為富豪B8L,車牌號碼為WA4799(車隊編號V6B1)及WA756(車隊編號AVBML1)。 2010年12月,九龍巴士弱為前線約8,500名外勤員工(包括車務督察、站長及車長等)換上全新設計的冬季制服,以清新時尚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的綠色為主調,繼續為市民提供優質可靠的巴士服務。 2005年8月19日,九龍巴士首部試驗成功及以白色為車身顏色的雙層空調巴士(車隊編號AL1)退役,並獲九龍巴士保留。
- 物業地皮的前身為九龍巴士荔枝角車廠舊址,九巴早年將車廠地皮轉讓予母公司或旗下之其他附屬公司,然後重新發展,成為高檔次豪宅項目,收益40億港元,但利潤全屬載通國際所有,未有將收益撥入九巴,形成九巴「缺錢」,「有加價壓力」的假象。
- 在籌劃建造全新荔枝角車廠時,九巴於1999年7月7日至2004年5月15日期間租用一幅位於興華街西70號的地皮,作為臨時巴士車廠之用,取代於2000年1月17日停用的蝴蝶谷道車廠,後者土地已交還政府並成為懲教署荔枝角收押所I及J座。
- 2019年12月27日:下午二時許,陽光巴士擁有的Neoplan Centroliner(前九巴AP146/KR6768)於此廠天台失控翻側,無人受傷。
- 地區專利於6月11日正式生效,九巴接辦當時中華汽車及啟德汽車經營的共18條九龍及新界路線。
- 2016年9月26日,九龍巴士及龍運巴士推出全新版本的手機應用程式,提供所有巴士路線預計到站時間。
2009年:引進亞洲首部歐盟五型雙層巴士,超過當時法律規定新註冊柴油車輛只需要符合歐盟四型排放標準的要求。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寶輪街9號: 寶輪街9號- 香港九龍長沙灣寶輪街9號
2008年6月8日,九龍巴士獲香港行政會議批准,當日起加價4.5%,比申請加幅9%大幅削減一半,而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不論獨營或聯營)也同樣加價。 位於寶輪街/深旺道交界的九巴月輪街車廠,佔地 39,000 平方米,該幅用地現時以短期租約形 式作公眾及巴士停車場。 曼克頓山的門牌為寶輪街1號,原本是九龍巴士公司總辦事處及前荔枝角車厰的門牌。 由2006年8月1日起,九龍巴士公司總辦事處的門牌改為寶輪街9號。 )是香港九龍荔枝角東面的私人住宅,於2007年8月入伙(16年樓齡)。
同時,九龍巴士公佈向中國比亞迪和英國亞歷山大丹尼士兩間巴士製造商,購入合共52輛電動雙層巴士,預計明年付運。 2018年2月9日,九龍巴士宣佈獲運輸署批准由3月起推出月票,售價780元。 月票每日限搭10程,可用於逾400條路線票,令用月票的隧巴乘客,候車時間可能增加。 乘客可以到30個設於巴士總站的月票銷售機,使用八達通購買月票。 月票會附載於八達通卡內,乘客搭車只需用同一張八達通卡拍卡即可。 2016年3月28日,九龍巴士在多條聯營路線試行巴士(九巴)到站時間預報服務。
寶輪街9號: 寶輪街9號停車場
〈【巴士翻側】「超時代巴士」車廠翻側 九巴車長疑駕車玩樂被停職〉,《香港01》,2019年12月27日。 九巴荔枝角車廠(KMB Lai Chi Kok Depot),位於深水埗區昂船洲興華街西100號,簡稱「荔廠」,廠徽為L,故又稱為「L廠」,巴士迷以L的角度稱之為「直角廠」。 〈【九巴冧機】九巴車廠派更系統故障大混亂 屯公轉車站千人排隊〉,《蘋果日報》,2019年2月18日。 全港首間設置官方Instagram檔案的專營巴士營辦商是新巴旗下的人力車觀光巴士,於2015年1月設置。 全港首間設置官方Facebook專頁的專營巴士營辦商是新巴旗下的人力車觀光巴士,於2009年10月設置。 九巴現時保留了11多架退役巴士,退役巴士過往經常出席公開活動,以及保留7輛退役古董巴士存放在車廠內。
- 有關轉讓舊車廠業權和興建新車廠所需的一切成本,全數由九巴股東負責,而不會把這些費用轉嫁乘客。
- 2001年:九巴沙田車廠於11月取得ISO 14001品質證書 ─ 環保管理體系,成為香港巴士運輸業內首間獲得此認證的車廠。
- 在1946年2月,九龍巴士改裝二手軍車及貨車成為載客車輛,並取消座位等級制,以求儘快恢復提供巴士服務。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 九龍巴士另建議超級電容巴士在單軌電車未完成之前行走啟德發展區,建議中路線連接觀塘開源道、啟德發展區與九龍灣站,來回程均設12個巴士站,其中4個車站將設置充電站。
- 在1990年代早期引入空調巴士後,在空調巴士上採用白色和灰色塗裝以及一條紅線腰帶。
九龍巴士在七、八十年代營運的豪華巴士路線,例如:200(啟德機場↔中環,後分拆為A2及A3)及201(啟德機場↔尖沙咀,後改稱A1)等,但其後各路線分別被取消或改組,只有208線一直營運至今。 1949年,九龍巴士率先由英國引入首批20輛載客量較高的雙層巴士——丹拿A型,以應付日益增加的客量。 並為當時香港第一家巴士公司引入雙層巴士,從此香港的巴士服務趨向以雙層巴士為主力。 寶輪街9號 寶輪街9號2025 寶輪街9號2025 但後來因為被香港自動車運送會社徵用所有車輛,所以巴士服務幾乎被迫暫停,1942年10月1日,日軍重整陸上交通,因此日軍佔領香港漸久,物資亦日益匱乏,為節省燃油,有時會重整、減少站數及縮減巴士服務,甚至暫停服務等等。 直至1945年二次大戰過後,九龍巴士只能維持兩條巴士線的服務。
寶輪街9號: 服務及設施
1996年:九巴首次引入低地台巴士-「丹尼士飛鏢SLF」單層巴士(AA49/GU719),方便傷殘人士使用巴士服務,同時亦是首次引入「歐盟2型」巴士。 1972年可謂九巴發的轉捩點,海底隧道於該年正式通車,一向提供九龍及新界巴士服務的九巴,首次開進香港島。 2015年1月27日:「巴士到站時間預報服務」正式推出,到年底更全面覆蓋九巴及龍運旗下所有常規獨營路線。 九巴在香港營運專營巴士服務超過八十年,除了是香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專營巴士公司之外,亦是全球最大型私營公共巴士公司之一,是國際公共巴士業的領導者。
寶輪街9號: 退役和退還巴士車隊
亭內裝設了一組多媒體資訊系統,以及一組電子屏幕顯示屏,詳細列出下一班巴士的開車時間、路線與票價等資料。 寶輪街9號2025 地區專利於6月11日正式生效,九巴接辦當時中華汽車及啟德汽車經營的共18條九龍及新界路線。 公司成立初期,以106輛小型單層巴士行走,車廂設有頭等軟座及二等硬座兩級。 乘客如要下車,拉動車頂的粗繩子,敲響在車頭司機旁的銅鈴,司機便會在下一個巴士站停車。 2015年1月1日:原為載通國際董事的李澤昌,空降九巴任董事總經理。
寶輪街9號: 寶輪街9號 – 長沙灣寫字樓出租或出售
1994年底,九巴管理層已有引入品質管理的構思,第一個目標是ISO。 1995年10月九龍灣車廠工程部成為第一個試點,首先拿到ISO 9001品質管理證書;後來交通部、全線車廠,以至2000年全公司上下均拿到ISO 9001或9002品質管理證書。 2001年:九巴沙田車廠於11月取得ISO 14001品質證書 寶輪街9號 ─ 環保管理體系,成為香港巴士運輸業內首間獲得此認證的車廠。 2000年:使用智能卡「八達通」繳付車資已經非常普遍,九巴於同年4月完成為全線車隊裝設八達通卡閱讀器。 同年11月25日,九巴率先引入「路訊通」系統(前稱「資訊娛樂共同睇」),乘客可透過安裝在車上的電視屏幕,收看資訊及娛樂節目;但亦有乘客視為噪音滋擾。
寶輪街9號: 車隊列表
物業地皮的前身為九龍巴士荔枝角車廠舊址,九巴早年將車廠地皮轉讓予母公司或旗下之其他附屬公司,然後重新發展,成為高檔次豪宅項目,收益40億港元,但利潤全屬載通國際所有,未有將收益撥入九巴,形成九巴「缺錢」,「有加價壓力」的假象。 在籌劃建造全新荔枝角車廠時,九巴於1999年7月7日至2004年5月15日期間租用一幅位於興華街西70號的地皮,作為臨時巴士車廠之用,取代於2000年1月17日停用的蝴蝶谷道車廠,後者土地已交還政府並成為懲教署荔枝角收押所I及J座。 九巴西九龍臨時車廠於1999年12月6日啟用,佔地23,300平方米,屬荔廠旗下之衛星廠,主要作停泊用途,可停泊72輛巴士。
寶輪街9號: 尖沙咀
在該年度,九龍巴士的每日平均載客量為256萬人次,較2010年下跌1.1%。 載客量下跌,主要是由於鐵路網絡不斷擴展,與九龍巴士服務範圍內的多條巴士線重疊,吸納了更多乘客流向鐵路服務。 這情況導致巴士的使用量日漸下降,及國際油價顯著上升,錄得虧損的巴士路線數目亦不斷增加。 九巴最後兩輛丹尼士巨龍9.9米(ADS)亦由此廠管轄,惟已於2017年7月退役,成為九巴最後一間全面低地台化的車廠。 九巴於1997年向政府建議當新專營權在9月1日生效後,擬把原有荔枝角車廠用地的業權轉讓予其全資附屬公司,然後該附屬公司以象徵式租金把車廠用地租回九巴使用,以便營辦專營巴士服務,直至在西九龍填海區的全新現代化車廠啟用為止。 屆時,九巴位於蝴蝶谷道和月輪街兩座臨時車廠的設施會悉數遷往新車廠。
寶輪街9號: 九龍巴士
到2月27日,根據優化後之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60-64歲香港居民使用「樂悠咭」,每程收費只需HK$2。 2003年9月,九龍巴士並於尖沙咀廣東道新港中心外裝設全港第一個數碼巴士站,該巴士站配備電腦螢幕,提供交通及旅遊資訊;同年11月,九龍巴士新荔枝角車廠取得ISO 14001品質證書。 2002年10月,九龍巴士並於藍田站巴士總站內的42C線月台,興建全港首個空調候車亭。 該候車亭採用透明強化玻璃密封設計,並裝有恆溫式空調系統,由獨立系統供應鮮風,讓乘客在空氣清新、寧靜舒適的環境下等候巴士。 亭內裝設了一組多媒體資訊系統,裝設了一組電子屏幕顯示屏,詳細列出下一班巴士的開車時間、路線與票價等資料。 2002年10月:九巴於藍田地鐵站內的42C線巴士總站月台,興建全港首個空調候車亭,採用透明強化玻璃密封設計,並裝有恆溫式空調系統,由獨立系統供應鮮風,讓乘客在空氣清新與寧靜舒適的環境下等候巴士。
寶輪街9號: 寶輪街9號 9 Po Lun Street (九巴總部 KMB Headquarters)
翌年,九巴舉辦了多場公開活動,讓這些退役巴士與全港市民回到過去的光輝歲月,重拾陪伴自己一起成長的那些巴士回憶。 2012年5月9日:最後四條仍有「熱狗」行走的路線(5A、16、93K、98A)提升為全空調服務,代表九巴全線以至全港所有專營巴士公司均提供全空調服務,旗下僅餘的非空調巴士亦隨之而退役。 政府根據《公共巴士服務條例》,批予九巴經營公共巴士服務的專營權,讓九巴營運其巴士網絡。 截至2018年6月30日,九巴共營運4,011部巴士,包括3,864部雙層及147部單層巴士,行走405條路線,網絡覆蓋港九新界。 現時全線車隊均為低地台空調巴士,並於車廂裝有報站系統,以方便輪椅使用者及其他有需要乘客。
寶輪街9號: 荔枝角區牙科醫生一覧
舊荔枝角車廠用地在1993年根據《城市規劃條例》改劃為「綜合發展區」,以準備作其他發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全文(只有中文)〉[新聞公報],2019年2月18日。 2003年1月:九巴引進創新的直梯巴士—「Enviro500」(ATE1/KX675),讓乘客上落樓梯更為安全,另有多項嶄新設備。 2014年8月22日:全港載客量最高的雙層空調巴士——12.8米長的Enviro500 MMC,首輛正式投入載客行列,首航73X線。
在1946年2月,九龍巴士改裝二手軍車及貨車成為載客車輛,並取消座位等級制,以求儘快恢復提供巴士服務。 位於昂船洲的荔廠附近缺乏食肆,車廠飯堂成為不少員工每天指定解決三餐溫飽的地方,逢星期一至六(勞工假期除外)每天凌晨四時起營業。 為了提供更舒適用餐環境,飯堂於2016年農曆新年後完成翻新,以全新面貌登場,牆上設置電視機播放新聞及電子告示牌通知員工最新消息,並提供每次一小時的免費Wi-Fi服務,方便員工上網瀏覽資訊。 寶輪街9號 有關轉讓舊車廠業權和興建新車廠所需的一切成本,全數由九巴股東負責,而不會把這些費用轉嫁乘客。 當新車廠落成及完成搬遷後,原有荔枝角車廠用地無須再用作營運與專營巴士有關業務,九巴可自行轉售地皮或重新發展作其他用途,最終政府同意以上安排。
1949年:率先從英國引入20輛載客量更高的雙層巴士─「丹拿A型」,為香港第一家巴士公司引入雙層巴士。 寶輪街9號2025 九巴宣布,即日起增加九巴自家製口罩的發售點,除了轉車站的自動售賣機外,市民亦可於指定客務中心及地點購買九巴口罩,並可選擇50個裝或20個裝口罩。 九龍巴士2021年11月26日宣布,2022年1月10日起,車長將陸續更換至紅、黑色為主調的新Polo恤制服;站長及站務管理員亦會於同日起,陸續更換以天藍色及黑色為主調的新制服。 寶輪街9號2025 九巴表示,新制服與本地服裝品牌Baleno合作設計,上衣採用速乾透氣、高伸展性的物料,可保持乾爽舒適,並方便車長工作。
寶輪街9號: 管理層
2009年2月,九龍巴士引入第一輛歐盟四型單層巴士,型號為斯堪尼亞K230UB,巴士於2月中抵港,並於4月出牌,於5月投入服務。 寶輪街9號 2008年11月24日,經過政府和多個區議會多年來的討論,九龍巴士正式公佈70號線會於同年12月7日起停辦。 70號的最後一班車於12月7日凌晨0時45分由上水開往佐敦匯翔道,結束40年的服務(註:由1968年1月27日至1973年7月16日,路線編號為19號、由1973年7月16日起,路線編號為70)。 2007年2月,九龍巴士引入第三款歐盟四型巴士,型號為斯堪尼亞K310UD(前稱Scania K95UD6x2),車牌號碼為MT6551(車隊編號AS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