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的適齡學前兒童,如未持有學券計劃資格證明書,亦須與其他學前學童一樣,由家長向學資處遞交申請,方可獲取學券的學費資助。 家長如需申領學券以外與學前教育有關的其他資助,他們可以透過社會福利署(社署)的綜援計劃直接申領。 為方便市民獲得有關學前教育學券計劃的資訊,教育局將展開宣傳活動,包括電視宣傳片及電台宣傳聲帶、報章廣告、海報及單張。 就學券計劃的詳情,可瀏覽教育局網頁或致電2891 0088查詢;就申請學券的查詢,可致電學資處熱線2154 2130;至於就綜援計劃下申領學前教育資助的查詢,可致電社署熱線2343 2255。
答覆:主席: 學前教育學券計劃(學券計劃)自二○○七/○八學年推行以來,直接資助家長在幼稚園學費方面的開支,減輕家長的負擔。 現今,參加學券計劃的幼稚園有820間(佔總數的85%),惠及大約11萬7千個幼稚園學生(約佔總數的85%)。 政府推行學券計劃是為了顯示對學前教育的支持和承擔,亦回應了幼稚園校長和教師之前的訴求,其中包括資助教師的專業發展。 學券計劃是直接向家長提供資助,但並非全數資助幼稚園學費的開支。
學券: 提升業界標準
以人數計算多收一名學生即多獲一份資助,變相亦意味著幼園市場競爭問題亦將持續。 學券 報告指,政府由2017/18學年起,會向合資格的本地非牟利幼稚園提供基本資助,讓幼稚園為所有合資格兒童提供三年優質半日制服務,預計約七至八成的半日制幼稚園學位將會免費。 香港現時有多過 1,000 間幼稚園,大約有 28% 幼稚園沒有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入讀這些幼稚園不能獲得政府的學費資助。 3歲以下的兒童可在獨立的幼兒中心,或在幼稚園內開設的幼兒中心(又稱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接受照顧和教育服務,後者的服務對象延伸至6歲兒童。
學校設有上午班、下午班、及全日班,以下是 3-6 歲各班學生人數(2021 年 9 月資料)。 隨機創設孩子主導的課件,訂立多元化的主題「設計活動」,利用互動學習方案,關注學童的個別差異;沒有採用教科書;學校尊重及接納學童的自選活動,鼓勵接受新事物和新挑戰,透過蒙特梭利教學法,平衡及提昇學童的自尊感和獨立訓練,讓學童主動探索和思考。 採用「遊戲」進行活動教學,協助學童在:圖像思維、智能、語言運用、邏輯數理、解難能力、幻想及創作力、社交規範、同輩文化及自覺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採用廣東話及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輔以普通話及英語故事;課堂以小組形式進行;並安排戶外及參觀活動,讓學童以第一身經驗體會學習的樂趣。 政策由始至終,只以半日制為資助基礎,但若計算實際服務時數,全日及長全日制分別是半日制的兩三倍以上,全日制所謂「額外」補助,補貼額並不足以彌補差額,換言之,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幼園家長,根本無法享受免費福利。 新界區大部分幼稚園今年的學費都維持不變,而調整學費的範圍大都在10%內。
學券: 問題
陳先生曾跟進不同類型及規模的物業維修工程,故對相關工作產生了濃厚興趣,並有意向有關方面繼續進修。 學券2025 學校收費:我們根據教育局提供的幼稚園收費證明書(2022 年 9 月資料),整理了學校的全年大約學費,方便家長參考和比較。 學費有分半日班和全日班學費,但有些幼稚園只有半日班,而有些則只有全日班,因此不是每所學校都有兩個學費。 請注意:以下列出的學費只是大約數字以供參考,有些學校不同年級、不同課程、甚至不同時間(上午班或下午班)會有不同的收費。
註:有 ☆ 標記代表熱門幼稚園,根據上年度的學位空缺資料,他們很早便收生滿額。 根據教育局每年公佈的幼兒班(K1)學位空缺資料,大概知道該校的收生情況。 以下每個標記(由左至右)分別是教育局於每年由一月尾至七月初不時公佈的:幼稚園 K1 學位空缺資料。 圖示: ◼ 沒有學位空缺; ◻ 有學位空缺; ◸ 正處理候補名單; ◺ 沒有提供資料。 在學券制度之前,兒童如果想接受政府補貼只能入學就近公立學校,即使該校的教育質量很差,而如果上私立學校則無法接受任何政府補貼。
學券: 學校類別
引入教育券後,家長把孩子送到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都能享受每年數千美元的教育補貼。 學生有了更好的選擇,而好的學校由生源廣而收入高,規模會逐漸擴大。 學券2025 教家長更擔心的問題還在於資助方式,從學券變成向幼稚園提供基本資助,看似是將資源角色對調,但政府將採用類似直資學校模式,「按人頭」向幼稚園提供資助,那跟學券制「錢跟人走」的理念其實沒差。
- 家長如需申領學券以外與學前教育有關的其他資助,他們可以透過社會福利署(社署)的綜援計劃直接申領。
- 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去年半日班學費為$40,800,新學年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後學費更是全免,學費大減,相信報讀明年K1的學生人數會有所增加。
- 學校有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以下列出扣減政府資助後不同班別的全年學費和期數。
- 其中,香港正覺蓮社佛教林黃明慧幼稚園、神召會華人同工聯會景盛幼稚園、美林邨道光幼稚園、中華基督教全完幼稚園的全日班都由免費調整至收費。
- 新竹地區在臺鐵縱貫線有8座車站,其中新竹車站為臺鐵的一等站,桃竹竹苗(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地區由新竹市主導,規劃推出「桃竹竹苗通勤月票」方案[16],因審查不及未能跟上第一波適用[17],預計於第二波10月時能夠加入,方便相關地區通勤民眾使用[18]。
- 註:有 ☆ 標記代表熱門幼稚園,根據上年度的學位空缺資料,他們很早便收生滿額。
- 參加計劃的幼稚園可按規定彈性運用津貼,但首先必須根據教師的資歷擬定個別學校的教師專業發展計劃。
呂詩蕾女士持有物管人牌照(第 1 級),負責商場管理的工作,不經不覺已於物管行業工作 10 年。 回想起入行前,呂女士對物管行業認識不多,後來才發現物管工作需廣泛涉獵不同範疇:「持續進修可改善自己的不足,並可學習跨領域的知識,觸類旁通,融會貫通。」呂小姐一直有計劃報讀保安課程增值自己,而贏取學券後她打算修讀與物管法規相關的課程或是學習語文,令自己持續進步增值。 作為一名考慮生育的打工仔,看到「免費幼教」幾個大字,本來應該心頭一喜,但從現有資料來看,所謂全面落實免費,並非真的那麼全面,而「免費」背後,學券的市場競爭及導向理念陰魂不散。 新界區沒有參與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學校數目也有明顯的變動,北區幼稚園的K1收生人數對比K2的人數大幅下跌,相信與疫情導致跨境生未能來港有關。 自2007年由國際幼稚園轉型為非牟利學校,推行雙班主任制,每班分成兩個小組,分別是外籍老師以英文教學及本地老師以廣東話教學,可用學券仍保留國際課程特色,又能兼顧以英文為母語的外籍學生。
學券: 相關連結
但是,凡參加幼稚園及幼兒中心資助計劃(簡稱「資助計劃」)的幼稚園,須根據幼稚園教學人員建議薪級表支付教師薪酬,作為接受資助的條件之一。 於2006年9月,共有529所幼稚園參加「資助計劃」,約佔全港1031所幼稚園的51%。 (二)推行學券計劃讓幼稚園可以繼續享有在自由市場營運的彈性及最低的規管限制,包括享有決定員工合理待遇的空間。
學券: 教育及培訓
現時,超過80%的幼稚園教師已取得幼兒教育證書資格或同等資歷,或正進修幼兒教育證書課程。 二○○六/○七學年學券計劃推行前,用於學前教育的經常開支約為每年11億元。 推行學券計劃所涉及的額外經常開支淨額到二○一一/一二學年預算約為20億元。 現在我就問題逐一答覆如下:(一) 本港學生學前教育一直由私營機構提供,是一個靈活、多元化及市場主導的辦學模式,因應本港的特色發展。 因此,幼稚園可更有效地按照市場力量,自行決定教師的薪酬水平。 事實上,學券計劃注入了新資源,有助幼稚園提出合適的薪酬及工作條件,以吸引及保留高質素的教師。
學券: 相關條目
而這些在變成按人頭資助後還是會存在的,資源將向大校傾斜,小規模學校處於更劣勢,學校之間的貧富差距將拉闊。 結果「細校」又可能面對經營困難問題,若少收學生,幼稚園有可能因收支不平衡而要裁減幼師人數,不利學校的教育質素。 然而,參見現時幼稚園「錢跟人走」的做法,出現的是完全市場導向、鼓吹幼稚園巿場競爭的惡性局面。 家長成為學校的「顧客」,要求學校提供他們期望服務;學校深明家長「起跑線」心態,為了投家長所好,就滿足他們教育以外的各種期望,提供各種訓練與證書,這裏就成了家長與幼園之間的角力場:強勢學校,可以顧我不理家長要求,反正我有的是生源;弱勢學校,只得甚麼也聽家長,但求保住人頭資助,變成由家長主導學校。 在現有學券制下,政府以增加學券金額並調高學費減免資助額,去紓緩家長的繳費壓力。 但同時間,面對外圍租金及通脹問題,政府只可將學費上限金額按年提升。
學券: 學前教育
行政院此次依各地推出紀念版票卡之外,也可以用自持有票卡設定[註 8][21]。 新竹地區在臺鐵縱貫線有8座車站,其中新竹車站為臺鐵的一等站,桃竹竹苗(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地區由新竹市主導,規劃推出「桃竹竹苗通勤月票」方案[16],因審查不及未能跟上第一波適用[17],預計於第二波10月時能夠加入,方便相關地區通勤民眾使用[18]。 5月19日,交通部公路總局審查通過北中南三大生活圈TPASS月票方案[9]。 6月12日,王國材表示TPASS月票未來將會編列預算永續辦理[10]。 6月14日,交通部在台北車站舉行TPASS月票啟動記者會,表示6月15日起可在指定通路先行購買指定票卡[11],行政院預估每月有60萬使用者,每年800萬到1100萬使用者受惠,以期降低通勤族負擔[12]。 券商台股水位也走揚到1,282億元、國外股票29億元,以成本估算券商也加碼台股204億元、及國外股市5億元,上半年加碼了856億元。
學券: 費用 – 學費, 書簿美勞費及校服
根據原先計劃,政府會在二○一一/一二學年檢討學券計劃的進行情況。 教育局理解業界及家長對於學券計劃的關注,我們已開始整理有關資料,展開檢討的前期準備工作。 以下為今日(五月九日)立法會會議上,張宇人議員的提問及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教授的答覆:問題: 據悉,政府期望現職幼稚園教師在2011-2012學年完結前取得幼兒教育證書資格。 就此,自2007-2008學年開始,任職於沒有參加或不合資格參加學前教育學券計劃(學券計劃)的幼稚園的教師,可就一項認可的幼兒教育文憑或學位課程,申請發還最多50%的學費,資助上限為6萬元;至於合資格參加學券計劃的幼稚園的教師,他們可獲發還的課程費用金額,不會少於上述的幼稚園教師。 答覆:主席女士:(一) 2006-07年度施政報告宣布推行學前教育學券計劃(學券計劃),直接向家長提供學費資助,並同時資助幼稚園校長及教師提升專業資歷。 學券2025 每所參加學券計劃的非牟利幼稚園將會在2007/08至2011/12學年期間獲發教師發展津貼(註一),用作資助教師及校長修讀有關認可課程、聘請代課教師,及開展校本專業發展計劃,並鼓勵幼稚園校長積極進修,在2011/12學年前取得幼兒教育學士學位資格。
學券: 相關內容
政府額外投放每年20億元的經常性開支,可以支援幼稚園,當校長及教師取得預期的較高資歷時,校方可以為他們提供相稱的待遇。 學券 由2007/08學年起,每名合資格的兒童每年將獲發面值13000元的學券,資助額會逐步增加至2011/12學年的每名學童每年16000元,以應付其間增薪及提升資歷所引致的開支。 (三)我們於2005年9月主動展開學前教育檢討,並不斷與幼稚園辦學機構、家長、前線教師、立法會議員和學術界人士溝通,徵詢他們對進一步發展香港學前教育的意見。 學券是一項嶄新的資助模式,用以替代目前有如「資助計劃」所提供的部分資助,藉着自由市場善於適應需求、多元化和充滿活力的特色,為下一階段提升學前教育質素而鋪路。 隨着政府增加財政承擔,要求高透明度和實施質素保證的安排,幼稚園營辦者如果仍沒有給予優質和有表現的教師合理的薪酬水平,他們須向教師和家長交代和問責。
學券: 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
我們預期資助方案可有效鼓勵有需要的幼稚園校長及教師提升專業水平,學前教育繼續維持多元發展。 (二) 在課程學費發還機制方面,我們會按學年向成功修畢該年度課程的在學校長或教師發還學費,相信可以減輕個別校長或教師的負擔。 如有需要,在職的受訓校長或教師可申請由學生資助辦事處提供的免入息審查貸款,以繳付學費。 註一:津貼額以合資格學童作為單位計算,2007/08及2008/09學年的資助額是每年每名合資格學童3000元;2009/10及2010/11學年的資助額則是每年每名合資格學童2000元。 答覆:主席女士:(一)所有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以下統稱「幼稚園」)均屬私營,它們可自由與教師擬訂聘用的條件。
學券: 幼兒中心
(三) 現時,有經濟及社會需要的家庭可申請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下的學費減免。 學券 我們了解現時學費減免的設定上限,可能令有經濟需要的家長在選學校時感到憂慮,我們現時正積極研究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從幼兒發展而言,半日制的學習課程應可切合三歲至六歲幼兒的需要,因此學券計劃的資助額以半日制計算。 然而,有經濟及社會需要的家庭,可申請全日制幼稚園班級的減免,以獲取學券資助以外的額外資助。
家長如希望於2010/11學年開始前獲發學券計劃資格證明書,則須於今年五月三十一日或之前將填妥的申請表格連同相關證明文件一併寄往「九龍尖沙咀郵政信箱95161號」,或投入設於九龍長沙灣道303號長沙灣政府合署12樓學資處的收集箱內。 合資格兌現學券的幼稚園必須是非牟利幼稚園並提供本地課程,而其學費不超過每名學童每年24,000元(半日制)或48,000元(全日制)。 所有於2010/11學年新入學或轉校的幼稚園學童,必須就讀於合資格的本地非牟利幼稚園,才可獲得學費資助。 學券2025 合資格參加學券計劃的幼稚園名單已刊載於幼稚園概覽,詳情可瀏覽教育局網頁。 2010/11學年的學費資助額每名學童為14,000元,2011/12學年的資助額將提升至16,000元。
學券: 學校收費
其中黃大仙區基督教佈道中心樂富幼稚園K3學費大增1倍,增幅達104.4%、K2的學費增幅亦達53%;另外也有幼稚園減學費,同樣位於九龍城區的九龍靈糧堂幼稚園減幅亦達19.7%。 臺北捷運因為已經有1280月票(雙北公共運輸定期票)的相關經驗,且閘門軟體由北捷自主維護,取得1200月票(TPASS通勤月票)系統完整營運規則及技術文件後,使用約三個月的時間修改閘門軟體完成,由後台一次派版至所有車站,無須逐站逐台更新[26]。 桃園機場捷運的部分,和臺鐵目標一致,要在2023年底前將系統變更完成,在此之前持TPASS月票需要走專用通道,為此在全線21座車站安裝了移動式感應驗票閘門[25]。 此次推動的方案最關鍵的部分在於包含臺鐵票價,影響跨縣市通勤的民眾最多,各縣市可自行規劃「都市內通勤月票」及生活圈「城際通勤月票」方案,月票方案包含哪些運具由地方政府規範,若包含臺鐵票價,差額部分均以中央補助90%為原則[15]。
學券: 23收生安排(適用於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幼稚園)
教育局註冊資料:幼稚園上午班、幼稚園下午班、幼稚園全日制。 雜項費用包括:校本課程教材一套,內含主題書、識字本、兒歌書、認字卡、練習簿、親子活動教材套、工作紙、教科書、學生手冊、圖工物料、資料夾、通告袋等。 在学券制度之前,儿童如果想接受政府补贴只能入学就近公立学校,即使该校的教育质量很差,而如果上私立学校则无法接受任何政府补贴。
不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今年的學費大多維持不變,當中加幅最高的是位於灣仔區的國際幼稚園LYC’EE FRANCAIS INTERNATIONAL (FRENCH INTERNATIONAL SCHOOL),全日法文班由去年學費$104,099,今年學費加11.7%,加價後學費$116,268。 此次推出的公共通勤月票,前三年(至2025年)由中央編列的預算高達新台幣200億元,由於各地方政府均有負債,長期研究相關議題的民眾黨籍立委邱臣遠認為,新的政策上路,或讓地方原本的財政問題雪上加霜,若三年後回歸公務預算接續辦理,勢必影響交通部年度公務預算,因此延續性待觀察,交通部與地方需要就後續財源問題提早規劃[14]。 本文介紹如何為你的子女選擇一所優質幼稚園,以及其他學前教育選擇。
學券: 選擇幼稚園
參加計劃的幼稚園可按規定彈性運用津貼,但首先必須根據教師的資歷擬定個別學校的教師專業發展計劃。 教師專業發展政策及資助的分配原則亦必須公平、公開及具透明度。 為鼓勵任教於沒有參加學券計劃的幼稚園的校長和教師積極進修及提升專業水平,政府亦同時為他們提供進修資助。 他們可在2011/12學年完結前,就一項認可的幼兒教育證書或學位課程,申請發還最多50%的學費,資助上限為60000元。 政府同時資助不在幼稚園學券計劃內的校長及教師,目的是提供進修機會,鼓勵學前教育整體質素的提升。
學券: 學前教育學券計劃
在入學年度的8月31日年滿兩歲8個月或以上,並屬香港居民的兒童,將合資格向學生資助處申請參加學前教育學券計劃(學券計劃)。 學券計劃為家長提供資助,讓入讀合資格本地非牟利幼稚園幼兒班、低班及高班的學童,獲得學費資助。 合資格的學生將獲發學券計劃資格證明書,入讀合資格兌現學券的幼稚園,便可獲學費資助。
學券: 相關
監管局於5月8日已順利抽選出5位得獎從業員,並邀請了他們分享對持續進修的意見和心得。 學券2025 社區組織協會去年調查發現,全港719間可使用學券的非牟利幼稚園,近三成收費超出學劵及學費資助金額,學生補貼中位數是每年3419元。 而這還未計算各種生日費、茶點費、冷氣費以至綑綁式收費的雜費,此前審計署報告就曾指,有幼稚園向家長收取巨額雜費,每年百多萬元,佔學費收入兩三成。 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去年半日班學費為$40,800,新學年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後學費更是全免,學費大減,相信報讀明年K1的學生人數會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