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常見的是,香港居民早期的舊式婚姻,根本沒有結婚證明;或者該香港居民早期從內地偷渡到香港來,所以沒有出生證明。 凡此種種,解決的方法,是委托香港律師向香港政府相關部門申請提供相關個人登記資料,以查證身份關系。 這是因為,無論按照香港法律還是中國內地的法律,遺囑是否有效,適用的是立遺囑人的居所地(在香港叫居籍地domicile)法律。 因而,香港居民所立的遺囑是否有效,會依照香港的法律作為準據法來判定, 判定的方式是由香港高等法院進行遺囑認證。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 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
一般而言,想將物業轉讓子女等直系親屬,其中一種做法是用「轉讓契」轉讓單位,形式與平時一般物業買賣無異。 中國遺產繼承法2025 如想將物業留給子女,可以利用「長命契」… 中國遺產繼承法2025 香港律師會網站上,可以查詢到所有在香港合法註冊的香港律師事務所的名單和香港律師的名單,本所閆顯明律師事務所的登記資訊可在此查詢到。
中國遺產繼承法: 內容—
在被繼承人先於其父母去世的情形下,被繼承人的部分遺產份額可能會經由父母而最終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繼承。 若被繼承人希望避免該等情形發生的,則應事先設立遺囑並在大陸辦理遺囑公證。 “經常居所地”是涉台民商事案件法律適用選擇的重要連接點。 兩岸人員來往已非常密切、頻繁,在大陸留置財產的台灣居民的“經常居所地”也容易變得不確定,準確認定被繼承人的“經常居所地”顯得非常重要。
- 在遺產法庭有三類案件:1.死者個人財產不足3千美金屬小額遺產(Small Estate),又叫做自願管理(Voluntary Administration),是簡易、低成本的遺產劃分方式,生前有無遺囑均可。
- 依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可以分给适当遗产的人,在其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本人有权以独立的诉讼主体的资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相反,如果保單沒有寫明受益人,或者保單的保費還沒有繳納完畢,需要投保人繼續繳納,則應辦理遺產繼承手續。
- 轉繼承者是被轉繼承者身亡時存活的全部合理合法繼承者;而代位繼承人僅限於被代位人的直系小輩血親(無輩數限定)或兒女。
个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办理。 檢察官法第1160條沒有人承繼又沒有人受贈與的財產,歸國家所有,用以公益慈善;逝者死前是集體制機構組員的,歸所屬集體制機構全部。 檢察官法第1158條普通合夥人能夠與繼承者之外的機構或本人簽署贈與撫養協議書。 依照協議書,該機構或是本人擔負該普通合夥人養育死葬的責任,具有受贈與的支配權。
中國遺產繼承法: 中國民法中承繼方法與遺產分配
2.確定方式:被繼承人死前所執行的民事法律關係個人行為與遺囑的意思表明相反,而使遺書處罰的資產在承繼逐漸前損毀、一部分損毀或所有權轉移、一部分遷移的,遺書視作被相對應撤銷。 中國遺產繼承法 承繼最重要的歸類方法,是根據承繼資產的方法,分成財產繼承與遺產繼承。 前面一種指繼承者並不是按照被繼承人的遺書只是按照法律法規的立即要求(包含繼承順序、市場份額等)而遺產繼承。 後面一種就是指繼承者按照被繼承人死前合理合法合理的遺書要求而遺產繼承。
遺囑人通過遺囑將個人財產遺贈給他人時,並不需要徵得其同意。 中國遺產繼承法2025 同樣,受遺贈可以接受遺贈,也可不接受遺贈。 遺囑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範圍以內及以外的個人,而受遺贈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或者國家、集體單位,而且,受遺贈人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國家或集體單位。
中國遺產繼承法: 內地繼承:無遺囑
這個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因為在內地法律下和在香港的法律下,繼承權人的範圍是不同的,區別比較大。 特別是,在香港繼承法律制度下,配偶的權益比較優先,而父母的權益比較靠後;而在內地的繼承法律制度下,配偶、子女、父母的權益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權益是同等的。 當父母一方與配偶子女一方存在不同的意見時,就有可能引發糾紛。 中國遺產繼承法2025 繼承權的喪失是指在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或其他繼承人有重大違法或不道德行為,或就有關繼承的遺囑有不正當行為時,依法剝奪其繼承的資格,使其喪失繼承人地位的制度。 廣義的繼承權喪失包括「繼承人缺格」和「繼承人廢除」。
中國遺產繼承法: 香港人繼承內地物業 有甚麼手續
其配偶A,有二個子女B、C,均健在;父親D於2000年死亡,母親E於2013年死亡,E有子女F和甲,F健在。 現A和B來遺產所在大陸城市公證處申請辦理繼承公證。 在大陸辦理繼承公證,如果夫妻財產製選擇適用台灣地區法律,則一般認定被繼承人名下財產即為遺產,除非申請人提供相反證據。 如果當事人主張另有約定,則其須將在台灣地方法院登記的夫妻約定財產製的文件經當地公證後提交大陸公證處判斷。 1、兩岸繼承法規定的繼承順序有很大區別,台灣地區繼承的相關規定,除配偶外,依次順序為:一、直系血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姐妹;四、祖父母。 而配偶是當然的繼承人,與任何一順序的繼承人共同繼承。
中國遺產繼承法: 大陸繼承 – 台灣人要繼承中國大陸房產,該注意什麼?
陳老闆身故時大陸遺有兩棟房產、現金、股票等。 台灣則留有一棟房子,身後除台灣配偶及有兩名婚生子女外無其他親人。 其實更簡單,一張紙、一枝筆,立個遺囑就好了。 今天如果凱菲生前就立好遺囑並指定遺囑執行人,那麼憾事發生後,執行人可以直接拿著遺囑跳過那些名義上所謂的繼承人,到地政事務所辦理連件,直接把繼承和贈與一次辦到位。
中國遺產繼承法: 大陸繼承-台灣人繼承(拋棄)大陸房產,該注意什麼?
中國13屆全國人大代表會議今天表決通過民法典,從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現行通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物權法等9部法律將同步廢止。 有些人誤認為設立遺囑後、可免去法庭程序,但並非如此。 遺產法庭對遺囑的執行有嚴格程序,被遺囑排除的受益人,可以向法庭提出抗議,所以遺囑是容易引發訴訟的。 【大紀元2017年02月12日訊】去年9月,一名獨居的華裔男子在其紐約公寓內死亡,死者唯一的親人是他的侄女。 因為死者所有的證件與財物均放置在銀行保險箱內,他的侄女希望打開保險箱為其辦理後事。
中國遺產繼承法: 中國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制度變更——引入遺產管理人制度
经继承人之间协商一致,也可以不均等分配。 在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之间既可均等分配也可以协商分割遗产,在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也可以进行不均等分配,这是继承人自主自愿的行使其继承权的结果,法律对此不加以干预。 二、同法第 61條規定:「大陸地區人民之遺囑,其成立或撤回之要件及效力,依該地區之規定。但以遺囑就其在台灣地區之財產為贈與者,適用台灣地區之法律。」。
中國遺產繼承法: 遺囑繼承的前提: 辦理遺囑認證
7、契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地产,免契税,对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需要缴纳契税1.5%。 《民法典》第1130条规定: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 2、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份不同。 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份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人,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二)繼承權平等的原則,其中包括男女平等,同一繼承順序中的繼承人的繼承權一律平等,繼承權不因政治原因而被剝奪。
中國遺產繼承法: 台灣人繼承(或拋棄)大陸遺產,在台灣務必先準備之公證文件及注意事項
香港與內地在確定繼承權這一點上的法律是相同的,即不動產(如房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而動產則適用被繼承人住所( domicile)所在地法律。 也就是說,如果是內地人在香港留有遺產,則在香港的房產,需依照香港的法律規定來決定誰有繼承權。 在第一、第二順位之繼承人均不存在之情形,且未以「遺囑」指定繼承人,即無人受遺贈,則被繼承人的遺產依大陸《繼承法》第 32條之規定,歸「國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者,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 台籍人士在大陸不動產的家族傳承,可以考慮繼承、贈與和家族信託等方式。
中國遺產繼承法: 中國拉人下水 一帶一路尚比亞不買單拒債務談判
於遺書人死之後才產生法律認可的民事法律關係個人行為(因此這書特別強調,要區別遺書的創立與起效,遺書創立於遺書做成之時,起效於遺書人死亡之時,歸屬于典型性的創立在前、起效後面的民事法律關係個人行為)。 [例13]設例11的甲收留丙為義女,且申請辦理登記。 後甲身亡時,丙女成年人很多年,且很多年來一直對生父母也盡到較多扶養義務。 此類,丙女是甲的繼承者,也與此同時是其生父母財產的適度分到人。 轉繼承是在承繼逐漸繼承者立即承繼後,又轉由轉繼承者承繼被繼承人的財產,本質上是就被繼承人的財產持續產生的2次承繼。
中國遺產繼承法: 遺產分配怎樣才能生效?律師教11個寫遺囑重點,別讓交代的身後事成為廢紙一張!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 中國遺產繼承法2025 继承人只有同时具备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两个条件的,才能在遗产分配时给予适当照顾。 所谓生活有特殊困难,是指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而不是指和其他继承人相比生活质量比较差。
由於內地公證機關對於適用香港法律的程序不熟悉,這一過程的辦理可能比較複雜。 在大陸辦理法定繼承公證,公證員主要圍繞一個中心:繼承人范圍來審查相關資料。 對證據的綜合審查判斷,是公證員的職責,依法、依規,並考慮涉台特點,通盤考慮是必須的。
中國遺產繼承法: 法周刊 – 你的法律良師益友 香港法律常識 免費閱讀
其中,繼承的優點在於無需納稅、成本較低,且產權變動發生在被繼承人過世之後,不影響其生前權利,缺點在於手續較為繁瑣。 中國遺產繼承法 贈與的手續較為簡便,但需承擔一定的稅費。 家族信託在大陸尚處於起步階段,雖可實現財產的隔離保護,但目前還存在成本高、法律制度不完善等諸多問題。 因此,繼承及贈與,目前仍是大陸不動產家族傳承的主要方式。 中國遺產繼承法2025 中國遺產繼承法2025 (五)另外,考量中國大陸配偶本於婚姻關係的生活及財產權益,自98年8月14日起,取消中國大陸配偶繼承不得逾200萬元的限制,並放寬長期居留的中國大陸配偶可以繼承不動產,但不動產為臺灣繼承人賴以居住者,不得繼承之。 這些對法院或公證處而言都是難點,也增加了公證處和公證員的從業風險。
中國遺產繼承法: 大陸遺產繼承順位怎麼看?和台灣有差異嗎?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在上述的 1,000,000 中國遺產繼承法2025 元分配後,尚有剩餘數目遺產便會再分成兩,一半分發給配偶,另一半則分發給死者的父母。 在上述的 500,000 元分配後,尚有剩餘數目遺產便會再分成兩半,一半分發給配偶,另一半則平均分發給死者的所有子女。
兩岸繼承法將相同的人群劃入不同的繼承順序,所產生的法律後果可能截然不同。 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对称,指继承人的范围、顺序、所继承遗产的份额皆由法律规定的继承方式。 因这种继承制度的特点是各类继承人依法各得其固定的份额,亦称份额继承制。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其中,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