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全程為水泥地好走不泥濘,沿途可看到孟宗竹、桂竹、柳杉林等,還有群山及茶園景象可以眺望,全程只有2公里,約2小時以內就可走完了,是個兼具運動、踏青、及拍照的隱藏版山間景點。 頂石棹步道是由「霧之道」、「茶之道」、「雲之道」、「霞之道」、「櫻之道」、「愛之道」6條步道所組成,每條步道都有其特色。 阿里山現在幾度2025 即將進入2021櫻花季的阿里山,櫻之道是這個時節到訪石棹必遊的熱門賞櫻景點。
- 在沼平車站旁,本來是阿里山中正村居民建立的一個伐木村落,隨著遊客增長,成為早期的商店街,然而1976年冬天發生森林大火,燒掉了一百多戶民宅和整個沼平商圈(故阿里山商店街後來搬到別處),之後由林務局重新修整規劃出沼平公園。
- 相對於玉山山脈與雪山山脈,阿里山山脈的地質時期是屬於晚期中新世紀層,是這三者中最年輕的,而構成阿里山地區的岩層為主要以塊狀砂岩外加少量沙頁岩的南港沙岩層組成,其形成時期大致為一千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
- 整個觀音瀑布景區共有7道不同的瀑布,每道都有其獨特的美,而其中最著名就是遠觀如觀音佛像的第四道瀑布,如此高雅的美景也讓此秘境曾列入嘉義五景之一。
- 也由於靠站時已近中午用餐,車員及乘客多會在此休息,也造成奮起湖的特殊的鐵道便當文化。
- 其中姊潭約160坪,妹潭約20坪,夏季為滿水期,冬季則為枯水期。
- 其中號稱阿里山最美湖線的「福美吊橋」、單塔懸索式的「達娜伊谷吊橋」都是眺望峽谷間美景的最佳地點,另外位於曾文溪上游之集水區的「達娜伊谷溪」,是個充滿鯝魚的清澈河谷溪流,魚群清晰可見,非常舒壓。
非常適合,一路都是平坦,只需要注意崩塌處跟橋梁,基本上沒什麼困難度,只是因為路程不短,不建議沒經驗第一次去就單攻,除非有經驗的人帶領。 一來天回的話,可評估自己體力選擇折返點,如果不休息一直走單程約2-3小時以上,來回5-6小時以上,但加上拍照跟休息,走到終點來回有點不太建議,太趕了。 它原為1913年起開發之塔山線,至1915年通車,在1906年藤田組修築阿里山鐵路時,開發阿里山的功臣河合博士,至石鼓盤溪考察林木。 姐妹潭是二個大小不同的相近湖泊,姐潭湖區有一座以檜木為基座的相思亭,而姐妹潭週圍有長180公尺的環潭步道。 其名稱由來是相傳有一對原住民姐妹同時愛上一名男子,但因彼此不願傷害姐妹間的情誼,卻割捨不下相思之情,因此兩姐妹分投姐潭及妹潭殉情,故後人附會而稱之為姐妹潭。 其中姊潭約160坪,妹潭約20坪,夏季為滿水期,冬季則為枯水期。
阿里山現在幾度: 阿里山景點:三代木/櫻木花道
三代木是阿里山森林步道上的一個奇景,它原先是一棵生長了1500年的老紅檜,倒塌枯死之後苔蘚覆蓋在樹幹表面,形成了保濕面,第二代的樹苗藉著枯樹為養分,生長茁莊。 三百年之後第二代木也枯死了,枯枝上再度萌發新苗,成為現在大家看到的三代木。 盤根錯節的枝幹恰巧形成一個愛心形狀,成為拍婚紗照的熱門景點。
- 阿里山的五星級飯店—阿里山賓館門前,每年春季總是會有一片由吉野櫻盛開形成的花廣場,由於位置方便抵達,是阿里山人氣最旺的賞櫻地點,黃昏時也能在這裡觀賞浪漫的日落美景。
- 從沼平火車站出來沿著指標步行1分鐘,就是祝山步道登山口了,這裡也是一個阿里山賞櫻私房景點,步道兩旁開滿吉野櫻,就像是一條櫻花隧道一樣;走到登山口附近的斜坡,還能欣賞少見的國寶級花朵一葉蘭。
- 阿里山山脈是台灣位於西部衝上斷層山地南段之山脈,為林朝棨沿用富田芳郎對台灣地理分區方法,將西部衝上斷層山地分成南段、北段,濁水溪以南稱為「阿里山山脈」[3]。
- 區內自然景觀極為豐富,日出、雲海、晚霞、神木與鐵道並列為「阿里山五奇」,而「阿里山雲海」更是台灣八景之一[3]。
- KUBA是鄒族部落最重要的教育、訓練、議事的場所,更是鄒族族人命脈所繫之地。
整個觀音瀑布景區共有7道不同的瀑布,每道都有其獨特的美,而其中最著名就是遠觀如觀音佛像的第四道瀑布,如此高雅的美景也讓此秘境曾列入嘉義五景之一。 目前試營運期間為每周五、六、日、一,且僅開放遊客預約購買體驗遊程才能進入,更多預約的遊程介紹請至阿里山EASY GO 阿里山現在幾度 查詢。 在沼平車站旁,本來是阿里山中正村居民建立的一個伐木村落,隨著遊客增長,成為早期的商店街,然而1976年冬天發生森林大火,燒掉了一百多戶民宅和整個沼平商圈(故阿里山商店街後來搬到別處),之後由林務局重新修整規劃出沼平公園。 除阿里山神木群之外,從阿里山遊樂區走台18線公路往玉山方向里程89.3公里處另有一棵獨立的鹿林神木,是目前全國排名第2大的神木。 1997年7月1日,神木本身因連日大雨,根部腐朽嚴重,一半的樹身迸裂傾倒在森林鐵路上,壓壞了鐵軌。 1998年6月29日,林務局正式放倒神木,阿里山神木也因此走入歷史[2],傾倒的樹身就此橫置於原地,成為遺蹟,供人瞻仰。
阿里山現在幾度: 阿里山受鎮宮
說完美麗的部份,要說一下不美麗的部份,這裡的道路相當狹小,上山的是產業道路,只有一線道,相當不容易迴轉,而且停車也不是太方便。 阿里山現在幾度2025 最好是有搭配其他附近的景點,例如:海鼠山1314觀景台,或是有安排住宿在附近的民宿,再計畫到此一遊,可能會好一點。 因為停車不是太方便的關係,最好是把車停在入口附近,再慢慢步行進去。
其西邊為雲林縣草嶺、石壁風景區,東南接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北邊則與溪頭、杉林溪為鄰,為一個觀光旅遊的中途要站。 由於地處偏僻,豐山至今仍保留許多平地鄉間早已消失的傳統農具與農業設施。 當地最具代表性的物產是麻竹,產量幾乎冠居全台;另外也盛產野生愛玉子與蔗糖。 奮起湖海拔1,403公尺,東、西、北三面環山,地勢低窪,中間低平,形如畚箕,雲霧環擁如湖,故而舊稱畚箕湖,後因名不雅,而改為「奮起湖」。 阿里山現在幾度2025 阿里山現在幾度2025 阿里山森林鐵路在此設有奮起湖車站,早年以老街、便當和四方竹聞名,並有奮起湖十六景。 另外,阿里山森林鐵路貫穿阿里山鄉、梅山鄉、竹崎鄉及嘉義市,與阿里山公路(18號省道)共同構成區內的交通大動脈,而周邊地區則尚有嘉義市、梅山、中埔等地景點可供遊賞。
阿里山現在幾度: 阿里山景點推薦|瑞里綠色隧道
今(10)日在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前廣場熱鬧登場,青心烏龍組特等獎由吳俊亮奪得,金萱組冠軍獎由張美雲獲獎,縣長翁章梁、立法委員陳明文、議長張明達、農會總幹事黃貞瑜等人到場頒獎。 阿里山現在幾度 今年阿里山春茶競賽受到2-3月的乾旱影響減產3成,茶菁萌芽時因為雨水不足導致萌芽不一致,製茶過程更考驗師傅功力。 報名狀況相較去年減少3成點數,今年烏龍組369點、金萱組89點,共計458點參賽。 為把關比賽茶品質,縣府與農糧署南區分署抽檢茶葉農藥殘留檢驗和產地鑑別,也請茶業改良場邱垂豐副場長及前魚池分場郭寬福分場長2位資深茶博士嚴格把關茶葉品質,確認農藥殘留抽檢均符合衛生機關訂定標準,產地抽檢結果全體均為台灣茶。 青心烏龍組特等茶保證收購價格每台斤六萬元,金萱組因報名點數不足,故今年特等茶從缺。
阿里山現在幾度: 觀光業
直到八八風災損及祝山觀景台,小笠原山成了祝山觀日的替代方案,阿管處才整修小笠原山的林道,樹立指標,小笠原山這才公諸於世。 小笠原山是阿里山山脈內的一座山,小笠原山是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的祕境,是2010年新的熱門景點,站在小笠原山上不但可以看到祝山,還可以看到台灣最第一高峰的玉山主峰以及萬歲山的風景,是阿里山的最後的美麗一座山-小笠原山。 奮起湖老街以紅檜建成,早年沒有街名,當地人僅以「街仔」稱之。 在台灣日治時期,林木資源豐富的奮起湖亦是木屐的製造重鎮,在阿里山森林鐵路建成後,奮起湖車站是最大的中途站,火車會在此停留較長的時間。 也由於靠站時已近中午用餐,車員及乘客多會在此休息,也造成奮起湖的特殊的鐵道便當文化。 園區內最大的神木是水仙巨木,是一種紅繪巨木,已經兩千七百多歲了。
阿里山現在幾度: 阿里山三大區 遊玩秘笈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為提升偏鄉長者的用電安全,台電嘉義區處與阿里山鄉公所攜手合作,今天到山上協助山區獨居長輩住屋內線汰換,並捐助弱勢急難救助金,長輩們說,平常自己沒辦法換電線,房屋老舊也擔心安全性,幸好有台電幫忙,讓居住時更安心。 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奮起湖老街,可以看到左右兩旁的店舖熱情的販賣著各式各樣在地小吃和特色紀念品;走到山崖邊,還能一邊欣賞雲霧繚繞的美景,一邊享用遠近馳名的奮起湖鐵道便當。 阿里山鄉民代表會是阿里山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阿里山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
阿里山現在幾度: 阿里山国家风景区台湾少数民族
阿里山鄉長高瑞芳頒發感謝狀給台電嘉義區處,他表示,近年來台電嘉義區處對山區偏鄉服務用心,現在在山區看到需要維修或樹修的桿線,利用LINE群組通報給所長,或是利用台灣電力APP報修功能通報,台電人員就會盡速趕至現場察看、維護線路,很有感。 許墩貴表示,從市區到阿里山鄉將近50公里的路程,沿路都是電力公司早期扎根的電力基礎設施,台電運用多項新工法和檢測技術及電力APP的通報機制,減少災害事故和停電時間,拉近山區居民與台電的距離。 今天並走入偏鄉社區提供協助,宣導用電安全及專人一對一推廣電力APP。 阿里山現在幾度2025 阿里山是世界知名景點,但是這裡許多原住民,經濟拮据,甚至沒錢買輔具,慈濟志工再度上山,把環保輔具送到每個需要的家庭。 巨木群棧道共分為第一期和第二期,第一期步道全長六百公尺,沿途可欣賞二十幾株超過十層樓高的紅檜;第二期步道長四百公尺,其中的28號巨木是一大亮點,13.1公尺的樹圍需要約十個人才能合抱。
阿里山現在幾度: 森林鐵路
在此區域內,塔山的土壤為特殊的石質土,並沒有豐厚的表土層,而地表主要由尚未風化完成的硬岩石以及其碎片物質所構成。 阿里山的美景,除了民眾印象中的五奇「日出、晚霞、雲海、森林、鐵道」之外,更有神木、櫻花、紫藤花、螢火蟲、白面鼯鼠、藍腹鷳等之自然資源,以及在地茶文化產業、咖啡產業、鄒族原民文化、登山鐵道等人文資源風光。 近年為滿足遊客多元需求,朝向「精緻、深度、小眾」之旅遊型態深耕,並構思出「生態、原民、浪漫、茶、咖啡、鐵道」等六大主題遊程。 而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的遊玩路線其實包含了北邊的「西北廊道」和南邊的「鄒族部落」,與中間,同時也是大家覺熟悉的「森林遊樂區」三大部分,本篇雖然將重點放在森林遊樂區,但其實安排行程時,也滿多人會將阿里山西北廊道或原住民部落觀光放在一起。 「阿里山氣象站」(以下簡稱本站)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萬歲山北麓,海拔2413.4公尺,於1933年落成。
阿里山現在幾度: 鐵路
而阿里山地區內的櫻花以吉野櫻數量最為龐大,多達1,900多株。 阿里山現在幾度 以花期順序而言,阿里山的櫻花以台灣山櫻花花期最早,從每年年初到3月間盛開,而3月起,千島櫻開始盛開,而為數最多的吉野櫻自3月中旬起開始綻放,3月底進入盛開期,而之後接著開花的是富士櫻及八重櫻。 觀賞吉野櫻的地點主要集中在阿里山派出所及阿里山賓館前方,另有阿里山賓館經梅園和阿里山派出所至祝山登山口和沼平火車站經姊妹潭、受鎮宮、慈雲寺、高山博物館、三代木、象鼻木至阿里山賓館等兩條賞櫻路線,前者約0.6公里,後者2.6公里。 是由林務局規劃管理的一座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東北部,即阿里山林業鐵路終點,也就是傳統上「阿里山風景區」的所在地。 阿里山位於阿里山山脈的主山脈之上,其海拔高為2,216公尺(7,270英尺)。
阿里山現在幾度: 阿里山景點推薦|頂石棹步道-櫻之道
阿里山給人印象大多是神木步道,或是森林鐵路等景點,但近來年卻有一條歷史軌道被世人曝光,俗稱消失在阿里山的秘境。 網友Kate Lai的心得:白天陽光自然的灑落,陽光透過竹林,形成極為雅緻的散射光。 這幾張照片都是用手機的內建相機拍攝,自然光是最美麗,也是最為天然的光線來源,完全沒有添加或是套用任何的濾鏡,就是手機裡的原始照片,拍攝時建議將鏡頭角度往上拉,將藍天白雲也一起放進照片中,與綠色竹林相互輝映,會更漂亮。
阿里山現在幾度: 阿里山国家风景区景点
阿里山鄉公所是阿里山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阿里山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嘉義縣政府。 阿里山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4課3室等7個內部單位及3個附屬機關[6]。 根據嘉義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2年底阿里山鄉戶數約1.9千戶,人口約5.4千人[3][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13人,是嘉義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5]。 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樂野村與香林村,2022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140人與138人[3],其中香林村也是嘉義縣人口最少的村里[4]。 阿里山現在幾度2025 眠月線全長9公里多,終點石猴車站,全程幾乎平坦,是新手路線,沿途都非常漂亮,會不自覺一直停下來拍照跟看美景。 以阿里山車站為起點(海拔2216公尺),往東北經對高岳西麓,然後轉向西北沿著大塔山下,貫穿塔山山脈向北,中間途經沼平、塔山、眠月,直到松山西麓下的終點石猴車站(海拔2318公尺),總爬升高度僅約100公尺,全線都是平緩。
阿里山山脈並無超過三千公尺以上的山峰,故在百岳榜上名落孫山,但東側由於有大斷層通過,造成了東坡陡、西坡緩的地勢。 由東側的溪谷眺望,阿里山山脈仍顯雄偉高大、氣勢非凡,與隔鄰三千公尺以上高山林立的玉山山脈對峙,依舊有著相互呼應的磅礡氣勢。 阿里山現在幾度 800~1,000公尺是以樟樹、楓樹、楠樹和殼斗科植物為主的暖帶林相。 1,800~3,000公尺左右的林相為溫帶林,紅檜、臺灣扁柏、台灣肖楠、鐵杉及華山松稱為阿里山五木在此大量生長,阿里山的千年檜木群是目前臺灣最密集的巨木群。
當歷經80個年頭時,考量本站具備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以及能表現過去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具稀少性且不易再現等因素,於2013年4月11日經指定為嘉義縣定古蹟「原臺灣總督府氣象台阿里山觀象所」,成為臺灣海拔高度最高的建築文化資產。 由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主管營運事宜,阿里山林業鐵路為台灣迄今僅有的兩條仍處於營運狀態的高山森林鐵路之一(另一條是太平山森林鐵路),完工於1914年,興建時主要用途是輸送阿里山林場產出之木材。 1963年林場砍伐業務結束後,客運與觀光成為該鐵路的主要功能。 1913年日本當局興建吳鳳廟,由當時的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自主祭,同時吳鳳事蹟也編入小學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