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除此之外,買銀主盤跟買賣二手樓的流程,也截然不同。 一般來說,參與拍賣者成功競投後,便會馬上繳付樓價10%作為訂金、及簽署「正式買賣合約」,跟我們買賣二手樓,會先簽署「臨時買賣合約」不同。 至於申請按揭上,除非購入的是凶宅及「半契樓」,否則一般審批上跟二手樓並沒有太大分別,也能夠按正常年期批出三十年貸款,以及現時息率2.5厘批出按揭貸款。 如果本身物業值1,000萬元,但業主只欠銀行500萬元,銀行會否只以500萬元賣出? 答案不會,因為拍賣行是會以「估價」作為拍賣基準。
- 顧名思義,「銀主盤」就是被銀行沒收的物業,背後跟業主放棄供樓有關。
- 【壓力測試】上車之三大收入增值法 金管局要求置業人士申請按揭時須要通過壓力測試,銀行會以現時按揭息率再加3%作為評估,申請人必須同時通過供款與入息比率及壓力測試兩重難關,才可…
- 一般來說,碎契樓或半契樓成交價只能低於市值,折讓幅度可達兩至三成,驟眼看十分著數,但潛在風險卻甚大。
- 而共有人也不可以用遺囑的方式,將物業的權益傳給所指定的受益人,因此可避免一些遺產爭議。
一般而言,想將物業轉讓子女等直系親屬,其中一種較正常做法是用「轉讓契」轉讓單位,形式與平時一般物業買賣無異。 至於分權共有就是用百分比來表達出各人持有的業權份數,而每名持有人均有權處理其自己的業權份數,也就衍生所謂的「半契樓」,意即持有部份業權的持有人出售了其持有份數。 不過雖然各人持有的份數並不相同,但其在單位內的「佔用權」卻平等。 在買賣物業的過程中,通常經律師協議後,律師會把買賣雙方根據「正式買賣合約」的協議轉化成契約,買賣雙方簽署「轉名契」後,新買家便正式在法律上成為「物業持有人」。 如是者,如果物業是不完整的半契樓,價值自然打折扣。
半契樓: 半契樓利弊
例如銀主盤開價$650萬,最高入標價為$570萬,若銀行願意接受以$570萬成交,那麼買家便可以低於市價買入銀主盤,但萬一銀行不接受,那就未必可以低於市價購入單位了。 運作上,如單位採聯權共有,信貸公司會要求申請人將單位轉為分權共有。 聯權共有俗稱「長命契」,持有人權益互相重疊,所以無法以「半契樓」形式賣出。 在現行政策,購買居屋單位時亦可提出與申請表上的一名家庭成員,以「聯權共有」的方式聯名擁有物業,即俗稱的「居屋長命契」。
不過不排除仍然會有特別需求的買家在搜尋這類型物業,不過上會之前還是先了解所有資訊,以免以後後悔莫及。 若您需要這方面的任何協助,隨時歡迎與我們 28Mortgage專員聯絡,直接點擊右下角的WhatsApp 按鈕即可。 半契樓2025 分權共有指的是每個持有物業權的人以不同百分比(%)持有一個物業。 雖然各個持有人持有的份數不同,但是大家同樣都可以使用整個單位。 打個比方,A持有50%、B和C各佔 25%,B和C 依然可以佔有和使用單位的每個空間。
半契樓: 市場上低於市價的特殊成交 (下)
多過一人以上共同擁有一個物業的業權,稱之為「聯名置業」(聯名買樓)。 「聯名置業」可再細分為「聯權共有」和「分權共有」。 因此,業權共有人不可以個人身分獨享物業的權益,各共有人的唯一權益就是與其他共有人共同擁有物業。 換句話說,聯權共有人聯合其他人時可說是擁有一切,但獨自一人時則一無所有。
- 2003年,本港銀主盤高達2,000個,而今日就約只得50個,是高峰期四十分一。
- 【疫市自保】低息環境按揭財技解碼 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全球經濟,加上低息環境下,置業人士更應該善用借貸能力,選擇最適合的按揭計劃,以下按揭抗疫3招有助業主長期抗戰。
- 蔡 小 姐 為 免 麻 煩 , 答 允 提 早 另 覓 樓 宇 遷 出 。
- 金茂源環保發盈喜,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較2021年同期增加超過90%。
- 香港樓價高企,打工仔為求成功上車,很多時候會退而求其次,選擇開價吸引的「無契樓」和「碎契樓」。
- 就算是未補地價的居屋,業主如欲轉讓業權,包括除名、轉名和加名,必須先取得房委會的同意,而房委會會酌情批准。
【香港樓市】置業是不少人的目標,作為人生大事之一,不少夫婦或家人會選擇以聯名的方式購買物業,而形式可分為分權共有及俗稱長命契的聯權共有兩種,當中各有各好處。 一類為個人擁有,例如業主一個人全部擁有,或由一間公司全權擁有 半契樓 ; 而另一類則為共同持有,一個物業由多於一名業權人購入,例如兩夫婦共同持有。 沒有補地價的居屋業主,如果要將單位由長命契轉為分權共有,無須先補地價。 另外,如果單位尚有未供完按揭,手續就比較複雜了,因為銀行只有考慮到擔保人的利益才會批授權,所以業主最好是委託律師辦理。
半契樓: 無樓契加法院令 物業價值或要大打折頭
先說「無契」問題,荃灣中心是大型屋宛,本身不會無契或不齊契,筆者覺得無契原因應是業主遺失了契。 遺失了契如要賣,業主可去律師樓做影印契,然後宣誓,這樣新買家的業權便得到保證。 但亦有細銀行肯為影印契物業做按揭,但利息會高點,比如P-2.6%之類,其實也不差,起碼上到會。 因為長命契本質有「生存者財產權」 呢個法律原則,最長命的人, 餘下的一人無須經過任何法律程序,享有同等權益,便可以向銀行申請重按,其一是俗稱的長命契,不會有送契問題。 尚在的聯權共有人(Surviving Joint Owner)會因死者去世而自動承繼死者的共有權益,而毋需進行遺產承辦。
半契樓: 建期樓花估價急挫 頓成「樓市炸彈」業主如何自保?【星之谷專欄…
或許有姊妹會問,如果第一個物業只是單名擁有,豈不是對另一方沒有保障?! 不要擔心,如果妳們是夫妻,無論日後是離婚,或者其中一方率先離世,另一方都是有保障的。 分權共有的形式是雙方以百分比去決定持有物業業權的份數,例如:雙方各佔50%;70% / 30%或其他百分比持有。 有人死左,業權仍是餘下嘅業主共同擁有,直至最後一個業主死埋,先會成為遺產。
半契樓: 半契樓亦受投資者歡迎 較拍賣底價搶高3成
檢查未清拆的僭建物也很重要,買家在查冊過程中,可了解到單位圖則,比較一下現時單位有沒有非法改動、有沒有未解除的法令、參考上手業主買入價等等。 半契樓2025 他建議有意買家,可多到舊區視察,認識區內小型代理行,透過他們推介放盤。 半契樓開價吸引,很多時數十萬都有交易,但投資就是一門學問。 資深投資者伍冠流早於十多年前,已開始買賣該類物業,現時持貨至少十多伙,大部分仍作出租用途,不少以市價四至六折入市,享有7厘租金回報。 半契樓2025 《東網》追縱他的投資步伐,走訪該類單位,細看其投資價值。
半契樓: 置業信箱──半契樓、無契樓與加名問題
完成程序之後,銀行就會將錢透過律師樓過戶給借款人,完成整個套現手續,整個流程約需一個月左右。 而假如借款人是仍然有收入的話(例如一些專業人士或生意人在退休前已經供完樓),有一些銀行甚至會願意借8成按揭給借款人(樓價上限為 600 萬,並視乎借款人收入多寡而定)。 另一個情況要留意的是,如果你本身有一層已供完的物業和未供完的物業,如果以供完物業的現契作套現,但身上仍有按揭的話,套現同樣會被扣減一成。 所以各位最好先因應自己的財務需要及個人收入狀況去了解清楚現契套現重按是否最適合的選項。
半契樓: 分權共有可轉讓業權 聯名人被入稟自己不受影響
記者其後曾跟馮生到他的單位視察,剛巧發現有兩位身穿「雅賢公司」制服的人士,正搬運貨物進入單位,Jan終於一睹單位的廬山真面目。 拍賣後立即繳付10%訂金及簽署正式買賣合約,一般在45天後正式成交。 半契樓2025 目前市場並沒有對銀主盤的正式統計,只有很粗略的數字。
半契樓: 樓市焦點:伍冠流教路投資半契樓
若 業 主 中 有 人 去 世 , 在 「 聯 權 共 有 」 的 形 式 下 , 餘 下 的 業 主 可 以 全 權 處 理 有 關 物 業 。 若 是 「 分 權 共 有 」 , 則 情 況 比 較 複 雜 , 除 了 餘 下 的 業 主 外 , 去 世 那 位 業 主 的 「 遺 產 代 理 人 」 亦 須 簽 妥 作 實 。 不過,部分銀行仍然難以接受補契物業,尤其對於一些已轉手多次的單位,銀行或未能確定補回的樓契是否完整,擔心若有契據缺失,業權便有瑕疵。 即使補回的樓契已齊全,亦有銀行乾脆認為業權不屬完好而拒絕承按。 在一些缺契個案中,若銀行未能全然瞭解缺契原因,又或擔心原業主仍有隱藏性債務,銀行亦有機會拒絕接受樓按申請。
半契樓: 若證明良好業權 銀行仍承造按揭
如果希望買入半契樓收租,由於過往案例未必根據業權比例而攤分租金收入,買入物業前要與其他業主商討租金如何分成。 拍賣行推出拍賣類近「半契樓」的銀主盤時,作為準買家要有不能承造按揭的心理準備外,最好還要了解單位背景,包括現時仍持有業權的業主,跟放售人的關係? 因為上述因素,對購入業權後能否游說另一業權持有人,日後購入其份額以統一業權、又或者進駐該單位均有一定影響。 半契樓 很多時看新聞報道,總看到不少關於銀主盤拍賣的新聞,部份成交更被市場形容為「執平貨」,究竟銀主盤是否跟低價劃上等號?
半契樓: 買賣流程5大伏位
上車新手:「以前買600萬以上物業,新盤才可做到高成數,現在二手樓都可以免壓測做到八至九成按揭…變相二手都有『呼吸Plan』﹗」… 部份業主即使已經贖契,也會重新進行翻按,並把借出的物資金放在「按揭儲蓄掛鈎戶口」內以抵銷利息開支,但同時間樓契也可抵押在銀行上。 如果本身你有承造按揭,固然影響並不算太大,因為在還清按揭貸款前,該份樓契也會抵押在銀行上,變相成為一個保存樓契的方式。
半契樓: 物業拍賣底價 或非30萬元
有時銀行在所有報價中,沒有一個是可接受時,便不會出售單位,因此即使是報價最高亦不一定買得到。 同檥道理,在拍賣行中,即使是叫價最高,亦會因叫價未達銀行及業主可接受的範圍,銀行都可收回物業不作出售,重新評估留待下次招標或拍賣。 銀行收回物業時,一定會為物業做估價,並會以貼近市價出售物業,並不會只以業主餘下借款將物業出售。
半契樓: 申請程序
這類物業的業權價值通常比市價稍低2至3成,甚至低至5成。 如果全港銀行都拒絕批核無契樓或補契樓的按揭申請,坊間有不少財務公司願意為無契樓承做按揭。 所以除非有辦法清還無契樓按揭貸款,ROOTS不建議大家行這條路。 可是,無契樓會影響本身樓價,銀行一來未必承做補契物業,二來就算做都會縮減貸款額及提高利息。
購買半契樓一般為投資人士,主要是心儀其價格明顯低於市值,但由於買家只有半份樓契又或碎契如三分一或四分一業權,買家需要找得擁有餘下業權的業主並達成共識,方可出售單位,又或商談出租單位的租金分配。 一般來說,半契樓或碎契樓成交價只能低於市值,折讓幅度可達兩至三成,驟眼看十分著數,但潛在風險卻甚大。 部份財務公司或會承接這類半契樓貸款,但信貸高風險較高的關係,利息約達十厘以上,若買家未能拿掐何時可清還貸款,入市成本相當高。 在港營商,買寫字樓還是租寫字樓是老闆們長年的議題。 決定性因素取決於自用還是投資、對辦公空間的要求、預算(尤其香港商廈租金貴絕全球)等各方面。 買寫字樓的優點 買寫字樓讓你可以擁有自己的物業,並有以下優點: 長遠或成為升值資產 香港物業市場持續增長,寫字樓這顃工商盤亦有可能隨時間升值,有不少老闆視之為投資的一種。
所謂「送契樓」,為原業主無償送贈物業予新業主,但謝律師提醒,以象徵性代價或低於市價買賣物業,也視為送契樓。 有「凶宅大王」之稱的伍冠流除以買凶宅著名外,亦喜作另類物業投資,例如買「半契樓」,但他10年買入的大坑浣紗花園「半契樓」今次遇到了手尾。 持有該「半契樓」另一半業權的83歲老婦連同兩女兒早前告上高院,堅持母女3人可繼續在「半契樓」終身居住。
而他們持有業權的方式可以細分為「聯權共有」 或「分權共有」。 所以,在買賣物業的過程中,「樓契」是一份相當重要的文件,因為它會作為單位業權的證明。 因此,怎樣去妥善保存樓契,也變成一個很重要的學問。 我們會透過一文剖析樓契的重要性、贖契程序、保存樓契方式、以及轉名除名常見的問題。 「樓契」是一份把物業由原業主轉移到新買家的一份文件。
在買賣銀主盤時,買家可能較大機會遇上,因而被市場認為凡是買銀主盤就是「執平貨」。 無契樓與碎契樓的分別是,無契樓的買家是購買物業全部業權,碎契樓或半契樓的買家卻並非獲得全部業權,故未有全權處置物業,包括居住權、轉讓或出租物業。 例如單位早已由其他業權人居住,碎契樓買家基本上難以取得居住權。 聯名物業可分為「聯權共有」及「分權共有」,但當中只有後者,容許其中一位業主,自行出售或轉售其業權,毋須另一方同意,亦因此衍生半契樓買賣。
一般來說,碎契樓或半契樓成交價只能低於市值,折讓幅度可達兩至三成,驟眼看十分著數,但潛在風險卻甚大。 碎契樓的賣方一般無法提供樓契,由於沒有完整樓契可作抵押,銀行不會願意提供按揭貸款,故此買家基本上需有足夠資金全數支付樓價。 部分財務公司或會承接這類碎契樓貸款,但信貸高風險較高的關係,利息約達十厘以上,若買家未能拿捏何時可清還貸款,入市成本相當高。 購買半契樓並非獲得全部業權,買家即使買下部分業權亦未有全權處置物業,包括居住權及出租物業等。 例如單位已由其他業權人居住,新買家基本上難以取得居住權,過往亦有案例指出原居於單位的業主即使只持有一半業權,另一半業權已轉至新買家,居於單位的業主仍可按意願一直擁有居住權。 故此,半契樓的買家若果未能和其他業權人達成處置或出租物業的方案,基本上難施計策,若想出售單位獲利,買家亦需與其他業權人成功協定出售單位全部業權,方可於市場以市值價放售單位。
半契樓: 分權共有衍生半契樓
一般買樓借按揭的做法是利用現有收入計算壓力測試,在減去首期之後就知道可以借到多少。 半契樓 現契套現或現契重按則是利用已供完的物業作為抵押品,再向銀行借錢。 這種操作背後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是生意周轉、子女出國留學、為子女出首期買樓等。 現契重按或套現這類型做法由於需要已供完物業的業主才可以做,所以與首次買樓,又或者年輕人未有能力供斷物業的情況會有所不同。 今次文章就和各位一起看看現契套現、現契重按等做法有甚麼要注意。 另外,市場仍有其他另類單位,例如送贈契 ,即是在沒有金錢代價下,業權擁有人將物業轉贈給他人,較常見發生在年老父母送給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