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一個cycle 5 day 化療,問醫生是否星期六出院,醫生説「是」,還約了下星期一覆診時間。 想詳細問病人治療schedule,醫生只說「到時才知詳細」,只是輕輕帶過。 至化療開始,每天巡房連病人在吊什麼藥也不知道,要問旁邊的姑娘才知,在day 3時誤以為病人在吊day 3 的藥,其實原來1day 藥要吊33小時,day 3 早上醫生巡房時,根本還在吊day 2 的藥。 至病人家人覺得不對勁去問姑娘,姑娘才說醫生定的protocol 是1 day 藥吊33小時,星期六根本沒有可能出院,而醫生是沒有可能不知道他自己訂下的protocol 的。 如此計來,5day 的化療,病人根本只能在下星期一出院,為何醫生當初說星期六可出院? 我問張醫生,張醫生輕鬆説「咁咪星期二或星期三才覆診囉」,要考慮病人家人亦要請假,這樣完全令病人及病人家人大失預算,態度求其、馬虎,非常的不專業及不細心。
做過直腸切除手術後,很多康復者會有排便問題,因為新的直腸駁口容量會比較以前細,彈性也少了很多,所以病人有可能每次大便並非排得乾淨。 這情況可能一兩年後會有改善,有時可能要食排便藥或用灌腸劑來改善。 另外,也需要見外科醫生去排除其他便秘的原因,例如駁口收窄、癌症復發等。
張寬耀: 女患者63歲, 最近確診肺癌4期EGFR,有擴散到淋巴,併有肺結核(閉合性),剛剛開始服用肺結核藥2星期。 想請教醫生, 肺癌4期同時患肺結核,治療應該要等完成半年的肺結核藥? 還是可以同時接受肺癌的治療呢? 謝謝賜教
張:我認識一個肝腫瘤擴散的大陸病人,他在大陸接受治療時,所有可用的藥物都用過也沒有效果,我向他改用口服化療藥及標靶藥,奇蹟地半年就康復了。 雖然現時癌症有更多治療方法,但治療過程畢竟漫長又痛苦,壽命亦會縮短。 作為腫瘤科醫生,他強調最重要是大眾定期進行體檢,從而及早發現疾病,把握治療黃金期。 張寬耀2025 在等候訪問期間,我亦留意到張寬耀醫生會親自站在診室門外叫病人的名字,然後與病人及其家人一同進入診室,而非選擇由中心職員帶病人入診室。 因為他希望自己叫病人,親自「接」病人,令他們知道醫生重視他,亦希望此舉可減輕病人(尤其是首次到診的病人)的徬徨和恐懼感。 一般手術後PSA希望可以降低至不可偵察水平,如果術後PSA指數仍然上升,有可能是惡性的腫瘤細胞導致。
- 目前數據顯示,只有一半大腸癌病人經治療後可痊癒,復發率大約為50%3。
- 雖然大腸癌的發病率高,但卻是少數能夠預防的癌症。
- 早期的子宮頸癌是沒有任何徵狀,一般情況下,患者是定期接受柏氏抹片檢查,可診斷自己有否患癌。
- 朱:10多年前,有一位病人來求診時,大腸癌細胞已擴散至腹腔及其他器官,屬情況較壞的第四期。
朱:10多年前,有一位病人來求診時,大腸癌細胞已擴散至腹腔及其他器官,屬情況較壞的第四期。 首先我將病人轉介給腫瘤科醫生接受化療,以藥物抑壓癌細胞生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療程後,病人對化療藥物反應十分良好,我便幫她做腫瘤切除手術。 張寬耀 10多年過去了,病人仍然健康生存,沒有復發跡象。 第一次見完醫生,確定治療方案後,問醫生吊化療藥物程序,時間,醫生說要吊藥吊足一天24小時。
張寬耀: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香港島 )
但每到面診期間,張醫生除了問診外,在解釋病情概況或「科普」病人時,會盡量以生動和生活化的比喻,令病人或家人更易掌握病況和理解不同的治療方案。 病人無論問多少古怪的問題或重複提問坊間的謬誤,他都從容不迫的回答。 張寬耀2025 當張醫生面對比較熟悉的病人,他有時更會展現他幽默的一面,和病人及其家屬打成一片,令診症間多了一陣笑聲。 原來是衆多平易近人和幽默的舉止,令大家在沉重的治療旅程上添了歡慰感,所以大家自然而然给他貼上歡歡的暱稱。
- 同時亦有研究顯示,放射治療配合短暫性荷爾蒙治療能達至更理想效果。
- 在等候訪問期間,我亦留意到張寬耀醫生會親自站在診室門外叫病人的名字,然後與病人及其家人一同進入診室,而非選擇由中心職員帶病人入診室。
- 一般來說,若沒有淋巴擴散,size不太大,可以考慮做全乳切除, 就不需要做電療。
- 首先我將病人轉介給腫瘤科醫生接受化療,以藥物抑壓癌細胞生長。
- 「癌症資訊網」會不定期揀選部分提問,邀請個別醫生作一次回覆。
由12月尾到現在,鏢靶藥還未食夠一個月,還未能判斷它的成效。 你媽媽嘅血色素,白血球和血小版偏低,有機會係鏢靶藥嘅副作用,當然醫生亦需要排除其他原因例如骨髓的問題。 如果係因為鏢靶藥嘅副作用,到血球情況恢復正常後,可以考慮減鏢靶藥劑量再重試。 由於其他鏢靶藥亦有可能引起類似嘅副作用,而且現時這隻鏢靶藥還未算是失效,所以暫時未需要考慮轉藥,建議先等媽媽血球功能恢復。 現時標靶治療發展迅速,表皮生長因子分為有突變和沒有突變, 若有突變的話便有3種藥可用來阻止生長6,然而,用藥時必須小心,避免出現併發症,所以我們會多與外科醫生討論,考慮會否先做切除手術後才用藥。
張寬耀: 專科團隊
有國際研究指出,免疫治療可令末期肝癌病人存活率提升至六成。 此療法目前在港仍未普及,且不適用於免疫系統過弱的患者。 朱:擴散性大腸癌代表腫瘤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例如肝臟肺部等,便屬於第四期。 癌細胞不同的擴散模式影響病人是否能接受手術治療5。
張寬耀: 日本病例 癌細胞經羊水傳胎兒
雖然期間因客源不足而一道停辦,但在其走紅後改名為 Sudie重新營業。 Sue一直為推廣香港韓國兩地文化而努力,為了推廣韓國文化,她更自支拍遊記上載到蘋果動新聞。 她还应韩国观光公社的邀请 担任过 2013、2014及2015年韩国观光公社的香港区旅游大使,代言人费达6位数字。 潘冬平續稱,相對標靶藥,「平均三次免疫治療後已有效」,惟自身免疫力過弱的患者不適宜採用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屬較新穎的療法,每次療程需四至五萬元;一個月標靶治療約為三萬元。
張寬耀: 子宮頸癌 年殺10萬女性 濫交高危 HPV元兇 新標靶藥增5個月存活期
看報告看醫健通後,只是把很基本的資料講解,和政府部門所說並沒大分別。 張寬耀 唯一是態度很差,直接告訴病人不用想有機會做標靶治療,機會率低過5%。 ),韓國出生,母亲为韩国人从事化妆品美容事业,父亲为中国山东和韩国混血儿,经营韩国传统美食:馳名的阿猪妈正宗韩国泡菜,每年于香港各大型美食展览会皆有出色的推广活动。
張寬耀: 醫知健:免疫治療 肝癌剋星
癌細胞只擴散至單一及局部器官,腫瘤亦可能被徹底切除。 醫生會平衡各種風險來決定應一次或分開多次進行腫瘤切除手術,手術前或後需要化療跟進6,故此第四期大腸癌亦是有機會完全根治的。 張寬耀2025 日本最近有患有子宮頸癌的母親經羊水,把癌細胞傳給胎兒,及後胎兒證實患有肺癌。 張表示,這個情況屬罕見,在多年的行醫經驗都未見過,認為這是一個複雜的個案,因為懷有胎兒會引致出血。 張寬耀 他又指,只要在癌症的初期進行手術,曾有子宮頸癌女性亦可以懷孕,但若果曾接受電療,會影響生育能力。
張寬耀: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九龍 )
發現病人停藥,已經二話不說把病人轉介回公立醫院,免得麻煩。 我不能說醫生沒有醫德,畢竟他也是在跟正統醫治方法,但態度實在差得不願置評,絕對不是仁醫。 朱:由2015年起,香港每年大腸癌新症數目大約為5000宗,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1。 雖然大腸癌的發病率高,但卻是少數能夠預防的癌症。 現時確診大腸癌的標準方法,是利用大腸鏡抽取腸道組織進行病理化驗。
張寬耀: 專科醫生
根據國際指引,PSA 指數0.2或以上,可能有肉眼未能察覺的癌細胞已出現。 建議可進行對Her2、PDL1和MMR/MSI生物標誌物檢測,以確定是否可以用化療配合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的方案。 一般來說,若沒有淋巴擴散,size不太大,可以考慮做全乳切除, 就不需要做電療。 處理方法可以用放射治療,殺死手術床位置癌細胞,可以達到根治效果,繼續正常生活。
張寬耀: 癌症和預防的最新趨勢
本人同意所提交之個人資料會交予香港綜合腫瘤中心作聯絡及跟進用途。 如日後有合適或同類產品/服務、活動或由醫護人員提供的最新專業健康及癌症資訊,本人同意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可以電郵通知本人。 如果她的 ER/PR 指數是陽性和已停經, 她可以考慮安可待基因檢查 ( 估計就是她所指的13%復發率報告) 。 此檢測的分數結果如小過 而患者現在分數是13,屬低至中等,如果患者ER/PR 指數 呈陽性亦較高, 年齡較年長, 真的不能再承受化療的副作用, 是可考慮暫停化療, 詳情請與主診醫生商量。 張寬耀 我會建議病人安排接受PIK3CA基因檢測,透過腫瘤組織切片或抽血,測試是否帶有PIK3CA 基因變異,如帶有PIK3CA 基因變異,可以考慮PI3K抑制劑標靶藥物Alpelisib是否適合太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