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家貧故8歲便於浙江金華的赤松山放羊,15歲巧遇一位仙翁,被授以靜修及提煉草藥之術,在山野中潛心修煉40年。 由於他曾遊歷四方,贈醫施藥導人向善,受惠者不計其數,故民眾爭相走告並修祠參拜。 而於參時有所祈求者多能得償所願,故香火不絕,捐款亦源源而來,除部份作慈善用途外,有餘用作擴建廟宇,故成中國江南最大道觀之一,傳至香港後更是善信無數,是香港眾廟宇中香火最鼎盛的一間。 整座祠仿北京故宮建築群而造庭台樓閣,紅牆綠瓦,古氣盎然,氣派非凡,除供奉大仙外更供奉觀音,關帝及中國聖人孔子等,集中國三大教派佛、道、儒於一身。 屋邨內則設有健身運動場、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及兒童遊樂場;社區設施包括一間幼稚園、老人中心、托兒所、青年中心及中途宿舍,供附近居民及此邨住客使用。 黃大仙上邨(英語:Upper Wong Tai Sin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龍翔道以北。
- 之所以要寫上面那段話,是想說福禍無門,唯人自招,“上上” 也好,“下下” 也好,都是心在衡量,籤之吉凶若水,心若無風,水自不動,奈我何如?
- 未來,我們將繼續提升可持續發展績效和數據質量。
- 每年農曆八月廿三日是黃大仙寶誕,年年黃大仙誕都會很隆重,很多社會名流都去參加。
- 由於黃大仙中心街市規模(位於南館地下)不大,加上大成街街市貨品較齊全,價格也較相宜,吸引居民光顧,黃大仙中心街市人流不多,領展在2016年6月關閉街市,大部份原有商戶只能遷出,形容領展殺街市如殺雞[5]。
- 黃大仙靈簽整整一百支,按寓意吉凶之差別分有五種︰上上簽、上吉簽、中吉簽、中平簽、下下簽。
- 第14、15座原址曾經擬重建為兩幢由1998年版本的新十字型大廈組成的居屋屋苑,但計劃因「孫九招」而腰斬。
位於兩幢公屋基座的黃大仙中心以及上蓋物業於1983年落成,平台設福利中心,以符合批地要求。 1980年,政府把位於龍翔道以北,原屬黃大仙下邨的第8座撥歸上邨管理。 這座大廈屬於第一型徙廈,原用作安置受竹園村清拆影響又擁有地契的村民,因此該大廈所有單位均設獨立廚廁,是3座非改建第一型徙置大廈的其中一座(另兩座為佐敦谷邨第4座及第5座)。 為免與原有的上邨第8座混淆,房委會把以座數辨別的大廈分別冠上名稱,分別用對出龍翔道名字中「翔」字的諧音「長」來命名,「翔」與「長」的廣東話拼音(香港政府粵語拼音)均為「Cheung」;原為下邨第8座的徙廈命名為「長欣樓」。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2025 由於黃大仙中心街市規模(位於南館地下)不大,加上大成街街市貨品較齊全,價格也較相宜,吸引居民光顧,黃大仙中心街市人流不多,領展在2016年6月關閉街市,大部份原有商戶只能遷出,形容領展殺街市如殺雞[5]。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商場管理處
南館原名黃大仙中心(Wong Tai Sin Shopping Centre,2009年後改為Wong Tai Sin Plaza),所在地原屬黃大仙徙置區(1973年改稱黃大仙下邨)的第9、10座,於1957年落成。 有多間快餐店、餐廳、酒樓、服裝店、珠寶鐘錶店、超級市場及日用百貨店. 在每年農曆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黃大仙祠,
- 每年新春、中秋等傳統節日期間,黃大仙中心更會推出別具一格的節日祈福活動及特色市集,為到訪的香港乃至全球各地的遊客增添氣氛。
- 黃大仙原名黃初平,俗稱黃大仙,自號赤松子,列仙班玉帝勒詔,姓崇、名壘,號司天,約於公元328年於浙江省金華縣蘭溪市出生,自幼良勤放羊,十五歲得仙師引入金華山石洞授以靜修和草藥之方,潛心修道,40年不吃人間煙火,修得仙術。
- 領匯接管該商場之前,商場部分商舖由黃大仙中心商舖或其姊妹公司開設(如麥當勞、百佳超級廣場、大家樂、雅施、叙福樓御苑皇宴、屈臣氏等),也設有肯德基、滙豐銀行提款機等店舖。
- 香港黃大仙一帶原本是客家人、番禺人居住的地方,但隨著1950年大陸移民湧入,目前這裡已經成為九龍地區人口較密集的區域。
- 原街市改為零售店舖後在2016年12月重開。
- 其不似 “上上” 般如中頭彩;不似 “上吉” 般天時、地利又人和;不似 “中吉” 般起起落落,如咖啡加糖;“中平” 更多的是人們常求的 “平平” 和 “淡淡”。
「黃大仙有求必應」是香港人的順口語,本站提供一站式黃大仙線上靈籤及解籤服務。 誠心向大仙稟報求問之事,然後搖動籤筒開始求籤。 2015年10月龍翔廣場工程完成後,領展將黃大仙中心與龍翔廣場合併[3]、統稱為黃大仙中心[4],並啟用燈籠狀的新標誌。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2025 西部共有為數14座舊型政府廉租屋大廈(第1至15座,沒有第13座),於1963年7月至翌年10月落成;而東部則有5座設有電梯設施的新型政府廉租屋大廈,名稱分別為東座、南座、西座、北座及中座,於1965年8月至11月落成。 黃大仙原名黃初平,公元328年於浙江省金華縣蘭溪市出生。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黃大仙靈簽-1至100簽精準解簽,線上黃大仙靈簽求簽解簽網
準備前往主殿及兩座側殿上香,每處清香一炷(三支香)。 東部五座大廈是首批樓高20層及設有升降機設備的新型廉租屋大廈,但單位仍未有獨立廁所,同類大廈只有牛頭角上邨的第9至12座。 黃大仙潛心隱修、叱石成羊、樂善好施、治病救人的故事歷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生平傳略有中國神仙傳譜的開山巨篇《神仙傳》(東晉葛洪著)為證。
黃大仙靈簽整整一百支,按寓意吉凶之差別分有五種︰上上簽、上吉簽、中吉簽、中平簽、下下簽。 上上籤僅有三支,上吉籤有十二支,中吉籤有三十支,中平籤最多有三十七支,下下籤有十八支。 黃大仙靈籤共壹佰枝,按寓意吉凶之差別分為「上上簽、上吉簽、中吉簽、中平簽、下下簽」五大類。 上上籤僅有三枝,上吉籤有十二枝,中吉籤有三十枝,中平籤佔最多三十七枝,而下下籤亦有十八枝。 古語云︰屋漏偏逢連夜雨;俗語云︰喝涼水也塞牙;吾卻云︰別怕別怕,明天會更好!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2025 其實下下籤並無什麼不好,否極泰來,物極必反,這是常理,也是易之理,相反上上籤雖是眾人所求,我卻認為其憂在後,若紅日中升必有西落。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重建計劃
北館原名龍翔中心(Lung Cheung Mall),後於2009年改稱為龍翔廣場(Lung Cheung Plaza),在2001年開幕[1]。 商場所在地原屬在1963年的落成黃大仙政府廉租屋邨(1973年改稱為黃大仙上邨)第1-2座,但已按照「整體重建計劃」在1997年至1998年期間改建為在2001年開業的龍翔中心和位於上蓋建築平台的物業龍翔辦公大廈、昭善樓及溢善樓。 黃大仙中心分為南館、北館兩個主要部分,兩者以冷氣行人天橋和港鐵黃大仙站連接。 北館即原龍翔廣場/龍翔中心,在2001年落成,樓高五層,商業樓面面積達142,150平方呎。 南館即原黃大仙中心,在1983年落成,樓高四層,商業樓面面積約146,945平方呎。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重建前
所以,若問前程,趨吉避凶,到大仙廟上頭炷香,會是不錯的選擇。 每逢年三十晚,很多名善信帶著香燭祭品,你擠我擁,到黃大仙廟霸頭位,爭上頭炷香,取其好意頭,來年可以事事順境,得心應手,衰運也轉為好運,求籤問卜是香港地道農曆文化。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關於黃大仙靈驗的事蹟,在香港早已是習以為常,因此黃大仙祠時時香火鼎盛,求助的信徒總是絡繹不絕。 每年春節的‘上頭香’習俗,成了最受香客青睞的廟會活動,十多萬信徒蜂擁膜拜,為黃大仙廟增添了不少氣息。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停車場
多層停車場大廈與南館以行人天橋連接,設有黃大仙巴士總站、小型足球場、網球場和領展辦公室。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2025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黃大仙中心(英語:Temple Mall)是一座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的大型購物商場,橫跨龍翔道南北,服務黃大仙上邨、黃大仙下邨和鄰近地區居民,是領展旗下的「重點發展商場」之一。 商場設施包括街市、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多層停車場和上落客貨區,原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管理,至2005年交由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今改稱領展)管理。 商場的樓層名稱也更改了,原來的2樓改稱1樓,1樓改稱高層地下,地庫改稱低層地下,商舖編號也因應樓層名稱更改。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黃大仙中心北館市集及展銷場地影片介紹:
香港黃大仙一帶原本是客家人、番禺人居住的地方,但隨著1950年大陸移民湧入,目前這裡已經成為九龍地區人口較密集的區域。 來到這裡的旅客多半是來黃大仙祠求個平安的,亦或者是求助大仙升官發財。 香港人有句流行語:‘有求必應,找黃大仙’。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黃大仙上邨
原屬黃大仙下邨(即重建前)的第8座最初名為BB座,俗稱業主樓。 而黃大仙下邨最早期的座名以雙英文字母定名,如ZZ座、YY座、XX座等。 此邨重建後樓宇命名有別於其他屋邨以邨名的其中一個字來命名,此邨採用了邨名「仙」字的諧音「善」字來命名,因為「善」的廣東話拼音(香港政府粵語拼音)與「仙」一樣為「Sin」。 可乘坐公交2F、3C、38、42C、61X、75X、84M、85C、113、258D、269C至黃大仙中心站下車,過馬路即可。 黃大仙原名黃初平,俗稱黃大仙,自號赤松子,列仙班玉帝勒詔,姓崇、名壘,號司天,約於公元328年於浙江省金華縣蘭溪市出生,自幼良勤放羊,十五歲得仙師引入金華山石洞授以靜修和草藥之方,潛心修道,40年不吃人間煙火,修得仙術。 黃大仙祠的香油箱旁提供免費的線香,每人限取清香九支,取得線香後,再到一旁點香區點香。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黃大仙中心北館商場及市集簡介:
領匯接管該商場之前,商場部分商舖由黃大仙中心商舖或其姊妹公司開設(如麥當勞、百佳超級廣場、大家樂、雅施、敘福樓御苑皇宴、屈臣氏等),也設有肯德基、滙豐銀行提款機等店舖。 房屋署也在2002年興建了一條連接黃大仙中心原一樓與龍翔中心一樓的空調行人天橋。 此外領匯也曾在2008年為龍翔廣場進行資產提升工程,將商場一樓間隔重新規劃,將部分停車場空間改為商舖及商場管理處,及增設旅遊巴停泊區。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領匯接管該商場之前,商場部分商舖由黃大仙中心商舖或其姊妹公司開設(如麥當勞、百佳超級廣場、大家樂、雅施、叙福樓御苑皇宴、屈臣氏等),也設有肯德基、滙豐銀行提款機等店舖。 另外設有名為龍翔中心(領展接手後,已易名為龍翔廣場,2015年9月再改名為黃大仙中心北館)的中型商場,並設有小廣場連接黃大仙港鐵站及黃大仙廟,為市民及遊客提供服務。 領展在2014年對龍翔廣場耗資3億元翻新,以便利殘疾人士在商場內活動,提升商場流通度,以及減少龍翔廣場及黃大仙中心的同業競爭、增潤商戶組合。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黃大仙中心
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求神庇佑。 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是黃大仙師寶誕, 所有黃大仙的弟子會於正午時份聚集於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每年農曆八月廿三日是黃大仙寶誕,年年黃大仙誕都會很隆重,很多社會名流都去參加。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香港市集時間
原街市改為零售店舖後在2016年12月重開。 黃大仙廟又名嗇色園黃大仙祠,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香火極為鼎盛,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崇奉儒、釋、道三教。 據說黃大仙「有求必應」,簽文靈驗,常年吸引無數善信到來膜拜求簽,香火鼎盛。 每年的農曆年大年初一,有不少善信爭相到來搶頭香,成為香港賀歲習俗之一。 自從2015年10月領展完成翻新龍翔中心後,將龍翔中心改稱為「黃大仙中心北館」,而黃大仙中心也改稱為「黃大仙中心南館」,被不少市民批評為抹殺集體回憶。
未來,我們將繼續提升可持續發展績效和數據質量。
黃大仙北館平面圖: 黃大仙中心北館市集
重建前為政府廉租屋邨,原稱龍翔道政府廉租屋邨,落成時改稱黃大仙政府廉租屋邨,於1958年起動工興建,原址為荒地及零散木屋區。 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為區別原黃大仙徙置區,更名為黃大仙上邨。 政府原計劃將黃大仙祠清拆,後因東華三院向政府陳情反對清拆黃大仙祠,才改在黃大仙祠東西兩旁興建屋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