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士業議會今早(18日)與保險業監管局及保險業聯會開會,議會建議聯會設立資料庫,將經常申索保險賠償的司機及車主列入黑名單,聯會稱會考慮,若成事可望下調保費。 小巴牌價跌 2007年6月開始,由七人車款改裝而成,用混燃嘅豐田Alphard五座位的士誕生。 由於燃費較高,根據2007年8月嘅香港電油價格,市區行走每公里燃費係港幣1蚊,高速公路行走大概要港幣5至6毫,故此,呢款車喺營運時期只以電召形式提供服務。 小巴牌價跌2025 基於油價貴同埋呢款車營運成本過高,喺嚴重虧損嘅經營環境下,全港兩架豐田Alphard的士(車牌:MW4329、MY4160)已經喺2008年年中退出營運,唔再提供任何的士載客服務。
他指,政府建議引入的士車隊制度,相信有助提升業界競爭力,增加的士在機場、關口等地的生意。 由於疫情持續時間很長,香港復常仍需時間,有信心的士業未來會越來越好。 由於小巴生意近年不斷被港鐵及巴士蠶食,有小巴業界指,據他所知,近期有「十架、八架」紅Van,車主決定「斷供」,任由銀行將小巴拖走,不想淪為「負資產」。
小巴牌價跌: 小巴困局|暴疫加鐵路擴建 綠Van臨大執笠
他認為,香港的士收費屬於較低水平,的士起步費為27元,若平均5名乘客,每人只需5元多,甚至低於小巴和巴士的價錢,但政府對的士司機要求頗多,導致司機壓力大。 他表示,許多想入行的司機為40至50歲左右,考取的士車牌較困難,認為相關考牌制度過時,同時的士司機的社會保障和收入都不足夠,形容「將呢行逼到死角,越來越難搞」。 翻查資料,2011年小巴牌價一度攀升至高達750萬元,之後逐漸回落,2015年跌至400多萬元,近日進一步跌至徘徊在320萬至360萬元的水平。 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主席凌志強向《香港01》透露,據他所知,近期有「十架八架」行走九龍區的紅Van,車主決定「斷供」,由銀行將小巴拖走。 他解釋說:「小巴牌價一度去到700幾800萬,(車主)高價買牌,但依家牌價一直跌,跌到300萬,供落去發現供唔掂,睇個牌價淡,咁咪唔再供,又唔搵到人揸。」凌形容,情況猶如淪為負資產。
-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2020年至2023年5月期間過期失效的特區護照當中,有75萬名合資格持有人仍未申請更換新護照,另有約26萬本特區護照,將於今年6月至年底期間過期失效。
- 直至2008年,為抗衡「八折的」,立法會通過市區及大嶼山的士「短加長減」的新收費模式,市區的士落旗起錶由16元加至18元,之後每次跳錶,由1.4元加至1.5元,但9公里後則減至1元。
- 的士業界表示,對上一次加價已經是2017年4月,當時市區(紅的)、新界(綠的)、大嶼山(藍的)平均加幅分別為9.98%、11.15%及8.60%,過去兩年本地經濟受到疫情衝擊,加上營運成本上升,業界經營環境非常艱難。
- 前日最新牌價為388萬元,與2月中相比跌幅約17.3%;新界的士牌價則由388萬元跌至317萬元,下跌18.3%。
有業界更指近月Omicron新冠疫情肆虐及政府防疫措施下,多條紅VAN線暫停營運或減班次,料全港約1000輛紅VAN有3成已停駛。 小巴司機固然開工不足吊鹽水,不少小巴車主也陷於負資產境地,憂「斷供潮」快至。 【明報專訊】近年紅色小巴牌價大跌,本報檢視多間車行網頁的公共小巴牌價走勢,發現現時小巴牌價平均約130萬至170萬元,較2019年約300萬下跌約半。 該路線的負責人兼車主王先生(化名)接受本報訪問稱,路線停運是因他一度無力支付司機要求的薪金;而牌價大跌令持有7輛小巴的他淪為負資產,需兩度賣樓供車,但仍有過千萬元債務未還。
小巴牌價跌: 的士牌價20年: 有閒錢 求回報 的士牌買唔買得過?
● 所有申請者必須報讀由鏗鏘駕駛學校提供的相關的士課程(的士筆試課程及/或的士職前課程)方可獲得回贈。 ● 申請者必須於 小巴牌價跌2025 2022 年 12 月 31 日或以前完成首個 Uber Taxi 行程。 九巴母公司載通(00062)、新巴、城巴、新渡輪母企新創建、港鐵(00066)、冠忠巴士(00306)派息穩定,周息率普遍有4、5厘,皆屬「好息之徒」的好選擇。 不過,它們性質不盡相同,載通及冠忠皆以客運為主業,而新創建及港鐵則有其他主要收入。 為應付短時間內大幅增加的特區護照申請,入境處會透過增撥資源和增加約三成人手,包括超時工作,聘用退休公務員及合約員工等。
小巴商會直言,造成今日困境的遠因之一是政府對交通工具的定位錯亂,造成小巴與港鐵及巴士爭客,卻未有充分善用小巴填補鐵路「留白位」的市場價值。 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主席凌志強表示,小巴牌價由去年初約240萬港元,跌至今年初的195萬港元「低位」,跌幅近19%,雖然近日回升至210萬港元左右,但仍比疫情前遜色。 他指,不少車主以400萬至500萬港元購入小巴牌,現時牌價大跌,估計全港1000多部紅色小巴中,約400架已是負資產。 較早前香港經歷了第五波疫情,部分公司實行在家工作政策,以致小巴乘客量大幅下降,令以拆賬的形式賺取盈利的小巴司機收入大減,部分持有小巴牌照的司機甚至開始「斷供」。
小巴牌價跌: 資料庫
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主席張漢華曾說到,自部分港鐵路線開通後,部分路線的小巴乘客量減少近七成,對整個小巴行業帶來沉重打擊。 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主席凌志強說,小巴牌價由去年初約二百四十萬元,跌至今年初的一百九十五萬元低位,跌幅近一成九。 小巴牌價跌 他指不少車主以四百萬至五百萬元購入小巴牌,現時牌價大跌,估計全港千多輛紅色小巴中,約四百輛已是負資產。 小巴牌價跌 港鐵巴士長期蠶食客源加上疫情肆虐,小巴牌價過去十多年來跌跌不休,由高峰期的逾750萬元累跌7成半至僅得170萬。
或流動應用程式預約,已預約的的士車主和司機可於指定時間到「易通行」的四個客戶服務中心或兩個新增專屬服務站,辦理車輛貼和司機卡的申請,專屬服務站亦會協助教導的士業司機如何使用「易通行」流用應用程式分拆隧道費。 小巴牌價跌 小巴牌價跌2025 隧道費服務商亦會派大使到全港九個專用加氣站協助的士車主和司機預約。 小巴牌價跌2025 小巴牌價跌 小巴牌價跌 1997年,金豐石油氣的士開始引進市面,政府於2000年推出「以石油氣的士取代柴油的士的資助計劃」,吸引不少車主換車;2008年,因應歐盟的廢氣排放標準,豐田將五座位的士改成四座位。
小巴牌價跌: 的士小巴牌價急跌10至20% 大批車主慘變負資產
香港的士業議會昨與保險業監管局及保險業聯會開會,議會建議設資料庫,將經常申索保險賠償的司機及車主列入黑名單,聯會稱會考慮,若成事可望下調保費。 新冠肺炎對香港經濟帶來的衝擊不斷,不論零售、飲食及旅遊全都無一倖免,而甚少人關注的小巴行業亦同受牽連。 其實近年來,小巴業界面臨多方面的壓力,而還有各種因素亦促使著小巴牌價邁走勢走向下坡,甚至導致行業逐漸式微。 小巴牌價跌 教育局形容,學生疫情後表現下跌,與國際大型評估反映情況相若,大部分跌幅屬可接受範圍,不會向考評局索取個別學校報告,呼籲學校及家長不要只著眼評估結果,要給空間學生重新適應校園生活與節奏。 小巴牌價跌 據報道,近月不少「冇工開」的紅VAN均停泊在新界包括元朗區的鄉村停車場,恍如荒廢車輛,只是每周會有人前來打理如「開開引擎」空轉一下以防小巴發生故障。 不少小巴司機在疫情前原本收入亦只得約一萬多元,僅足糊口,近月再三減薪或開工不足下,連一萬元月入也維持不到。
小巴牌價跌: 車主月蝕10多萬 不知可撐多久
自本港全面恢復通關,港人外遊意欲大增,連帶換領特區護照的申請亦增加。 入境處於今年首5個月共收到近78萬宗特區護照申請,超越疫情前全年數字,平均每日要處理7100宗申請,其中4月初每日平均申請數字逾一萬宗。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在該小巴專線站頭駐足兩小時觀察,雖然是下班的繁忙時段,但人流疏落,站頭停泊幾架小巴,乘客寥寥無幾,頭幾架車等候二十幾分鐘到了預設的開出時間,便載着一兩名乘客開出。
小巴牌價跌: 的士牌價20年: 的士小巴牌價急跌 車主慘變負資產
新一波新冠Omicron疫情下不少公司員工均「在家工作」令客運量大減,旅遊景點關閉,遊樂場及運動場幾乎全部停開,令交通運輸業陷入史無前例的嚴冬。 其中又以沒有固定路線及客源保障的紅VAN(非固定路線紅色小巴)情況最惡劣,有業界人士直言,近日多條紅VAN路線不是停駛便是班次大減,司機或中介人退租引發連鎖反應,部分小巴車主無奈斷供。 小巴牌價跌2025 有業界人士估計全港約1000部紅色小巴之中,或多達3成即300部已停駛。 在政府政策及香港交通系統生態不平衡的前提下,小巴競爭力及不上其他骨幹交通工具(的士、巴士及鐵路),以致小巴生意大不如前,收入減少,即使由十六座增至十九座亦無濟於事。
小巴牌價跌: 的士牌價20年: 司機擬罷租抗爭
他指,小巴牌價急挫,自己亦有聽聞有部分業界「斷供」,「一架車供1.5萬元,一日收500、600元車租,車租都去晒供車,但未計維修保養、保費支出」。 小巴牌價跌 香港特區政府擬將運輸及房屋局分拆為兩個獨立的政策局,困擾香港多年的交通政策有望改善,香港文匯報將一連三輯探討民生交通工具的深層次問題。 的士方面,香港的士商會主席黃保強稱,市區的士牌價由疫情前的五百三十萬元,跌至最低約四百八十萬元,跌幅接近一成。
小巴牌價跌: 小巴牌價逐年下跌大不如前
還有,的士使用期滿八年後必需更換,售價約20萬至30萬元,即是說在供款的二十年間,你要換兩架車,成本就要50至60萬。 假設借款300萬元,分20年還款,按年利率四厘計算,每月需償還約13,000元;每年需繳交約11,000元的牌稅及保險費用。 另外假如放租給其他司機使用後出事,車主亦要承擔意外風險及換車費用。 物以罕為貴,加上回歸後博彩旅遊業發展暢旺,2011年至2013年期間,永久牌價錢由600萬元暴升至900萬元,到2014年正值本澳經濟及的士行業處於最風光的階段,永久的士牌更一度炒至1,000萬至1,200萬澳門元。 他表示,許多的士空置情況亦是因為不夠司機,而旅遊巴士、小巴和貨車司機的收入均高過的士司機,政府應提高的士司機的收入,改善營運環境,開放更多區域予的士司機上落客,亦可考慮輸入外勞,緩解的士司機緊缺的問題。
小巴牌價跌: 【經濟嚴冬】疫情下客量激減 千輛紅VAN陷末日3成停駛 司機吊鹽水 車主負資產 牌價跌至170萬累瀉7成
由其主理的buyhouse.com.hk為香港樓市提供買賣、按揭資訊,每日瀏覽量過萬人次,現專注於出版書籍並教授「收息投資課程」及「買樓教學課程」。 小巴牌價跌2025 的士牌價20年 至1984年的士起錶價提升至5元,1998年市區的士起錶價為15元,15年間升幅已達3倍。 小巴牌價跌2025 直至2008年,為抗衡「八折的」,立法會通過市區及大嶼山的士「短加長減」的新收費模式,市區的士落旗起錶由16元加至18元,之後每次跳錶,由1.4元加至1.5元,但9公里後則減至1元。 他指樓價不跌原因有很多,今年初,不少細價樓下跌了超過兩成,去年忍手而沒有買樓的年輕人現已上車。
小巴牌價跌: 新聞
他坦言,不少小巴線蝕本經營,以26號線為例,每名乘客每程收費6.1元,若全程只有20名乘客乘坐,走一轉也只袋122元,連油費也倒蝕。 小巴牌價跌2025 「前面有落!」叫喊落車是小巴客一道獨特的風景,但這境況逐漸消失,甚至有成為絕響的危機。 其中,遊走土瓜灣及紅磡一帶的26號專線小巴,先後因為黃埔港鐵站啟用及屯馬綫開通的打擊,步向經營困局。
小巴牌價跌: 的士牌價20年12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當中,市區的士牌價比今年初跌接近10%,小巴牌價則按年下成約19%。 小巴牌價跌 業界表示,部分車主於高位購入的士牌和小巴牌,現時慘變負資產,有不少小巴車主已經斷供。 正因如此,令的士牌照之買賣交易轉手極容易,套現也極具效率,資金回籠時間短至一天,以上的各項優勢也成為了的士牌照交易市場活躍的主因。 運輸署指,為避免混亂及減省排隊等候時間,專屬服務站只會為已預約的的士車主和司機提供服務,運輸署呼籲業界盡量使用預約服務。
小巴牌價跌: 沙中線醜聞 法庭僅罰4萬 屋宇署研上訴 刑事調查繼續 政府否認放生禮頓
不少車主因當初以四至五百萬元的高價買入小巴牌,但現時牌價竟低見170萬元,遂飽受負資產之苦,稍為慶幸的是政府據報新一輪補貼方案,料會向紅VAN車主每人派發約3萬元補貼。 但由於綠VAN(專線小巴)的補貼只向「線主」發放,紅VAN的補貼則只會向車主發放,故租用紅VAN經營的線主不能收到任何政府補助,卻仍需白付車租,可謂最悽慘的一群。 據業內人士透露,小巴牌價全盛時期超過千萬元,但根據小巴牌照價格及買賣紀錄,2013 年小巴牌價已經約回落至六百萬元左右,而至 2018 年三月初更跌至 415 萬。 以新創建為例,截至去年6月底止年度,公司服務分部僅佔整體經營溢利27.5%,其餘來自基建;新創建夥母企收購富通保險後,更成為保險概念股的其中一員。 Buyhouse.com.hk總監,為暢銷書《樓換樓》及《收息論》作者,以嶄新及實戰角度,透過樓市及收息工具相互配合,達至財富增值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