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大學教務長謝建興提到,未來會朝向3個方向做因應,包括在繁星、個人申請階段相關評核標準做適當調整,力求前面招滿,同時也會改革課程,使其更符合潮流及趨勢,以提升學生滿意度,並加強與北北基高中端互動接觸。 元智大學缺額2025 根據計算,缺額率最高的學校是玄奘大學達97.6%,其他高於90%的學校還包括大葉大學95.8%、明道大學95.7%、真理大學95.5%、長榮大學91.6%、康寧大學91.5%、文化大學90.2%。 而缺額數較多學校方面,如文化大學缺額數2378人、淡江大學1037人、義守大學1007人等。 元智大學缺額 該名文大教師坦言,有鑒於去年的招生狀況私立大學多已寄存名額,以文大為例,今年寄存990個,若無寄存招生壓力更大。 全國私校產業工會理事長尤榮輝特別提醒家長跟學生,教育部執行「名額寄存」制度,並訂定「獎勵經費減計原則」,註冊率未達標者就要扣獎勵金,不少學校寄存以美化註冊率,所以不能只看招生率,也要看學生規模,如人數太少,很可能變地雷學校。
去年首屆大學分發入學錄取率不理想的元智大學,今年將採用三頭並進方式留住學生,包括增加第一階段個人申請入學名額;增加原住民及經濟弱勢生名額;最後調整課程,讓學生都能在校樂讀。 一名文大教師私下表示,分發階段的名額形同揭示各校過去的招生實力,若回流後的分發總名額數愈多,代表繁星、申請入學等管道的招生成績都沒有很好,又由於學生分發填志願,多從國立填至私立,評估國立大學和前段私校應會被填滿,反觀名額太多的學校則相對吃虧。 但其餘的私立大專院校,招生就沒如此順遂了,整體而言,文化大學招生最為慘淡。
元智大學缺額: 大學申請缺額逾萬個 頂大缺額數也較去年增
大學分發入學昨放榜,根據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統計,今年分發入學總招生名額四萬二四七九個,最終錄取三萬六三三八人,錄取率百分… 元智大學缺額2025 要特別強調的是,由於《遠見》設定的門檻較高,有些學校無法擠進榜單。 尤其是擁有附屬醫院的醫學大學,例如台北醫學大學不僅有附設醫院,還受委託經營萬芳醫院、受委託興建經營雙和醫院,投資金額龐大,導致負債增加,但經營的醫院均有穩定收入,財務相對不用擔心。 藍天予也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這些系組招生未滿5成,還有180個系組招生數掛0,佔全部系組9.5%,例如:台中教育大學英語系、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文化大學法律系企業金融法制組、元智大學管理學院學士班等系組,招生名額全都掛蛋。 缺額數較多學校方面,文化大學缺額數2378人、淡江大學1037人、義守大學1007人。
112學年分科測驗成績日前已公告,學生可持分科測驗成績併同學測成績參與「分發入學」。 112學年分發入學昨日放榜,少子化下私立大專校院招生皆不易,不含醫學大學在內輔仁大學、中原大學、逢甲大學為少數滿招的私立… 考分會統計各大學含回流後的總名額數,淡江大學、文化大學招生名額雙雙突破2200名,銘傳大學約1400名;國立大學如台大還有1561個名額、成大1421個,清大、陽明交大以及台師大均在600上下。 第三種是醫護型大學,有八家入選,分別是長庚大學(長庚醫院)、慈濟大學(慈濟醫院)、輔仁(輔仁醫院)、馬偕醫學院(馬偕醫院)、亞洲大學(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以及輔英科大(輔英科大附設醫院、護理)、長庚科大(護理)、專門培育醫事技術人才的元培醫事科大。 《遠見》檢視教育部「110學年度私立大學財務狀況分析表」的資料,發現八所專案輔導的學校都面臨同一問題「財務赤字、糧草用盡」,顯見財務是退場與否的重要指標。
元智大學缺額: 招生
去年分發入學缺額創新高,二十九所大學招不滿學生,元智大學也出現百分之五十四點四的缺額。 元智主祕吳和生表示,為了讓高中生了解元智系所,日前舉辦線上招生說明會,各院系以直播方式介紹教學內容及特色,爭加認同感。 大學申請入學統一分發結果出爐,缺額比去年爆增5000多個,連台、清、交(陽明交大)、成等頂大均破百,更遑論私立大學了。 到底哪些私校較能抵禦少子化衝擊,《遠見》從手中現金以及五種屬性分析,找出較不易消失的私校,供學生、家長參考。 世新大學則是15日發新聞稿表示,傳院8系分發零缺額,招生再度分發額滿,且總人數高達1390人,較去年增加了313人。
- 其中,私立大學多達29所招不滿,甚至其中12所大學缺額比率還超過80%,且部分老牌私校也都超過50%,若少子化趨勢未改善,令人憂心私校恐加速面臨倒閉。
- 其餘未進榜企業型私校,還有義守大學(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創辦)、大同大學(大同集團)、元智大學(遠東集團)等。
- 如果私校同時擁有多項指標,代表抵抗力愈強,例如輔仁大學「可用資金-安全存量」排名第五,還具備宗教、醫護,以及老牌私校三種類型。
- 會檢討目前的招生策略,不管是各系招生班數、招生名額及學系的整併等等,都會配合時代脈動來調整。
- 首屆大學分科測驗今年上路,今天(12日)上午8點起開放查詢分科測驗的分發入學結果。
一般而言,有附屬醫院的學校都有穩定的現金流,財務相對穩健,但由於投資金額大,負債較高。 另外,培育護理、藥師、醫檢人才的利基型學校,市場供不應求,短期內被淘汰風險相對低。 元智大學缺額2025 其餘未進榜的醫護型大學,則是台北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中山醫學大學、義守大學(義大醫療體系)、嘉南藥理大學(以培養藥師著名)、慈濟科大(護理)、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等。 「非常感謝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捐贈很多股票設立長庚大學,36年來都能領取股利孳息,占收入三成,加上每年約20億的研究經費,有更多資源培育英才,」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說,他們已將學雜費降至營收占比的15%,減少生源短缺的衝擊,每年還能發放兩億獎學金。
元智大學缺額: 文化大學
整體而言,文化大學招生最為慘淡,該校原先預計收2276人、最後缺額1342人,淡江大學則是預計收2209人,而最後缺額189人,其餘老牌私校也都有不少缺額。 面對少子化的壓力越來越大,考分會主委、成大校長蘇慧貞表示,各大學展現積極態度,透過強化學校系所特色、吸引學生就讀意願,而大學養成之後,還要與生涯發展、職涯作連結,更是每個學校每個系所都必須努力的事。 增設二年制製造工程與管理技術學系、經營管理技術系與資訊管理技術系;9月,學生證資訊整合;12月,首創大專院校中學生選習課程之前置作業。 其實,《遠見》篩選出財務較佳的28所私校,以及五大屬性分類,不是要幫學校背書,而是提出可觀察的方向,供校方及師生自行體檢。 如果私校同時擁有多項指標,代表抵抗力愈強,例如輔仁大學「可用資金-安全存量」排名第五,還具備宗教、醫護,以及老牌私校三種類型。 例如位於台北中山北路三段的大同大學,占地6.3公頃,以及位於台中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的東海大學,校地高達133.95公頃。
明新科大校長劉國偉說,同業都很羨慕背後有「富爸爸」的學校,宗教跟企業型就屬於這一類。 元智大學缺額 另外,天主教的文藻外語大學雖未入榜,可用資金扣除安全存量逼近九億,學生數8600多人,財務體質相對好。 首先,是宗教團體捐贈設置的私校,這次有慈濟大學(佛教)、輔仁(天主教)、靜宜(天主教)三所學校入榜。 元智大學缺額2025 其餘未入榜的宗教型私校,還有佛教團體創設的南華、佛光、華梵、玄奘、法鼓文理學院,學生數不多,規模最小的法鼓僅有329名學生,每所學校仍有幾億現金。 《遠見》進一步分析後,發現28所私校都有其共通性,可概分為宗教團體創辦、企業捐贈、醫護、老牌私校,以及資產活化五種類型。
元智大學缺額: 大學分發入學180系組招生「抱蛋」 3分之1系組招不到一半
校長廖慶榮表示,近二年來,元智大學積極進行節能設備汰換,包含節能績效保證專案推動樓館照明設備汰換、戶外球場照明循環經濟租賃、無風管空調冷氣機汰換、教室空調系統改建、宿舍熱泵熱水更新、節能飲水機汰換等。 元智大學缺額 創能/儲能系統建置,包含多面向1250.5kWp屋頂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及30kWp自發自用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建置、57.6kWh儲能系統建置。 此外,持續運作電力監控與能源管理系統、水資源管理系統、教室供電緩衝時間調整、能源基線數據分析、儲放電能量適時抑制超約用電。 〔記者楊綿傑、洪美秀、林曉雲/綜合報導〕首屆大學分發入學12日放榜,錄取率98.94%再創新高,缺額則較去年大增1萬1761個,達到1萬4493個。 元智大學缺額2025 今年共11所大學滿招,但也有12所大學缺額比率大於80%,其中7所甚至高達90%,不乏北部學校。
元智大學缺額: 去年缺額逾五成 元智大學招生祭三招
首屆大學分科測驗今年上路,今天(12日)上午8點起開放查詢分科測驗的分發入學結果。 受少子化的關係,今年錄取率及總缺額數紛紛創下新高,甚至出現180個系組招生數掛0這其中還包含了老牌私立大學及國立大學;就連頂大竟也出現招不滿情況,包括清大、台師大、中興大學等。 大葉大學校長顏鴻森表示,分發入學只是多元入學管道之一,大葉大學雖然出現缺額,但經過不同學制、不同管道的招生,已錄取超1千名新生,學校在新學年還加碼投資,增設職能治療學系,為國內長照產業短缺的職能治療人力注入新血,生物醫學系也將設置醫藥生技研發實驗室。 東海大學缺額率也逾5成,副校長劉正說,東海跟各公私立大學同樣面臨少子化衝擊,分析缺額原因,主要是東海對於教學品質的堅持,以及學生能否適應的關心,在申請入學時即已設下相對較高的門檻,也因此留下許多缺額。
元智大學缺額: 能源轉型
其餘未進榜企業型私校,還有義守大學(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創辦)、大同大學(大同集團)、元智大學(遠東集團)等。 經濟部節能標竿獎項為經濟部鼓勵公、民營企業及機構推動節約能源、建立能源查核及管理制度,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抑低二氧化碳排放,特選拔並表揚節約能源績效卓越之公、民營企業及機構,藉由示範觀摩擴散節能成功經驗,全面帶動各界落實節能及淨零轉型。 若以學群區分,缺額比率最高者為管理學群,人數占該學群名額的31.56%;接著依序為外語學群26.78%、建築設計學群25.95%;遊憩運動學群則為18個學群中,唯一無缺額的學群。 全台61所招生學校共有6464名缺額,占總招生名額4萬2479人中15.22%。 相較於前一年的36.83%大幅減少;不過與108年0.83%、109年0.15%、110年7.52%相比,數字仍高。
元智大學缺額: 大學分科測驗錄取率98.94% 51所院校招不滿、近10%系組招生掛蛋
〔記者楊綿傑、林曉雲/台北報導〕首屆大學分發入學12日放榜,錄取率98.94%再創新高,而缺額則較去年大增11,761個,達到14,493個。 元智大學缺額 其中,私立大學多達29所招不滿,甚至其中12所大學缺額比率還超過80%,且部分老牌私校也都超過50%,若少子化趨勢未改善,令人憂心私校恐加速面臨倒閉。 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也預估今年缺額約5000上下,且少子化下私校寄存名額的趨勢應會延續,但未來大學缺額會逐漸成為常態,屆時也會對缺額習以為常。 元智大學缺額 但寄存的高峰應已過去,現在各校會著重思考,面對少子化到底何種招生方式對學校最有利。
元智大學缺額: 分科測驗成績揭曉 錄取率估99%
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葛自祥補充道,義守大學還有義大國際中學(國中小、高中),嶺東科大有嶺東高中、大同大學是大同高中、東海大學則有東大附中,樹德科大跟樹德家商是同一位創辦人,多少有一些高中生源支撐。 以缺額數來看,文化大學缺額多達2378個,成為全台最多,其次為淡江大學1037人、義守大學為1007人;除此之外,國立大學也出現缺額情形,其中以國立嘉義大學最多出現299個缺額,東華大學187個、屏東大學147個。 令人意外的是頂大也出現缺額狀況,清華大學出現2個缺額,台師大10個缺額,中興大學也出現3個缺額。
元智大學缺額: 發入學名額4.2萬仍比考生數多 錄取率上看99%
其中2所大學缺額比率高於50%,為康寧大學60%、大葉大學52.79%;5所學校比率介於25%至50%之間;其餘22所學校少於25%。 而缺額率高於80%的學校,則有中華大學89.5%、佛光大學85.6%、義守大學84.4%、靜宜大學82.9%,以及慈濟大學82.9%;後面則還有實踐大學79.6%、大同大學77.4%,皆高於75%。 進一步從缺額率來看,有14校超過75%,其中有12校超過80%、7校甚至超過90%,且不乏位處北部地區的大學。 元智大學缺額 此外,缺額率介於50%到75%之間的學校,除了有7所私立大學,更有2所公立大學榜上有名。
元智大學缺額: 大學分發入學今放榜!雄女557人錄取國立大學
進一步從缺額率來看,有14校超過75%,其中有12校超過80%、7校甚至超過90%,且不乏位處北部地區的大學。 此外,缺額率介於50%到75%之間的學校,除了有7所私立大學,更有2所公立大學榜上有名。 滿招學校部分,其中公立有9所,分別為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體育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台北大學;而私立也有2所,分別為中國醫藥大學、台北醫學大學。
根據《中國時報》,今年分發入學預定招生人數最多的兩所私校,分別為文化大學與淡江大學。 原先文化大學預計收2276人、最後缺額1342人,而淡江大學預計收2209人,最後缺額189人,其餘老牌私校也都有不少缺額,實踐大學缺額為548人、靜宜大學缺額427人、銘傳大學缺額365人,招生狀況不盡理想。 而世新大學缺額30人、大同大學缺額37人、元智大學缺額75人,招生情況算是尚可。 文化大學教務長方元沂指出,少子化挑戰嚴峻,今年大概所有私校都很有感受,而文大招生數字全國最多,數字越大這一波的影響越嚴重。 以國內人口結構來說,本國招生會面臨很大挑戰,因此會藉由招收國際生的方式搭配,此外,招生管道比例的調控也呼籲教育部給彈性,以及,除了寄存名額的相關策略,進行整體規模調整,並找出自己的特色更是重點。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元智壘球大聯盟為元智大學內的壘球聯盟,英文名稱為Yuan Ze University Major League Softball(YZU_MLSB)。 以系為單位組隊參加,一個系所最多可報名一隊,球員資格僅限定元智大學在學學生。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 元智大學缺額 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112分科測驗成績日前出爐,最終分發名額與考生數相當,兩者均為4.2萬。 學界預估,今年考生數大增,去年被視為有「好康」可撿的校系將回歸常態,但並非所有學生均會參加分發,預估最終仍將有上千個缺額;而缺額將成為常態,私校還應思考何者才是最好的招生方式。 《聯合報》報導,112學年度的分發入學名單於15日正式揭曉,儘管今(2023)年考生人數回流,仍有29所學校有缺額,招生人數不足,而輔仁大學、中原大學以及逢甲大學成為少數非醫學大學,仍滿招的私立學校。 元智大學缺額2025 為了慶祝招生滿額,這三所學校貼出甚至貼出「紅榜」,恭賀招生率達百分百。
缺額達到50%以上的學校,公立大學包括國立台東大學56.8%、國立金門大學51.7%;私立大學則是亞洲大學71.1%、南華大學69.9%、銘傳大學64.2%、元智大學54.4%、淡江大學52.8%、世新大學51.5%、東海大學51.2%。 缺額達到50%以上的學校,公立大學包括國立台東大學56.8%、國立金門大學51.7%;私立大學則是亞洲大學71.1%、南華大學69.9%、銘傳大學64.2%、元智大學54.4%、淡江大學52.8%、世新大學51.5%、東海大學51.2%。 一一二學年分科測驗成績昨揭曉,今年分發入學招生名額總計四萬二四七九個,其中各管道回流名額達二萬名,創歷年之最,整體分發名…
元智大學缺額: 大學分發
如果私校的可用資金(扣除12個月內應付債務、應付退休金)愈多,表示愈安全。 元智大學缺額 《遠見》為預防學校退場時,校方無法支付專任教師資遣費,將「專任教師數×月薪10萬×6個月」設定為安全存量,最後以「可用資金-安全存量」≧10億新台幣為篩檢門檻,共有28所私校出線。 元智大學學生會於2021年11月5日正式公告於12月13日至17日舉行學生公投第一案投票,訴求「體育畢業門檻游泳、跑走二擇一」[7]。
元智大學缺額: 台北大同大學違建、5000師生鐵皮屋上課 校方:皆已完成安檢
玄奘大學校長簡紹琦指出,今年缺額是全國性的問題,學校已經藉由繁星、個人申請、單獨招生等多元管道招收65%左右的學生,學校將會秉持辦學理念,積極開創財源,永續經營,並善用十方捐款,獎助弱勢學生,充實教學資源,鼓勵學生創新創業、境外移動學習,勇敢圓夢。 元智大學缺額 根據考分會今年大學分發入學資料,各分發後的招生缺額共有51所大學有缺額,連公立大學也有22所招不滿,私立大學則有29校招不滿。 配合第一階段學生志願選填,校方增加個人申請名額,或以特殊選才方式提供有特殊才能學生(如體育生)的入學管道。 另外,提供原住民、弱勢學生名額及調整課程來強化招生,並電話持續追蹤錄取者,讓錄取學生一個也不能少。 受去年分發入學「低分高就」紅利影響,今年不少考生放棄申請入學投入分發。
元智大學缺額: 大同大學爆違建!「CEO製造所」備15億蓋新大樓 缺額低5%優勢曝
私立大專院校即將在2028年迎來超級大海嘯,撐不了這一關的學校,恐被迫退場或剩下部分科系。 到底哪些私校較能抵禦少子化的衝擊,《遠見雜誌》從財務數據及學校屬性兩個面向探討,找出較有競爭優勢的私校。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 元智大學缺額 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元智大學缺額: 大同大學資產活化「拚年收6億治校」 少子化求存!曾意外淪毒窟
1972年,台灣僅有23所大學,當時生源非常充足,老牌私校歷經50多年後,均能累積扎實的財務基礎,並建立各自的特色。 只要董事會認真經營,不亂用校務基金,手中都有可觀的現金,較有銀彈因應少子化衝擊。 前實踐大學校長、現為靜宜大學監察人的陳振貴,研究100多所私校的屬性後發現,未達10億門檻的學校,仍有不少具備上述指標,代表應變少子化的能力較強。 28所私校中,奪冠的是明志科大,可用資金高達81.75億元,扣除安全存量還有80.56億元;其次是亞東科大(58.6億元)、長庚大學(57.02億元)、慈濟大學(49.03億元)及輔仁大學(38.26億元)(表)。
依大學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第三十三條設置,為元智大學最高學生自治組織,採三權分立制度,下設學生行政中心(行政部門)、學生議會(立法部門)及學生評議會(評議司法部門)[3]。 儘管財務是重中之重,但私校如無法經營出特色,招收到學生,資金終有用罄的一天。 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