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脊」(港島徑第8段)遠看似龍背而得其名,路勢平坦,非常適合行山初學者。 沿途亦可欣賞石澳灣、大浪灣、赤柱和大潭灣的景色,也因此而聞名。 中峽頭段經沿車路前行,途經不少豪宅,到車路盡轉入郊野公園範圍,前行一段到岔口轉左入布力徑,往前不遠便見觀景台,可遠眺海洋公園一帶景色。 觀景台旁石級路下行接林路下行接回引水道──金夫人徑,沿路右走到涼亭大休。 早上天色良好,到灣仔早餐,上午9時15分在灣仔港鐵站A3出口起步,穿過太原街到舊郵局旁斜路上行,灣仔峽道亦是灣仔自然徑,全是斜路橫過寶雲道直上灣仔峽公園,到達公園拍張照轉入中峽。
- 【明報專訊】香港行山勝在交通方便,再遠的山海美景2小時車程內也必達到,靠近市區的碧水綠林更是多不勝數。
- 簡介:今次旅程主要目標是薄扶林水塘四塘連走,由近黃泥涌水塘的位置,途經香港仔上、下水塘,最終走到薄扶林水塘,全程大約15公里。
- 於香港四大長途行山徑 (麥理浩徑、衛奕信徑、鳳凰徑及港島徑) 而言,港島徑的距離最短、路徑設施最好、並且上落坡幅度最少的長途行山徑。
- 登上龍脊後可以看到香港島美麗的海岸風景和小島嶼,最後以水清沙幼的大浪灣作終點,連CNN旅遊網站都大力推薦龍脊是「香港島五大新手遠足路線」之一。
需時:4小時 起點交通:MTR東涌站 賣點:沿海而行,就算樹蔭唔算多,但仍感清涼。 超隱世本地小島遊 馬料水~吉澳~鴨洲 搵石灣陶偶、睇千呎浮橋【明報專訊】難以外遊的日子,熱門離島如大嶼山、長洲人山人海,甚至比市區更擁擠。 今次以飛一程台灣的時間,深入位處沙頭角之東、深圳鹽田港對岸的吉澳。 港島行山徑2025 先尋訪「有眼無珠」的石灣陶偶、愛「比卡超」的門神,然後登高飽覽海灣美景,再走入現時十室九空的漁村回味小島盛衰,行程豐富。
港島行山徑: 港島行山|穿鬧市上灣仔峽布力徑遠眺海洋公園 經香港仔水塘下山
野豬徑不是山徑,其實是一座山的名字,其特別之處是擁有一個葡萄牙文名Boa Vista,意思為好風景;附近的一段林道也以此為名,叫美景段。 由凌宵閣開始,往西高山的一段盧吉道,是意想不到的美麗。 記得第一次行走這條山路,站在路旁觀看,那一望無際的維多利亞港,及其兩旁的港島及九龍半島壯麗景色,展現眼前。 港島行山徑2025 如此景色,乘坐飛機固然可以看到,在山上觀看,卻比飛機來得仔細。 簡介:「纜車徑」是太平山登山纜車旁邊的一條山徑,是「中區自然徑」的一部份。 起點在聖若瑟書院與香港公園之間,盡頭是馬己仙峽道,全長不足500米,但重點是可以近距離與纜車同行。
簡介:很少帶大家行一些1星2星(5星為最高難度)一小時便可行完的家樂徑,今次就帶大家行位於灣仔市中心山邊的「灣仔自然徑」及「荷蘭徑」。 「灣仔自然徑」即是灣仔峽道,起步在舊灣仔郵政局旁,由灣仔港鐵站經太源街(玩具街)直上便到。 簡介:今次旅程主要目標是薄扶林水塘四塘連走,由近黃泥涌水塘的位置,途經香港仔上、下水塘,最終走到薄扶林水塘,全程大約15公里。 薄扶林水塘是香港第一個水塘,建於1863年,位於港島西高山與奇力山之間的薄扶林谷,儲水量約為26萬立方米(約6800萬加侖)。 簡介:「奇力山」又名「加列山」,高海拔501米,是香港島第三高峰,全港排行第四十七。 「奇力山」位於太平山以南,香港仔以北,薄扶林以東,山頂不是郊野公園範圍,而是高尚住宅區。
港島行山徑: 打卡點:破邊洲
如果你是行山新手又沒有裝備的話,可以先遊覽東龍島,選擇環島行,大約需時3小時,但路程較為輕鬆易行。 簡易版起點:在德福花園或港鐵彩虹站乘1號小巴,你亦可在采頤花園乘1A號小巴,在飛鵝山道路口下車。 中級版起步:牛池灣上巴士(91/ 91P/ 91M);牛池灣上小巴(11/ 1A),在井欄樹下車。 港島徑的部分路段為引水道及車路,較為沉悶;但也有不少路段是林蔭下的泥徑,令人彷如置身原始森林中。 港島行山徑 港島徑遊走於繁華都市旁的郊野中,對比強烈,是一道獨特的長途遠足徑。
往大潭水塘上游的路段我也沒有走過,不過按地圖來看,這段路並不是規範的行山路線,路面情況未必易於行走,甚至有無法前進的路段也說不定。 你可以選擇乘城巴6、41A、76或是新巴63、66都可以到達黃泥涌水塘的入口處,下車的站台叫黃泥涌水塘公園,一下車的地方就是油站。 我經常都說香港的郊區是非常有價值的資產,郊區與市區緊密連接亦是香港僅存的特色之一,就連不少外國人都喜愛香港的郊野是如此觸手可及。
港島行山徑: 行山好去處2023|11.挑戰鳳凰山 香港第二高峰!
【明報專訊】香港行山勝在交通方便,再遠的山海美景2小時車程內也必達到,靠近市區的碧水綠林更是多不勝數。 位處港島東南角的鶴嘴半島,有座矗立在懸崖峭壁上的古老燈塔,一旁靛藍色海水不停冲刷岩岸,造就嶙峋怪石與壯闊的海岸風光,令人有置身蘇格蘭天涯海角的錯覺。 今次由有逾20年行山經驗、冰雪攀登及山藝教練盧澤琛(琛sir),帶我們發掘香港東南角的美景。 【大嶼山行山】觀音山羗山靈會山三連走 欣賞隱世靚景【明報專訊】想放鬆心靈,有人選擇去天壇大佛走一圈,也有人愛到一望無際的山脊上沉澱身心。 今次〈由我帶路〉走入大嶼山鳳凰徑第五、六段,登觀音山、羗山、靈會山,路經荒蕪的中式庭園。
位於山頂的西高山,除了有海天一色的打卡位,更能俯瞰維港全景,絕對是觀賞日落的最佳位置。 港島行山徑 想前往西高山,可以港鐵香港站作起點,先坐15號巴士於山頂廣場落車,再沿住山頂餐廳右邊的夏力道行走約10分鐘,看到涼亭和指示牌後便向左轉,然後繼續前行便可成功走到山頂。 步行30分鐘,走過約600多級樓梯,便會到達西高山的山頂!
港島行山徑: 港島徑第2段
由於沿途樹蔭不多,建議行山人士如由紅香爐峰再前行去其他山峰,就要準備更多行山時間和裝備,比如帶備足夠的飲用水及防曬用品。 如果純粹上紅香爐峰打卡的話,大家可以經寶馬山道聖貞德中學旁的山路上山,上落山路程不長,不過近紅香爐峰頂就一段路較為崎嶇,大家行路時要小心一點。 想去看心形湖 ,不用去日本北海道了,行去古洞水塘都一樣可以在「港版心形湖」前打卡影靚相。
港島行山徑: 新手
【明報專訊】今次由有20多年經驗的山藝教練吳銨洋(Ken sir)帶我們到大嶼山尋虎頭。 Ken sir通常把行山路線以難度分為1至5星,1星為寬闊平地,5星路線代表要用繩索輔助,若墮崖有可能嚴重受傷。 流水響水塘有港版「天空之鏡」之稱,在可觀賞落羽松紅葉,流水響湖面倒影藍天白雲,景色唯美、環境充滿仙氣。 而且流水響郊遊徑輕鬆易行,2小時就能行完整條路徑,新手都啱行! 流水響水塘位於新界東北八仙嶺郊野公園內,流水響水塘湖面平靜如鏡面,倒映出落羽松紅葉及白千層的樹林,故有「天空之鏡」、「港版輕井澤」的稱號。
港島行山徑: 港島徑
中高難度大刀屻 攀天梯考腳力 漫步森林浴呼上鬱悶【明報專訊】上期〈由我帶路〉帶大家走完龍蝦灣熱身後,開始向難度進發,不如來大刀屻挑戰自己! 【行山郊遊】大嶼古樸遊 洗滌疫境煩惱 【明報專訊】疫症陰霾下,不宜去人多擠迫的地方,不少人放假時選擇到郊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保持運動。 今次找來冰雪攀登及山藝教練盧澤琛(琛sir)帶我們由東涌出發,途經東涌炮台、侯王宮及海天一境等古蹟,既可欣賞美景,也可細味前人故事,暫且放下防疫壓力。 郊遊好去處丨遊走赤柱百年大小橋 感受異國風情【明報專訊】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向以異國風情、美麗海景迷倒一眾遊客;其實走在赤柱山林間,還可找到充滿優雅古典美的風景。 今次「由我帶路」邀來行山專頁「山女行」創辦人林曉欣(Ebee),帶我們尋訪據說有百年歷史、一大一小的赤柱古橋。
港島行山徑: 港島天梯-孖崗山
而且2條路線難度不同,大家可以按自己的程度去挑戰,住在港島一樣可以隨時享受行山樂趣。 位於香港島南區的大潭水塘,路程雖長,但幾乎全程平路,非常輕鬆易行。 休後沿港島徑四段下山往香港仔上水塘,過壩旁小路下行經下水塘出水塘路,沿車路下行到漁光邨體育館梳洗,再步出香港仔搭車離開,是日路線輕鬆,間有小雨,9公里多,四小時走完。 由黃泥涌水塘到達紫羅蘭山徑的終點,只需一小時三十分鐘,而往後走的大潭篤水塘路段亦非常易走,全路都是下坡,而且路程不遠,一小時就能到達大潭篤水塘。
港島行山徑: 港島 / 離島線
落完石級,接泥路上斜,路旁的植物愈來愈矮,意味住快到野豬徑山頂。 往右望,見到陽明山莊及渣甸山一帶,往前望則是大潭篤水塘水壩及大潭灣,左方則是石碑山,真的有一座石碑在山上。 大約行了40分鐘後,來到一處5路交匯的分岔口,你會見到附近有4條路,從左到右數,首先是引水道旁的石屎路,之後是落大潭道的捷徑,其後是往林道的大路,最右邊的是往林道的小路。 今次的路線是行往林道的大路,就是正前方最闊的那條路。 行了一會兒上斜後,接上馬路,那就是港島林道的美景路段。
港島行山徑: 港島行山徑 輕鬆走小馬山 至 紅香爐峰路線 (圖文介紹|附地圖)
但路程較長,屬中級難度,可幸林蔭滿佈,不算太辛苦。 這地方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不少人來郊遊、燒烤、攝影,但最過癮的,莫過於是睇馬蹓,大部分也是平路,有著名的白千層夾道,眾多樹幹直插入天空,幸運的,更可看到塘畔水中白千層倒影。 由東涌逸東邨起步 ,為沿海路線,途經不同的鄉村及海灣,䃟頭、沙螺灣、䃟石灣及深屈,可看到飛機起飛、降落,最後至大澳,可在當地遊覽,享受美食。 因落山時,杖在前方穩定支撐,減輕膝部壓力(圖B)。 惟琛sir提醒,若行山杖調得不夠長,人自然會傾前,反而易生危險。 東壩位置偏遠而且揸車進入要事先申請,從北潭涌步行最少要 2.5 小時;大家可選擇乘的士或9A 港島行山徑 專線小巴來往西貢北潭涌與萬宜水庫東壩。
港島行山徑: 港島徑第7段
望向前方,能看到大金鐘,大家可以在此打卡和休息。 大家可以萬宜水庫東壩起點,於紀念碑側的梯級上走,到達紀念碑馬就可以看到東霸的景色。 去程:可乘搭巴士6、6A、73或260號,前往「衛奕信徑赤柱峽道」巴士站,起點在巴士站旁。 於香港四大長途行山徑 (麥理浩徑、衛奕信徑、鳳凰徑及港島徑) 而言,港島徑的距離最短、路徑設施最好、並且上落坡幅度最少的長途行山徑。 #由於實地行山時發現,起步位置較為偏門,建議大家下載行山專用的地圖(如 TrailWatch),或者於畢拉山道的黃泥涌樹木研習徑接入本路線。 由尤德亭、七木橋、以及荒廢舊村橫山腳連接,可腑瞰鹿頸、南涌以及沙頭角海一帶,亦有不少舊村遺址。
今次由社交專頁「山有文西」主理人吳曼詩(Mancy),帶我們走到新界西,由屯門站起步,途經打卡熱點——彩虹欄杆,再去行者池及藍地灌溉水塘,感受溪澗水塘涼風。 西貢自駕遊丨水浪窩觀星台打卡 搭船「過海」享高球樂 港島行山徑 漫步遊走大自然 【明報專訊】西貢向被稱為「香港後花園」,閒適的生活環境、開闊的空間和多元化的活動,令城市人嚮往。
港島行山徑: 紫羅蘭山徑
路程也很短,來回只有5公里,擁有極佳海景,只是樓梯較多,比較適合初嘗行山又想加一點挑戰的山友。 鶴咀是香港島東南的一個海角,風景優美,遠眺一望無際,水光接天! 到達黃泥涌水塘公園,請留心指示,因為這裡是不少山徑的匯集口。 往陽明山莊方向走一段路,就是港島徑5段、大潭郊遊徑接衛奕信徑1段,而我們今次選擇的路徑,是相對地易走的紫羅蘭山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