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發展區的基建工程陸續開展,九龍城區將會有另一番新景象。 九龍城區是一個多元化的社區,區內匯聚了形形色色的居民;從長者到年輕一代,從老街坊到新來港移民,以至少數族裔人士。 如何讓不同社群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的社區;如何確保區內的設施及措施能滿足居民的需要;以及如何協助區議會推行各種社區建設活動及小型工程都是我們民政事務處的主要工作目標。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是香港九龍土瓜灣內的一條大街道,四線雙向行車,有多線巴士及小巴途經及沿路設車站。 土瓜灣道北起啟德機場南邊宋皇臺道,南至浙江街遊樂場遊樂場東鄰,接連馬頭圍道。
- 在到處都是車房的地方,看到這幅優雅的壁畫,反而有一種有趣的違和感,吸引影迷去朝聖。
- 我希望藉着這個網頁,讓更多居民認識我們的工作,當然我更加希望大家會參加我們下一次舉辦的論壇或社區活動。
- 項目的營運詳情,包括日後的站名及線路命名,政府方面正與內地作商討。
- 九龍東唔係一個有嚴格定義嘅地區名稱(有嚴格定義嘅只係九龍,唔係九龍東);好多政府機構都用九龍東嚟劃分地區,但定義未必一樣。
- 啟德機場自遷往赤鱲角後,維港北岸騰出了面積可觀而發展潛力優厚的土地。
- 走訪十三街,看見遍地都是車房,沒有想過這裡以往是香港的工業重地吧!
- 阮玲玉是30年代上海著名演員,演技出色,作品無數,可是在25歲時自尋短見,香消玉殞。
工程完成後,1972年興建了現在的海心公園,島上的嶙峋怪石如魚尾石、海心石和大部份的自然景觀仍然保留,有傳拜過海心石就能有一段美好姻緣,因此吸引不少情侶前往。 海心石旁向海邊走,通過一段小橋便可到達粉色的海心亭,望向維多利亞港,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 土瓜灣馬頭角的大型煤氣鼓曾是區內地標、居民的集體回憶,中華煤氣公司擁有,1956年開始投產,2015年其中一座被拆卸,現在只剩下唯一一座的煤氣鼓。 從1986年大埔廠房落成後,本地大部份的煤氣由大埔生產,馬頭角廠只作後備之用。 土瓜灣以往稱作土家灣,名字源由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是說法是昔日這裏的海心島外形像土瓜,亦即番薯,因而得名,也有另一個說法是以前的居民主力種番薯而命名,不過現今已無從考究。 馬頭圍站因其位處馬頭圍道而得名,但由於遠離馬頭圍邨周圍地帶,命名被區內人士質疑。
土瓜灣地圖: 社區環境
殖民時代的紅磚建築有一種年代感,屋頂鋪瓦、通花鐵欄、木造的天花橫樑等都充滿特色。 牛棚藝術村會不定期舉辦藝術展覽及藝墟等活動,就算遇不上展期,牛棚隨處都是藝術,已經十分值得入內參觀。 譽麵坊絕對是土瓜灣人的集體回憶,因為是不少街坊由細吃到大的土瓜灣美食! 當中的鎮店名物就是南乳雞球米線,雖然米線湯底並不是坊間所流行的麻辣湯底,只是清湯。
- 本文整理了土瓜灣好去處,趁現在還來得及,不妨有空到這區欣賞一下昔日的香港面貌。
- )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10條,為一南行街道。
- 港鐵昨日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網民「Dong Ho Leung」在現場拍攝到一張港鐵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並上傳至Facebook專頁「香港鐵路迷討論區」。
- 另外鹹食推介意粉如自家製喇沙海鮮扁意粉及忌廉野菌汁貓耳朵意粉。
- 九龍城區有 200 多所大、中、小學和幼稚園,一代又一代的學生在此度過人生中最堪回味的黃金歲月,與此地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粟米忌廉湯使用原條粟米刨粒,再打成蓉,加入鮮奶、忌廉、牛油等材料後煮成濃郁香甜的粟米湯,與坊間茶餐廳使用罐頭粟米湯完全不同。 一煲粟米湯要刨上12條粟米,每日清晨5時半開始製作,整個製作過程約90分鐘,可以剛好配合7時正式開門時間。 以工業風設計的HeysoNuts,主打多款不同的甜品及西餐,是必去的土瓜灣cafe。
土瓜灣地圖: 個人架生
專營巴士只行經馬頭圍道土瓜灣段(即「上路」)至土瓜灣道一段,包括往紅磡方向(即「下路」)以及往九龍城碼頭方向的路線,其中後者駛出浙江街後,隨即在此停站。 在2009年沙中綫九龍城段諮詢方案中,港鐵公司建議走綫由啟德新發展區的啟德站開始,經馬頭涌道和馬頭圍道,在馬頭涌道以東及馬頭圍道以南,分別設置土瓜灣站和馬頭圍站。 建議修訂後的走綫,可以服務更多土瓜灣、九龍城及啟德新發展區的人口,讓區內大部分的住宅、學校和工商業區,都位處車站出入口附近500米的步行範圍之內。 土瓜灣地圖2025 土瓜灣地圖 尖沙咀站及尖東站為兩個獨立車站,分別設有出入閘機。
老閣曾在多間不同的五星級酒店任職,故此出品都有酒店級的水準。 土瓜灣地圖2025 必試的甜品是Tiramisu梳乎厘班戟鬆餅,富有空氣感及香軟鬆甜,入口即溶,品嚐時可再淋上咖啡酒,值得一試的土瓜灣美食。 另外鹹食推介意粉如自家製喇沙海鮮扁意粉及忌廉野菌汁貓耳朵意粉。 土瓜灣街坊小店多,但都是茶餐廳,車仔麵,粉麵舖等小店為主。 有質素的泰菜不算多,最近在一條狹隘小巷旁新開一間迷你泰菜館,廿來個座位,裝潢簡單就如九龍城那種地道小店。
土瓜灣地圖: 聯絡我們 ( 九龍城區 )
不少人因為鮮粟米忌廉湯通粉慕名而來的土瓜灣美食,皆因粟米湯每日清晨開始製作,以新鮮粟米逐條刨粒,再加入鮮奶、忌廉、牛油等煲煮,奉客之前,還會加入煎至焦香的午餐肉粒,非常惹味。 另外蛋包飯有四款醬汁自選兩款,推介日式咖哩及芝士汁,滑蛋富有香濃蛋香味,配飯一流。 相信不少人都有吃過位於佐敦的糖水名店佳佳甜品,更曾得到米芝蓮推介。 店主的妹妹二姐在土瓜灣另起爐灶開店,甫開業已備受區內街坊歡迎,成為土瓜灣美食代表之一。
土瓜灣地圖: 九龍城區委員會
加上11條直街街道狹窄,每條只有大約10米闊,故此需要重建物業騰出地方,以改善環境的要求亦遇到阻力。 與其餘十條街一樣,一律位於木廠街和馬頭角道之間,亦同為單線單程街道。 龍圖街為一北行街道,全長約100米,闊約10米,數據亦與其餘十條直街一樣。 街道東側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鳳儀街,地下店鋪多見車房,亦有一兩所快餐店。 )為十三街街區北面外圍的主要道路,亦為馬頭角的主要街道,西起馬頭涌道,東接土瓜灣道,為一條雙線單程的街道。
土瓜灣地圖: 九龍城區相關網站
港鐵回覆東網記者查詢時表示,港鐵公司就高鐵香港段項目現時的角色是興建有關項目,尚未獲得其營運權。 項目的營運詳情,包括日後的站名及線路命名,政府方面正與內地作商討。 至於沙中線鐵路綫和車站名稱亦會在正式啟用前正式落實,故查詢所指的港鐵路線圖資料,主為配合公司內部協調項目運營相關的預備工作作參考用途。
土瓜灣地圖: 車站票務
街道西側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駿發街,多見車房。 )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10條,為一南行街道。 街兩旁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燕安街和鶴齡街,多見車房。
土瓜灣地圖: 九龍城民政事務處組織結構圖
呼吸咖啡星球店由外在到內在都保留了香港舊式冰室的特色,冰室卡座、招牌和吊扇,再添上各樣店主的珍藏古董擺設,用餐環境極富懷舊氣息。 雖然環境極港式,但餐廳供應的茶式其實是日式家常菜,亦特別選用沖繩和牛入饌。 牛棚附近有不少工廠大廈,其中的安樂工廠大廈有一間超隱世舊物店「夕拾」。 店名來自於魯迅名著《朝花夕拾》,意思是拾回一些已經過去,不屬於這個年代的東西。 土瓜灣地圖 2019年開業,佔地3600平方呎,收藏了不少舊物古董、二手傢俬,方便大家尋寶。 除了為舊物找新主人,店主亦會不定時舉辦展覽的感受和知識。
土瓜灣地圖: 九龍城區
但重點都落在即叫即炸的雞球,香脆可口的雞球啖啖肉,再蘸上南乳汁,香濃惹味,而且每一碗都份量超多,差不多有五至六塊,以為很貴嗎? 另外還有和風豬扒、椒鹽肉排等炸物也非常出色,想一次過試勻可以雙拼,感受雙重炸物的土瓜灣美食滋味。 唔少人飛咗去英國生活,亦因此有唔少歌手將會去英國開show,3月底周國賢本來安排喺英國舉行3場個唱,但係喺倫敦O2 Forum Kentish Town舉行嘅第二場,場地網頁列出演出已經取消嘅通知。
土瓜灣地圖: 馬頭角十三街
街上的建築與附近其他街區一樣,有過50至60年的樓齡,更出現大量因樓宇嚴重失修而導致的問題,包括:外牆混凝土剝落、鋼筋外露等,故區內居民要求重建的聲音愈加廣泛。 十三街的最大特色亦在於當中11條全直街道,可見每條街的字首均為中國傳統有吉祥兆頭之動物(龍、鳳、鹿、麒麟(麟)、鷹、鵬、雁(鴻)、蟬、燕、馬(駿)及鶴)。 而且,所有街道上的建築均為樓齡超過50年的舊樓。 近年,由於十三街樓宇連年失修,居民促請政府盡快成立業主立案法團,以解決維修問題,但未能成功。 土瓜灣地圖 牛棚藝術村佔地1.7公頃,有多棟鋪瓦尖頂的紅磚單層平房建築,屬二級歷史建築。
土瓜灣地圖: 香港旅遊優惠
據知收購十三街共2000多個單位成本逾100億元,但該處地積比率僅6倍,重建新樓面積與現時相若,利潤不高。 其中的「土瓜灣十三街重建項目」,香港政府提議撥出10億港元協助,惟只資助區內已經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的樓宇,故此引發其餘業主不滿意。 同屬區內的馬頭角三街則有全面的樓宇重建計劃。 鄰近十三街唐樓一帶的牛棚藝術村,以紅磚牆成為人氣標記。 原來前身是建於1908年的牲畜檢疫站及中央屠宰中心,由2001年就改建成為藝術村,吸引不少藝術團體逐一進駐。
土瓜灣地圖: 十三街
九龍城區雖然以住宅為主,但也有一定的工商業活動。 土瓜灣地圖 商業活動分佈於區內的繁忙街道、黃埔花園及公共屋邨商場之內;工業活動則多數集中在土瓜灣及紅磡分區。 九龍城區的幼稚園及中小學合共超過 200 間,是全港最多學校的地區,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公開大學也是位於九城區。 此外,區內建有多項文娛康體設施,包括高山劇場、九龍中央圖書館、九龍仔公園及泳池、何文田康樂中心等,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休憩及活動場地。
土瓜灣地圖: 九龍 9110 屋苑
除了是夜晚跑步及放狗的好地方外,亦是不少電視劇的常見取景勝地。 確頭設有大型巴士總站,提供多條不同路線的巴士往返全港各區外,更提供一條往返北角的新渡輪航線,約每半小時一班船,可以輕鬆吹著海風前往港島區,早前紅隧一度封閉時,渡輪就成為區內居民過海的便利之選。 鄰近的馬頭角碼頭因為中九龍幹線工程而暫時拆卸,將來會在原址重建。 乘客只須以同一張備有可用票值之八達通,並於1小時內於香港站、九龍站或青衣站轉乘至機場快綫或任何港鐵之車程,即可享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如途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必須於30分鐘內完成)。 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包括羅湖站及落馬洲站,但不適用於輕鐵、港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如使用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只適用於前往市區預辦登機服務之前一程港鐵車程。
土瓜灣地圖: 九龍城區活動預告
1950年代初土瓜灣仍較為荒蕪,區內主要為工廠,直至六十年代才漸漸發展起來。 商舖主要集中在土瓜灣道,工廠大廈和住宅式工場則於九龍城道與馬頭圍道,後因工業轉營,工廠慢慢搬遷,部份工廠大廈演變成現在內地旅行團購物的地方。 此外,市區重建局又聯絡香港房屋協會及房屋委員會等協助安置十三街的天台住戶,希望促成十三街重建。
土瓜灣地圖: 路線資料
搞地產要睇長線,當發展商積極去庫存、待批預售項目達19486伙之時,長和已部署「製造」新社區,將青衣聯合船塢發展為大型公私型住宅項目,提供1.5萬伙單位。 土瓜灣道23號位於土瓜灣土瓜灣道23號(中原樓市片區:土瓜灣)。 土瓜灣道23號的實用面積由185呎至733呎。 車房街固然沒有什麼值得觀看之處,其建築物也只是一些殘破得恐怕快要重建的舊式唐樓群,不過因為這種整齊的舊式唐樓群已買少見少,若是對這些唐樓有興趣的人不妨一看。 而且在木廠街及九龍城道交界處,會看到其七彩繽紛的外牆,甚有特色,也可能是香港碩果僅存、日後難以再看到的景色之一。 土瓜灣地圖 穿過科學館道走上行人天橋,由於剛好是放工時間,去往紅磡港鐵站的行人不少,途中亦會經過理工大學及紅磡海底隧道,可以看到從九龍過去港島的車道已經水洩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