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山林道一向都是中高檔次餐廳所在地,在芸芸食肆中內找到了它──白色簡約的格局驟眼以為是咖啡店,原來是一家供應素食自助餐的餐廳。 滷肉、肉燥、燉牛腩或咖哩這類煮一大鍋就可以吃很多餐的料理相當實用,不僅可以省時省力,全家人通常也愛吃,因此可以每隔一兩週煮一次備起來,再搭配不同主食或配菜搭配出不同菜色。 清炒義大利麵或是炒飯也是我很喜歡的清冰箱料理,用蒜頭跟辣椒爆香後,加入自己喜歡的料或是冰箱裡的剩菜,大概10-15分鐘就可以上菜。
- 除了素食餐單,餐廳亦主打懷舊扒餐、手工意粉及每晚現場live music!
- 但如果有服用任何藥物,或者有腸易激症、痛風、糖尿病、腎病人士,或懷孕及餵哺母乳媽媽,請先諮詢註冊營養師。
- 菜單更延伸至時尚的佐酒小吃及正宗的「寺廟料理體驗嚐味菜單」,讓大家在香港也能嚐到正宗韓國素食。
- 肉品可按每次烹調份量預先分切分裝好,今明兩天烹煮者,稍微醃漬後冷藏保存,第三天以上烹煮者,冷凍保存,需要的前一晚再移至冷藏退冰。
- 餐廳的酒吧以銅和玻璃設計為主,可容納8位客人。
- 因為採買當天,我們會順便帶鳥寶到公園溜達,回到家都蠻晚的,沒空設計菜單。
- 主婦聯盟殺菁過的冷凍安心食材是我的好朋友,如冷凍玉米粒、冷凍三色蔬菜、冷凍馬鈴薯、冷凍花椰菜、冷凍高麗菜、冷凍火鍋肉片等。
提前準備一周菜單,食材烹煮完成並分裝後,放入冰箱冷凍保存。 一周菜單 在忙碌的周間只需要從冰箱取出加熱,即可迅速準備一餐。 只需將食材在數種餐點之間靈活搭配,一次烹煮後冷凍起來。
一周菜單: 料理 WFH三級防疫在家煮什麼? 新手煮婦的一周菜單分享
接下來,你可以拍下來、抄到你方便的地方,或是任何慣用的備忘錄,方便採購。 我自己是使用 Google Task ,一來因為是 Google 家族成員,和 Google Sheet 的串接方便,二來是跨裝置做得很完善,可以用手機檢視清單、管理清單。 完美的方法、完美的一週食材份量、每餐都沒有剩菜。 例如我在意買太多食材,每次採買回來會把食材排好拍照。 一週過後再看看剩下哪些,下次就減少採買的數量。 不用要求一次到位,每次進步1%就該值得開心(有興趣可以看看原子習慣一書,心境會改變很多)。
餐廳主打創新、精緻的「滋味素食」,實行為大家帶來視覺與味覺的素食體驗。 餐廳處處都是打卡位,而每道菜式都絕對是instagrammable,如雲南野菌滋補湯雲吞、提生糙米壽司、咖哩、喇沙及天婦羅等。 茶飲、飲品、糖水、甜品有驚喜,推介:芋圓番薯糖水、粉紅色手工腸粉、味道亦是偏淡微甜。
一周菜單: 素食自助餐/餐廳推介:素年 (深水埗/荃灣/紅磡)
記得多運用當季食材到「每週菜單」中,既好吃又省錢喔。 此外,如果是買菜後才設計菜單,建議可以多設計1-2天。 一周菜單 例如,週二採買的話,可以事先將菜單設計到週三或週四。 因為採買當天,我們會順便帶鳥寶到公園溜達,回到家都蠻晚的,沒空設計菜單。 一開始我的方法是,買菜前先更新食材表與每週菜單。
不過,疫情前24小時營業的食肆,應對今次放寬堂食時間限制反應大不同。 其中,麥當勞及十八座狗仔粉周四起全線餐廳回復正常,亦有部份著名的街坊小店恢復24小時營業,但天然豚骨拉麵專門店一蘭、翠河餐廳並未復常,銀龍茶餐廳則僅3間分店回歸24小時。 主打現代意式風格的意大利餐廳,可一邊俯瞰中環美景,一邊欣賞廚師們在開放廚房中大顯身手! 2021 一周菜單2025 平安夜、聖誕晚餐備有 7 道菜,以一系列冬季時令食材入饌,包括鵝肝、鯛魚意大利餛飩及 Panettone 聖誕蛋糕等。
一周菜單: 素食自助餐/餐廳推介:法式「Ma…and The Seeds of Life」(中環)(已結業)
ELLE特別採訪營養師夏子雯為我們分析最新超商減肥減脂菜單推薦,如果不想叫外送可以就近的便利商店買餐! 一周菜單2025 走文青風的素食餐廳「素年」,裝修固然有格調,其食物也是相當有特色,餐牌以輕食為主,也有多款的甜品供應,客人可以揀選燕麥奶或豆奶沖製飲品,亦適合蛋奶素的朋友。 還有使用Impossible™植物肉的漢堡,素食也可以有潮流感。 「素年」現時有4間分店,分別位於深水埗、荃灣及紅磡,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 餐廳由法藉主理人Tina Barrat主理,將無添加的食材以最天然的烹調手法入饌,創作一道道讓人回味無窮的料理,大家可以在此品嚐到最正宗、最健康的法式素菜。 根莖類、辛香類食材、不易變色的蔬菜,洗淨切小,分裝成小包裝,裝入矽膠密封袋放進冷凍庫。
本篇則是提供一些技巧,節省煮婦的時間與精力,多把心思放在自己或家人身上。 調理包和半成品,不僅是懶得煮晚餐時的好幫手、縮短料理時間,也能換換不同家常菜的口味,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哦。 至於翠河餐廳的官網資料顯示,其中兩間位於深水埗青山道305號地下,以及北角七姊妹道 號地下的分店,為24小時營業。 一周菜單 惟致電分店查詢,店員表示暫時未恢復通宵營業。 至於位於尖沙咀加拿分道4-6號集友大廈地舖、旺角西洋菜街59號地下的兩間分店,則在晚上約10時半關閉。 至於尖沙咀分店的營業時間,在疫情爆發前為早上8時至凌晨5時,目前同樣未恢復,最後點餐為晚上11時,其後11時半便會關閉。
一周菜單: 蝦仁豆腐蒸蛋
由於在外不容易吃到蔬菜,因此晚餐我通常只會準備一道肉類料理,蔬菜則會準備兩到三樣,以補足白天在外沒吃到的蔬菜量。 少喝湯:湯的營養價值不高,且容易喝下過多的鈉與油脂;煮湯少加鹽,或使用天然食材,如昆布、蘿蔔、冬菇、粟米,帶出自然鮮甜。 選擇低鈉烹調方式:以「蒸、烤、燉」替代「紅燒、麻婆、糖醋、三杯」;請店家少鹽烹調、不額外加醬、較鹹的菜色過熱水;以天然辛香料(如蔥、薑、蒜、辣椒、八角、九層塔)替代醬油、豆瓣醬、番茄醬。 研究發現,約70%至75%人減少攝取鈉後,可有效降血壓。 一周菜單2025 在實驗的一周後,低鈉飲食的參加者的血壓水平非常顯著地下降。
一周菜單: 香港50%長者患高血壓 數值幾多代表不正常?
另外我也有加一欄快速上菜的欄位,如果事先知道某天會特別忙碌時,就能在快速上菜那一欄挑選適合的菜色。 用餐完畢後,你亦可以繼續與友人暢飲至凌晨 12 時。 The Food Gallery 的節日自助午餐和晚餐皆同樣很出色! 將世界各地的正宗風味呈現在大家面前,包括時令生蠔、多款新鮮凍海鮮、香烤原隻美國火雞、義式脆皮燒肉捲、燒烤菜餚,最後還有目不暇給的應節甜品,包括百果餡餅、聖誕樹頭蛋糕及超吸晴的朱古力噴泉等。
一周菜單: 營養師推介!對抗新冠肺炎
事先規劃好一週菜單當然很棒,但偶爾會有這種嘴饞或想犒賞自己的心情,所以規劃之餘記得也要保有些彈性,才能同時顧好身體與心理的健康哦。 氣炸香腸更是不用說,香腸和大蒜斜切,放入氣炸鍋內分兩次氣炸,第一次 160 度,氣炸 5-8 分鐘;第二次 180 度,氣炸 2-3 分鐘讓表面上色即完成。 像是馬鈴薯燉肉(雖然這天沒有加馬鈴薯),將肉片以米酒和糖稍微醃過,食材切塊,接著放入鍋內燉煮就完成了。 光是知道一週菜單規劃方向,對於今晚要煮什麼,應該還是沒什麼靈感吧?
一周菜單: 網站選單
菜式種類豐富,賣相不俗,每款吃一點也足夠你捧腹有餘,味道偏清淡。 餐廳採用西班牙、印度等地的食譜,泡製出多樣化的菜式,如鹰嘴豆酸奶咖喱、日式炸秋葵等。 其菜式融合多種亞洲菜系,大廚 James Bradshaw 設計的 一周菜單 Tikiya 脆炸植物肉餅、「北京填菌」Peking Taco,以及越式素牛肉玉米餅,帶領你感受不一樣的素食體驗。
一周菜單: 聖誕新年自助午餐晚餐推介:香港朗廷酒店
麥當勞早前表示,因應政府最新公布的防疫政策,11月3日起全線餐廳的堂食時間,將回復正常,即部份分店恢復24小時營業;至於有關麥當勞及McCafé分店的營業時間,顧客可參考App內「附近餐廳」資料。 一周菜單 麥當勞現時約250間分店,《香港01》計算後發現,共有約84間相關店舖恢復24小時營業。 周四起(3日)再放寬部份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取消食肆堂食時間限制,准許恢復通宵營業,市民終可堂食宵夜。
一周菜單: 簡單料理 DAY 5 早餐 午餐 晚餐
在美不勝收的維港夜景下,品嚐以傳統加泰羅尼亞節日菜餚出發的聖誕晚餐菜單,包括蘑菇香烤春雞、香燉雜錦海鮮 — 法國鮟鱇魚、波士頓龍蝦、大蛤及青口,以及傳統加泰羅尼亞聖誕蛋糕。 悠蔬食的中西日台泰系頂尖蔬食廚師雲集,炮製出多國Fusion菜式,餐廳堅持使用新鮮天然食材,帶給大家一個嶄新的蔬食體驗。 菜式包含中、西、日、及多款精緻甜品,食客評分非常高,品質高的同時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打卡。 如果大家有留意早前麥當勞 X 林嘉欣的廣告,相信大家對純素午餐肉Omnipork不會陌生。 Green 一周菜單 Common主打輕食素食,由意大利粉、三文治至漢堡包都有,所有菜式以素食打造。 品牌亦有自家經營素食食材門市及批發至各大餐廳,讓大家WFH亦可品嚐高質素食。
一周菜單: 蔬菜類 :
餐廳裝潢以灰調典雅,配搭木質餐桌、落地大玻璃設計和吊燈,令環境洋溢著優雅舒適的氣氛。 餐廳亦設包廂,磨沙玻璃滑動屏風可分隔少於10人的聚會,使客人享有更高的私隱度。 5)此餐單適合降膽固醇、降三酸甘油脂、降血壓人士。 一周菜單2025 但如果有服用任何藥物,或者有腸易激症、痛風、糖尿病、腎病人士,或懷孕及餵哺母乳媽媽,請先諮詢註冊營養師。
幾回和不同朋友聊天,發現「時間」是媽媽最大的敵人。 在職場廝殺、回家又要張羅晚餐的媽媽們,希望可以利用二十至三十分鐘完成一家人晚餐,最好同時備好隔日便當;全職親職者則是常常忙到自己沒有時間吃飯,更別說是煮飯了。 在忙碌的生活節奏裡,料理得在時間夾縫中完成,省下的時間越多,意味著陪伴家人的時間越多,畢竟帶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才是付出努力的原點。 熱愛韓式料理的你就必定要試這款泡菜牛肉飯,市面上的現成泡菜放入冰箱,隨時隨地可以拿出來用,非常方便,加上容易煮熟的牛肉薄片,大大縮短烹調時間。 泡菜的辛辣非常惹味開胃,是15分鐘內輕鬆完成的零難度菜式。
一周菜單: 素食自助餐/餐廳推介:入素 (沙田/葵興)
食譜 作者「戀戀家」出版的「今天吃便當 」一書中,就推薦了10種配菜與8種主菜,一次買齊,一周三餐不僅能輕鬆搞定,還能多元變化。 •搭配不同的蔬菜,個別裝袋後冷凍,取出即可完成各具創意的湯品。 您可試試:南瓜 + 蕪菁甘藍 + 菠菜、櫛瓜 + 白色花椰菜,或紅蘿蔔 + 綠豆。 •預先做好前置作業(如剝皮、切塊)多份水果和蔬菜後,再冷凍保存。
一周菜單: 簡單料理 DAY 2 早餐 午餐 晚餐
不過挺花時間的,加上先前遇到Covid-19疫情,有些菜甚至買不到。 後來改為買菜前更新食材表,買完菜後再設計菜單。 綠色填滿表示會使用到instant pot,以免當天安排了2個需要instant 一周菜單2025 pot的料理; 紅色表示需要前一天先準備的料理(如醃製)。 清冰箱的食材新鮮度,雖然無法與當天採購的相比,不過只要透過適當的調味和烹煮,同樣也能做出美味的料理。 無論是馬鈴薯燉肉、日式野菜味噌煮、芝麻豆乳鍋等等,這些菜色有菜有肉,營養均衡、料理簡單快速,而且只要洗兩副碗筷和一個鍋子就好,可說是最理想的料理方式了。 調理包與半成品給人加工品不健康的印象,但其實只要懂得挑選(最簡單的挑選方式寫在星期一晚餐菜單中,記得要看哦),同樣能吃得美味又健康。
一周菜單: 簡單料理 DAY 3 早餐 午餐 晚餐
與他們平常的飲食習慣相比,其血壓下降了約6mmHg,與使用藥物控制的效果相近。 許多人因為看太多「瘦身報導」誤以為完全不吃「澱粉」就能變瘦。 但其實戒澱粉的定義是指避開精緻澱粉、蛋糕甜點等等。 比起吃得少,第一餐掌握500大卡內的餐都不算過分。 如果是吃素的人可以選擇植物性的蛋白質,像是豆漿、豆腐。 5月全新開幕的Mira Dining全新素食餐廳JAJA在灣仔藝術中心開幕,單看室內粉紅夢幻裝潢已令一眾女生心心眼!
一周菜單: 營養均衡、健康調味為首要考量
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從冰箱取出一份食材,隨時烹煮。 醃漬番茄不僅簡單快速,還是一道美味方便的常備菜,生吃雖然也可以,但加入適量的鹽與蜂蜜,夠能帶出番茄的鮮甜,豐富了食材的滋味。 低鈉飲食是指飲食中鈉的含量較正常量為低,而按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入少於2000毫克的鈉,(即略少於一平茶匙食鹽,一平茶匙食鹽約重5.8克,含2300毫克鈉)才算是健康的低鈉飲食。 若想開展低鈉飲食去保持身體健康,可從4大原則開始,包括少吃加工食品、選擇低鈉烹調方式等。 一周菜單 「過江龍」天然豚骨拉麵專門店一蘭在香港共有2間分店,當中銅鑼灣分店,在疫情爆發前曾24小時營業。 惟政府放寬食肆堂食時間後,仍未恢復過往的時間,目前最後點餐為晚上11時半,其後半夜12時便會關閉。
煙肉脆卜卜,夾薯蓉減少油膩感,用來做早餐Party小食亦得。 一周菜單 一周菜單 一周菜單 此外,若要加點海鮮風味,戀戀家建議,做蝦料理時,最好可以保留蝦殼,這樣在重複加熱時就可以保留蝦的湯汁,蝦肉也比較不會乾掉。 另一個好搭配的食材是小魚乾,有著濃縮的海鮮風味,是用途廣泛、非常受歡迎的海鮮乾貨,常見的小魚乾以丁香魚、魩仔魚製作,可以在南北乾貨店、超市和大賣場購得。
一周菜單: 素食自助餐/餐廳推介:Yau Veggie Bistro (荃灣)
湯水往往是住家飯中的暖心之作,這次介紹豆腐味噌蜆湯,不需要像老火湯花太多時間,滾湯只需15分鐘,簡單三步完成。 沙白蜆好鮮味,天氣寒冷時飲簡直暖心扉,如果煮厭中式料理,不妨試下簡單日式湯品。 一周菜單2025 居家想要低卡路里,又能補充礦物質、纖維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蕈菇類是很好的選擇。 要注意,菇類一洗過就要馬上烹煮,否則很快就會變質、變色。 因疫情宅在家,一日料理三餐最不易,加上又要減少出門,食材採買 就得更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