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當中年收入最高的鼠,照理來講應該要繳比較多的稅金,但因為鼠多出來20萬的收入是來自股利,額外獲得17000元的抵減,最後扣下來,實際要繳的稅金只有派可的一半不到,這個就是有股利和沒股利的差異。 這裡要注意股利的可抵減稅額,和一開始介紹那堆扣除額是不一樣的,扣除額是扣在原始的所得裡面,但是可抵減稅額是直接扣在應納稅額,這就好像是結帳金額再折抵的意思。 鼠的股利收入更多,可以抵減17000元,扣除之後變成負的3150,代表鼠今年不但不用繳稅,還可以退稅3150元。 假設派可、柴、鼠都是30歲的未婚上班族無撫養,報稅時都選擇標準扣除額,加上股利合併計稅,這個是前提我們先定義清楚。
- 一般民眾大多就是把國內所得+海外所得合計,就是個人的基本所得額,至於其他幾項,會使用到的通常就是資產更高的人,大多也會選擇尋求專門稅務顧問來協助規劃。
- 如你在香港以外地方提供服務,並已在提供服務的地區就你提供該等服務所得的入息繳付税款,而該外地税項與香港薪俸税性質上大致相同,則該部分已被徵收外地税的入息,可根據第8(1A)(c)條獲豁免徵收香港薪俸税。
- 子女免税額是父母因出錢支付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而給予的免税額,而單親免税額則是因父母照顧和監護子女的起居生活而給予的免税額。
- 還是落在5%的級距之內,算出來的應納稅額分別是13850元、18850元和23850元,但因為柴和鼠的股利有8.5%的可抵減稅額,分別是8500元和17000元,A減B之後就變成13850元、10350元和6850元。
- 試辦納稅義務人採網路申報綜合所得稅應檢送之相關附件資料,可透過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繳稅系統(手機板、線上版及離線版)上傳送交,系統開放至法定結算申報日止,如有未及送交者,應於結算申報截止日後10日內送交戶籍所在地稽徵機關。
- 如你在有關年度內到訪香港總共不超過60天,期間即使有在香港提供服務,你從該受僱工作所得的入息仍可全部豁免繳税。
若雙薪家庭育有2位5歲以下幼童,免稅門檻為:基本免稅額36.8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4萬+幼兒扣除額24萬,合計年薪127萬元以下。 單身小資族免稅門檻為:基本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薪資扣除額20.7萬,合計年薪42.3萬元以下,平均月收合計3.5萬。 薪資所得免稅額 另外,財政部自4月28日起,開放民眾使用憑證及查詢碼至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國稅)」網站,即可下載各項所得資料。 透過國外機構投資時,國稅局不會有你海外帳戶的投資細節資訊,因此報稅時,金額數字你必須自行確認,並且在報稅時把去年的海外所得填上去。
薪資所得免稅額: 標準税率
接下來買股票的優勢開始出現了,因為柴的所得當中有10萬塊是來自股利,享有8.5%也就是8500元的可抵減稅額,可以拿去直接和A相減,扣除之後稅金只剩下5350元。 我們三個的年總所得都是70萬,但結構稍微有一點不一樣,柴和鼠雖然薪水比派可低,但有一部分的所得是來自於股票和ETF的股利,分別是柴10萬、鼠20萬,加總起來都是70萬。 再上去領30%、40%那種就更可怕,這也是為什麼所得級距越高的上班族,勞退自提的節稅效益會越高,因為你等於是把現在的所得攤提到未來,用退休之後的優惠級距來算,同時達到儲蓄和節稅的效果。 我們直接往左邊對照縱軸來看,稅金大約落在11萬左右,如果再往上推高到年收200萬,今年要繳的稅金就會是17萬5400元。
因身障補助與全家人收入相關,如義務人扶養一位身心障礙家人,義務人之薪資將計入全家收入中,可能會影響身障補助,這部分可再多加留意。 納稅義務人、配偶或扶養親屬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證明,或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薪資所得免稅額 3 條第 4 款的病人,每人可扣除最高 NT$ 20 萬。 特別扣除額要依據當下的生活狀態、身份才可使用,例如雙薪家庭、家中有 5 歲的幼兒、一位請看護照顧的長者,在報稅的時候,就能使用到「薪資特別扣除額、幼兒學前扣除額以及長期照顧扣除額」。
薪資所得免稅額: 所得稅 免稅額扣除額一次看
如你符合指定條件,便可享有基本免税額或申請其他免税額。 本文介紹有關各類免税額的資料,以及這些免税額如何減少你的税款。 你亦可參考免税額、扣除及税率表,以及關於免税額的常見問題以了解詳情。 從這裡可以看到第一個起點是年收42.3萬,也就是免標薪的加總,只要所得在這個數字以下,因為扣除之後的所得淨額都是0,所以稅金乘以5%之後也還是0。 這就是為什麼會說一般上班族月薪不到3萬2000多塊以下的人,是不用繳稅的。
但税務局保留權利在適當的個案中考慮該3項因素以外的情況。 一、免稅額:每人92,000元;年滿70歲之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及受納稅義務人扶養之直系尊親屬,其免稅額為138,000元。 薪資所得免稅額 法例訂明父母不能因曾支付子女生活和教育費用而申索單親免税額。
薪資所得免稅額: 子女免税額
財政部說明,受疫情影響而無法於申報期內一次繳清稅款,需要者可申請延期繳納,期限最長1年,申請分期繳稅最長以36個月為限,本稅、滯納金需按日加計利息,但滯報金、怠報金及罰鍰不加計利息。 如果海外所得收入達到 NT$ 1,000,000,則須全數計入「基本所得額」之中。 不過基本所得額有NT$ 6,700,000 的免稅額度,因此申報戶的基本所得額未達 NT$ 6,700,000,則不需繳納稅款。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是指納稅義務人、配偶或是扶養親屬,如果有薪資收入採定額扣除的人,每人最高可扣除 NT$ 20 萬/年,而 2023 年將提高至每人 NT$ 20.7 萬/年。 你若根據《税務條例》第8(1A)(c)條申請豁免或寬免,或根據雙重課税安排申請税收抵免,則必須提交完税證明,例如內地個人所得税申報表、税款收據及行程表。
薪資所得免稅額: 海外所得稅懶人包:3 分鐘教你搞懂海外所得計算&海外所得如何申報?
如果基本生活所需費用總額超過免稅額及扣除額(包括標準或列舉扣除額、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及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合計數之差額,可做為額外扣除額自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 薪資所得免稅額 如果外僑離境後未再回台,其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基本生活費差額要依在台居留天數比例計算。 財政部進一步說明,上開各項金額按消費者物價指數連動調整,係為符合國民經濟情況,依據稅法規定進行之調整機制,有別於一般具特定政策目的之減稅措施。 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金額調整,預估增加民眾可支配所得新臺幣95.7億元,納稅義務人於112年5月辦理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時適用。 此項豁免一般可供從事「香港受僱工作」或「非香港受僱工作」人士申請。 薪資所得免稅額2025 如納税人在香港參加培訓、出席會議或匯報工作進度等,都會被視作在香港提供服務。
薪資所得免稅額: 所得稅試算:年薪多少不用繳稅?月薪3萬上班族要繳多少?
當完成填寫後,你須列印及簽署補充表格SP4,並連同報税表一併交回。 就計算留港的日數而言,「過境日」會當作留港日數計算。 「過境日」是指該船務或機務人員到達香港境域,準備過境到別處地方但還沒有進行護照過關檢查而停留在港的日子。 在決定你到訪香港是否總共超過60天時,税務局會以「身處當地天數」的方法計算,即使你並非整天停留在港,亦會作一天計算。 子女免税額是父母因出錢支付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而給予的免税額,而單親免税額則是因父母照顧和監護子女的起居生活而給予的免税額。
薪資所得免稅額: 海外所得計算:須提供成本費用證明、以獲利時間為準
財政部表示,以4口之家為例,相同所得、免稅額、扣除額下,綜所稅免稅額調高4000元、薪資扣除額調高7000元,按適用稅率5%至40%計算,可省下1900元至1萬5200元。 薪資所得免稅額2025 薪資所得免稅額2025 遺贈稅免稅額也有調整,贈與稅免稅額從220萬元調高到244萬元,遺產稅免稅額從1200萬元調高至1333萬元。 財政部公布,明年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分別調高至9.2萬元、12.4萬元、20.7萬元,將於民國112年5月申報111年綜所稅時適用。 雖然扣除額的種類很多,例如像身心障礙、幼兒、長照等等,但是以一般「單身、無小孩、無撫養」的小資上班族來說,大部分會用到的基本款,就是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和薪資特別扣除額這三大項,以下我們簡稱為「免標薪」。
薪資所得免稅額: 免稅額、所得稅級距調高!從淨額來看綜所稅5種級距要繳多少
提供手機報稅現金繳稅服務,納稅義務人自行繳納稅額3萬元以下者,可利用四大便利商店多媒體資訊機列印繳納單臨櫃繳納稅款;亦可列印手機報稅系統產出之繳款書電子檔繳納稅款。 如果今年境外所得虧損 NT$ 2,000,000,那這 NT$ 2,000,000 不能放到明年來抵銷明年的資本利得。 如果申報時只申報實現獲利、未實現獲利不申報,很多投資人會因為想要避稅,所以如果遇到虧損,就留著等到有獲利時在抵銷一起算。 但這做法有好有壞,好處在於獲利年度的未實現獲利不申報,可以和虧損年度抵銷。 但缺點也是,由於免稅額度有上限、不能累積,最後可能大筆未實現獲利也是得課稅。
薪資所得免稅額: 綜合所得稅
一般而言,税務局會按照每一課税年度你逗留在香港的日數(在港逗留日數的基準)計算。 如你的受僱工作來源地是香港,例如:受僱於香港公司在港工作,即使你有部分職務在香港以外地方執行,你所得的全部入息,均須繳納薪俸税。 因應物價上漲,今年綜合所得稅包含基本生活費、基本扣除額、薪資扣除額都有調升,像基本生活費就從去年的 19.2 萬提升至 19.6 萬等,薪資扣除額也一口氣調高 7,000 元。 至於免繳稅對象包含年收 42.3 萬以下的單身族、年收 84.6 萬頂客族以及年收 127 萬以下且有兩名未滿 5 歲的四口之家。 這篇我們也整理出所得稅級距總表及比較各項扣除額,讓大家一目瞭然。 國稅局宣布,2022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調高為19.6萬元,較2021年度增加4千元。
薪資所得免稅額: 受僱工作的來源地
一般而言,大部分由僱主在你入職前、任職期間或離職後支付的款項,不論該筆款項是根據僱傭合約支付還是僱主自願超付的,均須課繳薪俸税。 須課税入息包括回佣、花紅、代替假期的工資、約滿酬金及在2012年4月1日或以後累算的代通知金。 僅有幾類由僱主支付的款項無須計算為入息,包括但不限於工傷意外賠償和法例訂明不須課繳薪俸税的收入等少數項目。 由2020/21課税年度開始,合資格僱員可就為經核證投資基金或指明實體提供投資管理服務,而以利潤關聯回報的方式收取或獲累算的具資格附帶權益,申請薪俸税寬減。
薪資所得免稅額: 海外所得不要不申報,因為大額的海外所得國稅局查的到
每年5月開始就是一年一度的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但今年的免稅額、扣除額和課稅級距都有調高,對一般上班族或是存股族來說,領股息的稅金差在哪裡? 海外所得的申報以「戶」為單位,包括納稅義務人本人、其、配偶與受扶養親屬、未成年子女帳戶交易海外股票的獲利也都會計入申報戶之中。 依據法規,申報戶全年度海外所得達 NT$ 1,000,000 新台幣者,其海外所得應計入基本所得額,因此反過來說,未滿 NT$ 1,000,000 新台幣者,則不須計入,也不須申報。 考慮海外所得後,你需要繳的基本稅額是 薪資所得免稅額 NT$ 2,660,000,但最終不是代表你要支付 NT$ 2,660,000 的稅,因為還需要考慮接下來最後一步的「基本稅額超過個人綜合所得稅部分須補差額」。 財政部進一步說明,上述110年度各項金額,為納稅義務人於111年辦理110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時適用。
台股今年以來大漲三千多點,目前持續站穩萬七,不過,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今(19)日示警,台股已過熱,要攻破萬八需跨越兩大天險。 而一樣要評估是否棄息,ETF又多了一項先天優勢是證交稅只有0.1%,債券型ETF甚至免證交稅,先賣再買的成本可以再下降到0.271% ,一樣200萬的部位,交易成本只有5420元,對比級距20%的人,不參加除息可以省下超過一半的稅費。 但也不要忽略除權息,還要多承擔價位波動的風險,要是除息一當天開盤就部分填息 或完全填息,沒有平盤價給你買,等於是多花手續費又少了股息,所以棄權息其實已經帶有價差操作的技術在內,也特別需要花時間在除息日前後去盯盤下單。 從98.3萬開始,中間這70萬都是繳12%,一直到168.3萬會出現第二個轉折,恭喜你又要升級了,這個時候月薪已經來到差不多13、14萬,要開始繳20%的所得稅。 又或者也可以直接把所得淨額57.7萬先全部乘以12%,得到69240元,再去扣掉前面56萬多算7%的部分,也就是39200元,最後一樣會得到30040元的結果。 直到你的年收超過98.3萬會出現第一個轉折,這時候你的月薪已經達到7萬多接近8萬塊了,必須要對稅收要做出更多的貢獻,所以超過98.3萬的部分,就要從5%變成12%。
不過剛剛這個節稅優勢的前提是「減項大於加項」,若當3個人的所得級距都提高到12%時。 但抵減還是固定8.5%,這時候把股利併入綜所稅,就會變成加項大於減項,增加的股利需要多負擔12%-8.5%=3.5% ,股利的節稅優勢就會開始降低了。 還是落在5%的級距之內,算出來的應納稅額分別是13850元、18850元和23850元,但因為柴和鼠的股利有8.5%的可抵減稅額,分別是8500元和17000元,A減B之後就變成13850元、10350元和6850元。
完成輸入後,按底部的「計算」按鈕,另一個畫面便會出現,並列出你的估計應繳税款。 試辦納稅義務人採網路申報綜合所得稅應檢送之相關附件資料,可透過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繳稅系統(手機板、線上版及離線版)上傳送交,系統開放至法定結算申報日止,如有未及送交者,應於結算申報截止日後10日內送交戶籍所在地稽徵機關。 雙薪配偶免稅門檻為:基本免稅額18.4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4萬,合計年薪84.6萬元以下,平均月收合計7萬。
如你是僱員而受僱工作來源地是香港,即使你有部分職務在香港以外地方執行,你所得的全部入息,均須繳納薪俸税。 不過,你可在某些情況下按年申請將入息豁免徵税或申請税務寬免。 如你的職位是履行根據《公司條例》所載的職務和責任,即屬香港公司的董事。 假若符合外地相應法例所定類似性質,則屬非香港公司的董事。 一般而言,如你擔任香港公司的董事,不論你於有關課税年度內在港逗留多少天,你從該職位所得的入息須全數繳納香港薪俸税,而不可就該酬金申請任何税務豁免或寬免。
你能否申請全部或部分入息豁免徵繳薪俸税,須視乎你受僱工作的來源地。 薪資所得免稅額2025 本文介紹香港税制的地域來源徵税概念,以及這概念在什麼情況下適用於不同的納税人。 這豁免條款只適用於船舶人員及飛機機員 (包括船長及機長)。 若此類人士在一評税基期內在香港逗留不超過六十天及在連續兩個課税年度 (其中一個須為所考慮的課税年度) 的評税基期內,在香港逗留總共不超過一百二十天,則他們在該被考慮的課税年度內因提供服務所收取的入息可獲豁免徵收薪俸税。 凡因任何職位或受僱工作或退休金所獲得的入息,如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均須課繳薪俸税。 本文介紹地域來源徵税原則、香港以外地方所得入息的計税方式、各類豁免入息徵税,以及申請豁免入息徵税或税務寬免所須的佐證文件。
薪資所得免稅額: 特別扣除額一覽表
但若你所須繳付的税款超過以標準税率就你的總入息淨額 (即應予評税的入息減去扣除但沒有免税額) 而計算的數目,則你只須繳交較低税款。 假如你與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税年度有資格就同一子女申索子女免税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或如何分攤該免税額。 否則,税務局局長會根據你們對該名子女的供養及教育所作的貢獻來決定分攤這子女免税額的基準。 如你們沒有協議,又未能提供供養該名子女的資料,有關申索將不被考慮。 但一樣的所得,每個人的收入來源都不太一樣,生活負擔和個人條件也不一樣,課稅的基礎當然就不一樣,所以在報稅的時候,就有各種可以扣除的項目,讓我們把這些成本扣掉之後,最後得到一個所得淨額,才是課徵所得稅的依據。 當你在網上正式提交報税表前或提交報税表後,有關系統會自動根據你所填報的資料,估計你在該年度應繳的薪俸税款,並顯示在扣除已徵收的暫繳税後,你每期應繳的税款。
薪資所得免稅額: 特別扣除額 7 大項目
如果基本稅額大於綜合所得稅額,就要補稅,如果相反,就不需要補稅,因為基本稅額跟綜合所得稅額,兩者並不會疊加,而是會取較大一項來當成當年度的稅,所以更簡單一點來說,綜合所得稅、基本所得稅,兩個稅制只會取其中高的那一項去收。 依據所得稅法,海外所得指「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及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來源所得以外之所得」,因此只要是非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包括香港、澳門地區所得,都屬於海外所得的範疇。 如你準備來港工作或已抵港工作,應清楚了解你的税務責任。 凡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因任何職位或受僱工作而獲得的入息,均須課繳薪俸税。 若符合指定條件,你可在個別人士報税表(BIR60)及其附錄內提出申請將全部或部分入息豁免徵税或申請税收抵免。
如你已在「有安排地區」繳付外地税款並能提供證明,你所繳付的外地税款可根據《税務條例》第50條獲容許用作抵免就該入息而須在香港繳付的税款。 財政部表示,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依所得稅法第5條第1項及第3項、第5條之1及第14條第4項規定,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年度之指數上漲累計達3%以上時,按上漲程度調整。 報稅前年度收益超過 薪資所得免稅額2025 NT$ 6,700,000,要依規定填寫「個人所得基本稅額申報表」,就超出部分繳納 20% 的最低稅負所得稅。
因為台股的股利不管是配現金或是配股票,都有自帶8.5%的可抵減稅額,配股票以面額計算所得,每個申報戶每年最高有8萬的額度可以抵減。 假設所得是60萬,扣掉免標薪剩下17.7萬就是你的所得淨額,落在5%級距內,所得稅是8850元,因為這段56萬(年收42.3萬~98.3萬)的範圍內都是繳5%。 國稅局建議,民眾採用網路申報(含手機報稅),選擇「直撥(轉帳)退稅」至指定存款帳戶,是最安全且最快速的方式,不僅可列為第1批退稅,且辦理不受時間及地點限制。 國稅局強調,首批退稅案件,將於7月31日撥付退稅款,直接撥入納稅義務人指定之存款帳戶;若採用二維條碼或人工申報方式(不含逾期申報退稅案件)的退稅案件,經核定退稅者,於10月底撥付退稅款,欲儘早取得退稅者,可利用網路報稅。 如果預計長期投資,就算中間都沒賣出、也沒有匯回,產生有大量獲利,但如果一次將這些資金匯回,累積多年的 NT$ 6,700,000 的免稅額度能用嗎? 答案是不行,只能使用匯回當年的免稅額度 NT$ 6,700,000。
如你想申請豁免及寬免,必須提交佐證文件並且填寫個別人士報税表(BIR60)附錄的第3部分(根據雙重課税安排申請寬免)或第4部分(申請將個別人士報税表(BIR60)第4.1部所列的全部或部分入息豁免徵税)。 香港是按地域來源徵税,凡因任何職位或受僱工作或退休金而獲得的入息,如果是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不論有關入息是否已在其他税收管轄區繳税,均須課繳薪俸税。 4.保險死亡給付,111年度每一申報戶全年合計數在3,330萬元以下部分,免予計入個人之基本所得額。 若去年整年捐款、醫療費用支出、人身保險費(上限 24,000 元)等加總不滿 12 萬的話,選標準扣除額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