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0年:辦理都市計畫變更、土建細部設計、機電系統細部設計、土木工程招標、機電系統招標作業及用地取得作業。 東環段全線為地下車站,部分路段因「地質較軟」、「堅硬的岩盤交雜」且車站面臨「狹窄路段」,因此施工較為困難。 而南北環段在施工中也同樣有類似的岩盤問題,再加上要穿越高速公路、基隆河、景美溪下方,整體來說工程困難度更為提升。 許多營造廠更傾向於投入工期短、收益高的國內科技廠房建造,導致環狀線遲遲無法順利招標(近期桃園鐵路地下化以及高捷黃線工程招標時,也同樣面臨無廠商投標的窘境)。 不過,目前雙北政府針對環狀線的主導權尚未有較全面的共識,因此除了西環段確定在 2023 年移交經營權給新北市府,南北環段的營運權則仍待觀察。
- 透過在北部都會區內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既可令區內居民無需長途跋涉前往市區上班,亦可善用鐵路網絡的剩餘運力接載市區居民前往北部都會區就業,不會加重現時繁忙路段的擠迫情況。
- 港鐵更在文件透露,北環線的主要建築工程,除了5個車站、通風大樓、路軌等配備外,更包括潛在錦上路以南擴建、位於新⽥以北潛在落⾺洲河套及皇崗⼝岸分線之備置⼯程,亦會有潛在擴建⾄坪輋之備置⼯程。
- 此外,學生也相當不滿校方規畫的替代宿舍方案,認為新宿舍的費用過高且通勤距離相當遙遠,因此頻頻對校方提出抗議。
- 新田站則在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的市中心附近,主要以隧道和高架橋連接。
- 「雙城三圈」可被視為港深接壤地帶策略性的空間結構,完整覆蓋了深圳發展最成熟及發展動力最活躍的都市核心區和深港口岸經濟帶,以及香港境內城市建設資源正在高速匯集並擁有龐大發展潛力的北部都會區。
- 另外,北環綫仍會預留土地,以供日後於凹頭、牛潭尾及新田增設中途站,並向東延伸至粉嶺北、恐龍坑/坪輋/打鼓嶺。
至於第二期項目,即古洞至錦上路的主綫的初步設計顧問合約,則在同年7月15日批出予奧雅納艾奕康聯營公司,以展開規劃及設計工作。 顧問指出,按照原有規劃,北環綫經過牛潭尾及新田等地,預計於2016年會有20萬人居住。 基於新界多個發展區的規劃近年大幅改變,只有古洞納入新發展區,預計日後只會6.5萬人口,故此北環綫的車站可能會減少,擬議的凹頭、牛潭尾及新田站或會取消,走線日後可以選擇由錦上路直達古洞或落馬洲,再接駁至落馬洲支綫。
北環線: 支線往皇崗 洲頭站「翻生」
109年10月27日「變更三重(重陽橋引道附近地區)(二重疏洪道拆遷戶安置方案)細部計畫(配合臺北捷運系統環狀線第二階段)」案及「擬定蘆洲都市計畫(配合臺北捷運系統環狀線第二階段)細部計畫」案核定實施。 繼屯馬線全線通車後,全長10.7公里的北環線成為新焦點,該線已啓動準備工作。 據港鐵資料,除了建議於錦上路以南擴建鐵路支綫外,更披露計劃於北環線沿綫設置古洞、新田、牛潭尾、凹頭及錦上路5個車站,錦上路站將設在現時屯馬線的錦上路站旁,預料整條北環綫可在2034年完工。 雖然古洞24區地皮位處於上水、羅湖、落馬洲站之間,與落馬洲支線相當接近料受行車噪音影響。
- 除了上述的「換綫」方案外,另新增一個「交匯」方案,東涌綫及將軍澳綫各延伸至添馬站或銅鑼灣北站以作交匯,中途設會展站,所屬路綫視乎最終交匯車站。
- 至於其餘4個站,文件表示,要在進一步詳細規劃及設計工作後,才能落實是地面或地下車站,但指出為處理嘈音問題,車站會採用附空氣調節的全密封式車站月台及大堂。
- 田北辰又指,新界北市民經北環線東延路線乘搭至東鐵線,惟東鐵線根本未能負荷連同北環線人口的載客量,料沙田站、大學站的市民將難以上車,轟北環線東延路線的走線是「無厘頭」。
- 除了推出北環綫項目的一站式網站,我們更於上水站及粉嶺站貼上大型海報,亦開始向社區派發小冊子和海報,讓大家更輕鬆方便地了解有關北環綫項目的資訊及提出建議。
- 但此方案之弊病爲天后站需要承受來自觀塘線及東涌線的乘客,可能會導致車站嚴重擠迫,因此擱置此計劃,並改爲研究以東涌線經添馬、會展,並向北跨越維港到紅磡站的計劃,同時延伸觀塘線到會展。
- 新鐵路建成後,現時被視為山旯旮地方的打鼓嶺和流浮山,將來只需在西鐵錦上路站及新建的洪水橋站轉車,便可穿梭兩地。
「新埔民生站」:新埔民生站附近有「江翠北側重劃區」,隨著江翠北重劃區的開發,目前房價行情每坪約在 60 ~ 65 萬,最高甚至有人喊到 8 字頭,可見房價增值的驚人潛力。 南北環通車後可串連新店區、新莊區、五股區、蘆洲區、三重區及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區、文山區等行政區,並與捷運文湖線、蘆洲線、淡水線與五泰輕軌、深坑線轉乘,強化捷運路網的完整性與便利性。 南北環段總開發經費約為 1,369.06 億元,不過因為南北環段多個站點已歷經三次流標,因此北市捷運局預估增加 200 多億元的經費以加速環狀線的推動。 [周刊王CTWANT] 基隆市消防局27日上午11時10分接獲民眾報案,表示有一部賓士轎車在萬瑞快速道路東向2.6公里處,也就是國道3號瑪東交流道下來的引道交會處的路肩起火燃燒。 消防隊員趕到現場時,發現一部白色的賓士轎車,已經冒出熊熊烈火,並冒… Lexus總代理和泰汽車宣告自4月1日啟動城市試駕活動,讓買家可以先行一睹RZ 450e魅力。
北環線: 施政報告
環狀線第二階段(南北環段)機電系統工程招標作業,在 2021 年 9 月 30 日確認由法國商阿爾斯通承造,共計生產 29 列列車。 雖然環狀線是第一個採用疊式高架車站的捷運路網,但國內採用疊式高架設計的「公路」有非常多,例如:台64線中和交流道路段、南港環東大道高架橋。 「 捷運環狀線 」是台北捷運的一條「環狀路網」,是全台第一條用「鋼軌鋼輪」的無人駕駛捷運。 全線橫跨雙北市 14 個行政區,42座車站中,有 14 座車站可以直接與捷運、輕軌、台鐵及高鐵交會轉乘,串連共 16 條輻射軌道路線,就像打通北市捷運路網的任督二脈,可以大幅減少旅客轉乘次數。 主辦本段工程的台北捷運局一工處指出,CF680B區段標全長3.23公里,去年12月由皇昌營造以173億餘元得標。
他說,政府會敦促港鐵公司加快步伐,務求縮短施工時間,令市民及早受惠。 北環線 迄今,政府在北環線附近物色到總面積約90公頃的房屋用地,相當於四個太古城,正陸續進行研究。 我們期望這些用地可以帶來超過70 000個房屋單位,其中30 000多個來自新田/落馬洲樞紐,10 000多個來自牛潭尾站附近的棕地,其餘在凹頭站附近一帶棕地。 雖然不是重點發展項目,但北環線依然被指為「未來15年左右」擴展藍圖的一部分,因此政府也定出了「時間表」。
北環線: 北環線|五車站位置曝光 預留走線通錦上路以南、坪輋及深圳皇崗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政府邀請港鐵公司開展北環線項目的詳細規劃及設計;運輸及房屋局表示,北環線對於釋放沿線土地未能充分利用的發展潛力至關重要。 陳帆表示,北部都會區規劃原則之一是優化、增強和添加跨境連接的交通基建和通關安排,以構建港深一小時通勤網絡為目標,擴大港深連接面,發展策略遂建議落實五個新鐵路項目。 其餘的新鐵路項目還包括興建連接洪水橋/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並把正規劃的北環線向北伸延,經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 1993年,政府於《鐵路發展研究公衆諮詢文件》指出中環及灣仔填海區的人口不足以維持地鐵形式的服務,因此建議興建類似南港島綫的中型鐵路系統連接香港站及天后站,並於金鐘站與南港島線交匯。 北環線 2005年12月12日的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會議上,政府簡報「北環線及廣深港高速鐵路」的進展,披露了高鐵兩個興建方案,分別為「共用通道」和「專用通道」方案。
北環線: 新田站
港鐵建議北環線的建造分兩期推展,第一期為在落馬洲支線增設古洞站;第二期為錦上路站和古洞站之間的北環線主線,並於新田、牛潭尾和凹頭增設三個中途站。 北環線2025 這條跨境鐵路是發展策略提出的「雙城三圈」空間概念中深圳灣優質發展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港深雙方腹地提供更便捷的連通,支撐新界北核心商務區的輻射影響從前海延伸至寶安、東莞,並深入大灣區的腹地。 而另外兩個跨境項目則為港深緊密互動圈締造無縫、便捷、多元的跨境交通網絡。 新皇崗口岸將會是交通樞紐綜合體,除了一般路面交通工具外,還有兩條深圳地鐵線(即七號線和20號線)及兩條城際鐵路線(即深廣中軸城際軌道和穗莞深城際軌道)可直達新皇崗口岸。 北環線 另一方面,深圳羅湖除了配有深圳地鐵和城際鐵路線外,深方亦正就該區的整體規劃(包括交通規劃)進行研究。 將本港的鐵路網路分別延伸至深圳皇崗及羅湖口岸,將會進一步便利本港居民前往深圳以至大灣區不同目的地。
北環線: 捷運北環線蘆洲三重段開工 預計2030年完工
另外沙田至中環綫(第四條過海鐵路)是否落實亦左右了第三期填海區車站的歸屬地點,在各種因素下,香港政府於2003年決定將北港島綫的完成時間押後至2016年以後。 北港島綫的概念最早於1989年的《中環灣仔填海工程可行性研究》中被提出,當時規劃於填海區預留一條由中環碼頭到維多利亞公園的鐵路走廊,並於中環碼頭、添馬、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告士打道及維多利亞公園附近設站,以應付新發展區的人流。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年的規劃中,北港島線亦會由中環碼頭向北跨越維多利亞港,並以反方向連接尖沙咀、紅磡等交通或商業樞紐,同時舒緩荃灣線的過海客流量。
北環線: 北部都會區的概念界線
不過,股民不用開心太早,港鐵股價從《施政報告》宣布後至今已「打回原形」,在45元附近徘徊。 現屆政府推動鐵路發展的決心無人知道,北環線其實是一條提出了26年,連接東西鐵路網的建議方案,曾先後3次被政府提出計劃興建,但最後都以不同理由一再推遲。 議員劉國勳表示,北部都會區嘅相關交通基建上,部分主要基建政府未有交代具體建造時間表;而擬建古洞站、新田站等北環綫興建方案亦規劃多時。
北環線: 北環線增支線往深圳皇崗 設東延線鼓嶺發展區兜大圈
而《香港經濟日報》亦喺2009年4月14號引述消息指,港府內部已確定,有需要起北環綫,以配合港深機鐵引發香港同埋深圳地區嘅經濟發展。 政府又指,當地居民十分支持這個鐵路方案,而且北環線可服務新發展區(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以及加強跨境流動性。 政府特別提到北環線「服務新發展區」這一作用,是因為按《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顯示,政府的目標是在2018年於古洞北新發展區展開建造工程,第一批居民將在2023年遷入,故北環線及古洞站的初步建議落實時間,為2018年至2023年。 北環線計劃被政府再一次放下,過了若干年後的2014年,政府又再將北環線放上枱面。 政府重提多年講過的理據,舊聞變新聞,指興建北環線後,新界北部會形成一個環狀網絡,讓新界居民可在不加重道路網絡負荷的情況下,享有更多的路線選擇。 事實上,立法會一個小組委員會,曾在2002年和政府討論北環線發展問題。
北環線: 施政報告|特首:積極推展23條本地立法工作 政務司長將統籌打擊假新聞
根據「共用通道方案」,高鐵會和西鐵共用一條通道,並在錦上路站附近興建鐵路到洲頭,連接當時仍在興建中的落馬洲支線,變相達成興建北環線的目標,而「專用通道」方案則沒有北環線的設計在內。 本港近年因發展需求而提出興建多個大型基建,而其中北環綫工程將於今年起分階段興建。 加上按照計劃,市民入伙古洞北同粉嶺北等新發展區嘅公營房屋項目之後,北環線都未起好,斥政府唔係「以人為本」,同北部都會區「基建先行」、「創造容量」嘅理念相違背。 政府在二○一九年為發展樞紐展開可行性研究,並制定了初步土地用途建議。
北環線: 路線選擇
計劃引入廣深中軸城際軌道、穗莞深城際軌道和深圳地鐵20號線,並且預留港鐵北環線支線接入條件。 雖然九廣鐵路公司的鐵路網已經交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50年,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於2008年年報中亦有繪出北環綫之路綫,但是由於香港政府沒有表態,北環綫的處理也沒有包括在兩鐵合併的內容中,所以就興建計劃沒有確實的結果。 跟現時官方的路線圖比較,這個 2030 年 + 版本,多了即將出現,併合出來的屯馬線,如果不轉線,可以由馬鞍山烏溪沙乘車至最遠的屯門南。 至於其他未來路線,還有北環線、東九龍線、南港島線(西段)、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洪水橋及元朗南運輸環保運輸服務。 惟他指,將鐵路站建於地底,據過往的經驗,價錢亦會大增三倍,致興建鐵路成本大增。
北環線: 環狀線路線?捷運環狀線何時通車?工程衝擊 ATT 大直店?
消防隊到場撲滅火勢後,發現整輛車空無一人,原來車上兩人已經提前逃出。 加上鳳山溪放流水回收再利用及中壢污水下水道系統等多個水務專案未來幾年可貢獻,市場預期,欣陸投控未來三到五年營運應都可維持成長趨勢。 CF670A區段標工程內容包含興建Y01及Y1A兩座車站、一段橫渡線、長度分別為937公尺和940公尺的兩段潛盾隧道、及工程內容之水電及環控工程等。
報告指出,按照原有規劃,北環綫途經過牛潭尾及新田等地,本來預計於2016年會有20萬人居住,但是由於香港人口增長程度放緩,只有古洞北被納入為新發展區研究,預計日後只會有6.5萬人,故此北環綫的原設計的車站可以減少。 相反,因應《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預定人口密度不斷提高,北環綫計劃向東伸延,連接粉嶺北新市鎮及坪輋/打鼓嶺新市鎮。 北環線2025 為支持政府造地計劃和釋放鐵路沿線用地發展潛力,政府已邀請港鐵公司同步進行北環線第一、二期詳細規劃及設計。 北環線 兩期工程預計先後於2023年和2025年動工,2027年和2034年竣工。 路政署喺2009年向立法會話,北環綫嘅規劃要考慮新界新發展區嘅規劃系數,預計有關土地用途、人口/就業數據嘅初步研究結果會喺2010年初得出,到時會檢討北環綫工程計劃嘅走綫、車站選址同埋實施時間表。
北環線: 北部都會區鐵路走線圖曝光 新皇崗口岸附近再添設小型口岸
其中,港深西部鐵路由洪水橋站出發,途經厦村站和流浮山站,並於深圳灣大橋東側伸延往深圳方向。 2014年9月17日,《鐵路發展策略2014》建議率先興建北環綫錦上路站至古洞站段,而支綫錦上路站至落馬洲站則暫緩興建,並視乎未來跨境運輸需求的增長,才增設此段跨境支線。 另外,北環綫仍會預留土地,以供日後於凹頭、牛潭尾及新田增設中途站,並向東延伸至粉嶺北、恐龍坑/坪輋/打鼓嶺。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運輸局在二零零零年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及二零一二年四月推出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檢討及修訂第一階段公眾諮詢文件, 政府建議興建北環綫,以服務將來在古洞一帶的新發展區,並連接東鐵及西鐵,使乘客更容易來往香港各地及前往中國內地。 北環線2025 文件亦指,工程包括潛在錦上路以南擴建、位於新田以北潛在落馬洲河套及皇崗口岸分綫之備置工程。
北環線: 北環線
2012年4月20日,香港政府提前完成並且公佈《鐵路發展策略2000》的檢討報告,透過「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一階段進行為期3個月的諮詢。 雖然九廣鐵路公司的鐵路網已經交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50年,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於2008年年報中亦有繪出北環綫之路線,但是由於香港政府沒有表態,北環綫的處理也沒有包括在兩鐵合併的內容中,所以就興建計劃沒有確實的結果。 經初步評估及仔細考慮各項因素,同時為積極回應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北環綫項目正採用可持續的地底鐵路走綫方案為基礎作進一步技術研究及進行走綫設計。 比起地面走綫,採用地底走綫可為未來沿綫社區的地面空間發展預留更多彈性,對周邊自然生態的影響亦相對較少及短暫。 我們除了會建造大家較為熟悉的鐵路設施如車站、隧道和列車路軌外,亦會按法定要求、營運需要和鐵路發展計劃,在沿綫附近區域規劃、設計及建造新鐵路附屬設施、擴建現有鐵路設施及進行相關的備置工程。 109年10月26日「變更大漢溪北都市計畫(第一階段)(三重及蘆洲地區)配合臺北捷運系統環狀線第二階段(Y20、Y21、Y22、Y23站)」案發布實施。
工程互不相干的香港站掉頭隧道工程,令兩個工程相互捆綁,尤其是東涌綫隧道直通將軍澳綫隧道方案令已擱置之換綫方案中東涌綫與港島綫之信號系統、列車及隧道結構兼容性問題再次重現。 即使不使用此方案,其他方案亦需要為北港島綫之將軍澳綫掉頭隧道預留空間(包括供其使用之獨立通風樓),使工程成本增加。 方案,計劃採用中型鐵路系統,由香港站經添馬、會展及維園來往天后站,並於會展站與擬議南港島綫交匯,預計於2011年投入服務,造價約23億港元。 根據最新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本路線擬採取東涌綫及將軍澳綫「交匯」方案,初步建議落實時間為2021至2026年。 新北捷運局長李政安指出,南北環線全長20.7公里18座車站,新北市境內8.2公里,北環線6座車站、南環線1座車站,待南北環線完工後,加計目前營運中新北環狀線(第一階段),新北市可達36.1公里32座車站,完成捷運三環六線中第一環。
北環線: 環狀線懶人包
109年7月30日「變更大漢溪北都市計畫(第一階段)(三重及蘆洲地區)配合臺北捷運系統環狀線第二階段)(Y19B站)」案發布實施。 環狀線的營運權同樣是吵的轟轟烈烈的事件,環狀線第一階段(西環段)通車由臺北捷運公司代為營運,而新北政府在 2023 年拿回經營權;而南北環段則表訂於 2028 年底完工,預計未來同樣會由新北市政府接管。 新北捷運局長李政安說,南北環線全長20.7公里18座車站,本市境內8.2公里,北環線6座車站、南環線1座車站,待南北環線完工後,加計目前營運中新北環狀線(第一階段),新北市可達36.1公里32座車站,完成捷運三環六線中第一環。 另外,大陸工程承攬工程案量逐漸增加,且案件逐漸走向多元化,目前正進行的捷運工程專案包含臺北捷運環狀線、臺北捷運萬大線、以及桃園捷運綠線等,捷運線工程之外,重點個案還包括:國防部過港隧道工程、南港機廠社會住宅、信義A7、京捷畫世代、璞真勤美之森等。
北環線: 預計2023年動工及2027年竣工
一工處說明,本段工程起於蘆洲區中山一路Y20站(不含),以地下潛盾方式施作,於蘆洲集賢路、中山一路口Y21站與中和新蘆線之徐匯中學站交會,續沿集賢路北行於集賢環保公園旁Y22站、五華國小前Y23站為止。 蔣萬安表示,今天動土的區段標位於雙北重要交通要道,施工單位務必要做好地面交通的疏導,避免工區路段造成車流壅塞外,也要做好敦親睦鄰,與沿線民眾維持良好互動。 蔣說,他也深知捷運工程的施作相當艱辛,除感謝施工廠商與臺北捷運局同仁的努力外,也特別懇請沿線的民眾對施工期間所造成的不便和影響,給予諒解與包容,並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與配合。 【財訊快報/研究員吳旻蓁】台鋼集團旗下螺絲廠久陽去年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新台幣2.84億元、年增118.9%,每股稅後盈餘3.02元,創十年新高;董事會也通過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2元,配發率約66.2%。
北環線: 環狀線北環段Y21至Y23站工程 最快明年3月動工
根據運輸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當時政府只急切於興建落馬洲支線,指香港有有迫切需要在落馬洲提供多一個鐵路旅客過境通道,故希望落馬洲支線可早日建成應付需求。 而在北環線的發展上,政府則指這只是《鐵路發展策略 2000》中,未來15年左右鐵路網擴展藍圖建議的其中一環。 北環線 講了26年,連接新界東、西的北環線鐵路興建議題,又一次被擺上枱面,這已是港府第四度提出要興建的計劃,26年來一直都只聞樓梯響。 如今政府面臨解決土地問題比以往更迫切,為了發展新界東北土地,特首林鄭月娥又再舊事重提,在月前的《施政報告》提出邀請港鐵設計北環線。 北環線2025 有立法會議員批評鐵路建得太遲,希望政府今次是認真的,不要再「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