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行山路線之一的「北潭涌家樂徑」全程坡度平緩,路寬易走,風光如畫,十分適合一家大小暢遊。 穿越山谷後,可在小山坡上舉目展望,附近的翠綠山嶺和樹林盡入眼簾。 「家樂徑」末段經過三數村屋和果園,再越過一小石橋,便到終點所在的北潭路。 橋咀島是香港人熱愛的郊遊景點,退潮時,會出現連接橋咀島及旁邊小島「橋頭」的連島沙洲。 作為西貢行山路線之一,不但可以趁退潮時在沙堤上打卡,而且還可以去到水清沙幼的半月灣,沿路看海景。 交通方面,可在西貢市中心麥當勞外乘坐村巴NR29,或乘的士到西灣亭。
四人一組沿石水渠街步往藍屋、北帝廟接灣仔自然徑上灣仔峽公園,公園旁車路轉入香港仔水塘方向,岔路口左邊小路入金夫人徑。 釣魚翁郊遊徑可以看到一個有趣對比,就是大廈林立的將軍澳遠景,與青山綠水的西貢郊野景色,完全是可以代表香港。 前行不遠處,可見土瓜坪海灣一帶的大片紅樹林,有如低矮樹海,在沿岸展現勃勃生機。 位於西貢的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水塘,水庫有兩條石壩,當中位於東面的萬宜水庫東壩更被列入了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景點之一!
筲箕灣行山: 西貢行山路線|8大新手靚景好去處!橋咀島/東壩/龍蝦灣|附交通方法
隨後,沿水泥路折返至鶴咀電台入口(下山後的路口),續走鶴咀道,途中經過鶴咀村,最後到達鶴咀巴士站完成行程。 由石澳巴士總站沿石澳道前走至迴旋處轉右,經過停車場來到石澳海灘。 沿沙灘往右走至盡頭的藍鷗士多燒烤場,進入其右方的河溪,沿溪前走不久,即接上左方的登山小徑,沿途以絲帶引路。 前往西灣山炮台,只需乘搭路經柴灣道的公共交通工具,在鯉魚門公園站下車,然後沿兒童遊樂場旁邊斜路上山,坳頂就是西灣山。
- 行程及長度:約 5.5 小時、約 14 公里
- 所以這這裡更是觀鳥熱點,因為全球 5% 的野鳥都會飛經這裡作補給、棲息。
- 前往方法:港鐵大埔墟站B出口,步行到大埔墟站公共小巴總站搭乘 20R 號綠色小巴,至烏蛟騰下車。
- 位於西貢的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水塘,水庫有兩條石壩,當中位於東面的萬宜水庫東壩更被列入了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景點之一!
- 及後循林蔭小徑,可選擇走到大浪灣乘小巴或的士離開,或走遠一點到石澳結束行程。
- 在萬宜地質步道途中,有多款不同的岩柱,更可以看到破邊洲。
鶴咀燈塔由花崗石成砌,入口的鐵門上方佈滿幾何圖案,加上純白塔身,甚有希臘燈塔的感覺,是鶴咀其中一個熱門打卡地點。 2015年區議會選舉,基於本區人口仍然過少,再由阿公岩劃入筲箕灣街市及附近的幾棟樓宇,人口估算約13,250人,其中有6,413位選民。 這屆選情非常激烈,民建聯勞鍱珍本屆不參選,由徒弟林心亷參選,對手是筲箕灣民主關注組的梁詠詩及期間遭壹周刊揭發「疑似假傘兵」新青年聯盟的潘詠妍。 民建聯林心亷1,444票,謹以15票之差險勝筲箕灣民主關注組梁詠詩的1,429票,而新青年聯盟的潘詠妍就只有107票。 筲箕灣選區可以追溯到1982年區議會選舉的筲箕灣山村選區,除現有筲箕灣選區外,更包括當時為木屋區,現時耀興道近筲箕灣一帶,故加入山村二字。
筲箕灣行山: 筲箕灣20分鐘登西灣山 賞炮台日落黃昏
遊人可在參觀「上窰民俗文物館」後,南行約200米,左轉緩緩上山。 中段的小路較為平坦,設有郊遊地點,最宜在此稍作小休,遠看翠綠山嶺。 家樂徑的終點位於大網仔路,步行約20分鐘即可返回北潭涌,轉乘交通工具離開。 鶴咀行山路線的交通方法是首先到達筲箕灣巴士總站,乘搭往石澳方向的9號巴士,假日和平日往鶴咀的班次都有所不同,除了查時間表,記得上車前問車長該班次會否經鶴咀。 筲箕灣行山2025 龍蝦灣郊遊徑在西貢行山路線中屬於輕鬆易行,只需2小時即可以完成! 登上大嶺峒觀景台,即可從北至南俯瞰牛尾海、清水灣,還可以遠眺布袋澳、牛尾洲、吊鐘洲、火石洲,以及東南面極目的果洲群島,視野非常壯闊,看盡香港東南面水域的風光。
進入香港仔郊野公園,穿過車閘及灣仔峽後,便可落斜行去香港仔上水塘,前後大約1小時。 相信大家對城門水塘都不會陌生,「一起行山闖蕩去」 筲箕灣行山2025 版主認為「下城門水塘」亦非常易行,皆因全程幾乎都是石屎路。 略唔夠候的話,亦可往城門水塘主壩進發,多走大約2.5公里到梨木樹邨,路線教學詳情可按此。
筲箕灣行山: 新手都得!容易睇靚景行山路線
雷音洞是鶴咀行山路線著名的海蝕洞之一,是個受海水的侵蝕作用所形成的洞穴。 命名為雷音洞,是因為每逢有海浪衝擊洞壁,都會有隆隆巨響。 鶴咀行山路線繼續沿石屎路直行,右面可以看到港島區的風景,行大概30分鐘就會行到鶴咀道的盡頭,轉左行入往草地旁的鶴咀行山路線小徑,有時會見到有人在遠處的山頭玩滑翔傘。 下車後見到通往鶴咀行山路線的入口,沿著鶴咀行山路線鶴咀道行,大概走15分鐘便會看到士多,有售山水豆腐花、燒賣等食物,大家可以在這裡休息。 在龍脊觀景台繼續沿路前往馬塘坳,沿雲枕山及歌連臣山的山腰行,下山途中可以遠望柴灣和將軍澳,一個多小時左右就可到馬塘坳涼亭,大家可以休息。
在此可遠眺太古城、九龍灣等,遠至大帽山;另一邊的北炮台則可俯視山下的杏花邨與對面的將軍澳。 走到小徑盡頭,離開圍住度假村的鐵絲網,進入一條封閉了的馬路,那是昔日通往山頂炮台的軍路,現在這條路已樹林蔭蔽。 但路旁豎立牌警告遊人不要進入路旁禁區或拾起可疑物品,因樹林內或仍有未清除的爆炸品。 筲箕灣行山 筲箕灣行山 在龍脊行山路線觀景台上亦有長椅供大家休息,長椅面向石澳,可以俯視石澳海灘、高爾夫球場,遠望見到東龍島、蒲台島,經常有人在附近玩滑翔傘。
筲箕灣行山: 筲箕灣 (選區)
注意:若精力充沛,到達梅窩後可沿海濱散步,或到銀礦灣泳灘戲水。 前往方法:港鐵東涌站B出口的巴士總站搭乘3M、11或23號巴士至伯公坳站。 行程及長度:約 5.5 小時、約 14 公里 難度:普通。 筲箕灣行山2025 前往方法:港鐵東涌站B出口的東涌纜車站,搭乘纜車到昂坪纜車站。
筲箕灣行山: 西貢行山路線上窰家樂徑簡介
於郊野公園北潭凹管理站沿小徑緩步下山,可見大枕蓋及牌額山在左方聳立,亦可眺望多個景色優美的離岸島嶼。 終點設於北潭路鯽魚湖怡庭,此處是一個露營地點,以一道石砌拱牆為入口。 西貢作為香港後花園,不少行山徑風景美不勝收,但路線難度迥異,部分未必適合新手前往。
筲箕灣行山: 西貢行山好去處|蕉坑自然教育徑簡介
沿小徑走,會接上麥理浩徑第2段,一小時內就可走到西灣村全程是水泥路,多數平坦,非常好走。 沿鶴咀電台入口左方的小路繞走至另一端入口,踏上前方的水泥路後,於路口右走緩緩而下(左走可往燈塔),走至海洋科學研究院前約數十米,於左方有石級下行至雷音洞。 在洞內,海浪沖刷着石卵,發出咯咯聲,由於直通大海,在狹窄的通道裏海浪聲像被放大,響亮如雷。 沿岩岸左走不久,來到海邊的蟹洞,中間有一洞口,遠看像巨蟹。
筲箕灣行山: 香港九龍新界3條簡易行山路線!行山新手3小時內KO!
山上氣溫比市區低約 5 至 6 攝氏度,需帶備足夠防風保暖衣物。 前往方法:港鐵荃灣站A出口到大河道北的巴士站,搭乘 筲箕灣行山2025 51 號巴士至郊野公園站。 行程及長度:約 3 小時、9.7 公里 難度:容易。 注意:每年3月至10月是觀蝶高峰期,遇上陽光普照,午後較容易看到蝴蝶蹤影。
筲箕灣行山: 路線詳情
筲箕灣附近有鯉魚門度假村,坐落西灣山上,從柴灣道散步上來,只要20分鐘便可抵這昔日是英軍扼守鯉魚門的南要塞。 因為曾獲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選為「香港最佳遠足路線」之一,也是CNN旅遊網站推薦的「香港島五條新手遠足路線」之一。 筲箕灣行山2025 登上龍脊可以看到遼闊的海景,完全感受到大地在我腳下。 由赤柱古道前往石拱橋的路並不簡單,膽量和體力缺些少都未必行到,沿途有不少碎石和矮樹,又要爬陡坡、落山溝,大約15分鐘,就來到第一條石拱橋「獅子坑」。 「獅子坑」深約3米,石拱橋身保存得十分完整,坑內鑲有螺絲,相信是防洪工程的痕跡。
筲箕灣行山: 港島行山路線|港鐵站上灣仔峽行金夫人徑 登班納山俯瞰南區美景
網頁介紹了香港44條各具特色的遠足路線,除了文字介紹,亦製作了縮時短片,可以令大家對有關路線有個基本認識。 香港濕地公園是一個可以飽覽各式生態環境的好地方,因為內有淡水沼澤、紅樹林、潮間帶泥灘、蘆葦沼澤,吸引不同鳥類棲息。 所以這這裡更是觀鳥熱點,因為全球 5% 的野鳥都會飛經這裡作補給、棲息。 灣仔雖然是一個繁盛的市區,只要向上走便會發現它和大自然非常貼近。 麥理浩徑可謂擁有最多香港自然秘景之一,因為在這裡可以看見各種地質奇景!
筲箕灣行山: 西貢行山好去處2. 萬宜水庫東壩 香港最大水塘
行山涉及體力活動,而且涉及多方面風險,例如:健康、突發疾病、天氣、野生動物襲擊、山崩等等不同方面因素。 擬計劃或參加行山的朋友,要預先準備及評估自己的能力。 本網頁所提到一切,只供參考,如有意外,本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義務或責任。
港鐵東涌站B出口的巴士總站搭乘23號大嶼山巴士,至昂坪市集下車。 行程及長度:(東壩至吹筒坳)約 3.5 小時、7.5 公里;(吹筒坳至北潭凹)約 3.5 小時、10 公里 難度:非常困難。 前往方法:港鐵鑽石山站C2出口搭乘 92 號巴士至西貢市中心,搭乘計程車到東壩起點。 行程及長度:單程約 2 小時、5 公里 難度:普通。
筲箕灣行山: 延伸閱讀:曝罟灣|超美半月形海上堤圍 西貢上窰郊遊徑路線+靚景位
【郊遊要留意!】 自然環境你我有份,行山郊遊記得以下3點,才可以長行長有喔! 01.唔勉強 量力而行 出發前要衡量自身能力,不要「人行你又行」。 02.行甚麼山 就穿甚麼衫 裝備不能掉以輕心,如難度較高,切忌以布鞋波鞋或文青打扮出發,必穿行山鞋,亦要有防曬準備及充足糧水。
金夫人徑原名金夫人馳馬徑,是第17任前港督金文泰夫人騎馬郊遊的路徑。 路段有不少軍事遺跡、石橋及石澗,沿途林蔭處處,是一條頗好走的山徑,約中午12時前已到達山坳涼亭大休。 要了解香港的傳統文化,一定要到船灣郊野公園,因為這裡村落被人統稱「客家村」! 衛奕信徑路程雖然短,可是難度是屬於「非常困難」級別。 不過途經的黃泥涌水塘可以欣賞到多座歷史古蹟,如壩、水掣房及工人宿舍等。 兩條古道都是英治初期主要道路,對香港發展有一定貢獻,但隨着時代變遷在歷史上褪色,有團體希望把古道發展成文物徑,集合民間力量清理道路,讓市民郊遊間認識香港歷史。
要登上龍脊,大多數遊人從筲箕灣港鐵站乘坐9號巴士至土地灣下車,港島徑入口有清晰指示,拾級登上山頂就是龍脊一段(無敵風景路程約1.5小時,此段遮蔭位有限,要注意防曬)。 及後循林蔭小徑,可選擇走到大浪灣乘小巴或的士離開,或走遠一點到石澳結束行程。 港島區郊遊點豐富,想輕鬆行,香港仔水塘也是理想路線。 「一起行山闖蕩去」 版主就為大家推介2條路線,最簡單可乘巴士於司徒拔道尾下車,然後接上灣仔郊野公園,差不多全程都是落斜,真正BB班路線! 亦可由舊灣仔郵政局旁的灣仔峽道出發行去香港仔郊野公園,先沿灣仔峽道上斜,穿過堅尼地道、寶雲道、警察博物館及司徒拔道尾便可抵達香港仔郊野公園,全程是源源不絕的斜路。
筲箕灣行山: [康文署推介行山路線] 香港島 石澳—大浪灣—砵甸乍山—小西灣 (附縮時短片)
位於油塘、將軍澳一帶的魔鬼山又稱炮台山,山徑位置方便,距離油塘地鐵站僅10分鐘路程。 在山頂可看到鯉魚門、維港海景及九龍半島景色,風景美麗。 此外,魔鬼山曾是政府的軍事據點,山頂有山頂碉堡、歌賦炮台、戰壕,邊行邊認識歷史,非常充實。 嫌魔鬼山唔夠喉,亦可升級向五桂山進發,可惜自問是行山初哥,還是不要越級挑戰了。 筲箕灣行山 在路上會經過兩間士多,但營業時間無法確定,所以記者建議大家在筲箕灣巴士總站旁邊的超級市場買些糧食。
它能得到國家地理頻道選為「全球20大夢想行山徑」並非浪得虛名。 由於郊遊徑有部分與越野單車徑重疊,行山時有機會看到越野單車的蹤影,要格外留意路況。 劉sir又認為,政府比較忽視古道保育,感覺可惜,看着古道逐漸荒蕪,每一次打風一點一點被破壞,「這是香港人歷史,柴灣、赤柱、大潭居民的歷史」。 由於碉堡選址屬軍事戰略要地,環視維港水道出口、鯉魚門一帶,如今成為行山看日落好去處,在天朗氣清的周末會有大批行山客等候,要及早霸位。 另外,山頂平台是其中一個打卡熱點,不少行山人士喜愛爬到標高柱(三角網測站)黑白色圓柱上,居高臨下拍攝型格照片。
筲箕灣行山: 西頁行山好去處4. 北潭涌家樂徑 – 沿途如同置身蔥蘢幽谷
登釣魚翁山頂及後段的田下山路段陡峭崎嶇,或有碎石,必要時須手足並用。 前往方法:港鐵鑽石山站C2出口搭乘91號巴士,於五塊田站下車。 港鐵寶琳站A2出口的寶林公共運輸交匯處搭乘 16 號綠色小巴,於五塊田站下車。 港鐵將軍澳站A1出口的公共運輸交匯處搭乘103M號綠色小巴,於五塊田站下車。 前半段山路多是上坡路,山脊路段空曠沒遮蔭,後段沿長石階下山。
筲箕灣行山: 體驗地道香港 — 灣仔峽道
休後前行一段入林上班納山,班納山高海拔212米,可俯瞰港島南區美景。 在山頂標柱打咭後,前行到石堆拍照,賞石後走回林路下山,再走回上水塘。 過壩後,沿水塘路下山到漁光邨體育館梳洗,再沿車路下香港仔中心散隊。
在萬宜地質步道途中,有多款不同的岩柱,更可以看到破邊洲。 續沿車路往右緩緩而下,經過一右彎角後,留意左方有一水泥小徑及欄杆,於右方繞過圍欄,上走幾步,再繞過鐵閘的左右闊隙,續走水泥小徑。 經過右方的支路後續往前行,於下一路口左走幾步後接上右前方的林蔭泥徑和緩上行,前走不久,進入右方的下山小徑,入口有絲帶。 下行不久,於右方有「六角天線陣」的草地旁,取捷徑,進入右方小徑沿引水道而下,及後繞行石牆,走至中段的引水道分支向右下行,隨後沿引水道向左或右走不久,接回行車路。 原路折返至分叉路口,轉右往雷音洞行,行10分鐘左右,左面會出現梯級,沿梯級走下去便到達雷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