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一套10集,涵蓋10個古今中外的歷史名人事蹟,包括岳飛、包拯、關羽、鄭成功、緹縈、豐子愷、廉頗與藺相如、子貢、蘇格拉底及南丁格爾,教大製作生動有趣的動畫,簡單講述歷史人物故事,展示其人物性格,並帶出尊師重道、孝順、關懷、堅毅不放棄等精神。 所有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均以學生為中心,目標之間具相關性,既列出活動條件,又明確陳述學習結果,具體而可以評量。 本教育項目旨在透過融合具體、形象、生活化的情境,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發展。 十集動畫分別描述了十位中國及西方歷史人物的生活小故事,呈現了故事主人翁的正面品格,帶動學生認識歷史人物的部份人生經歷,並思考他們在面對生活不同事件時,所抱持的價值觀及態度。 歷史人物來自中外不同階層,包括岳飛、包拯、魯迅、德蘭修女、華盛頓、詹天佑、司馬遷、辛棄疾、海倫凱勒及蘇軾。 教育局鼓勵學校繼續舉辦「我的行動承諾」活動,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培養良好品德。
- 學校可因應主題,配合學校發展和學生需要,作有系統的整體規劃,設計校本課程及各類學習活動,讓全校師生一起參與,加強培育相關價值觀;或舉辦學生獎勵計劃、成長營、社區服務等全方位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實踐承諾,深化學習成效。
- 所有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均以學生為中心,目標之間具相關性,既列出活動條件,又明確陳述學習結果,具體而可以評量。
- 分享過去您擔任社團或社福機構之志工的感想,服務中遇到的感人故事或心情為主題,並附上照片,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 「看動畫.學歷史」作為歷史教材,既要忠於史實,又要具備趣味性,關鍵人物是負責為教材把關的教大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馮志弘博士。
教學設計以欣賞教學法為本,引導學生認識人生,在生活中發現、欣賞美好的人物及事情。 多元化的教學策略讓學生身歷其境,進而發揮想像力,激發其欣賞的感情,陶冶心性。 康橋表示為內化學生對當代品格的核心價值及行為準則,學務處辦理各項深化品格教育活動。 如「微笑.禮貌Kcis Just Say Hi」家族打招呼運動、創意「漫」活,自律說「畫」服儀漫畫競賽、教師節趣味活動融入「感恩品格」及與圖書館跨處室合作辦理「練字靜心」等活動。 另外還特別置放「核心品格X DFC X三好校園」的創新創意標語於校門口跑馬燈,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下,進而確立本校優質品格教育的方向與願景。 競賽引起學生熱烈回響,教育處從中選出優秀作品集結成「品格魔法書」,做為學校推動品德教育的教材。
品德教育漫畫: 校本品德教育-田小品德L.C.M.計劃 簡介
投稿方式為線上報名與投稿,依網站規定之格式進行填寫並上傳檔案,手繪圖或電腦繪圖均可,若為手繪圖稿需掃描後上傳檔案(手繪圖或電腦繪圖之檔案格式限為jpg,檔案大小10MB以內)。 徵稿對象分為甲組-大專校院學生、各級學校(含幼兒園)教職員、乙組-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丙組-國民中學學生、丁組-國民小學學生。 故事內容與啟示合計以3,000字以內為原則,投稿方式為線上報名與投稿,依網站規定之格式進行填寫,若適用階段為國民小學低年級請於故事內容標註注音符號。 品德教育漫畫 YouthCan透過輕鬆有趣的手法,將青少年關心和需要具備的健康知識、基本生活技巧及社區資源等資訊帶給他們,鼓勵青少年以積極態度迎接生活上的挑戰。 現在,邀請你與我們分享課餘之外,社會回饋的經驗,以親身經歷,將感恩的心情故事,志工服務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反思與收獲,以文字與照片表現出來,進而讓更多人瞭解,豐富更多人的視野。
- 項目由教大校長張仁良教授發起,他表示最初期望透過生動有趣的方法教授中國歷史,貫徹「Learning is Fun」的理念,讓學生可以更容易記住歷史內容、認識中華文化,現時整個動畫教材系列網上瀏覽量已接近1000萬次。
- 除了動畫相關的教案資源外,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近年亦舉行「點滴成河—傑出生命教育教案設計獎」徵集前線教師的出色教案,部分得獎作品已結集成《點滴成河.潤澤生命:生命教育教案匯編》,並派送至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
- 這次推行的童話系列繪本中的第一部《夢中的巨葉》,就是基於「挪亞方舟」的故事,講述一個叫康多(Kendu)的小狐狸,夢到一片在大海上漂浮的巨葉(方舟),於是開始長途跋涉去尋找「夢中的巨葉」,最後得救的故事。
- 2020/21價值觀教育頒獎典禮暨「我的行動承諾」成果分享會已於六月二十九日圓滿結束。
李教授表示,有賴始創捐贈者,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區、香港佛教聯合會、香港聖公會、嗇色園及道教香港青松觀,以及不同捐贈者與項目委辦機構的支持,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今年迎來15周年,未來將繼續積極推出創新項目,以多元化的主題和形式推動價值觀教育。 (一)透過徵稿活動,激勵教育人員暨社會人士,發揮創意與教學專業知能,設計品德相關教學活動,引領學生明辨思考、理性實踐。 政風處長王文信表示,政風處自一○一年起出版廉政故事集等校園誠信刊物,盼從小陪伴學童「誠」長,今年應馬見Lahuy. 品德教育漫畫2025 本會課程是為幼兒、兒童、學生及青少年提供現代藝術教育理念,當中會注入當今一些相關的商業元素,教會孩子相關的繪畫技巧和思考技巧的同時,也希望他們在過程中,個性、性格、藝術修養、品味、信心等有所提升。 我們有專業藝術創作經驗、正規的藝術教育學位、豐富的兒童及青少年教導經驗,如果你想你的孩子以充滿創意的心態面對未來的社會和挑戰,擁有良好的嗜好和興趣,這是他的最佳選擇。 其實斑馬花花就像大多數的孩子一樣,當他們擁有心愛的東西時,其實也是很想展現給同儕知道、與朋友分享的,但是他們又會害怕:當與別人分享時,會不會造成自己擁有的變少了,甚至於被別人搶光了。
品德教育漫畫: 品德教育四格漫畫7大優點
張光銘說,書中有很多概念,根本不須老師開口解釋,學生只要看創作者繪製的漫畫,就能領略。 教大校長張仁良教授盼望教大開發的一系列資源,不但能支援學校,更能推動香港教育界群策群力,回應現今價值觀教育的需要。 價值觀教育年度頒獎典禮2021/22暨「我的行動承諾」2022/23啟動禮已於2022年9月2日順利舉行。 為推動學生學習中國歷史,教育大學於2018年起與現代教育研究社合作推出「看動畫.學歷史」項目,及後逐步增加內容,發展成「葉仔」動畫教材系列。 動畫教材系列涵蓋8個不同範疇,現時已推出超過190集動漫及英語兒歌,獲本地小學廣泛採用,部份內容更獲教育局列為「中國歷史科教學資源及參考資料」。
教大校長張仁良認為以品德教育動畫推動生命教育,屬創新的教學形式,期望學生能以此活潑生動、具趣味性的學習模式,有效學習並消化倫理與德行等重要概念。 他又指此計劃於兩年前已開始,教大在教學動畫製作上具豐富經驗,期望透過是次推出創新和實用的教學動畫資源和教案,為教育界帶來更多支援,攜手推動價值觀教育。 學校宜為「我的行動承諾」活動作有系統的整體規劃,並把與主題相關的支援措施納入周年學校計劃或未來2-3年的學校發展計劃中,按學校特色和學生需要設計適切的校本課程和橫跨整學年的學習活動。 教大校長張仁良表示,是次項目結合了生命及價值觀教育和創新教學兩大元素,讓學生以活潑輕鬆的方法學習良好品德及價值觀,鞏固學習成果。 他盼望教大開發的一系列資源,不但能支援學校,更能推動香港教育界群策群力,回應現今價值觀教育的需要。
品德教育漫畫: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今日(1月10日)舉行「看動畫、悟生命、學品德」生命教育項目網上發布會,推出全新品德教育動畫系列及生命教育教案匯編,供全港學校免費使用,全面支援學校推行價值觀教育。「看動畫、悟生命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今日(1月10日)舉行「看動畫、悟生命、學品德」生命教育項目網上發布會,推出全新品德教育動畫系列及生命教育教案匯編,供全港學校免費使用,全面支援學校推行價值觀教育。 「看動畫、悟生命、學品德」生命教育項目以動畫呈現歷史人物的事蹟,讓中小學生學習高尚德行情操,潛移默化,建立正面的價值觀。 一套十集的動畫涵蓋古今中外名人,包括岳飛、包拯、關羽、鄭成功、緹縈、豐子愷、廉頗與藺相如、子貢、蘇格拉底及南丁格爾。 每集動畫附以初中及高小教案設計,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及活動,例如以動態貼文製作名人檔案、扮演不同角色進行情境任務等,豐富學生的體驗。 教大亦宣布將舉行網上問答比賽,分階段供全港中小學生參與,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 品德教育漫畫2025 教大校長張仁良教授表示:「是次項目正正結合了『生命及價值觀教育』和『創新教學』兩大元素,讓學生以活潑輕鬆的方法學習良好品德及價值觀,鞏固學習成果。」他盼望教大開發的一系列資源,不但能支援學校,更能推動香港教育界群策群力,回應現今價值觀教育的需要。
品德教育漫畫: 動畫涵蓋10位古今中外名人 趣味學習增代入感提升學習成效
項目由教大校長張仁良教授發起,他表示最初期望透過生動有趣的方法教授中國歷史,貫徹「Learning is Fun」的理念,讓學生可以更容易記住歷史內容、認識中華文化,現時整個動畫教材系列網上瀏覽量已接近1000萬次。 「樂諾大使」紀錄短片為鼓勵「樂諾大使」協助教師籌劃、宣傳及推行校本「我的行動承諾」活動,以營造培育正面價值觀的學習氛圍,本局建議學校的「樂諾大使」可透過拍攝紀錄短片(不多於15分鐘),記錄舉辦「我的行動承諾」活動的點滴,並分享參與的感受和體會。 甲組-大專校院學生、各級學校(含幼兒園)教職員(曾獲本部補助大專校院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拍攝之影片,不得報名參選影音類。)、乙組-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丙組-國民中學學生。
品德教育漫畫: 我的行動承諾 — 感恩珍惜.積極樂觀 (2019-
「海報暨漫畫競賽」評分標準以內容創意、視覺設計各占50%,海報作品一律以設計稿參賽,作品尺寸為A3彩色為限;漫畫作品尺寸為A4,4、6或8格漫畫(黑白或彩色)為限,手繪或電腦繪圖均可。 繪畫技巧深入訓練的同時,強調觀察和創意,讓學員養成 圖像思維的習慣,通過繪畫傳達孩子心靈深處無盡的創意及童真,在畫面的經營上加入更多的設計元素,製作展覽級作品, 作品適合升中面試,公開比賽及考試。 準英語教師李妍愛(Lovepreet Kaur),她指動畫有助非華語學生理解及吸收中文及中國文化知識。
品德教育漫畫: 香港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品德教育」動漫項目
評選分兩階段篩選,第一階段挑選出各年級優秀入圍作品,第二階段由老夫子創作團隊挑選優勝作品,入選者皆可獲得老夫子臺灣版漫畫,優勝者則獲邀至老夫子公司,由王澤老師親自教授畫漫畫的小秘訣。 各歷史人物的教學設計分成初中及高小兩個版本,教學安排或有相異但教學目標相同,教師可因應學生學習能力靈活採用。 學生除了學習知識以外,在小組活動中也能建立群體動力、發揮合作學習,探究各歷史人物的正向價值於現今社會中的應用。 生命教育和品德教育是教育的本質,學生從教材中認識生活、從名人經歷中啟發智慧,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及積極的人生態度,並立定志向,應付未來社會挑戰、戰勝逆境,過著有意義的生活。 為延續過往兩年的學習成效,教育局建議學校於2021/22學年繼續沿用「感恩珍惜.積極樂觀」作為主題,規劃具備校本特色的價值觀教育課程及「我的行動承諾」學習活動。 徐文淞校長亦表示不論是偏鄉暑期營隊、行動勸募活動及線上英語教學計畫等等服務活動,康橋努力創建各式的舞台及管道,還有全校師生長期的付出耕耘,我們才能獲頒此項『品格教育認證學校』殊榮。
品德教育漫畫: 以教大校徽創作「葉仔」角色 動畫教材系列全部免費公開
未來期望全體師生持續戮力同心、發展全人教育,用良好的品格在各方面的學習歷程中追求卓越。 張光銘指出,品德教育若流於說教,恐怕難讓學生動心學習,因此該處決定設計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由於學生愛看漫畫,透過寓教於「畫」能達到最佳學習效果,先舉辦「創意漫畫競賽」,吸引學生用品德相關概念創作四格漫畫。 學校可自行設計具校本特色和配合學生需要的教材,舉辦與「感恩珍惜.積極樂觀」相關的活動。 學校可因應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按照主題,安排多樣化的全方位學習活動,例如學生獎勵計劃、成長營、社區服務、創作比賽等,幫助學生實踐承諾,深化學習成效。 四格漫畫表達心中對友善校園各項議題:積極關懷中輟學生、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法治品德公民教育 … 一、參賽作品規格: 四格漫畫 比賽用紙設定為。 老夫子作者王澤先生表示:「現在臺灣小學生創意十足,繪畫色彩相當大膽豐富,每張作品中真的都難分軒輊;學生的創作也激勵鼓舞老夫子創作團隊,期望可以繪畫出更多逗趣的漫畫」。
品德教育漫畫: 「飲水思源 感恩送件」徵文活動 獲獎公告
迎海兒童美術班 適合已畫過一段時間已有一定基礎的小朋友,嘗試接觸多種繪畫技巧訓練,強調觀察和想像,培養孩子的創作欲望,特別針對兒童如何從容完成一幅作品,享受滿足感。 適合從未接觸繪畫的小朋友,建立與老師的信任和溝通及繪畫意識,通過多樣遊戲式顏色和圖像塗鴉訓練,開啟孩子對圖形和顏色認識,讓BB眼、腦、手三者配合訓練;增強BB手部握力,培養BB對“指令”的反應及應有的專注力。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品德教育漫畫 二、父母的示範很重要,而且必須是長期示範,因此一旦定為「家規」,父母也必須切實遵守,才會有效。 根據千代基金會的經驗,很多家庭是在制定「家規」之後,由於己身必須以身作則,也因此改善了很多父母不好的習慣。
品德教育漫畫: 品德教育漫畫
因此如何讓孩子知道快樂的分享,才能獲得更多的歡笑,透過閱讀培養他正確的價值觀,薰陶出高尚的品格,這樣才能教導孩子成長進步,迎接未來複雜而多元的社會,這才是品格教育最重要的目的。 因此我們希望透過贈送與品格教育相關的書籍,讓孩子從圖文中陶冶出優良的品格特質,讓大家更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才能讓生命擁有更多的光彩。 品德教育漫畫2025 教大與本地出版社合作,先後推出4套涵蓋文言文、品德教育等的動畫教材,其中「看動畫.學歷史」系列累積近900萬人次收看,校長張仁良笑言被稱為「卡通片校長」,動畫教材獲本地小學及國際學校使用,甚至遠至加拿大的華人小學亦有採用。 鼓勵家長與子女參與學校/社區舉辦的義工活動,如探訪老人院、傷殘人士中心、義賣籌款等,以欣賞和積極的態度服務他人,關心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 品德教育漫畫2025 品德教育漫畫2025 發布會亦設座談環節,由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兼中心總監李子建主持,與教育界同工探討如何透過多元化學與教取向,進行價值觀教育。
品德教育漫畫: 相關文章
「看動畫.學歷史」作為歷史教材,既要忠於史實,又要具備趣味性,關鍵人物是負責為教材把關的教大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馮志弘博士。 他指製作動畫教材要先設定適合學生程度的學習目標,然後考慮教學內容,再根據不同歷史場景製作動畫以反映當時真貌。 例如談及春秋時代的魯國時,動畫中的「魯」字不能使用現代才出現的電腦字體,而需採用戰國時期的字體。 「我的行動承諾」透過協助學生訂立目標,並付諸實行;讓學生將學科的知識、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個人的承諾及實踐行動三者結合,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並透過凝聚學校、家庭及社會上各持分者的力量,喚起各方面關注,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和積極態度的重要性。 我們重視班級經營及全校教職員身教言教,經常公開表揚有良好品德表現的同學,校園四周亦會展示有關的品德主題內容。 為加強學生的投入感,我們每年會以不同的品德達人推廣品德主題,並製作品德達人小禮品獎勵同學。
(一)品德教育教學活動設計:節數以1-3節為限,投稿方式為上網填寫表單或下載檔案(如徵稿附件1)編寫後上傳檔案。鼓勵以融入式教學方式進行編寫。 本年徵稿活動含「品德教育教學活動設計」、「品德教育故事類(甲組)」、「品德教育故事類(乙組)」、「品德教育漫畫類(甲組)」以及「品德教育漫畫類(乙組)」。 (二) 提供教育人員分享與發表之管道,徵選優良作品案例,供各界參考使用,並充實網站內涵,活化品德教育。 一是利用明顯不符現實的事物,例如「心心眼」或「跑步旋風」等,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加強動畫內容趣味。
親子講座學校舉辦親子講座,鼓勵家長與學校合作,培育子女「感恩」、「珍惜」、「積極」、「樂觀」等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營造彼此欣賞、接納和珍惜的家庭環境,讓子女健康地成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DSE的考生,應首先要正確裝備好自己的畫具,找到最適合自己得心應手的畫法(媒材及技法的選擇和運用),臨場發揮才會好,這當然要具備相關的繪畫知識(視覺元素及設計原理的選擇和運用)、經過必要的技巧訓練和籌畫。 課程提供不同媒介、風格、題材及技巧繪畫製作訓練,各種畫具媒介的使用技巧,同時為製作校本評核作品集、研究工作簿提供選題思路、製作訓練輔導。 徵稿對象分為甲組-大專校院學生、各級學校(含幼兒園)教職員、乙組-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丙組-國民中學學生、丁組-國民小學學生、戊組-幼兒園學生。
品德教育漫畫: 校園多益團報 好康多多
2020 品德教育漫畫 – 2021 年數學科自學考章計劃(第三期)已於5月24日舉行,本校學生努力參與測試,今次共有36位學生參加,經過網上評核後,最後有9位學生考獲銅獎和6位學生考獲銀獎,在此恭賀各位得獎同學。 為表揚企會財科學生的優異表現,本校參加了由香港會計師公會及香港商業教育學會聯合舉辦的「企會財」獎學金計劃,此獎學金頒發予在校內會計和商業管理單元考獲全級第一名的學生。 因此在現今實施『品格教育』我們不僅要著重個人品德,更要顧及個人和社會、國家的關係以及新世紀對品格的要求。
品德教育漫畫: 相關推薦
李子建提到,價值觀教育橫跨文化、環境及宗教等多個領域,中心日後將繼續聯合辦學團體、商界及社福機構等,與教育界緊密合作,推出眾多創新項目,推動價值觀教育。 在台北市區的讀者應該都能了解,在市中心開車是多麼令人崩潰的一件事,尤其是尖峰時段,擁擠的程度讓你直想放棄這項交通工具…或許你會說,那不如其摩托車吧! 但摩托車必須承受夏天中午的炎熱曝曬、冬天時的寒冷和不時的大雨,即使能超小路,但行駛的過程也不是那麼愜意阿! 品德教育資源網根據可靠的消息來源指出,預計將在2015年法蘭克福車展發表的第二代Tiguan已經進入實車測試階段,在許多地方也已經有人拍到裝著當代車款車殼的測試車在進行道路測試。
動畫資源以外,教大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中心)早前舉辦「點滴成河-傑出生命教育教案設計獎」,提倡貫通不同學科推行生命及價值觀教育,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學習經歷。 兩屆的比賽共徵集超過350份前線教師的教案設計,部分得獎設計結集成《點滴成河.潤澤生命:生命教育教案匯編》,於今天的發布會上首次展示,並將派送到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供學校靈活選用。 發布會亦設座談環節,由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兼中心總監李子建教授主持,與教育界同工探討如何透過多元化學與教取向,進行價值觀教育。 中心舉辦多個生命及價值觀教育項目,包括到校支援、教師課程、準教師培訓、活動及研究等。 有關「看動畫、悟生命、學品德」生命教育項目及《點滴成河.潤澤生命:生命教育教案匯編》的更多資料,請按此瀏覽。 「我的行動承諾」活動系列(三):「小故事,大能量:感恩珍惜.積極樂觀」短片創作比賽(中學)我們鼓勵中學生透過製作與「感恩珍惜.積極樂觀」主題相關的短片,發掘生活中值得感恩和珍惜的人與事,並分享箇中體會,為香港社會帶來正能量。
品德教育漫畫: 校本品德教育-田小品德L.C.M.計劃 內容
本校陸續推出多項學習活動,啟導將來有志於大專修讀理科,或從事航天科技領域事業的學生作好準備。 此外,為配合政府致力提升環境衞生,我們鼓勵學校舉辦「我的行動承諾:全校『動』起來清潔 校本獎勵計劃」,透過安排相關校本學習活動,如校園清潔活動、全校大掃除、德育課等,協助學生培養及實踐勤勞、同理心、責任感、守法等正確價值觀和態度,為環境清潔出一分力。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已推出一系列學與教資源,支援學校推動相關計劃,詳情可參閱教育局通函第21/2023號及「培育學生建立良好環境衞生習慣及公民意識的相關學與教資源」主題資源網站。 「看動畫.悟生命.學品德」生命教育項目由教大文學及文化學系聯同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合作推出,教大文學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許國惠博士指,項目透過專業考證、知識與情意並重的形式,讓學生體會歷代人物的高尚情操。
品德教育漫畫: 相關連結
為鼓勵更多學校參加「感恩珍惜.積極樂觀」四格漫畫創作比賽(小學)」,作品遞交截止日期將延長至2022年2月28日(星期一),有關比賽詳情請參閱教育局通函85/2021。 除了動畫相關的教案資源外,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近年亦舉行「點滴成河—傑出生命教育教案設計獎」徵集前線教師的出色教案,部分得獎作品已結集成《點滴成河.潤澤生命:生命教育教案匯編》,並派送至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 「品德教育資源網」為充實網站內涵,國家教育研究院即日起至8月15日止舉辦「106年度品德教育資源網徵稿活動」,廣徵品德教育教學活動設計、品德教育故事及品德教育漫畫作品,以供各界參考使用。
品德教育漫畫: 2021 年度 香港會計師公會及香港商業教育學會「企會財」獎學金
《夢中的巨葉》繪本以及品格教育動畫電影的製作,正是劉大偉用雙手為全球品格教育繪上愛與希望色彩的最好證明。 劉大偉為康多影業(KenduFilms)創辦人,目前他所正為全球品格教育創作一系列童話《夢中的巨葉》、《火魚》,和《喬丹的訪客》,並正著手拍攝成動畫電影。 劉大偉表示,他創作自己的童話劇本是從1995年參與製作電影《獅子王》的時候便開始。 香港教育大學(簡稱「大學」)無須事先通知而可隨時修改本網頁的內容和任何部分。 大學網站包含超連結至其他網站並不暗示大學對該等網站作任何審查、核實或認可。 品德教育漫畫 就該等網站提供之資訊的準確性、內容、供應或遺漏、或與其他網站之連結,大學明確表明概不負責。
投稿方式為線上報名與投稿,依網站規定之格式進行填寫,若有相關附件檔案請一併上傳(檔案格式限為pdf或word或odt之格式檔案)。 本校的品德教育是結合基督教信仰及本校辦學理念,並以學生的需要為基礎,規劃出一個六年發展框架-田小品德摩天輪,以「八大品德」作重點培育。 (c)民主素養應在學校中實施,這部份我國尚在起步階段,若想要我國社會成為一成熟的民主社會,學校應發揮功能,安排各種機會讓學生去實習了解「公民的權利和義動」並養成「服務人群」的 胸襟。 (a)加強學校中久已忽略的「品格教育」,同時也在喚醒「家長」及「學校」,應改變長久以來,偏重學業,忽視品格 的觀念和做法。 在此處特別說明『品格教育』的定義,目的在解釋它與「品德教育」的分別、以及它的特殊之處。 品德教育漫畫 一眾教育界同工包括(左起)李子建教授、徐區懿華、陳慧群及朱國傑進行座談環節,探討如何以多元化取向進行價值觀教育。
「我的行動承諾」的主題是「感恩珍惜 • 積極樂觀」,鼓勵學校培養學生常存感恩之心,珍惜擁有的一切;抱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勇敢面對生活和成長的挑戰和困難。 本局製作「我的行動承諾」資源網站,提供多元化的網上資源配套 (網址:/mpa2019),支援學校推廣工作。 我們已設立「我的行動承諾」官方專頁,提供該計劃的最新資訊,並為學校提供平台,分享推動「我的行動承諾」活動的經驗。 我們製作了「樂諾小太陽」推廣物資,包括主題道具及鼓勵話句,歡迎學校借用以配合推展「我的行動承諾」的相關活動。
品德教育漫畫: 品德教育海報.漫畫.標語競賽開跑
『品格教育』不僅關係到個人的生活及個人的成敗,更關係到社會的安全和國家前途,雖說是百年大計,必須仔細策劃,但目前的亂象必須立即掃除,已迫不急待, 不可靜侯一切完成才來行動。 水務署現正舉辦「創新節水花灑頭設計大賽」,邀請就讀香港中學及大專院校學生以個人或團隊名義參加,宣揚節約用水的重要。 他在大學教書,他的學生總是不解的問他:「老師,為什麼你總是面帶笑容?」他的回答一逕是:「我捨不得自己不快樂呀!」其實邱先生只有一個訣竅,他的「快樂心」完全建立在「人生只有一次的信念」上。 因申請學校各獎助學措施(如:助學金、學雜減免、安心餐券、急難救助..)等,對自己在學期間或生活中帶來那些轉變,並有餘力幫助他人之故事(可暱名),並附上照片(視情況選擇是否提供照片)。 分享過去您擔任社團或社福機構之志工的感想,服務中遇到的感人故事或心情為主題,並附上照片,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為鼓勵中小學透過整體課程規劃、多元化學習活動及良好校園氛圍,於課堂內外有效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並實踐正確的行為,教育局與南聯教育基金於2022/23學年繼續合辦第六屆品德教育傑出教學獎。 張仁良教授表示,希望學生透過觀看動畫同時認識中華文化,培養良好品格,自小建立穩固基礎,長大後就仍然保留深刻印象。 他透露,在不同場合與小學校長見面時,對方均向他提及有採用「葉仔」動畫教材系列,而本地的國際學校則使用英文版動畫教材,連遠至加拿大亦有華文學校使用動畫教材,令他感到相當興奮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