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霞:校本管理令辦學團體「失色」,《陳日君主教關於「2002年教育〈修訂〉條例草案」及「2004年教育〈修訂〉條例」發表的意見〈續〉及八篇學者的文章》〈2005年4月6日〉,頁72-73,香港。 陳錦榮:「如何在小班推行合作學習」理論講解(二),演講發表於「合理學習在三水發佈會」(2006年5月19日),香港,三水學校。 陳錦榮(2005):香港小班教學的目的:威斯康辛「學生教育成就保證」計劃的啟示,《教育曙光》第51期,頁23-28。 同年4月26日,民主黨中委會全票通過向許智峯作出強烈譴責,並即時凍結其黨籍[24]。
- 許智峯質疑該六人並非全部居於該處,有種票嫌疑,因此親身到廉政公署投訴,令當時不少市民關注建制派涉嫌種票之事。
- 著名的導演作品包括《夢斷城西》、《蝦碌戲班》、《劍雪浮生》、《天之驕子》等。
- 霍秉坤、黃顯華(2005):教科書圖表設計的探討,輯於黃顯華、霍秉坤編《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增訂版)2,頁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顏明仁、黃凱偉(2006):校本評核經驗分享:應用學生問題表分析技術,提升進展性評估的質素,論文發表於「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澳門,2006.04。
- 自21世紀技能或核心素養概念推出以來,世界各國的政府均十分關心在各自的教育體系中如何能夠培養當中的四大技能,分別是核心技能(讀、寫、講)、學習與創新技能、資訊、媒體和科技技能及生活與職業技能等。
梁偉倫(2005):統整課程的實施:香港小學課程領導者的見解,論文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40周年紀念國際研討會」,香港,2005.12。 許景輝 陳錦榮、顏明仁(2005):轉變中的教學實踐:合作學習的困難,論文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40周年紀念國際研討會」,香港,2005.12。 為挖角人才,麗的電視於1975年8月與鍾景輝達成跳槽共識[20],留侍他與無綫電視完約後隨即加盟[21]。 至1976年2月[23],鍾景輝出任麗的電視中文節目總監[24],1976年12月兼任助理總經理(節目)[25][26],1977年8月接掌副總經理[27]。 他在1982年2月本來想離職發展興趣[28],自組「皇牌製作」公司[29][30],終獲挽留接手李兆熊原先負責的節目製作事務[28],到了1983年3月1日離任[23][註 5]。 離職前為亞洲電視藝員訓練班戲劇課當導師及牽頭籌辦了「亞洲業餘歌手大賽」[31][9]。
許景輝: 電視劇
顏明仁、黃凱偉(2006):校本評核經驗分享:應用學生問題表分析技術,提升進展性評估的質素,論文發表於「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澳門,2006.04。 李偉成(2005):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輯於許景輝、李偉成編《領袖教師與教師專業發展》,頁37-58,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李偉成、林德成(2005):同儕教練,輯於許景輝、李偉成編《領袖教師與教師專業發展》,頁 ,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林德成(2004):共識與個人:老師個人課程信念及校本課程發展,輯於古鼎儀、甘志強及容萬城編《教育與課程改革:珠三角地區的適應與發展》,頁 ,香港,港澳兒童教育國際協會。
陳錦榮、吳美霞:「如何在小班推行合作學習」理論講解(一),演講發表於「優化小班教育協作計劃第九次交流活動」(2006年5月19日),香港。 許景輝 李和其他建制派議員報警處理,許智峯及後願意歸還文件,惟不肯歸還民政處官員抽籤箱。 許智峯同時指團體「香港中華文化協會」宗旨和網站內容顯示其政治立場親政府,屬政治組織,根據《運用區議會撥款守則》不得申請區議會撥款[31][32]。 2018年10月4日,建制派議員陳學鋒於由前行政會議成員張震遠及梁振英競選辦顧問鄧爾邦成立的「齊心基金有限公司」管理的港人講地內,表示認為許智峯議員於區議會會議內意圖衝向主席。
許景輝: 許景輝
因此,許智峯履行議員職責,監察有關款項是否用得其所,參與是次會議,並帶同助理和兩名記者(蘋果日報和明報)列席會議。 於2014年3月6日中西區區議會轄下公民教工作小組舉行會議,審議如何撥出25萬元公帑,推動政改宣傳工作。 惟開會前,許智峯發現申請撥款的團體為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中西區各界聯會都與中西區區議會公民教育工作小組主席李志恆,議員張翼雄及吳永恩有利益關係,名符其實「自己投票撥款比自己」。
- 其後於2016年立法會選舉中代表當選本區所在的港島區直選議席,成為雙料議員。
- 惟開會前,許智峯發現申請撥款的團體為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中西區各界聯會都與中西區區議會公民教育工作小組主席李志恆,議員張翼雄及吳永恩有利益關係,名符其實「自己投票撥款比自己」。
-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指特區政府高度關注事件並予以嚴厲譴責,形容該行為粗暴[15]。
- 林德成(2005):教師敍說--教師專業發展和學校發展的契機,輯於許景輝、李偉成編《領袖教師與教師專業發展》,頁91-112,香港,香港匯智出版社。
- 林德成(2004):落實教學評量與課程發展的雙結合:借鑑英國及澳洲的例子,輯於羅耀珍、李偉成編《香港學校的課程改革》,頁 ,香港,現代教育研究社。
- 霍秉坤、黃顯華(2005):課程領域中應用範式概念之爭議,輯於黃顯華、霍秉坤編《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增訂版)2,頁2-26,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顏明仁、李子建 許景輝2025 (2004):香港數學教育課程與教學的反思,論文發表於「兩岸四地中、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改革學術論壇」,澳門,2004.10。 陳盛賢(2005):知識型經濟與課程改革:談九種共通能力,論文發表於「香港比較教育學會2005年度研討會」,香港,2005.01。 許景輝、李偉成、謝加謙、陳錦榮及許明得(2006):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成就領袖教師,論文發表於「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澳門,2006.04。 陳錦榮(2006):香港小班教學之路:合作學習,論文發表於「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澳門,2006.04。 陳賢冰、梁佩雲、李偉成、周慧君及陳錦榮(2005):轉變中的教師教育和教育實踐的路向,論文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40周年紀念國際研討會」,香港,2005.12。
許景輝: 許景輝博士
胡少偉、李少鶴、李傑江、王雲珠、余煊、張志鴻、陳茂釗、徐國棟、梁贊榮、顏明仁及蘇碧婷(2005):《小學中層人員專業培訓資料冊》,65頁,香港,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 林德成(2005):教師敍說--教師專業發展和學校發展的契機,輯於許景輝、李偉成編《領袖教師與教師專業發展》,頁91-112,香港,香港匯智出版社。 許景輝 林碧霞(2006):香港視覺藝術課程之發展趨勢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14卷第1期,頁93-112。
許景輝: 個人工具
陳錦榮(2005):香港的小班教學爭論透視,論文發表於「兩岸四地教育改革的實踐與反思學術研討會」,澳門,2005.05。 離開香港之前,鍾景輝活躍於崇基劇社活動[14],曾自編自導自演翻譯作品《危險的角落》[9]。 陳乃國、余慧明及劉振國(2006):「敘事探究」與專業發展--師訓學者的經驗反思,論文發表於「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澳門,2006.04。
許景輝: 教學助理
賀國強、顏明仁(2004):從歷史看香港學校管治權的變革,論文發表於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主辦之「全國教育管理協作研究學術年會」,中國,2004.08。 羅耀珍(2006):發展校本融合課程的挑戰,論文發表於「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澳門,2006.04。 李偉成(2005):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輯於許景輝、李偉成編《領袖教師與教師專業發展》,頁 ,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李偉成(2004):同儕協作學習:專業發展與適應,輯於古鼎儀、甘志強及容萬城編《教育與課程改革:珠三角地區的適應與發展》,頁 ,香港,港澳兒童教育國際協會。 林德成(2004):落實教學評量與課程發展的雙結合:借鑑英國及澳洲的例子,輯於羅耀珍、李偉成編《香港學校的課程改革》,頁 ,香港,現代教育研究社。
許景輝: 主持節目
市建局起初承諾「無縫交接」,讓乾貨商戶和食肆留待新濕貨大樓建成後才遷走,但於2013年9月突然反口,要求商戶於該年年底離開。 當選區議員後,許智峯處理區內民生議題,當中包括擴大申請酒牌的社區諮詢範圍、中環嘉咸市集堵塞地盤及抗議民政處黑箱作業靜坐被抬等。 而在政改問題上,許智峯曾舉行佔領中環研討會、7.1遊行及凍結黃成智黨籍。 許景輝 因其言行於黨內屬激進派,主張對建制派進行非暴力的議會抗爭,因此被稱為「斯文激進派」。 2011年,由於時任區議員阮品強不再尋求連任,當年僅29歲的許智峯代表民主黨出選中環區議員,以望接替。
許景輝: 學術與教學人員
自二零零二年加入教大起,許博士致力參與大學的課程發展和管理工作,其主要教學領域為評估和研究方法。 他曾獲「 年度校長傑出教學表現獎」、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 年度學習領袖獎」及「 年度校長傑出知識轉移表現獎(團隊獎項)」。 陳健生(2005):課程統整和教師的專業發展:香港小學的個案研究,論文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40周年紀念國際研討會」,香港,2005.12。 李偉成、許景輝、陳錦榮、許明得、林德成、謝加謙及楊思慧(2005):領袖教師:從課程領導引申的專業發展課題與啓示,論文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40周年紀念國際研討會」,香港,2005.12。 同年無綫電視高層黃錫照透過與鍾一同籌備話劇的劇作家姚克幫忙[註 2],撰寫錄用邀請書函予鍾[12],結果鍾景輝於1966年先在浸會學院繼續任教1年[12],後於1967年6月正式加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12]。
許景輝: 個人生活
記者拒絕離場後,李志恆即提出動議,反對記者在場列席,動議在建制派議員支持下通過,主席隨即召喚民政事務署(會議室所在的場主)的保安人員,驅逐記者。 由於主席主持會議手法粗暴,有欠程序公義,場面混亂,故民主黨成員吳兆康將過程拍攝紀錄。 最終在李志恆無權驅逐議員的情況下,民政事務署屬下的保安人員竟依照其指示,試圖抬走許智峯、吳兆康等人未果,及後再由近廿名在場警員,將許、吳及助理三人抬離會議室。 電視製作方面,由他擔任旁白的亞洲電視紀錄片節目《尋找他鄉的故事》系列廣為世界各地華人所知。 亦不時在電影中演出,作品包括《最愛》、《虎度門》、《源來是愛》等,其中《賭神3之少年賭神》的反派演技令人印象深刻,與《法外風雲》中的反派演技相提並論。
許景輝: 領袖教師:從課程領導引申的專業發展課題與啓示
案件最後於2015年4月28日完成審判,東區法院法官裁定許智峯兩項普通襲擊罪罪名不成立。 法官裁決時表示,雖被告進入辦公室時屬侵入者,但事發時他的雙腳被按住,不排除他是因失去平衡,非自願性地踢到保安,並非蓄意踢傷,加上2名事主傷勢輕微,在有疑點下裁定被告罪名不成立。 許智峯在庭外指,對脫罪感慶幸,但認為今次反映有不合理的事,如區議員進入區議會時被阻止,認為有關部門需要檢討。 許智峯翻查該區選民登記冊時,發現衛珮璇自選舉當年(2011年)起,一家六口突然搬遷往選區內一個只約二百多呎的單位,並報稱同時居住了六人及登記成為選民。 許智峯質疑該六人並非全部居於該處,有種票嫌疑,因此親身到廉政公署投訴,令當時不少市民關注建制派涉嫌種票之事。 再者,衛珮璇於選舉期間被揭向選民發送宣傳電郵中,竟包括區內其他選民名字,電郵地址及其居住地域,變相將大量區內選民的個人私隱外洩露給第三者,更有選民立即向衛投訴。
許景輝: 許景輝博士
一個與校長討論的課題,輯於許景輝、李偉成編《領袖教師與教師專業發展》,頁 ,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霍秉坤(2005):香港小學課程統籌主任的專業發展:切合需要的設計,《教育曙光》第52期,頁22-38。 陳盛賢(2004):「專科專教」在學校裏的發展:從教學與行政的角度分析,論文發表於「珠三角地區兒童教育的適應與發展研討會」,香港,2004.10。 鍾景輝,SBS(英語:Chung King-Fai,1937年3月23日—),尊稱King Sir,香港舞台劇演員和導演、戲劇教育家、電視製作人、前香港無綫電視合約藝員及電視節目主持。 香港戲劇協會會長,康文署演藝小組成員,赫墾坊劇團董事長,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藝術顧問、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2][3]。 楊思賢:課程統整的理念與設計~不同領域的磨合(演講),教師專業發展講座─課程統整的理念與設計(2005年3月12日),香港。
許景輝: 領袖教師:從課程領導引申的專業發展課題與啓示
其太公是船塢商人[4],父親鍾溥是香港亞歷山大洋行的會計文員[5][註 3]。 他在校讀中六時曾經成為當年校際陸運會全場總冠軍[註 3],另一方面參與校內紅藍劇社的話劇活動[註 3],讀書成績一般[註 3]。
許景輝: 個人工具
霍秉坤、黃顯華(2005):教科書內容偏見的探討,輯於黃顯華、霍秉坤編《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增訂版)2,頁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霍秉坤、黃顯華(2005):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看教科書之編訂,輯於黃顯華、霍秉坤編《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增訂版)2,頁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黃顯華、霍秉坤及吳茂源(2005):評估語文教科書分析架構的一個建議,輯於黃顯華、霍秉坤編《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增訂版)2,頁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再者,這些團體的名譽主席為梁振英,榮譽顧問香港中聯辦港島工作部部長吳仰偉等,許智峯認為這樣的撥款是等同用公帑來幫政府進行洗腦。 而這些團體所申報的活動亦是為人熟悉的蛇齋餅粽之一 – 酒樓茶聚,費用為3萬元。 2015年區議會選舉,許智峯以過半得票撃敗建制派所支持的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劉尉欣而成功連任[7]。 其後於2016年立法會選舉中代表當選本區所在的港島區直選議席,成為雙料議員。 顏明仁(2004):香港教育七十年的轉變:從學校擴展到教師超額,輯於郭康健、陳城禮《香港教育七十年》,頁21-85,香港,香港教師協會。
許景輝: 學術與教學人員
鄧於2000年離開亞視後曾轉投無綫電視擔任節目主持,也是合縱連網(已被電訊盈科私有化後併入)前董事,其後主持香港電台電視部節目《議事論事》;曾為生物科技公司董事,並為on.cc網上節目《就係敢講》擔任主持。 鄧景輝年少時就讀於聖貞德中學,於1984年九月中到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修讀廣播傳理系,1988年畢業後同年年尾加盟三藩市KTSF電視台的粵語新聞部[10],再於1992年回港加入亞洲電視,任職記者和新聞主播[7]。 顏明仁(2004):香港教師對資訊科技改革認同感研究,輯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編《課程改革與教學創新》,頁 ,台灣,高雄複文。
霍秉坤(2005):香港課程咨詢組織:架構、特色和評議,輯於黃顯華、霍秉坤編《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增訂版)2,頁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首先,從宏觀視野與學術理論演變角度闡釋生涯規劃教育在21世紀下的定位和未來趨勢,並嘗試為生涯規劃教育的學與教提供初步的評估模式。 隨後,透過比較世界不同地方(包括大中華地區)中學和大學生涯規劃教育的最新發展,以及深入了解各個地方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重點,探索未來生涯規劃教育發展方向的啟示。 李子健、楊曉萍、柴賽飛及顏明仁(2004):幼兒園與小學數學課程銜接的研究,《當代教育科學》第23期,頁30-35。
許景輝: 教學助理
2015年5月,當時的民主黨成員黃成智在無民主黨同意下,以個人名義發動聯署,促請民主派在爭取到中央承諾提委會公司票轉個人票及白票「守尾門」的前提下,投票支持政改方案。 許智峯反對有關行動,雖然黨員有言論自由,但黃成智的行動破壞民主黨及泛民團結,若黃堅持聯署,民主黨必須召開緊急中委會,以凍結黃成智會藉。 [11]另外,許智峯亦指狄志遠、羅致光及黃成智近來的言行破壞民主黨團結,建議三人若與黨理念不符,應該退黨。 許景輝2025 5月21日,許智峯提出緊急動議,民主黨中委會其後通過凍結黃成智會藉。 市區重建局建議發展項目包括三個地盤(地盤A、B及C),用作住宅、商業、酒店及零售用途,並提供社區設施以及公共休憩空間。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指,將會把許智峯的個案交民主黨紀律委員會調查,一但裁定許智峯違反黨紀,將由民主黨中央委員會表決是否將許革出民主黨。 立法會全體議員於2018年4月27日閉門觀看相關影片,葉劉淑儀決定提出譴責動議。 若譴責動議獲得三分之二的全體議員通過,許或將會失去議席[25];公民黨楊岳橋則認為雖然許的行為粗暴,但他已深切道歉,其行為與罷免議席不相符[13]。
梁偉倫(2005):香港小學課程統整:回顧及新路向,《課程與教學季刊》第8期第4卷,頁 。 徐國棟、黃炳文、龐憶華、林碧霞、胡少偉、張志強及余煊:(2006)全面評鑑報告(九龍利瑪竇書院),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霍秉坤(2005):香港課程咨詢組織:架構、特色和評議,《教育研究學報》第20期第2卷,頁 。 霍秉坤、黃顯華(2005):課程領域中應用範式概念之爭議,輯於黃顯華、霍秉坤編《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增訂版)2,頁2-26,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霍秉坤、黃顯華(2005):教科書圖表設計的探討,輯於黃顯華、霍秉坤編《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增訂版)2,頁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許景輝 霍秉坤、黃顯華(2005):教科書先行組織者設計之探討,輯於黃顯華、霍秉坤編《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增訂版)2,頁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他入職無綫電視的崗位是高級編導[12][18],未幾於1967年10月晉升為節目部經理[12]。 1971年有鑑電視台需要大量演員解決演員不足的問題[9],隨即向無綫高層提議開辦為期一年的藝員訓練班課程[9][12],同時兼任首4期訓練班導師[註 4]。 隨着蔡和平於1973年11月調任時任總經理余經緯的特別助理(製作事宜),鍾景輝一度兼任節目部與製作部經理二職[19]。 鄧景輝年少時就讀於聖貞德中學,於1984年九月中到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修讀廣播傳理系,1988年畢業後同年年尾加盟舊金山KTSF電視台的粵語新聞部[10],再於1992年回港加入亞洲電視,任職記者和新聞主播[7]。
許景輝: 主持節目
近年主演作品包括《瘋癲皇帝》、《推銷員之死》、《莫扎特之死》、《金池塘》、《風雨守衣箱》、《瘋狂夜宴搞偷情》、《承受清風》、《謀殺遊戲》等。 2006年參與香港藝術節之演出,和鄧萃雯合演《不期而遇的男人》[48]、《相約星期二》、《小城風光》等。 區美蘭、潘海容(2006):嚴重智障兒童有創造、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嗎? 隨著21世紀技能日趨重要,本書也提及職業倫理教育以及提出多元夥伴協作對於推動21世紀技能教育的重要性,作者期望本書能加深讀者了解生涯規劃教育與21世紀技能之間的關係。 事後,許智峯被控在靜坐抗議時,強行由接待處櫃枱捲閘間爬入辦公室期間,涉嫌踢傷兩名保安,被控兩項普通襲擊罪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