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隧道口建築風格幾乎一模一樣,上方有三組文字,從左到右是「1906」(興建年份)、「Beacon Hill Tunnel」(隧道英文名) 、「1910」 (竣工年份)。 ,簡稱浸會醫院)是香港一間全科基督教醫院,位於筆架山窩打老道222號,約在窩打老道及聯合道交界,成立於1963年,為香港浸信會聯會社會服務機構之一。 屯馬線通車後,心想沙田出口的沙中線地盤應該已經完工吧。 前幾日瀏覽面書,得知有人最近曾到過北面出口,於是今早前往試試。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 電氣化除咗換咗新車新站,亦都喺沙田新市鎮內,加多兩個站。
- 另外,每逢馬場站開放,沙田站會做一個臨時轉綫站,往羅湖或落馬洲方向列車嘅乘客要去馬場站,必須喺沙田站等候經馬場站嘅列車。
-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 響1910年至九廣鐵路(英段)現代化及電氣化工程之前只有2條路軌同2個月台,1950年代,沙田站側邊已經有一條避車軌(即而家一號月台條路軌)。
- 當兩站的「波盅」手掣皆處於垂直狀態時,就表示兩站之間的路段皆已清空。
除咗固定舖頭,非收費區重有臨時檔口,畀人短期租用,呢啲臨時檔口,多數係做宣傳同申請信用卡或電訊網絡生意嘅人租,2009年起更有化妝品宣傳活動。 近日有人問起 + 七年之癢,於是舊地再重遊。 從顯徑邨小溪旁的晨運徑,兩分鐘不到的步程就到達隧道沙田入口,途中遇到幾位晨運客,算得上熱鬧。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2025 筆架山山頂從龍翔道可經龍欣道前往筆架山山頂。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新界東機槍堡及戰壕探險
舊筆架山隧道於1910年啟用,頂部刻上Beacon Hill Tunnel字樣。 提示它並非供汽車行走的,於1910年完工,今天已關閉,地點位於九龍塘與沙田之間。 煙墩山隧道(Beacon Hill Tunnel)係香港一隧道,喺煙墩山下。 煙墩山隧道擁有逾百年歷史,雖然未被列為法定古蹟或有任何歷史評級,仍極具歷史價值! 隧道九龍塘入口雖然已封閉,但仍然可以看到保留完好的兩幅花崗岩磚牆,磚牆上更刻有隧道名稱「Beacon Hill Tunnel」,施工及竣工年份「1906、1910」年份。 不過隨著鐵路現代化,九廣鐵路為了提升列車速度,改用雙軌雙程行車。
而廿五號呢一日,火車只去到沙田站同旺角站,中間要改搭巴士。 由於沙田站響正東鐵綫中段,又處於沿線最繁盛嘅沙田市中心,所以本站為進出九龍及新界之間的大站,人流絡繹不絕。 所以有好多大型商場,有新城市廣場、新城市中央廣場、連城廣場。 唔少政府部門都響火車站附近,好似沙田大會堂、沙田政府合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總部。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車站翻新
翻查承建商資料,當年隧道建設過程複雜,曾多次進行小型爆破,再以人手開鑿而建成,為整條鐵路工程最困難的路段。 筆架山的地質結構複雜,又有巨大但鬆散的花崗岩,所以不能一下子用炸藥開挖的方法,只能首先進行小規模爆破,之後再用人手慢慢開鑿,平均每星期僅進展18英呎,導致工程進度被迫拖慢。 隧道的造價達到300萬港元,佔整段九鐵英段工程開支逾三分之一,亦是英段中最困難的工程。 可是因為測度數據錯誤,導致第一次開挖時兩邊未能接通,最後要作出修正。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2011年車站翻新後,車站收費區兩面通道增加咗幾間舖頭,包括美心旗下東海堂、大同老餅家、Giordano同譚木匠。
- 1947 年,鐵路局更進一步將兩輛「道濟」(Dodge)貨車同樣改裝成巴士仔,載客量同樣是55 人,亦只服務新界區路段。
- 但令部份乘客要出閘至可以去客務中心認領失物,造成一定程度嘅不便。
- 到2015年3月,零食物語執咗,原本舖位改為Pandora珠寶。
- 後尾用柴油火車,都一樣要開恆馬力至入隧道。
- 兩邊隧道口建築風格幾乎一模一樣,上方有三組文字,從左到右是「1906」(興建年份)、「Beacon Hill Tunnel」(隧道英文名) 、「1910」 (竣工年份)。
- 當火車進入車站時,車長會拿着紅旗平放示意停車;而火車停定後,車長會在車尾觀看乘客上落車的情況,完成後,才拿着綠旗平放示意前進,司機便可開行。
工程開初,係請本地工人,之不過本地人信風水,認定挖隧道會觸怒鬼神,就齊聲反對。 最後營造公司要由印度以及中國山東請人收科。 由於香港天氣有時惡劣,時有打風,而衞生唔好,容易有病,死咗唔少工人同工程師。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九龍城寨「三不管地帶」 清拆前一遊!
1910年,英人起九廣鐵路(英段),喺同排頭圍同田寮附近平地起站,係鐵路嘅中途站。 個站喺1910年10月1號啟用,位置到而家從未變過。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當時個站東面係田,遠啲已經係沙田海同城門河口嘅淺灘。 沙田站係南行列車最後一個新界站,站嘅南行係煙墩山隧道,過隧道已經係油蔴地站(家下旺角東站),而北行就去到大埔。 響1910年至九廣鐵路(英段)現代化及電氣化工程之前只有2條路軌同2個月台,1950年代,沙田站側邊已經有一條避車軌(即而家一號月台條路軌)。 當年沙田風景怡人,有萬佛寺等名勝,又有唔同種類嘅馳名食肆,所以吸引到好多遊客。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車站周邊
之但係測度數據有誤,搞到初次兩邊駁唔埋,要修正返至得。 8︰舊筆架山隧道窄窄的,中間刻有「BEACON HILL TUNNEL」,左上角刻有興建年份「1906」,右上角刻有有開通年份「1910」。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2025 和南面入口一樣,中間是煙墩山隧道 “Beacon Hill Tunnel” 的名稱,左面是興建年份 1906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2025 ,右面是完工年份 1910。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沙田站
當火車進入車站時,車長會拿着紅旗平放示意停車;而火車停定後,車長會在車尾觀看乘客上落車的情況,完成後,才拿着綠旗平放示意前進,司機便可開行。 火車司機在接過小藤圈後,便代表擁有由甲站駛往乙站的路權,可將火車開行駛往乙站。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2025 雖然收費區列明唔准飲食,但係喺收費區及非收費區各設有7-Eleven便利店及餅舖。 另外,收費區設有一個找換店,以方便遊客及來往中港兩地人士暢錢。 非收費區有零食舖、飾物舖、時裝舖、化妝品舖等唔同舖頭。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歷史
)是香港港鐵東鐵綫的一條隧道,位於九龍塘站至大圍站之間,貫穿筆架山。 現在使用的雙線隧道於1978年動工,並於1981年4月26日啟用(原訂1980年中完工),由日本青木建設負責興建。 【煙墩山隧道】逾百年歷史的鐵路隧道「煙墩山隧道」又名為「舊筆架山隧道」,曾是全港最長隧道! 雖然已經停用多年,但花崗岩磚牆仍然保留完好,帶有神秘感的歷史建築更令人彷似身處動畫世界,而且隧道入口只是距離市中心15分鐘路程。 港鐵公司為迎接東鐵綫(前稱九廣東鐵)營運百周年,決定將各個東鐵綫車站翻新。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筆架山隧道
沙田站曾經設有九廣東鐵(現稱東鐵綫)客務中心,提供買紀念品、九廣鐵路資訊及失物處理等服務。 兩鐵合併嗰陣,所有九廣東鐵及九廣西鐵(現稱西鐵綫)客務中心,喺2007年12月2號關閉。 而港鐵亦將失物處理辦事處,搬去大圍站,同時應付東鐵綫及馬鞍山綫失物。 車站大堂有兩個客務中心,一個喺收費區,另一個喺非收費區。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車站歷史
1986年4月23號,大圍站啟用,取代臨時車站。 1990年代,大圍站有自己站務經理,結束咗一站兩管時期。。 沙田一帶,除咗加咗大圍站,1985年2月15號又開設火炭站,自此,三站一齊分擔搭客。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沙田入口
經驗豐富的司機會先在沙田車站待命,確保前路清空、暢通無阻後,便開動機車的全動力,一鼓作氣衝上煙墩山鐵路隧道。 在蒸汽火車年代,攀上煙墩山鐵路隧道實非易事,這礙於蒸汽火車頭的馬力較弱所致。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2025 就算能夠成功攀上鐵路隧道,由於隧道內的空氣對流欠佳,加上蒸汽火車頭在運作時會從煙囪排放出濃濃黑煙,故乘客在火車穿越煙墩山鐵路隧道時便需趕緊關閉車窗,以免濃煙飄進車廂。 這種情況隨年月過去更見嚴重,因鐵路服務漸趨頻繁,南行火車剛駛離隧道,濃煙還未來得及隨火車行走時產生的氣流飄離隧道,北行列車已準備駛入隧道,時日久了導致煤炭渣在隧道內積聚。 這種情況,尤在日後載運牲口的貨運火車日增而更甚。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車站結構
在這種情況下,若仍未能攀上煙墩山鐵路隧道,就只能靠車尾的車長監視後方路面環境,然後司機將火車退後回大圍再試。 始終在正綫開倒車確有一定的危險性,故自1940 年代開始,九廣鐵路局已於煙墩山鐵路隧道沙田出口至沙田車站一段加建側綫備用。 雖然柴油內燃機車的馬力遠較蒸汽火車頭強大,並能夠牽引數量較多的車卡或較重的貨物,然而柴油機車未能成功衝上煙墩山鐵路隧道的情況,與蒸汽火車年代一樣時有發生。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2025 畢竟煙墩山鐵路隧道的地勢較高,兩面的出口都是向下斜坡,沙田出口(當地人慣稱為「地窿口」)的坡度更高達2.85%。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軌道車輛——巴士仔
住宅區共分為兩部份,其一指深水埗區大窩坪南昌街的畢架山花園及帝景峰,另一則指九龍城區歌和老街的畢架山峰及聯合道以北一帶(包括廣播道「五台山」)。 一九一零年十月隧道同全綫一齊啟用,隧道全長二千四百米,單軌行車,軌係標準闊,四呎八吋半,即係一千四三十五毫米。 一九零六年開始開路,全長廿二哩,即係三萬五千四百米。 當時叫二號隧道,皆因四條隧道之中,由九龍起排第二。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再探畢架山隧道 — 九龍及沙田直井挖掘及研究
當中沙田站翻新工程包括更換月台指示牌、起新客務中心以及翻新車站大堂地板等等,舊客務中心亦喺2010年1月15日新客務中心啟用當日關閉。 2004年九鐵曾經同香港電台合辦閱讀車廂計劃,畀乘客喺旅途中享受讀書嘅樂趣。 由於計劃反應良好,舉辦機構香港電台曾經喺2005年6月9號喺沙田站推出列車書室,畀乘客免費借擺喺列車書室嘅書。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 而乘客睇完後可以喺兩星期內交返本書去列車書室或者九廣東鐵沿線嘅客務中心。
而最後決定揀咗前者,雖然隧道難開,但因爲短好多,而且經嘅地方興旺啲。 1941年12月8日香港保衛戰爆發,英軍為了拖延日軍向九龍市區推進,於12月11日出動皇家工兵在隧道內進行爆破,將隧道堵塞,並把路軌破壞。 日軍佔領香港後出於實際需要,很快便嘗試修復隧道,因為隧道損毀嚴重,要到1942年3月25日才能重開。 1945年8月日軍戰敗香港重光後,英軍及港府進一步修復隧道,不過因為隧道的結構已經受損,經常出現滲水的情況。
不過,隨住九廣東鐵沙田客務中心因兩鐵合併喺2007年12月2號關閉,列車書室已經喺2007年12月23號停止服務。 沙田站多次翻新,1995年做過一次,成個大堂翻新,並將喺非收費區嘅尖沙咀鐘樓大鐘,搬入九廣鐵路大廈(家下連城廣場),大鐘個位加兩條扶手電梯來往閣樓,現時嘅非收費區就係當年翻新工程後嘅車站。 煙墩山隧道沙田出口2025 2003年,沙田站同連城廣場再次大翻新,車站加多種指示同埋將收費區大堂翻新,大堂轉以白色為主,將失物認領處改建做警崗。 但令部份乘客要出閘至可以去客務中心認領失物,造成一定程度嘅不便。 1981年4月26日,隨著新隧道啟用,九廣鐵路局把舊畢架山隧道關閉。 現時,舊隧道內的行車軌道已被拆除,並加建輸送管供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用作輸送煤氣及天然氣。
1980年代有人提出將隧道改建為行車隧道,紓緩獅子山隧道擠塞問題,但當時由政府委聘的顧問研究指隧道沒有消防及逃生等設備,亦須作改建以配合道路網。 至於紅綠旗號,則是控制火車進出車站的人手揮動訊號。 從前火車上除負責控制火車的司機外,亦設一由車長駐守的領航卡(或俗稱「守卡」),「守卡」內有一緊急剎車器,遇緊急時車長可拉動手制將火車剎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