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仁醫師提醒,想要避免「蠕形蟎蟲病」復發,日常保養勝於治療,保養步驟應簡化,不要給肌膚過多負擔,務必要做好防曬。 陳奕仁醫師表示,想知道自己的肌膚是否有蠕形蟎蟲過多的問題,專業的醫師初步會使用皮膚鏡觀看,毛孔上是否有白白的一點一點像粉刺的東西,再觀察患者本身是否有蠕形蟎蟲過多的症狀如紅、癢、小膿皰等。 若懷疑為蠕形蟎蟲過多所導致,會進一步驗蟲,方法主要有三種,第一、以拇指擠壓類似擠痘痘的方式,第二、用三秒膠滴在玻片把病灶黏起來,第三、使用膿皰用針挑出來。 以上的三種方法都會有輕微的疼痛感,將毛孔內的分泌物擠出後,再放到顯微鏡下觀察, 確認是否真的有蠕形蟎蟲過多的情形。 蠕形蟎蟲主要的食物是皮膚上的皮脂和角質,陳奕仁醫師提醒,若肌膚油脂分泌過多,或是擦了太複雜的保養品、不正確使用卸妝油等,使得表皮屏障受損毛孔阻塞,進而導致蠕形蟎蟲增生。
只要講到「蠕形蟎蟲病」,很多人就會聞「蟲」色變,驚慌為何臉上會長蟲? 蠕形蟎蟲毛孔 陳奕仁醫師解釋,其實蠕形蟎蟲是皮膚上一種共生的寄生蟲,幾乎成年人臉上都會有,只是量多量少的問題,食物來源主要為皮脂腺和表皮細胞,正常情況下一平方公分的面積會有1∼5隻,並不會致病。 但在某些情況下,蠕形蟎蟲數量可能多達上百隻,免疫系統會產生失衡,刺激發炎反應,出現搔癢、丘疹、小膿皰、血管擴張等症狀,當大量的蠕形蟎蟲塞在毛囊開口時,還會導致毛孔變得粗大如橘子皮。 皮膚油脂分泌量多:食物來源多,蠕形蟎蟲的數量自然容易增加。 不當或過度保養:例如頻繁做臉、過度去角質,或使用成分過於強烈的保養品,都可能損壞皮膚屏障,導致蠕形蟎蟲增生。 體質差異:體質天生對於蠕形蟎蟲較無抵抗力,導致生長數量較常人更多。
蠕形蟎蟲毛孔: 皮膚發炎、血管增生 蠕形蟎蟲超標9大症狀
目前醫學界發現確實有生長在人類臉上的,只有毛囊蠕形蟎(Demodex folliculorum)跟皮脂蠕形蟎 (Demodex brevis) 兩種,前者生活在毛囊,後者生活在皮脂腺。 毛囊跟皮脂很多的地方,也就是臉上的T字部位跟頭皮,基本上就是它們最愛的棲息地,但偶爾也可以在身上皮脂豐富的地方(腋下、胯下這類的)找到。 大部分的人基本上臉部或頭皮都會有蠕形蟎蟲,不過因為他們長度不到0.5毫米,其實非常難直接看到。 臉上的蟲通常是蠕形蟎,平常就叫蟎蟲,我們皮膚粗糙、毛孔粗大、黑頭粉刺不斷、又長痘等皮膚問題,有60%以上是在毛孔裡堆積著的它們造成的。 蠕形蟎蟲是人體毛囊和皮脂腺中的一種永久性的小型寄生蟲,而住在人類皮膚裡的蠕形蟎蟲有兩種,毛囊蠕形蟲(Demodex folliculorum)和短蠕形蟲(Demodex brevis)。
- 這兩種蠕形蟎蟲平常與我們和平共存,人類的免疫系統既無法完全消滅牠,但牠也無法大量繁殖,相互達到一個平衡狀態,各過各的生活。
- 治療的過程中若真的感覺很不舒服,經醫師看診後可使用些微類固醇舒緩症狀。
- 但在某些情況下牠們的數量會大量增加,加上如果我們的免疫系統失調,就會導致症狀,學名稱為毛囊蟎蟲病。
- 若毛囊蠕形蟲的數量稍高於正常值,但患者完全沒有任何症狀,事實上不用特別做什麼事情,只要正常依照洗臉教學來正確的清潔臉部就行了。
- 換句話說,皮脂管絲是正常的皮膚產物,不是一種疾病,原則上是不需要去處理或治療的。
毛囊蠕形蟎的數量在春天及夏天會比其他季節時來得多[7]。 「有啊,我有去看醫生,醫生說是脂漏性皮膚炎,有開藥膏給我擦。擦完雖然會暫時止癢、退紅,但停藥後又立刻回來。」患者回答。 所以大家平常用粉刺面膜拔出來的「粉刺林」,其實只是皮脂管絲,而不是粉刺喔,剛剛有提過,粉刺下面有個很大的肚子,上窄下寬,不太容易用貼的就黏出來,而是需要一點力量,才出得來。 蠕形蟎蟲毛孔2025 事實上,我們幫美美治療後,她整個臉的平滑度改善非常多(如下圖)。
蠕形蟎蟲毛孔: 毛囊蠕形蟲症有什麼樣的臨床表現
在效果來說,metronidazole 蠕形蟎蟲毛孔2025 凝膠雖然可以讓酒糟改善,但是改善的速度,和舒利達這種專門殺蠕形蟎蟲的藥膏比,還是差很多。 蠕形蟎蟲毛孔 舒利達如果用在對的病人臉上,一般一、兩個星期,症狀就會改善很多。 蠕形蟎蟲毛孔 根據黃輝鵬醫師的研究,若以拇指擠壓法檢驗,不管是紅斑型的酒糟,或是丘疹膿皰型的酒糟,大概都只有九成左右,會驗得到蠕形蟎蟲的數量增加,也就是說,還有一成是檢驗不出來的。
- 看了蠕形蟎蟲常見的症狀,是不是覺得和酒糟的症狀非常相似呢?
- 美美的困擾相信很多人都有,只是嚴重程度的不同而已。
- 醫藥記者蔣志偉:「免疫力差,蠕形蟎蟲容易增生,平時必須做好基礎清潔、保濕及防曬,可用溫和弱酸性洗面乳清洗,而保濕品凡士林不可添加香精,有可能會讓皮膚狀況更糟。
- 毛囊蠕蟲病詳細的致病機制仍然未知,推測可能是因為蟎蟲本身阻塞毛囊及油脂線,蟎蟲亦可能帶有致病細菌或其死後的屍體導致皮膚的延遲性過敏反應或先天性免疫反應。
- 皮膚科專科醫師潘企岳臨床發現,有不少病友因為皮膚常泛紅,再加上又紅又癢,忍不住抓皮膚,事實上有九成玫瑰斑病人主要病因,來自於臉上蠕形蟎蟲過度增生。
- 例如持續性臉紅、丘疹及膿皰,在這兩種病都可能出現。
雖然說皮脂管絲是正常皮膚的代謝產物,不治療也不會怎麼樣,但如果太嚴重,有時會影響外觀,甚至會不好上妝。 所以,我們幫她做了海菲秀,也就是俗稱水飛梭的深層清潔,除去皮膚老舊角質跟毛孔內的髒污。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治療前的照片,她其實已經吃過一個月的A酸了,但皮脂管絲還是很多,進行海菲秀的清理後,臉上變得很平滑,來看看前後比對圖。 蠕形蟎蟲毛孔2025 所以白頭粉刺和黑頭粉刺,是疾病,是需要治療的,才能防止最後變成嚴重的痘痘,留下痘疤。 蠕形蟎蟲毛孔2025 既然每個人的臉上都有蠕形蟎蟲,為什麼有些人的臉上特別多?
蠕形蟎蟲毛孔: 毛孔粗大如橘皮、狂出油長痘痘? 揪出元兇 「蠕形蟎蟲」
毛囊蟎蟲病最常見的表徵就是瞼緣炎,亦常稱為眼皮炎。 顧名思義這是一種眼瞼邊局部的發炎,多數是由細菌、脂溢性皮膚炎或局部的過敏反應所引致,且常合併存在。 另外,一些先天免疫異常或常用類固醇的人,蟎蟲或會異常增加。 而且經治療後,也必須用溫和產品清潔及護理皮膚,否則蠕形蟎蟲死後,蟲屍含有的基丁質、細菌和排泄廢物,同樣容易令皮膚發炎、發紅。 TOPick曾就此訪問台灣皮膚科醫生黃輝鵬,他指出,20至60歲先天免疫力正常人士,單次用大拇指指甲擠壓臉頰,有69%機會找到蠕形蟎蟲,平均每1cm²有7.8隻蟲。 同時,不少酒糟肌患者案例顯示,每10名患者就有9人臉上有過量的蠕形蟎蟲,發病的多是30至60歲的女性。
蠕形蟎蟲毛孔: 繁殖與生命週期
在健康的皮膚狀態下,我們的毛囊開口是通暢的,就像家裡廚房水槽的排水管很暢通一樣,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會延著這條水管,順利排出去。 排出去的油脂,加再上一些老舊的角質,以及一些住在我們皮膚上的細菌,混合在一起,就變成我們看到的這種油油的,一根一根長條狀的「皮脂管絲」(如下圖)。 成分溫和天然,幫助修護肌膚屏障、舒緩保濕,並改善敏感丘疹以及酒糟型肌膚。 並並在乳霜中添加維生素C,以超滲透的方式直達肌底活化肌膚,為臉部肌膚提供了抵抗力及防禦力。 所有的治療當然要加上致病因子的預防,所以上述的一些主成因都是應該去注意避免的。
蠕形蟎蟲毛孔: 毛囊蠕形螨与皮脂腺蠕形螨
所以,目前外用的殺蠕形蟎蟲的藥膏,還是治療的主要武器。 「本來沒這個問題,是這幾年來,因為常常覺得臉上摸起來粗粗、刺刺的,好像有很多粉刺,毛孔也變得很粗大,所以定期會去沙龍給美容師去角質。平常在家,我自己也會擦一些去角質的保養品。」患者詳細述說這幾年來的保養方法。 皮膚科專科醫師潘企岳臨床發現,有不少病友因為皮膚常泛紅,再加上又紅又癢,忍不住抓皮膚,事實上有九成玫瑰斑病人主要病因,來自於臉上蠕形蟎蟲過度增生。 周宛儀說明,肉眼無法看出蠕形蟎蟲,需要透過「蠕形蟎蟲」檢測,也就是所謂的「驗蟲」,在顯微鏡檢查下才能準確判別臉上蠕形螨蟲數量是否超標,拇指擠壓法擠出10隻以上就超標,若是快乾膠黏貼法,抓到5隻以上就是超標。
蠕形蟎蟲毛孔: 毛囊蠕形蟎
48歲林小姐抗痘34年,年輕時因長期使用成份不佳與含有酒精的保養品,肌膚嚴重泛紅、腫脹、刺痛、發癢,皮膚薄到彷彿快破裂,卻找不出病因,甚至曾忍受異樣眼光到性病診所求助。 因此,她長年只敢在太陽下山後才出門,找的工作也都是大夜班。 一旦過度角化的情形愈來愈嚴重,這些分泌不出去的油脂,就會在毛囊裡面愈積愈多,整個毛囊就愈來愈膨脹,形成一個水滴或梨子的形狀,皮膚表面也因此而鼓起來。 我們先來看皮膚的解剖構造,這是我們皮膚的毛囊,毛囊旁邊有一個連在一起的皮脂腺,皮脂腺負責分泌油脂,形成一部分的皮脂膜,負責維持我們皮膚的滋潤,讓皮膚不會乾燥。
蠕形蟎蟲毛孔: 皮膚敏感 │ 90%人類臉上寄生「毛囊蠕形蟎」英國研究 :完全沒有預防方法
我們如果排除一些因為使用免疫抑制劑,導致皮膚免疫力下降而造成的蠕形蟎蟲增加外,還有一部分的人,天生皮膚上的蠕形蟎蟲數量,就比一般人還多。 我的門診病人中,就遇到過,媽媽、十幾歲的兒子、女兒一起來看診,三個人臉上的蠕形蟎蟲數量都有增加。 只是媽媽的診斷是酒糟,但兒子、女兒只是蠕形蟎蟲症。 千萬不要自己亂診斷,跑去藥局指定藥名買藥來擦,可能造成刺激性的接觸性皮膚炎。 由於毛囊蠕形蟎蟲症的症狀與許多皮膚問題相似,例如造成脫屑的脂漏性皮膚炎,或使皮膚泛紅和粗糙的酒糟肌等,因此無論病人或醫師,都很容易誤判,導致病症遲遲沒有獲得正確的治療。 蠕形蟎蟲毛孔 我門診有一位年輕病人叫美美,她其實是來找我看她臉紅的問題。
蠕形蟎蟲毛孔: 臉部皮膚出現「這些」症狀?網:可能是蠕形蟎蟲惹的禍!
目前人類皮膚表面已知的蟎蟲,僅有毛囊蠕形蟎蟲、皮脂腺蠕形蟎蟲等兩種。 蠕形蟎蟲毛孔2025 蠕形蟎蟲毛孔 醫藥記者蔣志偉:「免疫力差,蠕形蟎蟲容易增生,平時必須做好基礎清潔、保濕及防曬,可用溫和弱酸性洗面乳清洗,而保濕品凡士林不可添加香精,有可能會讓皮膚狀況更糟。 但周宛儀解說,其實蠕形蟎蟲是臉上常見的共生寄生蟲,並不需要趕盡殺絕,萬一蟲量超標才使用抗蠕形蟎蟲藥膏,也能避免抗藥性的產生,而且1條藥膏約可使用1個半月,能讓膚況快速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