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成則是南豐集團榮譽主席陳慧慧長子,為該集團創始人、香港紡織大王陳廷驊的外孫。 周浩鼎亦分享《施政報告》的意見,感謝李家超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回應他的再工業化建議,例如放寬對內地及海外先進製造業人才的引進措施等。 《施政報告》大篇幅政策支援創科及先進工業發展,周浩鼎寄語香港青年,未來在先進工業一定能有所發展,青年將有更多經濟出路。 東華三院於2月23日在東華醫院禮堂舉行周年會員大會,選出2021至2022年度(辛丑年)董事局成員,同時互選來屆主席及副主席。 李家超致辭時表示,他今日剛宣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新方案下,區議會將回復到《基本法》訂明區議會是非政權性區域諮詢組織的定位,政府亦會同時強化地區治理的高層架構,方案將國家安全放在首位,並將愛國者治港原則邁出非常重要的一步。
譚錦球,GBS,JP(英語:Tam Kam-kau,1962年1月2日—),廣西欽州人,現任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長,香港頌謙企業集團及香港國景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亦是東華三院前主席譚鎮國的父親。 譚鎮國2025 譚鎮國表示,作為深圳市政協委員,搭建起深港兩地溝通的橋樑是自己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他十分希望深港兩地可以通過交流協作實現優勢互補,從而達到共商共贏。 因此在所提交的提案中,大部份內容都是關於深港兩地在教育、科技層面的合作建議。
譚鎮國: 東華三院舉行周年會員大會選出2021/2022年度董事局成員 譚鎮國獲選為辛丑年主席
他在訪問中表示,爸爸是自己人生的導師、模範和偶像,很感謝爸爸帶自己入東華,令他從中學習很多處事之道。
- 他亦希望組織更多學生及年輕人跳出香港,往內地及外國走走,開闊眼界,加深認識中國,是另一個青年工作重頭戲。
- 包括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引進重點企業資訊業委員會」、「招商引才專組」等,以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積極出擊主動吸引人才。
- 隨着由政府主導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展開,他表示,該院會全力配合注射疫苗的工作,為抗疫出力。
- 八人中,有兩人是選舉改制後的新選委,包括東華三院董事局主席譚鎮國,他身兼香港政協青年聯會主席及新社聯常務副理事長。
- 新成立的北角醫療中心,將會逐步擴展並提供多元化的診斷及專科服務;在教育方面,東華三院水泉澳小學 已正式命名為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整個新校舍預計將於 2022 年落成啟用。
- 譚鎮國表示,作為深圳市政協委員,搭建起深港兩地溝通的橋樑是自己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他十分希望深港兩地可以通過交流協作實現優勢互補,從而達到共商共贏。
青研香港召集人陳志豪致辭時表示,中共「二十大」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政治會議,「二十大」報告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政治文件,具體講述了執政黨過去一段時期的發展成果,強調中共最新、最重要的執政理念,宣告執政黨未來的中心工作,是認識黨和國家發展的重要論述資料,任何關注黨和國家發展的市民也必須認真關注和學習。 新界青年聯會和青研香港,今日(29日)舉辦「二十大與施政報告」青年學習交流會,邀請到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全國政協委員、新界社團聯會會長梁志祥,全國人大代表陳曉峰,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吳傑莊,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周文港、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擔任主講嘉賓,逾100青年出席。 他與太太一家四口,育有五歲長子及上月剛出生的女兒,對孩子的品格及教育極為重視。 他推崇正向教育,由老師培育社會棟梁,學生從正確途徑去學習、了解國家的歷史及發展,教育局已安排課堂上國民及國安教育,他非常鼓勵東華三院旗下學校的老師往內地考察,更好教育學生。 譚鎮國2025 圖一:東華三院主席兼名譽校監譚鎮國先生(前排左七)及董事局成員與「東華傑出學生獎」中學組得獎同學合照。
譚鎮國: 東華三院 譚鎮國:致力善團年輕化 燃點青年夢
譚鎮國說,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希望能帶領青年人為社會多做貢獻,而疫情當前的付出則更能培養他們在面對社會事件時的責任感和擔當。 事實上,自從踏入社會,譚鎮國便加入了東華三院,希望可以盡一己之力服務社會,同時也更能深入地調查了解社情民情。 這些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東華三院的慈善工作,親力親為籌辦各類活動支援弱勢社群。 他認為青年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謙卑、善良的心,要學會感恩,學會付出,他也會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希望可以感染到更多的青年人主動地回饋社會。 中聯辦副主任何靖指,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的起步之年。
- 他亦表揚今屆文憑試表現優異的同學,儘管面對疫情,要比往年的考生面對更多困難及不確定因素,承受更多壓力,仍然考獲佳績,充分展現出「東華人」的毅力和決心,實在令該院感到自豪。
- 谭锦球,GBS,JP(英語:Tam Kam-kau,1962年1月2日—),廣西欽州人,現任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長,香港頌謙企業集團及香港國景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亦是東華三院前主席譚鎮國的父親。
- 其次,特區政府將朝著「十四五」規劃中給予香港的八大明確定位發力,相信未來青年在港會有更多機遇。
- 他當全國青聯委員、政協青年聯會(政青)主席、東華三院主席,以至深圳市政協委員等,無不涉足青年工作,邊做邊學很上心。
陳百里表示,在內地來港求學的青年,大部份都未選擇留港工作發展,於此特區政府會持續與企業、中央溝通,對內地港漂提供更多便利措施。 其次,特區政府將朝著「十四五」規劃中給予香港的八大明確定位發力,相信未來青年在港會有更多機遇。 譚鎮國主席於頒獎禮上讚揚所有得獎同學,全賴在過去日子不斷努力及奮鬥,才取得今日的成果。 他亦表揚今屆文憑試表現優異的同學,儘管面對疫情,要比往年的考生面對更多困難及不確定因素,承受更多壓力,仍然考獲佳績,充分展現出「東華人」的毅力和決心,實在令該院感到自豪。
譚鎮國: 東華三院傑出學生獎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優異成績獎頒獎禮
他勉勵同學繼續努力,奮發向上,並謹記校長、老師及父母的教導及栽培,正如東華三院屬校校歌歌詞所勉勵:「他日成材服務社會,報恩厚」。 譚鎮國主席並寄語同學,除注重學業與才能發展外,亦要注重個人品格,懂得思考個人對家庭、學校、社會以至世界的責任,在放眼世界之時,亦要關注身邊事物,做好本分,裝備自己,迎接人生種種挑戰。 對於未來青年工作的開展,譚鎮國希望自己能保持初心,深知雖然一定會遇到或多或少的挑戰,但整體來說仍然十分有信心。 他最後表示,青年人是未來的主人翁,相信和他們一起努力,未來一定能把國家建設得更好,前景也將一片光明。 譚鎮國還指出,除了通過一些交流活動向青年推廣正向思維與正確價值觀以外,他也希望通過自身的行動和努力去影響年青一代,以身作則,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國家的發展。 社會未來的主場是屬於年青一代,譚鎮國最關注年輕人的未來發展,他說了解到當前香港許多青年人有怨氣、有訴求,但尋求雙方的相互理解與認同最重要的是通過溝通去化解矛盾。
譚鎮國: 譚鎮國:香港必須融入國家發展 為青年「北上」提供機遇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李九歌)「賀建黨百年 慶國慶 慶回歸」新社聯成立36周年會慶暨第十三屆常務理事會就職典禮今日(23日)舉行。 譚鎮國 香港政協青年聯會主席、新社聯常務副理事長譚鎮國在儀式後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希望選出賢能愛國者治理香港,把握國家發展大局,為青年提供「上流」機會。 「賀建黨百年 慶國慶 慶回歸」新社聯成立36周年會慶暨第十三屆常務理事會就職典禮今日(23日)舉行。 譚鎮國2025 東華三院為表揚在學業成績、品行、課外活動及服務等方面有傑出表現的屬校學生,於7月24日(星期六)在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舉行東華三院傑出學生獎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優異成績獎頒獎禮,邀得東華三院主席兼名譽校監譚鎮國先生親臨主禮。
譚鎮國: 玩具大王子蔡加讚獲出任港大校董 青年聯會主席譚鎮國同獲委任
其次,中央亦提出和平現代化,倡議多邊主義,尋求和世界各地和平發展,但也絕對不畏懼霸權主義。 梁志祥說,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指名國家未來發展藍圖的會議,具備重大歷史意義,並取得「兩個確立」,進一步提高國家凝聚力。 他認為,青年興則國家興,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等國策為香港青年提供巨大機遇。 陳百里指,是次《施政報告》根據「十四五」規劃、二十大報告及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為指導思想,是具備「破格」思維的。 包括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引進重點企業資訊業委員會」、「招商引才專組」等,以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積極出擊主動吸引人才。 他強調,香港近期已正式提出申請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特區政府將更積極與世界各國溝通,爭取早日加入。
譚鎮國: 政協青年聯會主席 譚鎮國冀組織青年跳出香港
新成立的北角醫療中心,將會逐步擴展並提供多元化的診斷及專科服務;在教育方面,東華三院水泉澳小學 已正式命名為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整個新校舍預計將於 2022 譚鎮國 譚鎮國 年落成啟用。 在疫情影響下,「內循環」的重要性逐漸凸顯,香港需要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做準備。 內地市場廣闊,若通過創立升學就業基金、舉辦講座等途徑,能夠令香港青年明白「北上」的優勢。 新界北擁有大片土地,且地理位置接近對岸深圳,譚鎮國相信若得以規劃和開發,之後大灣區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將十分快捷。
譚鎮國: 活動視頻
提起此次疫情,譚鎮國強調,疫情當前讓人更加體會生命的寶貴,在這種情況下,齊心協力、守望相助才能共渡難關。 譚鎮國2025 面對口罩等防疫物資短缺的問題,他早前帶領政青一眾青年義工深入社區,為基層人士提供所需的支援,增加他們抗疫的信心。 譚鎮國 同時政青亦向特區政府、香港單親協會、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東華三院、新生精神康復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仁愛堂等組織分別捐贈了多批口罩、酒精搓手液等防疫物資。
譚鎮國: 內地客逼爆 街頭立食側目
新社聯理事長譚鎮國表示,新社聯會繼續凝聚團結新界各界,為市民排憂解難,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完善地區治理架構,同時肩負起時代責任,大力推動北部都會區的落地建設,深化香港及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互聯互通。 谭锦球,GBS,JP(英語:Tam Kam-kau,1962年1月2日—),廣西欽州人,現任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長,香港頌謙企業集團及香港國景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亦是東華三院前主席譚鎮國的父親。 譚鎮國年僅三十三歲,說話爽直、做事幹勁十足,別過西裝,活脫脫是時下陽光年輕人模樣。
譚鎮國: 新青聯「二十大」交流會 譚鎮國:須解深層次矛盾、深化自身優勢
此外,內地金融業名人馬蔚華亦成為港大新校董,他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副主任及招商銀行行長,現任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理事長,有報道指他在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任兼職教授,而在兩間大學網頁亦見其簡介。 譚鎮國相信,與年輕人溝通,不可持高高在上態度,要去共同感受他們的徬徨,包括「三業」即學業、就業、置業問題,把他們想法反映出來,盡量扶一把。 東華三院庚子及辛丑年董事局交代就職典禮已定於4月1日(星期四)中午12時於上環普仁街東華醫院禮堂舉行,屆時民政事務局徐英偉局長將為新任董事局主持監誓。 餘下四名新校董中,包括教育國際獎「一丹獎」創辦人陳一丹,他是騰訊主要創始人之一;已故資深馬主譚榮芬妻子譚麥美燕,她曾向港大工程學院「創科學院」獲捐贈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