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現時有需要接受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精神科住院服務的病人,會被送往醫管局轄下指定的精神病院。 根據《精神健康條例》第136B章,指定的精神病院分別為青山醫院、葵涌精神病觀察治療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精神病觀察治療院、新界東區精神科觀察治療中心及九龍精神科觀察治療中心。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2025 青山醫院隸屬醫院管理局新界西醫院聯網,現有一千多張病床,主要為屯門、元朗及天水圍區內精神病患者提供住院服務。
因《精神健康條例》第136章第31條被羈留在精神病院的病人,可透過《精神健康條例》第136章第59B條,向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提出申請,要求覆核其個案。 自願入院的原因有很多,基本上都是因為無法自行控制徵狀,或者預計未來可能出現難以控制的緊急狀況,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選擇留院。 舉例,當精神分裂患者處於急性精神錯亂(Psychosis),就會出現大量的幻覺與妄想徵狀,這時候為了保護自己及他人的安全,自願入院是比較負責任的做法。 另一種可能是需要大幅度調整藥物,因為患者可能會出現副作用,所以醫生可能也傾向讓患者留在醫院。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二度自殺、危害他人 家屬反對無效
(二)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為懲教院所,是根據法庭命令羈押在囚人士,並提供精神觀察、治療、評估或特定心理服務。 懲教署沒有備存院舍院友被法庭判處進入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的資料。 視乎病人的情況而定,入住精神科病房的病人的住院日數由數天至超過一年不等。 醫生會不時評估病人的情況,並會為適合出院的病人安排社區復康等服務。 過去五年,出院人次維持在每年約16 000至17 000宗。 根據《精神健康條例》,若醫生認為病人有自殺或暴力風險,或有不能自理的情況,可向法官申請,把病人強制留院觀察。
- 舉例,當精神分裂患者處於急性精神錯亂(Psychosis),就會出現大量的幻覺與妄想徵狀,這時候為了保護自己及他人的安全,自願入院是比較負責任的做法。
- 根據《精神健康條例》,若醫生認為病人有自殺或暴力風險,或有不能自理的情況,可向法官申請,把病人強制留院觀察。
- Bowtie在 2021 全年於直接銷售渠道中持續排行第一。
- 這不是故意限制你的自由,而是因為很多住院病人都出現了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傾向,例如抑鬱症患者病發時可能會想要了結生命,這時候如果他們手上有可以傷害自己的工具,那會隨時導致生命危險。
- (二)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為懲教院所,是根據法庭命令羈押在囚人士,並提供精神觀察、治療、評估或特定心理服務。
- 因此除了醫生之外,還會有護士、職業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社工等等。
- 本院聘有不同職系專業人員,包括醫生、護士、臨床心理學家、社工、職業治療師、藥劑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等。
此外,精神科病房的醫護人員也會為剛入院的病人作詳細講解,並會為他們提供住院須知及病人約章等資訊,以確保病人及其家人明白有關的住院安排。 ▲留醫20多天——有報道指,早前留守理大為學生煮飯的「廚房佬」(中), 於醫院精神病房留醫20多天才可出院。 (資料圖片)當病人情况漸趨穩定,醫生會安排病人有條件出院(Conditional Discharge)。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提供幫助
強制入院並非醫生單獨的決定,同時需要法官及病人親屬或社工的同意,一般來說,入院期限由7天到21天。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2025 當病人出院後,病房主診醫生會因應病人的情況,而決定病人是否需要優先跟進。 住院病人出院前會由精神科醫護人員作出院前風險評估,評估事項包括病人的康復程度、暴力傾向、自殺傾向、服藥依從性、覆診依從性、家人及社區支援等。 因此條例被羈留在精神病院的病人,可透過《精神健康條例》第136章第59B條,向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提出申請,要求覆核其個案。 青山醫院於一九六一年啟用,是本港歷史最悠久的精神科專科醫院。 主要服務除了為精神病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療外,更積極推動社區精神健康教育,增加市民對精神健康的認識。
歐陽:病人遭強制送院留醫,或會產生創傷感覺;因此啟動機制前,醫生應跟病人及家屬多溝通,嘗試說服病人自願入院治療,例如答應病人入院後不會被綁、預先告知處方哪類藥物、家屬承諾每日探望等。 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強制入院往往是最後一着,因為機制容易破壞醫生與病人之間的信任,如非必要都避免啟動;一旦啟動,應與病人多溝通,讓病人更願意接受治療。 他說,現在來說精神健康的設施不多,病床不足,即使執業護士有這個權力,都無法把這類有需要人士送往治療。 自願醫保的保障範圍惟並不保障臨床心理科專科門診的費用,但隨自願醫保計劃附送的 BowtieGo 門診服務,可讓你以低至半價接受指定專科門診服務,並毋須額外申請索償。 醫生一般希望避免強制病人入院,此舉會大大影響醫護與病人的信任度,或減低日後治療成效。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第136章 《精神健康條例》 第30條 自願入院病人
其間,病人需依時覆診及服藥,否則將要再被強制入院治療。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2025 病人亦可向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申請覆核,要求取消出院的條件限制。 歐陽:如果醫生發現病人有自殺或暴力危險,或出現持續自我疏忽照顧,可向法官申請,把病人強制留院觀察。 常見情况為急症室接收個案後,轉介至精神科專科做有關安排。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強制入院有什麼程序?
一旦啟動強制入院機制,醫生就要與病人多溝通,絕不向病人答允無法兌現的承諾,並答應以病人的利益為依歸,讓病人信任醫生。 歐陽:入院後,抑鬱症患者會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及心理輔導,若治療效果不理想,或會安排腦電盪治療,利用微弱電流通過腦部,刺激腦細胞,以矯正腦內不正常的生理狀態。 至於思覺失調及躁狂症患者,以藥物治療為主,大多是口服藥,因藥效較持久及安全,「但總有一些病人不願配合治療」。 如果抑鬱症患者拒絕服藥,由於現時沒有針對抑鬱症的針劑藥物,多數會慢慢哄他們,必要情况下安排強制的腦電盪治療;至於思覺失調患者,若拒絕合作不肯服藥,經院內多職系會議商討,認為有治療的必要,便會對患者施以針劑治療。 精神科病房病人若對醫管局的服務有意見,包括對其主診醫生的治療手法或對其精神評估有不滿意的地方,可向醫管局作出投訴。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住院病人須知
根據醫管局資料,2011至2014年,出院人次維持在每年約16,000至17,000宗。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病人若認為被誤導簽署「自願留醫申請書」,或在住院期間不滿其主診醫生的治療手法或其精神評估,可向醫管局投訴。 醫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精神科住院服務的運作安排,並在有需要時作出適當的改善。 以香港葵涌醫院為例,訪客需進入時請出示探病證登記,並需要進行安全檢查,確保訪客不會在未經主診醫生批准下,給予病人任何藥物、簽署文件、可以用來傷人傷己的物品等等。 如果需要給病人提供飲食(尤其如果病人不喜歡醫院餐的情況下),也需要事前與當值護士聯絡。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香港條例
青山醫院於一九六一年啟用,是本港歷史最悠久的精神科專科醫院,主要為精神病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療。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2025 除此之外,醫院更積極推動社區精神健康教育,增加市民對精神健康的認識。 根據香港《精神健康條例》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將病人強制留院,並在未經他同意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治療。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香港臨床心理學家選擇
以為他說起青山醫院會有什麼奇情怪事,最後還是一個個平常人的故事。 但如果病情較嚴重,如妄想症患者出現殺人傾向,則需要較長時間,觀察病人生活、情緒及身體反應,留院時間一般長於7天。 請確保自己能適當舒緩壓力,不要把所有責任肩負在你的背上。 如有需要,請你的親人和朋友幫忙照顧患者,留些私人時間給自己。 躁鬱症患者最重視的,可能是他們的抑鬱狀態;但不少親友卻最擔憂他們的躁狂徵狀。 如果他們躁狂時的行為令你憂慮,請嘗試在他們平靜時與他們相討,共同訂立出你可以幫助他們的方法。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醫院介紹
歐陽國樑解釋,其實醫護人員只在突發時,無法阻止病人自殘、干擾儀器或傷害他人,才會把他們「上綁」,甚至送入牆壁鋪滿軟墊的房間,但並非常見或是他們的日常住所。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歐陽國樑2015年離開青山醫院,轉開自己的私家診所執業,自言算是在公立醫院做得較長時間的精神科醫生。 昔日於公立醫院任職期間,我曾遇上一些病人,遭家人冤枉有暴力及傷人傾向,但留院觀察7天後,發現病人情况穩定,因此批准出院。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2025 【明報專訊】有報道指,早前留守理大為學生煮飯的「廚房佬」,「被困」醫院精神病房20多天才可出院。 卑詩大學醫學院教授馮啟寅說,此前,需要由2名醫生簽發證明,才能讓這類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進入治療設施。 醫院的病人聯絡主任接獲個案後,會交由有關部門跟進及了解事件,並在完成調查後將結果回覆投訴人。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了解他們發病前的徵兆和誘因
這是一項沉重的責任,所以在採取行動之前,你必須了解有可能會發生的事,和清楚你親人的權利。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心理醫生分類及其定義
青山醫院這座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精神科專科醫院,多年被外界想像為瘋人院,甚至戲謔言行失常的人要「入青山」。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歐陽國樑「入青山」工作15年,見盡各類奇難雜症,直至近些年有人失戀、失眠、突然情緒低落也跑來青山門診見他,他說港人有精神病很普遍,那些懂得求醫的病友,有時可能比「正常人」更正常。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2025 李:任職公立醫院期間,一直盡量不希望啟動機制,以免影響病人與醫護人員的關係。 每天門診約接見50個病人,半年約3至6人需要強制入院。 啟動程序前,會先警告病人及家屬,督促病人在家配合治療,否則將會強制入院。
你可能會擔心你的家人或朋友,但你要確保自己的健康,才能繼續支持他們。 香港共有398個臨床心理學家,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整合了關於臨床心理學家的專業知識、工作範圍、收費等資訊,即使擔心自己是否患上心理疾病,也可以了解有何公私營診症選擇。 在住院之前,或多或少都會讓人猶豫與不安,因為這犧牲了自己部分的隱私、自主的時間與空間,還不知會遇上狀況如何的其他病友。 它能使人渡過最糟糕的時刻,避免釀成自己或他人的遺憾,也避免病情更加惡化。
臨床心理學家並非是醫學院的畢業生,心理學亦不是一項醫學專科,因此臨床心理學家並不如精神科醫生一般,擁有處方藥物的權力。 臨床心理學家著重於非藥物治療,例如家庭治療、小組治療、遊戲治療、認知治療、行為治療及心理分析治療等。 而臨床心理學家則是應用心理學的專業人士,主要採用實證方法促進心理健康並解決心理問題,當中包括不同嚴重程度和複雜性的發展、情感、行為和精神障礙。 醫管局不時就各病房(包括精神科病房)的運作及管理事宜發出指引,以加強病房的管理。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服務收費
由於香港自二○二○年年初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醫管局已加強感染控制措施,亦因應疫情調整服務。 因此,醫管局各類服務的服務量與以往年度相比,或會有所下降。 中文翻譯是由Mind HK 獨立處理,只提供一般普及性信息。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執業護士可要求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 接受非自願治療
本院聘有不同職系專業人員,包括醫生、護士、臨床心理學家、社工、職業治療師、藥劑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等。 對於需要入住精神科病房的病人,醫護人員會向病人及其家屬闡述申請書的內容及相關精神科病房的運作情況,例如病人必須遵守的規則,以及離院的程序和安排等。 此外,精神科病房的醫護人員也會為剛入院的病人作詳細講解,並會為他們提供住院須知及病人約章等資訊,以確保病人及其家屬明白有關的住院安排。 對於需要入住精神科病房的病人,醫護人員會向病人及其家人講解申請書的內容及相關精神科病房的運作情況,例如病人必須遵守的規則,及離院的程序和安排等。
若投訴人不滿醫院的調查結果及回覆,可向醫管局公眾投訴委員會提出上訴(即第二層投訴機制)。 公眾投訴委員會為醫管局轄下的一個委員會,由社會各界人士組成,為醫管局獨立、公平及公正地處理及審議所有上訴。 假若家人發現被優先跟進系統類別的病人,精神狀況不穩定時,家人可聯絡所負責跟進的社康護士,以安排提早覆診或入院接受治療。 目前香港有五間法定精神科住院單位,青山醫院之外,還有九龍醫院、葵涌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大埔醫院。 他說很多個案源於遇上挫折,壞情緒日積月累,最終出現精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