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1987年,是香港充滿爭論、矛盾及沖擊的一年,政制綠皮書、八八立法局討論直選議員等議題在這一年出現。 在同學前往世界各地上課前,我們也在網上做出發前講座,一一解答學生和家長對海外留學的各種問題,做好身、心、智的開學前準備。 2月2日至20日,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 這是北京繼2008年以來第二次舉辦奧運盛會,成為全球唯一的曾經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
2021年的最後階段,美、中在冬奧會問題上的對抗仍然沒有最後的分曉,還會有多少國家加入美國的外交抵制陣營仍是個未知數。 因為這項新協議,澳洲取消了原先和法國合作的一項潛艇合同,引起法國的強烈不滿,招回駐美國和澳大利亞大使表示憤怒。 2021年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全球年度氣候峰會COP26,是全世界應對氣候變暖問題的重要會議。 大事回顧2025 7月初,加拿大和美國西北部地區連續數日受到高溫熱浪侵襲,多地氣溫直逼攝氏50度,突破過去的歷史最高溫紀錄,出現所謂「熱蓋現象」,造成美國加拿大數百人死亡。 進入冬季,阿富汗的人道危機越發深重,世界糧食計劃署(The World Food Programme)警告超過阿富汗總人口的一半面臨嚴峻的糧食短缺問題,300萬兒童嚴重營養短缺。 大事回顧 8月,美軍尚未完全撤出,受西方培訓多年的阿富汗政府軍面對塔利班卻毫無招架之功。
大事回顧: 大事回顧 (Year Review): 1973年大事回顧
除了人數眾多,「大逃亡」的嚴重性還體現在:「難民」來自廣東省62個縣以及全國另外12個省。 大事回顧2025 大事回顧2025 大事回顧2025 港府指初時「難民」主要是廣東的農民和非技術工人,5月中以後廣東鄰近地的學生和城市居民也不斷湧入。 港府向殖民地部彙報,指兩地邊境尤其是東部大鵬灣一帶的內地邊防部隊「不逮捕,也不嘗試阻截逃亡者」,甚至協助和鼓勵偷渡。 4月底,廣東東莞、惠陽、海豐、陸豐的公安局局長和寶安縣黨政機關召開緊急會議。
阿富汗總統加尼出逃,塔利班「勢如破竹」很快攻佔了全國重要城市,包括首都喀布爾。 2021年9月11日,美國遭遇911恐怖襲擊20週年。 美國決定在這個有象徵意義的日子之前,從阿富汗撤出全部駐軍,終結一場持續了20年的戰爭。 東京奧運組織者採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閉門比賽、禁止運動員與公眾接觸、要求參賽者、隨團人員和記者等每天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等。
大事回顧: COP15|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閉幕 中國推動「歷史性」框架協議
拜登入主白宮之後,改變了一系列特朗普政府時期的政策,其中包括就任當天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重返旨在應對氣候變暖問題的巴黎氣候協定。 新冠肺炎奪去過百港人生命,市民為買口罩曾經廢寢忘餐。 合法示威不復見,香港與國際關係緊張,香港的歷史,在這一年寫下新一章。 「反貪污,捉葛柏」這個口號相信在很多香港人還記憶猶新,這個歷時接近兩年的調查,從搜集證據到後來引導葛柏返港受審,顯示當年港英政府對反貪污的決心。
- 美國決定在這個有象徵意義的日子之前,從阿富汗撤出全部駐軍,終結一場持續了20年的戰爭。
- 3月,香港水警逮捕乘船偷渡的19名內地民兵和人民公社幹部。
- 在任職四年內發出36000多個推特信息、有8800萬粉絲的特朗普,在他最喜歡的社交平台上,被關上了麥克風。
-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政府及社會舉辦了一系列慶祝活動。
- 由於電台播放次數頻密,很多不諳越南話的香港人也能將此段廣播琅琅上口。
- 疫情不久蔓延至全球,我們EF全球所有學校也做出即時反應,把同學緊密的課程無縫地轉自網上授課。
2021年必定會更好,疫情始終會過,EF也會繼續遵守承諾,排除萬難open the world through education。 反覆與疫情抗衡了大約半年,我們也終於找到了一個中庸之道;我們開始再次參與實體海外升學展覽,為即將DSE2020同學安排放榜後的升學計劃。 我們校方也嚴格執行防疫措施,確保上面授課程的同學健康受到保障。
大事回顧: 大事回顧 (Year Review): 1989年國際大事回顧
您可以隨時聯絡我們的資料保障主任,免費取消訂閱並要求停止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用途(詳情見「私隱政策聲明 大事回顧2025 」中的「直接促銷」一節)。 請在本文下方空格內加上✓表示同意我們使用您的個人資料(如姓名及電郵)作直接促銷用途,例如向您發送電子新聞、我們舉辦或安排的活動及/或宣傳推廣通訊資料或促銷資訊。 12月9日,全球首架國產大型客機C919正式交付首家用戶中國東方航空,並在上海完成「首秀」,標誌着民航運輸市場首次擁有中國自主研發的噴氣式幹線飛機。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也在2002的中共十六大中,獲寫入黨章。 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到2022年恰好30年。
漁護署的「見豬殺豬」方式引發各界的廣泛討論,多名獸醫學生日前發起聯署反對新政策,獲逾400名業界人士聯署支持,甚至有愛協獸醫表明考慮辭任野生動物管理諮詢小組。 非自願的遣返措施引起外界不少批評,港府官員需要回應來自立法局、右派組織、英國議會,以及國際社會的質詢,這有助於理解港府「難民政策」的轉變。 白嘉時解釋,遣返措施非常重要,香港難以再容納過多人口。 港府又呼籲西方國家減少貿易限制,提供市場予香港產品,那將有利於居港「難民」的生計。 白嘉時這時承認,過去希望把「難民」遷往「第三國」的措施沒有成效;而過分依賴救濟,對「難民」自己亦非好事,反而惹來外界的負面眼光。 港府已放棄「短期救濟」和遷移「第三國」兩種方法,而是要把早期「難民」融入到本地社會,令他們成為香港居民。
大事回顧: 香港大事 (Hong Kong Major Events): 向越南船民廣播
71個註冊社團的5名代表與華民政務司麥道軻會面,請求港府暫時收容「難民」,不要把他們遣回內地。 不過,也有部分工商業機構認同港府的行動,認為阻止大量非法入境者是明智之舉,縱然他們同時也呼籲國際社會的援助。 習近平表示,25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必須長期堅持。 並對新一屆特區政府提出4點希望,包括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切實排解民生憂難,把普通市民的期盼作為施政的最大追求等。 至於避孕及搬遷計劃,麥志豪明白在技術上可能會面臨困難,「但既然你都麻醉咗要殺,不如麻醉咗佢去絕育算啦」。
大事回顧: 視頻, 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實現人民意願 民主終佔上風」, 節目全長 1,45
港府又借用鄰近兩地邊境的粉嶺警察訓練營,集中管理被捕的「難民」,提供糧食和醫療服務,並和內地邊防部門協商和安排遣返工作。 1962年5月1日至5日,1,187名「難民」被捕,他們連同此前被捕者共4,590人被遣返;到5月6日至10日則有5,040人被捕,4,590人被遣返。 寶安縣黨委部門則指4月27日到5月10日,總共7,474名外逃者被遣返內地。 「大逃亡」發生後,部分香港居民到邊境和新界上水一帶尋找和接濟「難民」,甚至協助他們反抗警察的遣返行動。 大事回顧 港府指「難民」越來越蠻橫,部分人甚至被遣返兩三次後仍繼續偷渡。
大事回顧: 香港故宮開幕 走進9大展廳 精選珍品逐個看
雖然有逾400個業界人士聯署表示反對殺豬,但亦有獸醫認為漁護署在執行避孕及搬遷計劃有一定難處。 獸醫黎昌生表示,捕捉野豬比捉貓和狗的難度大很多,一來捕捉野豬絕育或搬遷都有危險性,例如捕捉、麻醉的過程及打針,若份量未有預測準確,野豬提早甦醒掙扎,有機會傷及職員。 黎昌生另指,漁護署不可能有足夠人手為所有野豬絕育及搬遷,而且曾經進入社區的野豬「識行返轉頭」,故搬遷的意義不大。 漁護署上月中旬起下達「殺豬令」,引起社會極大迴響,亦成為動保人士最為關注的議題。 短短一個多月內,政府便已捕捉及撲殺了28隻野豬,署方解釋因為野豬繁殖及不斷入侵社區,避孕及搬遷方式已行不通,遂改為以安樂死方式人道處理在市區出沒的野豬。 公營醫療系統大受衝擊,病患冒寒醫院外露宿、殮房爆滿「屍疊屍」;三年五波疫情,旅遊零售業首當其衝,盛載港人回憶的景點、品牌漸漸退場。
大事回顧: 中國大事回顧之三: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下水
一名年年逛書展的50歲讀者黃女士表示感受到明顯變化,她說以前一進場就會看到政治諷刺漫畫,如今不復存在。 讀者麥先生購入三本香港文化書籍,分別是《香港散步學》、《記住香港老美》和《香港巨大化動物vol.1》。 最後,中國東北部齊齊哈爾市一所中學的體育館屋頂周日(7月23日)發生坍塌,目前已導致11人死亡。 媒體報道稱,遇難者均為該校女子排球隊的學生,事發時該排球隊正在體育館內訓練。 2023年7月第4個星期,經歷了混亂而戲劇化的等待,中國人大常委會在7月25日正式宣佈秦剛被免去外長職務。
大事回顧: 中國大使傅聰稱「不反對」烏克蘭收復克里米亞引發熱議
黃豪賢又指,漁護署過去一直對野豬採取友善政策,2017起推行的避孕微創手術更為全球先驅,計劃取得超過9成的成功率。 可惜好景不常,黃豪賢慨嘆指,自今年11月份野豬傷人事件轟動全城後,政策便大倒退,過去漁護署投放處理野豬問題的資源及人手過少,與政府經常指要好好正視動保權益的說法背道而馳,建議政府投放更多資源及人手為野豬避孕。 漁護署署長梁肇輝周日(26日)表示,今年野豬傷人數字達到20宗,自11月中開始改變處理野豬的策略後,合共捕捉及人道毀滅28隻野豬,目的是為保障市民的安全。 回顧過去野豬傷人的個案之中,以國際天后李玟近83歲的母親及警員遭野豬襲擊的事件引起關注,李母在今年9月30日早晨時分在山頂散步途中時,被野豬撞擊,身上出現多處骨折、右半邊癱瘓,事後需入院接受5小時的治療,以及一個多月的復康治療。 今年11月9日,一名52歲輔警在北角天后廟道飛龍台附近的停車場,遭一隻野豬撞跌及噬咬,右小腿及右臀部受傷,而涉事野豬因慌不擇路跳落10米深山坡,最後亦傷重死亡。 在八十年代的國際大事之中,以1989年的所發生的大事影響較深遠,包括東歐共產國家政權跨台,東西柏林圍場倒下以及三藩市出現大地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