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匯院線是現時香港最大的戲院院線,戲院網絡覆蓋香港、九龍及新界。 百老匯院線每間電影院均展示不同設計概念及風格,各具特色。 百老匯戲院配備最先進的數碼播放技術及設備,務求為客人提供極盡完美視覺效果及觀賞環境。 雖然位於旺角的新世紀廣場的嘉禾旺角戲院於今年年初因租約期滿結業,不過過去數個月嘉禾對於戲院的發展看來十分積極。 一方面為旗下的嘉禾青衣戲院加裝D-Box動感座椅,另一方面也為尖沙咀的海運戲院裝修,更換座椅外,亦加裝D-Box動感座椅及杜比全景聲系統。
- 戲院的賣點有二,其一就是全部六個影廳均設有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系統,而且投映機則採用Christie 4K投映機,當中三個影廳更設有D-Box 動感座椅。
- 為慶祝旗下首間IMAX影院面世,嘉禾院線全線9間戲院將會由8月18日起逢星期三推出成人票價$40、學生票價$30的超抵優惠。
- 他透露,現時每個項目要花30%至40%時間搜集資料,而資料搜集和分析亦要做到知己知彼,所以會參考和分析客戶對手的經營策略,甚至外國同類成功案例,作全方位準備。
- 而嘉禾V Walk為嘉禾院線於南昌首間落成的戲院,院內設有5個影院,提供逾 400 個座位。
除參與 CASETiFY 手機殼設計外,邱先生更親身設計《God 奧海城戲院2025 of War Ragnarök》高 3 米闊 10 米的巨型手繪壁畫。 壁畫於 11 月 8 日至 12 月 31 奧海城戲院 日於深水埗黃金商場外展出。 參加活動打卡並上載至 Instagram 可獲得限量版壁畫海報,詳情請留意官方 Facebook 及 Instagram 最新消息。 SIEH 與 CASETiFY 合作,推出與四位亞洲藝術家合作,以《God of War Ragnarök》主角克雷多斯 及阿特柔斯 為設計靈感的手機殼。 那次是行山上山頂, 又從山頂行落薄扶林, 見有時間, 便落數碼港看看.
奧海城戲院: 百老匯 MOViE MOViE Cityplaza
尚未有時間去看看環境,只能在此留下小許字,以作紀錄。 從嘉禾院線網頁所載的資料,新戲院合共六院,普通座椅合計共有868個。 與海運一樣,同樣置有杜比全景聲音響,部分影片安排「杜比全景聲版」。 為慶祝旗下首間IMAX影院面世,嘉禾院線全線9間戲院將會由8月18日起逢星期三推出成人票價$40、學生票價$30的超抵優惠。 如欲購買戲票,可按電影場次閲覧最新售票情況及座位資料(個別戲院提供震動或非震動座位選擇)。 之後,顧客可選「cinema.com.hk 會員登入」、「bc VIP / MOViE MOViE 會員登入」或「非會員登入」三種模式進行購票。
我只是探朋友時去過一次,覺得現在的樓都差不多,商場大同小異。 從戲院大堂所見,原風月堂的食肆位置成為戲院通道及小食部,原奧海城百老匯戲院的入場通道則成為了售票大堂。 如有任何查詢,可直接致電查詢熱線、PALACE 熱線、電影中心會員專線或MOViE MOViE會員專線了解更多。
奧海城戲院: 嘉禾院線
近年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和可持續發展成為普世價值,他特別關注設計能否做到可持續,為免遺害環境及人類健康,會留意建築用料是否難於分解或含致癌物質,傾向使用耐用、但對環境健康安全的物料。 我在該院幸而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反而在其他綜合式戲院則碰到過, 的確, 尤其碰上文藝片, 鄰院的強勁轟炸恍如不停響起的悶雷. 想體會冷清的感覺, 相信入任何一間舊戲院就行; 不過, 戲院愈來愈細, 奧海城戲院 又好像愈來愈講求私人感覺, 十餘廿人的座位數可能成為趨勢. 我入場最少觀眾的那一次,也是連我在內得3個人,看的是28日後,所以影片初段,拍空無一人的倫敦時,跟戲院的氣氛異曲同工,所以我記得當時我都有d心寒。
今天(2013年12月30日)晚上,在電視看到嘉禾院線的新戲院「the sky」推出簡單的廣告,公告正式營業。 奧海城百老匯結業僅三個月餘,原址改建的戲院已趕及長假期,啟幕營業。 紐約(曼哈頓)的戲票很貴,不知你是什麼時候去紐約的。
奧海城戲院: 嘉禾 V WALK
他解釋,策略性設計就是從客戶的特點及需求出發,成品又要同時滿足到用家,便要從數據分析及資料搜集等客觀因素入手,強調「設計離不開生活」,特別是針對年輕一代的用家,在資料搜集上更要「八卦」和「貼地」。 他透露,現時每個項目要花30%至40%時間搜集資料,而資料搜集和分析亦要做到知己知彼,所以會參考和分析客戶對手的經營策略,甚至外國同類成功案例,作全方位準備。 在大數據時代,本港室內設計師鄧世昊引入策略性設計,因應客戶特點,透過分析數據及資料搜集,為客戶度「室」訂造實用又具美感的設計,同時配合ESG和可持續發展的普世價值,使用較環保及耐用的建築物料,成就長效及高品質設計,達致三贏。
奧海城戲院: 嘉禾 黃埔
我初來時,戲票是US$9.25,已覺得很貴,當時還笑說,這樣貴,十元也不用找。 我比較支持曼哈頓以外的電影院,好像大家支持元朗和粉嶺一樣,票價較便宜,US$6一張,學生票US$5。 在褪了色的百老匯戲票堆中尋找,最早的奧海城戲票是2002年8月某天看《驚兆》;印象最深的,應是2003年,「沙士」陰霾下,戲院成了某種危險地帶。
奧海城戲院: 影藝戲院 九龍城
現場並設有「《God of War Ragnarök》拍照區」和「《God of War Ragnarök》珍貴相集展覽」。 場內將展出一系列由世界知名藝術家設計的家族肖像系列,及邱福龍設計的香港限定壁畫以供欣賞。 其中於海運戲院及the sky,經翻新後所有影廳均設置最新座椅,座椅行距加闊,並分別以優質毛絨及真皮製造。 以往睇戲,大家可能只係著重故事劇情,動作片、科幻片就睇埋聲畫效果,D-BOX 奧海城戲院2025 的出現可以話為觀眾帶來多一重感觀享受,通過座椅的震動、搖動,配合電影的動作場景,讓觀影體驗可以獲得再多一重的刺激感受。
奧海城戲院: 嘉禾 粉嶺
懷念上水的行樂戲院,因為這戲院陪伴我渡過童年,結業時前座票價還是HK$4.0,看戲時地下突然會有老鼠走過。 Lincoln Center的戲院我也見過,那次是看中文報紙派的免費票:陳凱歌的”Together”。 奧海城戲院2025 百老匯電影中心理應是愛電影人士的聚腳點,可惜也成為「滋擾」的聚腳點,當然,也許是我「幸運」,剛剛遇著啱啱,接連坐在愛閒聊的人士身旁。
奧海城戲院: 香港十八區景點
奧海城 2 期商場樓高 3 層,樓面面積達 60 萬平方呎,為奧海城三期建築群中最大的。 位於奧海城的百老匯戲院自九月租約期滿後,一直傳出由嘉禾接手。 直到近期,隨著奧海城與嘉禾一起面見傳媒後,有關戲院的安排亦已經公佈。 二期停車場設置全港首部“輪胎自動充氣機”,免費幫駕車人士替其座駕輪胎自動打氣。 今年初起,他開拓新加坡業務進軍海外,向海外推廣策略性設計,「未來1年在當地有2至3個項目,但不會放棄香港市場。」他指,近月香港氣氛有改善,亦參與一些社區小店的設計工作,希望藉有品味的設計,刺激社區客流。
奧海城戲院: 戲院及娛樂
至於5大體驗區,除了有不同主題,更有不同活動讓小朋友挑戰,包括花藝、烹飪、解難等等。 六家戲院中,四院稱為Vivo,標榜是較為豪華的戲院,而收費水平則跟UA iSquare的Phoenix影院模式相若,在標準票價上加30元,而30元則會提供一客小食,而汽水可以任飲,爆谷可以任食。 位於奧海城2期的戲院位置,自九月百老匯奧海報租約期滿後,已經改由嘉禾接手,並以The Sky品牌命名。 在經過約三個月的裝修後,戲院已剛於十二月廿四日平安夜開業。
奧海城戲院: 電影海報
備註:優惠適用於嘉禾院線於香港經營9間戲院,包括海運戲院、嘉禾黃埔、嘉禾粉嶺、嘉禾啟德、嘉禾V WALK、嘉禾銀河廣場、嘉禾MegaBox、the sky (奧海城)、StagE 奧海城戲院2025 (屯門市廣場)。 奧海城號稱坐擁 5 個港鐵站的優勢,包括:奧運站、旺角站、柯士甸站、九龍站、以及建設中的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總站,前往環球貿易廣場(ICC)、九龍站或中環都只需 15 分鐘。 奧海城商場新翼以 24 小時通道貫通,將整個奧海城連接成一個社區,讓居民可不受天氣影響下由屋苑往返奧運站。 奧海城屬於港鐵奧運站物業發展項目,商場部分由信和置業發展及管理。 商場總面積達 80 萬平方呎,擁有逾 250 間店舖及 40 間食肆,集購物、餐飲、娛樂於一身,並引入多間米芝蓮食肆。 據了解,奧海城百老匯的原址,連同毗鄰原風月堂餐廳的位置,均由嘉禾重新發展成The Sky戲院,據悉The Sky仍設有六個影廳,合共951個座位,樓面面積達六萬五千平方呎。
奧海城戲院: 停車場
除放映主流電影,百老匯院線亦會提供各種藝術電影及國際表演節目。 立即瀏覽本院線官網,緊貼各大猛片情報、參與電影討論或直接購買戲票。 奧海城 2 期北翼中庭可供舉行各類型藝術展覽或文化活動。
此外橙天嘉禾亦於台灣及新加坡經營電影院業務,中國大陸電影院業務則於2017年被售予大地院線,但該部分電影院仍以“橙天嘉禾影城”名義營業。 先來看看戲院的票價,該戲院2D及3D電影的標準票價分別為75元及105元,則旺角的旺角百老匯及UA朗豪坊的票價水平相若。 香港各區不少商場都是寵物友善,九龍狗商場有圓方、Mikiki,港島狗商場則有赤柱廣場,部分狗狗商場不但有寵物專用設施,更開設了狗可入餐廳。 奧海城商場原本分為兩期起,頭兩期落成之後幾年,發展商信和置業投到隔籬地皮並且開發第三期。
2022年8月,二期商場北翼中庭加裝電視,以準備11月在商場內播放世界盃直播。 該中庭更有扶手電梯被永久拆卸,以增加空間感,讓顧客在無遮擋下觀看賽事。 而商場地下在9月22日開設了大型連鎖日本遊樂中心NAMCO。 到2019年1月,二期商場現正分階段進行設施改善工程,包括全面更換假天花、翻新玻璃天幕、翻新升降機、翻新停車場入口、興建全新商場入口、翻新洗手間和更換地板,在一樓加建STEM教室等等。
2015 年,美食廣場大食代搬遷到一樓,原址改為佔地約 14,000 平方呎的無印良品連 MUJI Books。 奧海城 MUJI 按照服裝、家品、Cafe & Meal MUJI 等主題劃分為不同區域,每個區域均有相關主題書架,例如家品區擺放空間與收納相關書籍,Cafe 旁則擺放飲食書籍,把圖書與商品二合為一。 另外,奧海城內「隱藏」了一個公共休憩公園——奧海公園,原本內裡矗立了「風之后」李麗珊的風帆雕塑,以慶祝她於 1996 年奧運會贏得香港首面奧運金牌,可惜 2012 年受強颱風韋森特吹襲而倒下,最終被迫拆卸。
奧海城戲院: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我最少觀眾的紀錄是兩個人(連我在內,我想那一位也是人吧),地點:天水圍百老滙,電影:日本片《死國》,當天天氣:三號風球下風雨交加。 到紐約旅遊的年份是1998年秋, 那回去了3間戲院看戲, 都在曼克頓, 奧海城戲院2025 翻查舊票, 其中在Lincoln Square的Sony Theatres看了American History X (港譯「野獸良民」), 票價為$9. 而且附近商場亦沒有甚麼特別, 除了TVB不時在這兒搞直播節目. 若果去開旺角而又想睇戲的話, 坐一程短途巴士便可到達, 尚算適中. 座位不算太多,但空間感卻相當充裕,無論通道、樓底,以至行與行的距離,都相當闊落,舒緩不逼。 銀幕比例亦適中,坐於中間位置,已有能享受廣闊的銀幕影像。
奧海城戲院: 嘉禾 大埔
程式員會因應每部電影而設計搖動編碼,所有編碼及搖動效果都經導演及電影公司審批, 確保座椅每個搖動都可以與電影同步,大大增加觀眾的投入感。 而嘉禾V Walk為嘉禾院線於南昌首間落成的戲院,院內設有5個影院,提供逾 400 奧海城戲院 個座位。 戲院以全新的設計概念,揉合裝飾藝術風格及包浩斯風格,運用多種不同物料及花樣圖案,令整體設計既時尚但又不失經典。 此外,院內將沿用行內頂尖品牌Barco及Dolby系統,務求為區內市民提供有格調品味的觀影享受。 雖然三期停車場的車位數量比一期和二期停車場少,但由於發展商認為三期停車場車位不足,所以並沒有在三期停車場入口展示任何指示,只在網頁指出三期附設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