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教授續稱﹕「畢業生除了在本地工作,亦可選擇到內地或海外發展。近年,我們有畢業生加入Google、Facebook、騰訊,以及抖音等國際著名科網企業,在工作崗位上有所發揮。科創熱潮席捲全球,畢業生不愁沒有發展機會。」 除了投身科網巨擎,亦有畢業生創業,成立初創公司。 陳博士舉例,有畢業生創立科技公司專門研究透明天線及射頻技術,應用於提升5G通訊的效能;另有畢業生研發人工智能系統充當銀行客戶服務員,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解答各種查詢。 新科技的湧現,造就創業的良機,只要有創意、肯努力,定能開拓新天地。 機電工程署每年都會開辦見習工程師訓練計劃,招收Engine fresh grad,並且提供專業工程培訓,助畢業生晉身成為助理工程師,累積經驗後再去考牌。 培訓計劃為期兩年,會被安排到機電工程署不同部別及其他政府部門實習,例如建築署、渠務署、警務處、衞生署等接受在職訓練。
- 該計劃在業務流程、信息流、組織結構、物流系統、供應鍊和運營管理領域提供物流和企業活動的綜合培訓。
- 即使無緣參加上述的見習工程師計劃,香港仍有許多基建項目,這方面亦都好需要人手,所以政府定時都會請技術主任、監工等等,又或者可以加入政府做一些與基建相關的文書工作,雖然前景未及見習工程師計劃那麼好,但都不失為一份好工。
- 那麼,在生物醫學系畢業後,究竟在學校所累積的知識,能不能夠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產生幫助?
- 「若要生活好,咪_做機佬」,「Mechan痴線佬」,這兩句說話(笑話)相信科大人都不會陌生。
今日Tutor Circle 尋補 小編為大家搜羅了全港大學工程學課程、收生分數、出路前景等,方便你一目了然。 綜觀目前工程學出身的就業市場情況,卜會長指出,基本上是「工搶人」,因現時及可見未來,本港整體的工程師人手也極度短缺,以建造業為例,學會根據建造業議會較早前公布的《建造業人力預測報告》估算,在未來5年內,業內大概缺乏3,000名工程師,當中以土木、電機、機械、岩土、結構、環境等專才,最為缺人。 創科、零碳排放以外,香港的另一重點發展方向,是「再工業化」,有關當局的其中一個試點,是推動新一代的微電子產業,包括近年在全球需求激增的芯片設計及製造。 現時註冊電工的牌照有五類,分別為:A丶B丶C丶R及H級,主要是按照不同裝置所需的電量,或特定裝置來劃分。 例如,A級工程或俗稱的A牌,是指電流需求量不會超過400安培的低壓裝置,如日常家居及辦公室的燈光電源,都屬於這個級別。 至於最高級別的H級,即是超過1000伏特的高壓電力,運輸系統中的鐵路電力裝置,是其中一例,而這類工程只能由持有H牌的工程人員負責。
工程出路: JS3741 課程
▲香港城市大學工學院署理院長石燦鴻教授表示,工學院電機工程學系於2022/23學年開辦微電子工程學學士學位課程之目的之一,是希望透過培訓相關技術人才,令本港在微電子產業,尤其芯片設計方面,有足夠的人才支援。 可以係政府機電工程處輆下衛生工程部,去唔同公立醫院任職,或者去私人機構既私人醫院任職亦可。 BME係香港既機會唔多,好多人都嫌唔夠專同精,唔夠職業導向,第時搵工前路好一般,其實好多時出路好路好、前景點點點,都係我地自己set比自己既限制同框架,遮蔽左BME背後隱藏既機會同未來發展既優勢,如果你對呢方面有興趣,又自問係有能力既人,Why not?
它涵蓋了廣泛的應用,例如衛生專業人員在診斷、治療和康復實踐中使用的設備;植入患者體內以維持健康的植入物;有特殊需要的人使用的假肢、矯形器和輔助裝置以促進他們的日常活動;以及促進一般健康的保健產品和運動器材。 航空工程(榮譽)工程學士,從事飛機系統和設計;或者航空運輸工程(榮譽)學士,從事航空運營和研究。 部分科目由理大學者和業界專業人士共同教授,為學生提供最新的航空業知識。
工程出路: 1 香港中文大學
陸教授指,以往畢業生一般選擇投身電機或電子企業,以及公共事業機構,如發電廠、電力和鐵路公司等工作。 科創熱潮興起,新科技的出現讓電機工程畢業生有更多更廣的事業發展空間。 以物聯網技術為例,帶動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科技生活應用發展,業界需要聘請電機工程人才協助開發和設計物聯網系統。 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應用層面愈來愈廣,許多行業爭相聘請熟悉相關技術的人員,銀行和金融業是其中之一。
開立了facebook page「港澳小不同」,通過圖文來與人分享我心中所想。 主要係做地盤現場嘅文件同地盤嘅管理,出去踩地盤嘅機會比較多,要同好多唔同嘅人打交道,適合性格外向同喜愛戶外嘅人做,亦都會比較快接觸人事管理。 不過最大缺點係比較難考牌(結構同岩土都好難考到,比較多人會選擇考土木)。 土木工程有分三個牌:土木、結構、岩土,所以入顧問都要揀其中一個方向發展。 從零開始的新人,想拾級而上,只要朝目標努力,持續進修,一定會有理想收成,業界有不少工程師,都是由學徒做起,「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說來老套,卻是事實。
工程出路: 7 香港都會大學
完成訓練後再投考機電署的助理工程師,累積一定經驗之後考牌成功,就可以晉升為政府的工程師。 這個獨特的跨學科課程教育學生在高附加值產品的設計和開發中綜合技術、設計和商業。 畢業生有絕佳的機會在產品設計和開發、工程諮詢、環境工程和製造業開始他們的職業生涯。 工程出路2025 除了作為專業工程師服務社會,發展自己的初創產品業務也是我們畢業生的職業選擇。 為配合香港學會在全球環境下提升其在管理現代物流運作、科技及資訊科技相關企業的競爭力的需要,本計劃旨在培養新一代的物流工程師和商業分析師。 該計劃在業務流程、信息流、組織結構、物流系統、供應鍊和運營管理領域提供物流和企業活動的綜合培訓。
- 陸教授指,以往畢業生一般選擇投身電機或電子企業,以及公共事業機構,如發電廠、電力和鐵路公司等工作。
- 大家都覺得工程師是專業人士,人工高、地位高,但一眾工程師就認為有苦自己知:工時長,星期一至六朝九晚八;假日工作,電話不離手;競爭大,升職困難重重;人工和付出不成正比,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難怪有人中年轉職,甚至有人畢業後直接不入行。
- 结果就是一直当施工员,自己也考了二建,也在备考一建,但是这样的生活我真的不想过了。。
- Timmy一年前在城市大學的電機工程系畢業,未畢業時已知自己條路不易行:「個個都想入政府或電力公司,總之讀細電(行內人對城大電機工程系的稱呼)就要做大公司,即使工時長workload多,但起碼人工福利會較好。但每年那麼多畢業生,除非你是最top的一群,否則何時輪到你?」他自知成績不是最優秀,索性轉個彎試試另一發展。
- 工程Engineering這一學系向來都是極受歡迎的熱門學科,包含了不同範疇的內容。
加上人口老化、慢性病等健康議題愈黎愈嚴重,3D打印技術又漸漸應用係醫學領域,唔同本地高等院校又不斷將BME升格為學科並招兵買馬,BME既學生既前路係唔係一片光明呢? BRE計劃旨在提供一個充滿活力的平台,通過現實世界的實踐和先進技術,培養學生在建築和房地產領域的知識、技能和能力。 除了在建築和房地產方面具備知識和職業技能外,畢業生還表現出對自己專業領域的信心以及獨立思考和溝通的能力。 工程出路2025 工程出路2025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卜國明稱,隨著政府積極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及《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與創科及環境相關的工程學系畢業生,在就業方面應不愁出路。 為進一步培育業界人才,中電並於2017年成立中電學院,與VTC合辦不同課程,例如達資歷架構第3級的兼讀制「電力工程文憑」課程,就是讓在職技工有更多進修機會,取得文憑後,如再進一步修讀「電力工程專業文憑」,即可銜接中電學院與理大專業進修學院攜手開辦的電機工程學(榮譽)工學士課程,學成之後,跟達成工程師理想,又拉近一步。 另外,亦可考慮參與VTC近年新增的「Earn & Learn職學計劃」。
工程出路: JS3110 課程
三項課程分別為「計算機及數據工程」、「電子及電機工程」,以及「資訊工程」,各有重點和特色。 兩位教授指,三項課程均適合男生和女生修讀,數學能力基礎強、對科學感興趣,同時喜歡從事手作的學生,最適合報讀課程。 由於電機工程學涉及很多工程數學,數理基礎強的學生學習時更得心應手。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工程出路: 出路的英文
計分原則:4C + 2X,M1 / M2也可以計為選修科目分數加乘:數學(必修和M1、M2)、科學科目(組合科學、生物、化學、物理)和英文會有2倍加乘。 計分原則:Best 5,M1 / M2也可以計為選修科目分數加乘:數學(必修和M1、M2)、科學科目(組合科學、生物、化學、物理)和英文、中文及通識都能享有加乘。 計分原則:Best 5,M1 / M2也可以計為選修科目分數加乘:數學(必修和M1、M2)、科學科目(組合科學、生物、化學、物理)和英文這些科目會有1.5倍加乘。 其實仲有好多熱門出路既,例如做lab、做老師、做政府工、IT等等,只要你有興趣其實做咩都可以,唔好比major限死晒。 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 我先做下我的自我介绍吧,我是2017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
工程出路: 生物醫學工程讀咩?
另一個最大的公共交通—巴士,亦都需要機械工程的人才,巴士機械複雜,所以維修人員的需求頗大,加上九巴的型號已經殘舊,機件開始老化,而又未有機會換新車,這時就好需要背後的技術人員去處理,先可以提供安心的交通服務給乘客。 考獲牌照後便有個專業的註冊工程師資格,但其實對畢業而言,畢業後馬上考牌,的確有啲難度,通常畢業生都會「邊做邊學」,再準備考牌。 工程出路2025 工程師的工作種類,雖則林林總總,五花八門,但如想職涯發展邁向更專業層次,便必須要考牌,晉身成為註冊專業工程師(Registered Professional Engineer, R.P.E.)。 他認為,縱使微電子工業現時在本港仍處於探索階段,我們亦不可能一下子變成台積電或Intel,大規模地生產微電子產品,但預期這類科技含量高的工業,只會繼續拓展,因此,對這方面的人才需求,將愈來愈大。
工程出路: 3 香港科技大學
由於電機工程是一門很實務的行業,所以「學以致用」,是入行的最基本途徑,有心加入大隊的應屆DSE畢業生,VTC提供的「電機工程高級文憑」課程,是行內最多人會選的入場證,只要DSE五科成績達第2級或以上,包括英國語文、中國語文及數學,就可順利進場。 政府對見習生嘅培訓比較全面,有一定嘅地盤及設計機會,對日後考牌同正式入政府(做皇家佬)有一定嘅優勢。 當然,見習工程師嘅合約係有別於正式嘅政府工,如果你一定年期內考唔到牌(Charter)係會唔續約。 Timmy一年前在城市大學的電機工程系畢業,未畢業時已知自己條路不易行:「個個都想入政府或電力公司,總之讀細電(行內人對城大電機工程系的稱呼)就要做大公司,即使工時長workload多,但起碼人工福利會較好。但每年那麼多畢業生,除非你是最top的一群,否則何時輪到你?」他自知成績不是最優秀,索性轉個彎試試另一發展。 因此私人發展商都需要相關人才,而加入發展商的方向比較多,可以根據自己對哪方面有興趣,例如喜歡設計畫圖的可以找跟設計有關的工作,中意於地盤實戰跟人「打交道」的可以找跟前線相關的工作等等,發展的路向更為廣閱。
工程出路: BME 出路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工程出路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工程出路: 政府機構發展路線
【延伸閱讀】Public Health 出路 – 公共衛生係咪做衛生處?! 【延伸閱讀】biomedical science 出路 – 係香港讀生物醫學,哈⋯⋯ 此文章純屬 Blogger 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誌立場。
工程出路: 工程學畢業生,前途、「錢」途也有彩蛋
我們培養能夠應用現代技術解決和管理多學科工程問題的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生。 他們在許多行業/企業中擁有極好的就業機會,並能夠以機械工程師、服務工程師、顧問工程師、設計工程師或項目工程師的身份開始他們的職業生涯。 工程出路 就讀工程有關科目的同學可以在未來任職各領域的工程師,例如土木工程師、化學工程師、電子工程師等。
工程出路: 土木工程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土木从业者的自述
參與計劃期間,政府和僱主會提供特定薪酬和津貼,以機電業及建造業為例,學員第一年於青年學院修讀全日制職專文憑課程時,每月可獲僱主發放$1,400「職學金」,第二至第四年受聘為註冊學徒時,薪金連津貼,每月平均有$1萬以上,如於第二年連續六個月完成學徒訓練,更可獲額外「職學金」,加加埋埋,每月可以有接近$1.5萬。 CityU生物醫學工程課程為期4年,主要着重生物醫學的基礎知識與研究技能和尖端技術的整合,讓學生瞭解人體功能失調和疾病的病因、診斷及治療。 學生們還可以在課程期間透過在健康護理、醫學實驗室以及製藥和生物技術行業的製藥及生物技術研發和醫學實驗室的實習培訓來廣泛接觸和掌握醫學檢驗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 PolyU生物醫學工程課程為期4年,課程融合工程學、生物學及醫學的知識,並針對醫療和健康問題研制醫療機械或制定診治方法,就讀理工大學的學生有機會可以到美國、瑞典、芬蘭或英國的學校進行交流,學習更深層的知識。
工程出路: JS3140 課程
它還為畢業生提供必要的管理和商業技能,這些技能對於當今現代物流和商業環境下企業的有效設計、規劃和高效運營至關重要。 產品和工業工程 (PIE) 一直在推動行業和服務部門實現更智能、更快和更好的表現。 PIE計劃旨在為學生提供產品和工業工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包括工程經濟學、質量工程、工程科學與數學、工程通信和信息技術,使他們有紮實的基礎和靈活性去追求一個在第一年半的學習後獲得學士學位,無論是產品工程與市場營銷還是工業和系統工程。
工程出路: 2 科技器材銷售
加上現時香港市場中已經逐漸由經濟產業轉型至科技業,再加上人工智能的掘起,工程師自然會在市場上有更多的就業機會,發展不同方面的所長。 其實在外國,這類工作是非常專業的「金領」,人工待遇比白領還要優勝,加上,現時只有電力系統裝置的地方,就需要電業工程人員去安裝、檢查、測試、維修相關項目。 而且展望未來,智能化城市將成新趨勢,完善的電力供應設施絕不能缺,所以電機行業之發展前景,只會愈來愈樂觀。 要在職場向上流,U grad並不是唯一的入場券,中學文憑試(DSE)畢業一樣可以前途與「錢」途無可限量,只需有一「技」之長,想突圍而出,絕非是夢。 以電機工程行業為例,隨著大型基建、運輸網絡不斷發展,業內對年輕人才的需求很大,從業員可說是「唔休做」。 樂意邊做邊學的年輕新血,更可獲僱主保送到職業訓練局(VTC)修讀銜接工程學位的高級文憑課程,假以時日,今日的技師就是明日的工程師。
一般嚟講,大學生土木工程系畢業之後都係做工程師,雖然社會上都有啲異數,走咗去做政客(李卓人)或YouTuber(笑波子)等其他職業。 她認為做設計師不單是要有美感,其實溝通協調能力也很重要:「製成品只得一個『靚』字是沒有用。要又靚又實用,客人才會欣賞。而中間的協調,就要懂得材料的運用,亦要對空間和結構有靈敏的觸覺。這些技巧也是以前在學校和顧問公司學到的。」她明白藝術不能只靠天馬行空,若你要將藝術成為事業的一部分,還是需要點理性。 該土木工程與可持續發展學士(榮譽)計劃提供結構良好的一流跨學科教育,在最先進的知識和支撐現代土木工程實踐的高度需求技能之間取得平衡。 大家都覺得工程師是專業人士,人工高、地位高,但一眾工程師就認為有苦自己知:工時長,星期一至六朝九晚八;假日工作,電話不離手;競爭大,升職困難重重;人工和付出不成正比,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難怪有人中年轉職,甚至有人畢業後直接不入行。
為配合這個「工業4.0」新趨勢,香港城市大學工學院電機工程學系於2022/23學年,增設了微電子工程學學士學位課程,內容涵蓋應用積體電路(ASIC)設計、集成電路(IC)及芯片設計、納米技術等。 「預期第一屆學生在畢業前,課程將可獲香港工程師學會認證;加上位於元朗的微電子中心快將於2024年正式啟用,屆時,微電子學畢業生的出路,將會很廣。」城大工學院署理院長石燦鴻教授稱。 電機工程(榮譽)工程學士是香港首屈一指的電機工程學位課程之一,提供獨特和最新的電力和能源教育。 工程出路2025 該課程旨在平衡處理大學核心要求、電氣工程基礎、高級和專業主題以及管理等非技術科目。 交通系統工程(榮譽)工學士在香港獨樹一幟,為學生提供現代交通系統的跨學科知識和觀點,以及進入高增長交通行業及相關行業的直接職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