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牯嶺位於北大刀屻南坡,過往曾設有英軍兵營及軍車路,軍車路近年經修葺後,是為「牛牯嶺行山徑」。 牛牯嶺行山徑由林村放馬甫開始,至到近北大刀屻頂附近山坳,牛牯嶺行山徑可連接和合石、北大刀屻及蝴蝶山等地。 行山徑全長2,600米,由川背龍段的林村河起,經昔日軍車路至北大刀屻東面約400米的山坡。
東龍二輋位於西貢高流灣以南,此路線是欣賞香港三尖之一——蚺蛇尖的最佳地點,能近距離欣賞嶙峋的蚺蛇尖峰,更能飽覽蚺蛇灣、赤徑口和灣仔半島一帶的景色。 整段路線長7公里,需時3小時30分鐘,屬中級難度路線,適合有行山經驗人士前往。 無 論 由 粉 嶺 或 元 朗 出 發 , 前 往 林 村 郊 野 公 園 的 遠 足 路 徑 都 較 難 行 。 雖 然 要 沿 著 崎 嶇 的 山 徑 , 登 上 陡 峭 的 山 坡 , 但 沿 途 可 欣 賞 到 優 美 的 風 景 及 廣 闊 的 景 觀 。 由 山 脊 上 可 眺 望 元 朗 平 原 、 南 生 圍 、 米 埔 與 后 海 灣 , 以 至 遙 遠 的 深 圳 。 郊 野 公 園 內 的 山 徑 費 力 難 行 , 只 適 合 有 遠 足 經 驗 者 前 往 , 抵 達 山 脊 則 可 遠 眺 元 朗 平 原 及 林 村 谷 等 壯 麗 景 色 。
牛牯嶺行山徑: 牛牯嶺親子行山徑推介 牛牯嶺行山徑+蝴蝶山徑+林村河
龍躍頭文物徑位於粉嶺,保存不少典型中式傳統建築,如三級歷史建築祟謙堂、1924年興建的石廬、麻笏圍的法定古蹟門樓等,全長2.6公里,只需2個小時便能領略龍躍頭的傳統面貌及居民生活。 林口大峽谷位於林口發電廠和林口鎮南宮之間,在西部濱海公路旁邊的草地上就會看到一些黃牛,只不過這是私人土地並不對外開放,只能遠遠地拍攝。 只記得樓梯接樓梯,不停上上落落,我怕了,所以今次只經北大刀屻。 大 刀 屻 最 高 點 達 五 百 六 十 六 公 尺 , 北 大 刀 屻 則 為 四 百 八 十 牛牯嶺行山徑 公 牛牯嶺行山徑 尺 , 元 朗 平 原 一 帶 的 鄉 郊 景 致 盡 收 眼 底 。 免責聲明: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有相當多為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盡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 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本人概不負責。
今天由放馬莆起步,經天后廟、愛丁堡,接牛牯嶺行山徑,行約1小時10分鐘至上山脊入口,行約1小時接回北大刀屻山徑。 回程花約1小時20分鐘至放馬莆巴士站,全天行約三個半小時。 行山當日天氣普通,中午及午後初段有短暫降雨,但根據過往經驗,降雨機率一般會在較後時間逐漸下降,所以按計劃出發,閒遊元朗、大埔及粉嶺之間的「大刀屻」,並經昔日的軍車路「牛牯嶺行山徑」下林村。 林村放馬莆(KK060862)-可到林錦公路乘搭綠色專線小巴路線25K號或九巴路線64K號前往港鐵太和站。 相比大欖、西貢西等郊野公園,林村郊野公園名氣稍弱,林村鄉正積極提升市民的認識。
牛牯嶺行山徑: 林口水牛坑是怎麼形成的?
牛牯嶺行山徑全長約二千六百米,以前屬軍用馬路,所以途中還有一些軍用里程碑,可是由於軍用馬路已荒廢已久,所以有些里程碑消失不見,亦難逃路面破爛及野草叢生等等的失修跡象。 穿過「刀屻天險」,景色開始產生變成以大埔區為主了,八仙嶺群峰也能從側看見,至於山下最近處當然是林村谷群村,再走約十五分鐘到海拔566米的大刀屻頂。 受西南季風影響,對流發展較多,加上大刀屻呈西南至東北走向,全程剛在晴空區及烏雲區下方交界前行,西面還有少量耶穌光穿雲而下,感覺很奇幻,卻又有點擔心。 沿蝴蝶山混凝土小徑直上,全程主要為上階梯和下斜坡,要注意個人體力。 在蝴蝶山至箕勒仔一段設有瞭望台,可飽覽新界北部景致,至泥路段梯級較大,探尋戰前地堡。 下山方向有往「牛牯嶺行山徑」路牌,沿混凝土車路下山經愛丁堡公爵訓練營,回程可遠眺九龍坑山及吐露港一帶風光,亦可順遊林村許願廣場。
- 蝴蝶山徑更是人流如鯽,不少為一家大細,算來有逾百至二百人,在疫情及限聚令影響下,可見是十分受歡迎的山徑。
- 呵呵,這張越野摩托車的照片,蘇菲很難得的拍下來,因為蘇菲平時不太拍機車的。
- 由於牛牯嶺行山徑全段屬下行路段,所以速度可以很快,以每分鐘一百米向下行,剛好廿六分鐘到達林村放馬莆村,也可算林村鄉的中心,因為有最著名的地標「林村許願樹」之餘,亦是林村公立學校、鄉公所及天后廟所在。
- 大 刀 屻 最 高 點 達 五 百 六 十 六 公 尺 , 北 大 刀 屻 則 為 四 百 八 十 公 尺 , 元 朗 平 原 一 帶 的 鄉 郊 景 致 盡 收 眼 底 。
- 不過這張照片卻是讓蘇菲感受到,越野騎士其實內心應該都住著一位非常渴望能自由自在在大地上盡情暢意奔馳的靈魂。
整座山丘被被挖得只剩薄薄一片被稱為林口大峽谷,荒漠峽谷景觀加上放牧牛群的畫面,已成為熱門的打卡景點。 早 春 時 份 , 可 以 看 見 零 星 的 野 杜 鵑 在 強 風 牛牯嶺行山徑 中 屹 立 , 秋 冬 則 是 一 片 金 黃 , 夏 天 又 是 另 一 番 青 翠 的 景 致 。 大 刀 屻 部 分 路 段 豎 立 有 「 前 為 陡 峭 懸 崖 」 的 警 告 牌 , 並 修 築 了 梯 級 和 鐵 欄 , 以 防 遊 人 墮 崖 。 穿 根 藤 另 一 特 性 , 是 可 在 陰 暗 的 環 境 下 生 存 , 亦 很 容 易 在 密 林 下 尋 找 其 蹤 跡 。 乘64K巴士林錦公路最高處的「嘉道理農場」巴士站下車,從嘉道理農場正門對面的入口上大刀屻,沿途都是無窮無盡的樓梯級,上了三分一會經過觀音徑的無線發射站,再上三分一就要穿過一座「小V」谷,而且梯級的上下級距相當大,要加倍留神。
牛牯嶺行山徑: 林口水牛坑附近還有哪些景點?
林村鄉公所首副主席張振邦說,已有團體計劃冬季在林村舉行大型行山活動,以牛牯嶺行山徑為起點,由此進入林村郊野公園,但因為疫情暫未落實。 事實上,該徑入口附近就是林村許願廣場,可聚集人流及交通便利。 張振邦又說,自小已聽聞牛牯嶺之名,牛牯即是牛仔,應是指地形相似。 上登至半山的涼亭,可回望林村谷,後段則可遙看九龍坑山等地。 公 園 內 設 有 牛牯嶺行山徑2025 指 示 牌 , 並 在 山 徑 的 危 險 處 設 置 鐵 鏈 , 防 止 遊 人 墮 坡 。 遠足人士應在出發前自行選擇最合適的路線,以及查閱運輸署或相關交通機構網頁以獲取最新的交通資訊。
請妥善處理使用過的口罩及垃圾,以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 此次連遊兩山徑,一路走來,路況變化多,有石屎路、黃土山路、山泥石級、石屎樓梯,因此吸引不少練習跑步和跑山人士。 蝴蝶山徑更是人流如鯽,不少為一家大細,算來有逾百至二百人,在疫情及限聚令影響下,可見是十分受歡迎的山徑。 牛牯嶺行山徑 位於台61線西部濱海快速公路旁的林口水牛坑是一個地形景觀很特別的地方,這裡並不是自然形成的景觀,而是遭盜採砂石的非法業者濫挖而形成的。
牛牯嶺行山徑: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雞 公 嶺 及 大 刀 屻 這 兩 座 大 山 , 分 別 為 本 港 主 要 山 峰 的 第 九 及 第 十 位 , 皆 為 牛牯嶺行山徑2025 平 原 牛牯嶺行山徑2025 上 突 起 的 火 山 岩 山 脊 , 牛牯嶺行山徑2025 相 當 凸 出 。 約走20分鐘見三岔路口,前路兩方分往粉嶺車站及白牛石經大刀屻。 橫過林村河後,沿著牛牯嶺行山徑一直上攀至軍車路的盡頭。
牛牯嶺行山徑: 牛牯嶺 蝴蝶山 北大刀屻
牛牯嶺位於大埔林村附近,曾經是英軍兵營,軍車路經過修葺變成牛牯嶺行山徑,山徑連接和合石、北大刀屻及蝴蝶山等地,途中看到香港北區一帶以及九龍坑山的景色,是一條輕鬆簡單的觀光入門行山路線。 全程7.5公里,需要2小時30分鐘便能走畢,十分適合入門登山人士。 遊 人 到 林 村 郊 野 公 園 , 主 要 都 是 慕 大 刀 屻 之 名 而 來 。 行 山 徑 始 於 林 錦 公 路 旁 的 嘉 道 理 農 場 暨 植 物 園 對 面 馬 路 的 一 條 小 徑 。
牛牯嶺行山徑: 牛牯嶺行山徑、北大刀屻
據資料,軍車路旁有昔日軍營遺址,然而未有發現到,或許是一時錯過,又或是草木茂密遮蔽,所以有說行山徑是一訪再訪之地。 牛牯嶺行山徑位處北大刀屻東南山腰,它實質是昔日的軍用石屎公路,10多年前,此徑名稱並未出現,行經旅人只稱它為登大刀屻捷徑。 2008年,大埔區議會將它整理好,清除路邊雜草野樹,建設兩個涼亭及路標指示牌。 指示牌跟一般郊野公園的不同,是木製的,每200米有一個,因此全程2600米的山徑共有14個木製指示牌。 此山徑亦有幾個刻有數目字的石柱,應是昔日英軍作標距之用。 白虎山位於西貢糧船灣南,高海拔173米,是西貢的隱世山脈,人煙稀少,景色美輪美奐,可360度觀賞西貢景色,包括甕缸群島、花山海岸、糧船灣一帶景色。
牛牯嶺行山徑: 林村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