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香港討論區及Uwants,會員多前來網典編輯互相攻擊的條目,對其討論區近年沿革,已鮮有更新。 隨著香港網絡大典的知名度不斷提高,香港網絡大典也被主流傳媒介紹[3]。 傳媒報導香港網上事件和潮流文化時,亦會不時引用香港網絡大典的資料[4][5]。 相反,2009年中開放的香港鐵路大典及香港巴士大典由於題材與網絡偏差度大,有不少原在網典的用戶都前往兩典進行發展,知名度較高。 香港網絡大典的理念與維基百科相似,是由網民分享知識,即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 而香港討論區及Uwants,會員多前來網典編輯互相攻擊的條目,對其討論區近年沿革,已鮮有更新。
-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 而維基百科偏向於紀錄傳統資料,並要求來源資料可靠;而網典偏向於紀錄網絡事物,而來源資料只反映個別言論,未必可靠。
- 這種破壞條目的流氓行為,很快便獲網典管理員及部分網民發現並加以制止。
- 香港網絡大典在大陸網絡社群亦有較大知名度,百度百科亦有收錄網典的條目。
及後,管理員「Ydog」獲邀管理專頁,從中發現專頁由已被網典永久封禁的「Review-Renew」開設。 管理團隊即於網典首頁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冒名開設專頁行為,同時亦向Wikia及facebook官方交涉,欲檢舉該專頁。 有關專頁及後正式被移除,而網典管理員則計劃重新開設專頁。 2010年10月,Wikia進行面板更新,將預設使用的Monaco面板取消,改以新的面板Oasis取代,11月後便餘下Oasis和Monobook兩種面板。 香港網絡大典 這樣的改動影響到不少網民,許多網民紛紛去信予Wikia要求保留Monaco,但不得要領,導致不少社群撤離或打算撤離Wikia。 2013年11月底,網典成功透過Wikia任命3名新管理員:伊底帕,Catcat88及LJ8652,扭轉了長久以來缺員的情況。
香港網絡大典: 首頁截圖集
而維基百科偏向於紀錄傳統資料,並要求來源資料可靠;而網典偏向於紀錄網絡事物,而來源資料只反映個別言論,未必可靠。 香港網絡大典2025 很多香港流傳的惡搞內容如改圖、改歌詞、潮文等二次創作作品亦有介紹和展出,流行語有如李氏力場的條目[5]。 網典還引述了網民的「毒男計分表」,列出「毒男的特徵」[6]。 Review-Renew鮮有對香港民生政治的條目作出編輯,他曾答應協助網典完善一些大陸條目,如百度、土豆網及淘寶網等,但稍作編輯他就再沒有再碰過這些條目,拒絕進一步中港互動。 Review-Renew曉得書寫廣東話,但他曾表示因某些不能明說的原因,即使只是網名,也不願其把大陸慣用的「Xiao」姓,改為香港常用的「Siu」姓,拒絕進一步當一個真正的香港人。 香港網絡大典2025 為求達至集思廣益之效,每名網民均有權在本典註冊一個帳戶,並以之在典內撰寫、新增、編輯及修改內容。
盼望各位網友能再次發揮群眾力量,踴躍新增及修改條目,一同建立一部真正屬於香港巴士迷、巴士愛好者及網民的香港巴士運輸百科全書。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南方電視台是從廣東電視台分立的另一廣東省級電視台,成立於2001年7月1日。 由於當時有香港資金注入(如無綫電視),該台初期曾轉播原版香港電視台節目;及後已全面轉換成南方電視台自家製作節目。
香港網絡大典: 條目偏重
2012年5月,網典再次改版,加強了「特色圖片」(一變三)、「持續關注」部份,並加入了「待建立條目」一欄。 一直有管理員認為網典應效法香港巴士大典等設立facebook專頁,以增加瀏覽量及吸引新寫手。 不過網典與巴典等由「發燒友」組成的社群不同,大部分寫手及管理員均為匿名操作,facebook連結至用戶真實資料令人擔憂身份外洩問題。
- 維基百科會對文章的來源有嚴格要求,也不能引用討論區資料,而香港網絡大典對條目沒有太嚴格的篩選標準,務求令網民和網絡社群均有自由表達的機會。
- 2011年2月15日晚上,《亞洲電視》轉播的《南方衛視》數碼頻道,節目《今日最新聞》時段顯示宣告畫面,指節目以「不適合香港地區播出」為由停播。
- 網典還引述了網民的「毒男計分表」,列出「毒男的特徵」[6]。
- 這些條目內容或是沒有基本內容,或是批鬥性內容,或是起底資料。
- 2010年10月末,訪問人數創新高,點閱數更達一百萬;[2]有指是因為強颱風鮎魚引起的「李氏力場」熱潮有關。
這種破壞條目的流氓行為,很快便獲網典管理員及部分網民發現並加以制止。 香港網絡大典主要係要紀錄香港網絡界嘅傳奇人物、網上大事同埋網上術語,重會有現實中嘅人同事紀錄喺嗰度,例如巴士阿叔事件、十四巴港女等等。 因為維基百科喺地區色彩方面嘅文章要求比較嚴格,所以網典喺呢方面就彌補咗前者嘅不足。
香港網絡大典: 網站宗旨和收錄內容
[13]5月,Wildless回歸,加上Fatki成功當選為管理員,其時網典的管理員數目為18人,當中有8位「活躍」(90天內有編輯紀錄),情況進一步得到舒緩。 2012年後,其中一位早期委任的管理員不是維基人因到內地公幹,無限期請假。 他離職前委任了Tcshek、Ydog(後辭任)及Cu321(後辭任)擔當臨時管理員[12],網典被搗亂的情況雖因而大為改善,但管理員的升遷渠道正式完全封閉。 香港網絡大典2025 新的編輯者無論有多熱誠,已不可能再進一步,不少寫手在活躍一段時間後離去。 但由於網典並無辭退不活躍管理員的制度,多年來他們仍當著掛名管理員。 有編輯者形容他們的存在,就如家中的神主牌一樣,放在高處供奉,毫無用處,又不能移走。
香港網絡大典: 電視台「誹謗」
[34]另外他亦瘋狂於王心慰監製的劇集,每有她的劇推出,Review-Renew就會抓狂。 而且Review-Renew犯有一般大陸及星馬視迷的毛病,對劇集推出的時空,以及藝人和幕後人員受香港網民關注的程度並無概念,常常意圖收錄一些網絡時代以前的古老劇集和往事,混亂網典。 由於網典嚴禁中出編輯,與及近年停止了匿名用戶編輯的權限,這對討厭對自己言行負責任的高登仔來說,吸引力大為減少。
香港網絡大典: 香港網絡大典EVCHK
最近facebook上出現了一個以「香港網絡大典 Evchk」名義推出的facebook專頁,有關專頁使用了我們香港網絡大典的標誌,並轉載多篇文章。 香港網絡大典 我們謹此聲明,有關facebook專頁和香港網絡大典並無任何關係。 我們對有人冒用我們的名字開設facebook專頁表示強烈譴責,並保留一切追究權利。
香港網絡大典: ZHCC 香港網絡大典
網典運作模式同維基百科幾相似,採用wiki技術嘅MediaWiki系統,乜人都可以新增同修改文章,達到集思廣益嘅效果。 在2013年,有關破壞者在Wikia開設「香港人渣大典」,並不斷在網典及其他香港大典系列的網站留下侮辱性的文章,但有關內容不久便被刪除。 香港網絡大典 由於有關條目仍然被惡意重建,最終要迫使管理員封鎖和「觀塘線編車」有關的標題字眼,惡意重建條目的情況才稍為收斂。 網典的創立者為高登網民「自膠自足」,由此也吸引大量高登人參與,從而導致條目高登化,並出現大量低品質條目。
香港網絡大典: 香港大典系列
甚至為有人編作故事,歪曲及捏造事實,或轉載虛假的新聞。 因此其公信力受到質疑,以致被外界批評為「無聊人自己閉門玩的網站」。 由於香港網絡大典隸屬Wiki社群,採用與維基百科相同的代碼系統,並可使用簡單的代碼直接連結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 同時網典也吸引中文維基百科用戶參與編纂,但卻有投機寫手把維基百科條目複製到香港網絡大典,不管條目是否和網絡有關,此行為與網絡大典的宗旨相違背。 由於香港網絡大典是一個共筆型網站,任何網民都可以編輯條目,故網典部分條目,曾受到部分匿名網民惡意破壞。
香港網絡大典: 大陸封殺
亞洲電視曾於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期間,於屬下的數碼13台轉播此頻道。 及後亞洲電視停止轉播此頻道,並在2012年12月31日被「歲月留聲」取代。 2014年9月,Review-Renew接管已荒廢多年的香港電視大典,並獲委任為香港電視大典管理員。 除了香港本地網民外,網典還吸引了來自澳門、廣東、新馬及海外地區的網民參與,為網典注入更多動力。
香港網絡大典: 活躍年份
這些條目內容或是沒有基本內容,或是批鬥性內容,或是起底資料。 也有電視、動漫迷編寫時下熱播的節目內容,並加以註解分析。 不過香港網絡大典奉行「無為而治」,即主要由網民自覺以規範網典,管理員甚少積極參與管理,主要是通過有責任感的網民修正破壞的條目,一般而言網典也盡可能不多干預網民。 而網典應上述問題,就私隱權、條目中立性等進行諮詢及招募新管理人員,以改善管理和加強對網民的保障。
香港網絡大典: 香港網絡界新聞✏️
Review-Renew於2013年下半年加入網典,他自稱是一名新香港人。 Review-Renew曾是電視劇迷,對網典收錄TVB劇集及藝人條目帶來不少困擾。 他的最大「傑作」是把《巨輪》條目寫得「水蛇春咁長」,連久不留意網典的高登仔,都出言對他投訴。
維基百科會對文章的來源有嚴格要求,也不能引用討論區資料,而香港網絡大典對條目沒有太嚴格的篩選標準,務求令網民和網絡社群均有自由表達的機會。 也有網民覺不滿中文維基百科嚴重的政治審查與呆板的記錄資料,從而借網典這一平台來編寫大眾熱議的話題。 香港網絡大典沒有中文維基百科的繁簡(港台中)中文轉換系統,網典因主要服務於香港網民,故只採用香港日常使用的正體中文。
截至2006年5月底,香港網絡大典建立短短兩個多月以來,條目數量已超越1,000,其後逐漸發展成為Fandom的最大社群之一。 截至2013年10月,條目數量已超過10,000條。 反修例運動後,網典的活躍度已大量減少,逐漸被相同性質的偽基百科所取代。
香港網絡大典: 網站
香港網絡大典的宗旨是紀錄香港網絡界傳奇人物、網上大事和網上術語等,網站運作模式跟維基百科相似,採用Wiki系統,任何人均可以新增和修改條目,達集思廣益之效果。 香港網絡大典的宗旨是紀錄香港網絡界傳奇人物、網上大事和網上術語等,網站運作模式跟維基百科相似,採用Wiki系統,故任何人均可以新增和修改條目,達集思廣益之效果。 馬尼拉人質事件事發當日,香港電台播出《鏗鏘集——網路審判團》,節目中多次用網典截圖試圖話起底同網典有關。 網典管理員發聲明,表示起底有違網站本意,就節目偏差指控深表遺憾。
香港網絡大典: 香港和台湾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网站?
由於維基百科對條目有特定的要求,故難以收錄某些資料。 此外,由於網上資料太多太快,故此有必要整理和集合網上世界的各樣資料和歷史,以記錄香港網絡人士之集體回憶。 由於不少網民將與「網絡無關」的事物紀錄於網典上,如動漫、電視等。 故有管理員另建香港民風大典及香港電視大典,把內容複製過去,欲將此類條目從網典移走。 香港網絡大典2025 不過由於大部分網民認為香港民風大典及香港電視大典沒有知名度及關注度,基本上處於荒廢狀態,也覺得這類條目並非完全沒有網民討論,因此仍常於網典更新,而管理員也沒有去處理這類條目。
Google搜尋「休班警」頭版都係一大批「休班警犯法」如非禮女童、藏毒等搜尋結果。 香港網絡大典 當中,維基百科、網典佔咗頭兩位,入面記載警暴多到可以出幾本書,詳細到重多過香港警務處自己話自己人。 東方報業集團告過網典空間提供者「Wikia公司」誹謗,話有人喺呢個平台度叫佢份報紙做「白粉報」。 2011年7月7號高等法院頒令,要求Wikia禁止刊載涉案誹謗文章,如果再有人寫就罰網站賠錢。
香港網絡大典: 社群
2011年2月15日晚上,《亞洲電視》轉播的《南方衛視》數碼頻道,節目《今日最新聞》時段顯示宣告畫面,指節目以「不適合香港地區播出」為由停播。 香港網絡大典在大陸網絡社群亦有較大知名度,百度百科亦有收錄網典的條目。 但網典中不少涉及香港政治話題的條目則在大陸無法瀏覽。
Review-Renew在香港網絡曾引起一些文化衝突,他曾與《有台channelD》的620發生罵戰,並波及網典。 [35]另外他起初曾意圖把百度貼吧等強國網站作為來源,於網典收錄,有違網典只記錄香港網民關注事件的方針,不過後來已改善。 香港網絡大典原本是以條目數量計算為香港最大規模的公眾共同編輯型網站,但於2013年2月中旬已被香港大典系列另一成員香港巴士大典取代,然而以瀏覽量計算,香港網絡大典仍穩佔第一位置。 與一般網絡事件一樣,香港網絡大典也曾經被主流傳媒介紹過[7]。 傳媒報導香港網上事件和文化時,亦會引用香港網絡大典的資料[8][9]。
香港網絡大典: 網民討論與爭議
2010年10月末,訪問人數創新高,點閱數更達一百萬;[2]有指是因為強颱風鮎魚引起的「李氏力場」熱潮有關。 反修例运动后,网典的活跃度已大量减少,逐渐被相同性质的伪基百科所取代。 結果DAI 香港網絡大典2025 ADORU於2009年2月17日被網典管理員以「無禮的行為、攻擊及騷擾別人,屢勸不改」為由而被永久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