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連續多年民調追蹤,發現「不夠有錢、手上資產不夠多」是勞工不願意自提的首要因素,其次為「不知道可以自願提撥」。 雖然選擇不提撥來看,可支配的所得較多,但若加計稅負優惠,不提撥反而不划算! 因為自提部分的薪資,其實可享有「遞延稅負」的節稅效果,經過計算,薪資自願提繳的部分,可以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一直到請領退休金時才需併入所得課稅。 每年 1 月,事業單位(雇主)將申報員工每年年度的「各類所得扣繳暨免扣繳憑單」,勞保局提醒各事業單位,申報時應將勞工於該年度內個人自願提繳的退休金金額,自其給付總額中全數扣除,避免勞工多繳稅款。
因應經濟下行,政府於 2021 年 6 月 18 日公布,容許因財政困難而未能依時清繳稅款的納稅人,可在稅單繳稅期限日前申請分期繳稅。 如果稅金交多了,那麼下次再繳稅的時候就少申報交繳納一些,這是沒有問題的,一般多交的稅款稅務局是不退還的,只能留著下次抵扣。 通常只有特別情況下,如證實患病等,稅局才會考慮接受逾期提交反對通知書。 稅局亦會接納納稅人收不到稅單這個理由,如搬屋後地址更改,但需要提出證據,若果你真的收不到稅單,不妨據理力爭;但你若是使用網上報稅就未必適用了。 報告提到,要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
多繳稅款: 電子發票服務專區
其他須申請的免稅額包括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單親免稅額、傷殘受養人免稅額和傷殘人士免稅額。 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相關條件,可到香港政府一站通查看有關免稅額與免稅額款額。 在報稅時,自僱人士和受僱人士計算稅率的方法會有不同,而報稅所需要的文件亦不一樣。 受僱人士需要提交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和課繳薪俸稅。
- 如未扣除或金額有誤者,請洽事業單位儘速向各所轄國稅局分局或稽徵所申請更正,以維護自身權益。
- 閣下在暫繳稅課稅年度的應課稅入息實額,少於或可能會少於前一年度的應課稅入息實額的90 %,又或少於或可能會少於暫繳稅課稅年度估計入息的90%。
- :根據《所得稅法》第17條規定,把錢捐給政府、國防、勞軍並不受金額限制,均可核實認列,這樣一來你才會願意多捐點。
- 許多人為了更好的生活品質購置較為舒適或絕佳空間的房子,如果報稅人在2年內(先購後售者適用)出售又重購自用住宅 (本人或其配偶名義登記),且重買房子價格高於賣屋價格,可用兩者間應繳稅金的差額來抵扣稅金。
此外,未填交報稅表人士亦可能會多繳稅款,因為評稅主任發出的估計評稅,不會給予該納稅人他或她可申報扣減的免稅額、強積金供款、認可慈善捐款、個人進修開支和居所貸款利息等扣除。 據《稅務條例》第51C條,任何在香港經營業務的人士須就其入息及開支備存最少7年的紀錄。 換言之,你的公司今年即使賺了錢,有應評稅利潤,但之前幾年虧損嚴重,扣了今年所賺的錢後,幾年下來整體上仍然蝕錢,就不須就該課稅年度繳納稅款,直至虧損全數抵銷為止。 「暫繳稅」(Provisional Tax)其實是政府要求納稅人繳交部分明年的稅款。 稅局會根據納稅人上一年度的收入作估算,然後在來年評稅時,暫繳稅會在繳稅款內扣除,餘額則再於下一個年度連同下一年的暫繳稅一同繳交。
多繳稅款: DBS 星展信用卡交稅 優惠 (即日起至2023年4月30日)
如果你從買賣產品、提供專業或個人服務賺取收入,就會被視為經營行業、業務或專業,即是自僱人士。 課稅年度是指每年4月1日至下一年3月31日的12個月。 每年稅季於5月開始,而經過評稅後,納稅人需要繳交兩期款額,有時到繳交稅款的時候才發現比原本的應課稅款為多,其實都是暫繳稅的影響。 在本文中,你將會瞭解到什麼是暫繳稅,以及徵收暫繳稅的理由。 進入目錄頁面▶「繳費服務」▶繳交稅款」▶再輸入印在稅單左下角11位數字「收款賬號」▶輸入金額。 若金額超過提款卡或銀行戶口的每天繳款限額,可分開數天繳付款項,但全數須在限期前繳清。
- 如果在大陸地區有所得,且大陸地區之公司已預扣所得稅,那麼報稅人須提供被大陸地區公司及海基會認可的公證書,否則不可抵扣稅金。
- 在職的夫婦二人更可靈活分配扣稅年金的扣稅安排,每人申請扣稅額上限6萬元,夫婦聯合報稅的扣稅總額可達到12萬元。
- 另一方面,薪俸稅有幾個開支可供僱員選擇扣減,其中包括僱員強積金(MPF)供款、居所貸款利息、長者住宿照顧開支、進修開支等。
- 如果夫婦二人都為納稅人,各人都可享有6萬元免稅額,所以如果夫婦聯合報稅便可得到12萬元免稅額,二人最高可節省20,400元稅款,而且免稅額夫婦之間亦可靈活分配稅務扣除。
- 政府已經為於2022年4月至6月需繳交的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和利得稅,安排免申請自動延期三個月。
- 因為自提部分的薪資,其實可享有「遞延稅負」的節稅效果,經過計算,薪資自願提繳的部分,可以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一直到請領退休金時才需併入所得課稅。
除了免稅額外,報稅人亦可以留意有沒有扣稅項目可以申報。 扣稅項目包括自願醫保計劃保費、合資格年金保費、個人進修開支、強積金計劃或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供款、居所貸款利息和長者住宿照顧開支等,可以按此查看有關資格。 當收到報稅表後,就需要於1至2個月內填寫好並交回稅務局。
多繳稅款: 服務評價
:公立學校算是政府的組織單位,扣除金額一樣沒有上限,所以很多企業家會大手筆捐建一棟圖書館給學校,除了出自善心,其實也是一種節稅的布局。 :根據《所得稅法》第17條規定,把錢捐給政府、國防、勞軍並不受金額限制,均可核實認列,這樣一來你才會願意多捐點。 多繳稅款2025 有許多人因所適用的所得稅率高(賺太多錢,稅率當然高!),寧願把錢捐給慈善機構,也不願多繳稅給政府。 更棒的是,捐贈除了可以節稅,還可同時得到利他愛心的美名及付出貢獻的成就感。 ▊舉例:某公司「去年」尾牙抽獎,小美抽到價值10萬元現金,該公司除了應扣繳1萬元,也須在今年2月1日前填報扣繳憑單。 ▊舉例:公司員工出差及旅費報支管理辦法訂定「國內出差員工每日可領膳雜費1,000元」。
多繳稅款: 赫伯羅德去年Q4獲利較Q3減36% 今年獲利估較去年減77%到88%
即是假設二人都以夫婦聯名作為年金領取人,先生扣除年金9萬元保費當中的6萬元免稅額後,多出的3萬元可以給太太作為額外的免稅額,前提各人上限為6萬元免稅額。 雖然太太只是購買了3萬元保費的合資格延期年金,但由於先生的年金領取人為夫婦聯合,因此太太可得到先生的3萬元免稅額,合共剛好6萬元免稅額。 但其他條件一樣,不過月入為$48,000(即年收入為$576,000)的打工仔,在扣除百分之百的稅務寛免後,仍需繳付$420的薪俸稅。
多繳稅款: 所得扣繳憑單申報110/2/1截止,企業別犯這5項錯誤
即日起至2023年4月30日,新客戶以優惠碼FD800成功申請X 多繳稅款2025 Wallet貸款,可享HK$800現金回贈。 可見,陳先生申索3項「扣稅」項目後,以累進稅率計算嘅應繳稅款為$33,850,比起完全無申請「扣稅」項目嘅應繳稅款($38,100),總共慳咗$4,250。 如果填表有疑問或困難,可以先參考稅局提供的「個別人士報稅表指南」以及「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樣本。
多繳稅款: 雇主注意! 申報員工109年度薪資所得一大重點要掌握
小規模納稅人時多繳的稅在轉為一般納稅人時是不允許抵現在的稅款的礌因為小規模納稅人的計稅依據與一般納稅人不同,你可以就多繳的部分向稅務機關要求退稅,實在不行,就只有自己為失誤付出代價了。 多繳稅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七十八條規定:“稅務機關發現納稅人多繳稅款的,應當自發現之日起10日內辦理退還手續;納稅人發現多繳稅款,要求退還的,稅務機關應當自接到納稅人退還申請之日起30日內查實並辦理退還手續。 收到納稅人的書面反對後,稅局一般會在12-18個工作天內回覆。
多繳稅款: 申報員工110年度薪資所得,應注意「自提退休金」不計入薪資所得課稅|職場新訊
最後,勞保局提醒,如109年度有個人自願提繳退休金,務必記得在明年報稅時,再次確認自願提繳金額是否已自當年度個人所得總額中全額扣除。 如未扣除或金額有誤者,請洽事業單位儘速向各所轄國稅局分局或稽徵所申請更正,以維護自身權益。 稅務局本月初已寄出二百三十萬份個別人士報稅表給僱員填報薪俸稅,限期於六月三日或以前填交,而經營獨資業務人士(包括自僱人士)則可於八月二日或以前填交報稅表,若以網上報稅則可順延一個月。 至於利得稅、物業稅及僱主報稅表,稅局已於今年四月寄出,填報期限視乎業務結帳及是否符合稅務局長指明的準則,須於不同指定日期填報。
多繳稅款: 網站頁腳
在回覆中,稅局會告知納稅人:有多少稅款因反對而可暫時不須繳交。 此外,信中亦會告知納稅人,在扣除暫時不用繳納的稅款後,他應付的稅款餘額。 其後,每年10月起至翌年1月,稅局會陸續寄出稅單(評稅通知書)。 多繳稅款 各位收到之後,記得小心核對各項評定,如入息、利潤、免稅額及獲扣減的項目,確保評稅正確。
多繳稅款: 年度贈與免稅額244萬元「可以這樣規劃」
國稅局舉例,陳先生為早餐店負責人也就是扣繳義務人,陳先生每次給付租金時,未依法扣繳稅款,即使所得人(房東)已將租金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稅申報,不用再由扣繳義務人補繳扣繳稅款,不過陳先生違反扣繳義務仍會被處罰。 建議的寬減只適用於2019/20課稅年度最後評稅,而不是已徵收的暫繳稅稅款,所以你仍須繳付該暫繳稅。 而你已繳付的暫繳稅將用來抵銷2019/20課稅年度最後評稅的應繳稅款及2020/21課稅年度的暫繳稅稅款。 如扣減後尚有餘額,才會作出退還,屆時稅務局會以支票形式退還給你。 我將上述6種捐贈類別整理成圖表1-6,方便讀者快速理解。 多繳稅款 在這裡還是必須特別提醒,若民眾以「非現金財產」捐贈政府、國防、勞軍、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者,申報捐贈列舉扣除金額的計算,除了符合法律另有的規定之外,原則上應依「實際取得成本」為準,如果虛報捐贈金額,會被國稅局補稅罰款。
多繳稅款: 薪俸稅及暫繳薪俸稅須於何時繳交?
自僱人士都會收到由稅務局發出的綠色信封,裡面有報稅表。 如果沒有收到,就須於有關課稅年度的評稅基期結束後4個月內,即7月31日前,以書面通知向稅務局主動查詢稅單,並要求發出報稅表。 為盡早收到稅款,稅務局會以上一個年度的收入作估算,要求納稅人繳交暫繳稅,納稅人須分兩期繳交,在1至3月須繳交4至12月估算入息的稅款,並在4至6月繳交1至3月的估算入息稅款。
若該第三者屬僱主身分的話,僱主在扣除僱員工資時,須遵守《僱傭條例》(第57章)第32 條規定,即僱主在該個工資期中總共可扣除的工資總額(包括其他各項扣除),除於某些指定情況外,不得超過僱員在該期間所得工資的一半。 根據財政司司長的建議,2022/23課稅年度的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都可獲全數退還,上限為 HK$6,000,即是如果你的稅項超過 HK$6,000,你才需要交稅。 而你已繳付的暫繳稅將用來抵銷2022/23課稅年度最後評稅的應繳稅款及2023/24課稅年度的暫繳稅稅款。 2023年的《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佈薪俸稅退稅100%,上限為HK$6,000;而子女免稅額則增至13萬。 Bowtie 資訊團隊為大家緊貼最新退稅消息,整合有關2022/23課稅年度的退稅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某些信用卡交稅可以享有交稅優惠,例如現金回贈。 根據《稅務條例》,如果納稅人遲交稅,即在評稅通知書上訂明的日期後仍未繳交第一期稅款,第二期稅款將被視為立即到期。 而評稅通知書內尚未繳付的應繳稅總額將全數被視為欠稅,稅務局可採取法定追稅行動,包括徵收5%附加費、如在期限後六個月仍未交稅,就需要繳交10%附加費。 多繳稅款 只要向雇主(人資)提出申請,填寫「勞工退休金提繳申報表」送勞保局辦理,就可以由雇主連同每個月雇主提繳的部分,一起向勞工保險局繳納。 勞工自願提繳的金額,每個月會自動從薪水裡面扣除,存到勞工在勞工保險局的個人專戶裡面。 勞保局表示,事業單位向國稅局申報「各類所得扣繳暨免扣繳憑單」時,應將勞工於年度內自願提繳的退休金金額,正確填報於「依勞退條例自願提繳之金額」欄位,且給付總額欄位須全數扣除該自願提繳之金額。
多繳稅款: 稅款寬減的浮動
納稅人收到報稅表後,理應要於發信日期起計一個月內,交回報稅表。 倘若納稅人沒有合理解釋,而逾期提交報稅表,最高可被罰款10,000元,以及相當於少徵收稅款的三倍。 不過,若納稅人有合理解釋和證明,亦可以書面形式申請延期呈交,稅局或會酌情延長申報時間。
多繳稅款: 政府資訊公開
至於獨資業務的東主,交回報稅表期限可延至 多繳稅款 2023年9月1日。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近年政府新增了不少扣稅項目,當中包括「自願醫保計劃」合資格保費,每年納稅人可為指明親屬最多申報 HK$8,000 多繳稅款2025 保費支出,以減少應繳稅款,變相成為交稅優惠。 」計算不同情況下需繳交的薪俸稅,包括沒有任何其他免稅額人士、需供養子女人士,以及需要供養父母人士等,看看哪些入息以下的打工仔能夠享受此寬免。 稅務條例是容許納稅人就報稅表上的錯誤 或遺漏 向稅局提出更正,但更正須在該課稅年度結束後6年內,或在有關的評稅通知書送達日期後的6個月內作出申請(以時間較後者為準)。 納稅人可先在網上申請啟動密碼,然後自選個人的「稅務易」通行密碼。
多繳稅款: 沒有收到報稅表怎麼辦?
稅項是以課稅年度(即每年4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入息計算。 即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的入息若高於HK$132,000,稅局應該會在指定日期向你發出報稅表,你需要在1至2個月內交回報稅表。 如果你是第一次繳稅,稅務局則要先為你設立新檔案才可寄報稅表,所以沒有固定的寄發日期。 而你的僱主應在你上任後3個月內通知稅務局,故當局通常會於收到你僱主填報的IR56E表格後的5個月內發出報稅表。 多繳稅款2025 請留意,上述之未清繳稅單不包括1993/94課稅年度以前的稅單、破產個案中債權證明表所涵蓋的稅單及應付法院費用、判定債項的利息等非課稅性質款項的帳單。 如有需要查詢其他本部分沒有表列的稅單的繳款狀況,請電郵至 聯絡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