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吸氣時,心裡默數一,呼氣時,也數一。 再吸一口氣,數二,呼出第二口氣時,也數二。 這種數法就像一條繩子,能把正念拴穩在你的呼吸上。 你可能會問︰「那我們要怎麼修習正念?」 我的答案是︰時時刻刻都專注於工作,分分秒秒保持警醒且一切就緒,掌握各種可能會發生的狀況,隨機應變CD這就是正念。 注釋 :1結夏安居:出家眾在農曆夏季(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的三個月內結界安居,除非是為了父母、師長和佛法僧三寶等事,不得出界,以致力修行,名為「三月結夏,九旬安居」。 後來大乘經典的結集,大都是佛陀夏安居時所說的言教。
觀察呼吸的時候,就只是知道自己要開始注意呼吸了,然後像平常一樣自然的呼吸,不需要去控制它,也不用刻意深吸深吐,只需要輕輕的將專注力帶到呼吸上,知道自己正在吸氣、也知道自己正在吐氣,這樣就好。 一行禪師在書中說到,當你想要修習正念時,呼吸是一個很好的工具,每當你的專注力散亂,都可以隨時透過呼吸來重整自己的思緒和心情。 正念從來都不是要我們去追求什麼理想的美好人生,它只是讓我們的心與身同步。 為了洗碗的本身而洗碗、為了走路的本身而走路,一但我們很樸實的這麼做,生活的美好自然會體現。
一行禪師書: 中國「胡鑫宇案」:消失106天的自縊謎團,為何引發疑雲論戰?
你覺得別人不聽也不懂,你痛苦地假裝一切都沒問題? 請停下來,回到自己,慈悲聆聽,滋養話語; 正念溝通有助你治癒過去,享受當下,為美好未來奠基。 最善巧的話語,最有力量的溝通 一行禪師寫給每一個覺得自己說不好或不會…
- 一行禪師在《初戀三摩地》中說畢了初戀,便說《華嚴經》,筆者道行大概未夠高深,除了加重睡意,沒有什麼得著。
- 一行禪師覺得責備是沒有積極的作用,試圖用理性和論證來說服別人也是無效的,所以沒有責備、沒有推理、沒有爭論,只有理解,就能做到愛。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14日).
- 你這樣修習,便每天都會多增長一些謙虛、自在、無著、平和和喜悅。
- 佛教僧侶要求一行禪師看清越南的實際情形.
每當你穿衣、洗碗、上廁所、收起墊子、提水或刷牙時,你都能依循書中的偈頌來保持覺知。 如果我們不懂得洗碗,我們很可能也不懂得喝茶:在喝茶的時候,我們又只會想著別的事,而幾乎沒有覺知到自己手中的這杯茶。 這樣,我們就是被未來給吸走了CD不能夠實實在在地活著,甚至連一分鐘都不能。 一行禪師書2025 一行禪師書 如果在洗碗盤時,我們只想著接下來要喝的那杯茶,因此急急忙忙地把碗盤洗完,就好像它們很令人憎厭似的,那麼我們就不是「為了洗碗而洗碗」。
一行禪師書: 一行禪師講《入出息念經》:一呼一吸間,回到當下的自己
這兒正值秋天,金色的葉子逐一飄落,真是美極了。 在林間散步個十分鐘,觀照呼吸並維持正念,就覺得神清氣爽、煥然一新。 如果任何人都可以成佛,而「佛陀」指的就是所有那些已經開悟的無數的人,那麼,肯定有許多佛曾經坐過我現在正坐著的這個地方。
《重生之饑荒年代》三十一臨近年關,家裡的事情就多了起來,陳蘇也不可能總是像之前那樣一有時間就去練彈弓,她還要幫著家裡做事,陳陽倒是不用做事,陳蘇讓他繼續練著… 永遠不要相信所謂的“奇蹟”,即使因為偶爾的“奇蹟”獲得了成果,如果沒有常年腳踏實地的真功夫,這個“奇蹟”遲早會成為笑話。 一行禪師書 然而古人也有“東施效顰”“邯鄲學步”“鸚鵡學舌”這樣的負面故事,告訴我們,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想法,做適合自己的事情。 總有些日子會讓我們感覺一切都不順利,並且你越努力,情況就變得越加糟糕,每個人都會有那樣的日子。
一行禪師書: 閱讀;是一種習慣。
政治領袖和代表需要訓練自己傾聽的藝術:聆聽人民、國內的苦難,還有其他國家的苦難。 由於缺乏足夠的溝通,我們的社會分裂得很厲害,充斥著恐懼、憤怒、歧視和絕望。 作為人類,我們不僅殺害其他物種,也彼此殺害。 因此,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傾聽,貢獻聆聽和慈悲的能力。
一行禪師書: 另外從您輸入的關鍵字中,推薦您關鍵字: 一行 的結果(請點選看全部符合的商品)
你告訴自己:他們在受苦,需要有人聆聽,而我就是那個人。 如果我記得在聆聽時正念吸氣和呼氣,並提醒自己:我聆聽的唯一目的是讓對方有機會傾訴心聲,我就能做到。 一行禪師書 無論他說什麼,即使是錯的,充滿指責、埋怨及錯誤的看法,我也會繼續聆聽,這就是慈悲聆聽。 有時候,我們需要以一個國家的角色去聆聽自己。
一行禪師書: 【搜尋「一行禪師」的人,同時也搜尋……】怎麼專注
十三世紀,永平道元禪師說,覺悟即是與萬物一體,這與一行禪師的教導一致。 當我們讓內在的智慧生起,我們會自然而然地如實覺知萬物,生起慈悲。 伴侶、鄰居和國家之間的和平,甚而我們自己內在的和平,有時聽起來仿佛遙不可及,然而,如果我們能深觀一行禪師教導的核心,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找到實現和平的方法,世界和平也就離此不遠了。 當我們這樣修習時,我們只是聆聽,與鐘聲為一。 停下一會兒後,我們繼續正在做的事情,感覺清新,愈發專注和覺察。
一行禪師書: 一行禪師最經典的9句話,治癒所有迷茫
吃橘子 我記得數年前,吉姆和我第一次一起到美國旅行時,我們坐在樹下分一顆橘子吃。 只要我們談到一個吸引人或令人振奮的計畫,吉姆就深深陷在其中,以致於完全忘了他當下正在做的事。 他往嘴裡扔一瓣橘子,在還沒開始咀嚼前,就又準備往嘴裡扔進另外一瓣。 我還得告訴他:「你應該先把已經含在嘴裡的那瓣橘子吃了。」吉姆這才驚覺到自己正在做什麼。 一行禪師書2025 如果說他吃下了什麼,那麼他是在「吃」他未來的計畫。 對懷疑論者來說,一行禪師的建議可能相當荒謬不可行,只不過是歷史終結時的一個爛笑話,是鬼扯「神秘學」這副舊牌所洗出的最後一次牌。
一行禪師書: 商品公告
當下的我,正是完完整整的我自已,隨著我的呼吸、覺知到我的存在、覺察到我的思想和動作。 我不會像個被浪花左拍右擊的瓶子一樣,毫無覺知地被拋來拋去。 「家庭生活會比當個單身漢來得輕鬆嗎?」我問。 我又問了另一個問題:「很多人說有個家庭比較不寂寞,而且會比較有安全感,真的是這樣嗎?」亞倫點點頭,輕聲地咕噥了些什麼;我了解他的意思。
一行禪師書: 這些書單收錄了這本書
一行禪師的「佛偈」與別不同,因為他把佛理拉到地面,放到日常生活,甚至談情說愛,當中竟然沒有「忘我」,在《初戀三摩地》中,他談到自己的初戀,以自身經歷教人面對失去,精準一點,是失戀。 禪師的書法禪, 2013一行禪師也是一位藝術家,他獨特而受歡迎的書法作品,以簡練的短語和文字呈現了他正念教導的精髓,自2010年以來已在香港、台灣、加拿大、德國、法國和紐約等地展出。 禪師也繼續教授、演講和寫作有關正念與和平生活的藝術,並於70年代初在巴黎索邦大學擔任佛教講師和研究員。
一行禪師書: 怎麼連結
書末「深觀的練習」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為讀者梳理內在與外在的觀看行為,真正提升生活的清晰度。 《怎麼吵》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六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 書末「和平與和解的練習」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苦他人之苦,減少無謂的紛爭」。 越戰期間,他放下美國教職回到越南支援同胞,目睹一場轟炸之下,成千上萬個家庭變成斷壁殘垣;多個年輕的生命在戰火中殞落,當中包括他的好友和弟子。 他在戰亂中修習正念,將苦難化為慈悲的甘露。 如果對方的說話内容難以入耳,令你難過,觸動你内在的痛苦,你也許會有打斷他並指正他的衝動,但我們要盡量避免打斷別人講話。
一行禪師書: 一行禪師 – 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
無論你的信仰是甚麼,在疫情所籠罩的焦慮抑鬱之下,一行禪師所推崇到西方世界的「正念」修習,絕對帶給不少人內心的平靜。 一行禪師書 縱然如此,發乎情、止乎禮的愛情也終究要停止。 一行禪師為自己解憂,是「佛」令他們相遇,也是「佛」逼得他們不得不分開。
一行禪師書: 正念的感官覺醒
本書從禪法的角度重新定義什麼是愛,萃取人類最強烈情感的成分。 一行禪師以一貫清晰的理路、慈悲的感染力及幽默感,分享了戀愛、親密關係、孩子與家庭、迷戀等許多層面的智慧訣竅,也提供獨自練習或與伴侶一同練習的禪觀方式,幫助你擴展愛的能力。 知道如何滋養愛,人際關係的許多關卡也就迎刃而解。 ◆一行禪師的方法非常直觀,從聆聽、感受下手,講的是一般人都能體會、理解的方法。 初為沙彌時,這位年輕的出家人便獲得一本讀體律師著的《毗尼日用切要》(承襲《華嚴經•淨行品》),讓他在順化慈孝寺,將修行融入早寤、聞鐘、洗面、挑水、砍柴、牧牛等日常生活之中。 禪師又更新五戒,以「五項正念修習」作為「理解與慈愛之道」的藍本,同時根據法藏部的四分律,撰寫現代版僧律。
禪師用「相即」意即「相互依存」(interbeing)一詞來詮釋般若,乃源於華嚴宗思想,可作為禪宗的哲學基礎。 寺院全年大部份時間都對外開放,持續為在家眾提供禪修課程。 接現同修也為特定的在眾團體辦理禪修活動,諸如家庭、青少年、退伍軍人、演藝人員、國會議員、執法人員及有色人種等。 此外,一行禪師還分別在2005年和2007年於洛杉磯帶領和平遊行。
這是一行禪師最不可錯過的一本經典,寫給每一個不想渾渾噩噩過日子的人,告訴讀者,禪修不在他方的深山裡,而是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 一行禪師書2025 要注意的是,沒有正念的話,你很快就會忘了繼續默數。 如果忘了數到哪兒,就要回到「一」重新開始數,直到你能保持正確地數算。
為了這個工作,數千佛教徒包括尼師、比丘與在家居士因而被射殺或囚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越南』。」湯瑪斯在《At Hell’s Gate》一書中,將自身的越南經驗比喻為世人可能面對到的創傷,而從他自己的轉化過程可知,這些苦難是可以化解、進而尋求苦難的意義。 現年75歲的湯瑪斯,仍在替已故的一行禪師傳承他的正念教育,對於退伍軍人和PTSD患者的關懷,仍是現在進行式。 旅居海外的一行在越戰結束之後,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源來協助戰爭受難者,除了飽受宗教迫害的僧眾之外,也包括那些親身投入越南而深受戰爭創傷的軍人們。
一行禪師書: 人生以助人為快樂之本,因為施比受有福。
不論身在何處,透過療癒、休憩、獨處、不忙碌的短暫禪觀練習,輕易重拾放鬆的喜悅。 《怎麼走》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四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 書末的「行禪」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天堂就在腳下」。 《怎麼吃》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二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 書末的「飲食觀想」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吃得滿足」。 《怎麼坐》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一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
一行禪師書: 烏克蘭人的愛與性:當導彈來襲…我們還有愛人的能力嗎?
自1999年跟隨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修習顯密三乘法教、藏英漢口譯和筆譯、佛曲唱誦與金剛拳氣脈瑜伽訓練,並完成噶瑪列些林佛學院六年課程。 由上師任命為台灣馬爾巴佛學會首位金剛拳教師與首批教師團講師。 出版作品:《世界上最快樂的人》、《蓮師心要建言》等二十餘部,佛曲專輯:〈噶瑪巴千諾〉、〈噶瑪巴天空下〉等。 在這個繁忙的年代,一行禪師就反其道而行。
進一步來說就是,洗碗的時候我們根本沒有活在當下;我們站在水槽前,完全不能體會生命的奇蹟。 一行禪師曾在別處提及了解一個簡單真理的方法︰「缺乏慈悲的人,看不見那些須以慈悲之眼觀看的事物。」 那更具涵攝性的視野,區別了「絕望」與「希望」之間微小但關鍵的差異。 就像一行禪師指出的,禪修的機會處處都是︰在浴缸裡、在廚房水槽、在砧板上、在人行道或小徑上、在上下樓階梯上、在示威抗議隊伍中、在打字機前……可說是無所不在。 有寂靜無聲的時刻地點,當然最好最有益,但那並非不可或缺。
一行禪師書: 商品類別
我深切期盼,我們的政治領袖懂得運用這些「工具」,為自己和世界帶來和平。 一行禪師透過平實真摯的文字,帶我們從日常生活開始,了解正念如何一步一腳印的去實踐。 書籍的前半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來鋪陳,告訴我們生活中該如何練習,以及正念可以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益處。 一行禪師通曉越、英、法及中文,除了佛學論述之外,並著有詩集、小說、戲劇、傳記等,迄今已有上百本著作。
這就要靠佛陀教導的「安那般那念」以及「四念處」,也就是一行禪師所說的「正念」。 正念不僅能讓我們從醉生夢死的輪迴中警醒,也能讓我們在行住坐臥之間充滿喜樂。 越戰讓僧眾陷入戰火苦海,多次公開反對戰爭的一行,在1966年又重返美國,一邊在康乃爾大學主持佛學會,一邊宣揚和平反戰的理念,希望世人的覺醒,能終結在越南發生的一切暴力。 一行禪師書 彼時正值美國非裔民權運動的高峰,一行在返美的前一年主動寫信給了民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一行禪師書2025 King, Jr.),以尋求非暴力抗爭的盟友,促成兩人在1966年首次會面。 而後一行在1960年得到獎學金,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神學院攻讀宗教比較學,在語言、哲學、宗教學方面繼續深造,也奠基了日後能與西方社會溝通的深厚基礎。
他與我們分享了走路的修持方式、走路時的禪觀,還有一些小故事,說明每一步都能提高專注、洞察力,還有活著的喜悅。 一行禪師還靈活開創不同法門,例如帶來關係療癒和好、體現真愛的「六真言」,又提出五因緣、八身和當下淨土。 為釐清修行方向與準則,他又教導「梅村四法印」、「梅村四果」、「接現共修團教制」及「梅村教理四十諦定」。 一直以來,一行禪師的法門結合了初期佛教教導、大乘佛教之中唯識與禪宗,以及西方心理學的觀點,教導出入息念及四念處的禪修方法,蘊生為切合現代的教導方法。